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助理专业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助理专业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助理专业知识

审计助理专业知识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40-03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he Auditing Course for th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Bingwei

Abstract:With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new audit criterion in China,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rofessional judgment of the auditors. Concentrating on talents cultivation orientation,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orientation, the disciplinary attributes of auditing an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limitation of current auditing course teaching, proposes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enhances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 in this fiel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uditing course, reform

审计学是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高职院校的一门核心课程。然而,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审计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等诸多的问题,难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要。

一、审计学的学科属性

审计学是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一)综合性

审计学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审计学课程是将多学科的知识运用于其中,而形成的学科。审计学课程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数学、统计学等社会和自然学科,审计学的发展离不开上述学科的成熟与发展,同时取决于人类社会的国家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发展水平。如:审计学理论的抽样审计是统计学和审计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审计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审计学实务中的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离不开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审计测试流程中的分析程序离不开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计算机辅助审计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来研究审计学的对象而产生的结果。审计学课程综合性的特征要求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获取会计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应具备政治、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信息等知识,同时强调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和应用性。

(二)应用性

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是以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直接目的,学科知识的运用要与社会直接接触,其应用的结果要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应用性学科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学科的知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审计学科是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它要解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关系问题;审计本质上是指为确定关于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的认定和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价与这种认定有关的证据,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过程。因此,审计学的研究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的政治、经济和各项管理活动。审计学的应用性学科特征要求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不仅要解决好“做什么”的问题,更需要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审计学的应用性学科特征还要求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能较多地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发展性

审计学课程由于与政治、经济、管理等学科密切相关。因此,审计学课程的内容和环境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如: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扩大,审计对象的日益复杂,审计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和完善。审计方法发展先后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随着21世纪国内外一系列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被改进,新的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取代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审计学的发展性特征要求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审计专业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创造力和创业力。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审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合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政府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内部的审计助理人员。审计学课程专业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性、外向型、复合型审计人才。高职教育应培养“实用性人才”,非学术性人才;要求学生必需掌握够用的基础知识,必需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广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审计课程一方面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提供必要审计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适应企业内部审计助理岗位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提供基本的审计技能。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仅仅为会计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审计基础知识,而非必要的审计专业技能。由于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这就必然导致审计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的问题。审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究其原因主要是审计课程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同时许多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教师缺乏审计实践工作经验,对审计的理论尤其是审计实践不熟悉等原因所致。因此,明确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审计学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二)现有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审计职业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职业,审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法、税法、金融、证券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政策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能够将这些知识创造性运用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数在“大会计”框架下进行的,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都是会计或者与会计相关课程,甚至连企业管理等审计关联性性较强的课程都没有开设,这种“就会计学讲授审计学”的状况必然造成学生审计基础知识的局限性,使得财会专业毕业生很难适应审计助理岗位,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未来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现有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究其原因是许多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的运用性,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许多高职学院过分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节省办学成本等原因所致。

(三)教学内容片面性

审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审计的理论教学必须把握其系统性,力求深入严峻,重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及创新思维上下功夫,同时理论教学必须联系实际。审计实践性强,其具有突出的灵活性和技术性。因此,审计课程的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及操作能力。传统的审计课程教育在教学计划中一贯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性教学,甚至没有安排实践性教学课时。但是,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目前市场要求的会计、审计人才也是应用性人才。如果按现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只接受有限的审计理论教育,而忽视实务技能的掌握,必然会导致学生毕业后根本无法适应企业内部审计助理岗位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的工作。既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必然造成培养与需求的脱节。审计专任教师教学内容的片面性究其原因审计实务的讲解和审计技能的培养需要深厚的审计理论为基础,同时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资料和审计实务工作经验来支撑。要做好这一环节,对许多高职学院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老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四)教学方式方法不灵活、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的审计课程的教学基本沿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等公式化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由于受各种条件所限,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传授,但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内容只能被动地记忆而缺乏理解,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也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审计实务课程课时少,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审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活动。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的审计课程主要为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和输送一批能适应企业内部审计助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审计课程教育、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坚持“理论够用,重视实践”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审计实务内容的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足够的学时讲授审计典型案例和参加审计社会实践。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是,把审计实务课程看成是会计学的一门分支,仅在一个学期内安排64节课时(每周四节)的教学,甚至许多高职院校每周仅安排3节课时的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审计理论和实务难以兼顾,其结果是大多高职院校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学仅仅讲授的是审计理论部分,审计实践和实务教学根本没有时间开展,难以实现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六)教材滞后和教学考评制度随意性大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审计教材往往出现教材内容滞后,教材内容理论性强、案例和实务内容很少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高职院校审计课程的教学考评制度存在随意性大的特点,审计课程的教学考评制度普遍存在根据专业教师的意愿随意考评等现象。在审计课程的教学考评中,往往考评单一。如许多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课程以期末考试成绩的70%和平时成绩的30%来得出期末的总评成绩,根本就没有考虑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评,教学考评的不灵活性影响到审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难以开展。

