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范文1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功能;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众所周知,计量经济学模型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理论研究和实际分析中。作为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计量经济学模型必须要能够很好的模拟实际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几种具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研究。本文就是以此为目的来展开分析的。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简述
1.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内涵: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而做出定量分析。而在研究实际经济问题时,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是研究者首先要做的工作。这一设定工作包括选择相关的经济变量,以及确定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其中,模型变量涉及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数学关系涉及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计量模型只不过是在对现实经济现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复杂的经济问题的简单化,因此在设计计量模型时,往往会为了突出主要经济变量的作用,而忽略其他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因此,模型的建立要遵循客观科学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方法,务必保证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现实情况。
2.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1)静态分析功能。静态分析是指给定解释变量的数值就可以求得被解释变量的数值。这可以直接由计量经济学模型所确定的数学关系式得到,只要把已知的解释变量的数值直接代入数学关系式即可。(2)比较静态分析功能。比较静态分析是指在其他变量的数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的变化会引起被解释变量的变化大小。只要将两组不同的解释变量数值代入到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学关系式中,并作差,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3)动态分析功能。动态分析是严格区别于静态分析的一种方法,它要求确定被解释变量随着解释变量连续变化的具体变化过程。这是分析的高级形式,可以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学关系式画出对应的图形,然后根据图形判断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变化过程。
二、几种具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根据所使用数据的类型不同,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型:
1.横截面数据模型:横截面数据模型使用的是横截面数据,是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横截面数据是一组同一时点上不同指标的数据集合。例如:某一年各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同一时点上不同家庭的消费。这类数据是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础,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经典模型中。横截面数据模型要求解释变量和随机扰动项满足几项基本假定,比如:要求随机扰动项均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某一定值的正态分布,同时各扰动项之间互不相关。如果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假定没有被满足,就会出现诸如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等问题,从而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更好的拟合现实情况。
2.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这种模型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解决的是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时间序列数据是同一指标随时间的推移所得出的一系列数据集合。比如:近几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某厂逐月的主要营业收入和主要营业支出。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已经被广泛用于分析社会的各个方面。不过这一模型要求所使用的数据序列满足平稳性和正态性等要求。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规律是固定的,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而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会发生伪回归问题,从而使计量模型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对这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前提是通过单位根检验来测试数据是否平稳。
3.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模型之一,这一模型中所使用的面板数据是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相结合的数据。比如:全国各省份2001-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某医院各心脏病患者逐年的治疗费用。这类数据能够增加各变量的多样性和自由度,减少了共线性,从而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它可以同时提供同一样本随时间推移所得的指标数据信息和同一时点不同样本的指标数据信息。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包括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方法。其中,前者要求面板数据模型的数学关系式中的截距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后者要求面板数据模型的数学关系式中的截距是对某一固定值的偏离。这两种方法可以通过Hausman检验进行区分。
三、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比较分析
计量经济学模型是计量经济学处理数据最有用的手段。由于同属于计量经济学范畴,各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目的一致:各模型的建立都是为了将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和抽象化,进而定量分析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满足假设:各模型都是对实际问题的简单模拟,因此在模型设定前首先会做出一些严格的假定来保证模型的解释力;有侧重点:各模型的建立宗旨是:研究问题的本质,屏蔽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因此在其设定时都会为了突出某些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将其他变量排除在模型之外。
当然,不同的模型也有其独特之处。使用数据不同:根据它们的定义就可以知道,这三种模型分别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数据。这三种数据的维数不同,第一种数据只涉及指标这一个维度,第二种数据涉及时间和指标两个维度,而第三种数据增加了第三个样本。层次不同:第一种模型属于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范畴,而后面两种模型属于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范畴。研究侧重点不同:第一种模型侧重于相对简单的实际情况,第二种模型主要研究与时间相关的问题,而第三种模型研究的是相对复杂,信息量较多的问题。
四、总结
总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定量分析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横截面数据模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之间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充分认识各种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于分析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刘亚清.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经济学动态,2010(5):22-31.
[2]李子奈,齐良书.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4.
[3]刘丽艳.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3(3):3-14.
