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科学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1

一、在数学课中灵活应用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认为:把学生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联接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错误形成的。例如:学生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开始总是理解不到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当判断13‰是不是正确时,学生总是出错。而百分号前面的数是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还可以等于100,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整数,还可以是小于零的数。而理解出勤率,发芽率时,只能是小于100或等于100,不能够大于100.。学生总是容易出错。但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步减少,正确反映的逐步巩固最终形成稳定的刺激,反映联接,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即灵活应用尝试------错误学来达到形成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在数学课中合理运用苛勒的完形------顿悟学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在1913------1917年间提出了完形顿悟学。苛勒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景及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顿悟虽然常常出现在若干尝试与错误的学习之后,但是在作出外显反应之前,在头脑中进行一番类似于“经验假说”的思索,而建立和验证“假说”必须依赖以往的有关经验。因此学习包括知觉经验中旧有结构的逐步改组和新的结构的豁然形成,顿悟是以对整个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为前提。例如:我在教学圆周率∏时,是让学生分别利用学具的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来除以圆的直径,在小组里讨论比较。圆周长与直径的概念学生已经知道。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的理解、突然顿悟出同圆或等圆中,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以点点,而且是一个固定值,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这样,学生学习就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通过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在数学课中大胆实践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接,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构建知识体系。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总是先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在四人小组里先交流,而且要求人人说出自己知道的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样解决问题。例如:已知一个数的八分之三是二十四,求这个数是多少?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就是最差的学生都能够解决,用数除以对应的分率就能够求得单位一对应的数了。这样,学生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践证明,我任教的班级期终检测,应用题失分率极低,学生考出的成绩也让人十分欣慰。

四、在数学课中成功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其他人无法代替。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学生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存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并不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我在教学中从没有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与表面积时,首先出示教具长方形,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顺利地说出长乘以宽。其次,让学生明了长方形的长卷起来后则是圆柱体底面周长,宽则是圆柱体的高。这样学生就利用已经掌握了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出两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即为圆柱体的表面积。所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的将知识呈现,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想法与由来,并以此为依据,让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看到哪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五、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1、多认真观察。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教师可以从观察物体的数量、数量之间的关系、观察的顺序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时要求学生要从事物出现的顺序来观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要求学生要从图形的变化来观察。

2、多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认识是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学《一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千支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数数去认识一千以内的数,从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一直到一百一百的数,找到了数与数之间的变化,使新知识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得到了深化。在操作体验中,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更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在师生、生生互动的小组学习中,他们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交往合作,学会了互助互帮、取长补短。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科学;应用

一、本文研究内容的提出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作为一门以探究为主的开放性学科,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观念,现代教育技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更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对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现在,大部分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的投资上是相当舍得花钱,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投资是很正常,然而在教学软件、师资培训等软投资方面却相当“慎重”,投入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事实上,硬件设备只是些死机器,没有人的正确运用都只是些摆设,只有能够灵活、恰当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设备运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软环境方面的投资其实更为重要。可是,不少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自购卖回来后就成为摆设,仅限于领导视察、兄弟院校参观之需要,或者学生搞课外活动的场地,要不就是在公开课、观摩课等面子工程上露露脸面。同时,由于管理制度及人员不到位,管理宽松甚至无人管理,这些昂贵的设备在购买不久后,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即使部分老师想使用也难以实现。

目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高低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不少学校软硬件设备都很完善,设备使用状况良好,维护到位,但使用率却很低。这除了思想认识不足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需要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全体教师都应该清醒认识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全体教学人员共同的责任,要不断学习,提高应用能力,促进自身的信息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为现代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1、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切都在运动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课件:

(1)只有一辆公共汽车,判断其是否运动?

(2I)加上两排树,判断汽车是否运动?

(3)只有一条鱼,判断其是否运动?