三、我国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改革目标与举措分析

(一)审计学课程改革目标

审计学课程的改革目标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导向,结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方向为基础,以培养实用性、应用性的人才为目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考评方式,加强审计学教材建设,同时把工学结合作为审计学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引导审计学课程的设置,构建审计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的教学体系。以加强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建立一批以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咨询公司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企业,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和融合,使得学生的审计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审计学课程改革主要举措

1.改革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按照高职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内部审计审计员岗位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为审计学课程改革的内容方向。在坚持“理论够用”,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的方向的基础上,平衡审计学课程的理论和实务的内容,适当减少审计课程理论的教学内容,增加审计实务的讲解。以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一体的人才观为基础,以新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为依据,紧密结合会计、审计改革,融知识传授与能力为一体,力争做到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轮驱动”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突出“课岗融合、课证融通”的特色,即课程的内容选自审计工作过程,课程内容与审计岗位相互融合,课程内容与考取审计相关证书相结合。同时注重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得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毕业生能胜任内部审计审计员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岗位。

2.改革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按照高职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传统的“填鸭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审计学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为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1)问题式教学法。课堂讲授是向学生传授审计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方法,是案例教学、课程实验等环节的基础。在课堂讲授中审计专任教师必须注重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讲深讲透,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注重结合本课程前沿动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用问题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师生、生生、师师间在日常教学中的多边交流,使教学兼具单向、双向和多向交流的色彩,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极大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2)案例教学法。21世纪的财会会计教育,必须结合企业实践,加强案例教学。审计学教学内容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内容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要求高,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审计专任教师应在立足于本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采集、编制现实经济生活中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紧密相连的、生动直观的教学案例,并将其穿插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4-5人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企业的审计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辩论、磋商,并讨论结果制作成PPT上台发言。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实践工作中可能碰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用各种分析方法、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其交流和表达能力,避免了“一言堂”式的讲授方式。(3)模拟实验法。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审计专任教师在利用课程设计,模拟实际企业的全套业务和相关会计岗位,学生以模拟进入企业任职的形式,承担审计工作,同时划分的明确的岗位职责,以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地完成从校园到企业的角色转换。

3.加强审计学课程的教材建设

按照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在坚持“理论够用”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的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审计学课程的教材建设。在参考国内外优秀审计学本科教材和高职高专优秀审计学教材的基础上,在参考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学术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与本地区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局等行业单位的专家共同开发编写《审计理论与实务》教材,该教材应通过演示审计各阶段所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审计工作底稿,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基于审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充分体现教、学、做的统一。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4.改革审计学课程的考评方式

按照高职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方向的基础上,改革审计学课程的考评方式。改革传统的以平时考核占30%,期末考试占70%的审计学课程考评方式,建立以学生审计实践工作能力考评为核心的审计学课程考评制度。逐步将审计学课程以理论为主体考核方式转变为以实践考核为主体的,理论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和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以作业、课堂提问、训练活动和阶段性测试为主。教学过程评价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满足以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计实践能力。

5.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建立以“工学结合”为主的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加强“审计实践能力”为课程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逐步建立一批以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和国有企业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企业,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和融合,定期选派一批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咨询公司进行定期的实习和培训。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以学校或以院系为名义定期邀请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咨询公司的注册会计师、高级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到学校以举办专题讲座的方式为学生授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审计学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审计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学课程的改革,逐步建立以“工学结合”为主的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围绕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订单培养,探索审计学课程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石爱中.审计的学科属性及其教学要求[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3~5.

[2] 徐绍祥,王丽.基于会计教育目标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4~86.

[3] 周 莉.审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8):4~6.