经济学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范文2
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时,中国记载管仲经济思想的《管子》一书中,已有关于市场价格变动的论述:“物藏则重,发则轻”,“民有余则轻之,民不足则重之”;也有关于谷米、货币和万物三者间价格相互关系的论述:“粟重黄金轻,黄金重而粟轻”,“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
公元前六世纪时,范蠡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主张在不急需某种商品时预为收储,等待时机高价出售 。这说明范蠡已懂得供求和价格的关系,利用价格变动谋取利益。公元前五世纪时,李悝提出平粜说,主张政府在粮价低时收购、粮价高时抛售,吞吐粮食以稳定粮价和调剂供求。
虽然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价格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由于中国长期停滞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价格理论一直局限于政府如何稳定物价的平粜、平准理论的探讨。
西方封建社会时期,价格理论也并不发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品关系渗入到社会经济生恬的每一角落,探求价格形成基础的价值论成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中的不同流派通常是以对价值的不同认识来区分的。
古典经济学家配第、斯密、李嘉图等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区分开来,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而形形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则以生产费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等来反对劳动价值学说。
同时,对于价格运动的规律性,对于商品供求和商品价格关系,对于完全竞争条件下以及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供求对价格的不同影响,也基于不同的价值理论而有着不同的价格理论。近代西方的价格理论已逐步向计量化发展。
现代的价格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 、正在发展和完善的学科。价格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价格形成规律、价格变化规律、比价和差价以及怎样运用价格杠杆为生产经营服务等。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经济学要从理论上阐明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及其历史演变。商品价值虽然创造于生产过程,却要通过交换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它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市场供求各项因素的制约,因而商品价格很难同价值完全绝对一致,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因此需要认识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阐明在交换中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与相偏离的运动的规律性。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商品价格相互之间具有系列衔接关系,既有纵向联系的差价关系,又有横向联系的比价关系。价格运动不仅会发生水平的变化,还将引起种种连锁反应。要认识这种关系,须研究适合于计划商品经济的合理的价格体系。探索价格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价格运动的规律性,以便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为生产经营服务,从而使价格经济学研究对象同研究目的统一起来。
经济学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范文3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动态比较 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有了较多的成果,其中关于重庆市各区县(市)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也有一些文献,但这些研究更多地是集中于重庆市各区县静态竞争力的横向比较,较少有关于区县竞争力的动态分析。显而易见的是,重庆各区县竞争力的状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每年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序会发生变化;即使位次不变,各城市竞争力的变动幅度也不会一致。若拘泥于单纯的静态分析,则无法掌握各区县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和提升幅度。因此,目前需要对重庆各区县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动态测定,从而精确描述出各区县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而为有效提高各城市竞争力的增长潜力提供理论依据。由于此处只是要对各区县的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无需对各因子进行经济意义上的解释,因此此处选取成分分析法为统计工具。又因为在因子分析法中,所提取的第一主成分最能反映出区县竞争力水平的信息,而第一主成分在各变量上的系数就是计算竞争力的标准化后的加权系数,所以此处用第一主成分数值作为评价区县竞争力动态变化趋势和幅度的衡量标准。
一、建立指标体系
为了全面反映重庆各区县竞争力情况,以及获得较大的样本数目(大样本数下统计性质才可靠),我们选取了重庆市全部区县(40个)作为分析样本。
考虑到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动态可比性,我们共选择了8个指标来衡量重庆市各区县综合竞争力的变化趋势。经过多次试算,剔除了第一主成分系数为负数和系数小于0.1的四个指标,最后由如下8个指标组成反映重庆市竞争力动态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是: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X2-第三产业比重(%)、X3-人均工业总产值(元) 、X4-城市化水平(%)、X5-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X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X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X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以上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2002-2005),《重庆领导干部手册》(2006),以及相关城市历年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由于篇幅所限,各指标的原始数据从略。
二、构建衡量竞争力变化的计量模型
为得出动态分析计量模型中的相关系数,本文首先对上述重庆市2001年各区县竞争力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SPSS软件的部分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1 中可以提取出计量模型中原始数据标准化所需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的数值(表1中的Mean即为样本均值, Std.Deviation即为样本标准差)。
从表2中可以提取出计量模型中各变量的共同主成分系数(纵行Component 1 的数值即为第一主成分的系数)。
依据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和上述分析结果,建立衡量重庆区县竞争力动态变化的计量模型如下:
式中为重庆各区县竞争力(第一主成分)得分,Zi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i=1,2,…8),Xi为原始指标值(i=1,2,…8),Zi=(Xi-μi)/σi(μi为样本均值,σi为样本标准差)。
三、计算比较各年重庆各区县竞争力
根据以上计量经济学模型,以SPSS软件计算得出,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重庆各区县竞争力
得分如下表3所示:
从上述的比较结果来看,重庆各区县的竞争力水平得分历年来均有所变化,但每年各城市竞争力增长或下降的幅度不同,由此造成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序有所变化。表中显示:渝中区的竞争力得分一直稳居第一,巫溪县的竞争力得分基本处于各区县市之末;竞争力前十名除了双桥区之外,基本由处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区组成,而竞争靠后的区县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巫溪、开县、云阳等,居于中游的是渝西经济走廊区。并且,各区县的经济增长潜力与其当前的竞争力水平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要与当地资源或开况有关。
参考文献:
[1]杨兰桥王发曾:河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刘海英季莉娅:内蒙古七大主要城市竞争力分析.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6
[3]韩毅袁国敏:果艺.辽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
[4]邹君:湖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9
经济学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范文4
关键词:地区经济差异 差异形成机理 β收敛 C-D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8-0051-08
一、静态意义上的地区经济差异及其演化
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常用的静态方法是基于面板数据计算各时间点的地区差异指标值,通过与其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以判断该地区经济不平衡的相对程度;通过指标值的纵向比较。判断该地区经济不平衡的演化状况。衡量地区经济差异的静态指标有最大最小比、简单及加权变异系数、一般及加权基尼系数、相对平均偏差、泰尔指数等多种。①各指标的计算一般都基于人均经济总量。比如人均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等,这样可以消除地区规模(比如地域大小、人口多少)的影响。这些指标的共同之处在于:指标值越高,说明地区差异越大。由于每种指标考虑的角度不同,反映状况会有所差异。单看某种指标往往有失偏颇,各种指标配合使用能较准确地反映地区差异状况。
本文基于1994-2008年广东21个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和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计算衡量地区差异的各种静态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
概览表1各项指标可以得出两个总体判断。第一,在整个考察期间,各项指标都处于高值区域,也就是说,广东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始终都相当严重。就去除人口因素影响的泰尔指数来看,广东地区发展不平衡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表中第7列与第8列相比,全国泰尔指数2004年之前引用的是敖荣军估算的数据,2005、2006年引用的是武春光、于成学估算的数据),在泛珠三角内陆9省区中最高。
第二,就演进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6年之前,地区经济差距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缓解趋势,多项指标在1995-1996年之间达到最低;1997-2006年为地区经济差距再次快速拉大时期,多项指标持续走高;从2007年开始,各项指标普遍回落,地区经济差距显现缩小势头。
二、动态意义上的地区经济差异及其演化
地区经济差异的动态分析是对静态分析的一种补充,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检验经济落后地区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速是快还是慢,如果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速相对更快,就说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具有动态缓解趋势,尽管在一定时期内以规模指标衡量的地区差距可能仍在扩大,但只要动态缓解趋势能够持续,静态不平衡的局面迟早会逆转。其具体分析方法是:建立经济增长率与初始经济水平之间的回归关系式,基于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检验初始水平的系数是否为负来判断。回归关系式如(1)式所示:
grit=αi+βln(yit-T)+μi,t (1)
式中T代表考察期与初始期的时间间隔,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t代表考察期;yit和yit-t分别是地区i在考察期和初始期的人均生产总值;grit是地区i考察期相对于初始期的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ln(yit)- ln(yit-T。
如果实证分析显示β为负值,说明初始水平越高,增长越慢,初始水平越低,增长越快,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趋同性或者说差距的收敛性,不平衡问题处于动态缓解状态;反之,如果β为正值,就说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动态加重趋势。
由于样本规模有限,为了不减少观察样本量,这里将T设定为1,也就是说,以环比经济增长率对上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值进行线性回归。基于与静态分析同样来源的广东省1994-2008年21个地市的数据,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
对基于面板数据的OLS回归的所有8种模型分别进行检验显示:混合效应模型不能通过Wald检验(F统计量和卡方值为0.894,概率分别为0.3451和0.3444),时间固定效应、个体随机效应、时间固定个体随机效应及双随机效应五种模型下,B系数都没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反映显著度的概率值分别为0.5978、0.3948、0.3772、0.3573),其他3种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回归结果不太理想,但三种模型中的系数皆为负值,这说明。广东经济存在收敛。也就是说,1994-2008年期间,虽然从绝对水平上来看,广东省各地区的经济差异总体上呈扩大趋势,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却存在着另一种趋势,那就是初始水平相对低的地区经济增长相对快,初始水平相对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相对慢,地区差异存在动态缩小趋势,只是速度相当缓慢。就回归效果相对最好的个体、时间双固定效应模型来看,初始人均生产总值每降低1%,增长率只会提高0.0008个单位,即0.0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前一年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比另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每降低1%,当年这一地区的增长率将比另一个地区加快0.08个百分点。
三、地区经济差异成因的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所有因素都是造成地区经济差异的因素,这类因素多种多样,除资本和劳动外,还有区位、资源等自然禀赋,人口、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人文环境、思想意识、制度、政策等,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各大领域。就广东的现实状况而言,在各种因素中,有些难以找到合适的量化度量指标,有些无法搜集到完整、准确的统计资料。因此,本文不对造成地区经济差异的所有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而是以能够采取现实对策为目标,寻找广东地区经济差异形成的主要经济原因。为此,本文以C-D生产函数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来构建分析模型。
C-D生产函数将影响经济增长的所有因素概况为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三大变量,其中全要素生产率不是一个客观的、可统计的变量,要通过资本和劳动这些要素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测算出来。无论采取何种具体方法,实际上都只能将其视为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剩余因素来测算,即索洛剩余。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将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变量代入经济增长分析模型,就有 循环论证之嫌。因此。这里只沿用C-D生产函数的基本思路,把资本和劳动之外的主要经济因素具体化,对所有绝对量指标取对数,与比率指标一起,构建一个半对数混合模型:
log(Y)=[log(I),log(TRD),log(FDI),DEP,SI] (2)
模型中的Y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其对数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用来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衡量地区差异。I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理论上说,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而也是造成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在模型中其回归系数应为正值。
DEP表示人口负担率(即供养人口与从业人数的相对比率),其计算公式为:DEP=(常住人H-从业人数)/从业人数,这一指标的经济含义在于:当从业人员的增加快于常住人口时,人口负担率下降,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该地区经济发展和收入提高的速度就会加快;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负担率相对于发达地区下降速度加快,就会推动地区差异动态缩小,因此,模型中这一变量的回归系数应为负值。
SI表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按照三次产业划分),反映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效应。从理论上说,这一比重提高速度加快,意味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会推动经济增速加快,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落后地区的这一指标相对于发达地区增速加快,就会推动地区差异动态缩小,因此,模型中这一变量的回归系数应为正值。
TRD表示人均外贸额,FDI表示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在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对地区差异也应有重要影响。对外经济主要包括外贸和引进外资两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各地外贸多表现为顺差格局,因此,从最终需求拉动角度而言。外贸扩大应有利于经济增长,外贸差距的缩小应有利于地区差异的缩小,也就是说,模型中外贸变量的回归系数应为正值。
就FDI而言,现实中人们普遍将其视为经济增长的促动因素,但理论上其对当地经济发挥的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法简单定论,要具体分析其拉动效应与对内资的替代效应的比较状况。要根据实证检验来判断。
为了统一量纲,对于以美元计价的涉外经济数据都乘以对应年份的人民币兑美元年均名义汇率转变为人民币金额;在计算所有人均变量额时都统一使用常住人口数据。两个比率指标在加入回归分析时都没有百分化。
四、地区经济差异成因的计量结果与分析
基于1994-2008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对包含上述5个解释变量的模型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系数都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几乎在所有8种回归模型中,人均FDI的系数皆为负,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像人们直观认识的那样表现出对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而是表现为负向影响。①不过其影响力度有限,它每提高1%只会导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下降0.05%左右,从绝对值上看,比其他变量的系数要小几倍到几十倍,考虑到该变量本身规模也相对较小,这种负向影响就更小。剔除这一因素进行回归计量,发现其他变量及整个模型与考虑这种因素的结果差别不大,从而证实了这一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的判断。因此,为了突出主要因素,以下就基于剔除外资因素后的回归计量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对个体和时间不同组合状况的所有8种OLS回归模型分别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所有模型都通过了Wald检验,而且各变量的系数都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个体随机、时间固定模型和个体、时间双固定模型中,由于常数项增大,使得各变量系数显著异于其他模型,个体、时间双随机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对较低。基于此,为比较起见,这里将其他5种模型的回归结果全部列示出来。如表3所示。
从各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系数的符号及显著度都相同,系数大小及模型拟合优度比较接近,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可靠性,能较好地解释广东各地经济的发展和差异情况。
Hausman检验显示,就混合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比较来看,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在个体固定下,应建立时间随机效应模型,因此,以下依据个体固定、时间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展开分析。
从回归结果看,所有变量系数的符号都与理论预期和直观判断相一致。从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力度上看,产业结构最强,二、三产业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推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l%;其次是投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每提高1%将推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O,32%;再次是人口负担率,它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推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0.18%;最后是外贸,人均外贸额每提高1%将推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0.13%。
将外贸分解为出口和进口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出口的系数为正,并略高于外贸系数,且具有统计显著性,而进口变量的系数在有些模型中为负值,在另一些模型中为较小的正值,但都不能通过统计上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外贸对广东各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来自于出口。
运用上述各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计量分析结果,结合这些因素在各地区的运行态势,就可以对广东地区差异的成因做出较为清晰的解释。广东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三大经济区域――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山区之间的差异。以下结合1994-2008年三大区域各变量的走势情况,对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进行说明。
表4概括反映了1995-2008年15年中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和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就以人均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静态年均水平和动态年均增速由高到低的排序完全一致:珠三角一两翼一山区,由此反映出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显著存在和动态拉大趋势。
从图1所示的经济增速的具体走势看,在三大区域总体走势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比格局有所变化。总体走势表现为:1999年前增长率持续走低,2000-2002年基本持平,2003年后增速逐渐提高。从对比状况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前平均增速排序与整个考察期内的增速排序一致:珠三角10.68%,两翼9.77%,山区6.71%;2003年后,增速格局有所变化,山区增速明显加快,排序为:山区17.02%,珠三角16.29%,两翼13.49%,从而使山区与两翼的差距呈现缩小势头。
上述这种珠三角与其他两大区域差距不断拉大的主格局与山区与两翼差距呈缩小趋势的次格局何以形成?
