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物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的方法范文1
生物就是要求学生保持好奇的天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的学习技巧1、做作业时一定要提高效率,因为你不能把时间都用在一科作业上,考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并且要把基础掌握好。
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高中生物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
2、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高中生物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
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
3、与老师尽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一个学生了解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
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能使你的高中生物学习事半功倍。
4、要避免上高中后弦松口气的做法:我们要从高一抓起。
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山,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坚持。
如何让生物成绩更快提高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在背诵知识点时,可以发散思维,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和想象来促进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提高生物成绩的秘诀掌握生物学习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高中生物的方法范文2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模型方法”谈点体会.
一、生物模型方法的基本特征
1.抽象性.生物模型的建立是舍弃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化复杂为简单,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反映原物本质特征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对原型客体的本质关系的再现,是科学思维对生物世界中原形的抽象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2.形象性.生物模型虽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往往是采用简约化的手法,用理想化的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来代替复杂、具体的客体研究对象,是一种简化的直观的心理构想,反映生物具体的研究对象,因此生物模型方法又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3.科学性.生物模型方法是在进行生物学研究时,面对具体复杂的研究对象,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抽象,略去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得出一种能反映原型本质特性的理想化物质(过程),不仅再现了过去自己已经感知过的直观形象,而且要以先前获得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上的严格论证.生物模型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深刻地反映原型的本质特性,而且可以被实验证实,因此它又具有科学性.
4.假定性.生物模型方法是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而形成的心理构想,是人们通过科学思维对生物世界的抽象描述,所以生物模型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又高于客观现实.模型不是“真实”,是抽象的思维结果,是被实验证实的科学假想,它并不是研究客体本身,而是实际客体忽略次要因素的假想反映,需要接受检验,也能被随时检验修正,可塑性强,灵活性大,因此生物模型方法又具有假定性.
二、模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过程
1.建模.主体根据原型的本质特征构建模型.模型必须在本质特征上与原型相符,否则主体就不能够通过模型研究原型.这是模型方法关键的一步,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
2.解模.主体对模型进行研究,通过归纳和演绎构建理论.在此阶段,主体暂时将模型当作是原型,研究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3.推模.主体将从模型中构建的理论外推到原型上.主体的最终目的是研究原型而不是研究模型,研究模型只是研究原型的手段.因此,研究者必须将从模型中得出的理论外推到原型上,其研究才有意义.
4.验模.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外推的理论进行必要的检验,考查理论对于原型的适用度.主体并未直接研究原型,而是通过模型来研究,模型与原型毕竟有所不同,因此,从模型中得出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原型,需要进行必要的检验.
三、运用生物模型方法的基本原则
1.相似性原则.所谓相似性就是同原型结构本质上相似,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真实性,但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模型与原型在结构、功能等诸多方面完全一致,相似不是“复制”.由于原型受时空限制,人们往往不能随意地反复分解、检验它,而模型则相反.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能够把对模型的研究结果有效地外推到原型客体,因此,必须要求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而且是本质上的相似.
2.简单性原则.所谓简单性就是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复杂事物有可能通过比较简单的模型来进行研究.
3.可重复性原则.任何模型都应具有可重复性,以利于模型方法突破原型在时间上的限制.主体可以利用模型,将时间短暂的现象拉长,将时间极长的现象缩短,以突破客体在时间方面的限制.
高中生物的方法范文3
1、加强“问题解决模式”在研究性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这部分内容涉及面较广,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先讲生态因素的概念、种类,接着讲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最后练习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列举许多事实,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问题解决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模式”中的问题不能过于直接,如光照时间长短是否影响生物繁殖?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剖析问题能力。如在瑞士,银灰狐是在每年的1月至2月进行的,有人将银灰狐于12月初从瑞士运到南美的阿根廷饲养,发现银灰狐要到第二年的8月开始和繁殖。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度里银灰狐和繁殖的时间存在差异呢?在回答中,学生一般都认为,阿根廷8月的气候与瑞士1月至2月的气候相似。这样的回答应该是对的,但这种回答跟这节课的关系不大,不过它体现了问题的隐蔽性。如何与生态因素联系起来呢?到底是生态因素中的什么因素呢?这一问促使学生主动的阅读课文内容。他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生态因素,接着探讨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样,把本来教师要讲的内容,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以后,小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最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其观点。回答过程中,有的认为温度对银灰狐的繁殖有很大影响;有的则认为是光照时间对银灰狐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月份变化,温度和光照都在不断的变化。
2、对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效果的思考。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改的一个重头戏,课程改革强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应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百花齐放。这些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关于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我们可以味精的生产过程为例,让学生首先分析思考要生产谷氨酸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发酵的装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发酵装置图,分析讨论发酵装置中各个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前者类似于对技术的创造发明过程,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采用引导探究的方法;后者类似于对一项新技术的消化过程,相对难度较小,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采用讨论法。我们很难说这两种方法谁优谁劣,但对具体情况,却有合适与否之分。对于基础与能力均较弱的学生而言,采用前一种方法显然是难以收到理想效果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难以开展起来。再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先给出学生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其本质;第二种方法是首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这种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
高中生物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生物;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比初中掌握的更宽泛。对一门基础学科的学习,作为教学老师要“授之以渔”,把学习和理解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生要在老师的传授下,根据学习规律总结学习经验,高质高效的学习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的总结对于“教”和“学”来说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应当从哪些教会学生学习呢?
