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经济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经济笔记

微观经济笔记范文1

关键词:一维;定常;可压缩;超声速

中图分类号:TN9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251-02

飞机或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得知飞行速度等信息,进行相关部件的调节,以工作在合适的工况下。例如超音速情况下,飞机喷气式l动机的进气道隔板需要调节到合适的角度,使得进气通过激波压缩,在尽可能少的总压损失下,将亚音速气流供给到发动机压气机。本文提供了一种测量来流速度的思路,可以布置在进气道等处。

1 基本原理

1.1 一维定常管流

一维定常管流研究的是在管内流动的可压缩流体。管道截面可为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或任意形状;管道中心线可以是直线或者是曲率半径足够大的曲线。其有三个特征:(1)一维性,垂直于管道轴线的截面上的每个流动参数保持均匀一致;(2)定常,流动不随时间发生变化;(3)可压缩,流动速度快,气体压缩性影响显著,对于超声速流动,可能出现激波或膨胀波。管道截面图见图1。

对于一维定常管流,有以下基本方程组

显然的,对于亚声速气流,,超声速气流有。在本文的情况中,我们认为进气道入口的来流是一维的等熵流动,将壁面简化为绝热,不考虑跨音速的情况。

1.2 静压比测速方法

对以上的基本方程组进行积分,我们可以得到

应用各截面流量相等的关系,我们得到

其中A*为Ma=1处的管道面积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得到管道面积比与马赫数的对应关系,进而得到静压比、温度比等等参数。由此,在不出现阻塞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两个管道截面的静压,求出它们的静压比,结合已知的面积比,推导得到进口处的马赫数,从而得到任一截面处的马赫数(管道几何尺寸已知)。以下给出应用此方法的示例。

2 方法应用

2.1 静压比测速示例

取一段控制体,进口面积1.2,出口面积1.0,通过查绝热气体表进行计算(表1)。

查表1可知,的区间为小于M0.59与大于M1.53。故面积1.2的管道可以用于测量对应这个区段的速度。

可以看到,在两个可用区间,静压比随着马赫数的改变作单调变化,由此,得到静压之比,我们就可以得到入口马赫数。流程如下

测得面积比和静压比确定是否超声速(若静压比小于1即为亚声速)假设入口马赫数计算假设的静压比比较并进行重算迭代得出结果

譬如,测得静压比为1.44,猜测,得到,于是有,对应,恰有,满足要求,认为找到了正确的进口速度。如果求得的静压比与实测静压比存在差距,则按照单调性方向调整猜测值,进行下一次计算。

2.2 静压比测速方法的程序实现

由上文的实例可知,通过静压比是一个进行迭代的过程。尽管一定能够找到目标值,但是略为繁琐。通过python编程,将迭代过程自动化。

通过这个程序,我们可以得到如图2和图3的曲线图(面积比为1.2时)

即对于一个已知几何的管道,在超声速且不发生阻塞的情况下,对应任何一个进口马赫数,都有唯一的一个静压比。这就完成了马赫数与静压比的对应关系的建立。

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上两张曲线图来使用这个方法。首先,确认管道的面积比以及来流是超/亚声速,这样可以通过程序绘制出一张静压比和入口马赫数的关系图。然后,在纵轴上查找实际测得的静压比,就能找到对应的入口马赫数。实际上,通过面积比与马赫数关系的唯一性,我们也得到了管道中每一点的流动参数。

此外,改写这个程序,也能够实现直接从静压比和管道面积比得到入口/出口马赫数的功能。

2.3 静压比测速方法的改进

实际应用中,并不存在绝热无摩擦的管道壁,我们需要进行修正。由工程经验可知,流过确定的一段管道,总压会有一定的损失。修正后的公式如下:

其中,为总压恢复系数,定义为

可以通过实验测定,通常为0.94-0.98。

经过总压损失修正后的结果,能够更加准确的计算进口马赫数。

3 结语

通过静压比进行管流的测速是一个新思路,对于流场敏感的应用场景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Anderson Jr J D. 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M]. Tata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0.

