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市场需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经济学市场需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经济学市场需求

微观经济学市场需求范文1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

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两类市场上这两个微观主体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性行为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1.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是指如何得到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1)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水平可以具体衡量,可以构建相关效用函数,通过求解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值,并可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结论为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花费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水平必须相等。(2)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水平不能具体衡量,只能相互比较高低,因此不能构建相关效用函数。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个分析工具,得到消费者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两种商品按照效用水平的交换比例与按照价格水平的交换比例必须相等。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关注的是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条件下的均衡状态。对于均衡取得的过程,以及非均衡状态的特征并不关注。两种理论下消费者均衡决定都是采取了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2.消费者均衡的变动是指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会引入消费者均衡状态发生一些规律性的改变。(1)基数效用论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1价格下降,消费者均衡条件要求商品1的边际效用相应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将增加商品1的消费数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出结论,商品1的价格与消费数量反方向变动,这就证明了需求规律。(2)序数效用论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1价格下降,预算约束线以纵轴交点为圆心逆时针旋转,导致均衡点右移(一般情况),商品1消费数量增加,商品1的价格与消费数量反方向变动,同样证明了需求规律。此外,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收入增加,预算约束线往右平行移动,导致均衡点发生移动,进而可以分析消费者收入变动与商品消费数量两者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恩格尔曲线。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变动都是分析外部条件改变后,新的均衡状态与初始均衡状态下相关变量的变化规律。关注的是不同均衡状态的比较,而不是关注均衡改变的过程。两种理论下消费者均衡的变动都是采取了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微观经济学市场需求范文2

关键词:经济学;跨学科;实证式;创新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汲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与统一。从经济学教学的实践环节看,需要吸收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扩展学生的经济学视野、丰富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从人才需求的市场角度看,社会急需的高等教育人才应具有科学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下的适应性。为此,我们以“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将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及内容纳入到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跨学科视野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提高了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经济学理论发展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理性”和“理性预期假说”。理性预期理论包含了两个强假设条件,一是作为行为人的个体完全理性,且所有行为人在认知上具有一致性;二是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人能够充分利用所有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和预测,且该预期不存在系统性错误和偏差。理性预期假设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革命性”发展。因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表现出如下特点:

1. 教学模式的同质性

在理性预期假定范式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留下了十足的“理性预期”痕迹。传统经济学教学约定俗成地默认一个假设,即假定学生有一致的认知程度,对知识的学习能力也是同质、没有差异的。这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近乎不合理的完美要求,其教学模式必然忽略学生不同的初始禀赋和个人偏好,视学生为同质的个体、缺少体现学生知识差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将削减具有复杂性思维视域的学生从不同视角深入研读经济理论的兴趣,也可能造成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心理障碍。

2. 教学内容的模型化

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的过度数量化与模型化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演进为一门充满数学思维的学科。现有“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基本上是沿着18世纪流行至今的自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进行的,在教学中也兼有高度抽象化、数学化、模型化的倾向。模型化的教学方式虽然严谨地传授了经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过于抽象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复杂性,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经济理论内涵的情况下,只能被动性地重复“记忆知识”模式,而非市场需要的“运用知识”模式,导致学生对于经济学深入研究的志趣减弱。

3.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由于传统经济理论具有体系的独特性和经典性,因此教学局限在经济学范畴,单纯强调经济因素的影响,忽略非经济因素影响以及非经济变量之间的制衡性,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孤立性、交叉性弱等特点。由于缺少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面对经济理论无力全面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困境,学生极易产生经济理论偏离实践的感知,造成知识——行为的差异和不一致性,减弱了学生主动式、探索式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加强。

4. 教改体系的滞后性

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求作为个体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包括涉猎其他专业、视野开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要求作为团队成员的学生要兼有一定的融合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科人才组成的团队工作模式的要求。但作为提供知识人才的大学教育以及课程设置却很少实现学科交叉,经济学教学改革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缺少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这种市场需求,面对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经济学教改体系反应滞后。

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跨学科范式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融合的跨学科教学改革模式。

