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与经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与经济学范文1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金融实践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姜丽丽(2011)站在经济学科的立场讨论了计量经济学和相应的计量软件(主要是Eviews)的结合;李劫(2014)对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认为应该将原理验证性实验与研究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张卫东,黎实(2016)讨论了博士阶段的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问题。但是,由于金融数学是新兴专业的原因,当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尚缺乏针对金融数学专业的探讨。本文重点针对金融数学专业剖析计量经济学中金融理论及实践结合不紧密问题,并给出相关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计量经济学与金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不紧密
当前计量经济学教材在编写时,为了满足较少学时的需要,保留了数学抽象,减少了与经济学理论的结合,特别是与金融学、投资学理论的结合更是几乎没有。这使学生在学习时很难理清计量经济学课程与金融理论、金融问题间的关系,而且学习完成后也难以应用该课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们以如下两个例子为例。
第一,以消费—收入案例作为经典一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案例。当前众多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在介绍完经典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相关理论后,为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往往引入一个实例进行分析。由于当前教材大多以经济学或金融学学生为授课对象,所以其在教材中引入的案例往往都是经济学的案例。例如,分析居民收入与消费间的关系。如此导致金融数学的学生误认为计量经济学仅仅只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在金融上应用很少。
第二,引入消费习惯作为经典多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案例。不少教材在对多元线性回归案例的选择时,仍然是主要以经济学、金融学的学生为考虑对象,通过引入消费习惯(上一年的消费)进一步加深消费—收入模型的分析,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案例。然而这对于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正好加深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误会,如此导致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误认为计量经济学在金融上没有应用。可见当前计量经济学的案例分析往往都是以传统的经济模型作为分析,考虑的往往是消费—收入等这些经济现象,没有体现出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的应用。这显然不足以让金融数学专业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在金融学、投资学中的应用,学生亦难以将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应用于指导金融实践。事实上,金融学、投资学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三因子定价模型等等大量金融模型就是计量经济学中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这些金融模型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引入必然将对金融数学的教学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何把金融理论及实践与计量经济的教学进行结合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推导的改革措施
金融数学的学生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应该是在学习好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的同时,把方法与模型应用于现实金融市场,以指导金融实践。因此,针对上述数学推导的设置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改革措施。
第一,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分析作为案例引入计量经济学。在介绍完计量经济学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μ后,立刻把金融学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作[1]FamaEF,FrenchKR.Commonriskfactorsinthereturnsonstocksandbond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3,33(1).[2]姜丽丽.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26).[3]李劼.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为案例引入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例如,采用CAPM分析中国石油(R2)的收益:R2=α+β(Rm-Rf)+μ,其中,Rm为市场收益(例如上证综指的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例如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APM在计量经济学的视角下其实就是做一个简单的一元回归。因此,通过在案例中引入CAPM的实证分析,能加强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到计量经济学与投资学间的关系,提示学生的学习兴趣。
金融与经济学范文2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银行体系 稳定性 银行危机
一、利率市场化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1.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调控由直接管制方式转为间接调控方式,即利率由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当市场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时,利率下降;反之则上升。利率市场化加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利于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以促进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是使商业银行集利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与一身。因此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定价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的过程。从经历过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利率自的同时,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风险,并严重影响了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2.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风险
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风险是指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利率波动所产生的(市场化环境)金融风险。首先,利率水平升高以后,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银行资产的平均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增大。一方面,利率显著升高后,一般生产性投资项目的利润下降,众多贷款者不能通过正常的生产活动还本付息,就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证券等投机性的高风险行业。但是高风险贷款并没有得到高收益的补偿,特别是在银行委托――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经理人的放纵会使银行的逆向选择与风险激励的负面效应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若贷款利率水平随存款利率水平同步提高,高利率将降低企业利润,使其自我积累能力减弱,导致企业更高的债务率或减少贷款需求。若贷款利率没有同步提高银行必然通过自身效率的提高来弥补存款利率单方面上升所引起的筹资成本的增加。
其次,利率的升高也会给赤字过多的政府带来巨大的债务利息负担,这时政府为弥补进一步扩大的赤字,往往会求助于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政府的财政风险也会转嫁给银行,导致银行经营利润的下降。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各种经济活动转嫁和集聚到银行的风险,不断积累的不良资产将严重打击存款人的信心,一旦崩溃,银行必将出现危机,并迅速扩张传染,使整个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面临危机。
3.利率市场化的恒久性风险
