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分析范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分析范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分析范式

经济学分析范式范文1

关键词 工程经济学 教学范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35

"Engineering Economics" Teaching Model Reform Analysis

TAN Ji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4)

Abstract Teaching Paradigm reform can promot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abi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this paper, "Engineering Economics" Teaching Model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achievements are analyzed and pointed out existing proble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reform paradigm.

Key words engineering economics; teaching model; reform

0 引言

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中心环节,承载着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推动课程教学范式深刻彻底的转变,已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突破的瓶颈。通过教学范式改革的深化,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得到进一步提升。

工程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最主要的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通过该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主获取能力。其次是确立新型梯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从知识教授转变为“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 的梯度渐进目标。“知识传递”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融会贯通”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展开,“拓展创造”是课程教学目标的表现。最后树立教学范式改革理念,通过教与学的协同促使教学与学习更富有效率,并且教师与学生要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沟通,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1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方案分析

1.1 总体思路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基础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培养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教学范式改革思路。

(1)掌握工程经济学相关知识是进行相关实践的基础。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实际是多学科知识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本课程注重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结合。(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过程中,不仅要使其掌握从事工程经济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包括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更新论证、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整合及体系的建立、实践能力跨学科培养探索。(3)强调学习能力,终生学习是本课程的终极要求。工程经济实践活动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不同类型的项目要求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因而要求学生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培养新能力的意愿和能力。这就要求营造一种不断学习和探索创新的氛围。(4)培养创新能力,项目的独特性决定了创新的必要性。实践是创新的根本,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

1.2 方案突破性分析

提高自主、自学能力是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按照方案,课堂讨论采用学生讲课,教师补充完善总结,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问、共同讨论解答的方式,以掌握课本知识为主,拓展课本相关知识为辅的方式,培育学生自主自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工程经济学”实际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要充分理解课本知识需要拓展课本外的相关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因此通过教师备课事先拟定好相关知识问题,并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解答,在达到更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自学的习惯。自主学习的内容提前一周布置给需要讲述的小组,以便给予讲课小组充分的准备时间来讲授及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同时也给其他小组充分的预习时间;学生讨论题目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设定,为学生所认可。实验教学内容按期完成,有关改革部分内容也得到了良好反响,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2 工程经济学取得的教改效果

通过教学范式改革,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成果是很大程度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积极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很少有上台讲课的机会,故缺少经验,在上课时尤其需要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在加以指导。经过多次强调及同学间的相互观摩,学生慢慢地习惯抬头看下面同学了,而不是自己看课件、看电脑;努力地使自己表现得有自信;知道讲述中要多加一些设问。每个学生讲解完后教师或者同学对其讲解水平和讲解内容都给予适当点评,多加以鼓励,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在教学形式上有了不少进步。

(2)课堂气氛的培养。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于“听”课,不习惯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不习惯于自由讨论。现在按照教改方案,每次上课均有学生讲解一些内容,鼓励学生在下面提问。学期刚开始时在下面提问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僵,但慢慢地,下面学生“发难”的多起来了,也会有人在下面帮助解答,课堂气氛已较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不同的意见会及时提出。自己以前经常悬着的心也越来越放松了,有些问题没有想到的,或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及时解答的,会在以后的课间时间里或在网站上与学生相互讨论。当然,教师事先准备一些问题也很必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气氛,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补充相关内容。

(3)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为了在台上更好地讲解题目,学生必须认真地去查资料、做课件,这对学习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为了能更好地回答同学们的课堂提问,讲授的小组学生必须去认真看书和查有关资料,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抱佛脚的现象,学习变得更主动,不再是临考前的应付。通过引导提问及教师鼓励,学生围绕着课本,积极去思考与发现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多,通过问题的提出并查阅相关资料,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4)知识层面上的拓展。课堂讨论拓宽了学生视野。比如第三章的讨论题目:企业折旧方式的选取对企业利润有何影响?对国家税收有何影响?通过讨论,不仅了解了企业折旧方式对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收益的影响,还了解到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本学期学习的财务管理学的知识。因为每一个题目都是我们精心设计,对每一个题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又都投入了相当的精力,故全班同学收获颇丰,而这其中许多延伸内容本来是课堂中不会涉及到的。

2.2 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实施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基础上,作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把握以及对自己视频教学的反复观摩,促使我在课后能有效反思“我的教学有效吗”?这不仅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所带来不同教学效果的自我审视,还是对教学本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及教材资源的关系等多方面的认识,尤其是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结构、教学价值都是围绕教学本质而建立的,从而不断改进不足,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3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

从“教师主导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能力,工程经济学课程有必要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课堂讨论。为实现课改的长效性,积极摸索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和新方法,该课程采取小班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并开展课堂讨论,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4 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主学习时间的调控。时间由二部分决定,一是讲解时间,二是学生提问讨论时间。对每一节自主讲述内容事先要求学生能控制在 30分钟之间,但每节的重要性程度不同,讲述展开程度不一,讲述时间也会差异较大。由于内容多,学生提问多,讨论又用了 较多时间,这样每一节自主学习内容所花时间过多,影响课程进度。学生讨论热烈也带来了时间控制的问题。学生提了很多,需要解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讲授的小组仍有一些问题不能解答,我的答疑总结又花去了一部分时间,所学内容竟比教学大纲深了许多。

对于这种情况,以后自主学习章节内容设定时需作适当调整,控制内容。对于后一种情况,虽然会影响自己讲课时间,但是应该鼓励而不是去控制,希望能培养良好的讨论氛围。

5 总结

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作为本科教学改革工作重心,坚持现代主流教学范式的核心理念,推动教师、学生、管理者实现观念转变,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既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又体现课程个性化的教学范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工程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还有些课堂教学细节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辉,国秀琴,叶茂林.基于提高师生共同前进自动力的教学范式改革[J].经济师,2007.1:128-129.

[2] 张国帅,韩爱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J].才智,2013.30:181-182.

[3] 李放放,王远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学范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8:50-51.

