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前沿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科学前沿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科学前沿问题

生物科学前沿问题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物 前沿知识 功能 途径

生物科学前沿是指生物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或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生物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教材基础知识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一、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功能

1.更新和充实高中生物教学内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学内容也要现代化,教学内容要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教材内容往往比较滞后,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一些前沿的生物学知识,使高中生物学教学和科技前沿接轨,让学生对前沿知识多一些了解,使教育真正的面向现代化。

2.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现在很多高考题都是以生物科学前沿知识为背景命题的,出卷人也越来越注意前沿知识与教材内容的结合,考试范围在扩大。所以,在教学中渗透一些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使两者之间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是希望老师补充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适当地补充可以提高学生生物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激发求知欲。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是对已有生物学知识的发展、突破和创新,学生在前沿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养成创新习惯,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4.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有人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渗透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的动力,形成对生物的持久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将来会献身于生物科学研究中,成为推动生物科学发展的生力军。

二、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渗透的途径

1.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渗透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声像并茂的特点,它能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很多复杂的前沿知识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接受。比如PCR技术中DNA复制的过程不好理解,通过Flash展示,学生接受起来就非常容易。另外,多媒体容量大,可以节省紧张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时间。

2.课外搜集资料,课堂上讨论交流

前沿知识的学习不可能全在课堂上完成,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图书馆或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也可以由老师提供材料,拿到课堂上讨论,集思广益、激发“头脑风暴”,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学前沿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发散能力。

3.结合习题渗透

很多高考题、模拟题都是以生物科学前沿知识为背景命题的,老师在评讲习题时带领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4.通过展示栏展示

可以充分利用教室或校园内的展示栏,把新出现的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或热点展示出来,让学生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例如2012年网上讨论比较热烈的“黄金大米”,通过我们及时地展示,学生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基因工程的内容,还引发他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讨论,更好地促进了教材内容的学习。

5.结合科普讲座渗透

在学校开设的活动课中可以增加一些科普知识讲座,相对其他方式而言,讲座更深入、更具体、更系统,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较高层次理解和把握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6.充分发挥生物兴趣小组的作用

建立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适当地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网络等途径获取资料学习和研究,在课外完成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学习。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示、交流汇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另外,通过他们对其他同学的宣传和影响,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生物、关注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发展,培养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用的几种手段,当然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只要老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注意知识的科学性、把握渗透的度和量等原则,采取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国家的明天需要他们来建设,中学生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适当地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还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使生物教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1]吴本连.化学前沿知识教育功能例谈[J].山东教育,2001(11).

生物科学前沿问题范文2

现行高中新课标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内容的编排、知识结构的更新,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衔接,都体现了出了很大的创新和提高。新编教材不但增加了大量有现代气息、内容多样的插图,增加了生物教材的趣味性,还在主体知识之间穿插了“知识链接”(“相关信息”)、“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科学教的故事”)等阅读板块。这些内容虽然不一定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其丰富性、多样性与趣味性,都为生物教科书和生物学习增加了一抹清新之风。同时,也表现出了生物学科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注重发展学科育人功能的显著特征,即在注重生物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发展生物思维能力,提高生物素质。那么,如何利用新课标教材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呢?该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1 发挥教材编排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教材的每一张开头都有配有说明的插图:文字既有生物学科的严谨,又有有诗一般的韵味,改变了生物教材刻板的特点;插图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却更富有审美情趣。它具有导入新课的功能,以此为知识背景或实际问题引入该章主要学习内容,或以它为背景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生物概念,或带着由实际问题抽象出生物概念,或给学生说明生物概念是从我们生活中逐步抽象出来,并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进一步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的事实,使得原本严谨、刻板的生物学习变得富有活泼而富有生机。教材中还有“知识链接”(“相关信息”)、“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科学教的故事”)等了解与阅读板块。这些板块的内容丰富生动,符合高中生学习的需要,不但实现了生物相关知识的拓展,开阔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还加强了生物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生物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特点,而且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教的故事、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来激发学生树立学好生物、献身科学的人生理想。

