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1
【关键词】安倍经济学;货币政策;通货紧缩
2012年底安倍政府上台后加速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在激进的货币政策以及灵活的财政政策和经济结构改革配合下,日元开始加速贬值,股市加速上涨。
一、安倍经济学的含义和内容
1.安倍经济学的含义
“安倍经济学”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企图通过激进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举措,来实现通胀率两年内达到2%、物价回升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2.“安倍经济学”货币政策内容
2013年1月底,安倍政府提出“无限期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通货膨胀率达到2%作为政策实施期间的条件。2013年4月,日本央行宣布在2年内把当前日本量化宽松规模扩大1倍,把量化宽松目标由以往隔夜拆借利率转向基础货币,在2年内每年以60万亿日元至7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规模。同时将40年期国债在内的长期国债列为收购对象,并将购入更多房地产信托基金和交易所买卖基金。
二、“安倍经济学”目的分析
1.“安倍经济学”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经济增长速度80年代年均4.6%下滑到90年代的1.1%,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更是一度让日本经济增速下跌到0.6%。与经济增长低迷相随的是,日元兑美元的大幅升值。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兑美元从1985年的1美元兑250日元上升到2012年1美元兑78日元。经济持续低迷,日元汇率飙升,让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通货紧缩中。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国家纷纷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创造出来的巨额国际资金,纷纷将目光转向报酬率远比欧美市场高的亚洲市场。作为全球主要货币之一的日元吸引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日元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为保持日元汇率稳定和提振经济增长,日本央行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2.“安倍经济学”的目的
日本自80年代末经济泡沫破裂以来就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长期处在低位,然而20多年来日本经济并未走出经济低迷、通货紧缩的困境。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调无可调时,汇率成为影响日本银行、企业、居民最为重要的价格工具。在通缩持续、日元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居民的消费支出越来越少,企业不愿借贷,银行不愿放贷。在安倍政府看来,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正是日本经济走不出困境的症结所在。结束通货紧缩的唯一途径就是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让日元贬值,改变投者的通胀预期。
所以,“安倍经济学”显性目的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让通胀率上升到2%的水平,隐性目标则是通过日元贬值和汇率价格机制来改变日本银行、企业及居民持有资金的流向和消费预期,进而改变日本银行、企业以及居民的行为方式,配合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经济结构改革,实现物价的回升、经济增长。
三、“安倍经济学”的实施效果
1.“安倍经济学”实施效果
随着日本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日本股市大幅上扬,日元汇率不断贬值,股市从2012年12月底的10600点攀升至2013年5月的16000点,最高涨幅时达50%,日元兑美元一度达1美元兑101日元,贬值近30%。日本GDP一季度按年率增长4.1%,私人消费增长0.9%,出口增长3.8%,进口增长1.0%,增速均为2013年前所罕见。
2.“安倍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安倍经济学在打破通缩局面、某种程度重振日本经济是有可能的,但货币政策能否消除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失衡,对提高基础性增长有多大帮助,还需时间来观察。
尽管今年10月日本核心通胀上涨0.9%,为5年最快,但通胀率的上升很可能是因为日元贬值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上涨所致,而非工资上涨所致。日元贬值给日本大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同时,假如利润不能转向家庭部门,则日本要实现通胀目标和提高经济增长趋势的目标还很遥远。经历一季度的高速增长后,“安倍经济学”似成强弩之末,日本经济持续下滑,2013年GDP增长率,一、二、三季度分别为4.1%、3.8%、1.1%。
而今年4月1日消费税上调(从5%提高至8%),对于本已低迷的日本经济而言,市场对日本经济未来复苏的忧虑明显增大。
“安倍经济学”希望以激进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长期的产业政策来重振日本经济、重拾日本经济的信心,以便让日本经济真正走出“迷失20年”的困境。一年来的成就,可以说是首战告捷,但鉴于未来的重重挑战,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还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易宪容.“安倍经济学”效果及影响的理论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6)
[2]伯格斯坦,沈联涛著;杨宇光,刘放国译.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苏显扬,吕慧敏.揭开“安倍经济学”的面纱[J].经济前瞻,2013(7)
[4]张玉棉,闫亚梅.20世纪90年代日本财政刺激政策的实施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3(4)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现代林业 高等林业教育 林业经济管理 学科建设
伴着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的材料技术在林业中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促使着林业在发展的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尤为突出的就是生产力的提升,同时在林业的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方面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些方面的进步带动着林业迈向了现代化阶段。为了更好的推动现代化建设中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利用率的提高。所以,在加大建设林业管理学科,进行创新理论实践指导,加大培养在林业方面的高素质实业人才,都具有重大意义。剖析现代化林业建设的实质意义,对现代化林业建设的特点和性质进行分析,针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林业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进步的方案策略。
一、现代化林业建设的本质含义
随着现代化林业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广泛应用,结合在长期发展中的不均衡性等特征,我们将现代林业的含义定义为:在现代社会深入的了解森林演变规律的情况下,以互相了解社会经济体系和森林生态环境体系的基础下,现代科学普遍应用进行生产、应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系。来提高整体的林地生产力高度,提高民众参与度和认知生态文明知识的程度;并且创办科学的现代林业发展体系和有效的利益分配制度,达到在利用森林资源来满足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程序。
从林业的地位功能、经营理念。发展的源动力、发展的环境上来讲,与过去的林业相比较,现代林业建设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取决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在此基础上,保护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并以完善的生态环境体制与发达的体制目标来达到林业的长足快速的发展则是林业产业的重中之重。
二、林业经济管理完善的体系保障建设和侧重点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着压力,主要是由于快速发展和变更的林业经济活动内容、形式和程序的变化。所以,一个完整的工程体系必须具有主要的工作重点,且利用这个系统有重点的开展工作加强保护措施。
(一)林业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
培养优秀的林业人才,加强教育。主要是依据发展要求,在以培养先进的林业人才为主的前提下,对人才制定发展方向;在教程的整合别注意对经济学和实际方法论知识的普及,侧重培养人才的思辨和研究能力;注重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学习。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习中,侧重与林业有关联的现代管理经济和政策的理论学习,构建起一个关于林业管理、政策、经济基础、森林资源、林业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为以后的林业理论研究课程做铺垫。同时结合国内前沿热门研究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讨论,依据本源特色做出整体的规划格局;加强学术交流和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一批有学科教研能力的且在林业方面具有影响力的人才,加强国内外林业人才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注重引进国际上的前眼睛里理论思想,以此来提升我国在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的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二)林业管理保障体系如何建设