利率市场化的恒久性风险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利率风险,主要源自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只要实行利率市场化,就会伴随着利率风险。尽管这种风险是银行业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但严重的利率风险会给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资本带来巨大的威胁,进而影响银行的稳定性。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的管理原则和监管原则》,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选择权风险。
二、资本项目开放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经济学分析
资本项目开放,又称资本项目可兑换或资本项目自由化,是指对资本和金融账户项目下资本流动的限制放开,是一个自由化的过程。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一国资本项目开放,可以促进其参与国际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可以促进一国金融及其经济主体等加快发展和完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也加剧了国际金融领域的风险因素,更是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体系。
1.公众信心结构变化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银行体系建立在“公众信心”的基础上,尽管这种信心心理因素无法量化,但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随着资本账户的开放,影响公众信心的因素将随之增加,公众的信心结构有可能变得更加脆弱和不稳定。
首先,由于在开放经济环境中,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自主性将被削弱。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公众很可能会怀疑政府是否有能力像过去资本管制时那样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手段并担负起危机的“最终救助责任”。即在资本开放后,公众对于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最终的控制能力的信任程度将大大降低。其次,资本账户开放后,各种金融变量指标的健康情况有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同时,资产转移和货币替代的成本会随之下降。因此,一旦公众对本国银行体系的状况有任何不良预期,其信心就会迅速发生扭转,从而采取果断的行动,将会严重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2.资本过度流入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当资本大量流入,银行的外币净负债明显上升,如果对外负债的增加只导致国外资产的增加,即银行投资国外证券或把资金贷放给国外,其扩张效果较小。但是,纵观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除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资本流入规模与国内信贷的增加是同步的。面对急剧增大的信贷业务量,银行现有的内部管理能力在短期内不能适应,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信贷决策程序混乱、风险评价和控制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对于资本项目开放后资产价格的失调和动荡带来的损失,缺乏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的银行就更显得单薄无力。
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削弱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当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由于投资者不能自由地跨国界套利,利率平价不能成立。一旦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开放,投资者可以在本币和外币之间自由套利,就基本满足了利率平价理论的假设前提,于是就有(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国内市场利率-国际市场利率。其中,即期汇率由货币当局决定,远期汇率由市场预期决定,国际市场利率由国际市场决定,于是国内市场利率就会随着国际市场利率或市场心理预期的剧烈变化而发生意外变动。如前所述,利率的大幅度波动将会危及一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因此,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项目的开放使得货币当局自主控制国内利率水平的难度加大,由此导致的利率意外波动将极大地危及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三、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相关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1.外资银行进入可能导致银行特许权价值下降,进而导致利润下降
银行特许权价值,是指通过对利率和市场准入的限制为银行创造的租金,这种租金使得银行许可证对持有者而言有价值,这就形成了银行特许权价值。在金融管制时代,许多国家的银行依靠特许权价值获得巨额垄断利润,对于它们维持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市场准入限制减少甚至取消后,特别是伴随着大量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银行部门的垄断地位被严重削弱,利润骤减。银行风险的抵御能力将大大降低,并可能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迅速上升。
2.外资银行进入可能恶化国内银行的资产质量
一方面,外资银行在服务质量和营销手段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旦进入很可能会造成国内银行优质客户的大量流失,使得国内银行面临更多的劣质客户或高风险客户。客户质量的下降必然影响信贷质量下降,不良资产率上升,这无疑意味着国内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加。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在抢占市场时,往往会采取“摘樱桃”战略,即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后,往往会将业务集中于具有盈利性的市场和财务状况好的优质客户,从而使得国内银行的盈利性遭受冲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果本国银行体系是相对低效率的并且处于较差的资本状况下,则其面对增大的竞争压力的反应可能是从事风险性较高的信贷活动以获得足够的利润边际,这将把银行推向倒闭的边缘。
四、结束语
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核心组成,其稳定性对一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银行危机频繁爆发,说明银行体系稳定的基础十分脆弱。我国银行体系虽然从未发生过危机,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开放,我国银行体系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系列风险。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状况及金融开放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便加强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刘锡良曾欣: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道德风险.财贸经济[J].2003(3):25~32
[2]张荔:论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助推作用.经济评论[J].2001(12):42~49
金融与经济学范文3
论文摘要: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迅速,我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体系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金融业的发展变化,已经很难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跟上国际金融发展的步伐,我国国际金融学科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等都亟待改革和创新,并能与国际接轨,实现新的飞跃。
一、我国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现为全国经济类院校和非经济类院校都开始扩张金融学生源。但在“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照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及21世纪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要求来看,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金融学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划分过细,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容易使学生形成单纯的专业意识和狭窄的知识结构,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问题不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也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符合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课程体系尽管日趋完善,但至今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在欧美,资产定价、公司金融以及新近兴起的市场微观结构是金融学研究的主体,而国内多数高校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 为基调,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这一差异使得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还是以宏观金融为主,微观金融领域的前导课程和基础课程还相对薄弱,这无法适应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所出现的日益衍生化和日益工程化的发展趋势。尽管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已开始引进美国的原版金融学教材,力图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更新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但要真正有一个根本性、全面性、本土化的变革,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国际金融学科面临的新变化
