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经验分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经验分享范文1
一、 诵读是带领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的有效途径
在以往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经验中,高中语文教师对古诗词朗诵都极其重视。其实,古诗词朗诵对于教师开展古诗词教学是有利的,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古诗词朗诵有益于古诗词教学氛围的烘托和培养,其次,在朗诵中,学生通过揣摩诗词作者作诗词的意境和心情,?亩?更有助于教学成效的达到。所以,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时候,高中语文教师一定不要忘记尝试诵读可以给教学成效带来提升的方法和途径。诵读分为简单的三种方式:正确诵读、流利诵读、有感情诵读。这三种诵读方式是循序渐进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师可以根据这种层次性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诵读要求。诵读的层次性开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之后中的古诗词的理解。教师与学生一块诵读其实也是一种新型的师生交流方式,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也是极为有利的,对学生加深学习兴趣也是极好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是可以与学生一块诵读以增加课堂教学氛围。
二、 意象是古诗词之魂,抓住诗词中的灵魂
众所周知,意象是支撑古诗词开展情感抒发和升华的重要支点。在进行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跟学生阐明古诗词某个特定的意象的含义进行相关的阐述,意象是古诗词之魂,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学内容的灵魂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进行《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将“小乔、周郎”等意象阐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极有可能会出现误解,所以,教师在准备古诗词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做好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意象解释的准备。教师也要及时总结对表达各类情感的意象进行汇总,以方便日后的教学和传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经验方法。意象对于中国古诗词的情感表达的作用和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在进行意象讲解、分析的时候,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及时做好课堂笔记,这对日后学生巩固知识也是极为有效的,学生在记录课堂笔记时也是集中注意力听讲的表现,对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成效是有极大的提高。
三、 优化教学途径,整合各类有效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教学途径提出各种优化的要求。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也不难发现教学途径的优化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得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教室里现有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维度展现古诗词的韵味,优化教学途径其中也包括整合各种有利的教学途径,例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朗诵和多方面使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优化教学实践。高中教师在优化教学途径的时候要注意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体,以教材为基础,立足整个古诗词的教学内容。优化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途径和手段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教学方法时的表现和反应,多次记录反馈的结果,以便总结教学经验。教学经验并不来源于教师的教学方案中,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在教学实际操作中获得的经验才是真实可靠的。当然,各种优化的教学途径是可以从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中获取的,高中语文教师应铭记一点:古诗词教育是一种高雅的教育形式,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古诗词素养,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从容应对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担当古诗词教育中的解惑者,而且也可以并应当担任古诗词教育中的提问者。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问学生问题时应注意一些提问技巧的事项,比如,要提问学生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引发学生在课外对古诗词中的较深层次的理解;提问的问题的难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学生学会由浅入深地认识古诗词的魅力。
四、 穿越时空,与古诗词的意境、灵魂融为一体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一起进入古诗词的意境,如果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那意境就是古诗词的灵魂依附的肉体之躯,教导学生领会古诗词的意境犹如在领导学生从肉体之躯开始思考灵魂的奠基,对学生的古诗词的理解都是极为有利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对带领学生一块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学生,让学生自主阐明对所学的古诗词的理解,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再进行发言总结。如果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中美好的意境和禅意,学生就会丧失对古诗词的学习,从而降低高中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成效。所以,不论是在利用配乐或是影视资料的播放分享,教师都要教会学生在课堂中穿越时空,与古诗词的意境、灵魂合为一体,从而在古诗词教学中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和古诗词中教会学生的人生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及时总结经验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体会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高中语文经验分享范文2
1、对师生间求知心理的把握
“知识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早已得到社会的公认,并深入平常百姓的心中。高中阶段的师生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自身实际生活的感受中,都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因此,他们对知识有着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渴求。而高中语文作为人文科学中的重要科目,其知识性和应用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在高中语文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出一种求知的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出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知识的依赖性。
对此,高中师生要合理把握这种求知心理,在语文课堂上学会求知,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和学生要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性质、特点、开设的意义、学习的目标和内容等。这无疑会引导他们对研究性学习,尤其是高中语文知识的求知需要。这种“学会求知”的求知行为正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精神。高中师生的求知需要增强了,有利于适应当今社会,平衡自身心理,从而全面实现心理健康。
2、对师生的交往需求心理的把握
交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交往需求心理则是指人们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友谊关系需要的心理倾向。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无论多么坚强、出色、干练,但仍然需要使自己与别人保持良好关系,来发展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高中语文学习更是如此。
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地沟通和交流,并促使他们学会分享与合作,重点引导学生学会人际沟通、与人合作、共享信息和成果,鼓励教师勇于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合作、乐于同他人共享信息与成果。这无疑会保证高中语文学习效果的最优,提升师生的交往能力,造就心理健康发展、适应当代社会的综合性人才。
3、对师生的好奇驱动心理的把握
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这种人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是人对某项事物兴趣的源泉,积极地作用在人的心里。而兴趣又是高中语文学习的有效驱动力。相对其他知识来说,高中语文中的一些关于语法、文言文等知识较为枯燥。如果没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这些知识的学习就会更加令人厌烦。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充分把握师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好奇驱动心理。为维持和提升这种心理,高中师生就必须要不断地在课堂内外收集与语文知识相关的有趣故事,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实践经验表明,在这一探索过程中,高中师生对语文的求知兴趣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并逐渐得到培养。同时,这一过程不仅不会影响正常的课内教学,反而会使高中师生的正常课内教学变得更加容易。