在开展培养优秀人才和加强学术教育的重点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加强建设和完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制,有力的保障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对于现代化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来说,加大创新力度,培养创新意识,将教学内容和现代林业建设实际相结合,加大培养出一批符合现代化林业建设要求的,具有很高林业时间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加强推进全面建设,提高人才服务现代林业实践的技能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对于现代林业教研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高层领导非常注重现代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进程,已经把对现代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习列为了国家非常重要的学术学科研究,同时也得到了教研体制建设方的大力支持。但是,现代林业经济的社会地位而言,只有北京林业大学唯一一所高等院校进入了国家大力培养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高校,这还是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建设的真正需求。面临着各种困境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制建设,还应需要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去克服困难。所以,身为现代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一员科教人员,更应该持续认真专研且始终致力于为林业建设做贡献的科研工作中去。
三、结束语
在现代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只有把握住林业建设中的特点及属性的基础上,将学科应用到经济学的范畴中去,努力加强培养一批有利于现代林业建设的实干人才,努力致力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与合作,汲取国内外最先进的林业建设教学体制和科学研究意见,来促进我国现代化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长足发展,使我国现代化林业建设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谢屹,温亚利,刘俊昌.试论现代林业建设背景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J]. 中国林业教育. 2012.(01)
[2]徐寿军.我校首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隆重开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05)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3
论文摘要: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迅速,我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体系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金融业的发展变化,已经很难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跟上国际金融发展的步伐,我国国际金融学科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等都亟待改革和创新,并能与国际接轨,实现新的飞跃。
一、我国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现为全国经济类院校和非经济类院校都开始扩张金融学生源。但在“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照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及21世纪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要求来看,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金融学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划分过细,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容易使学生形成单纯的专业意识和狭窄的知识结构,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问题不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也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符合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课程体系尽管日趋完善,但至今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在欧美,资产定价、公司金融以及新近兴起的市场微观结构是金融学研究的主体,而国内多数高校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 为基调,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这一差异使得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还是以宏观金融为主,微观金融领域的前导课程和基础课程还相对薄弱,这无法适应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所出现的日益衍生化和日益工程化的发展趋势。尽管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已开始引进美国的原版金融学教材,力图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更新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但要真正有一个根本性、全面性、本土化的变革,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国际金融学科面临的新变化
近十多年来,国际金融学科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国际金融教科书也出版了很多,其中许多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从掌握的资料来看,以下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1、金融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就其从单一国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其国内的金融日趋自由化和市场化。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问题的核心就主要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如何开放资本账户?如何在资本账户开放中趋利避害?由于其涉及到汇率制度安排、货币兑换、国际收支调节、资本流动的管制与放松和国际储备管理等这样一些国际金融学最基本和最本质的问题,因而也成为国际金融学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
2、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
内部均衡目标有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等基本目标和产业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等衍生目标,外部均衡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基本目标之外,还有贸易收支平衡、资本流动平稳、对外金融稳定、贸易条件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提高、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的地区、行业、部门分布合理等派生要求。而在内外均衡目标的追求中,不仅本身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因素的牵制和影响。所以,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成为各国在开放经济下在宏观经济与金融调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3、与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相伴生的区域化金融、货币合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凸现,各种战略规划和构想、各种组织形式和实践活动不断涌现,从而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又一重点和热点。
4、以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主体的国际融资、国际投资、国际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活动,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影响,都越来越大,从而使跨国微观国际金融日趋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内容。
三、国际金融学的新变化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面对国际金融学的这些新发展,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如下几点:
1、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在理论的逐步展开中深刻理解国际金融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只对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作简单的介绍和批判、将国际金融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务合一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我们应当加强对反映了市场经济普遍规律的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数学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运用,并将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体现在教学中,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一般途径,对于国际金融来说,这一原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活动极为活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外部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内外均衡的冲突越来越引起注意,而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在我国总的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急需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新的改革。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要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对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该将基本理论讲得尽可能的清楚透彻,并多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课后习题练习与考试或考查中体现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我国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1、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目标改革
通过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学者的交流,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1)横向目标。本文将横向目标确定为专门培养以下三类金融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在于培养以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扎实的科研方法、较为突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先进人才,此类人才有益于我国金融学科的理论发展能够跟上国际的发展步伐,并能在国际金融的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则主要就是与金融实务相结合,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又可继续分为综合管理型人才、职能管理型人才、外向型人才等各种实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则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复合型人才,和“经济学+其他学科”复合型人才。
(2)纵向目标。横向目标确定以后,还必须对纵向的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做好一个系统的分类:对于专科生而言,专门塑造具有必备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国际金融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本科生,则必须塑造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熟悉国际金融实务,并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等经济管理人才。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然将他们塑造成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力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级经济学管理人才。一般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一部分则是管理型人才,突出的优势则是熟悉国际上的各种金融实务,能够在国际贸易之中独立承担交流能力,具有很强的经营管理创新能力。 转贴于
2、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根据国际金融学科的新发展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把上述的内容尽可能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要改革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选择好教材,目前在国内一些高校内所选用的教材的内容较为陈旧,权威性明显不足,还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有的教材内容缺乏更新,与现今发展迅速的国际金融实务衔接不上,误使学生的认识有点滞后,不利于我国国际金融行业水平的提高。有的教材只是一味的学习西方的金融理论,缺乏与我国国情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学习之后无法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因此,本着以上的问题,在选择国际金融系列教材上,应当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熟和规范的教材体系,另外,由于国际金融形势不断变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快,而国际金融教材从计划、编写到出版发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是最新的教材,出现一两年后也会滞后于实践的情况。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应将国际金融的教学置身于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国际化教学之中,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最新资讯,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持教材、课程、教学的时效性。
3、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涉及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操作,内容跨度很大,这一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必须多样化。
首先,理论联合实际,推陈出新,新旧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具有抽象性、专有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要求教师对于教学方式要启发诱导、推陈出新,针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务性为一体的特征,应从当前的国际金融领域的具体实例入手,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以鲜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教学方法上,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其次,研究性教学必不可少。研究性教学是相对于应用性教学而言的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金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特征,很显然比许多其他学科,包括经济学的一些基础性课程更具有广阔性和适用性。
最后,借助现代多媒体实现双语教学,加强与国际接轨。作为信息革命的产物,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现代直观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形并兼的方式来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况,可以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动态,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大了授课的信息量。双语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近距离和直观地了解国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考核方式多元化
为培养合格的适合未来金融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除了从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外,改革和丰富考核方式也是实现新形势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在总体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就国际金融教学确立多样化的合理考核模式,包括围绕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有计划地安排课后查阅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再撰写相关的探讨性论文;将考试方式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模拟实务操作,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课外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这些安排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理论探讨,2008
[3]王群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5,9