1. 社会学“嵌入性”因素的引入

社会学最具特色的一面就是强调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强调社会构成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学强调一种“嵌入性”思维模式。与此不同,经济学强调以个人行为为出发点及个人效用的最大化,经济学假定的是个人的理性模式。因此,社会文化演进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对“经济人”基于人性本质所产生的某些不可见的选择性理有着很好的互补作用。教学中我们强调,经济学也是关于人的选择的科学,研究如何使个人选择性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要考虑社会因子对人的影响。人的选择过程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也受其他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要使学生的自利行为和既定目标一致,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但要涉及“物的维度”,也要涉及“行为的维度”,即考虑非经济因素对人们做出选择的影响。

2. 心理学因素在经济理论中的作用

经济学是以“经济人”作为前提假设进行研究,较少考虑现实中“经验人”由于心理因素不同所表现的某些非理。对此,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和强调心理因素是完善经济学教学的路径之一。个体经济活动一方面要受到资源稀缺性、未来性、效率、社会各种规章制度运行、理性经济行为等客观经济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经济活动还受到心理、自然、生物、选择性理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或影响。由于企业组织中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做贡献,也加剧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强调心理学因素在经济学发展的整体性和经济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三、跨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我们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分解为三个要素环节:外在认知、外在意识和认知情绪。上述三个要素环节具有内在关联性,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环节出现变化都将引起其他两个要素环节的同步反应。传统教学往往忽略三者的互动,无意识地将三者独立或割裂,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我们通过跨学科方式整合三个要素,通过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情绪。

1. 外在认知差异性与学生“知识环”的构建

外在认知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课堂讨论、交流对经济理论和体系的认识与掌握。学生的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上都基于不同的认知视野,或表现出理性的思维,或表现出感性的思维,将感性和理性思维统和的最佳途径是采用跨学科教学的模式,引导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增强认知情绪。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将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信息工程、统计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知识环”,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从知识环的节点上找到突破口,以整合相关学科研究为基础,形成综合的思维模式和研究范式。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推动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师提供的案例和学术研究论文,实现自组织、自学习的互动性、互适应性的演进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就在这种自主和自由的交往、交流过程中不断进化,最终选择出最优、最有价值的收获。

与此对应,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知识体系的重构、课件的编写与应用、多种考核方式的运用以及授课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跨学科探索和应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跨学科研究范式问题,按照国际化高水平的经管类研究生核心课程的规范和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梯队等诸多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2. 外在意识合理性与学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过程

外在意识是学生对于一些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个人判断。在外在认知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外在意识的合理性,是我们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教学过程尝试。

首先是引导阶段:基于“问题意识”,激发“知识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对于经济知识的关心与兴趣,是“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题。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问题意识”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兴趣。每个学生头脑中都存在有对现实经济生活各种问题的不同认识,引导学生寻找头脑中的“问题”,并将“问题”有意识地与“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在问题与理论互动过程中,教学小组在经济学涉及的相关学科中积极寻找令学生兴奋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内容,并及时展示高级微观经济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内容,使学生们不同程度的产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和内容的兴趣,进而对于后续课程的系统学习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并自觉地寻求自身判断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偏差。

其次是参与阶段:基于“知识兴趣”,强化“主动学习”。受传统升学考试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主要靠被动的“记忆”,而非主动的“理解”。面对大学阶段大量知识信息的灌输,学生们普遍感觉消化不良,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学生对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同时,随着经济学研究手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趋于高度数学化,而与之相对应的现实经济问题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与抽象的经济理论之间的断裂,使学生学习经济学理论的主动性受到了影响。为此,课程教学小组借助“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供给与需求理论的讲授,在课堂学习和讨论中让学生扮演供给方和需求方两种不同的角色,各自站在自身的角度去分析自身所采取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把握所充当角色的经济内涵,提倡学生运用数学、统计和博弈分析等手段对于另一方的角色进行分析,实现从掌握局部经济理论过渡到掌握整体经济理论的高度。

最后是提升阶段:基于“主动学习”,打造“行为意识”。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经济知识的掌握,实现经济人合理的“行为意识”,通过这种微观个体的行为不断矫正和优化,最终达到社会总资源的合理配置。本阶段是在综合掌握“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合理方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阶段。为了正确培养学生的经济行为,课程小组的教学环节分为经典理论导入和行为实践参与两个步骤。经典理论导入主要以体现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21个基础概念(核心关键词)为主,要求学生充分讨论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行为实践参与主要是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现实经济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的了解,启发学生用正确的经济学观点给出问题的相应答案。为此,教学小组设计了逐次递进经济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课题,并通过讨论的方式,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规范学生经济行为的目的。这个过程使学生实现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转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能力,也实现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自我价值。

