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发展简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发展简史范文1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诚信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由于一些企业没有建立诚信制度,经营缺乏诚信,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已严重困扰了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秩序,成为经济社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诚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培育员工思想意识,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员工秉承“诚信、拼争、开拓、奉献”的企业精神,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做强主业、延伸链条、综合开发、提升价值”的发展战略,树立了形象,赢得了市场,促进了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以诚信带队伍,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也是诚信经济,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得以立足、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当今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竞争的激烈、经营行为的短视、经营理念的冲突都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某些方面价值失衡,出现不诚信行为,其根源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对诚信理念的忽视。减少和消除不诚信经营行为,努力提高企业管理者及员工队伍的诚信素质,是当前企业管理过程的迫切需要。
**县**公司在创业之初,也曾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装备简陋、工艺落后、队伍涣散等一系列困难。处于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崛起,就必须坚持“诚信”理念,把诚信作为创业之基、立业之本,牢牢把握“诚信”这个灵魂,果断提出了以诚信树立企业形象的战略构想。一是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注重在制度规范上为“诚信”“建章立制”,先后制定了覆盖各工种的“岗位标准化规范”、“员工行为规范”。联系企业实际,精心打造出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员工誓词”和“诚信、拼争、开拓、奉献”企业文化精神;二是注重职业理念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广泛开展“三爱四有”评比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教育活动。涌现出一大批“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模范标兵,每年“四有职工”率都在90%以上,正是有了这样一支诚信员工队伍的支撑,才保证了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二、以诚信严管理,赢得企业绝对优势市场
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无论供需双方是谁,其实质都是在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保护这个链条上搏弈。长期的经营实践,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到,诚信是一种魅力,也是一种品牌,更是商品市场的试金石。所以说,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想赢得市场,首先要有一个质量过的硬、用户受欢迎的好产品和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诚信品牌”,这是企业赢得市场空间的重要条件。而要打造出深得用户满意和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品牌,就必须要有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保证体系,这是产“诚品”、出“名品”、上“精品”的重要保证。
实践证明,好的产品靠好的管理,好的管理出好的产品。因此,我们把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作为产“精品”出“名品”的重要环节,努力从员工培训、劳动组织、设备管理、生产工序、质量控制、产品检验、验收入库等重要环节上严格把关,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法。从原煤生产的优化设计开始严把煤炭生产的源头关、出井检查关和入仓验收关,把产品质量控制在生产工序的各个环节。同时,我们还把企业的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作为企业诚信度的重要标志,不仅联系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标准要求,而且还把各项质量工作纳入百分考核与本月工资、奖金直接挂构,使企业的工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经上级检查验收采掘优质工程率达90%以上。原煤、精煤、冶金焦三大产品,经市场调查、用户反馈产品质量满意率达100%。
三、以诚信谋项目,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作为参与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如果在经营活动中缺乏诚信损害客户的利益,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从张瑞敏信守诚信砸冰箱到世界的海尔,从三鹿三聚氰胺引发奶乳业地震到一夜破产,两个截然不同的案例足以说明,诚信是企业兴衰存亡的试金石,脱离“诚信”企业就将失去合作伙伴,不讲“诚信”企业就会失去社会这个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舞台。
经济学发展简史范文2
一、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科学的发展思路。
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定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科学的发展思路。2006年换届以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谋划、跨越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来抓,把解放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时刻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以创新的实践完成工作。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对**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新的明确定位,提出了“争创**‘三化’一流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发展思路。工作中,不断强化“等不起”的责任感、“低不得”的目标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欠不起”的使命感,坚持“三化”并举、和谐发展、协调并进,依据工业、农业、城镇化建设工作实际,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块抓落实的责任制,分块评比、考核、奖惩,确保了工农同步发展、城乡建设与旅游事业协调并进。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理念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这个核心,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主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农业两大产业失衡问题。近年来,**县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走经营城市之路,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一是城镇规划取得较大进展。自2006年来,按照《**城市战略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先后完成现状测量45平方公里,完成控制性规划设计20平方公里;组织编制了8个区域性详规,完成了县城给排水、燃气等专业规划。各乡镇总规修编工作进展顺利,并通过评审。二是认真把工业园区规划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县工业集中区为自治区a类工业集中区,分一区三园,即县城西产业园、溶江产业园、界首产业园,分别处于县城、国家级重点镇和自治区级重点镇,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步伐。三是城乡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以来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完成了一批城市建设改造工程,县城面积从原来的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2平方公里。房地产项目快速发展,仅2008年县城完成建筑面积38.7万平方米。各乡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排水排污、房屋立面改造、公共活动场所等建设不断完善,乡、村两级环境明显好转。四是想法激活三产,集聚人气。通过举办湘桂同源旅游推介会、桂林米粉节、国际市民古灵渠徒步大会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提升了**知名度,繁荣了旅游市场,促进了城镇化。