审计助理专业知识范文2

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承办审计业务过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者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者出于故意不作充分披露,出具不实审计报告或发表不恰当意见而遭受损失或不利的可能性。从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将其划分为审计失职风险和审计职业风险。审计失职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执行业务没有遵守审计准则,导致审计结论和事实偏离的风险。它是可以完全避免的风险,但也不容忽视。审计失职风险涵盖的范围会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加重而扩大。审计职业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严格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不可避免审计结论与事实发生偏离的风险。审计职业风险由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决定,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受其对会计和审计准则的掌握程度、职业道德、工作经验以及对特殊情况的认知能力的影响,难以用客观的标准规范。这种判断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对不确定的未来状况进行的判断,必然蕴含风险。另外,审计人员和审计客户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加大审计结论中蕴含的风险。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努力研究审计风险,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避免会计事务所承担诉讼责任和法律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风险的成因

1. 审计客体日趋复杂,审计内容日益广泛

审计客体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发表正确审计意见的难度,审计客体面临的经济环境的改变与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对审计风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各种经济组织之间交易类型、工具不断变化,如企业购并、非货币易、衍生金融工具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其运作日趋复杂,使审计客体复杂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审计风险。

2. 审计影响不断扩大,审计期望差距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机关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审计监督的地位不断提高,审计结果往往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审计影响和审计责任不断扩大。再由于社会公众对审计应起作用的理解与审计人员行为结果存在差异,或者与注册会计师职业界自身对审计业绩看法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审计期望差异的存在,使相当多的会计报表使用者认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是对已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所提供的一种百分之百的保证。但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会计信息滞后于经济活动,报告粉饰手段种类越来越多。同时,注册会计师本身在工作中受到诸如成本效益、抽样技术的风险等限制,使得注册会计师鉴证职能的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

3. 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限制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工作经验,是否能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这些都对审计风险有重要影响。如果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平难以达到审计工作的理想期望,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误,使审计工作的实际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理想状态之间产生差异,由此产生审计风险。

三、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

1、强化审计的质量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审计客户委托目的、范围、要求、时限等进行充分了解分析后,要确定选派合适的、能够胜任审计业务的项目经理和业务助理人员。项目经理在整个审计项目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始终,项目经理的素质及能力直接影响到审计项目的质量。在审计工作中,助理人员承担着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助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学识、职业判断能力及与项目经理的配合程度等都对审计项目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选择适合的审计人员承担审计业务,提高审计质量。

2、规范审计操作程序

注册会计师如欲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必须慎重地选择客户。一是要选择正直的客户,如果客户对其顾客、职工、政府部门或其他方面没有正直的品格,也必然会蒙骗注册会计师,使注册会计师落入他们设定的圈套。这就要求会计事务所接受委托之前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客户的历史情况有所了解,评价它的品格,弄清委托的真正目的,尤其是在执行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时更应如此。二是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客户要尤为注意。一些周转不灵或面临破产的公司的股东或债权人总想为他们的损失寻找替罪羊,因此,对那些已经陷入财务困难的公司要特别注意。

注册会计师之所以未能发现错误,导致审计失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未深入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情况及客户的业务。会计是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但不熟悉审计客户的经济业务和生产经营实务,仅局限于有关的会计资料,就可能发现不了某些问题。因此,注册会计师应通过联系审计客户前任审计师、银行、法律顾问、等相关方,检查其前期财务报表、纳税情况以及发展历程,从而对审计客户所在行业的状况、所有权结构、经营水平、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企业性质等方面深入了解。

审计助理专业知识范文3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于***进入会计师事务所至今**个多月,在所领导以及部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较快地适应了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对于领导和老师安排的任务能够做到及时完成,迈出了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也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对于我这**个多月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工作参与情况

(一) 在**进行了为期**的学习,主要学习了**的知识,在这期间我翻书本看准则、对老师平时说的要点做笔记并进行补充学习,对于不懂的地方进行请教。现在可以独立完成***和**工作。

(二)在此期间,我参与其中的报告如下:

1.会计报表审计:

(1)******

(2)******;

2.专项审计:

(1)*****;

(2)*****;

3.税务审计:

(1)*****;

(2)*****;

在以上的工作中对于老师分配给我的工作我都能够认真及时地配合,做好助理工作。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业余时间通过翻书本、请教问题予以解决。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这段时间的工作中主要学习了审计大师的使用,但通过这多次的工作发现自己只是机械照搬使用的方法,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掌握的还不是很熟练,效率有待提高;其次,还没有养成仔细谨慎的良好习惯,容易粗心大意,以致给工作带来麻烦;最后,学习的意识和能动性还有待加强,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提升。

这是我**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争取早日成为同泰合格的一员。请各位领导对我予以监督和考核!

