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教育机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教育机构范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46-03
[作者简介]罗春玲(1981―),女,广西来宾市人,硕士,广西来宾实验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广西普通高中改革高中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
语文课堂案例分析是语文教育理论与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笔者以“一人一课多教”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为,王熙凤和林黛玉的肖像对比分析,教学的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高一年级学生。
一、传统的“讲读”教学方法
(一)教学对象及其情况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学生学习底子薄,基础差,课外阅读量少,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有厌学现象。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过程简述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笔者发现该班学生平时阅读量很少,除了看过《西游记》这本故事情节比较丰富的小说外,对其他几部经典名著特别是对《红楼梦》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即便接触过这部作品的学生,也因为小说篇幅长,文字晦涩而选择了放弃。另外,该班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得不够积极,不喜欢回答教师的问题。对于不感兴趣的人和事,在情绪上显得相当叛逆和消极。笔者根据普通班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及学习情绪方面的实际情况,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郑桂华在《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一书中提到,只有当学生不明白的时候,讲授才是最有效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专门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又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想解决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紧扣教材,适当拓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注重鼓励,尊重学生的观点。笔者首先以“你是否看过87版《红楼梦》的电视剧”作为导入,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当问到“为什么要将王熙凤的出场安排在林黛玉见了众女眷之后”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语言,如“耍大牌”“装神秘”“摆谱”等,对此,笔者并没有予以否定,而是表扬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受到鼓励,学习的情绪就来了。另外,笔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些问题,如“王熙凤算是一个美女吗”“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林黛玉”“你如何看待生活中那些穿着大红大绿的人”,这些都是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在不断的启发和引导中学生逐步接近教学主题。笔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王熙凤和林黛玉二人的肖像分析上,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比较轻松,师生关系很和谐。
(四)教学反思
课后,笔者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对该班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教师这种上课的方式。共有47名学生参与调查,这些学生都投了赞同票。理由是:教师的讲解细致、生动、清晰;教师边讲边问,不容易分散注意力,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因为一直比较喜欢这个教师,所以喜欢她的课;不想站起来回答问题,不用做什么费心思的事,所以喜欢听教师讲。
通过学生的反馈,明确了本课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1.笔者通过细致、全面、清晰的“讲”,使学生对文本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状态上表现出不排斥,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没有出现不良的学习行为,这堂课是有效的。
2.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启发和引导,对学生予以鼓励,尊重学生的想法。对教学适当降低难度,抓住主要问题,有的放矢,不事无巨细地“满堂灌”。
3.笔者与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本身就是知识库与资源库,如果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取而用之,收获也是巨大的。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尊重、信任、鼓励必不可少,时常对他们予以表扬,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增加其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
二、问题讨论法
(一)教学对象及其情况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尖子班学生。他们基础较好,学业成绩比较突出,有一定的阅读量,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喜欢讨论与交流。
(二)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简述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笔者发现该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大部分学生都看过四大名著中的一部或两部。问及是否看过《红楼梦》时,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对其比较感兴趣,在初中时就认真阅读过,对作品中的相关人物和情节比较了解。其余学生都是因为觉得《红楼梦》无趣而放弃继续阅读。笔者通过课前预设问题,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再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问题如下:
1.为何将王熙凤的出场安排在林黛玉见了众女眷之后?
2.王熙凤初见林黛玉,为何表现得如此放诞无礼?
3.透过王熙凤的肖像(头饰、服装、眉目)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初见林黛玉,从王熙凤的言谈举止中,看出她怎样的内心世界?
5.林黛玉的肖像(眉目、神态、风韵)有什么特点?
6.对林黛玉肖像的描绘为何不似写王熙凤那样极力铺陈渲染,而只是简单勾勒?