经济学分析范式范文2

关键词:教学环境;物化环境;文化环境;“教学做”一体化技能训练;职教情景教学技能训练

一、教学环境建设的界定

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根据这一定义,教学环境涵盖了地理位置、天气条件等自然环境,仪器设备、教室布置等物质环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人际环境,以及学习氛围、舆论信息等观念环境。湖南师范大学张楚廷教授认为,教学自然环境和教学物质环境属于物化环境,人际环境、观念环境等属于文化环境。物化环境对显性教学起直接作用,是显性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文化环境则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隐性知识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影响着学生在显性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而对显性学习的成效产生影响。

因此,教学环境建设,必须同时考虑物化环境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两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由于教学自然环境在建校之初甚至之前就已经基本确定,属先天性条件,后期建设很难有根本性变化,因此,一般意义上的物化环境实际上是狭义的概念,特指仪器设备、教室环境等物质环境。

二、普通师范教学技能训练环境

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育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需通过反复训练获得。目前,教学技能训练中采用最广泛、效果最突出的方法是微格教学法,即利用视音频技术将学生的教学训练过程记录下来,师生共同观摩分析教学录像,提出改进建议,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直至掌握正确的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系统是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主流环境,一般包括微格教室、总控室和观摩室。微格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视音频录制系统,可以将学生讲课过程录制下来。总控室可以控制各室的摄录设备,并监听、监看学生授课过程。观摩室是配备视频终端的普通教室,可以实时观看各室内的教学训练过程,供师生观摩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实时直播、点播系统也开始被纳入微格教学系统。这就使得传统的微格教学系统得以无限拓展,只要拥有摄像头和话筒,便可以将教学训练的视音频信号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络传输出去,便可以实现教学观摩点评,如图1所示。在保证微格教学的核心要素(授课、录制、观摩、评价)不变的情况下,微格教学的时间和地点更加灵活多变。突破时空限制的微格教学,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应用方法更加灵活,微格教学训练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在不同场地借助一定的视音频录制设备和无处不在的网络,便可以完成实验教学、实训教学、技能训练等各种不同的训练任务。职教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物化环境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来实现的。

三、职教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环境建设

职教师范生作为职业教育的储备师资,其教学能力的养成,必须通过反复的教学技能训练来完成。目前,大部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是在普通的微格教室内完成的,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等,职业技术教学技能模块的训练鲜有涉及。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具有典型职教特色的教学技能训练环境。从系统论的角度讲,环境是系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境对系统具有调控作用,系统的功能也只有在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因此,要推进职教教学技能训练的发展,必须先建设典型、规范的职教教学技能训练环境。这就需要先对职教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界定,然后从物化环境和文化环境两方面入手,探讨训练环境建设问题。

(一)职教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强调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职教教学活动必须围绕专业知识的获得以及专业技能的养成而展开的。因此,职教教师除了具备传统的课堂授课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教学能。对此,很多专家学者都有着明确的论述。

湖南农业大学邹立君副教授认为,职业教育教学技能包括一般的教学能力和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特殊能力。特殊教学能力包括,专业实践场地的设计与运用技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技能、专业操作与示范技能、专业课程的开发技能等。湖南师范大学肖化移博士将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普适性能力、通识教学能力和职业技术教学能力。普适性能力是指应用在各种情境下的一般能力。通识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职业都应该具备的教学的素质能力,分为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实践能力、技术实践能力和管理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职教教师教学技能是一个复合型的能力体系,由两大模块构成,一是基本的师范教学技能模块,也就是所有师范生都应该掌握的体现教师职业能力的基本训练模块,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评价能力。二是职业技术教学技能模块,包括实践教学技能、职教教学法实施、职教课程与项目开发,以及基于职业情景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管理等。

(二)职教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物化环境建设

1.职教教学技能训练环境的系统构成。典型的职教教学技能训练环境包括三部分,一是普通师范技能训练环境,也就是传统的微格教学训练室。二是“教学做”一体化技能训练室,也就是集传统教室与工作间于一体的综合训练环境,培养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施能力,以及开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职教教学活动的管理能力。三是职教情境教学技能训练环境,锻炼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技术工作环境开展教学的能力,包括综合性实训项目教学、设备仪器维修维护等,提高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现场组织、实操演练与技能传授能力。

三种类型的训练室在物理空间上是分离的,采用流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视音频远程录制。具体思路是,利用摄像头(摄像机)和拾音器(话筒),录制教学现场的视频、音频信号和计算机动态屏幕信号,通过IP网络传输到录播服务器,多媒体录播服务器将收到的信号进行同步组合录制,并进行实时直播及点播,如图2所示。

图2 职教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系统

微格教室的建设已经非常成熟,很多文献教材都已经做过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阐述“教学做”一体化技能训练室和职教情境教学技能训练室的建设思路。

2.“教学做”一体化技能训练室的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技能训练室,其实是在微格教室的基础上,根据职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增设实践教学区,形成“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的综合训练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音频录制系统、师生桌椅、实验台、设备柜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技能训练室,与职业院校中真正的一体化教室有所不同,首先,它不是为某一专业服务,而是为全校的各专业师范生共同服务的,其训练环境必须具有普适性,能够满足各个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需要。其次,作为模拟的教学技能训练环境,“教学做”一体化训练室的数量多、场地小、不配备大型的专业设备。因为训练的内容是职教教学技能,不是职业劳动技能,专业仪器设备只是开展教学技能训练的载体,因此,考虑到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因素,“教学做”一体化训练室不配备大型的专业实验设备和实验台,只选取各专业中较为典型、体积较小的专业元器件、仪器仪表及其他专业用品,如电子专业的电阻、线路板、示波器,财会专业的记账凭证等。这些教学用具可以方便地存放在设备柜中,当职教师范生开展教学训练时,他要像真正的实践课教师一样,从实践教学的准备阶段开始训练,先选择实验设备、检测设备性能,然后搭建实验情景、开展实验教学。