近十多年来,国际金融学科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国际金融教科书也出版了很多,其中许多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从掌握的资料来看,以下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1、金融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就其从单一国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其国内的金融日趋自由化和市场化。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问题的核心就主要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如何开放资本账户?如何在资本账户开放中趋利避害?由于其涉及到汇率制度安排、货币兑换、国际收支调节、资本流动的管制与放松和国际储备管理等这样一些国际金融学最基本和最本质的问题,因而也成为国际金融学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
2、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
内部均衡目标有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等基本目标和产业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等衍生目标,外部均衡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基本目标之外,还有贸易收支平衡、资本流动平稳、对外金融稳定、贸易条件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提高、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的地区、行业、部门分布合理等派生要求。而在内外均衡目标的追求中,不仅本身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因素的牵制和影响。所以,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成为各国在开放经济下在宏观经济与金融调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3、与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相伴生的区域化金融、货币合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凸现,各种战略规划和构想、各种组织形式和实践活动不断涌现,从而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又一重点和热点。
4、以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主体的国际融资、国际投资、国际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活动,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影响,都越来越大,从而使跨国微观国际金融日趋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内容。
三、国际金融学的新变化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面对国际金融学的这些新发展,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如下几点:
1、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在理论的逐步展开中深刻理解国际金融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只对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作简单的介绍和批判、将国际金融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务合一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我们应当加强对反映了市场经济普遍规律的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数学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运用,并将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体现在教学中,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一般途径,对于国际金融来说,这一原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活动极为活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外部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内外均衡的冲突越来越引起注意,而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在我国总的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急需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新的改革。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要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对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该将基本理论讲得尽可能的清楚透彻,并多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课后习题练习与考试或考查中体现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我国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1、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目标改革
通过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学者的交流,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1)横向目标。本文将横向目标确定为专门培养以下三类金融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在于培养以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扎实的科研方法、较为突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先进人才,此类人才有益于我国金融学科的理论发展能够跟上国际的发展步伐,并能在国际金融的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则主要就是与金融实务相结合,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又可继续分为综合管理型人才、职能管理型人才、外向型人才等各种实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则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复合型人才,和“经济学+其他学科”复合型人才。
(2)纵向目标。横向目标确定以后,还必须对纵向的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做好一个系统的分类:对于专科生而言,专门塑造具有必备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国际金融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本科生,则必须塑造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熟悉国际金融实务,并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等经济管理人才。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然将他们塑造成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力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级经济学管理人才。一般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一部分则是管理型人才,突出的优势则是熟悉国际上的各种金融实务,能够在国际贸易之中独立承担交流能力,具有很强的经营管理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根据国际金融学科的新发展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把上述的内容尽可能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要改革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选择好教材,目前在国内一些高校内所选用的教材的内容较为陈旧,权威性明显不足,还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有的教材内容缺乏更新,与现今发展迅速的国际金融实务衔接不上,误使学生的认识有点滞后,不利于我国国际金融行业水平的提高。有的教材只是一味的学习西方的金融理论,缺乏与我国国情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学习之后无法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因此,本着以上的问题,在选择国际金融系列教材上,应当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熟和规范的教材体系,另外,由于国际金融形势不断变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快,而国际金融教材从计划、编写到出版发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是最新的教材,出现一两年后也会滞后于实践的情况。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应将国际金融的教学置身于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国际化教学之中,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最新资讯,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持教材、课程、教学的时效性。
