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景观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景观分析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1

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6008

当前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项目大规模增多,这就导致了一定的环境问题,而城市景观园林工程作为重要的城市景观,能有效美化城市、优化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建造宜居的城市为目标,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为城市景观园林工程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和设计基础。

1 城市景观园林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优化城市环境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建造单一的写字楼和居民楼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人口大规模扩大,交通压力愈演愈烈,这都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加强了对城市景观园林的重视,提倡建设绿色建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减少噪音污染和光污染,在建造绿色城市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建造绿色城市。

1.2 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建造科学合理的城市景观园林不仅能树立好的城市风貌,还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在建设城市景观园林的时候,不仅能吸引很多劳动力,还能改善城市形象,建设城市标志,吸引大量居民、劳动者和投资者,扩大人口规模,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2 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的原则

2.1 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城市景观园林存在是为了优化城市环境,与此同时满足人们生活、娱乐、工作、休闲的需求,而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城市面积、人口规模、道路交通、经济发展情况等各不相同,比如北方的城市较为大气,而南方城市则讲求精致小巧,建造的空间和材料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去限制,这就给了城市景观园林很大的设计空间,需要城市景观设计人员熟悉运用专业知识,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建造合理的城市景观园林。

2.2 秉持和谐的原则

建造城市园林的最终目标便是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相对而言,在城市中建造景观园林不仅需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其中最难的部分也是如何使景观园林浑然天成、未经雕琢,使城市和和景观更加和谐。

2.3 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

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建设时,要尽量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根据当地的植物布设进行设计,通常做法有合理修建植物,控制其高度及长势,在不损害植物的前提下进行位置的挪移,或者引进新的植物,对城市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比如将市政道路两旁全栽植树木,用冬青来隔离道路,这些做法不仅能有效优化当地生态环境,还能凸显城市的绿化风格,根据植物自然的特性形成城市四季的动态美。

3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优化措施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园林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景观园林设计体系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有景观园林设计人员素质不高、园林意识薄弱、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模式、设计的主观能动性较弱等问题。针对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时,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城市原本的基本情况为主要依据,提前勘察当地的地形、地势、地质条件,使园林景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结合,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在城市景观建设上有效利用新型技术,引进新的生态概念,利用新兴的能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3.2 贯彻生态景观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主要是以生态景观为主,而生态景观主要包括2种,整正生态景观,评测的标准为空气质量为优,绿化面积较大,生物种类多样性等。而负生态景观则恰恰相反,表现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水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较差、绿化面积较少等。因此,在建造城市景观园林时应该注重生态景观建设,根据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和生态情况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3.3 结合文化主题

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工程的设计时,要对园林工程的文化主题进行结合和重点突出,命名也要围绕主题来进行。不同的城市因文化、地域的差异具有差异巨大的文化主题,所以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在对景观园林工程进行规划时,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和细致的了解和考量,必要时还要进行实地考察,明确建筑风格和文化主题,从而使所建造的园林与当地相适应。

3.4 注重生态效益

要想使城市景观园林工程有效发挥其生态效益,就需要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就考虑到园林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有少数园林工程的设计过于重视景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则较为轻视,这对于城市环境的优化是不利的,景观园林工程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兼顾园林工程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在注重景观园林工程视觉美感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它的生态效益。选择植物时优先选择当地的植物,并合理引入和配置其他植物,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干扰到本土植物的生长,从而打造出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植物景观,实现对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地保护。

4 结语

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景观园林工程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它在给居民带来相当大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能对城市环境起到清洁和精华的作用,故而收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阶段,城市景观园林工程的设计工作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进一步改善。因为景观园林工程的设计涵盖了建筑学、植物学等诸多学科,综合性较强,所以在进行景观园林的设计和规划工作时,也必须对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从而建设出更美好的城市景观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 刘凑群.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1,(7):104.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2

关键词:景观桥梁 ; 造价;影响

Abstract: the modern city landscape of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rast and analysis of functional bridge construction cost, summed up the main factors of city landscape bridge cost effect analysis on partial, and combining with the bridge structure and span, bridge landscape form, hydrologic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main material price and other factors, in order to design, for the city landscape bridge construction method, landscape design standard can provide reference standard, in order to achieve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investment objective.