2 利用教材环环相扣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新编高中生物教材每个章节内部学习内容的设计环环相扣:每一节开头都会图文并茂地提出“问题讨论”,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探究(起到激趣作用);然后以“本节聚焦”的形式设计数个(2~3)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本节主要学习内容的思考(提纲挈领的作用),突出学习要点;然后是“实验”(“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等)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和生物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操作和思维能力发展);之后课后“练习”题目设计;每章结束有“本章小结”,概括本章学习重点,已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训练、巩固和检测。

教材编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提高教学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编排优势,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发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操作实践和科学思辨能力,让学生由传统的通过听讲获取知识,转变为通过与课本对话、与周围人互动(包括教师)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和创新精神。

3 结合教材的新特点,突出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由此可见,生物知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生物技术如任何一项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需要知识的拥有者具有高尚的节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德育教育的进行,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的倾向,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空洞说教的倾向。翻开高中生物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中选择了古今中外无数生物学家及生物工作者不畏艰辛,努力探索的事例。正是这些前人的刻苦追求、不懈努力,才形成和发展了“生物”这门科学。研读它的历史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心灵上受到熏陶,精神上得到享受,有助于对生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材中还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小知识与思考题,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懂得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教材的绪论部分对达尔文、孟德尔、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新陈代谢中介绍了斯巴兰让尼的发现;教材中让学生思考臭氧层的破坏对植物和人体有什么危害?如何保护臭氧层?等等。

4 从阅读板块入手,推动生物学习的拓展

生物科学前沿问题范文3

摘要:

本文针对大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缺乏兴趣,专业认同感不高以及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体系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等问题,总结了我院近些年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的对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的探索。我们以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作为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指导思想,优化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旨在从激发专业兴趣与认同感出发,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学科,生物类专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在校生人数猛增,无论是开设生物类学科的高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数量均大幅提高[1]。然而由于宣传过度,一度引发了“生物热”现象。据统计我国已经有300多所高校设置了生物学科[2],每年新增几万毕业生,远远超出了工就业吸收能力,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了包括重点高校在内的各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普遍存在着第一专业志愿新生比例逐年下降的现象,大学生缺乏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兴趣,对专业认同度也不高,再加上传统教学体系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专业人数居高不下。以我院为例,2013年和2014年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数分别达到了101人和97人,通过考试实际转出的学生为56人和63人,优质生源流失严重[3,4]。为了提高生物学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本科生物学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设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存在层次不清、缺少入门课程、必修课学分过高、不注重科研能力培养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院组织力量对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生物学科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并邀请多位境外高校的教学主管分析和讨论改革方案。最终确定了以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作为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指导思想,优化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由浅入深、从主干到分支,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对生物科学本科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系统规划,从激发专业兴趣与认同感出发,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创新性人才。我们规划了本科生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大一培养兴趣,大二扎实基础,大三拓展视野;大四全面提升”。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1培养方案的调整

本着“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突出个性培养、均衡课程安排、规范课程管理”的总体原则,学院按照生物学科的专业性质特点,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1.1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认同感,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我们实行一、二年级按专业大类培养,不分方向,主要学习公共基本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通修课程等必修课程。二年级短学期分专业后,学生们除修读必修课程外,还要根据各专业方向的学科特点及职业规划选择修读课程。愿意将来从事生物类学术研究或教育的学生,可选择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而毕业后走择业、创业道路的学生,可以选择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2遵循“由浅入深、从主干到分支”的教育规律

明确大学各阶段的培养核心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降低必修课学分,提高核心课质量,开设内容丰富的专业选修课,有利于学生根据兴趣深入学习。在总体上降低学分,给学生留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增加学习的主动性。调研数据显示,我院原有的培养方案学分设置比同类院校平均高出10个学分,学生课业压力大,影响了学习兴趣。经过此次整合和精简,降低了专业必修课学分,增加了选修课学分,培养方案总学分由160学分减少至146学分,使学生有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及空间。知识传授的层次性更加科学,按照兴趣主干分支综合运用的教学规律,合理安排课程的衔接,共计对57门课程进行了综合性的调整,梳理课程体系、调整开课学期、更新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类似的选修课,使我院的课程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均得到了优化。