经济学发展简史范文3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产学研结合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英国政府不仅积极利用、借助科技中介机构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还制定了必须有中介组织参加的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发展和推动各种中介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和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中介机构不仅应具备咨询服务功能,还应具有担保功能并能及时回收对科技研究的投入所消耗的成本,监督转让双方履行转让协议或合同。政府应通过示范,采取相关的措施促进产学研三方对中介机构的了解和需求,促使中介机构为产学研结合创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完善的产学研结合社会化投入体系
资金投入是产学研结合各项政策实施、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最终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基本保障。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目前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包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风险资金投入、国际合作投入在内的产学研社会化投入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特征:一是产学研社会化投入机制具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二是企业在产学研社会化投入机制中处于核心位置;三是政府在引导产学研社会化投入机制形成方面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四是科技投入社会化供给的多元化主体结构的形成;五是产学研社会化投入机制的国际化趋势明显,这是由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世界科技资源配置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六是风险投资在产学研结合项目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产学研结合模式选择的多样化
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产学研结合模式由浅到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有其自身规律。美、法、德、日等各具特色的产学研结合形式也表明并不存在什么“最佳模式”,也就是说,“合适”的标准是合作的各方是否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不管采用什么模式,必须充分考虑产学研各方的优势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优势互补,达成相互理解,才能保证结合的成功。从国际趋势看,科技园区将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产学研联合的主要模式,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工业园”即“硅谷”、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和九州硅岛、韩国的大德研究园地、以及新加坡科学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中国台湾新竹高科技园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等,科技园区已成为各国产学研载体的主要载体。另外,技术转让由于一不涉及人员问题,二不涉及体制问题,既简单又方便,即使在产学研结合形式十分多样化的美国,技术转让也仍然是其主要形式。此外,人才培养和交流也是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形式。因为产学研的联合,说到底是知识的联合、人的联合。
我国产学研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产学研结合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积极运作、实施,通过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共办高校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并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成套设备,培育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了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仅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间,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共实施了520多项国家级重点产学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020亿元,利税210亿元。产学研结合共开发了国家级新产品11600多项,新产品利润率达到859亿元。目前。我国有4000多个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基本完成企业化转制,其中九成的院所进入了企业集团或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使我国科技资源的分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几点:
产学研结合不断发展,层次逐渐提高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正在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学研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以形成创新机制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产学研结合新体系。不少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由原来的突击式的合作走向经常性的合作,由碰撞式的合作走向网络式的合作,由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以宝钢集团为例,宝钢集团的产学研结合范畴已从单一技术开发为主逐步向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应用、集成技术发展;合作渠道从以高校为主逐步向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国家基金、同行及产业链企业等拓展;从以国内为主逐步向国外拓展。可见,通过各种合作模式的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且层次也越来越高
产学研结合模式不断创新,日趋多样化
随着“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战略目标的提出,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不断重视提高区域的科技能力水平,产学研合作也逐渐由各地自发性的探求摸索发展上升至具有较强理性的战略高度。从实践来看,我国现有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已基本囊括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较为成功的合作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不断创新模式,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成为实质性生产要素的内在联合,产、学、研各方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合作成果既体现了学术价值,又创造了经济效益,有力地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十分重视对产学研结合的协调领导和积极推动,山东、福建、广东等省份均成立了由省长或副省长挂帅,由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产学研联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长期有效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目前,山东省产学研办公室已与全国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信息网络,与省内各行业部门、信息情报部门和1000多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成为科技成果重要的集散中心;广东、江苏等省份也在多个所属城市成立了产学研联合领导小组或办公室,负责制定本地区产学研合作开发的发展战略、政策和计划等工作。
政府职能转变,在产学研结合中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深入发展