[4]张建友.国际金融学科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调整[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5]蔡庆丰,张亦春.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思路和培养目标设计[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2)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 科学消费观 绿色GDP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工业文明创造的巨量物质财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但其自身所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在工业文明形态下,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的核心生产动力就是尽最大的可能通过在经济体系内部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经济的不断扩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企业大规模生产商品,消费者不断扩大消费规模并迅速对消费品进行更新换代,这样,“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就成为维系工业社会得以持续而不至于面临崩溃的怪圈,这一怪圈被阿兰・施耐伯格称为“苦役踏车”。“苦役踏车”这一过程在初始的生产阶段向自然界索取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同时又在终端的消费品更新换代中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产生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在自然界中不断积累,加之以生产过程中所耗费资源的持续增加,就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愈来愈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局面,严重危及到人类在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上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而这种现状之所以产生,就在于长期以来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的无知和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人类产生的废弃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若想在地球上长期生存与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保证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绝不超越自然生态系统所天然具有的界限,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可能永远维系下去的。正是在对这一真理有了真正掌握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终于被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多种表述,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由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向联合国提交的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表述旨在强调人类在利用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时的代际公平性。这种代际公平在自然生态系统上的表现,便是要求人类始终应保证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不突破自然生态系统的“界限”。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障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前提下的“发展”。
在对以往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进行彻底反思的基础上,生态文明这一以遵循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文明形态理念被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与工业文明形态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盲目冲动是大相径庭的。为了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应以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作为基本着力点。
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基础
(一)生态经济的内涵及其不同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生态经济是指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经济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强调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现行的经济生产与消费方式,尽力发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大力发展生态高效且经济发达的产业类型,着力建设和谐先进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色宜人的环境。究其根本,生态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整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携手前进,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类型。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应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是人类社会任何发展阶段都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工业革命后,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种破坏自20世纪始逐渐表现得更为明显,尤其是在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愈来愈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开始大量出现并日益严重起来,引起了人们对以上各类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探讨。学术界对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所引发的生态危机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出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经济类型。这些经济类型尽管在研究内容、研究侧重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却都是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宗旨而被提出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就是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过程。
(二)绿色GDP及其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推动
发展生态经济,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摒弃那种把经济增长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就要求改变传统经济模式下盲目追求GDP的经济发展观,以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绿色GDP针对GDP的先天不足进行了调整与完善,在GDP中扣除掉了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环境退化和污染治理的成本,并加上了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收益,更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水平。
改变过去以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而代以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过去传统经济模式无视自然生态环境价值的错误的调整。此外,由于生态经济实际上是对经济效益与自然生态环境兼顾的产物,这必将因其对经济效益的兼顾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毕竟经济发展是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最重要手段,因此也不可能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完全放弃经济发展,这种情况就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对生态经济的主导与推进成为必须。
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但这更多是从生产角度着眼,而一旦脱离了从消费的视角对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与消费行为所做的相应调整,生态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则事倍功半。因此,将科学消费观的推广普及与发展生态经济有机整合,无疑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
科学消费观是消费领域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工业文明形态下的经济模式会异化消费加剧生态危机
工业文明形态下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都是建立在探讨如何在经济系统内部合理配置资源以达到GDP(或利润、或效用水平等)的最大化,而不考虑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相应的承载力。这样的经济模式必然导致资本在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持续扩大生产规模,而为了将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就利用资本控制下的宣传机器(大众传媒)鼓励人们过度消费甚至盲目消费,致使消费者在脱离其实际生存需要的情况下以消费主义作为其生活方式而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炫耀性消费。这种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只专注于获取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为基础,反而以满足人类的虚荣心为导向的消费形式就是异化消费。当异化消费逐渐内化到人们心中,并成为相当多数人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时,社会消费规模便日益扩大,这不仅会消耗掉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所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还会推动社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并最终达到经济规模不断增长的所谓“理想局面”,在客观上就必然导致生态危机不断加剧。