笔者在课前预设了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先自学。其实这些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但要求学生在堂上展示他们的自学成果时,学生表现得不积极,回答问题的人比较少,甚至还出现了对文本的误读,如“林黛玉在王熙凤的心中不是很重要”“王熙凤很做作、轻浮”等,这些都是不熟悉文本,妄作评价的具体表现。当问及第一个问题“为何将王熙凤的出场安排在林黛玉见了众女眷之后”,学生就把教辅资料上那些程式化、书面化很强的语言搬了下来。过分依赖教辅书,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以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答案很空很泛。当问及第二、三个问题“王熙凤初见黛玉,为何表现得如此放诞无礼”“透过王熙凤的肖像(头饰、服装、眉目)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时,学生陷入沉默,课堂出现较长时间的冷场,笔者再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时,如“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为什么表现得同别人不一样,她到底是什么用意?”学生的回答是“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逢迎贾母”。回答依然是对文本最表面意思的概括,根本没有触及到最本质的东西。王熙凤为什么察言观色?为什么逢迎贾母?学生不清楚要从这个角度来答。还有问到“从王熙凤的眉眼看出她怎样的性格”时,学生的回答还是仅仅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上――“比较凶”,但是对于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写“王熙凤的凶”,学生无从回答。必须得经过教师的多次引导,集合众人的智慧,才能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所以,堂上讨论的环节进行得并不顺畅,而且一大半时间都得依靠教师。
(四)教学反思
笔者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发现这节讨论课其实上得并不成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没有科学的预设,就没有全新的生成。笔者在课前预设的几个问题,只是针对文本中的某个片段和内容,是单维度的,不够灵活也不够开放,预设的弹性很小。学生在没有对文本进行认真解读的基础上,只是片面地想得到某个问题的答案,这实际上已经是把学生的生成空间给局限住了。教学中的生成源于预设,具有弹性的预设才能使生成更有方向和成效。
高中语文教育机构范文2
一、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具有教育功能的文化载体,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略输”
(一)文化构成比例失衡
2011年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继续倡导了教育教学中的文化理念:“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强调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同时也指出要“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但新课标教材似乎并没有重视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据统计,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主流文化占总体的10%,精英文化占90%,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则极少选入,除了必修教材中的《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等作品涉及一些民俗民情外,其他少有涉及。缺少民间文化浸染的高中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存在着不完整的空白地带,因为传承民间文化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在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方面安排的比重也较小,即使有,也是小心翼翼的,或者遮遮掩掩的,这不仅悖于新课标的多元文化精神,也不利于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国外作品入选比例偏小
课程文化视野决定着课程的文化广博性、开放性和宽容性。笔者对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中的80篇选文进行了统计,不同国别的作品构成情况如下:
国别 美国 苏联(俄) 法国 德国 英国 奥地利 匈牙利 哥伦比亚 日本 总计 总体比例
篇数 10 1 3 1 2 0 0 0 0 17 21.1%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新棵标语文教材必修1-5中,共有课文80余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占总数的21.1%,相比较而言,外国文学作品的比例较以前的几种版本有所增加,但是,选材对国外作品的选文比例还是有点偏小,而且偏重于欧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作品占的比重太大,亚非拉等国家的作品很难见到。就地域而言,语文教材的文化选材取向过于集中,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要想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意识,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应该有所涉及,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教材文化结构,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选文缺乏现代气息
新课标教材增加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当代作品,比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缺乏现代气息,选文在2000年以后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有些远。语文课程是应该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但是这种过于重视传统经典的文化取向,势必造成课程文化内容的滞后。教材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脱轨,也容易造成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此外,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中,关于经济、政治、文学、意识、宗教等各领域的选文比例也不够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教学过程较少从文化的角度去阐释文本
在语文新课程的很多课例中,我们会发现教学课堂上对于文本内容的解读,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解读方式,限于课文本身,缺少文化色彩。比如,在《祝福》的教学课堂上,“祥林嫂的死因”是课堂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交流,往往按照传统的思路,用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封建制度来概括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其实鲁镇的人未必对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负直接责任。如果我们站在文化的角度再一次细读文本,就会认识到这些人物身上所承载的许多传统文化,形成一种扼杀无辜生命的合力。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层含义也是对文本的尊重和深入理解。可是,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往往做得不够,很少对教材文本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三、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单调和不合理