Keywords: landscape bridge; cost;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桥梁的功能除了具有解决通行障碍的实用功能外,在其景观功能上的地位也越来越突显,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结构形式各异,景观风格各异的城市景观桥梁也越来越多的落成通车,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的亮点。然而这些城市景观桥梁的造价却是非常的可观,有的会达到常规结构桥梁的二至三倍,结合已建的景观桥梁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影响其造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桥梁结构形式与跨径对造价的影响

桥梁跨径的选择与建设地点周边的地形地物以及要跨越的障碍物的现场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桥梁跨径的选择,对桥梁的结构形式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近代景观桥梁的结构形式选择,即要与桥梁的跨径相应,又要与周围的景观协调一致,这样才能达到桥梁的景观与结构相互结合,桥梁景观与周围景观的融合。

对于城市中跨度较大的河流,桥梁的结构形式可考虑悬索桥、斜拉桥、拱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等。其中悬索桥主跨跨径可达约2km,斜拉桥主跨跨径可达约1km,随着拱桥的无支架施工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拱桥在跨径200~500m是可行的,连续梁桥结构在40~60m范围,将继续占绝对优势。

桥梁结构形式与跨径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结构形式与跨径的桥梁,工程造价的好不尽相同,以跨径30m以内的混凝土梁式桥每平米造价为基本参照数据,则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30-40m跨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约为基本数据的1—1.4倍左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40—120m跨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约为基本数据的1.4—3.0倍左右;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120—200m跨径综合技术指标约为基本数据的2.0—3.5倍;混凝土斜拉桥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约为基本数据的2.3—4倍左右。

近年来,桥梁建设除采用混凝土结构外,越来越多的钢结构也被应用到桥梁建设中来,钢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轻盈、易造型,正好可以弥补混凝土桥梁的不足之处,其缺点则是对材质性能要求较高,工程造价相较于混凝土桥梁而言高得多,就我国目前建设的城市景观钢结构桥梁来说,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可达同跨径布置,同建设规模的混凝土结构桥梁的2-3倍。由此可见,桥梁的结构型式与跨径选择对桥梁造价的影响不容小觑。

桥梁景观对造价的影响

桥梁的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桥梁设计的另一个重点,它是桥梁设计的点晴之笔,不同的景观形式,对桥梁的造价影响也不尽相同,有的桥梁工程的景观费用在整个桥梁工程造价中可占到桥梁整体工程造价的10%-20%,其复杂性不亚于复杂建筑的景观装饰工程,其造价可达上千万元,对桥梁工程造价来讲,费用也算得上可观了。

桥梁景观从设计角度上来讲,复古式或欧式景观要比现代、简约式的景观复杂得多,从材质的选择与实施的角度来讲,相对难度也较大。如这种变截面连续梁桥(见下图),景观装饰是欧式古典建筑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其材质选用为花岗岩,从其局部结点造型上看,工艺非常复杂,而且对材质选用要求也非常之高,特别是桥头堡的雕塑,无论在设计与实施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要与周边建筑风格,地域景观,人文文化都相适应。为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工程造价必然要较一般的桥梁装饰投资要相对高些。

桥梁效果图

桥头堡效果图

桥梁栏杆形式图

三、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地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地质缺陷和地下水造成的地基稳定性、承载力、抗渗性、沉降等问题,对桥梁结构选型、原材料选用、结构尺寸和钢筋配置等多方面的影响。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对桥梁的施工组织设计有绝对的影响,水文条件不利地段,则桥梁基础施工需要结合水文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水位深,水流急的地段,在下部结构施工时,可考虑设置双壁钢围堰、沉井围堰等施工方法;地质条件不利地段,在桥梁设计阶段要考虑桩基础的设置长度,桩径的选择等相关条件,例如就天津市而言,同样规模的工程,位处天津市区,桩长一般不会超过50m即可达到设计要求,而地处滨海地区,桩长有的则需达70m左右。如基础处理淤泥层较深,且中间有流砂层,则桩基需考虑延长其长度至持力层,以保证下部基础的稳定性,另在承台等部分施工时,还需考虑降水排水等因素。土地软弱的桥位处,上部结构施工时,如现浇混凝土,则需考虑支架的稳定性,地面需做相应的硬化处理,并结合地质条件考虑支架的预压,以免产生大幅度的沉降。当基础与周围的建筑距离较近时,还应考虑设置基坑支护,打钢板桩、做地连墙等方式来保证周围建筑物的稳定。

尽管水文地质条件对桥梁工程的影响大多属于桥梁施工方案措施,但此部分费用却也相当可观,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桥梁施工,只一项措施费用就可达桥梁整体造价的10%-30%,甚至更多。