3. 基于认知情绪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模式

认知情绪是学生对于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实问题的兴趣程度。注意到学生的异质性,如何找准一个切入点是提高学生认知情绪的关键。带着现实的经济问题进入课堂,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依据科学理性要素,设计出教学的关联路径。首先是经济学的客观依据,这个过程强调学生积极学习经典性的经济学理论和前沿论文;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怀疑阶段,结合学生本身禀赋,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的不完整性进行反思和思考,结合现实社会的经济问题进行经济理论的完善和补充;第三是多元思考过程,结合跨学科的思路,对经济问题进行多元的解读和阐释;第四是实践的检验,提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破解和阐释。

教学实践表明,跨学科角度审视微观经济学能够改善学生的认知表现,包括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到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社会科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对经济学进行研究的结果,使学生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和估计,并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在被问题困扰的情况下,能更早、更迅速地摆脱困境,所做的合理选择更能经受住时间检验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齐红倩.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11(09):53.

[2] Eugene Silberberg. 经济学的结构—数量分析方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微观经济学市场需求范文3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学科渗透;政策相关性

一、 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

产业经济学是通过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二者内在联系来探索产业组织与产业活动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于其自身研究方向的限制,产业经济学必须要紧密围绕企业、行业以及市场三大要素,并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探索不同类别不完全竞争案例的实证含义以及规范含义,从而为参加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产业经济学的演进过程,在经济学领域主流的观点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九世纪末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开始出现,也就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上世纪中期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初步形成,也就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的中级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以及爱经济活动中的实践得到了充分而快速的发展,从结构上看,产业经济学开始分化出了几个较大的分支:结构主义学派、效率主义学派以及行为主义学派。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结构主义学派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反垄断反集中的结构主义主张,效率主义学派则提出了放任自流的市场政策主张,但是二者从理论角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的,即决定生产者与营销者利润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学派在理论上是对立的,而市场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由——宏观调控——自由”的模式,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个学派的政策观点都会得到应用,也正因此,西方的经济才得以稳步快速地发展。

二、 新时期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特色演变

上世纪提出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是在市场发展较为不充分、不成熟的条件下提出的,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技术、交易成本以及企业组织的作用。在宏观调控的问题上,效率主义学派也没有将产业政策研究并实行的成本考虑进去。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各国的经济都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发展,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逐步成为了现代企业结构的一个典型特点,各国的产业政策也由针对国内转变为保护本国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逐渐显得捉襟见肘,新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呼之欲出。

二十世纪末,新的研究方法以及高级的经济学家加入了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来,对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突破和再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现在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主流学派,即延续着结构主义的“结构——效率——绩效”的路线继续发展,他们的新特点是加重了对市场的重视,将市场条件与企业行为作为一种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外力,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探索产业组织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点。成功地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产业组织学的理论进行了升级,逐步形成了双向动态的行为主义新产业组织学理论。而另一个方向则是延续了效率主义学派的特色,把研究的重点放入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以及结构演进,从而形成了新产业组织理论。这种理论突出了市场行为的重要性,将市场结构看做受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影响的外在变量,从企业战略入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博弈论、推理演绎法等新方法,将产业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进行了统一,从而让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变得更加科学严谨。然而该方向研究的理论色彩日趋浓厚,对于分析模型的重视日益减弱,甚至有时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经济现象,但是理论与实证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促进产业经济学的成熟,也使得经济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演进。

三、 产业经济学对其他经济学科渗透的演变预想

(一)产业经济学向微观经济领域渗透

产业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发展起来的,微观经济学更加关注实际的经济现象,产业经济学则更加关注企业关系、一体化进程、对政策的影响等。正因为其关注方向更加偏向宏观,所以产业经济学可以解释垄断程度与企业债务的关系。

随着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关注点逐渐转入公司内部活动,产业经济学向其他领域的渗透也正在加速,一些本属于管理学研究范畴的内容在产业经济学也得到了研究,例如效率合同、人力资源开发、信息传递、组织结构设计等本属于管理学研究的领域,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也对其进行了相当的借鉴。波特将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公司战略理论进行了很好的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公司战略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形成以及产业经济学向微观经济学领域渗透。

(二)产业经济学对宏观经济的渗透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它忽略了结构、个体、产品,因此其作出的政策参考很容易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由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并形成寡头经济的现实,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就必须要关注到寡头经济。这就需要产业经济学在结构上与宏观经济学进行统一协调,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渗透到宏观经济学领域,从而形成更加科学、细致的理论来指导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