微观经济笔记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虚拟货币;微观经济;影响

虚拟货币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才能得以流传,与真实世界的货币不同但具有特定价值的一种货币。这种新型货币形式对我国微观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点,分别是对第三方商家的影响以及对发行者的影响。这一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激起了微观经济学家的探索兴趣。研究互联网虚拟货币对我国微观经济的影响,可以让虚拟货币的运营、发展朝着更稳定更成熟的方向进步,也能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一、虚拟货币的概述

对于虚拟货币,目前学术界尚未明确定义。由于虚拟货币的产生源于互联网,而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所以虚拟货币在我国的兴起和发行时间并不长。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经济领域中对于虚拟货币的研究成果普遍较少。从广义上来说,虚拟货币即流通于虚拟世界范围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流通过程中使用。而从狭义上来说,虚拟货币有多种类型的表现形式,包括游戏币、京豆等。以游戏币为例,人们可以通过现金购买游戏币,而在网络世界中,游戏币也可以当成现金被使用,但是游戏币的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局限于游戏内部系统,不能在其他地方使用这种货币。

二、互联网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微观经济笔记范文3

关键词: 非关税壁垒;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88-01

当前,面对依然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国际商界要求促进自由贸易的呼声,各国政府逐步摈弃了传统的关税政策,转而采用非关税壁垒措施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因此,认真研究非关税壁垒,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当前我国外贸企业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非关税壁垒的定义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措施外,由政府设置的所有以保护本国产业为目的,对进口商品施加直接或间接限制的各种措施。换而言之,它是相对国为调节、管理和控制本国外贸活动而实施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目前,常见的非关税壁垒有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反倾销壁垒和知识壁垒。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征:

1.灵活性和针对性

相对于必须经法定程序设立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执行的关税制度而言,非关税壁垒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隐蔽性和欺骗性

与以公开形式设立的关税制度相比,非关税壁垒往往以国家政策或行业标准等形式存在,且不需要一定对外公开,因而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一般很难被外国企业所识别。

3.难以监管性

由于非关税壁垒存在形式的多样化和不易识别性,目前不存在也不可能有任何的国际机构能够对其进行全面定义并加以有效监管。

三、常见的非关税壁垒及对策

考虑到非关税壁垒设立形式的灵活多变,我国企业在应对过程中,应力求主动,通过积极采纳可行的风险防范和运营管理策略,而非消极防御,来最大限度地回避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技术性壁垒

1.完善企业产品质量监管体制

针对当前消费者青睐安全环保型产品的市场趋势,我国企业可以参照国外相关技术法规和先进实践经验,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质量管理体制,并着力提高自身的战略管理以及运营管理水平,从而在制度支持下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

2.申请国际产品质量认证

申请国际产品质量认证或获得相对贸易国的认证,可以帮助我国产品从内部攻破相对贸易国设立的非关税壁垒,成功过关入市。因此,我国企业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去申请获得国际性的产品质量认证,如欧洲标准委员会的CEN认证标准和美国UL电器产品认证等等。

3.把握最新动态信息

我国企业应当加强对国外现行产品技术标准与认证的研究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有备而战。同时,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当积极行动,搭建可靠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最新的世界贸易政策动态和相关技术壁垒的分类信息及前景预测,帮助企业及时把握最新贸易形势,并依之制定可行的对策,未雨绸缪。

(二)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以环保和维护国民健康为由制定的,旨在保护本国市场和企业的各种带有明显歧视性和针对性的技术规范和安全卫生标准,涉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和循环再利用等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开始逐渐盛行,并演变出了包括环境许可证制度、禁止进口与环境贸易制裁、繁杂的环保技术标准和苛刻的绿色检验检疫措施等多种存在形式。因此,如果不能攻克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产品就可能被逐渐清出海外市场,而我国企业也会被相应地淘汰出局。

(三)反倾销壁垒

反倾销措施最初是为了抵制国际贸易中以非正常低价出口商品的不公平行为,消除价格歧视而设立的。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加剧,它逐渐被贸易保护主义所滥用,成为后者限制或拒绝特定产品进口的利器。我国一直是反倾销壁垒的最大受害者,而且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对我国实施反倾销制裁。因此,如何在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摆脱倾销嫌疑,是当前我国企业应当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四)知识产权壁垒

