高中生物学科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1

一、化学知识在生物学科(人教版必修)中的呈现举例

由上表可以看出,生物学将与化学有紧密联系的内容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学习,而化学则在高一第二学期或者高二才开始接触这些内容,两学科课程内容在教学进度上不协调。例如,蛋白质一节,按生物课标要求一个课时完成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多样性,而高一学生尚未学习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学生对一些学科名词“基”、“键”、“结构式”、“结构简式”、“羧基”、“氨基”等不能理解,造成学习障碍。而如果详细规范地介绍相关化学知识,则容易把生物课变成地地道道的化学课,就会冲淡主题,也不利于生物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基于此,笔者谈几点思考与建议。

二、有效解决化学与生物知识矛盾的探究

1.从学生知识的实际出发,按照知识的循序渐近性进行教学,适当地拓展化学知识

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到每章每节所联系到的化学基础知识,然后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凡是学生学过的,上课时稍加复习,就可以用来为生物教学服务。凡是学生没有学过的,应对学生加以启发、引导,然后适当拓展有关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的化学知识上学习生物,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完整的理解。例如,在讲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出现了“氨基”(-NH2)、“羧基”(-COOH)等有机化学的术语,而在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清楚地讲符号“―”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并表示共价键。在讲课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这部分化学知识,并对蛋白质的结构式加以解释。这样,对生物的学习扫清了障碍,不仅对生物课的学习有益,也减缓了以后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负担。

在讲第三章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时,教材首先讲三磷酸腺苷这一重要的化合物,学生对三磷酸腺苷是完全陌生的,但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即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个问题涉及到化学必修2的第二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这部分内容。只要先适当地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规律,然后再讲一下生物的特殊性以及ATP的特殊性,这样,细胞内能量的释放和吸收储藏过程,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2.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活化”化学知识

教学中找到学科知识的切入点,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如投影、实物、演示实验等形象而生动地解决化学知识给生物学知识的传授构成的障碍,以达到“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淀粉遇碘变蓝”时,教师不妨分两步做实验:首先用纯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为参照,其次再用种子加碘酒变蓝,这样,既能说明种子中含有淀粉,而且对“淀粉遇碘变蓝”这一化学知识理解更加透彻。

3.优化现行《生物》和《化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及内容

在生物教材的编写中,可以在相应章节中设置诸如“科学视野”、“阅读资料”、“注释”等小栏目,对正文内容中出现的化学名词作以解释和说明。初中化学教材可以提及一些化学键和有机物的初步知识,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另外,像缓冲溶液、层析(色谱)等知识,生物中经常应用,而高中化学未涉及的知识,可以在化学教材的对应章节增加这部分内容。如缓冲溶液知识可以在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中以“科学视野”的形式给出,层析知识可以在化学选修5第一章第四节《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中增加。

同时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一种开放的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所以,各学校也可以进行生物与化学校本教材的整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墨守成规,可以科学大胆地重组和优化生物与化学教材内容及其先后顺序。如果将《化学》和《生物》紧密联系的内容安排在一起或同步学习,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好这两门课程。例如将《化学》必修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内容编为《生物》的教学内容。

4.教师要拓宽学习渠道,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想解决化学与生物之间的知识矛盾,显然生物教师必需有较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给自己注入新的知识,打破学科界线,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各种学习渠道,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知识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科学而恰当、灵活而有效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知识矛盾和新挑战。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2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整合信息技术 应用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47-02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推动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也已大量应用信息技术。之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因为生物学科有很多知识点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能够将课文内容的知识点以直观的、可视的形态表现出来,使课文知识点更具立体性和真实性,有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生物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概况,笔者现就自身经验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整合信息的应用效果。

一 高中生物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措施

1.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应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主要前提是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加深入地了解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知识点。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生物教学必须要懂得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比如高中生物教学诸多难点中的细胞分裂问题。细胞分裂知识可以说是学生后来学习生物遗传、生物变异以及染色体变化等重点知识的基础。若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细胞分裂知识,那么在学习这些细胞分裂为前提的知识点时将会困难重重。但由于细胞分裂比较难以理解,所以若教师能在学习这一章节知识时引入信息技术,如利用计算机将细胞分裂和组合的动画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细胞分裂的过程,在脑海中有细胞分裂过程的印象,那么将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提高教学效率。