1.3完善“激发专业兴趣、提高学习热情”的培养方案

学院为新生增设“新生研讨课”“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结合导师制、班主任制度、“科学与人生”讲座等措施,让低年级学生了解并喜欢上生命科学。聘请境内外高水平学者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短期课程、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模式。继续实施“探索?科研”基金项目,鼓励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2特色课程的建设

2.1以激发专业兴趣为主线的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

面对转专业人数日益加剧的情况,我院对申报转专业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走访和调研,了解到新生对生物学科了解不足、缺乏兴趣的现状。因此,我们新设置了既有挑战性、又充满新奇的三门课程,使新生逐步认识生物科学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并逐渐认同生物科学这一学科。具体举措如下:

(1)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开设“科学与人生”讲座。为了让新生了解生命科学到底是学什么,我院开设了“科学与人生”系列讲座,邀请著名科学家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感悟,让学生尽快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

(2)新设“普通生物学”双语课。该课程强调生命世界的特点,即物种的多样性、分子多样性和信号通路及其交叉的多样性,以及非线性思维的重要性。课程内容既生动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我们组织了包括“长江学者”“青年千人”“闽江学者”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在内的授课团队对该门课进行讲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生命科学的宏观认识。

(3)新设“普通生物学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大一学期开设了模式生物秀丽线虫的发育、斑马鱼行为学与发育等独具特色的实验课程,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动态演化的奇妙过程。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8%的学生认为在大一上学期的3门专业课中,“普通生物学实验”对建立学科兴趣的影响力最大。

(4)新设双语课程“新生研讨课”。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授课为辅”的学习方式,我院特别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替换原来的“学科入门指导”课程(全年级大班上课)。课程内容包括老师对生物科学发展历史和研究思路的介绍以及学生自主调研和全英文报告演讲两个方面。课程采用小班教学(30人左右),学院挑选了7位优秀的海外引进教师进行授课,这种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的兴趣。

2.2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目标,建设大二、大三专业课

我们将上述大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法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本科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对大二、大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丰富,从而带动了全院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建设双语课程。在大二、大三阶段,我们建设或更新了4门主干核心课程的内容,均以双语授课,精选国外最新最好的英文教材。其中,“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荣获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现代遗传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或更新了13门双语核心专业选修课,并大部分选用国外最新的英文教材。而其他专业选修课,也将逐渐转变成用中英文相结合的讲授形式。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阅读英文文献国际接轨。二是聘请校外专家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和学术讲座。我院聘请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的外籍教师为本科生开设“EvolutionofImmuneSystem”“BasicProteinSci-ence”“SpecialTopicsinMolecularCellularBiology”“FreshmanSeminar”等全英文课程,全互动的课堂模式和头脑风暴式的授课方法,赢得了学生的广泛称赞。除此之外,我院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癌症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前沿”课程,特邀了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我院的教师联合授课。“生命科学系列讲座”则是特邀了一系列的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作为主讲人。这些精彩多样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前沿,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忱。

2.3以拓展专业视野为目的的大三科研训练课程

在大学三年级我们依托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设置科研训练课程,科研训练的内容有机结合基础型、综合提高型及研究创新型实验。该课程每学年对大三的学生开放选课,学生可在1~3个课题组里轮转,进行一学年的科研训练活动,实验室训练一年后需参加科研训练的答辩,合格后获取4个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以此鼓励学生选修该课程。科研训练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更早地进入实验室,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氛围,激发专业兴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一年的科研训练,学生在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训练,为大四的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2.4以全面提升专业水平为目标的大四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本科生大学学习成果、综合运用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手段。我院规定本科生升入大四后,须自行联系学院各课题组并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是我院助理教授职称以上的专业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参考文献、使用本学科基本研究工具,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论文书写等给予具体认真的指导。经过一年的毕业论文工作训练,学生对科研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得到了实际锻炼,为今后进入研究生学习或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近年来我院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得到较大提升,学习兴趣也不断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坚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进行生物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在教学实验改革、增设科学前沿课程,推进双语课程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实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由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

参考文献:

[1]樊育英,田欣,王世发.新形势下普通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前沿,2015,(07):260.

[2]盖树鹏,卢伟东,薛仁镐,等.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6(2):10-13.

[3]王福,张新,於晓敏,等.高校生物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38.