一、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习认识的过程足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足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然后再同中求异。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首=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二、教会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作笔记
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没有记录的事情就像没有发生过”,做笔记也足学生学习生物的一项基本功。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做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听讲笔记也就是课上随着老师的讲授学生记录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但并不是要求老师所讲的所有话都记下来,那就成了录音笔了,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三、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也足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以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异中求同;二是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系统化和具体化要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而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四、高中生物学习中记忆的方法
记忆对任何学习都是最基本的一个方法,但是不同学科有很多记忆的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两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所谓纲举目张。
高中生物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正确的学习态度下,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思考理解和记忆各种概念,从而系统而清晰的掌握各种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应对高考来讲应该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王景芳.高中生物教学和课程的研究浅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8).
高中生物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教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61-01
一、高中生生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尚未能很好地“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
1.对高中生物的学科特点和学科知识体系缺乏认识。认为学生物就是一个字――“背”,背书、背题。
2.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如过份地依赖对教材的阅读而很少采用做笔记、卡片等更有效的文科学习方式;很少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变成了学习就是背书。上课时大部分学生仅满足于听懂,记一记笔记留课后复习,还有些学生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有效思考,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不多或占用的时间不长。还有些学生听课时看起来很认真,但不善于寻找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学习上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出击,结果分散和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3.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毫无疑问,高中生物主体知识系统的基础还是必须识记的,这是学好生物的基础,也是顺利应试的前提。有研究表明,课后马上测试,一般学生能够记住老师讲课内容的50%,48小时后只能记住其中的25%,隔两周后再回忆,记住的大约只有8.4%了。可见,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调查表明,无论是识记的内容还是识记的方法,很多学生都未必能很好地掌握了,这既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也不利于备考。
4.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生物的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割裂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5.理论与实际脱离。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学而必习,习又必行”。不少学生只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教师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影响人格的职业。和谐融洽的师生的关系是教学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对教师嗤之以鼻,他们还会学好你所教的这门学科吗?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当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后,他们就会像“追星族”一样,对你所教的学科如痴如醉。那样,你还用担心所教的学科学生学不好吗?因此,从教之初,我就为自己订下了“诚信为本,有诺必践,率先垂范”格言,并以此为本,为学生作出表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益。
例如,结合克隆羊的诞生、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细胞分化》知识的兴趣。结合道尔顿症及其发现,激发学生学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知识的兴趣。结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危害及预防激发学生学习《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知识的兴趣。结合ABO血型系统的发现史,使学生明确在科学的道路上,并不是鲜花满坡,而是荆棘遍地,只有那些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从而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益。科学的阅读方法是:一要粗读,浏览书本;二要细读,找出重点;三要精读,全面掌握书本知识。精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精读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精髓,学深学透重要知识点,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精读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论点、论据、原理、结论、概念、图表及实验过程,都要深入思考,反复阅读,联系实际,逐层分析,从而达到去其皮而见其肉,去其肉而见其骨,去其骨而见其髓。特别是对教材中的图表也要仔细分析,深刻理解含义,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同合作,产生“合力”效应。
高中生物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效率
著名教育家卢梭有句名言:“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充分说明兴趣对教学的作用。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它可以提高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造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因此,要使学生有较高的生物学素质,就只有靠生物教师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生物教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一直尝试着用“兴趣教学法”实施生物科教学,在每一节课上,注意始终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兴奋状态接受知识,思考问题。
一、教师幽默的语言是吸引学生兴趣的良方
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人与人进行交流的过程,学生们在见到老师的第一面时就会对教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如果教师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在授课的过程中总是能够用幽默的语言将深奥的知识进行比喻或类比,学生听的兴趣盎然,听课效率自然会有很大提高。教学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避免了“板着面孔说教”而引发学生的厌恶情绪,学生在笑声中体验了深度的思索或茅塞顿开的愉悦。
如当教师看到学生慵懒而似懂非懂得回答着提问时,笔者就开玩笑地说,“你们的脑袋应该都不是啤酒瓶吧!”学生听不懂教师的话,奇怪地发问。教师借机说:“现在我们课堂上学知识就像把水倒进啤酒瓶,会发出‘懂、懂、懂’的声音。当考试应用学过的知识时就像是把水从啤酒瓶里倒出来,会发出‘不懂、不懂、不懂’的声音。”说完,学生们感觉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同时也有些不好意思,便更认真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教师要精心设计趣味导课开启成功课堂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整个课堂有效率,就需要从导课入手,抢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课时精心设计简单的几句话或是几个小活动,就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大幅度提高教W效果。话虽如此,“万事开头难”,导课环节的设计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经验,对于生物教师而言,需要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的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科学性的课堂情境。
如讲解《光合作用》一课时,多数教师会感到这里的内容不好讲或是很难讲得让学生“乐听”,但这部分内容属于原理性的知识,如果第一节的专业知识课平平淡淡的度过,没能为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话,后面课程内容的学习就会困难重重,学生对于植物学的神秘感也会荡然无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导课环节:课程开始时,笔者抱着一盆绿叶盆栽走进教室,成功的吸引了同学们的视线,然后发问,“盆栽大家都很常见,谁能说说,是什么让它活下来的?”听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先是感到莫名其妙,相互之间窃窃私语,不一会儿,整个课堂渐渐的活跃了起来。一分钟之后,同学们先后回答“水”、“阳光”“土壤”还有“肥料”,然后接着问,“如果把它比作一架机器,它的动力来自哪里?”同学们有的回答“叶子”、有的回答“根”,陷入争论之中。笔者趁热打铁引入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解答心中的困惑,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笔者也讲的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在课堂上难免有时会感到疲惫,因而在授课的过程中多引入一些故事性强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在授课的过程中,在提到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新颖的小故事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