知识产权壁垒是指知识产权的拥有企业以保护其产权为名,通过滥用法律授予的对知识产权的独占权或有限垄断权独霸市场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自20世纪末被引入以来,因其在垄断产业和保护市场方面的显著成效,知识产权壁垒已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之一。它的主要存在形式有:第一,设立以专利权和标识权利为基础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二,滥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三,实施贸易的“内部化”和投资的有选择性; 第四,严格限制平行进口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跨国公司开始青睐使用知识产权进行海外投资,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因而知识产权壁垒正日益成为我国以引进国外技术为主的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2002年的“温州打火机事件”,以及其后出现的我国地板行业应对美国337调查案等教训都明确地警示我们,由于知识产权壁垒的存在,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能会陷入尴尬的两难局面,即要么因为使用高价专利,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失去现有的价格优势,要么因为进行耗时的自主技术开发,丧失市场开发的先机。为避免上述局面的出现,我们应尽快研究确定对抗知识产权壁垒的可行措施。

参考文献:

[1]冯宗宪,柯大钢.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微观经济笔记范文4

关键词:货币危机;预警理论;模型

货币危机泛指汇率的变动幅度超出了一国可承受的范围这一现象,或者是“对货币的投机性进攻导致货币大幅度贬值或国际储备大幅度下降的状态”。货币危机预警是与投机性货币冲击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货币危机预警的主要目的是提早识别危机发生的信号,以便该国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乃至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减少危机发生的强度和烈度。关于货币危机预警理论的研究始于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货币危机的研究,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货币危机的发生频率及造成的危害随之增加,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7~1998年亚洲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爆发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学界对货币危机预警理论的研究。本文将对货币危机的主要预警模型进行梳理和归纳。

一、信号分析模型

信号分析模型(KLR)是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于1998年首先提出的。它以经济周期转折的信号理论为基础,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确定哪些经济变量可以用于货币危机的预测,然后运用历史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确定与货币危机有显着联系的变量,以此作为货币危机发生的先行指标。信号分析模型分四步进行:(1)确定货币危机的原因和危机预警时段;(2)运用历史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与货币危机有显着关系的变量,进而确定先行变量;(3)按照噪声一信号比的最小化规则,确定阈值;(4)一旦经济中相应指标变动超过阈值,则将之视为货币危机即将在24个月内发生的信号。由于KLR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分析是单独进行的,所以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单变量模型。

为了克服KLR模型的单变量属性,Kaminsky(1999)进一步对发生货币危机信号的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它提出了4个预测危机的复合指标,1个复合指标是对各预警指标发出信号数的简单加总,另外3个复合指标则分别考虑了指标分布不均衡、指标时间延续性以及指标不同权重。通过对预测指标的扩展,KLR模型已经能够较好地处理预警结果输出的单一化问题,并利用多个复合指标可以更好地发送预警信息,极大地改善了预警效果。

Kaminsky(2003)又进一步提出了多状态KLP模型。他将货币危机分为6种,即经常账户恶化型危机、财政赤字型危机、金融过剩型危机、国家外债型危机、国际资本流动突然逆转型危机和自我实现型危机。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危机通常属于前4种,其发生与受害国经济的脆弱性有关;发达国家的货币危机通常属于后两种,经济基本面通常良好,多由不利的国际市场形势所致。这样一来,KLR模型可以在对货币危机预警的同时,进一步将货币危机的损失与其类型联系在一起,厘清对货币危机深度的认识。

信号分析模型经过不断修正完善,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货币危机预警模型,它可以根据多个变量发出的信号估计危机发生的概率,同时有效提供关于危机根源和广度的信息,但该模型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1)主要以宏观经济环境为背景,没有考虑到政治性事件及一些外生事件对货币危机爆发时间选择的影响;(2)KLR模型的隐含假设是在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一个特定的函数关系,即阶跃函数关系,这一界定使得模型无法对一个变量是刚刚超过阈值,还是大幅超过阈值进行区分,因而使得变量提供的信息未能充分利用;(3)模型指标大多集中在外汇储备、信贷增长与实际汇率等方面,仍避免不了倾向性;(4)虽然通过加权平均解决了预警指标的单一化问题,但由于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未纳入考虑,因此,这种汇总是表面的。