 

审计助理专业知识范文4

关键词:审计风险 存在问题 防控措施

审计风险的防控工作是审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显然我国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化的大事务所相比,其审计风险防控工作做的不够好。要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审计工作,避免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必须从根本上找到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我国现有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的审计市场需求“不健康”

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的审计服务在供需市场上作为一种产品存在着,而产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需求者的要求。假如需求者要求质量高的产品,那么产品的生产者就会为了满足需求者的要求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假如,需求者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廉价的劣质品,供应者就会为了顾客需求而制造与价格等值的劣质品。在很多发达国家,他们的企业会选择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而在中国现有的审计市场中,企业的管理层一方面为了节约审计工作的成本,另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想尽办法地欺骗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所以他们存在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需求,这就是审计市场上劣质产品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风险产生的根源。审计市场的需求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也是审计工作承受着较大风险的原因之一。

(二)审计的内部、外部控制体制不够完善

现如今,国家的审计风险防范制度虽存在,但并不完善。关于审计风险的防控做的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对于审计工作的监督“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并不能真正实施对审计工作的控制和管理,所以审计行业的秩序较为混乱。就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监督而言,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会放松对审计工作的质量监控。而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工作质量监控制度的制定不甚周密、不够重视。在缺失质量监控的情况下,审计工作的成效不大、同时又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其次就是外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执行力度不够,同时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于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和监督系统做的还不够完善,所采用的手段缺乏科学性,所以对审计工作的风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会计师事务所在职员工的组成主要是小部分的注曰峒剖和大部分尚未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助理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助理人员会负责一部分基础工作,所以助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也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审计工作的风险。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截止2016年9月30日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达12万人,但这一行业的人才缺口仍很大。在现有的注册会计师中,虽然他们已经拿到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证,在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下,还需要注册会计师对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也应了解,审计行业日益需要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主要还是会计类、审计类专业人才为主,执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并不能够完全达到事务所和审计工作所要求的新高度。部分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无法胜任更高要求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导致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四)委托关系和费用制度不合理

我国审计业务委托关系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规范的审计业务委托关系应当包括三方:委托方、审计实施方和被审计方。而我国审计业务委托关系中,审计委托方和被审计方往往同为一体,自己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自己,被审计方有权选择审计实施单位。这种现象容易导致竞争能力较弱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产生经济依赖,被客户牵制,无法做到出具真实、准确、公允的审计报告。

在审计费用支付上,我国审计收费同样存在着付款方和被审计方合二为一的问题,这样就使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上依附被审计单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独立性原则。

二、对于审计工作中存在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健全审计机构内外部的监控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审计风险监控的制度要更加重视。在事务所内部要建立审计风险监控体制,会计师事务所应按照行业标准制定审计工作的质量和风险监督监控制度,同时选择专业能力强、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不断地强化审计质量监督制度和审计工作的风险监控,-在完善了这些制度以后,务必要加深对审计新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和学习,加强事务所的员工培训,学习审计新知识,准确理解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与审计的工作关系,在确保审计业务独立性的同时,又不会使审计工作的管理和监控脱离内部控制工作。在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制度,增强其监管制度的科学合理性,让注册会计师更加专业敬业。同时要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治理,国家要完善相应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质量监控制度,我们可以效仿国外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制度,再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修订和改善,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管制度。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才储备是任何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会计师事务所也不例外,审计工作质量要想得到保证,就必须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一名优秀的注册会计师,不仅要有专业性较强的会计、审计知识,还要对被审计对象所涉猎行业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更胜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在完成审计工作的同时还要降低审计工作风险。在现在人才稀缺的社会状态下:要不断地吸收高质量人才,假如在外界得不到素质较高的人才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培养自己的人才。会计师事务所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建设体系,要有相应的人才引进制度和提高人才素质的系统。这个体系要保证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吸收外界专业性强的人才,同时要不断提高本企业人才素质。在对本事务所人才的继续教育中,要不断加强在职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并明确审计风险的危害,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忽略对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此外,还要加强被审计对象涉及行业知识的培训。在对人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因为即使专业技能再过硬的人才,一旦职业道德出现问题,所能引起的审计风险更为严重。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建设体系在引进外界人才时,在试用期要认真观察新进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否存在道德问题,择优录取,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储备人才。在引进人才后,要加强对新进人员的职业道德再教育,并且向他们说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其违反职业道德后的后果,软硬兼施。与此同时建立合理的道德遵循激励制度,鼓励那些遵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并且引导其他员工向他们学习,相互监督,互相促进。对那些工作能力低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或者惩罚,使他们要有危机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三)建立客户的风险调查与评估机制