政府行为在我国产学研结合过程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现象已普遍存在,这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产学研结合各方提供良好、有效和发展的机会,受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普遍欢迎、各省市的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几乎每个省市都有举办或参加信息交流会、成果交易会、项目洽谈会等活动,尤其是深圳的“高交会”、上海的“工博会”和北京的“科博会”等交易会,层次较高,影响较大,内容丰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上海市产学研办公室组织建立了16个产学研结合工作示范点,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多次召开全市性产学研联合工作大会。上海市还注重推动区政府与所在区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全面合作,形成点面联合发展的局面,如徐汇区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全面合作,又如虹口区
政府与同济大学签订了建立紧密科技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并拟建“宝石产学研联合体”。
以市场导向,突出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一大趋势
从结合机制方面看,我国产学研结合已趋向采用“风雨同舟”式的合作方式,把产学研结合看成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之间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自觉行为,十分强调市场在产学研结合中的自发调节作用。在市场观念的引导下,一切服务于市场,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而不拘泥于框框,力求产学研结合的各方以诚心为前提,以效益为目标,在市场中使合作成熟化和规范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高校与企业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利用教学和科研条件,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企业解决人才匮乏和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企业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资源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和试验基地,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为企业输送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省部产学研结合开启我国产学研结合新局面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做出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随后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现阶段要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在这个大背景下,广东省、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实施的省部产学研结合,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承载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成为新时期我国产学研结合的面旗帜。
在有关方面的积极推动和参与下,近两年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经推动70多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厂东企业联合实施了一大批产学研结合项目,初步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高校与专业镇对接等新模式,探索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在省部合作带动下,全省产学研合作项目迅速增加,项目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06年全省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3287项,各级政府财政投人10.5亿元,企业投资1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94.4%和41%;参与企业2368家,参与高校167家,其中部属高校72家,均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各类产学研结合项目实现总产值1500多亿元,出口创汇30多亿美元,新增利税230多亿元。今年6月27日,广东省、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有106所高校校领导参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大学76所,省属高校30所。全国38所“985I程”重点建设高校中的36所高校参加了会议。会议深入探讨了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新经验,进一步发动全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产学研结合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型
以往的产学研结合工作,大多采取业余兼职、咨询服务、单一性成果转让或合作开发等形式,建立起比较松散、目标单一、短期、“点对点”式的合作关系。省部产学研结合实施以来,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联合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和专业镇整体对接等方式,大幅提高了产学研结合的紧密化、集约化程度。例如。省部合作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部属高校为主要技术支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目前,围绕广东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已组建起第一批由28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广东省内120个企业共同合作组建的14个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包括数字电视产学研战略联盟、数字家庭产学研战略联盟、机械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白色家电产学研战略联盟等省部产学研联盟均制定了具体的联盟发展目标、阶段任务和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好联盟章程、合作协议等,进展和运行良好,如由中山明阳电器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大型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研制技术产学研战略联盟,已经成功研制出1.5MW国内主力风电机组,推动了广东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明阳电器有限公司作为联盟牵头单位,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中山明阳西安交大智能电器技术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山明阳清华大学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与天津大学联合开发高压异步电动机三电平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发大型风力机复合材料叶片等,推动了风电机组设备的技术升级。
产学研各方的角色定位逐步明晰,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
产学研结合的初期,各方自发地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联系,角色定位不是十分明确,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也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急功近利的行为比较多,也有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走“竿子插到底”,从研究到开发到产业化独立完成的路子。结果长处没有发挥,短处却捉襟见肘,以致削弱了科技创新源头的活力。针对这个问题,2006年8月由广东省政府与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台,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和以部属高校为技术依托相结合的原则,并提出了产学研结合资金投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投入为辅,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的支持等措施。通过近两年的引导和实践,产学研各方对自己的优势和在产学研结合中的角色定位,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尤其是企业实施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得到了更好的调动与发挥。目前,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00余个中,有九成以上设在企业,全省的研发机构有近七成设在企业,全省的科技人员近80%在企业,全省的科技活动经费有七成多来自企业,6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发的,还有14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80多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等。2006年,广东省财政对省部产学研结合投人2亿元,带动广东各地市的财政配套投入超过10亿元,带动企业投入超过165亿元;2007年预计将带动各地市各级财政投入超过15亿元,带动企业投入超过200亿元。这些情况表明,广东省企业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已得到确立。
