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概述范文1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最近几十年来,在以克鲁格曼、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与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特别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 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
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转贴于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经济学概述范文2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经验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即政治社会关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运行与发展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经济活动不仅在国内具有政治意义,经济活动一旦跨越国界也就有了国际政治甚至是全球政治的意义。跨国的经济活动要受到其他主权国家的政治结构以及由这种政治结构产生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因为它影响到其他主权国家内社会力量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国际经济的运行和利益分配还影响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和权力关系,这种实力对比对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位势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经济联系产生的权力关系限制了国家的自由性;反过来,国家间的权力关系也影响着世界经济运行体制和国际经济成果在国家间的分配(甚至包括国家内部的分配关系)。对这种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现象的系统研究构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IPE)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果更进一步的分析,世界经济对各国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国家关系层面,它对各民族内部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民族国家原有的经济政治结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会产生强烈的抵触、融化作用,或排斥其影响,或对其进行“扬长避短”。这实质是一种世界政治经济现象。因此,近来人们把国际政治经济学又称为“全球政治经济学”(GlobalPoliticalEconomy,GPE)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上世纪60年代末起,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严重危机,国际货币危机频繁发生,世界经济出现停滞,保护主义再次在西方发达国家抬头;许多学者开始担忧,世界是否会再次出现类似20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由于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各国为争夺市场,解决国内经济危机而出现的国际政治冲突。国际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再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一些西方学者希望通过研究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国际经济的新变化,研究世界经济史中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冲突等诸方面问题,为国际制度建设与国际秩序的变革寻求政治上的答案。这些研究符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原则,而且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国际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这些20世纪后期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划分,它们大体可以分两类:经验实证主义/还原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历史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②
一、经验实证主义方法论下的理论
经验实证主义在哲学中是指应用历史经验来证明假定与理论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在社会科学的任何领域内,假定与理论都需要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证明,都需要实证性的研究方法。然而,经验实证主义把历史的经验绝对化与教条化,并以此来推导和预测未来,把社会与历史的发展还原为一种旧的历史经验与经历。这种方法论下的理论往往带有一定宿命论和历史还原论的色彩。这种研究范式主要存在于西方主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当中,但一些具有倾向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这种方法。
西方主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体现在这两种理论上:霸权稳定理论和自由制度主义理论。这两种理论首先各自把国际政治的一些假定运用于国际经济所依赖的政治关系的研究,然后运用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如公共选择理论、公共商品理论、博弈论来说明国际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国际经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自由制度主义和霸权稳定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制度的设计和维护,国家仍可以维持经济合作以及政治合作;霸权稳定理论强调国际权力结构是决定国际经济合作是否导致政治冲突的关键。但这两种理论共同特点是都带有强烈的经验实证主义。
1 现实主义的霸权稳定理论
霸权稳定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首先提出的,后来经过吉尔平、斯蒂芬·克拉斯纳等人的扩充与修改。③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开放和自由世界经济需要有一个居霸主或主宰地位的强国,霸权的衰落必然导致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削弱与瓦解。这种理论把国际政治的假定作为国际经济的政治背景的研究基础,认为国际经济处于一种冲突的国际政治的环境之中,在这种环境下,要建立和维持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信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霸权国存在。
霸权稳定论的作者的依据是现代经济学中的“公共/集体商品”理论。所谓“公共/集体商品”就是一种人人都可以消费的商品,而且一个消费时不影响其他潜在的消费者消费。但由于人人都可以消费这种商品而无需付费,这种商品往往供应不足,除非经济利益促使某个经济主体愿意为这种商品承担较大份额的费用,或者某个机构(如政府部门)迫使消费者为这种商品付费。在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这个机构就是霸权国家。
霸权稳定论认为,开放自由的国际经济体制(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制)就是一种公共商品。用克拉斯纳的话来说,它是在“特定的问题领域内,经济行为体的期望所共同关注的那些原则、规章条例和决策程序”④。霸权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和影响力建立这种国际经济体制,以确定各国的行为规范,防止欺诈和损人利己,分摊成本,抑制经济民族主义,从而达到限制冲突,维持秩序的目的。霸权国建立维持这种体制的力量在于具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感召力。但是,霸权稳定论者相信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扩散财富的功能,或者说是经济发展的后来者利用后发优势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的功能,加之利用“公共商品”免费搭车的特点获得更快发展,从而改变了原来的国际权力分配的格局。霸权国的实力衰落使得霸权国不再愿意维护这种“公共商品”,出于国际政治的现实考虑(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假定)而采用经济民族主义的保护政策以保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因此,国际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受到削弱,直至最终瓦解。国际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的瓦解又导致各国间争夺财富的政治冲突,甚至战争。
霸权稳定论者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就是这种必然的霸权稳定与衰落的循环往复,不论技术水平的发展如何、核武器是否存在以及相互依存关系的强弱都不会改变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这种特点。因此,这种理论具有一种宿命论的成分。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对19世纪以来英国霸权兴衰的经验基础上的,并且结合美国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历加以实证。不论是政治现实主义的各种假定,还是“公共商品”中的各种假定都充斥着经验实证主义的色彩。