转贴于

为了记录和观摩学生的教学过程,每间训练室配备两个固定的摄像头,一个摄像头用于拍摄理论讲授过程,拍摄内容包括投影幕、白板(黑板)、授课教师。另一个摄像头在实验台的正上方,垂直向下拍摄学生在实验台的各种操作。录音采用无线话筒,当学生在白板前或者实验台前讲课时,声音都能被清晰连贯地记录下来。两个摄像头及电脑屏幕与视频信号编码器相连,视频及VGA信号通过网络记录到录播服务器中。录播服务器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信号的处理,完成视频、音频、计算机VGA信号的同步录制和直播,录制生成的文件存储在本地服务器或网络存储设备。

3.职教情境教学技能训练环境的构建。职教情境教学技能训练,顾名思义,就是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展开教学技能训练,应该是职教师范生必修的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要求实训室模拟相关行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并配备专业的仪器设备。由于很多专业设备比较庞大,价格非常昂贵,建立涵盖各学科专业并配备相应专业设备的职业情境教学训练室比较困难。比较经济可行的建设方案是,在已有的专业实训室及实训设备基础上,增添视音频录制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视音频服务器,实现信号的记录和传输。

摄像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实训室和实训设备的具体情况决定。对于不需要精密操作、实训室面积较小的教学训练,比如客房服务、前台接待等实践教学训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实训室内装设固定摄像头。其优点是,不会干扰学生的教学训练,无须专人拍摄,操作简单,缺点是拍摄范围大,拍摄内容较杂,无法展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微工作。如果实训环境复杂、设备实操过程中有精细操作,最好使用摄像机进行教学视频录制。比如,学生在讲解数控设备的使用时,师生位于设备前方,数控机械的操作面板和刀具运行过程都会被身体挡住,如果使用摄像头从较远的地方进行录制,则无法记录演示讲解的关键视频,因此最好采用摄像机拍摄。一般采用DV拍摄即可满足画面质量要求,而且移动方便、操作简单、价格适中。

图3 职教情景教学技能训练场景

(三)职教教学技能训练的文化环境建设

职教教学技能训练的文化环境建设主要从制度、氛围、活动、资源等方面为学生营造开放自由、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定期举办教学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竞赛,通过班级选拔、年级选拔、学院选拔、全校选拔等层层选拔机制,营造人人参与的竞赛氛围,提高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重视程度。

建立个人学习档案,每次教学训练的授课视频、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个人反思、讲义教案等资料都收入其中。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将学生们的个人档案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在教学网站上,作为宝贵的学习资料。鼓励学生多去了解师兄师姐们的教学成长历程,用这些鲜活的案例来感染和鼓舞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2.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职教教学技能训练是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个性化教学实践,主要锻炼学生在不同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设计、实施、组织、评价的能力。开放式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训练环境,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之下,学生可自由选择实验项目、授课内容、教学形式等,在信息化实训管理软件的辅助下,学生可以进入开放管理系统后,查看各实训室的面积、设备、开放使用情况等具体信息,能够看到该室的开放预约情况,包括预约时间、训练项目、预约申请的受理情况等,学生可以选择通过留言窗口提问,也可以提出预约申请,如表1所示。

3.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建立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包括不同版本的专著、教材、参考书、电子文献、教学网站、教学电视片等等。之所以强调不同版本,是希望学生能够博览众家,了解不同著作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不同教材之间的异同,思考职教教学技能训练的要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技能训练计划。同样,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教学视频案例,包括知名教授教师的授课实录、各种教学技能大赛的参赛作品、往届学生的教学训练视频等,尽量涵盖各个学科,让学生在大量的真实授课案例中,领悟不同的授课风格,思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资源利开发的流程和方法。

表1实训室开放申请表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1).

[3]朱永海,王传旭.教育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现状、问题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0(01).

[4]肖化移,周一苗.基于质量标准的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5]魏薇,彭玉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6]吴利敏.创设学校组织文化环境促进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J].云南财贾学院学报,2005(06).

经济学分析范式范文3

【关键词】劳资关系涵义 新古典经济学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经济学

劳资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社会以后,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的劳动关系才历史地演变成劳资关系。关于劳资关系的经济学研究也历史地产生了,并且因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分析范式而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其中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三种不同分析范式下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一、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中的劳资关系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建立在“一个有层次的假说体系”之上:天然而非历史地形成的私有产权、理性的经济人、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完全的契约(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等。一方面,厂商(Firm)被抽象为生产函数,“用来表示厂商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某一种组合同它可能产出的最大产量之间的纯技术关系。也就是说,厂商产出一定量的产品取决于不同生产要素在一定组合比例下的投入量。”其中,劳动和生产资料(资本)是两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所以生产函数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1899年到1922年美国的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关系,而得出的美国制造业的生产函数:

Q=ALaK1-a

其中,Q代表生产量,L代表劳动投入量,K代表资本投入量,A、a是常数,1>a>0。这一函数后来又扩大至整个生产领域,被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厂商模型所包含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的报酬”,由外在于企业的市场决定。这样,在新古典分析范式下企业被抽象成生产函数,“它们似乎是任何人都能操纵的机器:从一端放进猪肉,另一端就产出香肠。”在生产函数中,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也只是被抽象成生产要素间的技术经济关系;而劳资关系形成的由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组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被视作天然;企业内部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权利分配关系被放入“黑箱”,就连两生产要素所有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分工协作关系也被忽略不计。

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中的劳动关系

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中,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架构和分析方法,同时引入了制度因素。从而,企业(厂商)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生产函数,而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制度类型。在企业中“某一生产要素(或它的所有者)不必与企业内部同它合作的一些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的契约……一系列的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了”。交易费用因交易量的减少而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率提高了,所以企业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对价格机制的替代”。詹森和麦克林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同时,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仍然坚持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的第二个假定,即契约内容基本由外部市场条件决定。因此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中,劳资关系就不再只是劳动和资本的技术经济关系,而是一种企业内部要素之间的契约关系和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委托-关系,而且这组契约是“一系列契约”中最为关键的一组契约。基于这组契约,资本所有者与雇员劳动者在市场上实现了平等的产权让渡;劳动者以一定形式取得报酬,资本所有者获得了一定时间的劳动力使用权、支配权;劳动者被“内化”于企业之中,企业的权威也因此能够取代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

