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历史长效热点

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范文1

笔者认为应该活用高考历年试题,以提高历史复习效率。我们都知道,高考试题是学科专家、权威教授深思熟虑、巧妙构思编制出来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会结合高考历史试题来进行复习,但往往是就事论事,因此笔者觉得这方面挖掘得还不够。具体来说,该怎么巧用高考试题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渗透多元史观,拓展主干知识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用新史学观来解读和评价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发掘历史问题新的内涵。

如今年25题从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中折射出新史学中社会史观;而40题从贴近现实生活的“红绿灯”入手,考查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变迁带来的影响,体现了新史学中的社会史观和现代化史观;41题既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考查了中西文明碰撞冲突,又考查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兼顾考查学生在“专题体系”下对“通史体系”的把握能力,体现研究角度的多元化。

因此,要提高历史教学的复习效率,首先应引导学生了解当前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认识。比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等。其次,在教学中渗透新史观,让学生能够运用新史观初步分析认识教材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应用这些新史观命制的试题,并进行有效训练,但是要注意避免试题过深、过难。

二、注重基础,完善知识结构

对于高考试题,我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虽然考查的主干知识我们都知道,但要找到完全一模一样的历史试题,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近几年的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某一主干知识的不同侧面、不同历史构成要素作进一步深入考查,引导学生形成对这一历史问题知识结构完整的认识。

比如关于近代化的问题,这个主干知识可以说是长效热点,近三年都考查了这个问题。2010年的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考查的是中英两国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问题;2011年的第41题,也是考查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问题,但是它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更多地强调东西文明在近代化过程中的联系;而2012年的考题更是直接地切入了近代化动力的问题。将中国近代化的动力模式定位于“冲击——反应”模式,即在“外塑基础上的被动崛起”。

所以,我们利用高考试题进行复习,不应该只是就题论题,局限于了解过去考查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分析对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过去是怎样考查的,现在又是怎样考查的,有何异同,变化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代表考试发展的方向和是否体现学科特色和学科改革发展的方向,以后又可能怎么考查等等问题。

三、了解试题呈现方式,提高强化训练效率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呈现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既有文字材料,又有漫画、歌谣、经济数据、统计图、表格、日记等等,既考查学生对文字、图片、表格等的解读,又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今年的新课标全国卷在选择题方面,全部采取的是文字材料,看起来文字的量不多,内容是书本的主干知识,但试题的四个选项迷惑性非常大,很难区分。这种题目意在考查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同时又最大限度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点。这也是当前高中生学习的瓶颈。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只是死记硬背,而不注重对材料本身的理解或较难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解读史料,致使失分严重。

在强化训练方面,笔者认为既要提供多种呈现方式的历史模拟题,同时又要着重强化材料解读型的历史试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范文2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范文3

摘 要:政治二轮复习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要阶段,试题讲解是政治课高考复习中反馈和改进教学必不可少的途径。本文避谈一般意义的讲解策略,试图通过对学生成绩和答题情况的研究深入分析学生状况,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试图寻找一套重视学生心理感受、加强方法诊疗的讲评方案。

关键词:阅卷与成绩反馈 客观题涂卡讲解 主观题答卷方法 课后诊疗

王春义,男,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思想政治二轮复习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掌握各类题型答题方法的重要备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离不开考纲知识的梳理,离不开时政热点,离不开各类题型方法归类。由于二轮复习试题训练的加强,教师进行试题讲解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占据重要比重,因此二轮复习的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要依赖试题讲解完成。高考政治试题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实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能力。二轮复习政治试题的讲解应围绕高考要求,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提升学生解题能力,让学生在讲评教学中总结做题规律,发现问题,提升自我。

一、阅卷与成绩反馈

笔者所在的学校尚未采用网上阅卷系统,二轮复习中学生的主观题答卷通常采取流水手改的方式,教师直接在学生的得分点上给小分,客观题采取读卡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不少学校仍然被采用,教师也会将主观题的总得分圈在学生答卷上。笔者认为,让学生知道总分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将成绩打印张贴在班上,或者剪成一条条给每个学生,又或者干脆让学生自己算出选择题加上主观题得分,等等。笔者一般会将大题的得分写在左半边,下方划一道横线,然后根据选择题成绩,将每位学生的总得分写在姓名边上,下方划两道横线。这项工作结束后,再将部分优秀的学生挑出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整理。笔者的一些学生在一些全市考试中取得全市的前几十名、十几名,甚至前几名、第一名,例如2013届班级学生在一次全市考试中同时取得了第2名,两个第9名,两个第15名,两个第27名,笔者会将包括这些学生在内的一些试卷按序整理,在正式讲评课上逐份发给相关学生,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肯定,学生普遍欢迎。当然,通报的学生人数不宜太多。笔者认为,以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为宜,也可以估摸一下学生状况事先确定一个档位(这个档位以分数划定不宜,因为每次的题目有难易,易时皆大欢喜,难时真的打击人,以名次相对客观,面对即将进行的高考现实,学生也理解)。课前将其他学生的答卷发下去,课堂再通报本次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既表扬了先进,也让后进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