2 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罗伯特·基欧汉是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首创者也是这一理论最有影响的学者。在1984年出版的《霸权之后》一书中,基欧汉首次较系统地阐述了自由制度主义的思想。基欧汉认为,国际制度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体制是一个处于国际权力关系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中间变量或干预变量,它可以由霸权国建立,但是一旦建立它便可以形成自己独立的功能,即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有效运作,减少动荡,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防止市场失灵和欺诈,因为国际体制中的规范、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行为施加影响,另外,国际体制的存在可以使国家从中预见到自己的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和其他国家行为的可能性。基欧汉强调,即使国家是一个自私的自我利益的追求者,在一个无政府的世界中,即使没有霸权的存在,由于国际体制的存在,它们也能进行合作。因为相比较一个没有国际体制的秩序而言,尽管国际体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却仍能相对促进国家利益。⑤
基欧汉在他的理论中没有排斥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的假定,如无政府的国际结构、国家是国际主要行为体、理性行为体。但是,基欧汉同时对其中的国家利益与理性的假定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强调国家利益应是具体的,如财富的绝对增加,淡化了国家生存欲望的重要性,而更加强调相互依存对国家利益实现的作用;认为理性不应该是现实主义对利益的绝对追求,而是一种既定条件下的相对满足。他认为,如果一个国际体制下具有促进各国福利的功能(增加绝对收益),国家可以通过理性的比较选择合作。因为没有体制的世界经济可能充斥着更大的不确定、动荡和欺诈,建立新的体制可能成本过大等等不利因素。
基欧汉的这种理论后来又得到其他一些学者的支持与补充,如阿瑟·斯坦、查尔斯·利普森、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海伦·米尔纳、当肯·斯奈德等人。⑥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基本也是与现实主义的霸权理论的方法一致的,坚持了现实主义的主要假定基础上,强调的是固定不变的人性、不变的思维理性,所选取的历史资料也是历史时期的某个片段,如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领域或阶段,如货币领域和能源领域;并且把这种经验绝对化,作为预测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准绳,认为国际体制在人们的这种工具理性的学习与选择下仍然会继续延续与发展下去。因此,它同霸权稳定理论一样,在方法论仍是一种经验实证主义的。但在历史观上它却有某种进化主义色彩。但这种进化主义依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基础,认为理性的人通过利弊比较(或者说工具性学习)可以创造和维持一种促进合作的国际体制,只要这种体制可以促进各国的福利(或安全),对所有人/国家都有利。这种进化主义带有一种功能主义的色彩,以结果来解释原因,仍然带有强烈的“后此谬误”(theposthocfallacy)的特征。⑦但这种进化主义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还原论,因为它的进化动因仍可以归结为一种不变的固定人性上。
3 世界体系论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论最系统、最有影响的阐述者。他于1974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未来的灭亡》是其世界体系理论经典的代表作品。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认为,作为一种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16、17世纪自西北欧出现以来,逐步扩展到全球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一直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发展模式,尽管出现过霸权国家兴衰(如荷兰、英国、美国)和经济中心地理变化(从原来只限西北欧转向了包括北美、日本在内的北半球),但其内在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即这种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生产分工体系(中心与外围)、均势的国家体系和意识形态是维持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就是一种整体上(世界性的)有效的分工方式。核心生产者提供工业品,它的优势在生产中以比较优势体现出来的低成本,外围生产者提供原材料,它的优势是强迫劳动的低成本。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多边的国际政治均势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并构成支持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关系的基本政治结构。在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区国家和准边缘国家以及准外围国家都在从世界经济中谋求积累。这就形成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竞争。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获取经济剩余取决于:国家的政治军事实力和在世界竞争市场有效竞争的能力。通过这种市场交换与政治强制,核心国家比边缘国家从世界经济中获取了更大的经济积累,并决定了各类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地位,即中心与依附的关系。另外,多边的均势体系使得无一核心国家能以一个世界帝国形式独占世界经济的剩余利润。因为中心国家之间(也包括各类国家之间)存在着为积累的争夺,它们力图通过各种政治经济的战略使自己成为利润最大化的地区,促进资本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流动,这既为技术的全球扩散提供了新的机会,也防止了某一国家在政治上控制世界经济,并从中获取垄断性的积累。这样,中心国家间的均势努力阻止了单一国家利用压倒优势的政治权威(世界帝国)来改变世界资本主义原有的生产和交换方式,这又维持和发展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沃勒斯坦看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还产生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不公正的资本主义辩护,而且塑造了这一体系内所有人的思维,维护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因此,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由于经济分工、政治统治和文化影响功能不断得到了维护与发展。⑧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尽管运用了历史唯物论来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但他的方法论中仍然存在着经验实证主义的成分。因为他把16、17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绝对化了,并且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来否定资本主义内在变化的可能性。这使人在其理论中看到这样一种逻辑:16、17世纪建立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尽管其中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但一直在自我维护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体系内的社会主义运动无法撼动这一体系,反而客观上起加强这一体系的作用;资本主义体系最终的灭亡只有等到它发展到最成熟时,其内在矛盾积累到最大时,由于突然的危机被一种“历史的社会主义”取代。沃勒斯坦也谈历史的发展,但他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认识却是一种经验主义永恒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自16、17世纪以后的变化、发展都是一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初形态的还原,因而过分地关注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因素。另外,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分析具有宿命的色彩,缺乏对人在创造世界中的主体性的分析。
二、历史主义方法论下的理论
历史主义方法论强调对事物、事件、现象的研究应根据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从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辩证地考查,历史的变化与发展不是一种还原式的历史循环,而是一种发展的进化论。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反对用抽象死板的公式或者固定不变的因素(如不变的人性和固定的社会结构)来研究社会事物与现象,强调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性和继承性。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社会时更多的是注重历时性的(di achronic)因素,而不是像经验实证主义那样专注于共时性(synchronic)的因素。这种方法论在本体论上强调人是社会本体的塑造者,人对社会本体的塑造是历史的具体的。这种理论一般对历史的发展怀有某种不可知论的成分。认为,历史是人的实践的具体产物,历史发展有趋势性,但历史发展的具体结果需要由后人的具体实践来创造,前人无法事先预见。在西方国际经济学中,罗伯特·考克斯(RobertW Cox)的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历史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他的《生产、权力与世界秩序》是这一方法论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与考克斯同一流派的还有斯蒂芬·基尔(StephenGill)和戴维·劳(DavidLaw),基尔与劳所写的《全球政治经济学》(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1988)也是这一方法论的著作。另外,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SusanStrange)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这种方法论特征。
1 考克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考克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主要建立在这样的论述上:不同的国际生产组织形式塑造了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社会生产关系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不仅塑造了不同的国家形态、国家利益,也塑造了不同的世界秩序;但同时,也产生着经济、政治与社会矛盾,人通过反思这些矛盾,创造着新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