(4)加上几根水草,判断鱼是否运动?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将现实生活中能碰到的“如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问题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了“参照物”这一概念。这样的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2、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优化教学效果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科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比如在《一切都在运动中》,直接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这一概念较为抽象,怎样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理解呢?我设计的课件如下:选择三样物体,大飞机、小飞机、蓝天,利用事先规划设计好的路径的长短,很直接地呈现了分别以大飞机、小飞机、蓝天为参照物的物体运动情况。从而也使学生明白了“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

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3、图文并茂、试听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

科学来源于生活,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的问题往往来自生活,又要回到生活,所以势必要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些现象三言两语说不清,也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感知和记忆。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关于死海、潜水艇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形象地通过视频、动画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明白了原来生活中处处藏着科学知识。

4、注意交互,增加科学知识积累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注重知识的积累。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例如:在科技知识竞赛的辅导中,除了阅读书籍,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及时、有效。在让学生做选择填空时,若学生拖动目标所到的位置不正确,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继续思考,寻找根源,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举行各种比赛,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往往会适得其反

目前,不少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也开始应用于自己日常教学过程之中。但一些错误的做法却导致结果不如人意,甚至不如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有的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认为有了丰富的试听资料,就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从而导致整节课信息过量,甚至偏离了教学重点,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课堂效率下降。现代技术的应用,虽然节约了教师不少板书,但如果设计的课件包罗万象,把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加人,变得重点不突出,难点被忽略,完全变成灌输式地教学,使学生记忆、思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被迫减少。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全部完成,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在一系列地视觉冲击下反而是云里雾里,摸不清头脑。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突出媒体技术,忽视了其对课堂的辅助作用。在一堂课中,教育技术过分突出,课件过分精美,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有甚者,完全不顾教学重难点,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某个方面,一味追求媒体形式的多样化,结果喧宾夺主、弄巧成拙。

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展示课件的同时,忽略了和学生的互动。一堂课变成了放映式教学,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五、小结:

总之,在科学课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学生的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会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更能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力地促进科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燕琴. 小学科学评价改革初探[J]. 小学教学参考, 2005,(15)

[2] 张楚廷. 科学课程的改造[J]. 中国大学教学, 2004,(09)

[3] 王达光.刘满元,周培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04年04期

[4] 肖树滋.胡保利;教育技术与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8年04期

[5] 蒋建新.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影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阮智勇.王建平;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3

关键词:现代教育;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教育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高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高校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现代教育技术

1.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活动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目标。

1.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声、图、像集于一体,使教学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形象生动,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再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他们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学习知识面窄,思维不够开阔等弊端。

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互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2、现代教育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了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能充分利用它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比以前的电视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还可以实时反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对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彻底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拟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之上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体,学生在教学仅仅只是以一个被动接受者参与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同时结合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传播方式的改革者。

2.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还应该采用开放教学及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应逐渐建立并完善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以及因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教学模式,并将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之中。

通过教学网络,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课件、学习指导以及参考书目等内容上传至主服务器,然后学生可以上网浏览自己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必要时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学程序,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同时,学校网络与因特网连接后,学校还可以和外校进行合作教学,实现远程多媒体教学,这不但实现了学生和本校的教师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目标,学生还能和外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学校的资金,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的潜能,合作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出各个学校的优势资源,做到各取所需,补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3、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

3.1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3.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的图、文、声、像手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3.1.2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及教学资源,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及承载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

3.1.3促进师生间的交互,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性的学习。若遇到较难的问题还可以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和教师进行交流,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2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3.2.1为技术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将传统“板书”内容搬上了大屏幕,而在黑板上的板书基本上为零,仅仅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当做了一个较为先进的板书工具罢了,对实际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大。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优势;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迅速地渗透到当今教育的各个领域。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1]。但多媒体辅助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入地研究和恰当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更应充分考虑到教学重点、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等各种因素,以辩证的观点,权衡利弊、取长避短,把握好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切入时机和切入量,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效益,从而促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健康发展。