四、主要材料价格对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设工程的材料费用在整体造价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一般桥梁主体结构,材料费用所占比例60%—65%左右,桥梁装饰工程中,材料费可占70%—75%左右,要求较高的桥梁景观装饰工程中,材料费可达80%—85%,因此材料价格对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城市景观桥梁建设的材料价格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种:1、工程所在地地方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工程造价信息;2、根据材料价格组成方法采用材料原材出厂价格+供销部门手续费+运杂费+采管费等计算得出的价格;3、采用设备厂家、材料厂家的直接报价。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3

现代城市的建筑面积在逐渐扩大,绿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因而城市的蓄水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差,一旦遇到强降雨则会极易出现“水城”现象。基于此,本文就对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景观设计中构建海绵城市的具体原则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就简单的案例对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实现城市的旱涝平衡。

【关键词】

景观设计;构建海绵城市;应用分析

1引言

“海绵城市”设计的目标即为要求城市整体在应对环境的变化或者遭受自然灾害(特别是面对干旱以及洪涝灾害)时具有较好弹性,当雨量较大时,能够有效的进行吸水、渗水以及储水,而当处于干旱时,则能够有效的释放水源。显而易见,这样的城市设计理念对生态原则进行了优先的考虑,并且有效的将自然途径跟人工途径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积存、渗透了城市区域内的雨水,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使得雨水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2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

有句俗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这不难说明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其实跟海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够吸附的水分较多,而海绵城市的概念也是如此。近年来,城市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空间越来越多,草木以及花园的空间则越来越少,使得城市的蓄水功能逐渐下降,而在城市建设中,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的蓄水能力。在景观设计中,运用到海绵城市时,务必要包含有“海绵体”,其不但包含河湖这样蓄水池,同时也涵盖了城市配套设施,比如绿地、花园,或是可渗透地面。雨水从海绵体往下渗漏,可以起到滞蓄、精华以及回收功效,剩下水资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外排,促进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更好的发挥功效。

3景观设计中构建海绵城市应遵循的原则

3.1整体规划原则

建设海绵城市时,务必要从整体布局出发,为了有效的发挥建设项目的作用,务必要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对于城市的雨水系统要充分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内容,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充分的将规划的科学性以及权威性展现出来,充分发挥出规划的控制以及引领的作用。

3.2生态优先原则

海绵城市的理论可以说是依赖生态性而得以实现的。在开发建设城市时,应将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较为敏感的水生态区,优先纳入自然排水系统,有效确保雨水能够自然的积存、自然的渗透以及净化,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使得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有所提高,对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进行维护。

3.3安全防范原则

所谓的减少人工的干预并不是指放弃人工蓄、排水措施,需从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安全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工程以及非工程措施进行综合的应用,从而使得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质量以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将安全隐患消除,使得城市的防灾减灾的能力有所增强,确保城市的水安全。

3.4因地制宜

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地面的环境也十分的复杂,不同地域气候条件相差较大,所以,确定低影响开发的控制目标以及指标时,要按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禀赋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3.5统筹建设

尽管“海绵城市”的理论出现的时间较长,然而在具体的建筑层面其还属于一种新的事物,所以地方政府的建设要与中央总体规划保持统筹一致。在各类建设项目中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应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低影响开发的相关专题研究,在绿地率、水域面积率等相关指标基础上,增加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4.1工程案例

某工程部分建筑屋顶采用绿色屋顶,不仅美观,而且可以有效削减径流雨水,对城市内涝灾害防控和径流污染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停车场应用草格铺砌,广场应用透水砖铺砌,可有效下渗雨水。停车场和广场周围绿地部分采用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停车场和广场超渗径流雨水可流入其周围的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内下渗。绿地应用了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地表径流,而且还能消纳周围部分硬质地面径流雨水,效果显著。

4.2海绵城市在构建景观设计中的的具体应用

4.2.1保护水生态敏感区

应将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纳入城市规划区中的非建设用地(禁建区、限建区)范围,划定城市蓝线,并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

4.2.2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和城市规模,防止城市无序化蔓延,提倡集约型开发模式,保障城市生态空间。

4.2.3合理控制不透水面积

合理设定不同性质用地的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指标,防止土地大面积硬化。

4.2.4合理控制地表径流

根据地形和汇水分区特点,合理确定雨水排水分区和排水出路,保护和修复自然径流通道,延长汇流路径,优先采用雨水花园、湿塘、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控制径流雨水。