二、离散选择模型

针对信号分析模型的上述缺陷,有学者提出了离散选择模型,它最重要的突破在于通过纳入新的解释变量来扩展模型,进而同时考虑所有相关变量。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种:

Frankel和Rose(1997)构建的货币危机发生可能性的面板Probit模型。其研究思路是通过对一系列前述指标的样本数据进行极大对数似然估计,以确定各个引发因素的参数值,从而根据估计出来的参数,建立用于外推估计某个国家在未来某一年发生货币危机可能性的大小。该模型研究发现,金融事件是离散且有限的,货币危机的发生则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譬如在FDI流入枯竭、外汇储备较少、国内信贷增长迅速、实际汇率高估的时期等,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较大。此后,Andrew Berv和Catherine Pattilo(1998)对1997年泰国货币危机及墨西哥、阿根廷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进行预测,但准确度并不高。

BussiOre和Fratzscher(2002)认为二元Probit模型混同了危机前的诱发期和危机后的恢复期,而实际上在这两个时期危机预警指标的表现具有很大差异,他们将外汇变动分为三种状态或时期,即货币危机平静期、诱发期和恢复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三元应变量Logit模型进行危机预测。该模型对32个国家1993年12月至2001年9月的月度数据验证,预测效果还比较理想,在样本内可正确预测73%的诱发期和85%的平静期,在样本外预测亚洲金融危机时,可以正确预测57%的诱发期和83%的平静期。此后,Kumar等(2003)提出了基于滞后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的Logit模型,该模型使用32个发展中国家1985,1999年数据,主要分析了利率调整引起并未预期到的货币贬值,以及总货币贬值水平超过以往水平的情形。该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和出口的下降以及真实经济的虚弱是导致危机发生的最重要解释变量。

应该说,离散选择模型出现了从二元离散选择模型拓展到多元离散选择模型的方向,且模型的预测值较好解释了危机发生的概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模型中存在将连续变量转换为二元或多元离散变量后信息的损失,而且没有确立一个根据预警危机和避免噪声的能力对变量进行排序的标准;(2)不同指标对于不同国家的重要性不尽相同,所以假设参数恒常的面板模型在货币危机的预警方面通常表现很差(Abiad,2003);(3)由于自变量存在多重共线的可能,这直接限制了更多变量的采用,最终影响对危机预测的准确性。 。

三、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模型

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模型(Markov—switchingModel)是体制转换模型中最常见的形式。它将结构性的变化视作一种机制向另一种机制的转换,譬如金融运行特征发生的显着变化,包括大幅起落或中断,汇率急剧下降、经济增长趋势逆转等,进而将结构变化内生化进行估计。

Martinez-Peria(2002)提出了一个带有动态转换概率的状态转换模型,该模型采用两种形式:一是汇率转换模型,假设汇率是一个AR(4)过程;二是向量自回归模型,假设内生变量有3个,即汇率、利率和外汇储备,均服从一阶Var过程。在此基础上,他直接对投机供给建模,同时加入预期因素,对1979-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的货币投机性冲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没有考虑变量状态转换性质的模型可能存在设定偏误问题,经济基本面和预期因素共同决定了危机发生的概率。

转贴于

Abiad(2003)也将体制转换模型用于预测货币危机,他首先拓展了预警指标,即宏观经济指标、资本流动指标和金融脆弱性指标三类,而后采用单参数检验显着的预警指标分别对1972~1999年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5国是否发生货币危机进行了预警。研究表明,体制转换模型预测货币危机的准确性比已有的预警方法更高,同时发出的错误信号更少。在Abiad研究的基础上,张伟(2004)进一步验证了Abiad的结论,他通过扩大研究范围、改变样本区间、选择不同的预警自变量,更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体制转换模型在建立货币危机预警系统方面的效果,总体而言,该模型的预警能力较强,时效性也较强。

应该说Maikov-switching模型通过估计过程中将结构变化内生化,充分利用因变量本身的动态信息,有效避免与阈值设置相关的各类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把连续变量转换为离散变量所造成的信息损失。但该模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货币危机预警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要引入制度变量,及将时间序列模型扩展为组合模型,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国家和数据频率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一种基于连接学说构造的通信生物模型,它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人脑的思维特征,通过合理的样本训练、学习专家的经验、模拟专家的行为,并通过引入非线性转换函数来求解各种复杂的非线性问题,从而使它具有很强的模式识别能力和高速信息处理的能力。近年来,ANN在货币危机预警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极大促进了预警建模和估计动态系统的发展。