在新课程理念的环境下,对于许多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运用起来,只是流于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似乎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并不能让学生在这种浮于表面的讨论中获得文化素养。还有的语文课堂上,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惜让学生成为舞台上的小丑,大量运用表演法,试图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来达到理解教材内涵的目的,但没有考虑到有些内容是否适合于角色扮演式教学,是否忽略了文本本身的文化内涵,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没有受到任何文化的感染。笔者举一个适合于表演式教学的例子,从正能量的角度谈谈文化因素的挖掘与培养。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角色的扮演和内容的改编,然后分组,让各小组分别进行演绎,然后再集中表演、讨论、总结鉴定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适当地扩充课文材料的背景知识、人文风貌和地理民俗等等,扩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文化的内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教会学生对剧本如何进行改编等戏剧知识,让学生快乐地接受比课本更充足的养料。
高中语文教育机构范文3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考试的走向
教育者关于诗词复习方法的把握,大抵是根据考试的走向来不断调整的,所以我们在理解复习中教学法的科学施用之前我们必须了解现行的高中语文诗词考点的走向。下面以实例向大家说明诗词考点要求。
比如,我们一份高中语文测试题第三大题为古诗词鉴赏,就拿鉴赏张九龄先生的《感遇十二首(其一)》而言,诗歌内容为“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样的诗词鉴赏在考试中一般会分为两个小题,第一题“这首诗首句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了“兰”,“桂”怎样的特点?”要求的是对诗词中的意向的一个把握,诗中的意向往往来源作者思想内容的一个衍生。第二小题为“全诗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抒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寓意是什么?”这就完完全全是对于思想内容把握程度的一个考验了。这是典型的新时期新课改要求之下的高中诗词考题,这也是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考试内容。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题中看出,高中语文诗词考试的走向为向思想内容以及学生主观领悟表达的一个靠近。
二、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
1.学生对古诗词热爱程度低。在我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古诗词学习效果差,思想内容把握不准的孩子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古诗词的学习缺乏兴趣,处在一个消极的学习状态。
2.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必要性的认识。具调查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只有百分之五十二的高中生认为很有必要,百分之三十三点三的孩子认为可学可不学,而剩下的孩子则认为安全没有学习的必要性。虽然过半的学生认识到了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百分之四十八的缺失率依然是个十分惊人的存在,这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一大遗憾,因此可以说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依然存在着学生认识不清的问题。
三、客观上的问题
1.重“文”轻“言”。与文学本来的存在意义相反,许多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大谈特谈字里行间的深奥性而缺少对诗词语言,思维的解剖。不仅是诗词显得死板浮夸还使得学生对诗词一知半解,兴趣低迷。
2.“权威”讲读。诗词的美感不仅仅在于诗人所赐予的原始文意,而在于学生品读是有自己心灵深处而产生那种精神的共鸣与意境的绵长感受。而不少教师一味的死守所谓的“权威解读”对学生提出的新思维予以明令禁止或是加以批评,这是一种压迫学生情感,限制诗词发散性的做法。这种做法无异于照本宣科带来的被动教学。
四、如何有效的进行语文诗词学习
考试成绩是一定学习效率的表现,我们应当引起重视,然而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膜拜分数而忽视了有意义的诗词学习,因此,我们即使是在诗词的复习中,也应当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不能急功近利,片面以成绩为主。
1.知人论世策略。诗词的写作背景一定情况之下就决定了诗词的主体情感走向,因此,我们在语文诗词的日常教学与考前复习中都要对诗人本身的社会背景进行相关的了解。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课内诗词《短歌行》《归园田居》《马嵬》《涉江采芙蓉》《咏怀古迹》的学习中总结出诗人的大体文风,再通过对诗人生活时代的社会分析,生平境遇分析全面的掌握诗人。这样一来,在今后的课外阅读或是考试时,一看到所属诗人就能联系其大致文风,即为我们解题思想内容,情感基调的探究方向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2.张扬主体,多元化策略。诗词意义具有层次性,然而这个层次性却不等于我们的解读就能够带着随意性。在对诗词解读时,我们要注重尊重诗词的主体,不能脱离作品的表达中心。同时不能死守所谓的“鉴赏权威”,因为即使是同一个朝代的作者也有着生平境遇不同而带来的风格差异,就算是同一个作者,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思想体现。
比如同样是唐朝,盛唐时期的诗风与晚唐时期就截然不同,同样是婉约派诗人,李清照和柳永的思想内容就天差地别。因此,我们这种权威总结只能做参照,而不能全套照搬。在我们实际的复习与学习中,对古诗词的分析还是要抓住诗词的主体,以变化论多元化的策略来实现突破。
五、总结
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气质与思想感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者万万不能马虎。另外,就学习效果而言,对于诗词的合理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实现古文的共通,即不仅有益于诗词本身,还对文言文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中语文教育机构范文4
关键词: 职高语文教学 专业课程 以人为本 评价模式
曾几何时,语文课程被单纯地认为是一门“工具课”,但随着语文学科的发展,人们逐渐摒弃这种狭隘的“工具论”观点。随后,人们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观点,逐渐认识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主导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职高语文而言,语文教育不能只注重工具性的传输,更要着眼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一、当前职高语文教学情势