4.2.5明确低影响开发策略和重点建设区域

应根据城市的水文地质条件、用地性质、功能布局及近远期发展目标,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他因素提出城市低影响开发策略及重点建设区域,并明确重点建设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

4.3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城市绿地是建设海绵城市、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场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在满足绿地生态、景观、游憩和其他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预留或创造空间条件,对绿地自身及周边硬化区域的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净化,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要点如下:

4.3.1提出不同类型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和指标

根据绿地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低影响开发规划建设目标、控制指标(如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等)和适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

4.3.2合理确定城市绿地系统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

应统筹水生态敏感区、生态空间和绿地空间布局,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充分发挥绿地的渗透、调蓄和净化功能。

4.3.3城市绿地应与周边汇水区域有效衔接

在明确周边汇水区域汇入水量,提出预处理、溢流衔接等保障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平面布局、地形控制、土壤改良等多种方式,将低影响开发设施融入到绿地规划设计中,尽量满足周边雨水汇入绿地进行调蓄的要求。

4.3.4应符合园林植物种植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要求

可通过合理设置绿地下沉深度和溢流口、局部换土或改良增强土壤渗透性能、选择适宜乡土植物和耐淹植物等方法,避免植物受到长时间浸泡而影响正常生长,影响景观效果。

4.3.5合理设置预处理设施

径流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采用初期雨水弃流、沉淀、截污等预处理措施,在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前将部分污染物进行截流净化。

4.3.6充分利用多功能调蓄设施调控排放径流雨水

有条件地区可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占地面积较大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如湿塘、雨水湿地等,通过多功能调蓄的方式,对较大重现期的降雨进行调蓄排放。

5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快速阶段,“海绵城市”理念与跟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相符,在缓解城市内涝、干旱等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新型城市的建设,务必要对此开展统一的规划、建设。

作者:王玉艳 单位:中方县规划设计室

参考文献

[1]徐静.现代海绵城市概念于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12.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4

城市是一段历史的延续,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是一座城市魅力的重要表现。只有融合了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历史文脉、民俗习惯等个性元素,才能给予现代城市景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地域文化;城市个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迈向了国际化的大舞台。由于对西方景观设计的盲目跟风、崇拜,国内城市景观设计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可笑现象。这些没有灵魂、空洞的设计使其失去了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的忽视,导致了人文精神出现了严重的缺失。在这种严峻背景下,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该如何秉承鲜明个性、展现独特魅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城市的特色是构成魅力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城市特色又必然受到城市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迈向了国际化的大舞台。由于对西方景观设计的盲目跟风、崇拜,国内城市景观设计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可笑现象。所有的城市都在建广场,铺设景观大道,置音乐喷泉,立大型雕塑,城市与城市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缺乏个性美。并且,现代城市景观甚是缺少“人性关怀”,冰冷的石材构建成的广场,没有供人休憩的座椅,草地被栅栏铁网圈禁,大尺度的雕塑给人以拒之千里的冷漠感。这些没有灵魂、空洞的设计使其失去了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的忽视,导致了人文精神出现了严重的缺失。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地域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紧密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创造出有特色和生命力的现代城市景观。

2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1]。它的产生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独树一帜的自然生态、建筑形态、村落布局、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等。正如美国城市规划师沙里宁说的一句话:“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地域文化是城市茁壮成长的有机土壤,它饱含着地区历史和文明发展的肥料,而现代城市景观正是经过这一片土地孕育出来的生命之花。因此,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景观设计的灵魂,也是为其打造独特魅力且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现代城市景观的必要因素。

3现代城市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运用手法

3.1合理保护与利用地域文化遗产,营建具有传承精神的现代城市景观

地域文化遗产是反映当地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构筑特色城市景观的物质条件。地域文化遗产除了以客观形式存在的,如各种建(构)筑物、历史聚落、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等,还应包括表演艺术、民间文学、民俗活动,以及能够集中展现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保护与利用地域文化遗产不是复原地域文化,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区域文化的继承,必须做到取舍,将其最具生命力和传承性的部分与现代城市景观发展结合起来。

3.2尊重与还原自然环境,构筑个性的现代城市景观

自然环境是创造地域性现代城市景观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城市因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由此产生的城市形态特征也各不相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需要在充分了解地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及材料,才能构筑出反映地域个性的特色现代城市景观。