(二)科学消费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消费观以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消费观。科学消费观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基本着眼点,排斥那种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不断增长、带动资本持续增值的观念,是生态文明形态下的消费观。
首先,科学消费观鼓励健康消费。健康消费指的是正当的消费、合理的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而进行的消费。鼓励健康消费,就是要反对那些为了满足人的虚荣心而进行的大大超越了人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的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
其次,科学消费观主张公平消费。公平消费是指那种在全社会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消费差距最小的消费。当前,不同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巨大的消费差距。这种基于历史以及资本主义剥削等原因所形成的差距不仅导致世界经济失衡,而且由其导致的贫困现象还进一步加剧了生态危机,严重危及到人类在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公平消费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并持续为之努力。此外也应注意,公平消费的所谓公平,其本意不仅是注重代内公平,而且更是强调代际公平。而强调代际公平,无疑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
再次,科学消费观倡导全面消费。全面消费是指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消费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求。而异化消费只片面地强调物质领域的消费,对精神层面消费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伴随着异化消费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沦为物欲的奴隶,陷入了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追求物质财富而又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恶性循环中,同时却忽视甚至无视了良心、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对人而言更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种局面将不可避免地 使人类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危险境地。因此,科学消费观倡导全面消费,强调要更加重视那些能够陶冶情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精神消费,就非常有利于改变这种不利的社会现状。
最后,科学消费观提倡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就是指适度的消费、节约的消费,就是反对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坚持可持续消费,就会减少向自然界索取过多的资源,就会减少向自然界排放过量的废弃物。从本质上说,可持续消费无疑是科学消费观里最为直接地契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因为,上文所述的健康消费、公平消费和全面消费本身即含有可持续消费的深刻意涵。
(三)科学消费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
可持续发展是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而被提出的,而生态危机的出现,不仅与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更与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即异化消费息息相关。
生产与消费在同一经济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角色,生产过程向自然界索取原材料,而消费过程则向自然界返还废弃物。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一旦过于频繁,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力,生态危机将必然发生。因此,不仅要以生态经济形式减少向自然界获取过多的资源,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过量的生产废弃物,更要以科学消费观为指导,反对毫无节制的异化消费的物质生活。尽管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方式,但消费方式终究在事实上对生产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当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发生了科学消费观所倡导的改变以后,他们的消费行为会通过市场传递给生产者,进而导致生产者改变其产品的生产导向甚至是改变其生产模式。从这种意义上,“消费决定生产”这一论断就具有着非常高的合理性。因此,我们说科学消费观所倡导的以健康消费、公平消费、全面消费以及可持续消费等消费模式替代异化消费,实现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变就对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小视的巨大作用,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科学消费观本质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
总之,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着手,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方面在民众生活中积极普及科学消费观,这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83-02
一、背景
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中,对经济全球化作了如下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对外贸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成为全球化的有机整体。与此相对应,语言,尤其是英语成为国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来看,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2]。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而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国际经济交流和变幻的国际经济形势的挑战,既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同时也要在专业和知识结构上取得国际的共同语言,从而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与国际市场接轨。有资料表明,绝大多数跨国公司CEO认为,跨国交易能否顺利实现与语言和交流有着密切的厉害关系,行之无效的沟通往往会带给公司惨重的经济损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申办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盛事也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中国学子远赴重洋获得求学机会的同时,各国的企业也不断涌入我国。种种迹象都表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势不可当。而我们现在高校英语教学的状况却远远滞后于市场对英语水平的需要。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现状
(一)新鲜词汇的大量涌现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语言作为国际交流的载体,往往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出现新的词汇。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各国的文化底蕴都会对英语词汇产生影响。由于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出现了许多经济集团。我们以商务英语的教学为例,如金砖四国(BRIC)、地中海联盟(Union Mediterraneenne)等。另外,跨国公司的名称也做了相应调整,如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演变成International Firm ( 国际公司)SupernationalEnterprise (超国家公司) 和Cosmo- Corporation(宇宙公司)等。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Ferguson)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把China 和America 合并出Chimerica 这个英语新词,即“中美国” [3]。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商务英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呈现出了地域特点。如颇具中国语法词汇和风格的中式英语,方便面instant noodles、二锅头smalltwo pots of heads等等,是将汉语言与英语语言相结合的中式英语。如果我们从传统的教学角度来审视这样的词汇,很显然,它们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甚至是存在拼写问题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式英语正在不断地填充着英语的词汇储备。