二、客观题涂卡方法分析

笔者对学生的选择题涂卡状况的分析注重答题错误的人数。尽管区分度、正确率等都有意义,但如果不考虑试题本身,答题错误的人数对于分析题目有实际意义。例如,班级总人数60人,某一题错误30人,其中A项为正确选项,30人选A项,21人选B项,1人选C项,8人选D项。笔者会在试卷上用显著的红色笔标注,对错误20人以上的标2个,其中1个表示10人以上;忽略1人选C项,该学生理解了其它三个选项后,通常可以理解该项不选的原因,实在不理解的可以课后问老师问同学,这个是容易解决的;对于8人错选D项,不足10人,标注一个,意味着可以简单提提,这个“简单提提”的时间可能只需3秒钟,既不耽误时间,也可以点拨问题,效果不错。对于一些错误极高的选项,应该着重讲解,甚至不惜较多时间通过讲故事、例举生活事例的方式让学生明白。

在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选择题也可以采取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解决学生自身的疑问,学生间探究也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启发。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长期的探究不仅占用大量的时间,也探究不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究结束后,解决不了的遗漏的问题也必定存在,高考二轮复习中这种情况更是多见。因此,笔者不太同意在高考二轮复习中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全部教给学生。

三、主观题答卷指引分析

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要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教会学生有效的审题解题方法便是所谓的“授人以渔”。敢于归类,敢于帮助学生下结论,总结规律,是二轮复习教学应当关注和尝试的。如经济学图表题在考试中最为常见。最明显的信息首先应当是“表头”(包括时间、主体等信息),审完表头再围绕表头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比、纵比,之后别忘记注解,且注解也应当注重比较。应当通过图表将其信息表达出,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涉及原因和措施,则应当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材料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最后加以整合和完善。又如,“体现类”的题,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须“最”符合材料,这种题目通常的问法是:“这表明”、“这(材料)告诉我们”、“可见”、“这折射出”、“材料蕴含的道理”等。对于体现类的客观题要引导学生分析哪一项“最符合的”,直接对应的便是答案,一些题目简直可以逐字对应。因此要求学生将对应的材料和知识点用线连起来,或者在材料中标注。对于体现型、归纳型等等类型的主观题,要在材料中标注要点。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解答主观题时要一次审题(审题是细致且慢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考查范围不明确的多从问题和材料人手,考查调动知识的能力,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考查范围有一定明确度的题,多根据问题和材料进行筛选,像“结合材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解答该题,学生不可能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全部写出,但范围又有一定的明确度,这时,应当根据快速勾勒出该范围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原理,根据材料,逐个筛选;考查范围指向明确的,指向便是答案,可以全盘托出,即使材料没有的也需根据范围“托”出来。比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分析为什么‘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一些学生想到一点写一点,直到做下一题时还意犹未尽,多次的回头浪费大量时间,这是解题方法不科学的表现。因此一次性审题时须细致,不能拖泥带水。

四、课后诊疗

让学生学会反思、不断改进,学会扬长避短是课后诊疗的关键。课后诊疗要注意个体差异。笔者认为,课后诊疗的长效机制是保存“今天的痕迹”,即做到两个务必:务必让学生整理归类好试题,评讲当天3-5分钟快速巩固,每次大考前选择性巩固;务必保留错题及笔记的痕迹,使用黑笔而不用铅笔答题,使用红笔或蓝笔做笔记。当然,答题的规范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大题,分段、分点、关键句的前置、标号的顺序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题例1(2014汕头一模)27.我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发展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发展上来,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试题分析:选C。该题班级正确率为62%。从题目本身不难看出该题的考点主要围绕转型升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转型升级先确定“目标”,再“根本方法”的指引,接着具体的集约型措施,由国内到国际。学生亦可以根据课本的逻辑顺序理出思绪。课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知识点那块就先从整体表述“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①恰好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条“创新驱动发展”对应②,第三条“经济结构调整……依靠内需”对应③,而开放性经济水平的提升则在后面涉及。此题可以让学生分析,根据学生的分析加以引导和纠正,让学坐适应这类选择题,也复习了课本知识,对课本框架结构的把握也符合二轮的需要。