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生动地传授,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同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把知识形成过程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枯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其内在规律。再加上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音画效果,能够充分刺激和调动学生感观,使其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合理地安排教材,恰当地运用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突出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现代多媒体技术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手段,它可将抽象枯燥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以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

3.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要素构成的。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以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计算机为辅助的关系过程。多媒体计算机与传统的教育媒体恰当结合,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但不能滥用

多媒体教学必须首先明确其辅助地位,而绝不是代替,不可盲目地一律运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也有不同的特点,有的适合用多媒体,有的却不适合,不能一概而论,统一要求。由于多媒体教学容量大、直观形象,因此许多教师往往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制作成了课件,全部通过电脑操作演示给学生,鼠标操作一带而过,却忽视了各教学环节的合理过渡与紧密衔接,教师的语言魅力与教学思路不能得到充分展示。

2.不能因为使用多媒体而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的锻炼。

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限制,不利于想象力的发挥[3]。另外,信息量过大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的利用确实具有增大课堂容量的作用,但是过份追求大容量,与之相矛盾的则是教学时间有限的现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加快信息的输出量,五彩缤纷的课件信息、迅速过快的输出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感到目不暇接,表面上学生接触到许多知识和信息,但真正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并不多,更谈不上反思与创造了。

3.不能用多媒体课件完全取代传统板书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把各种媒体信息加以整合,展现给学生生动形象、富于启发、促进思维的画面。但这决不意味着传统板书被淘汰的时代的到来,相反,传统板书的某些作用是屏幕无法替代的。因为传统的板书过程往往是教师思维过程的再现。教师伴随着讲授过程的一步步板书,实际上就是在一步步书写自己的思维过程,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同时,师生交流学习体验,也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若这个过程也用屏幕来替代,多媒体系统也就成了名不副实的电子板书,也就无法展现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学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其次,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吻合,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随机应变,需要教学机智。当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顺序与课堂设计不相符合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时甚至要对设计好的板书进行调整。一般说来,板书除了包括教师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的部分外,也包括上课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下临时书写的即时性部分。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在上课过程中难以即时修改,缺乏应变性。因此,应当在教学中注意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弱点和不足,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教学手段的长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否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作用

发挥的程度怎样,取决于教师是怎样使用它的,怎样以适当的方式把它用到教学中恰当的环节,使它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发挥最大的潜力。作为教师应把自己当作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接受、消化、使用新知识、新技术,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7,(1):6-11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5

下面我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些体会。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从一定的目的任务出发,有计划、有组织、较持久地认识某一对象的知觉过程。观察在几何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学生从看图到认识图形都离不开观察。教学中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屏幕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也十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特征时,我曾经使用长方体教具讲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有关概念,而常常因为学生观察的角度和我在演示时被手挡着等原因,使学生看不清楚长方体的某些特征。现在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原来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学生在观察上的难度。又由于电脑画面能动静结合,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观察重点更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专注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学生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些知识。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过去经验包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而现代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人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几何初步知识中有不少图形公式需要学生记忆,“扇形面积公式 r2”就是其中之一。教学时,我先在屏幕上出示一个圆,并要求学生说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然后在圆中分别运行出一组扇形,第一个圆中显示180 的扇形,第二个圆中显示90 的扇形,第三圆中显示60 的扇形,第四个圆中显示n 的扇形,并要求学生思考圆中阴影部分(即扇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r2 r2 r2r )

学生通过电脑演示,在头脑中建立了图式表象,发现了扇形的面积与所在圆的面积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按照这个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记住了扇形的面积公式。

这种形象的演示,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他们十分投入地关注画面的移动、展现,对每一处的变化都观察得十分细致、全面。在这一活动中,没有外在的强制性,也没有机械地背诵公式现象,而完全是学生内心的体验,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长久储存和适时提取,也为学生记忆创造了条件。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指人们调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我发现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所表现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学生调用诸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依靠思维去理解新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把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这样使难题、难点变得容易理解。