我国的审计人员虽已树立了相应的审计风险意识,但是随着审计业务的难度不断增大,我们不仅要从内部人才着手,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行业情况、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在审计前进行尽可能详细地调查,以便预测在本次审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状况。因此建立客户风险评估机制也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风险评估会降低审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不可知状况。而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机制的同时也会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制定审计计划时更有针对性,审计工作开展更加顺利。

(四)加强宏观环境的监管、强化事务所的地位

前文已指出,现存委托关系存在不合理因素,实质上形成企业管理层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自己的现状。应建立正规的审计委托关系,让会计师事务所为委托人服务,并保持独立性。所以本文建议解决委托人的虚位化现象,切实让委托人跟公司管理层相分离。

本文建议对于国有企业,以国资委作为委托人,由国资委组织招投标,选取会计师事务所,并由国资委支付审计费用。对于上市公司,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来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及更换,以降低公司管理层对审计业务的控制。同时,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检查、处罚力度;加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及专项检查,对于违规上市公司加强处罚。这样的安排,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便不能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和审计收费,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确保审计报告的质量,降低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的概率。

三、结束语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有审计市场的态势,要在审计行业中树立良好的审计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在职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素质,提高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建立正规的委托关系,降低审计工作所带来的风险。不要为了贪图蝇头小利,而忽视对会计师事务所本身权威性的建设,让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审计助理专业知识范文5

为加强对*市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控制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等有关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强和规范*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的监督,实行稽察特派员制度。

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由市计委派出,对重大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稽察。市计委设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对外工作使用*市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名称(以下简称市稽察办),负责协调稽察特派员在稽察工作中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和建设项目单位的关系;承办重大项目稽察的具体组织工作和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重大项目稽察工作,坚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稽察特派员与被稽察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稽察特派员不参与、不干预被稽察单位的日常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

三、重大项目稽察的范围包括:

(一)市人民政府出资,包括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纳入财政管理的各专项资金等各类财政性资金建设的项目;市人民政府组织融资,包括使用外国政府及其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援助资金和赠款,或使用国债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

(二)国家和省投资在我市建设的重大建设项目。

(三)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委托稽察的建设项目。

(四)市人民政府授权稽察的其他建设项目。

四、重大项目稽察的基本任务是依法对重大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程序性稽察监督,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项目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勘察设计和开工条件等前期工作进行稽察;

(二)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资金使用和管理、概算控制、工程监理、招标投标、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稽察;

(三)对项目建设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对项目效益进行后评价。

五、对市级财政性资金投资的项目,凡建设单位申报调整概算总投资的,可由稽察特派员对该项目原批准概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稽察,稽察结果作为调整项目概算总投资的依据。

六、重大项目稽察工作要为政府投资决策与管理服务。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要结合项目稽察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提高项目决策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和意见。

七、重大项目稽察工作,实行稽察特派员负责制。一名稽察特派员一般配备二至三名助理,协助特派员工作。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均为国家公务员。

八、稽察工作可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开始介入。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开展专项性稽察或经常性稽察,也可通过信息系统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监测。

稽察特派员开展专项性或经常性稽察工作,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听取被稽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关项目的情况汇报,在被稽察单位召开与稽察事项有关的会议,参加被稽察单位与稽察事项有关的会议;

(二)查阅被稽察单位有关项目的财务报告、会计凭证、会计帐册等财务会计资料以及有关建设合同、报建资料、施工图纸等其他有关资料;

(三)进入项目现场进行查验,调查、核实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工程质量和进度等情况;

(四)核查被稽察单位的财务、资金状况,向职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必要时可要求被

稽察单位主要负责人作出说明;

(五)向财政、审计、建设等有关部门及银行调查了解被稽察单位的资金使用、工程质量

和经营管理情况。

九、被稽察单位应当接受稽察特派员依法对重大项目进行的稽察,在规定的时间内如实向稽察人员提供与项目有关的文件、合同、协议、报表等资料和情况,报告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不得拒绝、隐匿、伪报。

十、市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稽察工作,对稽察特派员介入重大项目开展稽察工作予以支持配合,并为稽察特派员提供被稽察单位的有关情况和资料。