目前职高语文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语文教学问题存在于诸多方面。多年来,职高语文教学几乎照搬普高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学生质量的不同及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这种照搬模式最终收效甚微。职高语文教学相比普高语文,要降低人文性比重,否则会导致职高学生在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产生鸿沟。这种模式是与我们最初在职高教育中引入语文学科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职高语文教育需要有全局观。语文是最基础的认知工具,掌握好语文对于其他学科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回归人文性和实用性是职高语文今后的自我救赎之路,目前国内大部分职高语文教育都无法跳出“纯语文”的框架,沿袭过去走下来的老路。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我国职业教育的纵向深入,职高语文的学科面临诸如课时减少的尴尬问题,因此创新求变必然是职高语文教学的唯一出路。
职高语文教育的另一大困境是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也是我们不能套用普高语文教学模式的原因。职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低于同年级的普高学生,不太乐观的是职高语文教材并没有过多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编写相应的教材。学生的心态有待调整,如果对学习语文的目的认识不到位,将会形成厌学、怕学的心理。
二、如何创新有效语文教学
1.提高语文学习和专业课程的关联度。
职高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较低,普遍存在轻视文化课的心态,然而文化课成绩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的学习又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如此环环相扣,学生未必会认识到其中的关联性。因此要保证学生对文化课充满热情,就必须在文化课教学中带入专业的色彩,使文化课的学习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所裨益,有所启发。职高语文的教材考虑语文与专业结合较少,教师应当通过列举与专业相关的例子,努力创设相关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
2.倾听学生,以人为本。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老师如果能从学生的角度理解问题,从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就必然会总结出教育学生的新方法。另外,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同时会无形中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兴趣提升了,便会提高课堂参与度,也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新建评价模式。
语文考试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部分,非对即错的简单化评价方式其实并不能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也不符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特别是主观题中,每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都会有相应的解答。所以在语文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最好的场面。只要言之有理,各种观点就可以并存,甚至相矛盾的两个观点。老师不要急于判断,而应当罗列出讨论结果,由学生先做独立思考,给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否则就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先进的教育思想要求语文教师与时俱进,利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手段,达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硬件教育体系已经逐渐被诸多教育机构使用,其对学生独特的视觉、听觉冲击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仍有许多教师反馈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花费过多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对多媒体硬件的使用相当熟练,避免多媒体调试占用课堂的宝贵时间。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运用电脑、音像、视听等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情感交流、互动的舞台。
5.弘扬个性,不拘一格。
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且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个性。个性心理过程影响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活动,所以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均来自于人的个性。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尚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舒展个性、净化心灵对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无穷无尽的创新能源。创新精神在学习的具体体现就是:促使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积极进取,使学生不仅具有创新意识,还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不唯上、不唯书,敢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是创新精神的明显表现,这能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教师在授课当中应当注意尊重学生的意见,培养学生的人格。
6.发扬传统语文教学特色。
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追寻先进有效的语文教学途径时,不应当无视传统的语文教学优势。回望近代以来的国学大师们,他们取得如此功绩无一不是依靠后天的卓越勤奋而来的。对于语文当中的古文板块、字词板块等非主观类题型,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执行,让学生体会到朗读背诵的乐趣,这其实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经常读诵,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字词的记忆,还可以使学生逐渐领会古文中的韵律美,让学生不自觉地爱上语文。学生经常诵读优秀文章,自然能避免“书到用时方很少”的尴尬,甚至达到“出口成章”的地步。
为了配合我国经济的加速转型,职高教育面临严峻的革新挑战。语文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保留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创新与时俱进的先进教学方式,同时保持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袁春娥.浅谈职高语文教学的创新思路.今日科苑.2008,8.