具体地说,考克斯提出影响人的行为三种力量是:物质能力、意识和制度;这三种力量构成的历史结构决定着生产、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在某种历史结构下,“生产组织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力量,它们反过来影响国家结构的变化;国家结构的整体性变化改变了世界秩序的矛盾;”特定的霸权世界秩序又可以影响国家的形态,国家形态的变化影响国内的生产组织的变化。⑨考克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法,认为生产组织形式是社会力量(阶级)产生的基础,也是其他一些人类活动的基础;生产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家的社会基础;国家形式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有机决定的,是社会生产关系形成的特定“历史集团”的产物;但国家的形态还受制于世界秩序。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后,国家的生产是与世界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处于世界性的等级式社会生产关系之中,国家的形态也受世界秩序的影响。这样,国家的形态处于国内外社会生产关系的双重历史的、具体的建构之下。这样,国家的利益和对外行为就被历史具体地塑造了。这种塑造的基础仍是特定的生产组织方式。世界秩序根据考克斯的界定是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体系。霸权的世界秩序是霸权国(如历史上的英国与美国)把本国的生产组织形式推广到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同的产物,也是其他国家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国家这个中介)效法与服从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状态。非霸权世界秩序是各大国为使自己的生产组织形式成为世界主要形式进行竞争的秩序(两战期间的世界秩序)。因此,世界秩序从根本上说,也是生产组织形式的产物,是生产组织形式产生的权力的产物。⑩
这种世界政治经济的分析是实践本体论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研究中的具体体现。生产、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都是人实践的产物,不存在外在的给定性。物质力量、意识与制度是决定生产、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的历史框架,这三种因素都是在人实践过程中变化的。变化的动力来自于生产过程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生产、国家和世界秩序的变化。在考克斯看来,霸权秩序只是这种社会永恒发展下的暂时的社会平衡,它的社会交往模式和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能被固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平衡会逐步打破。各阶级会从矛盾与冲突中进行反思,创造出新制度(社会运行规则)。这又会导致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的新变化。这种反思不是工具理性的思维,而是一种建立在批判基础上的创造性心智活动。有机知识分子的主观创造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前提。通过有机知识分子的主观创造(思想)来教育大众形成一种普遍主观共识是建构新的历史结构的基础。这里,考克斯继承了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强调社会的变革不仅仅是经济矛盾下的产物,物质关系的变化并不能导致社会秩序的变化,只有对人的主观进行教化,改变人的主观,形成一种集体的共同意识,才可能促进社会的变革。但这种变革不是宿命性,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这样,考克斯没有用一种抽象不变的人性和结构来解释世界政治经济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关注世界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动因,关注历史在过去是如何变化,并通过分析历史是如何变化的来观察未来的变化。并且他对这种变化的分析不带宿命论和目的论的成份,而是强调历史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强调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方向在于人的主观努力。
2 斯特兰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英国学者斯特兰奇建立了一种结构性权力框架的模式对市场与国家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她指出:结构性权力决定着世界经济(生产、交换与分配)如何运行,而且在这种结构性权力下的世界经济内在地体现着某种政治———“财富、秩序、自由和正义”四种价值的分配和“风险与收益”的分配,从而在世界经济运行中“谁得到什么、如何得到”之类的政治问题有了结果。即权力结构决定着世界经济,经济体制中体现出政治。
斯特兰奇认为,决定经济体制的是权力,权力决定了各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体制中四大价值观的不同分配比例;权力决定市场运行和环境。但她强调,决定经济体制的价值分配与成本、收益、机会和风险的分配的权力是一种结构性权力。这种结构性权力构成和决定全球各种政治经济结构的权力,是决定办事方法的权力,建构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人民、国家与企业关系框架的权力。结构性权力是通过对安全控制,对生产的控制,对信念的控制和对知识、信仰与思想的控制而获得。斯特兰奇把这四个文献产生出来的权力综合成决定国际经济的结构性权力。 从对结构性权力构成的四个基础的分析看,斯特兰奇强调这四种结构是相互依赖的,彼此互为基础(彼此并列,没有一个处于优先的地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构成了结构性权力。
斯特兰奇的这种结构性权力分析框架充满着实践本体论的色彩。在斯特兰奇的理论中,正是掌握结构性权力的主体(人、阶级、或国家),把自己的利益诉求转化为一种制度安排,形成了一种经济体制,从而决定市场的成本、风险的分配,决定市场运作过程中各种价值的分配。因为结构性权力的主体可以通过强制的力量来维持稳定,可以通过控制生产的权力来决定生产的组织与分配,可以通过控制着信贷的创造与发放来抵制或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思想与知识控制和传播加强强制力量,决定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加强金融权力,诱导人们去认同现存的制度安排。因此,她眼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安排是人实践的产物。
建立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下的斯特兰奇理论有历史主义色彩。因为结构性权力主体历史、具体地塑造的国际政治经济体制,或者说国际政治经济体制,是由社会历史地、具体地建构,而不是可以还原的。但由于斯特兰奇没有深入探究四种结构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尽管她也强调国际关系理论应该关注国际体系的变化,这导致她的理论没有对国际体系变化的动因进行深入的解释。虽然在后来斯特兰奇把国家、市场和技术视为结构性权力变化以及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变化的三个决定因素, 但同样也没有深入分析国家形态、市场和技术是怎样变化与发展的,以及什么是动因促使它们的变化与发展,而只是说明了这三个因素如何共同影响与决定安全结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变化。这一点使得斯特兰奇理论中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带有瑕疵。有人甚至把斯特兰奇的理论说成是“似乎假设了一种社会永恒运动,但没有找到向前推动的驱动力”的理论。 这一点上斯特兰奇的理论不如考克斯的理论具有彻底的历史主义性和实践本体的特点。
三、结 语
以上以方法论标准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进行了概述,但这里必须强调,经验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在上述西方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的著作中并不是完全排他的,有些学者如吉尔平和斯特兰奇强调他/她的理论是用一种折中的方法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或其中的一些问题。这说明,他们都认识到用某一种方法论来研究国际/全球政治经济关系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只能适用于各自不同的目的,都希望用两种方法论彼此互补与折中,来更深入地研究国际/全球政治经济关系。斯特兰奇就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规范性、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与思考性、分析性的研究方法之间,无所谓正确与谬误之分”。“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如同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研究一样,可以兼容这两种方法”。 的确,在吉尔平这样的现实主义霸权稳定理论中也能发现一些历史主义的影子,在考克斯和斯特兰奇的理论中也能找到经验实证的成分,只是他们的理论在整体上更典型地体现出经验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而已。
注 释:
①这可以从美国学者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把他近来研究国际范围的政治经济学著作(2001年)取名为“全球政治经济学”中体现出来,1987年吉尔平将其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著作命名为“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吉尔平的这两本著作:ThePoliticalEconom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7,GlobalPoliticalEconomy,PrincetonUniversi tyPress,2001