十一、建立由市计委牵头组织的,财政、审计、监察、建设等部门参加的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正常的信息、资料交流制度和重大违规问题移送查处制度。市稽察办应当加强同财政、审计、监察、建设等有关部门以及银行的日常联系,在认真听取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稽察项目计划;根据需要,可以组织稽察特派员与财政、审计、监察、建设等有关部门人员联合进行稽察。

十二、市稽察办可以聘请工程造价和质量安全专家、资金财务专家参加稽察工作,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某项稽察内容进行检验和鉴定,建立专家数据库和项目数据库。

十三、市稽察办对稽察特派员在重大项目稽察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向被稽察单位核实情况,听取意见;市计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核。

十四、稽察特派员每次对重大项目进行的稽察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提交稽察报告。

稽察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是否履行了法定审批程序;项目资金使用、概算控制的分析,招标投标、工程质量、进度等情况的分析评价;被稽察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业绩的分析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市计委要求报告的或者稽察特派员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稽察报告由市计委审定;重大事项和情况,由市计委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十五、稽察特派员在稽察工作中发现被稽察单位的行为有可能危及项目质量安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侵害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以及稽察特派员认为应当立即报告的其他紧急情况,应当及时向市计委提出专题报告。

十六、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由市计委任免,可吸收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

(一)稽察特派员由处级公务员担任。

稽察特派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有关法律、法规;

2.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自律,忠实履行职责,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熟悉项目情况,具有计划、投资、建设管理工作经历,大专以上学历,以及较高的项目建设和管理专业知识,较好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4.经过专门培训。

(二)稽察特派员助理由科级以下公务员担任。

稽察特派员助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熟悉并能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方针政策;

2.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忠实履行职责,保守秘密;

3.熟悉项目建设和管理,具备计划、财务、审计或者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有相应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4.经过专门培训。

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均为专职。

十七、建立和健全稽察工作制度,加强对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的管理。

(一)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开展稽察工作应当出示省人民政府核发的《*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持证工作人员参加。

(二)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对重大项目开展经常性稽察应实行定期轮换制度,负责同一项目的稽察一般不得超过3年。

(三)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的派出实行回避制度,不得派往曾经管辖、工作过的项目或者其近亲属担任被稽察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的项目。

(四)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不得泄露被稽察单位的商业秘密。

(五)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在履行职责中,不得接受被稽察单位的任何馈赠、报酬、福利待遇,不得在被稽察单位报销费用,不得参加被稽察单位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宴请、娱乐、旅游、出访等活动,不得在被稽察单位为自己、亲友或者其他人谋取私利。

十八、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在履行职责时发生的食宿费、交通费、通信费和办案津贴,以及聘请专家、委托检验鉴定和数据库的开发维护等费用,参照国家和省的办法,由稽察工作专项经费解决。

稽察工作专项经费在市财政年度预算中专项安排。

十九、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在稽察工作中成绩突出,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出重大贡献的,应当给予奖励。

二十、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被稽察单位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隐匿不报或者严重失职的;

(二)与被稽察单位串通编造虚假稽察报告的;

(三)有违反本意见十七条(四)、(五)两项所列行为的。

二十一、被稽察单位发现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有违反本意见十七条和二十条(一)、(二)两项所列行为时,有权向市计委报告。

二十二、被稽察单位违反项目建设和管理规定的,市计委依据职权,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一)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

(三)暂停拨付建设资金;

(四)暂停项目建设;

(五)暂停有关区、县级市或部门同类新项目的审查批准。

涉及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职责权限的事项,移交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处理。

重大的处理决定,应当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处理决定同时抄送财政、审计、监察、建设等有关部门。

二十三、市稽察办根据市计委的处理决定,向被稽察单位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负责跟踪监测整改情况,适时组织复查,直至达到整改目标。

被稽察单位应当根据整改通知书的内容和要求,认真进行整改。

二十四、被稽察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移送监察部门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阻碍稽察特派员履行职责的;

(二)拒绝、无故拖延向稽察特派员提供财务、工程质量、经营管理等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三)隐匿、伪报有关资料的;

(四)有妨碍稽察特派员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行为。

二十五、被稽察单位及其责任人员对处理决定和纪律处分不服的,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复核或申诉。

二十六、市计委建立重大项目违规举报制度。

市稽察办设立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具体受理重大项目违规举报工作,接受社会公众对重大项目的监督。