高中语文教育机构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 问题-建构 历史教学 高中生
一、问题一建构教学模式的含义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标准》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问题一建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构建问题情境或问题的展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通过自学探究,讨论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训练等几个环节完成对新信息的意义和原有认知结构的双向构建。它是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1 主体性教学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者,学生是自我发展的参与者,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这种教学能让学生逐步由以教师指导学的“他主学习”走向独立自学为主的“自主学习”,最后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目的。
2、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活动并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元认知不但直接参与了认知过程,而且制约着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只有将学习活动中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培养统一起来,知识和技能才能获得效率,学习能力才能获得提高。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指导者。
三、教学程序
问题――建构教学模式。以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以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为突破口,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思维训练的策略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素质结构,为学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形成求知欲望,主动调动智力因素,使思维活动进行和谐交流。课前。教师要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教学内容,制定出体现知识能力,价值观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提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编辑远远超出课本信息量的资料库,设计化解知识障碍,提供思维方法的帮助,并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编制在计算机程序中,设计成人机交互型的学习课件。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既要设计好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比教师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因为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和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还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活动环境。
2、自学探究,使问题系统化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尝试解答等自学探究活动,随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给予辅导。教师应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变为导读,必要时教师要进行精讲,用精炼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线索。使学生掌握每节课的知识结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知识技能和策略,并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尝试解答问题提出假设。
3、解决问题,形成知识技能结构。
组织问题解决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相互交流,对假设进行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形成知识技能结构,并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适时加以引导,启发,使学生史论结合,各抒已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不同的观点交锋,修正了学生原先独立探索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了对当前问题的全面,正确的理解,有利于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组织问题解决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可采用层层深入的启发式提问策略,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也可以采用启发式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获得有关结论。另外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探索成果,展示其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4、能力训练,提高知识技能。
学生在经过自学探究,探索交流,归纳总结等几个环节,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后,为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课堂上练习主要是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封闭题,题目必须紧扣新知识,围绕所学重点难点,且宜少而精。通过练习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开放题一般都带有启发性的背景材料,加之没有固定的解答方向和范围,使学生有较大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思考历史问题。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而且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设计专制主义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遗留或表现吗?这一开放题做为课后作业。
5、反馈评价,领悟历史思维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本目学习内容作总结,归纳概括形成知识结构,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教师适当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评价历史事件的科学理论,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就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客观上理解本课内容,领悟历史思维方法,利于知识内化。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行为提供反馈评价,以不断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小组间的互评,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达到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和谐统一。
四、影响因素