3.3包容与共享全球文化,打造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景观

世界的开放与交流使其地域文化本身在源源不断地汲取各类文化体系的养分,如新旧文化、中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等。在此影响下,城市地域文化得以保持其恒久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任何一种杜绝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的行为都是不被提倡的,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既要了解其他国家的先进设计理念和生产技术手段,又要包容和共享这些方式,从深层内涵上塑造景观个性,打造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景观。

4结语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5

一、地铁发展基本现状

(一)世界地铁发展现状

世界第一条地铁于1863年1月10日在伦敦建成,至今有150年历史。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峰期,平均每年修建160公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这一巨大的人类公共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成为宣传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促进城市规模效应、城市边缘和卫星城镇的发展;展示民族的精粹文化,展示地域特色的文化,展示传统与时尚交融的文化。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20亿人次搭乘地铁。地铁站空间也不再是作为单纯地铁换乘的“节点”被利用。人们更需要在换乘的同时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

(二)国内地铁发展现状

我国地铁建设事业起步较晚,总体来看,其发展经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起(20世纪50年代),1969年10月建成北京地铁1号线,全长23.6公里,随后建设天津地铁。

(2)学习(20世纪80年代),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地铁。

(3)成长(20世纪90年代),进入90年代后国内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地铁。

(4)倍速(2000年以后),国家的政策逐步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地铁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速度大大超过之前的30年。

二、国外优秀案例分析

(一)俄罗斯――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素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誉。地铁入口的巨型拱门式通道将人们带进由圆柱、方柱支撑而起的大厅;大厅的顶上装饰有各式色彩、样式华丽的吊灯,巨型壁画在水晶灯下显得美轮美奂,让人有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的感觉。来自乌拉尔山、阿尔泰、中亚、高加索等20多种不同产地的大理石及各种矿石,铺满了车站的大厅,并用大理石、马赛克、花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硬质景观充满艺术性,像富丽堂皇的宫殿。

(二)法国――巴黎

巴黎地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总长度已经达到211千米,有380个地铁站。每个地铁站的设计都各有特色,如巴士底站的墙壁上贴满了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图片;卢浮宫站陈列着许多文物,俨然就是一个小博物馆;地铁站的广告和海报都很精美。地铁隧道的墙壁涂满了符号与形象,几乎没有空白之处,其中大多数是些很随意的涂鸦之作,天长日久,便积累形成了巴黎独有的涂鸦文化。这是法兰西民族追求自由的生活和艺术浪漫的天性的体现。

三、成都地铁调研及分析

成都地铁于2005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11月地铁1号线一期工成都地铁建成通车,总长18.5km。

成都地铁LOGO是从急驰的列车、飞扬的蜀锦、连绵的蜀山、柔美的水花、弯曲的隧道等画面中演变出的,寓意为:“巴山蜀水织锦绣,地铁生活扑面来。”现在,地铁标志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张闪亮名片。

(一)调研目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1)目的:了解市民是如何看待成都地铁的修建以及成都地铁文化的构建;地铁的建设是否能成为成都文化的名片;有何期待与改进之处。

2)对象:乘客、路人、在校大学生、老师、网民

3)方法:问卷调查为主,网络调查为辅

4)内容:市民的统计资料(年龄、长居地、职业等情况);市民的交通出行工具;市民对成都地铁及地铁景观的了解程度、接受度及满意度;市民对地铁景观的评价及建议

(二)外部空间景观分析

3.2.1一般外部空间(普通入口)景观分析

普通站点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与地铁公司LOGO有异曲同工之处,远远看去酷似一辆正在全速前进的地铁车头。站点两侧采用钢化玻璃封闭,顶部采用材质较好的铝板,站点外周围用花台围着,出入口上方用中英文标注站名。

3.2.2重要外部空间(天府广场)景观分析

天府广场站整个站厅面积达22000平米、站台面积达7000平米。在地铁站厅层以“水”为源点的系列文化景观延伸下来,在中心以“水滴”组景表达“城市坐标”景观。“水润天府”的成都文化本根和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在城市的中心通过艺术的方式。

1)该站点注重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结合,除了设计理念上创新外,结构营造时,充分利用自然光,通过柱上结构之间形成的间隙实现通风采光等要求,且该结构上满铺草坪,在软化建筑的同时,能够形成一定小环境,调节该下沉空间的气候。