(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不强
我国的学生从英语学习的时间上看并不算短,从初中到高中甚至大学至少有8年的时间,更有甚者,现在的小学生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了。然而,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仍是差强人意的,我国的大学毕业生的英语使用水平与就业市场的需求是不成正比的。在传统的应试教学的模式下,很多学生即使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甚至通过了托福考试也不乏英语表达欠缺者。“哑巴英语”教学,导致了学生听说弱、读写强的怪现状。无法将汉语与英语有效转化,往往造成了不能恰当表达,甚至很多学生惧怕用英语进行表达。这种状况不但使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也使得英语教学不能与国际接轨,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学生过多的学到了英语知识,而忽视了英语表达。如何使学生更好的与时俱进,也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三)缺乏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衡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人的行为方式还是其思想观念都是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的,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从不断发展中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待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应对危机等等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上述能力和素质往往是我们目前的学生所缺乏的。只有具备过硬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四)教师本位思想严重
我国目前的应用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助。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墨守成规,学生对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没有提出意见的权利,只能是被动接受。而在教学方法上也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学的多,主动学的少,积极性匮乏,学习热情不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言堂,学生成了旁观者,学生的听说能力不高,互动也较少,参与意识弱,学习氛围压抑。而大多数老师也拿学习成绩作为对学生评判的标准。在此种思想的指引下,很多教师让学生在背诵和记忆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把阅读理解作为训练的重点,忽视了语言应该进行交流的特性,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得学生虽然成绩不差,但是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
(五)不能有效地将语言与其本土文化相结合
美国学者萨皮尔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语言的文化和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不但可以互相协助,同时也可以相互启发。当今世界存在着众多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因此也就构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比如,中国人习惯于中庸,美国人思维跳跃,德国人比较认真遵循原则,不同的文化特点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使得对同一问题的语言表达各国也不尽相同。学习英语语言如果不理解英语文化也就很难准确表达,而且也容易由于不理解文化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外国文化的介绍并不多,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刻,这样就难免形成教学内容与文化背景的脱节。由此可见,要想掌握好一个国家的语言,就必须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熟悉文化背景无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还是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新思路
(一)重视英语学习者的个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靠语言传递。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全球化行为需要全球化语言沟通。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国际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掌握英语。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必须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而这一目标也应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相适应。应该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将背单词,讲语法,做阅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到能力培养上,突出英语的实用性与交际性。在课堂上,可以模拟一些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虚拟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让学生多说多练,改善英语听说水平。在注重学生个人角色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起到恰当的引导作用。教师也不能忽略自己的作用,对学生不能理解的内容还是应该进行讲解和指导,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所学的内容。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适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队伍的良莠决定着教学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是必修的功课。高校可以采用定期让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通过与其他院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充实教学内容。同行之间的互相观摩、切磋,甚至是到国外亲临文化语境,对教师而言都是不错的提高方式。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只有不断扩充知识储备、丰富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提高层次,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好 学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指路明灯,只有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更新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才会更为丰富。
(三)改善教学环境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需求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客观上为高校学生营造了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虽然有所增强,但是要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离开课堂,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有所降低,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为学生营造出英语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多使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多说的同时也带动学生多说。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多购进一些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联系的英语图书资料,增加阅读场所。多一些英语读书角,多开设一些英语沙龙,为学生们进行英语交流和沟通提供有效的平台。也可在校园电台中多增设一些英语节目,比如英语歌曲、英文对白的英文电影,进行英语歌曲大赛,组建大学生英语协会和社团等等,通过这样的有效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甚至可以增开一些诸如商务英语、英语交际口语等专业英语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选修课,学生在修得学分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英语技能。这些课程可以使用英语原版教材。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尽量用英语回答问题,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写简单的文字内容,如报告或论文等。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调整教育模式、优化各个教育环节,才能培养出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带动就业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使更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47.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6