整个考察期内对四大影响因素的静态总体平均水平在三大区域间进行由高到低排序。二、三产业占比和人均外贸额为:珠三角一两翼一山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珠三角一山区一两翼:人口负担率为:两翼一山区一珠三角。这就是说。三大区域相比,所有四大因素珠三角最好,两翼和山区不相上下,各有两个指标好于对方。由此足以解释珠三角经济发达、两翼和山区经济落后这种不平衡格局的形成机理。
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就二、三产业占比来看,如果扣除1998年上升过速的异动现象,整个考察期内三大区域都呈总体上升态势,两翼和山区相对于珠三角上升速率更大,特别是2000-2007年期间,山区升速为2.92%,两翼为1.62%,珠三角只有0.71%。值得关注的是,两翼和山区 都于2008年出现升势趋缓现象。
就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总体年均增速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山区-珠三角-两翼,2002年前与此一致,分别为15.14%、12.44%和8.57%,2003年后,排序结构变为:山区一两翼一珠三角。分别为29,91%、20,21%和16,51%。从图3所示的动态走势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5-1997年大幅波动,且三地各不相同:珠三角快速上升,两翼先降后升,山区快速下降;1998-2002年走势基本一致,都表现为低位徘徊;2003年后都表现为高位走平,其中山区增势最明显,2003-2007年间,年均增速高达31.84%。高出同期珠三角近15个百分点、两翼近12个百分点。
就人口负担率水平来看,珠三角呈总体下降态势,东西两翼和山区呈总体上升态势,并分为三个阶段:1994-1998年低位稳定,两翼稳定在0,84左右,山区甚至还有小幅下降,平均水平为0,58;1999-2002年小幅上升,两翼上升到0.91,山区上升到0.65;2003-2008年大幅上升后高位稳定在大于1的水平,年均两翼为1.13,山区为1.06。年均增速排序为:山区一两翼一珠三角。如图4所示,增长率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考察:2001年前差别相对较小,珠三角0.22%,两翼1.98%,山区1.8%;2002年后差别明显,珠三角6.24%,两翼2.3%,山区4.04%,三大区域人口负担率差异迅速拉大。
就人均外贸增速来看,总体排序同样为:山区-珠三角-两翼,但是2001年前有所不同,珠三角最高,年均6.09%,两翼和山区分别为-3.41%和-2.68%。从图5所示的动态走势看,珠三角相对平稳。两翼和山区波动较大,且基本同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97年前处于上升状态,年均增速分别为16.76%和9.08%;1998-2001年大幅下降,两翼连续4年出现负增长,山区有3年负增长,平均负增长率分别为-18.53%和-11.5%,说明经济增速放缓对不发达地区外贸及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2002-2006年高速稳定增长,其中山区增速最高,达31.4%,高出两翼和珠三角近15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2007年后增速有所下降。
五、结论与启示
静态分析显示,1994年以来,广东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高于全国水平,是泛珠三角区域最严重的省份。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年之前地区经济不平衡呈现缓解态势,1997-2006年再次加重,2007年之后加重势头得以遏止。
动态分析显示,考察期内广东地区经济不平衡存在动态缩小趋势,只是速度相当缓慢。从而使静态加重趋势未能得到迅速逆转。
计量分析显示,造成地区经济差异的四大因素从作用力度上看,由高到低依次为:产业结构演进、固定资产投资、人口负担率和对外贸易;差异主要源于三大经济区域之间而非其内部。
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状况突出表现为一主一次两大格局。从静态发展水平的角度观察,三大区域由高到低的排序为:珠三角-两翼-山区,且山区、两翼与珠三角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这是主格局;从动态发展速度的角度观察,2003年后山区的增速比其他两大区域更快,山区与两翼的差距出现缩小趋势,这是次格局。
经济学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范文5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上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已有数十载。国内外学术界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政府、学校、企业乃至家庭的教育决策产生了深远的、与日俱增的影响。但人们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逻辑结构等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关注不够,学术文献凤毛麟角,多在教科书中略有涉猎,而且众说纷纭。这是各学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可视为学科不成熟的重要表现。
学科的对象与方法、学科的逻辑与性质,属于学科建设的方法论。其研究的价值在于:
第一,它关系着学科研究边界的界定,一学科和他学科的区别。对于学科分类的标准,在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有英国学者培根根据人类的理性能力(记忆、想象、判断)对学科分类的主观唯心论,法国学者圣西门否定这种主观分类标准,提出以客观研究对象作为学科分类标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圣西门提出的客观对象只是事物的表象和机械对象,他以辩证发展观把学科分类,学科间的转化视为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结果,从而陷入了唯心论。恩格斯在总结科学分类历史的基础上,主张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提出科学分类的客观性与发展性原则,主张按物质运动形态对学科进行分类。后来有的学者提出以研究方法作为学科分类标准。总的说来,以研究对象作为学科分类标准是学科分类的主流,并由此形成了科学分类的框架,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哲学及其分支。尽管科学分类仍在发展,但笔者认为,以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科学分类的标准,应是其研究对象,即以科学研究的客观事物作为基本标准,力求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因而科学地界定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可以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立学科的基本依据。
第二,它关系着学科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一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及其逻辑体系的构建,应以科学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基础,它是客观事物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在人主观认识上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历史过程。某一个学科的逻辑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科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必定是人们认识某一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如果人们不明确其研究的客观对象,也就难以发现其特殊的质和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逻辑体系。
第三,它关系着学科的发展、研究空间的扩展和研究内容的深化。伴随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发展,每一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逐步扩展和深化,研究方法、技术手段逐步改进和完善,乃至学科间相互交叉。但每一学科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其研究的客观事物也必有其独特的运动规律。只有科学的界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研究才有可能不断扩展和深化。
第四,它关系着人才培养和学科持续发展。任何科学发展都经历了从逐步形成到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也是科学在代际之间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它需要多代人持续不断的探究和努力,存在着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只有继承才可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作为未来新一代学者,首先要继承前人积累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前人已经确立的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逻辑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创新。