2)站点入口运用大量玻璃板材,将室外光线引入地下。此外玻璃入口同样注重了细节处理,在其上撰写了书法作品,增强了穿行其中的可观性,加强了主客体间的交流。

3)天府广场临茂业百货一侧,左右相对的出入口以一幅飞天而降的天书相连,天书两端的画轴变化成出入口的遮盖篷。从远处望去,这既是一幅由天而至的地画,又似一个古时所用的香案,充满浓烈的文化氛围。颜色上也与天府广场整体色调呼应,青铜绿与朱红的搭配,彰显蜀国情怀。

(三)成都地铁内部空间景观

3.3.1地面、墙面、顶面

1)空间:通过合理的比例尺度及虚实营造,打造出舒适的地下空间。其中某些站点通过引入外部光线,形成内外空间的交流,采用曲面的天花配合柔和的灯光照明使空间更流畅,减少了空间封闭带来的沉闷感。

2)色彩:一号线的整体色彩主要为黑、白、彩灰,照明色彩上则均统一为白色。其中以重点站的色彩纯度最为鲜明,而标准站的色彩纯度逐级递减,同时与所处区段及相邻车站的色彩特征相吻合。

3.3.2梁柱

为保证每个站点的特色,地铁1号线每个车站内装修都与地面建筑、区域特色相结合,每个车站装修风格各不相同,这一点通过梁柱结构的装饰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个站点的设计元素均提炼自车站周边文化并结合当下的生活文化,将地域文脉延伸入地下空间。

如天府广场将“水润天府”这一设计理念,延伸至地下空间,在天花的处理上运用了水纹元素,与外部空间相呼应。

如锦江宾馆的“蜀锦文化”,该站点整体设计是以红色为基调色调,穿插着变幻的线条,以“蜀锦”、“织机”为建筑装饰元素,抽象地再现古代蜀锦的织造过程,使站点装饰与城市的地域文化个性相结合。而雕花柱面呈现出的中国风又与现代线条结合,呈现给市民中西结合的时尚。

如倪家桥站的“竹编元素”,通过川西地方特色的民间“竹编”工艺符号结合“竹编”特有的色彩来体现浓烈的民俗氛围。

如高新站的“竹文化”,用“竹”的意象营造出自然亲切与丰富的空间内涵,很使人联想到四川的“熊猫文化”(图2)。

四、关于成都地铁的一些思考

(1)变:外部空间普通型出入口景观设计单一,没有与地区特色相结合,没有印象感。

(2)文:成都地铁内部空间三维景观现代感强,但各站点景观缺乏创新,缺乏艺术,缺乏人文。无法增强乘客对周围景观的兴趣,无法有效减少乘车疲劳感,无法到达心灵的满足。

(3)细:设施设计缺少城市文化细节,应以审美为基础,灵活多变,展现城市形象。

城市景观分析范文6

关键词:长沙城市;街旁绿地;景观设计

一、引言

绿地构建作为“城市之肺”,对其进行有效的建设能够对城市整个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而且能够为人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休闲和交流场所。因此,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在城市当中构建绿地景观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更多设计者针对城市绿地景观的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城市街旁绿地的基本定义以及类型

(一)公园绿地的主要特点

“公园绿地”是指现今城市当中对广大群众进行开放式的、用以游憩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区域场所当中设置了一些用于游憩的基本设施以及其他一些服务,并且,为了人们更好地休闲娱乐,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同时也为了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绿化美观,构建出来的具有复合作用的公共绿化用地。不仅如此,也同样是进行城市建设、绿地系统以及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水平,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街旁绿地的主要特点

城市街道两边的绿化用地主要目的则是城市的绿化功能,是以绿化为重要功能的公共游憩的场所。街旁绿地大多分布在高端写字楼周围,城市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街边以及旧城改造等区域,是散布于城市当中的一些零散的开放绿地,有着不同的面积和形状之分。虽然,我们有时候在城市中看见的街旁绿地面积不大,或许只是一小块绿地,但也同样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供人们休憩游乐和美化环境的功用。街旁绿地也是城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绿化类型,是城市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城市街旁绿地的主要类型