3、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涉及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操作,内容跨度很大,这一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必须多样化。
首先,理论联合实际,推陈出新,新旧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具有抽象性、专有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要求教师对于教学方式要启发诱导、推陈出新,针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务性为一体的特征,应从当前的国际金融领域的具体实例入手,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以鲜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教学方法上,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其次,研究性教学必不可少。研究性教学是相对于应用性教学而言的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金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特征,很显然比许多其他学科,包括经济学的一些基础性课程更具有广阔性和适用性。
最后,借助现代多媒体实现双语教学,加强与国际接轨。作为信息革命的产物,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现代直观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形并兼的方式来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况,可以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动态,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大了授课的信息量。双语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近距离和直观地了解国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考核方式多元化
为培养合格的适合未来金融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除了从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外,改革和丰富考核方式也是实现新形势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在总体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就国际金融教学确立多样化的合理考核模式,包括围绕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有计划地安排课后查阅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再撰写相关的探讨性论文;将考试方式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模拟实务操作,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课外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这些安排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理论探讨,2008
[3]王群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5,9
[4]张建友.国际金融学科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调整[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5]蔡庆丰,张亦春.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思路和培养目标设计[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2)
金融与经济学范文4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 沈明高 记者 张
赴美任职七个多月,林毅夫最大的感触是:天底下的穷人和农民,都是一样希望能够改善他们自己和子女的生活
1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财经》年会“2009:预测与战略”海外专场上,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一如既往地受到媒体们的“围堵”。生长于台湾、深造于中国大陆和美国的顶尖学府,而后多年在北京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决策建言,至2008年进入世行工作,林毅夫的独特经历与身份,让他关于中国、美国与世界的意见尤受关注。
在《财经》年会上,林毅夫用数据和史实阐述了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国资产泡沫导致的过度消费,以及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残余扭曲导致的过度储蓄。所以,人民币升值扭转不了中美的失衡,应该解决两国各自内部的结构问题。
1月14日,《财经》记者在世界银行总部大楼专访林毅夫。访谈在中午11点多开始,林毅夫从一个会上匆匆赶来;采访结束后,他又立即坐回自己堆满书的办公桌前,因为“1点钟还要和行长佐利克开会,要准备一下”。
赴美任职七个多月,以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研究为专长的林毅夫说,自己在世行任职数月最大的感触是:“天底下的穷人和农民,都是一样的可爱,都一样希望能够改善他们自己和子女的生活。”
他说,世行的工作让他有机会走访许多发展中国家,思考过去不太思考的问题;也让自己进一步确信,发挥比较优势,是发展中国家的最佳发展之道。
《财经》:这次全球性危机让我们看到,金融原来可以以如此方式拖垮经济。你对二者的关系有什么看法?
林毅夫:金融属于服务业,所以,金融应该为真实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应根据真实经济的需要来考虑金融服务的安排。金融的结构、创新,都应该围绕这一点来展开。实际上,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从非正规金融变成正规金融,后来变成银行,小银行变成大银行,股票市场,二板市场,再到风险资本……都是根据真实经济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对真实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贡献。
当然,金融业有其特性。它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存在着道德风险泛滥的可能。所以,发展过程中如果监管不到位,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财经》:可不可以说,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
林毅夫:很难这么说。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应该还是跟实体经济同步的。这次危机的问题是监管不到位,而不是金融没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道德风险没有克服。要说发展中国家金融滞后,就要看“滞后”指的是什么。我们常说金融结构要跟实体经济结构相一致,实际上有时说发展中国家金融滞后,是说很多发达国家有的金融制度或安排,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弱或不存在。
问题是,适合发达国家的金融安排是不是就适合发展中国家?不一定。
比如说,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的也许是为资金需求量小、经营活动比较成熟的农民或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适应这种需要的金融安排,应该是地区性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发达国家,这种金融机构基本上是过时的,它们在发展的早期是那样,但现在更多是全国性的大银行。
《财经》:发达国家金融的高度发展,引发了这样一场全球性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是什么?是继续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走它们走过的路,还是另找一条路?
林毅夫:学习和探索都重要。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是解放思想,对各种理论和经验都需要认真学习和了解,但也必须实事求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来决定,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条件尚未成熟的。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基本的制度安排是市场经济,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总要发挥一定作用,市场才能运行得更好。
《财经》: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在发展金融时,很大程度还是在学习发达国家。你认为金融发展要切合实际需要,那么,中国的发展需要注意什么?
