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的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的效益范文1
【关键词】学校;财务管理;刍议
我国学校教学与管理模式皆随同不断深化和改革的教育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但学校再财务管理水平的方面是落后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与企业日益提高的财务管理水平相比较,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更是落后颇多。这一方面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因此,目前必须正面对待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寻求突破这些问题制约的措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借鉴经济学理念就学校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献策献力。
一、学校财务经济的现状1.高层经济管理意识不足
一般来说,学校主要的目标是教书育人,因此学校更多将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放到首位,忽视了高校经济上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财务的人员配备,重视程度上存在不足,这严重的制约的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如预算执行不力等均可以说是该问题所导致的。意识层面的问题,往往是很难解决的,这也是制约学校财务管理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因素,同时也是目前学校财务管理现状的一个主要方面。
2.缺乏经济预算管理意识,预算执行乏力
国家拨款是学校长期以来的主要经费来源,因此学校预算编制比较简单,只需要按照主管部门的开支标准进行预算即可。因此也导致学校各个部门无法积极的参与到预算编制之中。这这种情况下,预算的编制水平较差,又反过来形成了编制预算无用论的观点。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大多数学校的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严肃性、约束力不强的现象。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学校的内部控制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部分个人利用制度的漏洞,谋求个人私利;部分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力度不够,难以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如部分学校的资金滞留形成“小金库”等,使学校的资金暴露在风险之下。同时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彻底也是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这容易让完善的内部控制成为花瓶,华而不实,进一步的贬低了内部控制的作用。
4.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不足
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的范围逐步扩大,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也日趋复杂,这对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较而言,目前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科班出身的人员较少,对新的会计准则的理会仍存在偏差,高级会计人才用于学校待遇不高,难以吸引住。同时部分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在精力上不能对全身心的投入到某项财务管理之中。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欠缺,自身的法律意识也比较单薄,面对利益的诱惑会有所动摇,甚至经受不住诱惑,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提高学校财务经济水平的举措
1.提高经济管理意识
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层面是可以归咎于学校高层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上,因此学校高层必须从自身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起到标杆作用,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学校设置主管财务管理的领导,由其负责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财务管理在学校中的地位。
2.提高学校经济预算水平
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管理,它是学校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因此学校必须合理的编制预算管理,努力提高预算水平。首先,学校的预算编制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预算编制原则以及各校核算管理的需要综合采用零基预算、综合预算、定员定额标准法和绩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同时学校应该公示预算管理的内容,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形成全员参见预算管理的氛围。
3.借鉴制度经济理念构建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学校财务管理过冬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学校应借鉴制度经济学的理念,构建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学校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是靠完善的内部控制来保证的。从学校制度层面来看,学校应该对货币资金、学校非事业经营行为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执行到底。同时应该注意,一旦有人触犯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对其进行处罚,同时也要对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给予奖励。
4.提高财务人力资源配置
经济学讲究资源配置,而学校人力资源的配置必须跟上形势。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这就要求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首先学校应该从招聘起,严把人员入门关,从人员招聘中,招聘到符合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的人才。其次,充分盘活现在人力资源。一方面要求职工必须参与后续教育,同时要求符合条件的职工参与中级职称考试,部分符合高级会计师的财务人员,鼓励其参与高级职称的评审。最后,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于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良好的财务人员给予奖励。
三、结束语
简言之,学校财务管理水平越高对学校其他工作,如教学等形成更为良性的引导作用。这要求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突出财务管理的地位。当然了,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是一个长时间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形成有效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循序渐进的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切实的将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执行到位。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效益范文2