总之,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中,劳资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天然的私人产权”或“没有历史的产权一般”(张克难)的基础上由市场而形成的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委托-的契约关系。虽然他们也承认在企业内部两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等权力安排呈现为不对等,但只把它归结为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产生因防止偷懒行为的激励的需要等外在性因素(阿尔欣、德姆塞茨)。

三、经济学分析范式中的劳动关系

经济学在方法论上与新古典主义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有着根本的区别。经济学采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社会历史环境中去把握经济现象的经济实质和发展规律。

在经济学分析范式中,企业既不是一个抽象的生产函数,也不仅仅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和“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而是一个建立在历史地形成的特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由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契约形成,表现为资本雇佣劳动、控制劳动的权利结构,以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它既说明了企业作为生产组织的一般性质,也阐明了企业的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占有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

作为企业重要关系之一的劳资关系,同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构成的委托关系相比,是马克思分析和研究的重点。马克思始终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放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架下,劳资关系表现为资本的所有者同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雇佣关系。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为历史前提的,是“建立在先于社会产品的分配并作为其前提的生产要素的分配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建立在作为工人的商品的劳动力和作为非工人的财产的生产资料互相分离的基础上的。”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必须有一个足以同时雇佣相当数量工人的个人资本。只有在本人完全不必劳动时,这个雇佣劳动的人才成为真正的资本家。”在这个历史前提下,劳资关系虽然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为一种平等的产权让渡关系,但“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进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我们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其后――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所以,在资本主义企业中,劳资关系表现为一种因生产要素分配不对等而形成的权利不对等的经济关系,其实质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劳动力剩余价值(劳动)的雇佣关系。

四、结论

新古典经济学虽然看到了两大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可完全替代性,但并没有对二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分工协作关系作具体探讨,只是把劳资关系抽象地看成一种经济技术关系。新制度主义虽然看到了基于生产过程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只是把它规定为建立在“没有历史的产权一般”基础上的平等的契约关系,其实质是从一种抽象(生产函数)走向另一种抽象(制度一般)。只有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将劳资关系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畴里,看到了劳动力市场上契约平等背后的控制与剥削关系,从而将劳资关系历史地归结为一种反映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生产关系。由此,劳资关系的涵义在具有劳动关系一般规定性的同时也具有了作为劳资关系特殊的社会规定性。

所以,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学三种不同的分析范式下劳资关系涵义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将劳资关系的涵义归纳为:劳资关系首先是在劳动过程中即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种生产要素的结合中所必然发生的分工协作关系,它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就其本质而言,劳资关系更是一种反映特定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体现并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尤其是所有制关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

[3] 范家骧、高天虹: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4] 林岗、张宇: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经济学分析范式范文4

摘 要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方法论问题开始受到部分学者的注意。然而,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仅仅集中在经济理论本身,仍忽视对经济史的关注。有必要澄清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

关键词 经济史 经济学 方法论

目前经济学与经济史研究的现状,很不利于经济学这两个分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任何一门学科,一旦形成比较固定的范式,就会陷入自我维护的误区,力求自己内核的坚硬和保护带的巩固,很难实现进一步的创新,而要实现创新,就只能求助于“边缘的突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要进行经济学研究,有三门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即经济史、经济理论和经济统计,其中经济史最为重要。然而在中国经济学界,不少经济学家对经济史的功用和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甚至贬斥经济史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真正将经济史研究与经济学研究融会贯通的中国学者,至今并不多见,这就使得经济史与经济学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得中国的经济史学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另一方面经济史研究的严重滞后也影响了理论经济学研究的突破,针对目前这种状况,笔者试图通过阐述经济史与经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期引起经济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史是研究过去的、我们还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楚的经济实践。因而它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其他都属方法论,经济学理论是从历史的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但不能从这种抽象中还原出历史的和当时的实践,就象不能从“义利论”中还原出一个“君子国”一样。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而不是流,熊彼特对此有精辟论述,他说“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属于纯经济的‘制度方面的’事实,因此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

二、经济史与经济学的辩证关系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但经济史与经济学并不是相互包含或溶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分支学科。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在科学哲学意义上,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任何科学或理论都来源于经验和事实,任何理论的假设或命题,都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只有经验事实才能证明知识的正确性。这种方法的本质,简单说就是用经验和事实说话。而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根本优势。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第二,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第三,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第四,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科学研究离不开假说。一种假说是所谓“解释性假设”:即建立一个假说或理论,用来解释经验和历史,即阐释历史。但经济学假说是从大量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公理性”假说,经济学从这个假说出发,对经验和现实进行推理性研究。从根本上讲,经济学的任何假设和命题,都必然来源于经验和事实。但经济学研究不可能完全从经验和事实的归纳开始,已有的理论成就,具体说就是符合经验事实的假设,同样是经济理论研究的起点。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然而,本来作为经验科学或实证科学的经济学,一旦以假设作为研究起点,就有可能走进形而上学误区,即经济理论的验证,不是依赖于理论对经验事实的相符性,而是依赖于自身逻辑的严密性。所以,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就取决于假设的正确与否。

三、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经济史学家作为独立的学科,也应有自己的独立范式。但是,经济史学作为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其范式必然介于两者之间,既有经济学范式的特点,又带有史学范式的特点。但经济史属于经济学而不属于史学,它与史学的共同点仅仅在于考察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叙述方法上有一定的时序性,以及用史料说话,但在研究者的信念、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采用的理论模型上,基本上都是经济学的。就西方经济史学来讲,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以及熊比特的创新理论等等,都成为经济史学有别于历史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

但就中国的经济史学来讲,基本还是以史学范式为主导,目前的经济史家大多还没有习惯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一方面是由于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学者大多出身于史学界,所接受的经济学训练比较少,在他们的头脑中还较少经济思维;另一方面,也由于经济学家大多不屑于经济史研究,忽视了经济史对于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作用,所以,还没有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经济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没有实现与历史学的良好结合,因而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史学范式。