在实施问题一建构教学模式时,首先要注意处理好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的关系,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策略,这是构成学习能力的基础,然后,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索和不断地整合,将这些知识技能要素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内化为网络化,结构化的知识技能结构。最后,在解决特定任务的情境中,学生运用一定和策略方法,将不同的知识技能进行组块,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其次学生在记忆阅读表达等方面也存在差异,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更是直接影响到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分析。虽然教师当时能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但要对学生学习和各种方法进行系统讲解和训练,还有一定难度。
高中语文教育机构范文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中学教学 方法与尝试
经典是民族的符号,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积淀,它蕴藏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是文化的象征。而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存数字化、传播信息化、网络虚拟化的新世界社会背景不断冲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充满了功利性和实用性,冷落和疏远了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众多的原因导致了学生精神的荒芜,产生精神危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为此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
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相比之下,我国在阅读方面所做略显欠缺。一位中学生文学社的社长一语道破真谛:"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的是如何进行语文考试。我们其实不会阅读,或者说,随着考试能力的增强,我们已丧失了阅读能力。"这实在是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很多有识之士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的齐大卫教授曾主持汇集了北京市学术界的20多位教授、11位副教授和一批优秀中学教师坐在一起,为中学生精心奉献了一套语文补充教材《阅读》。
此后,2002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语文读本》(小学卷),2006年6月全国第十六届书市开幕期间,很多作家呼吁学校要承担起责任,“希望在外界浮躁的时候,通过阅读让孩子们的心静下来,沉下来,由‘浅阅读’走向内涵丰厚的深入阅读,让孩子们的灵魂通过阅读高贵起来……有文学经典伴随的童年阅读,会给孩子的一生罩上诗意的光芒,使一个人的一生都相伴着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
笔者现根据在南师附中任教多年的教学尝试和积累的教学思想,希望通过对本校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在中学阶段的编选情况及教学方法的实践尝试的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能够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状况,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的教学现状
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教材的编选情况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一册 第五单元 《论语》十则
第三册 第六单元 《买椟还珠》(韩非子)?摇?摇《滥竽充数》(韩非子)
第四册 第五单元 《公输》(墨子)
第五册 第六单元 《孟子》二章?摇?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六册 第五单元 《鱼我所欲也》(孟子)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五单元 《论语》八则
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
第一册 《论语》
第三册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第五册 《逍遥游》(节选)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
第一册 《劝学》(节选)
第四册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专题《逍遥游》(节选)
(五)苏教版选修教材
1.《史记选读》
2.《唐诗宋词选读》
3.《唐宋家散文选读》
目前,中学阶段正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是最新的一套教材,它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的产物,编选的意图也正是教学工作者所要把握,学生所要接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
二、中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讲授情况
中学阶段的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状况一直不太理想,不仅是因为一线老师及学生重视不够,更有人认为文言文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不太协调,尤其是今天,新课程标准虽已实施多年,但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味。除了串讲、评点、诵读之外,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与欣赏过程,忽视了文言文对提高中学生素养的整体功能,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只停留在最为浅显的字词的梳理与记忆,而作为文言文最为精髓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东西,则涉及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厌,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不愿读文言文。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文言无用”思想的根本所在。
三、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学习情况
当前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习文言文就是要记住一些生涩难懂的字词,背诵一些根本不理解的文句,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大部分中学生除了阅读课文中的文言文篇目外,一般不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
四、“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对于中学教学的影响和价值
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企及的真切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同时,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也促进了现代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语文教育实践中经典教学策略的失误
目前,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导致出现了“多媒体致使经典阅读脱离文本”的现象。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画面感,极富感染力的音响效果,以及极具时代气息的视频效果,吸引广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多媒体永远都无法完全替代文本的阅读。过度依赖多媒体,导致学生脱离文本,使作品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消失殆尽,从而让学生丧失了自我的感悟和思考。《红楼梦》的魅力是电视剧、电影永远都无法反映的,《论语》《庄子》也不是于丹侃侃而谈就能全部诠释的……