二、研究对象
关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可以作如下归纳:
1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已故中国教育经济学家杨葆焜也认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和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在教育经济学的词条释文中也作出基本相同的表述。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是双向的,既包括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也包括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这种观点指向的是宏观上教育与教育的外部即经济的相互关系。
2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的学科。这种意见反映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将经济学,尤其是投资经济学移植到教育经济学中的表现。同人类的经济活动、
社会活动一样教育需要一定的人、财.物资源投入,教育也可获得一定的产出,表现为受教育者知识、技能、能力的增进,价值观的形成等,这种资源投入与产出也就是教育的成本与效益。
3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教育资源如何配置。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科恩在他所著《教育经济学》中指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不管是用货币与否的情况下,人和社会是如何选择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及在社会各种成员和集团中进行(特别是通过正规教育)各种训练、发展知识、技能、智力和品德等等。这种表述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在教育经济学中的移植。西方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上述三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所作出的概括。应如何确定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呢?笔者认为恩格斯关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科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应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的排列,因而它的重要性也正在这里。恩格斯将物质运动形态分为物质、机械、化学、生物和社会运动五类,与此相应,有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五类。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客体是教育中的经济现象或问题。教育是人类社会运动的一部分,它既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也有别于人类社会运动的其他形式,其本质的规定性在于传承和传播人类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产知识和社会知识,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所采取的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次为父传子、师徒制、近代的以班级和学校作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学校教育,以及与之并存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种职前和在职培训等等。
教育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同人类社会其他运动形式,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管理、乃至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与教育相关的人类各种社会活动,都有其独特的运动形式与规律。与此相适应,与教育会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便逐渐形成。
在人类社会各种活动或运动形式中,经济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同经济活动密不可分。从教育的外部关系看,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教育的结构与规模、教育的增长速度,最终是由经济决定的。同时,教育对经济也具有与日俱增的作用。从教育内部来看,教育中也存在着经济活动。教育的进行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也可获得一定的产出:受教育者知识、技能、能力的增进,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品质、道德的形成等。教育中同样存在着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的问题。但教育中的经济活动,既有经济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也有其不同于一般经济活动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既然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中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它所用的基本工具,应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对教育经济学的对象作出如下的规定:“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前述不同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都是正确的,都暗含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区别在于他们强调的着重点不同。第一种观点,强调的是教育外部关系中同经济的相互关系;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教育内部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第三种观点强调的是教育资源如何在教育内部有效配置。
一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和逻辑体系是该学科研究的客体运动规律在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反映。教育经济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同人类其他的社会活动一样,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由于受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制约或影响,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呈现出纷繁的运动形态,再加上人们主观认识的差异和发展,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教育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不尽相同,并在不断发展。但是当我们确立了它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运动规律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仍然有可能对其内容和体系作出粗浅的概括。
上世纪90年代初,作者曾将教育经济学的内与效益;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如果将教育经济学视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借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尝试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作如下的架构:微观或学校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的需求与生产、教育成本与效率、教育的“市场”结构、教育的组织与治理结构;宏观教育经济学(或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经济学)包括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与收入分配、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财政与教育财政制度。这种概括极其粗浅,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三、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最一般意义上说,指的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所达到的对客观世界抽象地、系统的认识。当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及研究的特定目的确定以后,研究方法就成为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正确的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它关系着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也关系着各项研究的成效。因此,在科学与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专门探究研究方法的方法学科,包括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