4、对师生的良好注意品质的把握
注意是人在心理活动时,对相关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的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自我注意是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
高中语文教学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的,要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是需要坚强的意志,要克服大量的困难的;在这一过程之中,高中师生都要时刻注意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有选择性地择选知识内容。由此可见,高中师生的良好注意品质的把握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高中语文教学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5、对师生的记忆力的把握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是丰富知识储备,扩大表象储备的有效途径。
实施和组织高中语文教学离不开记忆这种心理因素的参与。高中语文中的许多知识都需要识记,例如古诗词名篇、散文名段、字义词源等等。高中师生在组织和参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会逐渐提高自身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表象储备、体验储备,使自身的记忆力越来越好。
6、对师生的想像力的把握
想像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像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高中语文经验分享范文3
一、使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课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性,为学生创造出不同形式的课堂情景。追求文学意境、理解内涵是现在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入到自然真切的情境之中,仿佛已经身临其境。这就是网络资源教学的无穷魅力,它打破了传统单靠教师言语来描述的模式。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吸收和接纳新的语文知识。
二、运用网络材料,提高学习兴趣
网络资源信息是广阔的、丰富的、多样形式的,教师和学生能按照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去网络上搜索主要信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高中语文学习环境,校园网站连接了诸多国内、国外名校网络图书馆和国内知名学术网站。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一文言文故事背景时,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快速找到相关信息,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探讨。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一些其他的寻找学习资源的方法和学习的网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增添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三、发挥网络优势,改变教学风格
高中语文经验分享范文4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演变急剧。语文教育在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方面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落实新课标精神,更新语文教育观念,切实改进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其意义非同小可。
目前高中生学习时间紧,考试压力大,在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远远达不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如此,高中生在阅读方面还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文化品位偏低。许多高中生阅读的目的除了应试,就是娱乐消遣,甚至追求感官刺激。这种现象非自今日始。高中学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还不够成熟和独立,阅读品位低下必然对其身心健康不利。青年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主人,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解决学生阅读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怎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的阅读品位?怎样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具体的我们有以下一些对策:
一、领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明确阅读的目的、意义和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高中生的阅读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以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为指导。
二、以高中语文读本为基础,开展经典名著的阅读活动。《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是课内阅读的有效拓展延伸。加强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增加积累,发展个性和特长,《语文读本》是首选的佳本,因为它既让学生“运用从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又不至于陷入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开展经典名著的阅读活动就是针对高中生目前以感性显现为主、缺少深邃思想内涵的“快餐式”阅读的现状,以提升文化品位和人生境界为目标的。经典名著历经时空的检验,已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走进经典,与先哲圣贤大师对话,思想才会变得深刻起来!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定期检查读书笔记。读书得法,事半功倍。古今中外的读书心得、方法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了。高中生强烈地渴望体现自我价值,渴望成为成功人士。利用这种心理,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比如朱熹、、鲁迅、华罗庚等)的读书法,则他们的阅读动力就会更大了。讲求阅读方法,加强阅读指导,这样学生的自主阅读、个性阅读才不至于落空。此外,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注重表达与交流,巩固阅读的成果。阅读是吸收与消化,表达与交流则是对阅读成果的巩固,它是个性的和创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读书心得,对于促进学生阅读和巩固阅读成果是非常有效的。
高中语文经验分享范文5
学生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能够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长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学会分享与合作,能够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能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 激发和培养教师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以特定的事物、人或活动为对象,并常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为了满足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就会不断地钻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探索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兴趣将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并逐渐得到培养。
2 增强学生的社会性需要
2.1 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感觉到它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特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等一般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
2.2 培养学生的交往需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交往需要的满足不仅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乃至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增加相互了解与相互信任,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识和能力只有在小组合作、与人交往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够促进学生交往需要的培养。
2.3 增强学生的成就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需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做他们认为对于自己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并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成就需要的体现。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就会不断增强成就需要。
3 促使教师学习元学习策略
元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主动意识和有效控制自己学习活动的实时监控策略。元学习理论相信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人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性。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人,特别是教师若能长期坚持运用元学习策略,会使其学习能力和效率大为增强;这也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具备较强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就能够较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挑战,从而平衡自己的心理,长期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