同样“用笔记代替阅读体验”、“用形象标签化取代学生自己的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缺失了思考,没有了辩论,甚或一味模仿,如“私塾教育以及颇受争议的读经热”等,都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永远是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是自我的想象和延伸,是自我的收获和启迪,真正的“阅读”与模仿无关,与灌输无关,它是个人的独特的行为,是个人的意志行为,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所以它与操纵无关。
那么学生究竟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呢,南师附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了阅读课的课程标准,并总结了四种阅读方法:
一、精读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好一本好书的办法就是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他还总结出精读的三个步骤:了解、批评、接受。这就是著名的"三步"精读法。这也就是说读书首要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表达情感,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质疑,批判的接受,对作品进行消化吸收。
朱熹对于精读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要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如此,则得书之真髓矣。”这就是著名的“剥笋”读书法。精读,即精心、精确地去读。不但读懂字面义,还要读出潜台词与画外音。
二、研读法
研读,也称为精读,是阅读的另一种主要类型,它以研究为主。所谓研读,就是要对需要学习的教材、书籍、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并且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研究,必要时还要边读、边思、边作笔记。因此可以说研读与通读一样,是学习社会科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三、诵读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在诵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感与情感体验也是与众不同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指导学生读书时说:“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同时他又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了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
“口诵心惟”是传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强调诵读的关键,不只是简单的朗读,还要注意思考。
四、其他,如讲座欣赏法、讲解评析法、辩论讨论法等等
这些方法更强调了他人的指导作用以及质疑、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对阅读的巨大作用。这更能加深阅读者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思维的拓展和训练。
阅读的方法并不仅有这几种,学生阅读可以以其中一种为主,也可以几种相结合,关键在于个人的所得。
当然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也有困惑。一是现在阅读量相当大,那么多名著阅读要完成,实属不易。但学生的阅读时间很难保证,时间太少;二是学生对阅读名著缺乏兴趣,反而倒是对一些肤浅的流行读物兴趣颇大,我们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三是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师的阅读时间。
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南师附中还不断进行经典研读的实践尝试,包括开发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开展活动课程三个方面。
一、走进经典阅读现场
南师附中王栋生老师认为,阅读不会影响学习,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明显优于读书少的同学,所以他们的各科学习往往很轻松,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底子”。人站得高了,天地才会变得更大。
基于此,南师附中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走进经典阅读现场”,目前已经尝试教学三年多。我们不仅在学生的阅读现场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还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列出了《高中语文推荐阅读书目》。
二、开设选修课
阅读课程是“经典阅读”的第一保证,而选修课程则是校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的形式。本校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每个年级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现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举例如下:
三、开展活动课程
在我校的新课程体系中,语文组承担着三门校本必修课程,一是基础年级的“写字课”,一是所有年级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以及名为“走进经典”的课外阅读课。这三门课程,都是我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校本必修课程,因为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书写水平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更是一个人的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一个人的阅读量,阅读面,阅读习惯,更是一个人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不二法门。
新的课改需要凸显学生的个性与提升学生的素质,老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我们开展丰富多彩且扎实有效的活动,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提升孩子的素质。
通过一系列阅读课程的开发实践,对我校的教学工作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开创出了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模式,学校的新型课堂得到了很多专家首肯;其次,各种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再次,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推出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推荐阅读书目”;最后,作文教学硕果累累,多次获得省市各项奖项,且高考成绩异军突起,多次有学生获得语文单科状元。
总之,这一系列的成绩跟我校的课程理念,跟学生的广泛阅读是分不开的。
结语
曾有家长问王栋生老师,为什么语文一直排在第一位?为什么还要背诵古典诗词,学习文言文?王老师无奈而痛心地说:如果数理化学不好,那仅仅会落后,如果母语学不好,缺少人文素养,那就是愚蠢了。如果在愚蠢和落后中间让你选一个,你选什么?进而王老师又说,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上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所以我们希望这些名家名作,这些“经典作品”,能让我们的学生有修养、有情趣、有思想、会生活,能给我们生活和人生的启迪,从而促进自身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记得《金蔷薇》中描述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老兵沙梅,为了那朵金蔷薇,他是怎样地用碎屑来熔铸它。经典,就像那朵蔷薇,每一缕都是金一般高贵,每一缕都是一段传说,每一段都充满着甜蜜和悲凉……我们相信那些慰藉心灵的阅读就像那沙梅积储的“珍贵尘土”,总有一天它会在我们的心中绽放出最美的“蔷薇”,不仅滋养我们的生命,更能美化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