Fratzscher(2002)提出一个多层感知器ANN模型,以克服困扰货币危机预警模型的数据开采和样本外预警效果差的问题。他对1990~2000年欧洲5个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了预测,模型的网络输入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技术指标,而且在预测前,他应用R/S分析方法对上述几个货币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多层感知器ANN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其他模型,多层感知器ANN模型70%的方向预测准确率大大超过了KLR模型50%的准确率。

Click等人(2005)提出了一个应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进行货币危机预警的模型。他们利用1998~1999年的日度数据以测度市场情绪,变量包括汇率(以美元度量)、股票价格指数、银行间利率、储蓄利率,其结果在预测精度上和统计性质上优于其他模型,尤其是作为比较基准的随机游动模型。

Lin等(2006)进一步引入了模糊逻辑的推理功能,提出了数据导向的神经模糊模型(NFM)来对货币危机进行预警。NFM的理论基础是,一个经济体在货币危机爆发前后的表现有明显差异,且这种反常行为具有再发性。该文在Kaminsky and Reinhart(1999)的基础上,使用了1970~1998年20个国家的数据,研究表明,与Probit模型相比,NFM不但具有更好的样本外预警能力,该模型还提供了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

但是,用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进行货币危机预警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神经网络自身的优化问题。如隐藏层数及隐藏层结点数的确定、激活函数的确定、局部最优等。神经网络的结构直接影响着预测效果。此外,神经网络可以根据残差最小的原则不断地调整参数来改变预测效果,但是它不能改变输入数据,而货币等金融数据往往是波动的。存在噪音的。因此,如何对数据进行除噪,优化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五、其他预警模型

对货币危机使用的其他预警模型还有:

1 DCSD模型。DCSD预警系统是由Andrew和Pattillo(1999)在FR回归预警模型与KLR信号预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而成。该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指标与危机发生概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一线性关系在临界值处有一个跳动,随后将继续以更大的倾斜度线性相关。因此,它采用一般到特殊的方法来简化分段线性模型的形式,直至得出最终最简化的模型形式。具体而言,就是先按显着性递增的次序对所有的预测变量(解释变量)进行排序,通常用每个预测解释变量所对应三项的显着性的检验统计量来进行排序,将显着性不强的变量从模型中去除,最终可获得最简化的模型形式。

2 费舍尔判别分析(FDA)模型。FDA模型是一种单模态分析方法。它借助方差分析的思想,选择一个最优的投影向量w,同时使得在投影空间中的类与类之间的差异尽可能的大,确保投影到一维空间上的样本具有较好的可分离性。Bardos(1998)指出,FDA的优势在于其稳健性、易解释性,技术上简单,容易维持。Burkart和Coudert(2002)认为,已有预警模型繁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无法区别类似的变量,也无法决定其各自的权重。有鉴于此,作者利用15个新兴国家1980~1998年间的季度数据,构建了FDA预警模型。但结果显示,FDA与Logit和Iprobit模型的结果无显着差别,尽管受到多重共线性的困扰,后者的预警功能还是要I:gFDA更强。

3 Duration模型。Tudela(2004)考察了20个OECD(经合组织)国家在1970~1997年间的货币危机。文章通过引入钉住汇率的连续维持期及其久期,分析了货币危机的时间依赖问题,结果显示,维持期与货币危机的发生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这表明,汇率调整的政治成本是随着钉住汇率维持期的长短而变化的,旨在保护汇率的稳定政策的可信度的提高会减少放弃钉住的概率。

4 极值理论中的POT模型。极值理论是一门用来分析和预测异常现象或者小概率事件风险的模型技术,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评估极端事件的风险。近年发展起来的Porrg型(Peaks Over Threshold)是对观察值中所有超过某一较大阈值的数据建模,由于POT模型有效地使用了有限的极端观察值,因此通常被认为在实践中是最有用的。Schardax(2002)把极值理论用于货币危机预警当中,通过对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前后东欧8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POT模型对货币危机有良好的适用性,样本内的解释力能达到70.81%,并且它对样本外的预测能力也非常高。但是,极值理论应用于货币危机预警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数据的不足也是这种方法运用的一个制约因素。尽管可以通过模拟方法来解决数据不足的问题,但成本相对较高。