林毅夫:“需要”有两方面。一是使中国的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结构相符合,也就是要有满足中小企业和农民需要的金融服务;当然,结构并不是单一的,因为中国也有大企业,也要有能够满足大企业的金融服务。二是金融必然有信息不对称,必然会有潜在的道德风险,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一定的作用,对金融进行监管。
《财经》:危机也让人们开始思考经济结构转型。你认为中国是否还应继续外向型的发展模式?
林毅夫:应该说外向型的政策基本上是要坚持的。因为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的经验可以明显看出,本来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北美没有很大差异,就在那一次大萧条中,拉美国家从比较开放的经济变成了比较封闭的经济;而同样属于资源型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则继续推行开放经济。60年后,二者发展的绩效差距非常明显。所以,对中国来说,外向型的开放经济是不能动摇的。
说中国应该转向消费型,要先看消费被压低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促进消费有两种方式:一是可以通过二次分配来增加消费,二是在一次分配中解决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要使经济转向消费型,如果是在二次分配中转换,可能就会有问题,因为这不能持续――不生产,单单靠消费、靠转移支付,经济的效率会很低。如果转向消费型是在一次分配中,让低收入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由于低收入者消费倾向较高,那么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就会增大。
一次分配是指在竞争市场中形成的价格,也就是要理顺一些要素价格。要在一次分配中解决公平跟效率,就要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比较便宜,相对丰富,那就更多地发展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或是一些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密集的区段,这样低收入者的收入就会提高。
总的来说,经济一定是开放经济,不能简单地说是从外向型转向消费型经济。
《财经》:这次全球性的危机也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并没有“脱钩”。你认为,未来发展中国家在保持开放的同时,在发展方式上是应该更加独立,还是更加融入全球分工?
林毅夫:首先,“脱钩”可以从两种角度来理解,一是波动是否关联,二是增长率是否有明显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率差异不大,而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率是有明显差异的。比如今年,根据各种预测,发达国家是负增长,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是4.5%,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跟以前是不太一样的,是脱钩的。
但我们是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中,相互依存,发达国家有经济波动,发展中国家也是在平均增长率的上下波动,这个波动是没有脱钩的。
所以,一般要讲脱钩,主要还是说增长率,而波动是不太可能脱钩的。
从经济大萧条的经验来看,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最好还是融进国际经济体系之中,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这是最有竞争力的,也就会在各种状况下都表现得最好,不管是在“顺风”还是“逆风”的时候。这场经济危机中,同样是受到全球危机的影响,有的国家发展得比较好,有的国家受到冲击比较大,仔细想来,背后的道理也是这样。
《财经》:如你所说,发展中国家要发挥比较优势,有各自的限制条件。中国和其他国家相比,限制条件有何不同?中国的高速发展是否由于限制条件相对较少?
林毅夫:中国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中国的一个较大优势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限制条件是过去的“包袱”也不少。其他发展中国家则刚好相反,“包袱”相对少一点,但是政府的执行力比较弱。
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的。如何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实现它们的优势并进入良性循环,切入点在什么地方,需要根据各国的实际来思考。
《财经》:你曾在《中国奇迹》一书中对中国的发展过程做出很多重要的总结。如果要续写这本书,有什么新的观点是你想要表达的?