二十七、参与政府出资融资项目建设的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项目法人及其成员,以及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设计、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商,咨询、监理、招投标中介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凡有下列违规行为之一者,均可以被举报:

(一)项目建设违反国家审批程序;

(二)擅自更改计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三)截留、挪用政府建设资金;

(四)不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招投标,或招投标不规范,存在转包或违规分包等问题;

(五)项目预算、决算高估冒算;

(六)擅自增加取费科目,重复取费或提高取费标准;

(七)对项目重大质量事故隐匿不报或避重就轻;

(八)或越权干扰项目的实施,给项目建设造成重大损失;

(九)其他对政府资金安全、项目效益和工程质量有危害的行为。

二十八、举报人应提供重大项目违规行为的有效线索或证据,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举报人应当署真实姓名,匿名举报一般不予受理。

审计助理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武警部队;财务;会计;教育

自1982年武警部队重新组建以来,武警会计专业教育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历经近30年的探索与实践,从无到有,由弱渐强,逐步形成了学历教育、任职教育与继续教育互补的特色行业会计教育教学体系。其以“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及面向业务流程的教学理论为代表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抓住了武警部队财务会计工作的需求核心,做到了教学体系与能力素质培养相一致,教学内容与任职岗位需求相一致,为培养武警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繁荣武警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促进武警财务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武警部队财务会计教育发展概况

武警部队的财务会计教育从无到有,从弱至强直到初步完善,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创业起步阶段

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初期,武警财务会计教育从零起步,受专业师资队伍等制约因素影响,会计教育只能依托武汉军事经济学院、江西财经管理干部学院等代为培养。这个阶段,教育内容基本以财务会计通识教育为主,对武警部队会计业务的特殊需求无针对性,无法体现武警部队的特色,学员很难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

(二)建设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西安武警工程学院(原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为首,各武警指挥院校后勤专业为辅的会计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武警部队特有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步设立。各警种部队学校也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逐步开始了具有警种特色的财务会计教育课程。此阶段的武警部队会计教育,基本解决了学员第一任职需要的问题。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部署,各院校之间的培养层次、内容重叠,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配置。

(三)整合优化阶段

2006年。全军第15次院校工作会议召开后,武警部队财会人员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调整,许多办学特色不明显,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院校被撤消、合并,任职教育发展成为武警会计教育的主形式,逐渐形成了以国防经济硕士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教育和武警财务保障勤务任职教育为主体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二、武警部队会计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武警部队的财务会计教育。为武警部队培养合格的财务会计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有任职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表现形式。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硕士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学历生长干部、任职教育为主体,自学和函授教育为辅助的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一)干部任职教育

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后,为解决武警会计人才缺失等问题,武警部队在西安武警技术学院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首届财务干部培训班,后来又与原江西财经管理干部学院(现江西财经大学)签订了代培协议书,为武警部队代培财会专业学员,开启了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任职教育的先河。2000年以后,武警部队财务任职教育逐步走入正规化。武警财务会计岗位任职干部教育现有财务处(科)长和财务股长、助理员两个层次。处(科)长培训班学制为半年,招生对象为武警部队总队(师)级单位后勤机关现(预)任财务处(科)长;股长、助理员培训班学制为三个月,招生对象为武警部队支队(团)级单位后勤机关现(预)任财务股(科)长、助理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处(科)长注重业务加管理,股长、助理员注重业务加技能的培训I。通过开设政治、军事及现代管理、人文科学等任职基础课,岗位管理、岗位主要财务会计业务、财务信息决策等任职岗位课,结合武警财务会计理论改革前沿等任职拓展课程,达到岗位任职要求。

(二)本科学历生长干部

武警部队自1990年开始从部队优秀士兵中招收军队财务管理专业三年制大专学员;1995年起,开始从地方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会计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学员,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依据总参、总政联合下发的《武警院校训练任务规划》,取消会计学专业招生,而改为从地方高中毕业生和部队优秀士兵中招收军队财务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学员,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生长干部学历教育主要培养“能指挥、懂技术、会管理、善理财”,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现代警官基本素质,德、智、军、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技术精湛、有较强科研和保障能力;精通武瞽后勤财务业务,适应武警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和遂行多样化任务应急财务保障需要,能胜任武警部队后勤财务、审计部门工作的管理人才。本科学历教育要求学员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军队财务管理专业所需的武警会计学、武警财务学、武警审计监督、武警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处突”财务保障等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范围理论和应用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财务实际操作和管理的能力,能够适应武瞽财务专业发展和岗位转换的需要。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