六、结论及建议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货币危机预警的研究,不难发现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 偏重研究模型的改进,对有关风险预警的定性研究不够深入。现有研究更偏重数据模型的使用,但考虑到具体国别不同,特别是政治制度、经济环境、开放程度和金融体制等的不同,因此还需要根据具体实际选择模型,特别是还应该注重专家的综合评估意见及审慎分析,来加强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工作。

2 风险预警仍然局限在宏观和行业层面,目的是帮助潜在的受害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机的全面爆发,鲜有关注企业遭受货币及外汇风险预警要求的研究。

微观经济笔记范文5

关键词:微波;光波;宫颈糜烂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多发性疾病,临床总分为急性和慢性宫颈炎,通常以慢性宫颈炎较为常见,尤其是已婚育龄妇女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之一[1]。宫颈糜烂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由此,早期发现宫颈糜烂,并及时给予积极地防治和治疗,防治宫颈糜烂诱发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治122例宫颈糜烂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应用微波与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治122例宫颈糜烂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对照组61例患者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4.55±2.16)岁;I度12例,II度30例,III度19例。观察组61例患者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6.21±3.04)岁;I度16例,II度28例,III度17例。两组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宫颈刮片以及活检等方法排除宫颈癌,全部诊断为宫颈糜烂。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激光疗法。采用CO2激光仪治疗,电源电压200V,治疗电流12mA。患者在排尿后取截石位,对外阴、阴道、宫颈进行常规消毒,并且使用无菌干棉球擦干净宫颈粘液,避免黏液过多影响治疗效果。打开电源,调节合适电流,将激光束对准宫颈口,手持激光刀头与病变之间距离20~30mm,一共境外为中心,由内向外做环状烧灼[2]。烧灼深度控制在1~2.5mm,对于增生较为严重的糜烂可增加烧灼深度致4mm。注意烧灼深度一般不超过病灶的1~1.5cm,具体的烧灼时间依据患者糜烂程度决定,一般为3~5min。术后宫颈表面会形成干燥的深褐色痂膜。如果术中发生出血,应该继续烧灼直到不出血位置。术后60d禁止性生活和盆浴,60d之后进行复查。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波疗法。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输出功率为80mA , 治疗电流量30mA。患者排尿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充分暴露术野。将微波探头与宫颈糜烂面紧密接触,微波富恶化器解除宫颈糜烂面3~5s,然后从下唇宫颈管内0.5cm深处开始由内向外来回移动,知道糜烂面呈黄色,族比凝固变白,直到探头略微超过糜烂面1~2mm。注意术后60d禁止性生活和盆浴,60d之后进行复查。

1.3疗效评价 依据宫颈糜烂面积分度[3]: I 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 /3,II度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2 /3,III度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 /3 以上。由此,治愈:子宫糜烂面完全消失,宫颈恢复光滑。好转:宫颈糜烂面缩小,深度变浅。无效:宫颈糜烂面大小、深度无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2%,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7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术后痂膜脱落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子宫腺体囊肿、宫颈息肉等。宫颈糜烂通常是处于重复和修复的过程中,这种反复愈合的过程受卵巢的内分泌、感染、损伤以及酸碱度的影响。从而在不断地增生、增殖中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所以宫颈糜烂久治不愈,而且容易复发[4]。

在临床中对轻度单纯性的宫颈糜烂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阴道用药无创伤,方便,容易被患者接受。而对于轻度宫颈糜烂合并纳氏囊肿,II、III度宫颈糜烂以及合并状瘤病毒感染的患者,药物治疗疗效较差,应该选择物理治疗。临床中通常治疗慢性宫颈炎,选用以生物物理为主的综合治疗,例如微波、电烫、电灼、冷冻以及激光等[5]。