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走向多元化,功能走向综合化
目前,省部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不断增加,主要合作模式见表1。同时,产学研结合功能不断拓展,从解决具体技术问题,转化单个科技成果,转向完善区域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孵化体系、共同培养人才、改进高校教学方式等综合。
经济学发展简史范文4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京津冀;互动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6-0029-08
一、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调整区域内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并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又一个稳定而有力的新增长极。因此,该战略的实施将同时给京津冀区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够产生交通红利、要素流动配置红利、规模经济红利、创新红利和生态环境红利(杨保军,2015);另一方面,所有的经济社会活动与实践都必须探索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的路径,因而面临着如何更好落实《纲要》的新课题。因此,深入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针对区域协同发展和运行机制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大体分为三个路径:一是以庄亚明等(2008)、周绍杰等(2010)、皮建才(2011)、覃成林等(2011)学者为代表,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区域协同发展的概念、功能、目标、评价体系和机制问题;另有王朝阳、夏杰长(2008)、翁钢民、杜梅(2014)、臧天宇(2016)等学者,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较深入地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二是以孙斌栋等(2010)、孙平军等(2011)、徐蓉(2011)、张燕、崔大树(2013)、魏冶等(2014)学者为代表,运用城市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多中心城市结果和城市多层级结构的协同发展机制问题;另有李兴国、刘艳芳(2014)、薛慧娟等(2015)学者,运用城市经济学理论,较深入地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三是以张翎、窦静雅(2007)、陈建军、黄洁(2008)、张继良、张奇(2009)、李占国、孙久文(2011)、梁琦等(2013)、倪鹏飞等学者(2014)及朱舜(2015)为代表,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产业、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问题。以上这些研究多是从实践出发,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只是关注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和机制运行的某一方面,特别是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构建的相关研究,没有从互动机制整体构建的角度来论述,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文将沿着第三个路径,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从产业、城市、区域三个维度,来论述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问题。
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空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的学科①。从空间经济学的演进过程来看,集聚经济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集聚经济理论可分为产业集聚理论和城市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集聚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②。
城市集聚是指受到某一个产业内的企业向同一城市集聚的影响,其它产业的企业也突破产业界限,来到这个城市从事经营活动[1]33。
(一)产业集聚向心力与离心力
空间经济学认为区域之间是否均衡发展由两种力的相互作用决定,即导致集聚的向心力和趋于分散的离心力,若向心力大于离心力,就会形成如京津冀区域内的现在这种“核心―边缘” 空间格局,即京津―冀空间格局。
1.产业集聚的向心力
京津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必然导致区域内及区域外的生产要素向京津地区集聚,产生了两种促使向心力增加的效应。一是“市场接近效应”,市场接近效应是指工业企业在进行厂址的区位选择时,一般偏好市场较近且规模较大的区域,企业的产品大部分在本地销售,少部分出口到市场规模较小的区域,这样可以节省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成本。二是“生活成本效应”,也称“价格指数效应”,生活成本效应是指在企业数量多的区域,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自然就较多,这意味着该区域需要从另一个区域进口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该区域消费者需要负担的进口产品的贸易成本较少,从而该区域的产品价格相对便宜或者说商品价格指数较低,这样,该区域消费者或居民的生活成本就会较低[2]。这两种效应在本质上都与节省贸易成本相联系,它们即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会引发进一步的聚集,增强极化效应的向心力,导致京津冀区域内的经济差异扩大。
2. 产业集聚的离心力
在京津地区产生向心力效应增加的同时,也存在产业分散布局的因素,必然导致京津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区域内及区域外分离,产生了两种促使离心力增加的效应。一种是“市场拥挤效应” ,也称“本地竞争效应” ,市场拥挤效应是指企业因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彼此为争夺消费者而产生盲目竞争,企业选择生产区位时会偏好竞争者较少的区域。另一种是“要素瓶颈效应”,是指随着企业在某区域的集聚,由于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是既定的,必然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从而产生集聚不经济,迫使企业外迁。这两种效应又会引发区域核心城市中产业向边缘城市的转移,增强极化效应的离心力,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二)城市集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
空间经济学是在杜能(1826)考察运输成本和土地租金对经济区位影响的基础上,建立起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城市集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进行分析的。
1. 城市集聚的向心力
在不考虑城市土地紧缺和交通拥挤的条件下,城市集聚向心力的作用,使得差异化的工业品的生产会向一个单一城市集聚,如果市场潜力函数曲线的斜率为负,市场潜力函数值下降,单中心城市结构就处于均衡状态。产生城市集聚向心力的原因在于,一是众多企业集聚在某个城市,它们在生产各自的最终产品的同时,也可以共享其它企业提供的中间投入品(某个企业的最终产品同时也是另一个企业的中间投入品);二是不同产业和企业集聚在某个城市,会不断吸引众多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聚集起来,而不同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周期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同,这种差异性恰恰能够分享劳动力储备(某个产业或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同时,也可能其它产业或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三是不同产业和企业聚集在某个城市,会不断吸引各种各样技能的劳动力集聚起来,这种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差异性,不但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提高了劳动力技术的匹配性(企业为争夺技术工人竞争的结果是高技术工人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得到了高工资)[1]34-35。这种城市聚集的向心力,导致京津冀区域北京、天津两个超大城市与河北若干中等城市的并存,某些产业在北京、天津集聚而过度竞争,而河北的产业集聚度不足。
2. 城市集聚的离心力