关键词:慕课;《有机化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39-02
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模式[1]。“慕课”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脱颖而出。我校《有机化学》作为化学专业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形式仍属传统。如何在“慕课”这场教育的改革中积极参与,有效实施,提升《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课程学习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值得大家思考。
一、慕课背景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其含义“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2]。2011年它在美国快速崛起,2013年在中国拉开帷幕,中国著名大学北大、清华等陆续加入国际慕课平台,国内建成了包括“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中文慕课学习平台,这极大地冲击了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到2015年初,仅“中国大学慕课”一家平台预告的慕课课程数就达到460门[3]。
“慕课”的优势在于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翻转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在线方式,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态度[4-6]。“慕课”的核心理念是“微课程、小测验、及时解答、学习自主”,使学生更易获取知识,掌握运用知识[7],符合网络信息时代学习碎片化、方便化的需求。当前无线网络覆盖面广,智能手机、可移动性数码产品在学生中非常普及,因此慕课实现了与智能平台、应用软件的无缝连接,成为适应科技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新的教育、学习模式[8]。
二、《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1.《有机化学》理论教学的现状。《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面广,多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在《有机化学》中化学反应复杂,机理难于掌握,学生在面对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方法与途径。除此之外,《有机化学》还是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I域之一,其课程教学内容新知识的剧增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矛盾日益显著[9]。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无疑对于增加课程内容的信息量是十分有益的,它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于一体,直观明了地把抽象、繁杂的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10]。但多媒体教学中,信息量大、授课节奏快、主线不明显等问题仍然存在。
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目前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部分化学实验设备昂贵、试剂和耗材价格过高;很多实验涉及到有害、有毒试剂的使用,但考虑到绿色、环保和实验安全等相关问题,这类实验一般只讲其原理,不进行实践。
与此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学生在课前通过课本等参考资料预习实验内容;课堂中教师讲解实验原理、装置、步骤及注意事项之后,学生一边操作练习,教师一边进行指导;课后实验总结及撰写实验报告。受传统实验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制约,学生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低,实验预习往往流于形式,“照方抓药”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有机化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慕课”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国内外学校广泛采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种开放自由的学习方式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是,针对我校的教学现状,慕课还无法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必须与翻转课堂及传统教学相融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目前我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改革实践。
1.教学内容。目前大学生考研仍然作为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我院学生选择的院校及专业不再单一。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考研志向,推荐相应教材及MOOC教程,使不同层次要求的学生有目的、有效果的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在面对“985”、“211”时不再望而却步。实验中,利用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充实实验内容,丰富学生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环节。引入“慕课”元素,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例如,《有机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在各类有机课本中都是比较重要的章节,但由于内容较抽象、谱图繁多、信息量大等原因,其教学效果一直不佳。如果利用仿真软件按照背景知识、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前沿等方面将抽象的理论或过程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其工作原理或过程,同时选取已有MOOC平台上优秀的视频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有机实验内容中自己合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鉴定,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机实验中采用传统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有机实验有最直接的感受和训练,而且还可以自主选择时间与空间,在不需要药品、实验设备的条件下,通过仿真软件对大型仪器的工作原理、参数设置、常见问题等环节有一定的理解,并完成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这种模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多次的实验练习,不用担心实验的安全、药品和仪器的损耗等问题,同时弥补了大型仪器设备缺乏造成的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缺失。
3.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建设《有机化学》网络答疑平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技能技巧的训练非常重要。有机实验分为基础操作及实验技术的学习和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两部分内容,在基础操作及实验技术的学习时,传统教学为主,翻转课堂为辅。教师可以为每一个有机实验制作微视频,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原理及可能出现问题的同时,教会规范的仪器组装及操作要求,以期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学生在实验之前针对教材内容及视频资料进行预习,对实验过程进行最直观的了解,在实验操作练习中,尽量做到心中有数,脱开课本,同时针对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在实验操作练习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在有机化合物的制备部分的学习中,以学生主动查找合成设计为主,课本教材为辅,学生借助学校已有的网络课程平台,观看传统合成操作,查阅资料,比较优缺点,设计自己的合成路线,通过网络答疑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筛选最佳方案。网络答疑平台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更加紧密,教学质量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晗,马群,李印龙.教学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及应用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2):187-190.
[2]刘鑫春.对我国实施慕课教学的一些思考[J].攀枝花学院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5:32-34.
[3]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29-32.
[4]李涛.全球MOOC浪潮中的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14,30(6):32-35.
[5]张红艳.慕课及慕课引发的教育变革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2):16-17.
[6]陆源,厉旭云,叶治国.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1-16.
[7]温燕梅.慕课时代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4,41(18):180-183.
[8]肖得力,何华,季一兵,李洁.慕课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J].广州化工,2015,43(21):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