生物科学前沿问题范文4

关键词:科学素养;资料分析;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144-02

近几十年来,新的生物技术给农业、食品工业及医药业注入了生机,对教育和教学,尤其是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教材也对应地作了全面的修改,新增了“资料分析”、“资料搜集与分析”、“科学前沿”、“科学史话”、“科学・技术・社会”等素材。笔者决定,利用“资料分析”中文字、图片、数据资料、表格等多样形式,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尝试从“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知识应用” 和“科学、技术与社会”这四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转变学习方式,训练科学思维

有效使用“资料分析”可激励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从而改变单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真正建构科学的素质教育课堂;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在必修1“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中,教师可以利用资料分析所提供的素材,利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究酶的本质,从而对学生进行想象、比较、综合、推理和假说―演绎等多方面的科学思维训练。例如,由酒为什么变酸这个生产实践问题,引入酶本质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表现出多种思维方法,如李比希在应用推理的直觉思维,提出发酵是由酵母菌死后的产物引起的;毕希纳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发酵是由酵母菌的整个细胞还是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的问题,从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萨姆纳则应用刀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酶是蛋白质,继而科学家们从其他生物体内也发现和证明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是蛋白质,应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总结出:酶是蛋白质。接着,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通过大胆质疑,发现少数RNA也是酶,从而发展了酶的定义。

二、展现科学史料,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生物新教材“资料分析”大多展现许多生物科学史上研究的事例和方法,不仅记载着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含着科学家的创造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轨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生物学史例的教育作用,利用科学史的“故事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物学家的生平和事迹,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对一些经典实验和探究过程的再现,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必修模块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的资料分析,通过展示科学家们探究细胞的整个历程的科学史料,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领悟到: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能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并发现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的重大结论――细胞学说,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能感悟到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善于合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

三、理解科学知识,强化应用意识

生物中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知识的应用性也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教学要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有效结合教材内容,以“资料分析”板块为载体,联系身边的生活实例,将其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其提高自身实际应用能力。

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生物学问题很多,如资料分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和“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通过教材展示的有关图文,采取了引导学生分析和交流的方式,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和如何正确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将其用于生产实践中。再让学生联想其他事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广泛性。

四、紧密联系生活,渗透STS教育

STS指的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一些国家率先开始STS教育,后来到20世纪80年代,STS教育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潮流。STS教育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的关系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人类发展中的应用。教学中可通过教材中“资料分析”提供的各种生物与环境和生活相关的素材、资料,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社会问题讨论,是培养其科学素养的又一途径。

例如,“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等资料,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话题,既能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从而逐步地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生物科学前沿问题范文5

关键词: 生物教学 过程性学习 教学策略 意义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倡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过程,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1]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并不是教材版面和内容编排的改变,而是要求改变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过去,大多数人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却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大部分教师只是一味地满堂灌,却很少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STS教育应运而生,它强调参与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强调科学、技术、社会兼容。在基本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重视从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强调素质教育。[2]因此,基于新课改和STS教育背景下,在生物教学中实行过程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过程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过程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诱导和启发,学生学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简而言之,过程性学习是学习者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总和。任何结果都是有过程的,世上不存在没有过程的结果,过程与结果密不可分。同样,学生学习知识也是有过程的,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过程性学习包括知识和能力,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但是目前对过程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却很少。过程性学习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生物教学中的过程性学习

任何一门学习都有一个过程,而在生物教学中,过程性学习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而生物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过程,学生要学好生物学,就必须进行过程性学习,探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过程。而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设置了很多知识栏目,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为学生进行过程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学习情境。新教材中设计的栏目有: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相关信息、思考与讨论、实验、科学前沿、本章小结、自我检测、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史话、知识链接、技能训练、与社会的联系、科学家的故事、模型建构、探究、想像空间、课外制作、学科交叉、科学技术社会、资料搜集和分析、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这些栏目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科学性、迁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三、生物教学中过程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意义