②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有另一种分类,即以意识形态来分类,分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从这一角度来概述国际政治经济学可参见李滨、姚鸿《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学术渊源与当代代表》,《欧洲》1999年第5期。
③我在叙述霸权稳定论时主要依据的是Gilpin,ThePoliticalEconom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Chapter3和GlobalPoliticalE conomy,chapter4中的相关内容。
④这一定义来自克拉斯纳,见StephenKrasner,InternationalRegimes,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3,p 2
⑤RobertKeohane,AfterHegemon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
⑥这些人物的有关著述详见大卫·鲍德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⑦关于基欧汉的新制度自由主义的这种进化主义及其特征的分析详见AndresHasencleveretal ,TheoriesofInternationalRegime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pp 39-41
⑧这里作者所用的沃勒斯坦的著作是:现代世界体系(一至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ImmanuelWallerstein,“TheRiseandFutureDemiseoftheWorldCapitalistSystem”,inImmanuel Wallersteined ,TheCapitalistWorldEconom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
⑨RobertCox,“SocialForces,StatesandWorldOrders”,inRobertKeohaneed ,NeorealismandItsCritics,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6;p 220
⑩以上考克斯理论阐述主要依据下列考克斯的论著:“SocialForces,StatesandWorldOrders”,op cit;andProduction,PowerandWorldOrder,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7
11. SusanStrange:StateandMarket,London:PrinterPublishers,1994(2nded ),pp 23-42
12.StateandMarket,pp 23-32
13. S Strange,“AnEclecticApproach”,inThe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ed byC MurphyandR Tooze,Boulder:Col ,LynneRiennerPublishers,1991,pp 39-40
14.“StructuredStrangely”,Christopher May,“StructuredStrangely:SusanStrange,StructuralPowerand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inTheorizinginInternationalRelations:ContemporaryTheoristsandTheirCritics,ed ,byS ChanandJ Wiener,Lewis ton:N Y ,TheEdwinMellenPress,1999,p 51
经济学概述范文3
【关键词】经济数学;高职;课程改革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the economic mathematics in Hunan Chemic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forming steps and objectives of this course, which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erving the majors, combining the students’ factual situations, playing down the systematization and rigour,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and employing th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Key words] economic mathematic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
一、课程介绍
经济数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可以给予高职学生“必需、够用”的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经济数学课程还肩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特点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素质,循序渐进的数学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总而言之,经济数学为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的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而服务。如今随着网络资源共享的发展,这门重要的高职经济管理类学科也在改革中走进世界大学城。
二、课程改革依据
高职经济数学是为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服务的一门课程。通过对经济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乃至专业技能考察标准及专业技能竞赛试题进行学习和梳理,得到了经济数学对会计、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的重要作用。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到的主要就业岗位中提到能够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统计等工作。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要就业岗位中重要的一项是在相关物流企业、物流规划设计单位从事物流供应链规划与设计工作等。这些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中对一个学生(员工)的经济数学知识做出了基本要求。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是,要想在这个领域有较深一层的造诣,经济数学课程是必备知识。在经济管理各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中学生具备的定量统计分析、预测、运输作业决策、仓储作业决策等能力是经济数学课程所能培养的。经济管理专业中的西方经济学、物流经济学、物流运输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统计学原理、基础会计、配送与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都用到了经济数学的思想、概念、方法。湖南省经济管理专业技能抽查或竞赛中也可以用经济数学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可见,经济数学课程是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结合度非常高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而传统的经济数学课程并未将学生的这些专业需求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我们重新思考课程定位,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
三、课程整体设计
1、设计理念和思路
注重高职教育中经济数学的职业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现“一个立足,一个突破,一个创新”
一个立足:立足专业需求。转化教学视角,以专业需求的角度看待经济数学,不再拘泥于经济数学课程本身的知识框架结构,专业需要什么,我们教什么。
一个突破:突破原有课程结构设置。不再以原有经济数学严密的知识点叠加为课程结构设置。以专业课程所需数学知识点分类作为经济数学课程结构设置依据,注重高职经济数学课程的工具性。将经济数学知识按专业需要结构重构。
一个创新:创新原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不再遵循 数学概念-运算-应用的教学主线,创新为以专业案例教学为主体,介绍相关数学知识点,以数学软件为主要运算载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2、教学内容的构建
①以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程中与经济数学相联的知识点分类为依据,将经济数学课程结构设置为 数学软件的认识模块;常见经济函数认识模块;边际函数与弹性模块;简单的经济优化模块;利率、现值与终值模块;均衡问题与经济分析模块;投入产出分析模块;经济中的规划问题模块。②以专业案例为主,数学知识为辅构建课堂教学模块。③以质量为目标改革方法手段:紧扣专业讲概念;减少烦琐的理论推导;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专业需求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④以能力为目的实施过程考核:以多元评价的过程评价为主,重点考察学生的以专业视角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素养,力求开放性。
3、课程特色:
① 打破数学学科体系框架,突出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以专业需求为依据融合经济基础知识及经济案例于经济数学课程中,注重经济数学与专业的结合。
②课程主要采用经济数学模型为案例驱动教学,使学生体会从学数学到用数学的转变。
③将MATLAB软件与数学计算训练相结合,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数学问题。
四、课程资源建设目标
借着网络空间课程建设这样一阵东风,广大高职院校的师生都可以从中受惠,经过改革实践的经济数学课程也可以成为其中一员。按照课程设计思路,建成教学一体的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教案、授课课件、概念库等资素材齐全,通过世界大学城教学空间建设系统化网络资源课程,实现资源共享、实时交互,拓展课程学习。
五、结束语
作为当代大学生普遍交流与学习的场所,世界大学城正在发挥它积极的功能。这其中空间的课程建设是师生交流学习的重要资源,如何将高职经济数学这门课程的改革与空间建设结合起来,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供更好的资源为大家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孝理,经济数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2]覃东君,论提高职院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Vol.31.3.