对于经济史,经济学者和历史学者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对于历史学家来说,经济史是“经济的历史”,仅仅是历史中的经济部分,是用历史学方法研究历史中的经济问题,经济史不过是历史学科“类”中的一个“种”;而对于经济学家来说,经济只是要“按时序解释经济结构及其实绩”,即从时间上解释经济结构和实绩的演变, 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理解和阐释的历史。所以,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部分,其范式应该与经济学范式更接近。换言之,经济史学研究,一方面要依靠史实说话,但另一方面如何整理史料,如何用史实说话,却要依靠经济学提供的观点和方法。现代史学方法论认为,史料总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史料作不出真正的历史研究,而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史料,对历史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释。这种史学方法论,与经济史学方法论是一致的。所以,经济史学范式革命的任务,就是采用经济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以及经济理论模式,实现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

可见,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取决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但另一方面,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并不完全依赖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相反,经济史的范式革命也有助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目前,许多学者都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问题,就是脱离实际经济生活,走入一个尽善尽美的逻辑世界,甚至走进一个数学模型构成的公式化世界而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说,就是背离了原有的实证传统而走向了反面,西方经济学出现了范式危机。然而,主流经济学范式革命至今仍未使原有范式被新的范式取代。这一方面是由于主流经济学范式仍是开放的,可以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通过不断的证实与证伪来实现理论体系的创新;但另一方面,还在于能够彻底主流经济学基本假设和主要命题的证伪性经验事实的不足。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李嘉图传统,建立了一个及其严密的逻辑世界,而这个逻辑世界不可能用同样的逻辑武器去击破,而只能用事实证伪。所以,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可能成为经济学范式革命一个重要环节,并为经济学范式革命作出贡献。

从本质上讲,经济史与经济学都是“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这是两个学科相互结合和相互提供方法论的基础。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史结合,是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优良传统。遗憾的是,这个传统到李嘉图中断了,不少经济学家带着“李嘉图恶习”,逐渐背离了实证主义,陷入从逻辑到逻辑的循环论证;另一方面,经济史也脱离了经济学的分析传统。这就使两个学科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越离越远。这种经济史与经济学分离的状况应该得到改变,这种改变有助于经济学和经济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高德步.世界经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经济学分析范式范文5

试析法律逻辑学问题

法院指导人民调解的渔村实践

裁量基准的法经济学分析

关于波斯纳的法律解释理论评析

论蒙古国环境保护法的历史沿革

试论司法鉴定中辅助检验的重要作用

刑事审判中未成年人帮教途径的探索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法律翻译能力培养

从大义灭亲到亲亲相隐——法经济学路径

欧盟法历史变迁的理论基础

法律社会学与社会法学称名差异的分析比较

传媒审判与司法裁决的影响与后果分析

“普世价值”视野下我国人权建设路径选择

司法公开时代法院官微的规范路径

法院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实践探索

论商标侵权中销售商具有合法来源的抗辩

明星代言网络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檀香刑》中法与人的生存样态分析

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职务犯罪预防研究

法律漏洞的完善解释与现实期待

国家赔偿的现实选择与发展路径

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行政裁判文书制作的常见问题及破解之道

法律实践中的姓名、避讳和“拼爹文化”

《杀人回忆》的多维度法律分析

社区矫正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立法原意解释的困境及其法经济学出路

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

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经济学探究

电话营销现状分析及法律经济学建议

关于我国奶粉安全监管机制的法社会学思索

培养礼法合治的法官道德新范式

未成年人附加条件不的实践探索

浅析“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限制

辩诉交易的经济分析及其立法意义

关于法律社会学中不同称名的学科认知

关于正当程序原则的司法移植探讨

我国法院司法警察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论涉外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法律语言问题

工程招投标职务犯罪分析及预防对策

网络舆情研判处置问题研究——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

现代性法律与人的疏远和排斥

公司选举中累积投票制的法经济学分析

浅析渎职侵权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对策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从经济发展看“不动产”概念变迁

地方法院统一管理的机制与改革途径

经济学分析范式范文6

“马克思企业理论”首先是企业理论在现代语境下的一个舶来用语,甚至相对于马克思学派而言,它至今也还是一个“非惯常用语”。在国内较早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关于企业理论的综述文章中,如钱颖一(1989)[1]1-30,以及杨小凯(1994)[2],均未能提及“马克思企业理论”术语,而且均不约而同地认为:真正的企业理论是为Coase的1937年的经典论文所首创。这似乎也成了“定论”。国内一些学者因而迁就地“把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称作马克思的‘企业理论’”[3]167-199。而事实上也只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①,马克思企业理论这一术语才得以在国内开始普及和被延用,表明起码在企业理论方面,马克思学派还没有充分掌握自己的“话语权”②。这个经济现象和理论事实显然与“科斯主义企业理论”③的主导直接相关。

深入剖析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在国内的兴起及其占据主导地位,有着两个基本的理由。一是理论需求原因。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厂商理论”辞条撰写专栏的作者虽然宣称:“现在值得怀疑的是,经济学家是否仍然同意‘厂商理论’词目中所指明的内容……但在此刻我想还是让这一点含蓄一些为好”,但最终仍旧以科斯主义企业理论为撰写条目的开端[4]381-388。充分表明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已经通过对企业性质的基本问题的提出以及解答,在多大程度上实质地调整和改造了新古典范式的保护带条件,并相应成为了“新古典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理论硬核。二是实践需求原因。经济转轨以来,我国由于客观具有指导和解决企业具体实践问题的理论需要,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急需理论上的指导,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未能及时提供适当的理论工具,这就为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在国内的传播和运用提供了契机。

所以一时间,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备受中国学者追捧,被视为“科学理论”,并试图将其应用于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以上两点分析同时表明:实践的超前性与理论的滞后性是促使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得以在国内迅速扩散的深层次的现实理由。

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在实践意义上向马克思经济理论提出挑战,它反过来说明,不是实践出了问题,而恰恰是理论本身未能及时地做出解答。这就给马克思经济理论在现当代的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它必将会遭到诘问:马克思经济理论在现当代能够回答什么?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如同问题本身一样无穷无尽,因为科斯主义企业理论本身也同样经历着“发展”。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国内学者从批判性角度,在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回应中,对马克思企业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对此,本文以下加以述评,并提出进一步的展望。