题例2 (2014深圳一模)材料一: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1)根据材料一,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他们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8分)

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范文4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始于抗战年代的“抗日军政大学”,并随着国家恢复高考而逐步受到重视和加强,2004年以来取得长足发展。[1]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文件精神,对于辅导员沙龙,一些高校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中国政法大学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辅导员沙龙实施办法》,将辅导员沙龙活动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清华大学自2006年起专门举办了女性辅导员沙龙;[2]2015年3月,重庆大学举办了以“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为主题的“卓越联盟”高校辅导员沙龙,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九所“卓越联盟”高校的26名辅导员代表参加了活动。辅导员沙龙作为推动辅导员探讨工作、交流经验、共享成果、提升工作能力的平台,是高校改进大学生管理方式和方法交流经验与分享成果的创新性尝试。近10年来,由于研究生思想、心理暴露了不少问题和危机,各高校开始注重研究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3]但是,由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较短,面对的是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代表的研究生群体,是一个复杂而相对成熟的社会群体,其相对本科生而言有诸多差异,这又对研究生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故切实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辅导员沙龙的目标定位

辅导员沙龙根据高校辅导员的岗位和工作要求,针对研究生辅导员特点和需求开展专题沙龙,旨在促使研究生辅导员明确角色意识,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具体目标如下:①帮助研究生辅导员对其工作的政策、制度、理论和实践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其历史使命和素质要求,增强职业认同意识和角色定位。②帮助研究生辅导员掌握从事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事务管理、心理引导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③帮助研究生辅导员识别和了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其努力掌握正确的实践操作程序和手段。

二、研究生辅导员沙龙框架与内容

研究生辅导员沙龙作为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应紧密围绕辅导员职业能力的9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实施框架分为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和线下交流分享平台。

线上资源共享平台主要目的是进行资源分享和信息交流,故主要包括最新咨询、实时信息交流和长期资源共享,主要通过QQ、邮件、微信、微博等媒介进行。

线下分享平台则主要从三个模块开展:①理论政策模块。辅导员须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及政策水平,能够研判当前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究新形势下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流程、方法以及研究生辅导员正确角色定位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团建设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法规等。②工作实务模块。工作实务能力提升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包括研究生班级、党团建设与管理工作(二级研会的指导与管理)、研究生日常事务管理、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突发事件处理等。③职业素养模块。辅导员需要擅用人文情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升研究生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包括人文艺术素养、学术科研素养、职场礼仪与形象、团队沟通与协作、职业技能(谈话技巧、办公软件操作技巧)、心理督导等。线下平台分享形式多样,包括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主题讨论、经验分享、素质拓展、团体辅导、学习考察等。

三、研究生辅导员沙龙课程安排

研究生辅导员不同于本科生辅导员,一个二级学院往往有3~4名专职辅导员,除了本年级的基本管理工作外,可以分担学院的奖助、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工作,部分学院还设有专职的团委书记和班主任来负责党团和班级建设工作。但由于研究生辅导员制度制定时间短,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庞杂且缺乏系统性,常出现一名研究生辅导员负责全院所有研究生的奖助、心理健康、就业、党团等所有工作,这就要求对研究生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素质有更加全面的培养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生辅导员沙龙的课程安排会更加全面,从辅导员职业能力素质九个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同时注意到研究生辅导员的压力普遍偏大,沙龙课程安排还设计了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和辅导员自身心理辅导等内容。

四、讨论与建议

虽然各高校开始注重研究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但研究生辅导员作为新兴的职业群体,在个人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辅导员沙龙作为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在为辅导员搭建相互交流分享平台,促进辅导员自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未来开展研究生辅导员沙龙时,要注意以下四点:①因地制宜,组织形式多样化。在沙龙组织空间上,应注重室内和室外相结合。在组织形式上,除了常用的讲座外,经验交流、小组讨论和学习考察等形式都可以有效地运用到沙龙的开展中。②内容实用,贴近实际要求。除了理论学习外,沙龙的内容应切实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提升工作能力,如关注研究生学生干部如何培养、紧急事件处理方法、研究生心理发展特点、如何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等内容。③切实关注辅导员自身发展。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关系到辅导员的切身利益,应该予以重点关注。具体内容包括关注辅导员的职称评定、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辅导员心理健康督导和个人兴趣才艺交流等。④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正确的领导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是开展辅导员沙龙的重要保证,辅导员沙龙在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注重加强领导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以期保证研究生辅导员沙龙开展的有效性、长效性和专业型。[5]

参考文献:

[1][3]陈晓梅.研究生辅导员:从角色尴尬到身份认同[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33-37.