例如,为了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三者间关系的理解,在屏幕上先映出一条光亮的线段,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端点有两个;再使一个光亮的点向一旁延伸,从而造成有关射线的具体生动的表现,认识到它与线段间的关系,看到射线的端点只有一个;最后使光亮的线段向两旁延伸,又使学生看到直线的形象,认识到直线无端点。这种动感的演示,容易一次形成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三者间关系和各自端点的个数。由于学生们亲眼看到那些变化过程及图文并茂的形象,对概念的印象非常深刻,使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是多渠道的,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具有它独到的一面,即:时空的开放性、声形色的丰富性、查阅资料收集素材的迅速性、交互操作的便捷性与趣味性。现以小学一年级数学活动课“数数造型”为例说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便捷性和特效性。

一年级学生大都能从1数到100,但许多学生能数到100具有机械性,根本不知道一个数到底代表多少。课件设计:屏周围有许许多多含包欲放的花蕾,并配以声音:你想得到漂亮的花儿吗?请用鼠标点击它,你想要多少就点多少,但每次必须知道花儿开了多少朵,并且把这些花儿拖到中央进行分组排列或造型。千万别忘记与小伙伴合作哟!

学生接受任务后迅速行动起来,十分投入。许多学生进行了多种不同的排列或造型:

数的组合:7朵(左1右6、左2右5……)

26朵(2个10和6个1)

数字的造型:用花儿排列成0——9十个数字。

自然景物的造型:太阳、花环、波浪……

动物的造型:小鸟、鱼儿……

人物的造型:笑脸娃娃、哭脸娃娃……

现在的科学技术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5-0052-01

现代媒体技术以其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多样化、教学信息传递的高容量、高效率以及媒体呈现形、色、意、声相统一的特点,被运用到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增强,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笔者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科学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营造氛围培养兴趣

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具有多通道信息传递优势和综合处理声形图文的功能。运用这种优势和功能,使一个个形象逼真、优美的自然画面显示在屏幕上,动态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把学生带到相应的自然环境氛围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增强感染力,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兴趣。如《保护大自然》一课,有关资料片断经过剪辑、加工、处理,在学生面前呈现一幅幅优美的大自然景象,学生的情绪为之高涨。随后,在优雅的乐声中,学生欣赏、了解展示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基本材料,感受到人生活在美好大自然中,离不开大自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欲望。紧接着呈现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如滥砍、滥耕、捕杀、排放)造成的破坏场景,给学生听、视觉带来强烈的震撼,使学生对上述的做法产生痛恨感,从而明确大自然中的水、空气、土壤、植物、动物等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大自然遭到破坏,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并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激发了学生保护大自然的强烈愿望。课堂结束时,学生们对合理利用、改造自然的话题仍在继续,下课后还能听到学生们在争论着,表述着自己的豪言壮语……

二、模拟动画化难为易

科学教学中,有许多抽象复杂的知识,学生因时间、处境和年龄的限制而难懂,传统教学手段在这方面难以突破,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就可以突破传统手段在方法、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编输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设备,尤其计算机三维空间的动感功能,可以分解难点,模拟动画,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远在天边为近在眼前,最终化难为易,便于理解。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课,地球的自转、公转规律及其产生的现象抽象而宏观,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地球自转、公转的运动规律,把其广阔的运动空间浓缩于屏幕。在理解地球自转时,先出示地球(上面站一小人)和一轮太阳,把学生带入神奇的天体中,然后地球开始自转,同时太阳射点在不停地移动,昼夜交替,不用过多讲解,学生通过形象的演示,很快就弄懂昼夜成因。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向太阳的那面是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自转一周时间大约是24小时,明白昼夜是地球自转而来。紧接着再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的情况,从而了解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主要是温带地区)受太阳照射的不同,有时太阳高度大,有时太阳高度小,有时太阳高度适中,因而会出现冷热不同的四季变化规律。

三、课件演示激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