作者简介:
吕靖:(1982-),女,内蒙古包头人,讲师,现任教于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刘志峰:(1966-),男,湖南益阳人,副教授,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经济学概述范文4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
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边缘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从经济角度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强有力的工具。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实用性、预测性和定量性等特点。由于“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需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要在现有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案的改革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教材建设的任务:一是要确保质量;二是要有新意、有创意,要瞄准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三是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国内有不少有关“技术经济学”的教材,但缺少反映有关林业方面的教材,而且也未能及时体现我国经济改革、会计改革、税制改革等方面的新内容、新变化。因此,编写(林业)技术经济学系列教材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借鉴国内外有关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经验,充分结合林业的实际,北京林业大学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层次学员的意见,结合学科的发展和各专业的需要,启动了高质量的教材编写工作。预计形成《(林业)技术经济学》系列教材共3册,分别为:《技术经济理论(上册)》、《技术经济方法(中册)》和《林业技术经济案例研究(下册)》。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我校目前的教学计划,“技术经济学”内容体系分为两段:非专业本科阶段讲授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专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结合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应用方面的课程。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规定,上述系列教材中的《技术经济理论(上册)》和《技术经济方法(中册)》仅适用于非工商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即适用于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学生使用;而对于工商管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3册教材均适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使用上述系列教材的同时还要指定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的原版教材作为指定教学参考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材系统的配套建设,在确保高质量教材建设的同时,还应根据技术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讲义、教学大纲。“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应以发展的观点,本着“强化基础与提高能力的宗旨”,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变化合理选择和组织新的教学内容,精简和调整原来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有体系、更完整、更新颖,实现教材、学习指导书、教学课件相结合的模式。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科研式和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我们探索了案例式教学方法,建立了“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加习题、案例分析、上机实验、课程设计”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师讲授
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以外,积极采用启发式、研究式、导学式、导创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利用基于PowerPoint软件平台研制与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相适应的“技术经济学”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如,为了满足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意愿,在授课中精选章节,让学生自我发挥、自我表现,并由同学评析、老师总结,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并在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由于“技术经济学”课程突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操作性强等特点,因此如何把多媒体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用好用活,充分发挥其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课堂讨论加习题
在基本原理、重点和难点由教师课堂讲授的前提下,对于比较灵活的教学内容,教师事先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自学、思考、准备,再到课堂上讨论。讨论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以分析、归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强,对学生理论层次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针对必须进一步强化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应进行课堂习题训练,形成《技术经济学习题集》,通过课堂作业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全面掌握,并在课堂作业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在理论教学、习题训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专题案例实践。例如,在资金的时间价值、技术经济分析、财务评价等理论教学结束以后,以“折现率应如何确定”、“项目中设备如何折旧”、“项目赢利能力趋势”等为专题,分别选取不同的案例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辅以启发和情景的综合教学法,即在分析、讨论案例时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利用案例本身的特有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强化了理论教学,而且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案例的一一对应,大大增强感性认识,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案例教学的同时,形成《技术经济学专题案例集》,并注意经典案例和最新案例的结合,保证案例的规范化与及时更新。通过一个一个的案例教学实践,使学生们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使学生们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吃一堑长一智,得到运用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上机实验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求学生对经济学、管理学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因此,需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课程设置了10个学时的实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验证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理论,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得到进 一步的理解和巩固。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业务流程,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实验的方法和技巧,熟悉用计算机软件Excel制作可研报告所需报表的程序。要求学生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计算、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撰写实验报告,主讲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细致的指导。通过具体的上机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具体业务的操作程序,掌握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理论、案例、实验等环节进行整合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理论教学、案例实践教学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各有侧重的教学环节,如何使不同的环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课题。