金融与经济学范文5
关键词:虚拟经济 金融危机 法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P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81-02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的一个概念,对其认识有各种不同观点。一类观点认为虚拟经济是基于实体经济而产生,但又相对独立运行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另一类观点将虚拟经济视为与人们心理密切联系的虚拟的价值系统;还有一类观点认为金融就是虚拟经济、或至少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上述第一种观点,认为虚拟经济是指基于劳动力经济和资源经济等实体产业,并与其相对的、以虚拟资产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方式,如金融证券、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和与黄金脱钩的货币等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创造国民财富虚拟部分的经济成分。虚拟经济虽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是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渠道,而且对市场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它既有繁荣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面,也有背离和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可能。
在虚拟经济中,资本投机逐利的本性得以极度扩张。在期货、股指、期权、外汇掉期交易等虚拟交易制度下,投机者期望通过市场的不断波动而得以快速赚取利润的动机,与管理者期望维护市场稳定发展的愿望是相矛盾的。虚拟经济日益由产生于、服务和助益于实体经济,而演变为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并左右其发展周期。马克思曾在《资本论》第2卷第68页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因此,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资本的本性趋使其不断寻找新的载体以实现迅速增殖的目的,这样本身不具有价值、其价值量主要由需求决定的虚拟资产便成为资本快速逐利的最佳选择。“由于虚拟资本创造过程较为轻易,衍生速度快且回报率较高,因而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这样资本大量滞留在虚拟经济领域里独立增殖,再加上当代货币的虚拟化使得货币与虚拟资本的界限日益模糊,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就容易产生泡沫经济。这也正是当代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具有潜伏性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虚拟化并日益背离实体经济的变化中,境内资金在储蓄、资金和资本市场之间来回搬家,境外游资或虎视眈眈、或快速斩获于全球化的金融市场;虚拟资本有时犹如脱缓的野马在市场上肆意驰骋(日益背离和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资本家们认为,既然可以通过虚拟交易创新而以钱生钱,又何必在乎那些辛苦的实体经济中间环节呢?所以,广大资本家便绞尽脑汁地开发国民经济中的虚拟成分,使虚拟经济“一枝独秀”,而实体经济则远远滞后。然而,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其未来现金流量(微观或宏观的)预期的不确定性、大量投机资金的游弋炒作等,常常导致虚拟资产价格远远偏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加之信用监控体系的不健全和投资者的“羊群效应”,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现代经济中的资本化定价方式和高杠杆资本运营,迎合了经济虚拟化的需要,虚拟经济中的定价方式与实体经济的成本定价不同,其定价中除了成本因素外,更多地包含了折现的未来收入流量,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是建立在许多假设条件下的。这样,虚拟经济中的资产价格天生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与人们的心理、信心、行为偏好等主观判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市场信心由于某些事件发生而遭受打击时,未来收益的假定条件便会发生很大变化,预期收入流量甚至会转变为负数。“以其为基础的资本式定价方式也将回归到成本定价方式,这样经济的整个虚拟化过程就会出现逆转,资本的价值增殖载体就会不断地向低层次的形态回归。经济发展也暂时止步。当资本的价值增殖载体回归到相对以前较低的形态以后,社会在此重建了信心,从而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得以确立,资本化定价方式开始泛化,资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过程。”以虚拟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用美元现金买回其他国家的产品和资源,而卖出产品及资源的其他国家再用得到的美元现金购买美国的债券等金融资产,美元现金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又通过资本金融账户流回美国。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通过资本金融账户不断回流的美元刺激了美国境内可以炒作的虚拟资本的不断膨胀,这些虚拟资本包括房地产、股票、债券及其他可以反复炒作的金融资产。”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贷危机迅速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经济过渡虚拟化导致的实体经济的衰退,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和贸易结构的失衡,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金融机构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作为企业的它们必然要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其市场地位的特殊性,金融机构的决策和市场行为可能会带给社会巨大的外部性(或正或负),这就是规制金融机构和虚拟交易的动因和理性基础。比如国家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准人、存贷比、利率、汇率、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范,以及国际上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资本金构成、对敞口、违约概率和损失估算的要求。然而,“由于资本不l~i)A实体经济领域向虚拟经济领域扩张,整个经济系统的核心越来越表现为一套价值系统,而资本则反映了一定时期的价值取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它要求打破国家的界限,在不断地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这样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经济的虚拟化,而经济虚拟化的动力则来自于以获利为动机的资本的扩张冲动,它要求经济的发展打破国家的界限,走向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虚拟化扩张过程中,由于法律规制和监管的滞后。投机资本跨境游弋、阻击、斩获,谋求在短期内仅靠价格波动而获得巨大超额利润。在全球一体化和经济自由化的鼓噪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各自的立场和目标,在博弈中一时难以形成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鉴于国际资本阻击和金融危机日益频繁的冲击,逐渐趋向于由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分业监管向统一的金融综合监管发展,以便协调行动应对金融危机。
三、应对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
经济虚拟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给处在转型期攻坚阶段的中国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法律的视角看,为稳定金融和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应对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危机。