[2]邱 杰,张 瑞.以辅导员沙龙为载体 提升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实践探索[J].学术论坛,2010,(8):193-195.

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校 安全教育管理 意义 措施

安全是一所高校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学习进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基本条件,是有志学子立志成才、厚积薄发的前提。一所高校,特别是一所民办高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学校本身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不安定因素,在目前民办高校抗风险能力还十分脆弱的情况下,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况,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倡导诚信办学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办高校有其特殊性

民办高校与其他国办高校一样,是社会生活中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领域,既是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园地,也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前沿阵地。同时,民办高校又有其特殊性。

首先,民办高校抗风险能力低。我国民办高校自改革开放后陆续创建,筚路蓝缕,成就斐然。但由于办学历史较短、规模发展迅速,加上家长(家族)式管理或个人权威魅力型管理占据主导地位,大学文化尚难以形成,而实际上造成了外强中虚的实情,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民办高校要“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安全稳定将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次,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不容忽视。目前来看,尽管各民办高校均有了长足发展,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多数家长和考生将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专科院校)列为第二选择或无奈之举。这就导致了民办高校的学生整体文化成绩偏低、适应社会能力强、思想活跃、交际广泛。客观上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再次,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民办高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当地社情复杂、管理无序,往往是社会游民和闲散人员的聚居地,加上民办高校的学生多数家庭条件较好、性格外向,很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和对象。

因此,民办高校要把构建和谐校园、维护学校稳定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和内容。深入研究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民办高校中的反映,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控制局势的能力,努力把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营造民办高校和谐团结、安全稳定的良好氛围才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安全意识的形成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意义和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由过去的封闭型办学变为开放型办学,由一般教学、科研机构,变为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等多元化的社会机构,民办高校为了能与社会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更是将学校办成了多功能、立体化、开放型的“小社会”,甚至有专家提出“开一个专业办一份产业”的伟大构想。这些客观上给民办高校的安全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只有保证了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了民办高校健康有序发展,才能使得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为国家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大学生安全重在预防,重在自我防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呢?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只有切实加强了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正因为有安全意识的存在,才能细心保管好自己的财务而不给贪心者以可乘之机;正因为有安全意识的存在,才能冷静处理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而不至于两败俱伤;正因为有安全意识的存在,才能慎重交友、谨言慎行而非鲁莽行事;正因为有安全意识的存在,才能有效地预防来自他人和社会的伤害、才能意识到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的重要,才能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不会去侵犯他人的利益。客观上将会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对民办高校而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是大学生专心学习、安心生活的重要保障,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切实加强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保技能、端正安保态度、树立安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三、民办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首先,独生子女的先天“优越性”弱化了安全防范。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多数未离开过父母身边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会经验不足,与人与事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书本和他人,结果就会导致自己的生活安排无序、隐藏危险,贵重物品随处乱扔,哥们义气,不计后果,甚至认为一些危险案例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据调查,校园内的治安案件多数是由于本人保管不慎而将贵重物品丢失或者意气用事发生冲突而引起的。

其次,民办高校学生社会接触面广,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为安全管理带来困难。俗话说,上帝抑制了你的一面就会送给你另外的一面。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EQ(情商)较高,社会活动广、朋友多、成分杂。往往是校内问题和矛盾会在校外解决而出现失控的局面。

再次,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也应加强。高校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高峰期和变革期,离开了父母、师长避风港的庇护,开始独立面对人生,学业、生活、择业、交友、恋爱、婚姻……正是出于这样的人生转折点上。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云南大学马加爵残杀四名同学的事件再一次提醒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及高校稳定的突出问题。

四、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四项措施和内容

高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学生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毕业学生就业率等方面是无可厚非的。但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充实安全教育内容,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是必须的,也是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

院校领导应经常研究,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涉及校园管理、公寓管理、公共设施管理、实验室及危险品安全管理、学生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学生管理、教学、后勤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辅导员队伍、物业管理队伍应直接面对学生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真正使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安全管理死角,进而形成高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安保现象。

(一)教学质量是根本

据调查,除外部因素外,就学生本身而言,国家重点院校的学生安全隐患往往出现在自身的心理方面,事故率也多属个体行为。而普通院校及录取线偏低的院校学生安全隐患更多见于自控能力的不足,多表现为和关联事件。作为仅有十余年发展历史的民办普通高校多数属于后者,这就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将学生的重心拉到学习上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社会认可度,从而逐步改善生源结构,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二)立体教育是关键