二、批判视角的马克思企业理论:综述

显然任何理论回应都是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逐步的建构过程,并会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建构的特征,由中国学派①所发起的这场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深度回应,也不会例外。从回应的形式和特点归类,分为四种表现或四个方面:一为“批判”,二为“回溯”,三为“比较”,四为“建构”。但从“回应”的内容及其方式看,第一种表现仍然是基本方面,后三种表现只是辅助方面,是基本方面的配合或其直接的展开和延续。即所谓“批判”,不过是指正面的和直接的批判;所谓“回溯”,不过是指反面和间接的批判;所谓“比较”,则不过是指侧面意义的批判;而所谓“建构”,也不过仍旧限于批判基础上的外推或延伸。因此,以下把它概括为:总体以“批判”为中心的沿四条线索的分别展开。

第一条线索:理论批判及其深化

由中国学者或以中国为背景的中国海外学者所发动和发起的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批判,肇始于对交易费用范畴或理论的不满和批评。这一线索按其理论批判的实际进程及其深度,具体地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子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期)局限于对交易费用理论本身的主要缺陷进行分析,立足的是交易费用理论自身的逻辑,代表性的分析有单伟建(1989)的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下的分析[5]61-89、黄少安(1995)的产权经济学视角下的分析[6];第二阶段(199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逐步上升为立足于《资本论》和方法论层面对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范式,进行整体剖析与批评,其中代表性的是张银杰(1998)的基于资本主义企业理论范式的整体剖析[7],以及林岗、张宇(2000)的基于产权分析范式的整体批评[8];第三阶段(2000年代初至今)从方法论层面和角度,进一步着眼于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所依据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进行整体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代表性的是刘元春(2001)的分析,刘元春给出的分析结论是:(1)在动态宏观的视野下,交易费用分析框架无论从其基础理论逻辑、核心理论范畴,还是主要理论结论来看,都是不成立的,(2)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进行制度分析,不能完全把握制度的本质和经济绩效的根源,并会在错误地处理许多理论范畴和分析方法的同时,得出一些与现实相冲突的理论结论[9]3-4。

第二条线索:通过理论回溯在原典中寻找理论依据

正如程恩富(2002)教授指出:“所有读过马克思《资本论》的正直学者都会承认,即使不谈其他著作,也完全可以说《资本论》早已形成关于企业的起源、本质、规模和治理结构等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学说,而且十分深刻”[10]200-216,所有严肃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者也都会认为:马克思本人具有关于企业理论的系统的思想构建。于是,几乎在第一条线索开辟的同时,第二条线索就平行开始了,并形成了对第一条线索的直接补充。简单地说,国内学者通过对马克思本人关于企业理论的重要论述的回溯,由此形成了对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传统范式意义上的基本认识。其内容要点包括:(1)总体工人(总体劳动)[11],或组合劳动创造企业价值[12];(2)马克思不仅具有完备的企业理论体系[13],而且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14],即立足于《资本论》而言,第1卷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理论的历史形态:分析企业的起源、生产本质[15]、内部雇佣契约关系[10]200-216,以及规模变迁[16],第2卷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理论的逻辑形态:分析企业的职能、费用[10]200-216,以及企业资本的运动,第3卷则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理论的现实形态:分析企业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企业有机构成变动以及企业内部结构的委托关系[17]367-402;(3)企业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精髓[3]167-199,马克思企业学说是关于企业的本质理论[10]200-216,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实质是一种对资本统治劳动进行历史和经济分析的企业理论[3]167-199,是资本主义企业理论[10]200-216;(4)马克思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或企业理解为一种生产方式,既是一个技术分析范式――从生产力和技术关系看待的内部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团队生产,也是一个经济分析范式――从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看待的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以不对称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组织[18],所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企业是由资本主义市场中的劳动力出卖合约的实施所形成的[19],这种契约(实施)的本质和意义在于资本家能够获得剩余价值[10]200-216。

第三条线索:以理论批判为指导的系统比较

第三条线索是批判视角的初步系统化,即系统比较马克思企业理论与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在方法论和内容层面的各个不同点。分为三个方面,包括:(1)两种企业性质研究思路。简言之,前者正确处理了企业性质研究的两个层面(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的产权结构)内容的辩证关系,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性质特征,但偏好于长期制度分析,相对忽略于短期制度变动分析[15]。(2)两种企业起源理论解说(分工协作说和交易费用说)。比较的结果:Coase对劳动分工的批驳是基于一种错误的理论前提进行的,而相反,马克思也并未完全忽略交易费用这一引发企业起源的实质因素[20]。(3)两种企业效率认识观。马克思所讲的企业效率是从历史角度看待的,相反,Coase所讲的企业效率是从市场角度看待的,所以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完全承袭新古典理论,以效率为标准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在其看来,企业内部的权威和命令不是权力关系,而是效率的体现,即效率和分配被当作同一个问题[21];另一方面,经济学也可以同时为两者确立共同的效率标准,这就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绩效准则: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价值是企业组织的绩效目标,价值反映私人劳动的社会性特征,企业组织因此可以被视为能够通过不断提高私人劳动社会性的一种具有绩效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改进[22]。(4)两种企业理论方法论。前者以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的根本方法,其理论始终贯穿着唯物史观,后者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其理论渗透着唯心史观,前者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研究出发点,使其理论研究在辩证联系中展开,后者以“新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出发点,使其理论陷入了形而上学思维;以及前者运用系统发展的观点,在生产与交换的有机结合中研究企业问题,后者采用静态比较的方法,仅仅局限于交换领域和市场运行层面研究企业问题[23],但两种企业理论同时存在共性,在一定意义上又可以说具有互补性[24]。