(三)产业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渗透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这是一种不良的市场行为,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只关注进入,不关注重复。要解决这个发展经济学未曾关注到的问题,就需要产业经济学将自身的结构理念和效率理念引入到发展经济学中,打破政府的完全垄断,通过内部优化来提高产业内部的效率。

四、结语

不同历史时期的产业组织理论,根据当时的经济环境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管是结构主义学派、效率主义学派还是新组织经济学,其实都是在“结构+效率+绩效”的框架中变化的。随着产业经济学不断与现代的经济环境相协调,信息时代模块化的残叶组织研究已经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未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也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参考文献:

[1]现代产业经济学 戴伯勋、沈宏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5-18.

[2]产业经济学 邓慧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37-41.

微观经济学市场需求范文4

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试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往来越来越为密切,在人才的选择上,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在高等院校,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各国经济关系交往的频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跟着日益提高。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是国济经济关系。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货物、服务、资产等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内容丰富,牵涉到的数量关系及数学模型占有相当比重。可见,国际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类专业人才。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促进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其主要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高等数学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对逻辑推导、图示、公式、数学证明更不易于接受,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与经济涵义相联系,故然对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更是难上加难。而高校中的大部分国际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教材,过于注重基本理论、模型及数学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使学生有学不会的感觉,以致于出现厌学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处,对于用理论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更是无从入手。另外,许多高校对教师考核的目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教学的科研成果。对于实践教学方面根本不属于考核范围。正是由于院系方面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忽视,使授课教师也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和压力,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都隶属于应用经济学门类。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是涉外经济专业,不仅要求在国际经济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会经常使用英语专业术语。而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依然是“黑板加粉笔”,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三)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是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的。美国大学就特别重视核心课程设置,比如康奈尔大学每年都要对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要求等)都要进行修改。目前,康奈尔大学经济系的新生入学以后,首先,要求必修三门课程,即“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等数学”。其后再修八门课程,这八门课程中,包括三门必修课程,即“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另外五门可由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范围选择课程。可见,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案例教学不仅是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说属于课程设置的内容,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就做不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缺乏兴趣。

(四)实践型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部分老师中,虽说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导致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授课中,只讲本书中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忽略了这门涉外课程要求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实践型的分析问题能力。再得,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许多大学教师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使自己不能与其它高校教师或同行教学进行交流与学习,仅局限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易于教学创新。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以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因此,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此,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重视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经济理论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师生互动,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社会用人趋势。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充分使用辅助教学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穿插一些现实经济中的案例和图片,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涉外经济课程,有着深厚的国际化背景。所以,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掌握从事国际交流活动的专门技能,而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要求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要高。大多学校都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来体现对英语的重视,但忽视了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英语专业术语。这就要求在教学期间,一方面通过开设像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相关专业英语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汉语教材为主英语为辅”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使用英语,渐渐实现用英语回答问题及考虑问题,特别是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

(三)科学安排课程设置。国际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用比较通俗、直观的方法,讲述基本概念,介绍基本理论。因此,学习国际经济学要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功底。另外,修好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学生要求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但是,自高校扩招以来,经济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的薄弱,以至于学生对教学中讲到的经济学案例有兴趣,而对逻辑热推导、公式、数学证明难以接受。再者,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对国际经贸人才的新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所以,只有科学的安排高校学习课程,才能强化基础性理论课、外语类课、计算机运用和专业技能课,使学生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国际经济学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在数学、英语等方面涵养,以适应国际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微观经济学市场需求范文5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家假设条件: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商品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低档商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吉芬商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向右上方倾斜

⑴“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⑵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商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信息,也都知道对方知

道的信息。(双方可以替代为多方)

3.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6.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供给定律: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8.均衡: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9.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0.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2.市场出清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13.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4.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5.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

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6.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 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微观经济学市场需求范文6

内容摘要 本文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创建并论证了由草木、禽鸟和细菌组成的食物链及其微观和宏现经济影响。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当前由H5N1类型病毒传染引起的禽鸟死亡现象可知:第一,具有双向前级让渡(级中投入)交换优势的自然市场短暂性的失去了平衡;第二,超级“自然王国”已经为全部生物种群按其信息与其适应性作出了持续性反应,以克服负面冲击;第三,生物种群的进化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自然经济体系;食物链