1.街旁广场绿地这种类型作为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当中的一种全新模式的类型,是对城市景观进行美化,降低城市建筑密度,为城市居民活动、交通以及避难场所进行辅助的一个重要的具有开放式特点的空间形态。街旁广场绿地在其空间位置、相关尺度以及设计方法与表现的景观效果上与沿街的那种小型绿地有所不同,主要位于道路红线之外的那部分区域。2.沿街绿化绿地这种绿地主要指的是单纯的以植物配置造景为主,其面积相对较小,一般也不会设置一些较为硬质的铺装或者是一些游憩设施,因其分布较广且比较零散,因此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常常也被城市当中的其他建设用地所占用。3.街旁小游园这种类型主要与城市道路紧密相连,而且呈现出点状的分布,并且其所占用的绿地面积也相对较小,与这当中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户外活动和休息设施,为周围居民以及过路的行人提供一处可以休息、停留的简单处所。4.建筑前庭绿地主要指的是临街建筑前部分的小型绿地场所,这一场所和区域主要是建筑的业主进行投资修建和管理的,起到对主体建筑物进行衬托的功能,同时对普通的市民也会进行开放。

三、城市街旁绿地所具有的功能以及主要特点

(一)城市街旁绿地的主要功能

对人类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城市绿地的设计不仅能够在城市当中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而且还能够起到杀菌减噪、净化空气质量的作用。大面积种植街旁绿地,不仅能改善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对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人们具有很好的缓解疲劳的作用。现代人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同样渴望大自然的怀抱,拥抱绿色、回归绿色也是当下人生态观、生活观。当人们看到街旁绿地时,不禁为眼前的一片绿意所触动,能够焕发对生活新的生机。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大事哈普林曾经说:“我们还不能确切地知道,从生态角度上来看,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需求需要多少城市开放空间,但是我们确实知道其所具有的重要性,就如同知道我们同自然环境要素保持经常的接触一样。”街旁绿地充分地融入城市当中,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游憩的活动场所,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城市当中大部分的区域用地逐渐被汽车、机动车等一些其他的使用所占领。这时候,在城市当中最为人性化的游憩空间逐渐消失,人们的生活逐渐躲入狭小的空间当中,从而缺乏互动和交流。而街旁的绿地布置能够更好地吸引人们主动地到户外进行活动,从而加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地有效交流,在城市当中设置良好地适用于人们游憩的活动场所,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锻炼身体、消除自身的疲劳,从而恢复良好的精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绿地不仅有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还是城市整体规划中景观设计的一环。城市景观作为城市规划当中的一个整体部分,由许多相关联的景观要素进行构成,同时各个要素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很好地呼应彼此,形成全新的关系网。当代城市建设中,最为理想的城市生存空间环境理应是一种生态的、和谐的、有秩序的,集多方面要素综合而成的全新的、和谐的世界。研究城市生态学,要注重城市街旁的绿地设计。街旁绿地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的有机部分,是与城市当中硬质的景观环境在功能上进行有效互补的。这样,就从形式上搭建了一个相对和谐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注意街旁绿地的合理搭配,注重绿化景观和建筑景观之间的互补、和谐,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要认清街旁绿地的特点,面对街旁绿地分布散乱、面积较小的问题,合理布局,从而构建完善的城市景观环境。防灾避灾的功能。城市街旁绿地能够成为城市居民紧急疏散和救灾的主要通道,其中的公园、广场等开阔空间还能够作为居民生活当中的临时居住点,而且大量的绿地景观规划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的密度,降低灾害对城市环境的破坏程度,并能对火灾等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街旁绿地作为公共绿地组成当中的一部分,其防灾害的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长沙市城市街道绿地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一)长沙市的基本概况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主要位于湖南省的东北部湘江之滨,麓山之侧,对于湖南省长沙市而言,东西的最大横距离大约为233公里,南北的最大纵距离大约为90公里,总面积大约为11818平方公里。在这当中,湖南省的市区面积则为367平方公里,城市当中所建成的区域总面积大约为142平方公里。长沙区域发展历史悠久,也有“屈贾之乡”的美称,同时也是湖湘学派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在公元967年的岳麓书院,成为全国的四大书院之首,成为全球当中最为古老的大学排名中第二名。

(二)长沙市街道景观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近些年,长沙市正逐渐争创园林城市,各级政府及领导也对“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原则逐渐地实施,在对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增强的同时,对城市当中的园林绿地建设也在不断地增强。同时也将街旁绿地未来的建设面积不断增强,这些建设规划的转变则主要是由于城市街旁景观建设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决定的,并且,随着城市不断地发展,城市可用绿化面积不断吃紧,可供绿化的用地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拓展,但是这一局限却并不能阻碍城市街道旁边绿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相反,正是由于街旁景观处在城市当中的用地最为紧张的地区的原因,其绿化建设则变得尤为迫切。