第四条线索:以理论批判为基本视阈和依托的尝试性理论建构

批判本身的累积必然引发直接的理论建构需求。从而,沿着前面三条线索,并总体以之为逻辑基点和基本的理论视阈,一些青年学者提出在马克思体系的架构内,适当发展马克思企业理论以及对其基本分析框架进行适度理论建构的设想。本文把它归纳为第四条线索。它初步显露出四个方面的理论建构取向:一是在系统整理唯物史观与企业理论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由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权力理论出发[9],可以用现代经济学语言发展出的权力与企业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25];二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组织产生和变迁过程进行全面的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基础理论分析,初构了具有正统分析性质的生产组织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26];三是具体地着眼于企业经济学与管理理论的内在渊源关系,以创建企业理论分析的工具箱为基本导向,初次尝试了具有分析视角性质的企业组织运行分析[27];四是以一般抽象出“协调劳动”范畴为基础,从协调出发系统考察企业经济组织(作为协调机制)的历史演变,揭示劳动的协调问题对于企业价值创造的重大意义[28];五是由企业理论史的特殊视角出发,试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语境下,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与马克思企业理论进行比较和综合研究[29],等等。

通过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系统批判和回应,国内的研究者所得到的基本成果有两点:第一,马克思并非没有企业理论,企业理论也并非Coase所首创,早在Coase发表“企业性质”著名论文之前,马克思就建立了系统完备的企业理论;第二,马克思企业理论与科斯主义企业理论是分属两个不同体系的两种企业理论范式。但也应当看到,理论回应还只能是初步并且有待展开的,它的下一步发展演化方向,仍旧拭目以待。

三、评论

既有的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实际上均是在的传统分析视角下以及狭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之内进行的。它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以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分析本体。(1)马克思的分析以资本主义企业内部两大阶级的产权关系为主线,在他看来,企业产权制度是一种能够使市场交易的平等权利转化为企业内部不平等权利的神奇机制,即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呈现高度不平等的特征,使得资本家可以采用雇佣制统治着整个企业劳动大军,从而解决了剩余价值从何而来这个基本难题,然后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为题,对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考察,特别是对分工、协作、机器大生产所创造的劳动生产率如何转化为资本生产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5];(2)马克思企业理论作为一种体现资本统治劳动的企业理论,核心内容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获取,因而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能够始终处于企业等级制组织的最高层,被马克思作为现实假设当作企业分析的出发点[3]167-199;(3)如果说剩余价值可以作为企业实体(关系),则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契约关系,并且也可以称为“企业的契约本质”的话[10]200-216,则决定这种企业本质的正是历史的生产力关系以及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3]167-199,也就是历史形成的技术和协作关系以及特定的资本家权威关系[10]200-216。

2.立足于《资本论》进行解读。(1)马克思对资本的讨论一开始就是从企业层次上切入的,他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特别是《资本论》第1卷的分析几乎全部是围绕资本主义企业的内部关系展开的[15];(2)立足于《资本论》,使得马克思企业理论能够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概念,能够有力地清除“管理工资论”的理论遮蔽,能够兼容以契约来解释企业内指挥关系的分析视角,以及能够给出“完整的资本概念”和不断随实践发展的“产业后备军学说”[3]167-199,等等;(3)马克思企业理论包括企业内分工理论、协作理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三个部分,从分工和协作理论看,企业是要素所有者为分享“合作剩余”而达成的合约[30],从剩余价值理论看,马克思事实上区分了两种企业:率先进行工艺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型企业,以及迫于竞争压力而进行模仿的适应型企业[31]。

3.重方法论批判,轻内容构建。(1)“回到马克思”的理论情结完全转化为方法论上的批判情结[14],从而高扬了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作为硬核的决定作用,把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科学与正确性全面地归结为方法论层面的科学与正确性[23];(2)唯物史观方法论对于企业理论研究的渗透具体化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中揭示企业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问题[32],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研究企业的经济性质问题,把契约关系看作经济关系的法律体现,以及在生产和交换有机结合中研究企业内部关系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等等[23];(3)马克思企业理论在坚持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进行方法论批判的同时,在内容上却依旧拘泥于和仿照后者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范式,从企业的性质、起源、边界和内部关系来挖掘和重新梳理马克思企业理论[26]4,这显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能够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怀疑[33]。

4.重经济哲学分析,轻经济学分析。(1)从狭义层面看,企业理论被直接归结为剩余价值理论,从广义层面看,唯物史观的分析被孤立于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后者无论从方法还是内容两个方面都没有实现与唯物史观的有机结合;(2)并且,我国当前的经济理论学者的注意力仍然着重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34]68,因而侧重点始终放在了狭义体系之内关于企业本质的作为传统分析范式的框架研究上,即企业分析被看作一个技术分析模式与权威分析模式的直接的耦合体;(3)就根本而言,作为经过适当的概念化、程式化,即可用以解释、刻画和指导企业特征和行为的企业理论体系――企业经济学,在我国还远未成长起来,在此意义上讲,恩格斯关于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设想依然急切地“有待于创造”。

在一些学者看来[3]167-199,以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企业分析的理论本体,可以充分显露出马克思企业理论迥异于科斯主义企业理论之处。即前者剖析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后者剖析资本主义的交易过程和市场过程,前者是现实(或真实)的,后者是抽象(或虚拟)的,以及前者是历史(或理论)的,后者是逻辑(或方法)的,从而两者都可以距离价值理论很远。马克思企业理论也不例外,劳动价值论只是马克思用来论证资本在企业中统治和剥削劳动的思维工具,它并不必然提供企业分析的基础。

这里引出的问题是,即使是Coase所提供的企业分析也并不必然是纯粹的交换视角,交易费用分析并不等于纯粹的交易分析,反过来,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交易费用”的名词,但其在《资本论》中对交易费用的思想确有深刻的见解。即在马克思看来,“非生产”就是交易、“非交易”就是生产,“生产+交易”构成概括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的最高经济范畴[32],这说明马克思在把生产概念一般化的过程中(即提出“生产一般”范畴),并不完全排斥交易分析。马克思企业理论对于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整体吸纳完全可以基于“生产一般”进行。问题的解答因而需要从剩余价值理论上溯到劳动价值理论,为企业分析奠定真正的分析基础。