作者简介:赫尔穆特・迈尔,男,德国柏林经济学院,教授,柏林D―10825

一、引 言

早在前古典时代,所谓的重农主义者魁奈(FrancoisQuesnay,16N―1774)于18世纪创立了自然经济学说(理论关键是:经济的循环如同血液循环),从而有别于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观察一个正在劳作的人,轻而易见,自然(即劳作之人)不可能与其行为(即他的工作)分离开,因为从这两个观察角度描述的是同一对象,如同我们观察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自然和经济的耦合同样被语言所链接,譬如“经济波动过热了(Overheating ofEconomic Fluctua-tim)”;“工作环境(Work Climate)”;“投资环境(Investment Climate)”等概念,便是明证。1988年成立的国际生态学学会(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Society)所研究的能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使自然科学合理运用于经济科学再一次被权威机构所确认。[1](74―77)尼古拉斯・乔治库―罗根(Nlcholas Georgescu―Roegen,1906-1994)的著作《熵律与经济学进展(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1971)》是此研究领域的一座里程碑。反过来,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自然现象也同样是合情合理的,并不能消极地被理解为是经济学强权主义。

二、本文的研究基础

本文将“自然”和“经济”通盘考虑的基础是已形成轮廓并得到公认的“自然经济体系理论”。文中,我们以一个经济学者的眼光研究、分析自然现象,采用自然科学工具检验分析结果。在自然经济体系理论里,每一样商品和服务都赋有价格,并非像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的那样,只有稀缺的商品和服务才有价格。每一个自然生物,不仅被理论认为,其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利润方可赖以生存的企业。而每一种生物种群,不仅被理论认为,其本身就是一些行业或商团。它们互相(尽管是无意识地)在市场上提供自己特有的长处并用货币交换商品和服务。它们既生产、储存最终产品――“特定活性单位生物量”,也为它们自己所需求和消费。因此,每一种生物种群必须对其作出支付并有支付资金的来源。作为货币等价物的支付工具,能量(物能、热能、电能、势能等不同的能量种类如同货币,具有可兑换性和可转换性)被辨识了出来。[2](29―32)利用自然现象“黄昏时鹿群在森林草地上吃草”作为典型案例,由草(商品)的存在所证实的食物市场(即草地)上的需求方――鹿群,因“吃”这个行为将其能量转换(如同货币转换)给了市场供应方――青草。这一对应关系为我们在此案例中成功地发现存在所谓的“双重市场(DualMarket)”,也容许我们对任一自然现象做出“双重解释(DualInterpretation)”,那就是,在此案例中,草种也正等待着被(鹿群)运撤四方,从而同时揭示了作为市场参与方的青草的经济利益所在。[3](38―41)此利益并不被某些观察者所看见,他们看到的只是青草被吃掉(或被消灭)了。

在自然经济体系中,太阳是独立自主运转的中央银行,所有生物种群则各掌一家银行,因而都有能力进行(货币)能量转换。这个“自然王国”是由太阳、连带大气层的地球以及各类行星所组成的,其居民便是成千上万种生物。它们都遵从着我们已知的和未知的自然规律。“自然王国”(直接或间接地)从太阳,也从居民税收获得的能量来资助自身的活动(所谓从居民税收获得的能量,是指所有生物在自然环境中释放出的热能,即货币的转移)。与之相反,得到国家补贴就是所有生物在环境中得到的能量(热能转移)。对自然经济体系与人类经济体系的社会经济终极目标、重大指数、货币力量和浪费问题等方面的粗略比较中可知,自然经济体系更有优越性,也更具威力。这是因为:(1)自然经济体系的目标更好,它是生命守恒而不仅是人类权利的维护;(2)自然经济体系的货币等价物――能量所代表的是实体价值,而不是只被人类社会自己指定和接受,离开了人类社会就什么也不是,其价值必须由人类自己给予保护和担保的纸币;(3)自然经济体系中的所有经济活动及其影响都处于自然循环,没有浪费,且循环周期长。

人类的经济活动(如建房、修路等)在自然环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而这些痕迹正是对自然环境改变和毁损,这可以用统计数据给予量度。但能理解的事实是,更加优越的自然经济体系将至少在同等程度上对人类社会产生持续的反作用(不同的生物种群也是如此反应)。尤其是自然经济体系的终极目标和法则被破坏的时候。据自然经济体系理论的解释,人类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如人口老龄化、人口拥挤、贫穷、失业,以及气候改变等自然现象是超级自然经济体系对人类经济体系持续反作用的结果。