4 形成教师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的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自我注意是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要完成研究任务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克服不少困难;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时时注意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不言而喻,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较好地培养教师的有意注意和自我注意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品质
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这一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能够不断发展注意的高级形式――有意注意。学生一般对自己参与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义、目标、具体任务有着比较清醒地认识,这极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良好的有意注意是适应当今社会,提高学习、工作、生活效率的必备条件。
6 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
6.1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评价社会现象的道德感。
6.2 增强学生的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知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学生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其求知欲望、认知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等会得到一定的满足感,产生一些积极的情感,发展其理智感。
6.3 培养学生的美感。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美感是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语文以及性学习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鉴赏和创作活动是进行审美的重要渠道。阅读优秀的作品,品位其语言,感受其思想及艺术的魅力,能较好地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认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7 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
高中语文经验分享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性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65-001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展现了文字的魅力,而且蕴含了人类的情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随时指导学生,不仅要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且要利用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熏陶下充分利用想象能力开阔思维,进而学习更多的新知识。
一、营造情境教学氛围,领悟、体会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提高体验式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制定相关地教学计划,营造场景氛围,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对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是非常有效的。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情感、诗意等各个种类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学习欲望不断增强,如此才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不但学会抒发感情,而且掌握领悟知识的技巧,进而提高学生自己感悟知识的能力。根据确定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按照搜集到的教学资料来进行教学工作,利用资料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提到的有关知识点,拓宽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区域。
对《并诗》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使学生对文章有所了解,并以作者王勃的口吻描述洪府集会的盛况,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现场演示滕王阁优美的秋天景色。当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致正浓时,及时切入学习的中心思想,学生带着无限的遐想,凭借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感悟洪府集会的场景与气氛。尤其是对“俯仰”的感悟,进而假定当初的场景,领悟王勃著作此文时,在“别”“序”“悲”和“执著”的时候的真实情感。
二、加强交流学习,分享学习成果
高中语文中的教学方式之一——体验式教学目的是学生将自己的感情带入其中,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隐性能力。教师需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感浮动,寻找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的环节中去,把自己的文学想法表达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比较成功的突破时,老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并因材施教,进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优点,如此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抒发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高效交流。
对《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先提醒学生寻找全文的文眼,根据全文的结构,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把握并理解全文,从而懂得文眼对于整个文章的作用。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分析作者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与讨论的积极性,最后表达出这样几种观点:(1)慨叹对现实社会的不满;(2)忧心时局动荡不安的复杂心思;(3)微弱的个人力量难以改变现实生活的无望之情,(4)盼望和追寻未来的美好生活;(5)憧憬江南采莲的恬淡生活。
三、详细诵读文章,感受文字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做到时刻关心与教材有关的文本,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反复诵读对文字“生情”,进而从诵读中“悟情”,这样会让学生越读越有劲,在内心深处对文字产生较大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感悟语文的内在含义,体验式教学属于促进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应加强如“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是选自《我与地坛》中的一段话,此类语段是语文学习时应该增强理解的,采用多次诵读的教学方法,体验作者史铁生于文字中暗藏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感情。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全文并诵读其中的关键语段,逐步欣赏作者眼中的地坛之美,赏析文章朴素的语言,最终理解作者对生命入骨的领悟。
四、成立合作团队,分享教学成果
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语文知识,关键是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学会感悟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内涵,使学生在欣赏每位名家充满灵性和生命力的作品时,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感悟提升一个层次。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技巧、心理想法等,从而收获许多课堂教学并不涉及的知识。教师将外部现实与个体生命现状联系起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命体验,逐渐认识、感受、领悟、欣赏从而得到知识。
对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课堂教学,通过合作方式组织及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来描述自己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把自己脑海中的“田园风光”勾画出来,通过讨论,学生们认为当前的农村生活并没有作者描述的那样美好,更不用说是在一千年以前了。由此,教师因势提问;既然是这样,陶渊明还那么喜欢并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原因是什么?……在“感受、掌握、再感受、再掌握”这样一个循序渐进过程下,学生才能够确切领悟到作者著作时的细腻情感。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艺术的学科,如果想要增强对语文的学习能力,必须懂得其学习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锻炼,再加之教师的积极指导,师生互助合作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开展,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慢慢累积,最终实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伟.体验:教育哲学新的生长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