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世界观层次的基本方法,二是各学科的具体方法。作为基本的方法论,应是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各学科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在学科研究中的具体体现。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并以客观实践作为检验其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也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次终结。
作为各学科的具体方法,在上述基本方法论基础上,取决于各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学科研究对象不同,人们必须按照对象的特点,采用能够充分认识对象性质和运动规律的方法。通常人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几大类。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现象,社会科学的对象是人人类的精神现象。他们各不相同,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运动规律,例如,自然现象相对来说是简单的、可重复的、无目的的,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则是复杂多变的、不可重复的、有明显的目的性。因而其研究方法各不相同,自然科学易于做到“价值中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则难以做到。自然科学广泛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和实验方法,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往往“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诚然,这些区别是相对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他们之间也呈现相互交叉。
教育经济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教育活动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基本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的方法有西方经济和经济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不同学派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有各自的具体方法。这里只对现代经济学常用的基本方法作一概述,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最初来源于西方科学哲学中孔德主义和库恩的规范主义。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经济体系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它作出经济行为的有关假定,对行为的后果作出分析和陈述,并以各种方式对结论进行检验。它力求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回答‘应该是什么”。规范分析回答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研究经济体系应该怎样运行。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准则,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进行价值判断,前者主张摆脱价值判断,后者主张价值判断贯穿始终。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规范分析的演绎前提和结论,必须通过实证分析的实践检验,而实证分析要以规范分析为前提。经济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而且还在于改造世界。实证分析的问题,来自于规范分析,而且为规范目标服务,实证分析中推理的“逻辑取向”也是由规范分析规定的。因而在经济学的研究中,通常将两者结合。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方与量的对立统一。质总是有一定量的质,一定的质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量总是一定质的基础上的量,一定的量总是和一定的质相联系。一定的质决定着一定的量,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质又以一定量作为必要条件,量变超出数量界限,质就会发生改变。因而在经济学研究中总是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和精确化。定量分析必须借用数学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分析、经济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数学方法作为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和表达工具,它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它也有其局限性。如果离开质的分析,它将成为一种数字游戏,而且许多经济问题难以用数学模型加以解释。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既有相对的稳定,又处于运动之中。因此,在经济研究中,应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起来。静态分析,是对某一时间和空间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观察其水平、规模、结构、特征等。动态分析,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观察其变化的方向、趋势和速度等。二者互为前提、互相补充,区别在于动态分析加进了时间因素。
经济学中由于具体研究对象不同,分别采用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的方法。个量分析以单个经济主体为分析对象,其特点在于舍掉复杂的外在因素,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个体经济活动的特征与规律。总量分析以国民经济总体为对象,假定制度不变和个量不变前提下,研究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及规律。经济活动的个量与总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个量是总量的基础,但总量并非个量简单的相加,个量总是受到总量的影响和制约。二者的争论实质是经济学中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之争,至今未有终结。二者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在现实研究中,要将二者结合,才能对经济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科学的解释。
在经济研究中常常用比较方法,包括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单位之间的比较。规律总是存在于大量现象中,只有从大量的现象中才能找出事物的运动规律。因此,比较的方法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是比较不是现象的罗列和介绍,而是要找出其异同、约束条件和共同的规律。同时,比较中的简单化的罗列现象和简单化的比较,其结论没有什么价值。
由于教育中的经济活动同经济领域中的经济活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时,应考虑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同时,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中,研究的具体对象和问题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四、学科性质
就国内而言,对教育经济学科性质看法不同。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大多认为,它属于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国务院学位办在1998年前,曾将教育经济学列入教育科学。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多认为它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二者都能接受的观点认为它属于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国务院学位办1998年在调整学位分类中,又将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归入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