治安保卫部门在高校中,其实只是常设的安全管理机构,它本身就存在不可逾越的局限性,让它来担任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无疑是难以胜任的。所以,从更大的层面上说,安全教育需要学生管理部门和所在的系、院、社会共同承担、常抓不懈,形成安全教育的日常化、专项化和网络化。构建一个上下齐抓共管、由点到线再到面、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只有这样安全教育才能全面到位。

要发挥课堂教学优势,用先进的文化指导学生,用丰富的信息吸引学生,用全面的知识服务学生。在高校的课堂里,既可以利用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军事训练、形势政策、卫生与健康、实习与实验等课程对学生教授安全知识和技能,也可以由专任教师结合专业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安全教育,是高校得天独厚的条件。

要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网络监管水平,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及时抢占网络阵地,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

(三)心理疏导是切入点

当前的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偏多,中小学重智育轻德育、“一好遮百丑”的培养模式,年龄差距的加大(取消了高考年龄限制),彼此民族习惯的差异,互联网信息的泛滥和良莠并存、社会不良风气的侵害,特别是高校扩招和办学模式多样所显现的问题,均不同程度的考验着学生的道德水平、安全意识和世界观。

因此,要十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对通过测试已经了解到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群,要给予特别关注。要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分析心理障碍存在的根源,适时做好心理调试,以走出心理误区,减轻心灵的重负。要帮助学生“减压”并消除心理挫折,真正达到心态的和谐。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给予积极健康的引导,注重培养与学生的亲和力,使校园形成一种荣辱与共、健康向上的奋进精神和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亲和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与冲突。

(四)加大投入是保险箱

教育经费不足、设施投入不够是民办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但保障高校安全,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所谓花钱买平安,就是这个道理。在现阶段,一些传统的安全措施,如高校围墙、公寓低层的防护窗等仍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安全达标、消防设施的配套齐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日臻完善,要建立电视监控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防火自动报警系统、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等,实现高校安全管理现代化。

总之,抓好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务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生活、教学、科研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面对高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新挑战,停留在过程化、表面化的管理教育方法不能适应今天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探索高校安全管理教育的本质规律,建立适应新时期高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科学体系,才是确保高校安全和培养有较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金星.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定位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2]夏保成.美国公共安全管理导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高考历史长效热点范文6

从教育教学发展过程来看,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完全不顾学生的主观情感和理智,并且长期以来都是以教育者的教导、解惑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唱“独角戏”,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这一切都影响和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影响了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纵观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笔者发现,要想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最终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转变思想理念

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观,其核心是要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其对象是人,而非机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成长的需要来开展,将学生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其内在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自主、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达到情感相通、心灵相融。

二、转变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模式上要改变那种以灌输某种观念为重心,以说教为特征的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为造就独立人格、理想人格的教育。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往往采取灌输的形式,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选择,也不顾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在方法上采取压服式、说教式,把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强加于学生。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其结果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反而限制了其发展的空间。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理智、情感和自主意识。

三、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性。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要是向学生进行基本观点教育,使其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是有选择性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方面要体现国家、社会对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教育内容,对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要重点讲解和积极引导,即要主动抓住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正面教育学生;要针对社会的消极现象,正面引导学生,寻找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如学生自身发展问题,耐心开导学生,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

四、变革教育教学技巧,提升教师基本素养

首先,要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具备灵活驾驭、运用教材的能力。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理与加工,合理增减与取舍,把握重点与难点,学会提炼和概括要点。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并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

其次,教师的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发展,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要以生动形象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情感、合适恰当的肢体语言,运用多媒体技术准确、具体、生动地诠释教学内容。

最后,要积极创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具体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这是试验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为了使讨论的问题更具有吸引力和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将讨论分为全班、小组、四人小组讨论和两人小组讨论,并对四种讨论形式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2)口头或书面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使学生打破旧的学习方式方法,激发思维活动。教师应该把活跃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为此可以设计一系列激发学生思维力的活动,如课堂辩论、撰写小论文的活动。

五、转变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

“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具体做法是:(1)明确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讲人。(2)明确集体备课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从内容上看:一是总结上一周(节)的教学得失,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和加强;二是讨论下周教学的内容,明确教学难点、重点,教学目标的定位,确定教学方式方法。

从要求上看:坚持“四个统一”,即学进度、学目标、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同时根据具体情况,经集体讨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讲人提前准备一周所备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集体备课时参与人员发表意见进行补充完善。每个教师再根据不同的班级学生实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增删,进而形成体现分层、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案。

重视教学反思。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有位学者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判性反思和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最基本的教学原始资料,积累经验,扬长避短,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虽然获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有一些困惑。比如:怎样做到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衔接,建立怎样的长效激励机制能让学生保持激情,怎样让每一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有所得,怎样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