第一,加强对虚拟经济的规制,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虚拟
化给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的规则和制度提出了新的问题,并将推动其变革创新。不断防范和化解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大力提高实体经济运行质量,严格控制虚拟经济发展的“度”,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对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相关会计准则、交易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完善,规制成本化定价的范围和方法、虚拟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交易方式、跨境资本交易的程序和监控,完善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维护社会安全和经济有序发展,使虚拟经济的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转型。
在我国现实社会二元结构和环境资源的约束条件下,转型时期相关法律制度必须将改变二元社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特殊的历史使命。例如在农村金融领域,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分散和小规模的经营实体,在资金融通方面缺乏规模效益和竞争能力,由此导致的正规商业金融组织自1997年先后退出农村。从社会转型和长远发展来看,如能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引导和金融保险等制度性激励,通过疏通渠道吸纳社会流动性“灌溉”到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等薄弱实体经济领域,将促进农业的升级换代、农民的致富和农村的发展。这将对我国社会转型、农村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巨大的支撑和牵引。
第二,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引导金融运营模式的变化。我国目前的金融运营体制已呈现出分业下的混业经营趋势,而监管却是鲜明的分业监管构架。随着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边界的模糊,提供类似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由完全不同的主体来监管,就会产生监管要求、方式甚或目标在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差异或摩擦。比如2008年10月份为刺激消费在各银行出台具体房贷办法时暴露出的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监管的失谐和职能的矛盾。现已形成的“一行三会”(人民银行,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与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的混业运营模式已不相适应。这种监管体制既不利于金融法的整体框架设计、金融创新和提高监管效率,也容易造成对金融机构多头监管、监管功能盲区和成本叠加。
未来改革方向,可先行在此监管模式上通过强化监管协调,统筹社会整体利益与不同投资者的利益,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交易透明度,调控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的匹配。然后,逐步实行由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由简单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形成合理有效的监管规范、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
第三,以国情为基础,不断探索新的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企业治理模式被定义为一套保护外部投资者免予内部人盘剥的机制。然而,在资本化定价的基础上,人们的行为产生了各种异化,在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框架下。绝大多数所有者(股东)更多地关注短期获利而不再是企业的长期发展。经济虚拟化使得经营者在私益和外部歪曲压力下的机会主义行为,更加具有动机和渠道便利。如此导致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经营者与内部财会人员和外部中介组织合谋,误导、造假、提供虚假信息的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大张旗鼓的做市、造市和以强凌弱行为也时有发生。有些情况下人们很难判断,这究竟是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呢,还是对他们更大程度的伤害?欧陆法系的传统法人理论视公司的团体人格为组织载体的基础,是调整公司成员间相互关系而确立的诸多法律规则的条件。而重视企业组织财产运作的英美法系的法人理论认为,法人制度不过是为了赋予企业组织独立的人格而在法律上拟制的产物,促进资本增值才是其首要目标,公司的法人资格不应受公司成员人数和相互关系左右,而应以资本增值为核心。
在我国。一方面,传统上的家族式企业,于现实社会中仍然普遍存在;另一方面,转型期间大量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但实际生活中国有企业情结依然根深蒂固。金融机构“傍国”、“垒大”、歧视中小企业的经营偏好,是有其深刻社会根源的。鉴于在虚拟经济环境下传统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暴露的缺陷一时难以克服,大型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有必要根据国情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我们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领域中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的特性和实用性,设计和规范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度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不能搞一刀切。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实践就是很好的例证。
第四,规范金融中介组织和中介市场,最大限度地抑制发展虚拟经济的负面效应。为虚拟经济提供服务的投资顾问、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中介、资产评估和信用评级等机构,即是虚拟经济的助推器。又是相关规则的执行者。要适应虚拟经济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行业自律以及社会监督机制,规范中介市场和中介行为,从制度设计上保证中介组织能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促使其遵守诚信、勤勉原则,维护健康的社会信用关系,尽力缩小虚拟经济的膨胀空间。
第五,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控,适时调控全球化步伐。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开放意味着外国资本进出国门更为自由,境外热钱游弋的便捷、外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大量境外游资在其本国资产高估或经济下行使资本收益率大幅下降时,便会蜂拥至新兴市场国家。追逐超额资本利差。国际游资的蛰伏潜人和突然撤离均会给国经济稳定形成冲击。人世后仅在2004年,就有大约1151)--1200亿美元规模的国际游资,因为赌人民币升值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中国在1997年和2007年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避免了危机对本国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冲击;这不是因为我们的金融运营和监管更有利,而是得益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未完全开放和政府有很强的直接干预能力。以往的经验证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及时监控,密切注视国际投机机构的动向。要根据国情的发展变化和国际游资的发展动向适时调控全球化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与合作之路。