2.调动学生感官,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生物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内容具有的丰富性、知识全面性以及直观性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阅览图片或者观看动画和视频过程中领略到更多震撼性的感官感受,从而在深切的感受之后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整合高中生物和信息技术,生物教师应该通过为学生安排更多动画视频观看、实验操作等活动诱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生物教学课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意志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散性和逆向性思维的培养。如在学习环境污染危害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环境污染纪录片、让学生自行在网上搜索关于环境污染的图片以及组织学生到环境污染严重地方实地考察(有条件的情况下)等方式,让学生在这种视觉、触觉乃至嗅觉等感受中深刻感知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虚拟场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领悟力

生物学科的很多内容都是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知识学生都不能或没有机会通过开展实践的方式去理解,如企业排污带来的河流污染,如能够组织学生实地观看会更加有效果,但这种活动毕竟有限且危险。所以,若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虚拟技术将这些场景通过虚拟构建出来,并让学生进入其中进行学习和感受,那么将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虚拟构建学习情境的方式除了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活跃教学课堂之外,还能够积累经验和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力。如在学习遗传规律内容时,教师可利用信息基础将遗传规律演示给学生看,并在演示当中为学生解疑答惑,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 高中生物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

1.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主要是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这些信息技术能够将生物课程内容以非常直观、非常立体以及非常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对于长期处在传统学习模式下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无疑是激动人心,有极大吸引力的。如在学习细胞分裂、遗传规律、种群和群落以及环境污染等知识都可以通过图片、动画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让课文中那些小黑字变成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像,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如同亲眼所见、亲身感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愿意跟随教师引导去探索生物知识、去了解未知世界的美好与刺激。

2.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生物学科主要是对生物、自然以及人体知识进行探索,属于一门比较难以理解的学科。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生物学科学习难度较大,找不到入门的方法,有些学生甚至拼命死记也无法提高学习成绩。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学生对生物学科相关知识概念无法理解或者理解不够正确、深入有关。所以,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探索性之外,还能够有助于学生在更短时间内更加正确和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为更好地学习生物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知识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3.增强高中生物学科的复习效果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包括知识的复习,知识复习是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在高中生物复习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加以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复习资料,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且信息技术还能够对复习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合,整理出最适合不同阶段、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复习资料,既能够减少学生复习资料总量,又能够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而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筛选更加针对性的复习资料供学生复习之外,还可以让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自行在网络上寻找更具挑战性的资料进行复习,如此也就能够同时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等级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4.促进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

学习生物科学除了要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之外,很大一个目的还在于提升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所谓的生物科学素养,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观。是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后产生的类似爱护大自然、理解人类遗传、种群以及生老病死的一种情感态度。学习生物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生活环境的重要性,破坏环境的可耻性,以及学会保护自身环境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逐渐增强责任感,避免做出对大自然和社会有害的事情,并积极主动地为大自然和人类更好发展而努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除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还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科知识,提高学习生物学科的有效性。并使学生在不断的深入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保护大自然环境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真正实现开设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在高考中,生物所占的分值比例较小,因此一些学校对于生物学科的教学并不是很重视,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在生物的教学理念上产生了一定的偏见,自然教学质量就很难提高。实际上,生物作为理科科目之一,其在教学中应该受到与其他科目同等的重视,并不能因为所占的比分小就降低重视程度。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生物是所有学科中与人类的生活联系比较大的一个学科,因此,将生物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因素联系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在生物方面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生活化教学,经过研究与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生物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围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一、高中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高中生物是与人类的生活十分密切的一门学科,其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生活中的一些元素就是生物学科知识的来源,因此,生物是与生活分不开的。在高中生物学科中,有很多知识都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解释了人类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发生的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学好生物学科的知识对于生活是十分有益的。从古至今,学习生物的学者都是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入手进行研究,经过长久的研究过程发现了生物学的奥秘,久而久之就建立了严密的生物学系统。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入手,将生活与生物教学联系起来,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找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能为了生活化教学的形式失去了教学意义,否则就会得不偿失。

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1.创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高中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密切,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生物上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于生物学中的知识感到陌生,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感到难以理解。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与生活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生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具体方法是在课堂上遇到一些与生物学有关事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向学生讲述有关生物学知识。例如上课时教师进行提问,点到一个同学的名字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其他同学就会转过头去看那位被点到名字的同学,而那位同学则会抬起头看向教师。这一系列的动作过程在生物学观点里就是所谓的“应激性”。像这样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述,就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很多生物知识,知道其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下次再遇到同样或者类似的情况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联想到与之相关的知识,提高生物知识的应用频率。