应根据目前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出具体的项目经济评价内容,形成完善的《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以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设置项目经济评价的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深入研究一个案例,包括原始数据收集、计算方法的选择、财务报表的编制、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写出项目评价报告,以判断项目财务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掌握项目评价的分析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项目内容进行详细的项目设计,完成项目计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形成《技术经济学习题集》、《技术经济学专题案例集》、《技术经济学实验手册》、《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以配合全新的教学方法;对方案拟定、技术经济计算、方案选优、综合评价等教学内容列出大量的习题与案例,以适应理论教学、专题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需求。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生比较重视考试成绩,因为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综合测评的名次和奖学金的等级,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因此,如何使考试成绩真实、有效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与把握,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教师思考、探索的问题。“技术经济学”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与现实结合紧密。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的考试方式单一、题型固定,考查死记硬背的多,考查学生能力的少。为了克服这种不良现象,应通过多元化和复合式的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我们计划进行“题库测试、习题训练、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四位一体的考核制度改革,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力求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充分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与素质,切实考出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考核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是:建设测试题库,编写《技术经济学习题集》、《技术经济学实验手册》、《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形成“题库测试、习题训练、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四位一体的考核制度;每位学生期末的课程总成绩应涵盖“题库测试、习题训练、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按不同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首先,根据每位学生对《技术经济学习题集》中作业的完成情况给出习题训练成绩,并以2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其次,根据《技术经济学实验手册》的规定,考察学生实验课程的表现情况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并以2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再次,按照《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规定,考核学生的课程设计,并作为开卷考核以30%的比例计人课程总成绩。最后,根据“题库测试”中提供的试题类型,结合学科的发展和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期末考试,以3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即每位学生最终的课程总成绩一习题训练成绩×20%+上机实验成绩×20%+课程设计×30%+期末测试×30%。
这种考核制度不仅有效地避免了闭卷考试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经济学概述范文5
关键词:大学财经数学;经济科学;教学方法
一、引言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在经济领域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采用了数学工具,经济管理领域从学科基础到应用实践都变得焕然一新,显示了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近年来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济、金融和管理方面的数学方法的大量涌现,以及在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中,数学定量方法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提法,已经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大学的财经数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全球化、网络化、高新技术化和知识化的新经济时代,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大学的财经数学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我国加入WTO后,财经金融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竞争机制加强。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财经数学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人们对财经数学认识的日益提高,对高层次财经数学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财经数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财经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们所培养的数学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大力加强,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还严重不足。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明显不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等。财经数学教育应该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改革和发展财经数学教学方法,紧密结合现代最新经济科学成果,培养国际化、创新财经数学人才。
二、数学与财经科学的联系
数学与财经科学紧密关联,数学的许多理论与方法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当代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
20世纪经济学研究的教学化对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财政和金融领域,50年代初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是金融定量分析的开端,在这之前的金融学通常以定性研究为主,很少有精致的定量分析。G,Debreu以数学对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做出的贡献而获经济诺贝尔奖,数学的公理化方法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数学与经济的结合方面,线性规划的建立,是由生产的调度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在已经普遍用于经济活动分析的各个方面,在数学学科上形成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线性规划。70年代以后,由于衍生经济的发展,F.Black和M.S.Scholes应用随机分析的理论,得到著名的期权定价公式,它是数学在金融方面应用的一个突破。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莫顿和修斯,以奖励他们在研究衍生证券价值方法方面的贡献,即建立了可用于定量分析的关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一修斯公式。这充分说明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数理分析,在解决财经领域问题中的显著作用和重大意义。目前在全世界的证券市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和交易者要用关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修斯公式对各种衍生证券估价。关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修斯公式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使用最频繁的数学工具,它构成了蓬勃发展的新学科一金融数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研究新型衍生证券设计的新学科一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例如,如果有人在1926年1月投资1美元美国的国库券,到1994年这1美元将变成12美元。如果把这1美元投资股市,例如购买S&P500指数,到1994年这1美元将变成811美元。如果利用关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一修斯公式,对这两种证券逐月作最优的组合,到1994年这1美元将变成12亿多美元。该理论对未来的风险,提供了系统的、不依赖于人们主观态度的估价方法,并且还为如何化解风险提供了完整的思路,使得这一理论还被广泛地应用于一切带不确定性的环境下的决策问题。例如项目投资、保险合同估价、企业管理等。上述事例表明,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数学分析方法,有助于进行正确的金融决策,并带来惊人的经济效益。