三、对食物链的经济学分析

(一)微观经济学分析

把包括植物、禽鸟和病毒的食物链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析的起点,我们必先确认一个可以被认识、涵盖了双重市场关系的交易市场。我们首先给食物链中由“植物”和“禽鸟”组成的双重市场下定义。外来之鸟飞来本地草场,为的是拾取食物(青草),因此可将本地草场定义为“食物(青草)市场”的所在地。青草这个生物种群如同“食品生产行业”,外来之鸟是市场的需求者而青草是市场的供应者。当我们参考“黄昏时鹿群在森林旁草地上吃草”这一典型案例寻找双重市场时,会发现存在一个鸟类作为市场供应者而青草作为市场需求者的“运输市场”。该市场上的“草种运输服务”让我们对“外来之鸟正在吃草”和“草种正被运往他方”的同一个现象有了重合解释。禽鸟种群和青草种群各自都用货币等价物――能量,互相支付各自所需的商品和服务。通过被吃掉,青草种群把自身的化学能量打捆成包地让渡给禽鸟种群;反之,后者通过自身的活动将运输能量让渡给了乘客――草种。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此双位一体而不可分割的双重市场――“食品市场”和“运输市场”,可被看作为一个闭合的经济学模型。这个双重市场的平衡,只能出现在(有必要认为长期是这样)禽鸟种群与青草种群的相互支付在一段时间(一年)内处于中长期平衡。否则,这两个种群之一将因货币(能量)不足而退出市场。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假定这两种生物种群在一定

时间内相互支付了90能量单位。

但要对食物链中禽鸟和病毒组成的双重市场下定义,就不那么容易了。病毒进出宿主细胞的目的,是利用宿主细胞核繁殖自己的单位生物量。病毒种群的利益是明显的。它们把鸟群作为了自己的“餐厅”、“旅馆”和“运载工具”。它们需要宿主细胞为它们预备食物,供它们生养繁殖。但它们怎样支付这些服务?此处的双重市场又在哪里呢?答案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人类经济社会中的运输设备(如飞机、轿车等),我们就能感受到禽鸟种群的利益(即双重市场)的存在。飞机和轿车不仅要随时保养,为了乘客的安全(还有其它原因),还需要定期由独立的专家对其进行技术检验。大家都知道,在德国,轿车每两年需技检一次。技检人员用擦刮制动系统,敲打刺探离合器等方法检测轿车。他们对老旧轿车特别注意,看是否已严重锈蚀,必要时还将它们报废,不得再使用于交通。以此,我们可以类推:病毒种群(不仅仅是禽流感病毒)就像是独立的“健康检查机构”。它们进入其它生物(不仅仅是禽鸟种群),检查它们的身体,尤其是它们的免疫系统是否健全,或是否有能力去适应生活环境的新变化。当代生物技术表明,这种检查服务完成于它们对宿主细胞的“攻击”。这可以比之为一场“军事演习”。染菌鸟的防疫系统在尽力保护自己的“宿主细胞”不被病毒所“攻击”。一般来说,它们最终都能获得成功。所以,感染只是一个暂时的“生病”现象。在德国柏林的小学里,对“攻击”和“防卫”所作的词性解释是:“吞噬细胞”吃掉入侵病毒生成了“酸性细胞”。这一行为向身体发出了两个警报:(1)让活“细胞杀手”去战胜另一个病毒;(2)让“原生质细胞”生产出更能有效战胜病毒的“抗体”。通过这场“军事演习”,各种生物的免疫系统(不仅是鸟类的)训练了自己清除“细小但不能不重视”的缺点(恰如对轿车的技术检测)的能力,并因“害过病”,更新了自己的生物素质以适应更多的外部生存条件(即得到了深层次的教育)。病毒种群向禽鸟提供了这些服务,必由禽鸟予以支付,其支付形式便是禽鸟种群在向病毒种群提供“寄宿”、“繁殖”和“运输”服务的痛苦中失去的能量。与之相对应的支付是病毒种群在“攻击”的痛苦中失去的能量。由此,双重市场模型就被我们找到了。我们称之为“保健服务与深层教育”市场。尽管毫无意识,但鸟类(以及其它生物种群)需要这些服务;尽管病毒种群(以及其它生物种群)对这些服务也毫无意识,但它们提供了这些服务。其“市场场地”处于禽鸟体内的宿主细胞。考虑到双重市场的不可分割性,借用新古典经济学,“餐饮、住宿和运输服务”和“保健服务与深层教育”又形成一个闭合的经济学模型。这个模型的平衡,只能出现在(长期也是这样)禽鸟种群对病毒种群的支付(其能量丧失)与病毒种群对禽鸟种群的支付(也是能量丧失)在一段时间(一年)内处于中长期平衡。这两个种群中的任一种也将因货币(能量)不足而退出市场。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假定在一定时间内,这两个种群之间相互支付了10能量单位。