2.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在高中教学中,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内容都是以教材为主,这是普遍的一个趋势。这样,教师想要更好地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就要对教学有全面的了解,对教材中的知识了如指掌,争取在教材内容中找到一些生活化的因素,促进生活化教学的更好实施。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讲到关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内容中的知识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现在一个高个子、智商低的男人和一个矮个子、智商高的女人结婚了,那么他们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教师通过列举生活中这种常见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就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欲望,对于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来说是十分有效的。

3.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进行实践活动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知识可以在生活中的那些情况下应用,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所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抽出时间,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出来。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加深生物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尽管生物在高考中分数比重占的不多,但是,其应该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生物是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很大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这一特点,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明智.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及研究分析[J].生物化工,2016(04).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情感教育

从高中生的情感特点、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与教学特点来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已是迫在眉睫,实践证明也是切实可行的。本文从以下四点分析:

一、学科性质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学素养。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良好的习惯及理解力,并在探究与认识生命世界的过程中,又能激发学习动机,使之热爱学习和学会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跟上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善于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

二、情感方面

高中生对未来充满理想,思维活跃,比较理智,自尊心强烈,意志的坚强性与行为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处事比较果断,做事有明确的目标,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有较高甚至是过高情感期待与需要,这就决定了情感教育是高中生身体、心理、学习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必要内容。高中阶段的情感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面向全体的教育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高中生的情感特点出发,其情感教育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学习兴趣、动机和态度的培养,还应关注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审美以及情感自我调控能力的教育等多个方面,以促进高级社会情感深刻而持久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方面

生物学科知识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教师应注意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置要能使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现有的学习能力相适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能力,同时又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教学内容中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生物进化、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健康等知识,都能引起并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科的情感。而且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能直接反映人类在生物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情感。书本上几乎每个版块中,都有反映科学实践活动的语言文字材料、图示、课外阅读等,尤其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内容,均以具体的人和事为情感载体,大都反映了人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也展示了科学探究过程,体现了科学家对生物科学知识探究执着的情感。

四、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三步策略:“一造”“二利用”“三课外”

1.“一造”

“一造”即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里,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成为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谐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真诚的关怀和帮助每一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第一,教师要加强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发掘教材中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那点东西,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第二,教师要研究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人特点,进行学科教学与情感教育。只有了解他们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状态,了解在讲课与科学实验中的认知规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加以应用,激发其活跃的思维,使之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第三,提高教师自身语言修养。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满感情,生动形象,能感染每一个学生。多年来,我们的教育着重知识的传授,忽略情感的培养。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要启动学生真情,课堂教学语言至关重要。

2.“二利用”

“二利用”即是充分利用生物学科资源。学科兴趣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我们生物教师能挖掘生物学科的情感教育优势进行学科兴趣与情感教育,就能促使有兴趣的学生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众所周知,生物课本与课外读物中,有很多科学发展史、中国生物学成就展示,这些知识展现了科学家勇于实践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对科学探究的热爱,这些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统的人文方法,忠于史实,重视人物的主观心境和动机,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相关情感教育,还能从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思维品质、观念,理解科学模式,产生热爱科学、热爱探究的情感。

3.“三课外”

“三课外”即是生物课堂外的教学。生物教学除了在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多种实践手段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如可以通过制作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等课外教学方式,开展情感教育。此外必须重视实验,通过实验,学会科学、客观地认识自然与社会。通过小组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智,使他们学会与人沟通。可见,由于生物教学的多样化,以单一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能力是难以实现教育的全方位作用的,只有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

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停地探索,总结经验,增强责任感,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的教育的哲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肖芙.情感教育的体验与引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5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科学素质 探究和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新时期高中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我们所说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人的素质包括多方面内涵,其中有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我们除了强调对高中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进行培养外,更强调对高中生进行生物科学素质的培养。因为生物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构成因素之一,是生物学科的科学素质的集中表现。那么,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质是什么呢?生物科学素质应该包括高中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掌握水平、生物实验操作能力、思想水平和行为品质。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质。

培养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生物科学素质是对高中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高中生的整体素质水平。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把培养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质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方面,为高中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科素质,我们应该重点关注高中生以下方面的能力。