数学也对一批学科带来极大的推动。例如,用数学模型研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用数学手段进行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预测,用数学理论进行风险分析和指导金融投资。在经济与金融的理论研究上,数学的地位更加特殊。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当中,数学家或有数学研究经历的经济学家占了一半以上。应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形成了数量经济学,涵盖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博弈(对策)论等。注重研究经济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通过定量研究去发现和证实经济联系与经济规律。在应用研究方面,注重研究经济要素的运动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影响,运用各种经济数学模型进行经济分析与预测,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决策提供定量与模型支持。其他如保险业务,证券经营等方面,都广泛地应用着数学。此外,还形成了一门新的有关经济的数学学科一精算。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数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至大部分诺贝尔经济奖都授予了与数理经济学有关的工作。
三、数学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应用举例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市场风险已经和信用风险一起,成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怎样客观和科学地进行风险管理是金融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风险量化技术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需求密切相关。80年代初因受债务危机影响,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诞生了《巴塞尔协议》,通过对不同类型资产规定不同权数来量化风险。90年代以后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及交易的迅猛增长,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几起震惊世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危机大案(如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事件),促使一些国际大银行开始建立自己的内部风险测量与资本配置模型,以弥补《巴塞尔协议》的不足。G30集团在研究衍生品种基础上提出了度量金融市场风险的VaR风险估价模型。
VaR(Value-at-Risk简记为VaR)中文译为“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某种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合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VaR是基于统计分析基础上的金融风险量化技术,是对市场风险的总体性评估,可以测量不同市场因子、不同金融工具构成的复杂资产组合和不同业务部门的总体市场风险。
VaR利用数学公式计算金融风险价值,利用概率与数理统计、高等代数等数学方法,量化市场风险的积累程度。例如,银行家信托公司1994年的每日99%VaR值平均为3500万美元,这表明该银行可以以99%的概率做出保证,1994年每一特定时间点上的投资组合在未来24小时内的平均损失不会超过3500万美元。通过这一VaR值与该银行1994年6.15亿美元的年利润和47
亿美元的资本额相对照,则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即可一目了然。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养老金基金采用VaR方法作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手段。
压力测试法也是一种金融风险的量化技术,主要用于对极端情景(发生概率小但后果十分严重的紧急事件)进行风险分析,目的是评估风险管理模型或内控流程的有效性,制定改进措施,防止出现重大损失事件。例如可以用来考虑政治(如政权更迭)、地理(如地震)和经济环境等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冲击。压力测试法是对VaR方法的重要补充,两者构成了比较完整的风险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充分捕获正常市场条件下的收益机会,还能适用于市场混乱的时期,反映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损失大小。
总之,在当代科技、文化、社会、经济和国防等诸多领域,数学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结合经济科学成果进行财经数学的教学改革
目前的财经数学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实用技能的要求明显,呼吁加强师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教材和教法难如人意。传统授课模式受到挑战,学生要求教学方式、内容多样化,要求改革教学手段和知识结构的呼声较高。
未来的财经数学人员要求职业判断能力强,善于运筹帷幄,不拘泥于财经数学思维。这要求我们的财经数学人员知识面广,财经数学教育改革需要新理念,通过与其他专业、学科及院校的协作、联合、优势互补、双赢的方式,打开财经数学教学的新局面。要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经济科学成果前沿性相结合,在介绍数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当今最新的财政金融科学成果等做引导性的介绍,形成了一个新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内容要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融合新的财政金融科学成果等。
数学教学应该吸收经济科学的许多新技术内容,例如金融专业,既包括金融、投资、保险精算等内容,也包括数学统计的内容,数学与这些学科是难以分开的。这样必须要求教师要开拓新领域、更新知识结构,也要求数学课程体系和结构在综合化方面进行重组,其结果必然出现许多新的体系结合面和内容生长点,从而大大促进数学学科专业的实质性改革和建设。
开展数学教学改革,要吸收不同专业的相关教师参与。例如包括应用数学学院、金融学院、保险学院和信息学院等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开展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要确定新的培养目标,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不同学科的课程,不是简单拼凑的切块,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地集于一体,要求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集于一课,为改造和更新数学专业提出了挑战和机遇。要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浓厚氛围,通过繁荣学术活动来推动学科交叉。采取大讨论、学术茶会以及系列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碰撞,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举办“数学、经济、金融系列论坛”、“前沿科技大师论坛”、“多学科博士论坛”和“中央财经大学大讲堂”等系列讲座,为学科交叉融合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这些系列论坛和讲座将推动数学和经济学科的交叉融合逐步走向深入。
同时,作为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开设的基础课,数学课程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内容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变部分学生对数学基础课程不感兴趣的现象,在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打破原理性课程枯燥无味的传统局面,要改变“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特点,制作动态演示课件,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性内容能够有一个直观接触。此外,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合作排练,对多个教学内容进行分角色模拟表演,以此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验安排上,选择典型的实验,到专门的微机实验室内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将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五、结束语
紧密结合财经科学成果,改革财经数学教学方法,目的在于选择有内在联系的相关专业(如金融、保险精算、计算机等),制定系统的、结构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数学学科在综合化的基础上,获得视野更开阔、内涵更丰富、基础更宽厚的发展,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通晓数、理、财经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更大潜力的综合型人才。为此必须确定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它既不是原有数学、经济专业的移植,也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拼凑和删减,而是要求突出其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合成和综合连接,以达到整体上和深层次上的真正渗透。
经济学概述范文6
【教学片段1】在生活原型中生长出概念
材料1:二年级小朋友60米跑了五次,时间分别如下(秒):15,14,12,10,14。60米我通常要跑?摇?摇?摇 ?摇秒。
师:这5次的时间不一样,说明跑得有快有慢,时间多说明跑得慢,时间少说明跑得快,时间越少就越快。
师:第二天,他回到学校,要填这张表格“60米我通常要跑?摇 ?摇?摇?摇秒”。当时,我正好站在他边上,我发现――这位小朋友填了15,却又把15涂掉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如果是我,我也会涂掉,因为这是所有时间里最慢的。(板书:最慢)他把最慢的填在上面,他甘心吗?(板书:不甘心)
师:后来,这位小朋友填了10,一会儿又涂掉了,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又要涂掉吗?如果是你,你会涂掉吗?为什么?