以上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可作如下结论:包含青草植物、鸟类和病毒的食物链可以由两个市场及其各自对应的双重市场来描绘。第一对双重市场是“食物市场”和“运输市场”,青草“植物”和外来“鸟群”是市场的参与者,其场地在“牧草地”;第二对双重市场是“餐饮、住宿和运输服务”市场和“保健服务与深层教育”市场,市场参与者是外来“鸟群”和“病毒”,市场场地在鸟的体内。

(二)宏观经济学分析

按照里昂惕夫的论证方法,将上述食物链放入宏观经济学分析,可把已论证确定的市场及其双重市场根植入一个静态和开放的经济循环模型,并以货币等价物(能量)计算价格。[4]计算得出一张名为“以有效价格表示的投入产出表”(见下表)。表中统计的三个行业分别是:(1)食物生产(植物);(2)餐饮、住宿、运输服务(鸟类);(3)保健服务与深层教育(病毒)。此模型采用静态形式,表明表中所有变量的价值在同一个时间(一年)内不变;模型采用开放形式,表明产品的最终使用是由最终需求所引致的外生变量;模型采用循环形式,表明一个行业(种群)在一定时期(一年)内投入生产的全部能量成本等于该行业(种群)在同一时期从其它产出中得到的全部能量回报。表中也对直接成本与直接回报之间不对称之处,做出了相应的解释。

集中投入(即其它行业的前级让渡)和基本投入(如空气、液体、固体素和阳光),生产活动以及对毛附加值(如产品税、劳作收入、企业利润和折旧等)的付出等,是成本上升的原因。上述三个行业的成本,用货币等价物――能量单位记录在表中的第1、2、3行,于第4行加总。例如:食物生产行业(植物)从鸟类获得“草种运输服务”这一级中投入在单位时间(一年)内所花的成本是90能量单位;加之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空气、液体、固体素和阳光的基本投入所追加的成本15+20+10+0,共45能量单位;再加上对毛附加值(生产税、劳务报酬、企业利润和折旧)的付出5+33+2+25,共65能量单位,所花总成本是200能量单位。以此类推,提供餐饮、住宿和运输服务的鸟类行业的总成本是230能量单位。提供保健服务和深层教育的病毒行业的总成本是20能量单位。

有必要搞清楚的是:表中为何把再生产成本表示为折旧。简要来讲,由于自然王国的最高目标是保护生命,所以,每一个生物如同尽其所能以图长久的企业家,最终利益是保护它的企业(即身体)。可有的时候,企业(身体)的整个器官已使用殆尽,因而出现(比如鸟类不仅仅是部分羽翅不可再生,而是鸟的整个器官不可再生)经济折旧,其折旧期限依具体生物种群的预期生命期限而定。鸟类羽翅不定期的维护与修复所花的成本只能算做(企业的)运行成本,而自然中整个企业(身体)的新生则来自于再生产。当前人类经济社会中的国民账户系统(SNA)也是把再生产成本和与之相关的预留基金等同,以平衡企业的长期设备的折旧,因而再生产成本就可被记作为折旧。

回报来自于不同行业让渡给最终需求和最终使用者的级中产出。表中三个代表性行业的回报,记录在表中的第1、2、3列,于第4列加总。植物行业的回报是90能量单位(向鸟类行业提供食物);鸟类行业的回报是100能量单位(90个能量单位来自向植物行业提供的运输服务;10能量单位来自向病毒行业提供的运输、餐饮和住宿服务);病毒行业的回报是10能量单位(向鸟类行业提供的保健服务和深层教育)。这些数据来自上述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平衡分析得出的结论。把它们加在一起,三个行业的总回报登记在表中4+7行,1、2、3列,分别是200、230、和20能量单位。由于这三个行业的回报总量由最末一行4+9+14,1-3列所示的三个行业的成本总量所决定,因而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经济循环效果。若不然,一个量(比如回报)少于另一个量(比如成本),这三个行业将势必无法弥合总量差出,也就不可能在食物链中存在(或生存)。对当然,有必要对总回报与来自各行业之间的级中产出的回报之间出现的差(植物行业是