经过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正在经历重大重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联合救助和相关规则制定,争取在构建新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中有更多话语权。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会改变,但增长方式有待转变,金融国际协调监管合作渠道和方式有待发展,资本跨境流动和运营的新方式尤其要关注,全球化进程调控的灵活度也应加强。
四、结语
金融与经济学范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心理 行为 大学生
一场世纪一遇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使得一些国家破产,政府,大批企业倒闭,无数工人失业,经济一片凋零。希腊数万民众罢工游行,抵抗政府财政紧缩计划,美国人民发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等,都可以看做是世界各国人民对本次金融危机反抗,等等这些无不反映着金融危机对人们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给我国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1.毕业生压力越来越大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劳动力需求不足,二是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大学毕业生属于新增劳动力,成为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此外迫于经济压力,一方面用人单位不得不减少毕业生的录用,同时,也会提高对录用人员的要求,有57.1%的用人单位认为缺乏实践经验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不但缺乏实践经验,且期望值过高,缺乏传统的吃苦耐劳精神,一味要求好岗位、高薪酬,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2 .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
大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逐步改变以往60分万岁的观念。通过调查,有46%的同学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表示比以往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有18%的同学表示开始学习第二专业,以有利于将来的就业。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还表示自己会考取更多的证书,从而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考研、参军、创业,出现多元化的毕业选择,这必将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3.政府有益于大学生政策的出台
面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被称为“国七条”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如取消了阻碍大学生合理流动的户口限制,除直辖市外,各地应取消落户限制;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招收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贷款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选聘支援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干部等,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就业大学生实行大学期间学费国家代为偿还,在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给予照顾等政策;为大学生见习提供平台等等政策,足以证明政府的重视。
二. 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变化
1. 学习态度与的变化
大学生们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相比以前的散漫、敷衍,更多的是认真、负责,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在调查中,有46%的同学表示学习比以前努力了。学习态度更加务实。这不仅体现在努力学习本专业课程,还体现在一些大学生为了拓展知识面,跨专业选修第二专业课程。据调查,18%的同学表示开始加强二学历的学习。主动参加各种证书、等级考试以及各种技能培训,这些方式己然成为大学生应对就业的重要途径。
2.在就业问题上的应对
自我评价相对客观。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所造成的。大学生开始认识到:过高的评价往往使自己脱离现实,盲目乐观,尤其是在就业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过于自信的结果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导致求职失败。同时,也不能过低的评价自己,缺乏自信心,致使自己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通过调查发现,当下的大学生纷纷降低要求,“先就业、再择业”观念体现的很明显。
就业观念逐步转变。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是国家干部,留在大城市才能体现人生价值,一味追求物质待遇,缺少艰苦奋斗和责任感。正由于这部分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其在就业中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现在流行“先就业谋生存,再择业谋发展”,这比较切合大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虽然很多大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一旦真正面对职位选择时却又放不下“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总想一步到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面对着广阔的社会、难就业的局面,无所适从。
就业形式多样化。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有效缓解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隐性就业也为大学生选择,像一些兼职翻译、自由撰稿人、市场调查员等,他们同时做几份工作,收入比有固定工作的还高。很多选择隐性就业者是面临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喜欢这种工作状态。相比待业与啃老族,隐性就业值得提倡,在工作的同时积累工作经验。此外,还存在着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出国务工等等“曲线救国”的就业方式。
3.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变化
消费认知变化。更多的大学生趋向于计划性消费,对自己的资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计划和控制,并逐渐开始养成支出记账的习惯。在调查中这部分同学的比例占到了72%。调查也显示大学生的储蓄观念正在逐渐上升,这部分在调查比例中占到了62%,相比较于之前没有安排没有理财观念的大学生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这说明金融危机对大学生的理财、消费观念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理性消费回归。在大学生的消费偏好上,理性消费正在回归。高档消费计划被抑制或缩减,传统的节俭消费观念重新成为主流;从大品牌消费向小品牌消费转移;对消费价格变得更加敏感,在调查中有27%的学生将价格放在购买因素的第一位,71%的学生将商品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理性消费的回归,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最大的消费转变。此外,大学生对打折促销活动变得更加敏感,更多的选择在促销打折或是换季打折时购买衣服等。
对情感问题的重新审视。在情感的认识方面不再是以前的“玩玩而已”,而更多的是“玩不起”,因为恋爱本身就是一项比较“烧钱”的活动,变得更理性的去面对恋爱话题。在对象的选择上,考虑的因素也更多。之前有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动因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如课桌文化“忍看朋辈成双对,怒向校园觅小妹”,正是大学生恋爱从众心理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