师:10秒是他的最快成绩,他能不能每次都跑10秒啊?(板书:最快)
师:同学们,他最后填了一个数,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最后填了几?
师:他一定会填14,理由是什么?
生 :他两次跑了14秒。
师:在所有的5次中,14秒出现的次数最多。(板书:最多)所以,他填14,对吗?
生 :我觉得是13,因为他们的平均数是13。(板书:平均数)
师: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 :12,因为这样保守一点。
生 :13没出现过,12有道理。(板书:没出现)
师:12和14比,14秒偏慢,12秒偏快。(板书:偏慢?摇偏快)
师:现在有3个答案出来了,你们觉得哪个答案的可能性比较大?
生 :12、13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师:14最多,但偏――慢,12又偏――快,那么,有没有不偏慢也不偏快的呢?
师:13既不偏慢,也不偏快,那么,他能不能填13呢?为什么呢?
生6:因为它是平均数。
师:什么是平均数,谁告诉你的?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7:把5个数相加,再除以5,就是平均数。(板书算式)
师:13,这位小朋友根本没有跑出来过,你敢填吗?理由呢?
生8:虽然今天没跑过,但是如果下一次真的跑出来了呢?
师:他说现在是没跑出来,但是下一次呢,下一次有可能跑出13吗?(有)
师:虽然这5次没有,但第6次呢?(有)可能性大不大?(大)为什么?
生9:因为它正好不快也不慢。
师:13虽然现在没有出现过,但是下一次有可能跑出来。用这一个成绩来代表他的速度正好,这是最能代表他的成绩的。
师:小朋友们看过来,刚才这位小朋友说的可以算的,那这个算式算出来是不是13呢?自己算算看。
师:结果是13,说明13跟这组数有关系,原来13就偷偷地躺在这些数后面。
【赏析】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平均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虚拟数的学习。于是,俞老师创设了一个用数来表示跑步水平的情境,成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借助跑步的经历,将“最快、最慢、偏快、偏慢和不快不慢”这些与平均数学习有关的知识储备提取出来,作为新概念学习的依托。课堂上,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对数据进行猜测、质疑和辨析,在否定之否定的数据分析过程中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逐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改造为数学知识。最后,俞老师通过巧妙的点拨,揭示平均数13与这组数据的内在关系,得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此外,我们还发现,俞老师非常善于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态度等),成功地让学生移情入境,让他们在“不甘心”“不好意思”中深化对新知的认可与理解。
【教学片段2】在数学模型中发展概念
材料2:活动棋子图。
师:想想,你可以从这里变出一个13吗?
学生操作(图2)。
教师板书:平。
师:平均数是平分(指图)、均分(指算式)来的。现在,你们知道平均数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1:平均数就是把5个不同的数变成一个相同的数。
材料3:15,10,14,12,14。
师:同学们,这几个数都很特别,你认为哪个数最特别?(13)
师:它有几个特点?
生2:两个,“不快不慢”和“]出现”。
师:符合这两个特点的数,我们称它为――平均数。因为这个数“正好”,所以可以代表这位二年级小朋友的跑步水平。虽然这个数没有跑出来过,我们可以“移多补少”得到。(板书:移多补少)
师:所以,他写多少是最合理的?(13)
师:这个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吗?
生3:今天要学习这个知识。
师:那你们学懂了吗?
生4:我有个问题,平均数也不一定是非要不出现吧?
师:那么,平均数可以出现吗?(可以)
师:比如说,第六次出现13。
【赏析】有研究表明,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还不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活动来直接形成数学概念,主要还是通过“行为性概念”来获得一些概念。这句“平均数是平分、均分来的”既展现了平均数“移多补少”的本质,又概括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直接就把抽象的平均数概念直观、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而且,通过对这5个数据的对比、分类,进一步放大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强烈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特别状态”,即不快不慢的正常水平;还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数学中的特殊状态,即虚拟性。此外,笔者还体会到,这个故事不单是讲给学生听的,更多的是讲给教师们听的――平均数的概念本来就隐藏在生活之中,平均数的算法是伴随着概念的形成而产生的,总数除以份数只是一种计算的窍门而已。
【教学片段3】在实际应用中深化概念
材料4:6和4;1,3和5。
师: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几?
生1:6加4,再除以2等于5。
师: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几?
生2:1加3加5,再除以3,等于3。
生3:1加2等于3,5减2等于3,平均数就是3。
师:有一条河,平均水深4米。最深几米,你知道吗?
生4:不知道,可能是6米,也可能是2米、1米。
师:如果平均水深1米,小朋友走过去安全吗?
生5:不安全,可能有的地方不止1米。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平均数)
师:平均数有什么用?
生6:它解决了代表一位小朋友跑步水平的问题。
师: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生7:不快不慢,正正好,可能没出现。
师:我们这个数(指13)这么特别叫什么数――平均数,那这个数呢?(指15)这个数呢?(指10)这个数呢?(指14)我们以后慢慢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