200―90二110;鸟类行业是230-100=130;病毒行业是20-10=10;标示在表中第7列,第1、2、3行)的原因做出解释。为此,我们必须论证表中第5列,第1―3行所标示的“来自自然的阳光回报”(数值各是40、30、2),和第6列,第1―3行所标示的“来自自然的单位生物量生产的剩余价值回报”(数值各是70、100、8)的数值来源及其原因。这些数值确切地告知我们:上述三个生物种群(以及其它生物种群)无法仅仅依靠自己对其它生物种群提供的产品就能存活(生存)。对把投入产出表中上述差(110、130、10能量单位)归于生物种群生存必须的最终需求和最终使用,并以此与总成本得以平衡的安排,我们必须给出经济学论证。

首先解释表中第5列,第1―3行,它的标示是:“来自自然的阳光回报”(40、30和2能量单位)。在表的第8行、第1―3列,我们看到“阳光”对植物、鸟类和病毒的数值都是0,这意味着三个生物种群不花任何成本就能得到阳光能量。但一般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各生物种群必须保存和维护用以获取和利用阳光能量的基础结构,从而存在成本。但此成本在“植物与鸟”的市场例子中,比之这些生物从太阳光得到的能量补助,是极不对称的低廉,其利益可用成本减补助来表示。对于植物、鸟类和病毒这三个种群,得数都是负数,各为―40、―30、和―2。我们可以把这些负数值作为基本投入的负成本(等于补助),也可作为来自自然阳光的正回报记人表中第5列、第1―3行。我们选用正回报记人。这样处理的优点在于最后一行的4+9+14和最后一列的4+7对应的数值完全一致,不必因补助的存在而出现短少。

“来自自然的单位生物量生产的剩余价值”(70、100、8能量单位)是我们观察生物种群生产的最终产品时,发现这三个行业(生物种群)的最终产品的使用并非仅仅局限于食物链的上下级,生产者本身也在使用自生的最终产品。在以鸟类为代表的运输、餐饮和住宿服务行业,最终产品由鸟类物种的特有单位生物量所组成;在以植物为代表的食物产品行业,最终产品由植物物种的特有单位生物量所组成;在以病毒为代表的保健服务和深层教育行业,最终产品由病毒物种的特有单位生物量所组成。鸟类种群最终生产,又是它们自己在需求(并使用)这些最终产品;植物种群最终生产,又是它们自己在需求(并使用)这些最终产品;病毒种群也是同样。因此,就有了所谓的各种生物种群为了“自我实现”而需求自己生产的最终产品――活性单位生物量的现象。各生物种群在生产自己不可或缺的最终产品(它们并非认识到是最终产品)的过程中,奉献出了(食物、运输服务等)级中产品,即使这些级中产品的回报还不能平衡它们的总成本(表中在第6列、第1―3行以70、100、和8能量单位的差出标出)。那么,各生物种群又是从哪里获得(即能量)来弥补此差额呢?如果我们把生物产品的形成过程放置于经济学思考之中,就能找出答案。大家知道,生物产品的形成是一个由物理和化学共同完成的过程(如吃进、消化等),只有利用其它生物种群的前级让渡,同时利用空气、液体、固体素和阳光,(自我需求和自我使用的)活性单位生物量才可完全被生产出来并得以储存。各种生物(作为生产者)如此做的原因,保罗・萨谬尔森(Paul Samuelson)的企业理论给出的答案是:它们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和利润。如其不然,无利益存在,各生物种群就将不会生产(并储存)活性单位生物量了。

主要参考文献:

[1]赫尔穆特・迈尔(HdamtMaier),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能和谐共存吗[J].经济学家,2003(1).

[2]赫尔穆特・迈尔(Helmut Maier).什么是自然界中的货币等价物[J].金融文献译丛,2005(3).

[3l赫尔穆特・迈尔(Helmut Maier).论自然经济体系[J].经济学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