在考虑城市土地紧缺和交通拥挤的条件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拥挤效应凸显,随着土地租金和运输成本的不断上升,市场潜力函数曲线的斜率为正,市场潜力函数值上升,单中心城市结构就处于不稳定状态,城市集聚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差异化的工业品的生产会向多个城市扩散,产生了多中心城市结构或形成城市层级结构。产生城市聚集离心力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是除了市场价格因素导致劳动力迁移之外,考虑到劳动力的异质性问题,劳动力是按照其技能在空间上流动的,随着城市集聚中竞争的日益激烈,较低技能的劳动力将离开高收入的大城市;二是除了贸易产品的运输成本导致企业迁移之外,考虑到非贸易产品(服务)的空间异质性问题,由于大城市住房(房租)价格高,不但提高了非贸易产品(服务)的价格,而且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3]。这种城市聚集的离心力,导致京津冀区域有可能形成多中心城市结构或形成城市层级结构。
三、互动机制构建的基础理论问题
(一)基本概念的辨析
从概念上讲,机制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后来,人们将其引入经济学,经济机制是指在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机制概念的本质有:一是有机体内部各个要素客观存在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二是有机体内部各个要素的作用要通过一定的机理和形式表现出来,即在协调中发挥作用。
互动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互动即相互作用,有积极的过程,也有消极的过程,互动的结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人们追求的目标是积极的过程和积极的结果。
因此,所谓互动机制,既是指机制本质的第二个方面,即在互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是指互动的积极状态,即实现积极的结果。
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从狭义上讲,是指协同发展运行机制中的互动机制,也称利益互动机制,它是指在协同发展中的各主体为了获得利益而参与其中,并通过利益的分配来协调各主体自身和相互的行为和关系的过程。从广义上看,是指维系协同发展运行的构成主体和客体,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相互影响和有效运行的机理和形式[4]。
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是从深层次上二者的协同发展问题。
(二)基础理论问题的讨论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问题,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主要有: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的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理论演进等。
1.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涉及到产业、城市和区域。它们之间的协同发展或互动机制的构建,主要是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政府规划和调控。具体来说,首先,如前文所述,产业的聚集(向心力)和扩散(离心力)是由市场主导的多个效应或动力所决定或驱使的。其次,城市的产生和边界的扩展以及层级的形成,也是由分工、竞争、人力资本、运输成本和贸易条件等市场特征决定的。再次,区域的形成和范围大小以及发达程度,更是区域内的产业和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决定的。当然,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必要的规划和宏观调控也起着重要作用。
2. 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要有界定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一是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它能够起到顶层设计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将产业―城市―区域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推动三者的良性互动发展。二是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又是有边界的。产业、城市或区域规划是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的事前约束性安排,政府在其中起着组织和牵头的作用。而政府宏观调控则只能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进行③,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是如此;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远远不如市场机制。
3. 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理论演进
京津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理论可以追溯到经济协调原理,其演进过程如下:以斯密(1776)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开创性地提出无形之手协调市场运行;之后,马歇尔(1890)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推出较为严谨的需求与供应的分析,指出市场价格的变动会引导资源或生产要素使用的变动。以科斯(1937)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交易在市场进行,而有的交易在公司内部进行?即为什么资源配置有时从无形之手转到有形之手?他认为,交易方式(企业还是市场)选择的标准是交易费用的高低。哈耶克(1945)指出只有市场才能搜集和处理供求双方高度分散的知识和信息,而政府却做不到。弗里德曼(1968)进一步指出,供求双方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市场交易及市场价格的变动,不但传递到市场上,而且交易的盈亏就是市场(无形之手)对他们决策的奖惩。张五常(1983)认为,市场与企业是合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企业的本质是用要素市场合约取代产品市场合约。威廉姆森(1985、1996)构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协调经济运行的组织框架,即市场―混合形式―科层―政府,并详尽地分析了其运行机理,推动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发展。哈特(1986)指出,由于签订合约的双方当事人不可能在事前完全预见到未来的或然状况,或者难以一种双方没有争议的语言写入合约(或者写入成本太高),或者难以向第三方证实这些或然状况,因此事前签署的合约是不完全的。因此,长期合约不能代替短期合约,企业不能代替市场,等自然状况清楚之后,所有相关变量都是可证实的,双方可以对初始合约进行有效率的再谈判④。不完全合约理论从产权转移或变动的角度重新解释了企业的边界,并赋予产权以新的含义,因此也称为企业的产权理论。
四、互动机制构建的机理分析
(一)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构建的背景是:在市场经济中,居民―厂商―政府三个经济活动主体作用成为互动机制的背景。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居民这个经济主体,既是生产者(劳动力)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劳动力),居民在就业迁移、人机匹配、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会做出理性选择;作为消费者,随着其收入的增长,居民将产生对商品和服务需求量的增加和对商品和服务品质要求的提升;这二者既会对产业的聚集、城市的繁荣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又会对互动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产生一定的制约。
第二,厂商这个经济主体,既是生产者(供应商)又是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作为生产者(供应商),在区位选择一定条件下,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厂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倍增、品质不断提升;作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技术创新日益涌现,生产要素价格的波动驱使厂商不断做出区位选择;这二者既会对产业的聚集、城市的繁荣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又会对互动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产生一定的制约。
第三,政府这个经济主体,既是宏观调控者又是国有资产投资者还是政府采购者。作为宏观调控者,政府要对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做出必要的规划;作为国有资产投资者,政府通过其下属的投资公司,产业、城市和区域中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做出必要的投资;作为政府采购者,通过纳入财政预算的采购项目做出必要的财政支出;这三者既会对产业的集聚、城市的繁荣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又会对互动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产生一定的制约。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是:在居民―厂商―政府三个经济活动主体作用的背景下,形成产业―城市―区域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