但如果说立足于《资本论》可以把马克思分析企业本质的框架简单规定为“技术+权威”,那么,“合约因素”如何与之兼容?即一方面,“企业的契约本质”仍旧界定了合约的两分:处于市场中的平等的劳动力合约以及处于企业内的不平等的雇佣劳动合约,这两种性质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合约形式如何被有效地理论统一起来?毕竟在《资本论》中,资本主义企业在内部组织关系上是同质的,企业内生产关系可以归约为资本与劳动的对抗性的生产关系[28];另一方面,即使是完整的资本概念,也不能根本解决“资本裂变”问题[36],因此,其背后隐藏着劳资关系的历史与逻辑的重新整合问题,也就是资本演化如何与劳动演化对接起来进行分析,并进而考虑如何真正面临人力资本产权对公司治理传统理论命题的挑战的问题[37],等等。

马克思范式的最硬的纲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是马克思体系之内的唯一的一个全称命题[34]。言下之意,剩余价值理论只是服从于唯物史观的实践和理论的论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不仅包括经济哲学层面而且包括经济学层面[38]。如果不是固守于马克思的狭义体系,而把马克思关于狭义体系的成熟思想和论述嵌入广义过程来理解和掌握,以此视角审视,则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现代分析范式框架可以被概括为“技术+权威+合约”,相应的企业本质也可以被解析为“对劳动合约的特别的历史运用”[39]。这样,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传统分析范式,不在于缺少理论本体或内容本体,而在于缺少方法本体,乃至根本缺少“问题本体”,致使它既不能够解决理论本身的方法问题,同时也不能够有效地把实践问题本体引入理论问题本体之中。

四、结论及展望

现有的企业理论研究文献,正朝着多个彼此既独立又关联的方向进行发展,显得在形式上难以统一和融合。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也不例外。国内学者的企业分析,既不同于西方学者对于劳动价值论的“断然舍弃”(囿于某种程度上的激进的劳动过程理论),而试图总体保留劳动价值论分析,也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学者对于在效率属性分析上持有的“超然理论态度”,试图依旧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条件不变的基础上,将权力与效率的分析及其观点重新统一起来。但不管怎么说,国内学者的研究始终没有能够寻找到乃至建立起在劳动价值论与企业理论之间的适当的中介分析形式。

进一步地,我们认为,立足于广义体系和视角,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既有研究则是“有问题”的:其实质是把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具体统一于企业分析中,但不足之处是相对忽略了劳动价值论的应有理论地位,显然就谈不上发展从劳动价值论到企业理论的内在逻辑了。因此,客观需要一个能够兼容问题意识的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现代分析范式”。但即使是后者也不应该是对前者的单纯的替代(形式),它更可能是按照某种进路由前者所进一步推动的。所以真正能够保留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的连续性特点,焕发既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累积的原则内涵的途径在于:坚持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努力梳理一个逻辑一致的企业理论分析框架,并重新把劳动价值论与劳动过程理论在权力与效率分析相统一的视阈内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发掘,但它本身丝毫不掩盖国内学者针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主导地位所作回应取得的理论成果,只是它反过来提醒人们:马克思企业理论似乎还存在其他的发展路径,比如改革之初的企业本位论,而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必须尽快找寻到本应该属于马克思企业理论自己的原初结构形式,并切实加强马克思体系的自我理论建设。

参考文献:

[1]钱颖一.企业理论[J].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1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杨小凯.企业理论的新进展[J].经济研究,1994,(7)60-65.

[3]左大培.从当代企业理论的角度看《资本论》[J].高级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5]单伟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应用及偏颇[J].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1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7]张银杰.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之比较[J].教学与研究,1998,(10)46-51.

[8]林岗,张宇.产权分析的两种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1)134-145.

[9]刘元春.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0]程恩富.西方企业理论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比较[J].高级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1]卫兴华.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0,(12)9-17.

[12]史正富.劳动、价值和企业所有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拓展[J].经济研究,2002,(2)23-30.

[13]周景勤.马克思企业理论初探[J].研究,1995,(4)63-70.

[14]王仕军.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6)10-14.

[15]荣兆梓.企业性质研究的两个层面――科斯的企业理论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J].经济研究,1995,(5)21-28.

[16]何宇.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产权视角:一个不完全合约框架[J].经济学家,2004,(4)81-85.

[17]胡钧,张银杰.企业性质理论比较[M]//与制度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8]李琼.劳动分工与企业起源[J].教学与研究,2001,(2)31-37.

[19]丁为民.企业契约的实质和经济意义:一个的说明[J].经济学家,1998,(1)16-23.

[20]刘元春.企业的起源――两种理论解说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1995,(4)63-67.

[21]沈芳,白暴力.马克思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J].经济学家,2006,(5)19-25.

[22]郭毅.马克思的企业性质观[J].经济学家,2006,(4)34-39.

[23]刘凤义.新自由主义企业理论方法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6,(3)12-16.

[24]何维达.马克思与科斯的企业理论之比较[J].当代财经,1998,(3)21-25.

[25]刘元春.权力与企业治理结构――一种的动态宏观分析框架[J].教学与研究,2005,(3)12-19.

[26]谢富胜.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变迁――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演变的经济学阐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7]林金忠.企业组织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8]朱富强.有效劳动价值论――以协调洞悉劳动配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9]伍山林.企业性质解释――节约交易费用与利用社会生产力[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0]黄桂田,李正全.企业与市场:相关关系及其性质――一个基于回归古典的解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1)72-79.

[31]孟捷.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2]安增军.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1.

[33]孟捷.熊彼特的资本主义演化理论:一个再评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87-94.

[34]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5]刘灿,武建奇:《资本论》中生产、交易及其费用相关思想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5,(1)3-7.

[36]杨继国,安增军.企业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4,(7)91-97.

[37]杨继国.人力资本产权:一个挑战公司治理理论的命题[J].经济科学,2002,(1)19-26.

[38]许光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层面――兼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指导[J].理论学刊,2006,(7)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