经济学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范文6
在凯恩斯和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政策的相互争议中,对货币政策的使用是持以截然相反的态度的,这种强烈的反差首先就体现在二者的代表性观点中。
一、观点及目标的阐述
(一)凯恩斯
凯恩斯认为经济的变动来自于需求的变动,从而提出改善经济状况应该提高有效需求的观点,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投资——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不稳定是导致国民收入不稳定的根源,其不稳定性主要来自于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因此,当政府采用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利率时,也就间接地增加私人部门的投资,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其表达式为:m/p=l(y,r)。
尽管货币政策有这一功效,但其在凯恩斯主义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是很小的,由于增加的货币很可能被同时增大的流动偏好所吸收,从而对利率的影响无效,对投资不起作用。因此,政府的财政政策才是控制国民收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以此为基石,凯恩斯主义认为,由利率变化导致的货币需求的不稳定使得货币供给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会影响到产出,即货币非中性。这种反二分法与动态分析的方法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的二分法和静态及比较静态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
古典主义认为经济的变动来自于实体经济的变化,比如实际的冲击——技术、新产品开发、气候变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变动等,因此其强调二分法,即货币中性。也就是,货币数量变动的后果是价格水平的变动而非国民收入的变动。其著名的表达为古典货币数量论:mv=py,及费雪方程式:m/p=ky。
针对于自由市场机制的古典经济学反对政府的财政政策,从而支持货币政策的效果。这也沿用到新古典经济学中。但新古典经济学并不完全排除货币数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虽然在长期中与古典经济学观点一致,但在短期中,它承认货币的数量变动会对国民收入造成影响,此时弗里德曼引入其新货币数量论的表达式:m=f(p,rb,re,1/p?dp/dt,w,y,u),即货币数量主要取决于总财富、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率、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收益率、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根据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多目标分析法,其使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基本假定
与凯恩斯用财政政策控制国民收入不同,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应该用货币政策稳定国民收入。二者在货币政策的使用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他们各自的基本假定条件的不同。
(一)凯恩斯
凯恩斯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的黏性以及交错工资论产生了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且在工资和价格相对缓慢的调整过程中,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从而市场出现非均衡。
反映在is-lm模型中就是,由一个相对陡的is曲线和一个相对平坦的lm曲线所组成。即货币政策导致的lm曲线的移动对产出y的影响很小,而财政政策导致的is曲线的移动对产出y的影响很大,进一步说明货币政策的无效性和国家干预的有效性(见图1、图2)。
(二)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为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这可以很好地解释货币中性。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分为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在货币经济周期学派中,由于人们对一般价格水平和相对价格变化的混淆,即市场分割带来的货币传导机制的信息障碍,使得人们的预期与货币当局的执行政策不同,造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果在理性预期下人们的信息完全,即人们与货币当局拥有相同信息,那么货币当局制定的任何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即随机货币中性定理。
当理性预期中的信息障碍——这与古典主义的传导机制畅通无阻不同——发生时,产出和就业就要进行暂时调整,也就是短期的不均衡。但在长期,新古典经济学仍然认为自由市场是出清的。
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反对政府干预的另一个原因即是自然率,他们更相信市场自我调节的有效性,因为政府干预有滞后性,且面对通货膨胀还会产生牺牲率,这都是不良后果。
这一学派的经济学反映在is-lm模型上,即由一个相对平坦的is曲线和一个相对陡的lm曲线所组成。即货币政策导致的lm曲线的移动对产出y的影响很大,而财政政策导致的is曲线的移动对产出y的影响很小,进一步说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国家干预的无效性(见图3、图4)。
三、政策含义和评析
(一)凯恩斯
根据上述的凯恩斯的观点和假设,为达成目标,在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下,必然行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给从而降低利率。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正反映出凯恩斯赞成通货膨胀的观点——尽管他是以半通货膨胀的说法来涵盖。
由利率降低而扩张的信贷,加上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带来的人为的商品价格的上涨,使得人们放弃储蓄而选择投资和当期购买,最终达到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的目的。凯恩斯认为,此时由于小于充分就业,如此的措施能够增加产出和收入,促进就业,从而抵消部分的通货膨胀的恶果,达到半通货膨胀的积极状态。
尽管凯恩斯的增加有效需求的措施在短期内能够产生明显的效果,但这种以增加投资来获取今天的均衡,却增加明天应得的均衡的做法,在长期内必然因恶性循环导致严重的恶果,即使以半通货膨胀的说法来避重就轻,也无法避免未来的滞涨,这也是新古典经济学批判其“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原因。此外,在过分降低利率的过程中产生的流动性偏好陷阱,也不断削弱凯恩斯政策的效果。同时,在存量与流量的相适应的关系中,根据凯恩斯的分析,资本主义中是无法存在充分就业的状态的,这也就意味着货币稳定与充分就业的关系是不成立的,存量与流量即发生矛盾。
转贴于
(二)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
在上述基本假设阐述中,货币经济周期学派运用理性预期解释了货币中性,这主要是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运用博弈论来解释货币中性,主要是从政策制定者角度出发,即在有限回合会产生政府违规的可能,而无限回合则可以进行系统性的合理预期。也就是说,能够进行理性预期是新古典经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假设,也正是因为人们可以进行理性预期,使得政府政策的影响效果难以界定,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在认为自由市场能很好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支持单一货币政策。
因为货币中性的观点,实际经济周期学派更关注与实际因素对经济波动的作用,而非货币,根据他们的研究,是产出的运动带来了存款——内生货币——的运动。这与货币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对产出造成影响的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总结
综上所述,货币中性与货币政策的效力是凯恩斯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对货币的认识的主要不同之处。
在对长期和短期的货币数量与产出关于的动态分析中,凯恩斯认为货币非中性,并指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的无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