(二)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机理分析
1.互动机制中的产业维度
在现代经济学中,产业是指一定区域内(如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同类或同一产品(包括服务)的所有企业的集合。这主要是从供给的角度入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则不一定一致。如,两家企业的产品(性能、式样等)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但由于两个企业营销战略不同,相同的产品成了“差异化产品”,这样供求双方就会出现不一致。而且“差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两家企业的相同产品甚至可能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定义产业(或市场)必然要涉及产品或生产要素的替代性,而产品的替代性是从需求角度考虑,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则是从供给角度考虑,这两个方面的替代性可能会出现大的差别[5]。
产业结构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看:从横向上看,它是指某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关系构成的产业结构,它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结构。从纵向上看,它是指国民经济内部、产业之间关系(Inter-industry)构成的产业结构,如三次产业结构。
前者是企业的横向关系也称为产业组织,它是指生产同类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种市场结构是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狭义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后者是企业的纵向关系,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关联,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作为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的产业维度,除了上面提到的极化效应和锁定效应以外,主要是通过产业关联和主导产业来发挥作用的。
产业关联按产业间供给与需求联系可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前向联系是指某些产业因生产工序的前后,前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为后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这样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产业的产品,即最终产品为止。后向联系是指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品,作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其自身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且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从量的方面看,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产业部门⑤。
从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产业维度看,产业关联是基础,主导产业是动力,二者的相互作用既推动产业的序列演替和多层次发展,又对城市的繁荣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是产业关联性强,它的递增收益大、运输成本低、劳动力在区域内可迁移⑥,就会提升城市的向心力,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二是主导产业作用大,它会利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创造投资机会和市场机会,推动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结构的演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京津冀的产业中,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即第三产业比值超过第二产业的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即高加工度的工业化阶段、而河北则处于工业化中期即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因此,生产业在京津冀的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京津冀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格局;北京生产业对本地制造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而天津和河北的生产对本地及区域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则较大,天津生产业对高中端制造业的促进作用相对最大,而河北生产业对中低端制造业⑦有更大的促进作用[6]。
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北京生产业以其产业关联性强和主导产业作用大的特征,对京津冀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2.互动机制中的城市维度
城市经济学认为,城市是在相对较小的面积里居住了大量人口的地理区域,也就是说,城市地区的人口密度要高于周边其他地区。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有:一是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二是城市居民必须从事生产,生产出某种产品或服务,以便用这些产品或服务去交换农民种植的粮食;三是为使农民种植的粮食与城市产品能够更便利地进行交换,城市必须有一个高效的运输体系[1]。
城市历史的发展经历了贸易城市、工业城市、专业化城市和综合性城市三个阶段。在贸易城市阶段,运输成本和比较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时,工业城市才能得以出现和发展;地方化经济的存在促进了专业化城市的发展,它更容易提高生产效率;综合性城市能够培育众多新思想和新经验,它们是创新型企业的实验室,综合性城市更能够激发创新。
城市经济学的公理之一,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可以实现区位均衡。在城市经济中,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公平竞争可以使厂商之间达到区位均衡,即没有一个厂商想进一步改变其所在区位。
城市经济学的公理之二,自我强化效应可以产生聚集结果。在城市经济中,随着先行者厂商区位的选择,跟随者厂商会纷纷效仿做出同样的区位选择,其结果使众多厂商不断聚集起来,形成了特色或专业化城市(综合性城市的街区)。
城市经济学的公理之三,生产受到规模经济的影响。在城市经济中,由于投入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和专业化生产,使得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而产出上升,实现了规模经济。
从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城市维度看,生产要素价格调整是基础,自我强化效应是动力,规模经济是结果,三者的相互作用既推动城市从贸易城市到工业城市再到专业化城市和综合性城市的发展,又对产业的聚集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是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实现分享机制、劳动力储备和技能匹配,就会提升产业的聚集力,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二是通过自我强化效应和规模经济,实现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创造投资机会和市场机会,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京津冀区域中,存在着北京、天津两个超大城市与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承德、沧州、张家口、廊坊等八个地区中心城市,呈现出非均衡性的单(双)中心城市和大梯度层级化的城市结构模式。其中的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全国的专门化率尤为明显,除北京具有绝对专业化优势外,天津、石家庄、秦皇岛等城市在全国也占据一定的专业化优势;区域内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专业化分工比较明显[7]。
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京津这两个高阶城市以其城市规模和城市增长的“虹吸效应”⑧的特征,对京津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互动机制中的区域维度
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生产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划分的原则是,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发生突变的节点的连线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随着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除了资源、成本等经济上的因素影响外,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以及网络标准和网络规则等技术方面的界线而不断延伸。