新课改要求学生改变过去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倡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乐于探究,通过过程性学习来获取新知识、归纳总结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因而,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进行过程性学习。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从而激起学生疑惑,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之以渔。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节内容前面都设置了问题探讨栏目,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设了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问题情境,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和提问的技巧,使学生通过问题产生的过程来进行学习。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探讨问题产生的缘由和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科学史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生物科学史蕴含着大量关于科学家开展生物科学研究实验的生动事例,有趣的历史故事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科学家的实验探究过程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比如:“酶的作用和本质”这一节内容中为了探究酶的作用,列举了斯帕兰札尼研究鹰消化肉块的实验。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栏目中也列举了几个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实验,有巴斯德和毕希纳研究酵母细胞的实验,他们关于酶的本质观点不同,但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争论是正常的,他们的这一争论对后人进一步研究酶的本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萨姆纳研究脲酶的实验经过9年的探究过程才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生物科学史本身就是一部翔实地记载生物领域一切发明和创造的历史,它揭示了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研究探索的历程,展现了生物学家创新思维产生的过程,并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这个充满探索的学习过程,能让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发现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加强生物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因此,高中生物新教材中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的实验,这些探究实验的设计没有固定格式,教师要避免学生机械照搬探究实验的“格式”,要给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创造条件;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教材中的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师要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比如“植物细胞为什么出现吸水和失水的情况?”“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植物细胞会由于吸水过多而涨破吗?”等等,然后让学生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最后得出结论,进行表达和交流,并作进一步的探究。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教材所提供的生物科学知识,提出所需探究的问题,并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学生通过这个学习过程,理解一个生物问题是如何提出,一个生物概念是怎样形成,一个生物结论是如何获得、如何应用的,可以学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4.加强合作学习的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教师只是帮助者[3],但是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周围的生活中选择有意义的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交流能力,有助于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新教材设置的很多探究实验都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交流结果,因而教师要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新知识,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国瑞.对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中学教学参考,2009,4,(11).

生物科学前沿问题范文6

因此,在课改后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应根据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在以后的生物教学中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在各种课程资源中,校内的课程资源是首位的,利用好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执行新课程计划的基本条件。

1.高度重视学校生物学实验室建设。因为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室设备是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实验教学及科技活动等教学活动必要的物质条件。例如,按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生物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满足实验、实践教学;把《标准》要求的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开足开全;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鼓励学生因地制宜有创造性地进行实验的设计和实践活动。

2.适时利用学校图书室,扩大学生生物学知识面。学校图书室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是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源泉,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应尽快调整图书结构,配足配齐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延长图书室开放时间,改变借阅方式,尽量方便学生阅读,切实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益。

3.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整合。充分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及动画、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于生物体的微观结构,利用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清晰的图像,有利于学生直观认识;对于细胞分裂、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知识,可以利用动画等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对于动物的行为、生态系统等章节,可播放VCD等。这一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使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整合。

4.充分利用生物园、绿化区等有限的生物区域。

生物园、绿化区是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应当让学生成为生物园、绿化区的主人,参与生物园、绿化区的建设和管理。

二、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果园、菜园、小溪、池塘、树林、山岭、医院、养殖场、菜市场、环保机构及校外实践基地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学校在这方面独具优势,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面对新课程资源贫乏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重视利用生物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教材具体教学内容,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究。通过半年的实施,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视野宽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大大提高了。

三、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家庭中有不少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和利用。在争取学生家长的指导和参与下,可细心观察家中饲养的家禽家畜、宠物、种养的花木,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点、生殖特点等;积极看一些生物学方面的书刊,了解课本以外的生物学知识;留心家长平时谈及的作物栽培、禽畜饲养、病虫害防治等知识。这样,学生会耳濡目染,积累不少感性知识,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不少意想不到的课程资源。

四、广泛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媒体资源包括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家中的有线电视、录像等。各种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中不可能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师生应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

(1)随着计算机在农村学校的普及,计算机多媒体以其极强的交互性和模拟功能为生物教学提供了重要信息载体。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认真制作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2)伴随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传递着形形的生物科学网站,作为生物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生物网址,再适当拿出一定的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进入学校微机室“泡吧”。但是要注意,在利用网络资源时,教师要严格把关,确保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鉴赏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录像在生物教学中已得到较长时间的应用,它可以展示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以及实验原理等内容,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从而带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在播放有限的教学影片外,教师注意剪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中的有关内容,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在观看时兴趣浓厚,效果明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生活习性及一些学生不易见到的珍贵稀有动物。

参考文献

1.生物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