(三)长沙市主要道路街旁景观设计情况

1.韶山路街旁绿地景观的发展状况在韶山路以及人民路的城南交叉口处,由于处于主要的交通交界处,其所出地理位置非常复杂,而且人流量相对较大,因此原路的规划和设计当中,由于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往往遭到行人的践踏,而且多处街道由于受到其他建设用地的“吞食”,其绿地景观正在逐步减少。在井湾子小游园处,游园中由于植物配置的种类相对较多,因此重点不够突出,从而致使景观表现相对混乱。除此之外,花架以及座椅等休息区没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私密空间的营造同样表现欠佳。2.五一路周围街旁的绿地发展状况五一广场是城市当中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域,也是人流集中以及疏散最为重要的处所所在,而在这当中最重要的表现则是运用多变的地形以及植物配置,塑造出不同特点的空间形态,但是在这一处的芙蓉广场与其相比,在表现上这种片面的从功能需求以及经济利益出发进行相关设施设计,破坏了原本具有整体性美感的景观特点,带给人们一种不悦目的视觉感受,这种情况的展现,则使得城市景观环境的品质大打折扣。

五、对长沙市城市街旁绿地景观空间设计的建议

(一)合理的规划街旁的园路设计

首先,在设计之前要预先在规划的图纸之上标注行人习惯性的行走路线以及捷径路线,之后再对其设计出来的路线进行铺设,从而更好地防止人们去破坏原本所规划好的草坪及园地。其次,在已经被人们踩踏的地方,我们应当依据这些路线进行重新铺设,设计出一条人们习惯性行走的路线,这种考虑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会更好地解决因园路太多所带来的空间零散等问题困扰。

(二)注重对三维立体空间的细节考虑

首先,在街头旁的绿地设计不能够仅仅对平面效果进行考虑,还应当对其实体空间的展现进行表现,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特点。其次,对景观空间所表现的尺度进行掌控,在面积较小的地方予以重视,通过相关比例以及尺寸的了解之后,创造出适应于当地区域环境的特殊景观效果。最后,要对景观当中所运用的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使用,例如植物的配置或者是地面的铺装材料选择上,一定要讲究美观和舒适,并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从而构建出相互协调的整体效果。

(三)提倡对长沙特色街道的建设

在长沙当中,街旁街道的分布大多比较零散,而且街道与街道之间,街道与景观之间都缺少必要的联系,景观破碎化的程度也相对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在进行长沙街道进行整合的时候,应当以道路体系作为一个有效的单元,进而围绕这个单元构建出独具特色的街道景观。例如:在对蔡锷路进行建设的时候,在最为主要的街旁绿地周围都存在着一些具有历史特点的遗迹,我们就可以借助这点文化特点,以历史文化作为设计的背景,在街旁绿地景观当中充分展现长沙城市的历史风貌特点;还有,在长沙营盘路附近的几个小游园当中,都设置了一些用来运动的设施,因此,我们也可以围绕这点,在营盘路街旁绿地当中使这一“运动”特色更为突出。在这当中进行风格化的体现,不仅仅指的是对运动场所的建设,还可以充分运用景观小品的特点及景观设计当中的各个元素进行表现,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风格化特点的城市街道景观。

(四)增强对街旁绿地景观的维护和管理

长沙市当中所存在的绿地景观管理方式也使得城市绿地建设信息存在很大的缺陷,城市绿地系统管理主要应当以政府—单位企业—个人共同构建成一个具有信息交流的网络整体。因此,除了前期的设计和规划来说,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同样比较重要,需要在城市绿地管理当中融入现代科技,例如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等一些新的技术特点,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当地的绿地规划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更好地维护绿地景观的特点。

六、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在长沙市进行街旁绿地景观设计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拉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更好地对城市当中的整个环境起到一个美化的作用,为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垫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雁南,易军.城市绿地景观人文化探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4).

[2]吴育松.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和建设中的一些问题[J].当代建设,2003,(06).

[3]雷芸.日本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公众参与[J].中国园林,2003,(11).

[4]夏娃.城市中的袖珍公园[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5]何树佳.浅谈园林水景设计和施工[J].广东园林,2003,(03).

[6]魏晗.浅谈现代景观设计的形式表现[J].小城镇建设,2003,(08).

[7]罗云皓,王新建,李晓阁,李世成.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功能及问题[J].河南林业科技,2004,(01).

[8]王保忠,王彩霞,何平,沈守云.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汇刊,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