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的空间配置问题,这涉及现有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人口流动模式。二是经济要素在各个区域之间的投入,这包括土地、资本以及人力资本。
人口迁移与分布是决定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它也决定了各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动态变化。从人口密度地理分布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城市聚集区和集聚核心区均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以北京市常住人口为例,1949年为420万人,1978年为871.5万人,1990年为1086万人,2004年为1492.7万人,2015年为2170.5万人。我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发育新的城市聚集区的可能性和数量都较为有限,城市密集区的演变趋势主要表现为原有处于发育阶段的城市集聚区的进一步形成以及原有城市密集区之间通过空间拓展而衔接,形成地域范围更大的城市连绵带[8]。因此,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强,从而在客观上要求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地方政府行为的选择。我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分权改革。分权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具有发展经济的激励。一方面,分权改革赋予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地方利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资本和土地等要素的投入呈正相关关系。而另一方面,基于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政绩考核体制也使地方政府形成了强烈的经济增长偏好。在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以及市场不断发育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则趋向于采取进取型行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加大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9]。地方政府在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要素和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与配置,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
从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区域维度看,人口迁移与分布是基础,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是动力,二者的相互作用既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区域协同机制的构建,又对产业的集聚和城市的繁荣产生重大影响。一是人口迁移与分布,使得城市聚集区和聚集核心区不断扩大,区域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会提升产业的聚集力,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二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会不断加大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创造投资机会和市场机会,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促进城市结构的优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先后曾提出“环渤海经济区”、“首都圈”、“环首都圈”等概念。1982年,在《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就出现了“首都圈”的概念,“首都圈”由两个圈层组成:内圈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三市;外圈则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2011年河北提出“环首都经济圈”,包括河北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等13个县区市的新经济圈。但是,这些概念和规划的实际进展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发展相比,严重滞后。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出台,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京津冀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较大的布局空间的特征,对京津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总之,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运行,是产业―城市―区域三者动态影响的过程。首先,产业是三位一体互动机制的基础,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不但是互动机制良好运行的前提和抓手,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机制(最核心的互动机制)。其次,城市是三位一体互动机制的导向,城市类型、规模、增长和层级等,对互动机制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第三,区域是三位一体互动机制的纽带,区域的扩展和演进过程不但支撑着互动机制的良好运行,而且推动着互动机制不断向更高层次递进。
注释:
①杜兰顿(Gilles Duranton).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版,中文版)[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②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提出了聚集的概念,并从微观企业区位选址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区位理论。勒施(1940)对产业聚集与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佩鲁(1955)用增长极理论讨论了区域或城市的产业聚集问题。波特(1990)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群的概念,同时还利用钻石模型对产业聚集及产业群进行了分析。
③厉以宁教授在1986年出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政府二次调节论,即市场第一次调节,市场失灵后,政府进行第二次调节,弥补市场失灵的论点。这个论点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同样适用,即当互动机制不起作用或发生重大失衡情况下,政府才进行调控。
④再谈判是指在合约执行过程中,当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发生后,双方愿意在互利的基础上通过谈判来修改合约。
⑤主导产业的概念是从W・W・罗斯托主导部门概念引申出来的,我国政府文件中从未使用过它,相近意思使用的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⑥Krugman(1991)的研究假定,工人不可在部门间转换,但可在地区间移动。结果起到两种相互作用的效应,一是企业再设址效应,二是工人迁移效应。企业进入和工人流入的双重作用形成的“雪球效应”,引发正反馈过程,促进产业集聚和该地区的繁荣。
⑦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的制造业分类标准基础上,借鉴李贤珠(2011)、傅元海等(2014)的标准,将制造业按照技术水平分为高、中、低端三大类。
⑧虹吸效应是一个物理现象,是指利用连通器原理,将高端水位的水,通过一根或多根装满水的管子,利用压力差,将水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低水位的一边。在城市经济学中是指随着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中心城市的集中,城市间的发展梯度落差,产生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单向转移的虹吸效应。
参考文献:
[1]阿瑟・奥莎利文(Arthur O’Sullivan).北京:城市经济学(第六版)[M].周京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3.
[2]李占国,孙久文.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J]. 经济问题,2011(1).
[3]李胜会,冯邦彦. 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兼谈城市集聚理论的发展[J]. 经济问题,2008(2).
[4]冯中越. 我国农产品流通协调机制的构建[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于立,肖兴志.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周孝,冯中越. 北京生产业集聚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2).
[7]张旺,申玉铭. 京津冀都市圈生产业空间集聚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2012(6).
[8]顾朝林,庞海峰. 中国城市集聚区的演化过程[J]. 城市问题,2007(9).