本文分析对比的微波疗法和激光疗法是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患者发生出血率低,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使通过微波长生热效应,促使组织蛋白凝固,最终实现止血、凝固、灼伤的目的。同时消炎、灭菌和创面愈合的效果均较为良好。同时对于重度糜烂伴随状瘤病毒感染以及纳氏囊肿患者的治疗,均可以在人体感受不到人的情况下,应用微波独特的非热效应和内生热效应,使病变组织瞬间发生高热效应,实现蛋白组织凝固目的。同时该治疗方法对于术中出血具有良好的凝固作用,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率低,无不良气味。该治疗方法利于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了局部新陈代谢的作用,促进病例产物的吸收和消散,进一步促进机体再生和修复,有效地降低了复发率。而激光治疗时手悬空操作, 光束难以稳定控制, 故创面不平, 影响疗效。

总之,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时探头接触病变手感强,周围的组织不会造成损伤,治疗面均匀,局部场面较浅,术中出血率低,术后伤口修复快,反复凝固,创面光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丹红,李梅兰.微波治疗宫颈糜烂90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7(6):888-999.

[2]李志英,糜若然,刘晓玫;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210例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13.3.

[3]陈桂英,蒋珍,郑章清.CO2激光和高频电灼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分析[J].激光杂志;2012.6.

微观经济笔记范文6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项目的锻炼,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体育项目中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也会随之增多,并且直接关系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一定要重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管理。本文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经营管理 必要性 路径

我国全民健身的现象正在不断发展,比如滑雪、漂流、攀岩以及潜水等体育项目已经逐渐的渗入到人们的体育运动范围内。这些项目虽然集娱乐、刺激等性质于一体,能够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影响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本文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管理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其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路径,使人们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

一、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一)能够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

在我国,因为体育设施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完善而造成体育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一定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因此,一定要加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管理。在相关的法律条例中提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就是总结长期以来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法律法规中也要求要加快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相关设施的建设,从而保障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实施,保证人们的健身安全,这是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

(二)符合人们对体育项目的需求

目前,我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们越来越多,对其体育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全面健身计划》实施之后,公共场所的体育设施已经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随着公共设施对外开放的模式,对设施的质量要求也逐渐增强,因此,建设安全的体育设施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设施,更要提高重视。对于最早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来说,最受欢迎的就是潜水和攀岩,在学校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体育项目的设施的功能、安全以及卫生等条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人身安全,还会存在法律上的风险,从而影响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加强体育设施的经营管理。以人们安全健身的角度考虑体育设施的建设,并且要明确体育设施的使用权力,加强人们对体育设施的信心。所以,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时,不仅要最大程度建设体育设施,更要注重体育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特别是一些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一定要加强经营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以及使用效率,因此,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管理能够满足人们对体育项目的需求。

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的路径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

在我国,要想使人们在进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时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首先,要将安全教育作为入手点。因此,要不断建设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安全教育课,并在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社会上进行专业的讲座,这样不仅能提升人们对生命安全的意识,还能使人们掌握一些面对危险的自救技能。其次,要多多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平台,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讲座通过公益广告、宣传片以及新闻等形式传播出去,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带来的危害。最后,要长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讲座,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包括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还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危险,而且体育运动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因此,只有通过生命安全教育的延续性才能促进人们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加强建设安全保障系统,保护运动者的安全

要想使运动者的安全得到保障,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加强市场内的巡查,提升从事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事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其经营管理的能力进行考核。一些没有合格的从业证书人员或者是没有经营资格证的高危险性体育活动场所,不仅要严格惩罚从业人员,还要限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场所的运行。第二,制定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相关的安全标准。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安全保障设施和器材的参数一定要非常了解,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标准的安全措施。另外,还要规定在进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时,一定要准备好氧气瓶、急救箱等急救的器材,增强自身的防护能力和救护能力。第三,开发出属于我国自己的、专门的应急救援系统。在建设系统时,要将预警、指挥、引导以及救援等工作结合起来,在全面的情况下实现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良好的防护和经营管理,确保在发生危险时能够及时对人们进行救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是一定要注意体育运动的安全性。在人们进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运动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使其明确危险的严重性,并且要加强安全体制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使人们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锻炼,这样不仅能够促进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发展,还能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使人们的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黄希发,冯连世,张彦群,张建文.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准入国家标准的研制[J].标准科学.2014.0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