2004年,武警部队开始招收第一批全日制国防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军队以及武警部队在职干部或地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人员。分配去向主要为武警部队后勤财务、审计以及其他后勤方面的财务、会计、审计、军需等理论研究与实务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一是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军事经济资源配置与效益,武警部队经费筹集、分配与调控,以及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反恐经济准备与保障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二是经济管理,主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军事经济管理关系、管理过程、会计核算方法及其一般规律,研究军事经济管理的效益及其评价方法,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武警部队经济管理模式及提高军事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与途径。

(四)自学考试和函授教育

除了学历教育和岗位任职教育外,为提高武警部队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总部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近年来,武警部队有近万名学员通过参加全军财务专业自学考试以及武汉军事经济学院财务专业和武警工程学院财务会计专业函授教育来提升学历层次,获取部队急需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既有效缓解了财务干部的工学矛盾,又弥补了院校招生条件不能满足部队需求的现实矛盾。

三、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内容

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和教育研究探索,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通过教学内容建设、教员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等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

(一)教学内容建设

武警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依据“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的原则,坚持依据部队业务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

合,经多方位、多层次、多岗位不断充实、过滤、组合,达到“适合、新颖、独特、精深”。

一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有总部财务部、总队(师)财务处(科)、基层部队一线财务人员以及院校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等多方面的群体和专家参与,并在任职干部培训学员中广泛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以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意见,充分保证课程内容符合部队需求,符合学员认知规律,符合学科的发展方向。

二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专业建设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先后通过建立财务模拟实验室,在总队(师)建立教学基地以及下部队带职锻炼等实践环节,初步形成了“院校学知识、基地精专业、专家教高招、岗位练技能”;坚持“瞄准战场、着眼课堂、走向部队、服务部队”原则;在实践内容上体现系统化,实践手段上运用信息化,实践模式上坚持多元化,实践资源上力争网络化。与部队财务部门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注重开发综合、系统、完整、真实的武警财务会计专业网络课程和案例库等信息资源,不断满足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任职干部培训班学员的实践环节需要,为学员走向部队搭建了系统完善的实践平台。

(二)教员队伍建设

通过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学院的持续建设,武警部队的财务会计专业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员梯队。教学团队中既有上级业务部门领导,也有院校多年从事财务会计教育的专职教员,还有每年从部队现职岗位上聘请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的财务处(科)长。从知识结构看,教学队伍涵盖了军队后方专业勤务、经济学、管理学与工学等方向,都有从事过武警财务与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经验。所有专职任课教员承担教学授课任务至少在三至四门课程,并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兼职教员队伍来自武警部队财务会计最高机构,既注重聘请总部领导进行专题授课,还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财务助理员进行实务操作培训。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注重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方法和手段革新,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一是在创新教学理念上,结合专业实际,在学历教育中,构建了“面向财务会计业务流程的‘全向’教学理论”,通过“面向业务流程来整合各类课程资源”这一手段,来实现对学员素质的全方向培养;在任职干部教育中按照“理论讲授、案例教育、作业实践、研讨发言、考核点评”五步教学法组织实施,构建了符合岗位任职规律的教学方法体系。二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了课堂改革,提出了“预习、启发、讲授、讨论、小结、练习”六段式教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三是创新授课方式,能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教学与管理,教研室鼓励教员和学员通过使用网络课件、虚拟课堂等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传统时空概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建设是武警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由于专业开设和培养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的唯一性,武警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与军队相关专业的差异性等原因,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教材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已经出版发行了包括《武警会计学》、《武警财务学》、《初级会计电算化》、《武警财务学》、《武警审计》、《武警基层财务》、《武警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武警财经法规》、《武警资产管理》等一系列具有武警部队特色的财务会计专业教材体系,并开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录相教材、多媒体CAl教学课件及网络课程。

四、结语

武警部队会计专业教育历经二十余载的改革探索,已经从最初的“邯郸学步”,发展到现在初步具有自己鲜明特色、教材体系配套齐全、教员队伍结构合理、培养对象相对稳定、教育理念新颖,在军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教学模式,为武警部队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和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环境和需求在不断的变化,专业教学要积极适应武警财务会计环境和实际需求的调整和变化,积极进行财务会计实务和理论上的改革创新,逐步形成在全国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地位和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息中朝武警部队军事训练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