[9]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经济学发展简史范文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能作为一次运动,而应作为长期要坚持的行动,作为明确方向、提高觉悟的必要而坚持不懈。
一是要突出解决发展理念的问题。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转变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单纯追求gdp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那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不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单纯追求gdp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意识。在发展方式的选择上,应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二是要突出解决工作作风问题。科学发展观贯穿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是注重发展实效、讲求发展效益的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形式主义的政绩观。应当看到,目前形式主义的政绩观在有的地方和部门还有相当的影响,有的领导干部干工作的出发点不是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而是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得失进退,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强调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政绩观,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发展、推动发展、评价发展,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含糊地去改,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三是要突出解决敢闯敢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实践需要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和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锐意进取的思想作风,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实践。奋勇创新,自觉反对不求进取、得过且过,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断保持和增强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勇争先、开拓进取、建功立业。
经济学发展简史范文6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建设;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5日
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了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经济的发展靠人才、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料、文献和情报等知识信息,也就是说知识信息也是生产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转换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图书馆是信息、资料、文献和情报等知识信息的源泉。因此,要正确认识图书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图书馆建设,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学校图书馆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是我们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图书馆现状
目前图书馆的现状,总的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及一些旧观念、旧思想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
(一)管理者的观念落后。不少学校图书馆的管理者总是认为,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在图书馆历史发展中由诸因素积聚起来的,学校图书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不能与经济利益挂钩。在这种观念与意识的影响下,很难使图书馆向前发展。学校图书馆目前普遍存在着“重藏轻用”问题,基本上只为学生服务,很少服务社会,更别说有偿服务了。不少学校图书馆的管理者认为,只要不失火、不失窃、卫生合格、借阅有人接待就可以了。还有不少学校图书馆的管理者根本没有危机感,严重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学校图书馆靠学校拨款来维持正常运行,有钱了我就买些新书,没钱就不买,“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缺乏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
(二)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落后。学校图书馆就是学校一个内部单位,图书馆职工也是学校的正式员工,都是吃“皇粮”的,都是学校正式分配的,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采取的是封闭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学校图书馆就没有什么生机可言,有的学校图书馆也实行了岗位责任制,也实行了定员、定额管理,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但很难落实到实处,长期以来缺乏生机和活力。大多数图书馆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学校图书馆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现象,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心安理得地吃“皇粮”。
(三)学校图书馆经费不足。经费不足一直在困扰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学校图书馆其硬件设施、员工的薪水和收藏的费用都由学校财政提供支持,不少学校的管理者对学校图书馆建设并不十分热心,他们重视的是学校规模的大小以及楼宇的多少。因此,学校财政提供支持的资金往往有限,但学校图书馆所有收集、整理、汇编、索引、贮存和发行工作都需要钱,由于目前物价的影响,图书价格也不断上涨,原有的经费标准跟不上书价上涨的幅度,图书馆图书很难做到不断更新,更别说什么图书馆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了,学校图书馆的经费不足客观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
(四)学校图书馆人才缺乏。笔者认为,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职能的发挥。因此,图书馆的发展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这支团队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由于学校人事管理体制的局限性,造成学校图书馆人才缺乏,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未必能进来,而进来的人未必是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图书馆业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许多学校图书馆十几个工作人员中,而通常相关专业人员只有一两个,有的学校图书馆甚至没有专业人员,计算机人才、网络管理人员更是奇缺。不少学校图书馆由于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组织的工作人员欠缺,图书馆现代化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学校图书馆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下面,对如何使图书馆的建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观念变化的节奏一般总是慢于客观事物变化的速度。观念的这种滞后性使得观念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相对容易陈旧落后。学校图书馆建设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转变观念,增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以及风险意识。要让学校图书馆的管理者知道,虽然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在图书馆历史发展中由诸因素积聚起来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但也可以与经济利益挂钩,因为图书馆既是信息的宝库又是知识的源泉,信息同能源、物资一样,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学校图书馆不仅可以服务学生,也可以服务社会;不仅可以无偿服务,也可以有偿服务,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培养创新意识,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同时,要有效地激励与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科学、有效地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其自身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长期以来,由于学校人事管理体制的局限性,该进的人未必能进来,不该进的人却能进来。据笔者了解,不少学校图书馆人才缺乏,图书馆业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目前,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这种素质只能维持传统的管理方式,远远适应不了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的需要。众所周知,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职能的发挥。因此,图书馆的发展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这支团队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不仅要精通本职业务,还要熟悉经济形势,了解经济发展规律,学会在市场经济领域里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图书馆要打破过去僵化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切实改革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竞争上岗,奖惩与绩效挂钩。图书馆管理的分配模式要建立在公平合理、按劳分配、充分体现人员价值的基础上;其次,可以采取聘用、调动、兼职、合作、联合开发、互聘联聘等各种灵活的方式方法,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要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充分发挥图书馆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集聚功能,招贤纳才,带动图书馆服务工作、科研工作和现代化技术的创新。
(三)加大学校图书馆经费投入。经费不足一直困扰着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学校图书馆所有收集、整理、汇编、索引、贮存和发行工作都需要钱,学校图书馆的经费不足客观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因此,要加大学校图书馆经费的投入。首先,硬件建设方面,要有一座符合办学要求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应加强对图书馆的基建投入;其次,要加大对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的投入。因为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为学校读者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教学水平评估的硬指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洁.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完善人性化服务[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
[2]张丽芳.浅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