一、提高高中生生物科学知识掌握水平

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知识水平是衡量高中生生物科学水平的重要方面。高中生物知识板块在教育标准中有具体要求,以确保高中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水平。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作为高中生物科学教育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标准,是我们对高中生开展学科教育的重要标准和重要教学目标,我们要详加解读,严格根据规定内容开展教学工作,提高高中生的学科知识素养。

二、提高高中生生物科学能力水平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学习高中生物的时候,除了要实现一定的知识目标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生物科学能力。这一生物科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高中生的科学素质,我们要对处在生物教育深化阶段的高中生展开细致入微的培养工作,具体可以从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能力。

1.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来说,高中生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观察和实验是生物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高中生通过能动的、客观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方法。高中生观察能力直接关系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和高中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所以,我们要把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基础能力来培养。

2.培养高中生动手实验的能力。高中生物是以生物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是高中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基础。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中不仅要通过生物实验学习生物基础知识和了解生物知识原理,更要通过动手操作生物实验实现对生物知识的主动探究,提高高中生的能力。可见,生物实验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要制定严格的实验操作标准,鼓励高中生动手实验。

3.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思维能力。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思维参与,高中生的生物学习过程就是运用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高中生思维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高中生生物学习的实际效果。高中生的思维需要我们注重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锻炼思维能力。

4.培养高中生的自学能力。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高中生的自主性,让高中生自主开展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高中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高中生学会学习。高中生的自学能力是其重要品质,在当今信息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只有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人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被社会淘汰。

三、高中生物科学思想水平影响学生的科学素质

对于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来说,也要求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学科思想水平。因为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生物知识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结论,是辩证唯物思想的重要体现,不是想当然的结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高中生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生物、认识生物,还要培养高中生的环保意识,让高中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四、培养高中生良好的生物科学品质

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是高中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加强培养。

1.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是高中生精力充沛地学习的动力。我们要让高中生明白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础。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范文6

【关键词】高中生物 前沿知识 功能 途径

生物科学前沿是指生物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或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生物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教材基础知识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一、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功能

1.更新和充实高中生物教学内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学内容也要现代化,教学内容要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教材内容往往比较滞后,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一些前沿的生物学知识,使高中生物学教学和科技前沿接轨,让学生对前沿知识多一些了解,使教育真正的面向现代化。

2.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现在很多高考题都是以生物科学前沿知识为背景命题的,出卷人也越来越注意前沿知识与教材内容的结合,考试范围在扩大。所以,在教学中渗透一些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使两者之间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是希望老师补充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适当地补充可以提高学生生物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激发求知欲。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是对已有生物学知识的发展、突破和创新,学生在前沿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养成创新习惯,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4.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有人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渗透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的动力,形成对生物的持久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将来会献身于生物科学研究中,成为推动生物科学发展的生力军。

二、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渗透的途径

1.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渗透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声像并茂的特点,它能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很多复杂的前沿知识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接受。比如PCR技术中DNA复制的过程不好理解,通过Flash展示,学生接受起来就非常容易。另外,多媒体容量大,可以节省紧张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时间。

2.课外搜集资料,课堂上讨论交流

前沿知识的学习不可能全在课堂上完成,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图书馆或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也可以由老师提供材料,拿到课堂上讨论,集思广益、激发“头脑风暴”,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学前沿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发散能力。

3.结合习题渗透

很多高考题、模拟题都是以生物科学前沿知识为背景命题的,老师在评讲习题时带领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4.通过展示栏展示

可以充分利用教室或校园内的展示栏,把新出现的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或热点展示出来,让学生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例如2012年网上讨论比较热烈的“黄金大米”,通过我们及时地展示,学生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基因工程的内容,还引发他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讨论,更好地促进了教材内容的学习。

5.结合科普讲座渗透

在学校开设的活动课中可以增加一些科普知识讲座,相对其他方式而言,讲座更深入、更具体、更系统,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较高层次理解和把握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6.充分发挥生物兴趣小组的作用

建立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适当地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网络等途径获取资料学习和研究,在课外完成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学习。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示、交流汇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另外,通过他们对其他同学的宣传和影响,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生物、关注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发展,培养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用的几种手段,当然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只要老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注意知识的科学性、把握渗透的度和量等原则,采取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国家的明天需要他们来建设,中学生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适当地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还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使生物教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1]吴本连.化学前沿知识教育功能例谈[J].山东教育,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