管理作为一门学问,明白的管理、冷静的决策、理智的经营、和谐的发展环环相扣事关医院的生存与前程。我国加入WTO,将融入世界经济运行体系,医疗服务市场向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开放,医药卫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办医模式很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医院管理需要新进的理论作为指导,才能促进医院能够良性的运作下去。
在医院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管理部门作为医院医疗产品的供应者,它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提供的医疗产品或服务水平及质量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医院管理和医疗市场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遵循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积极运用经济学效应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医院的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充分发挥整体运行功能,促使医院取得最佳综合效益,但是医院动态性的特点增加了医院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医院经营管理内部的缺陷。因为医疗产品往往会产生一些外部收益,政府进行行政力量的干预使得医院的经营管理并不只是一种种纯粹市场行为。例如在一些医院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医疗指标并不与医疗收入直接产生关系,医疗收入往往受医疗技术及其药品、设备使用的程度等因素影响,使产出难以估量。
市场化管理的不完备性。医院管理由行政式管理转变为完全市场化管理是不大可能的,市场化管理发生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具有不完备性,主要是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的特点和医院的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不协调性。
所以学习运用相关的经济学效应的理论对于更好的管理医院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管理借鉴经济学效应的启示
羊群效应-强调带头人的重要作用。制度的权威性为医院的管理能够有效运行提供了保证,但是要促进医院的各项工作都能够高效地开展,根据“羊群效应”选好各个部门的学科带头人是非常重要的。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羊群奔跑吃草非常散乱,就如大家在一起工作经常没有头绪,横冲直撞,后来当一只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于是在那里吃了起来,其余的羊也过来进行争夺它们看不到不远处还有更好的青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体现在人身上的一种从众心理。所以,如果在医院的每个部门都能够选出一名优秀的领头羊,将会起到一种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从而在每一个领头羊的周围就影响着一批人,这批人的周围又分别影响着另外一批人。这样相互影响,就会形成一种良好额学习和工作的氛围,促进整个学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医院整个学科的全面进步。
木桶效应-重视薄弱环节,抓好医疗安全。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它在医院管理活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医院的启示,最短的木板就是医院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比较能反映出一家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所以重视管理中的不足,抓好医疗安全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安全,这使得医院的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考虑到医疗安全又与患者的身体健康患者的身体健康直接相关,所以,医疗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医院要在医疗环节加强管理,完善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从薄弱环节作抓手,促进医疗安全工作更好的进行。
鲶鱼效应-加强竞争意识,实现优胜劣汰。很久以前,挪威人在深海里捕捉到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岸边就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采取了各种措施,但都失败而归,但是人们发现有一条渔船却总能带着活沙丁鱼上岸。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了鲶鱼。鲶鱼作为沙丁鱼的克星,由于它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而在鲶鱼的追逐下,沙丁鱼就会拼命游动,从而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最终存活。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其道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起内部的活力。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竞争,有了竞争才会不断的发展充实自己,不断的进步。因此,在医院管理中,用人机制上尽量实施竞争上岗,在安排工作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诸如职能科室之间、业务科室之间、护理部门之间乃至学科之间的竞争,努力在整个医院内促成一种你追我赶、人人争先的良性竞争氛围,充分激活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各自的学习与工作,增强医院全面建设的强劲动力。
经济学的效益范文3
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运用经济学分析的原理即可分析这种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及其均衡问题,分析市场准入的效益和成本,提高政府的规制的效率,并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法律提供基础。
一、市场准入的需求与供给
需求和供给是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一对基本范畴。如果需求和供给可以保持均衡则是政府对市场进入进行干预的理想目标,但由于市场进入对政府管制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这种需求和供给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如何减少这种政府的管制和市场的需求的不平衡则是经济学家要探讨的问题。
市场准入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自然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信息、国际贸易保护等。而市场准入的需求不同,政府对市场准入规制的供给也不同。
1、自然垄断
即某些公共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一家企业满足全部市场需求的某种合理性,形成自然垄断。由于自然垄断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成本弱增性,由一家或极少数企业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能使成本极小化。但由于企业实行垄断经营,其经济人的特性使其本能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垄断经营者的一种交换条件,需要政府垄断企业设立价格(费率),并限制竞争者的进入,即提高市场准入的条件。自然垄断而产生的政府对市场进入干预的需求和供给表现为:一、是抑制企业过度进入,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如果不存在市场准入,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就会盲目地进入自然垄断产业,重复投资,过度竞争。为了防止破坏性竞争,需要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实施市场准入,通过控制进入壁垒,抑制企业过度进入,以保证生产效率[2][2]。二、保证自然垄断行业的安全和稳定性。由于自然垄断行业如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等行业,多为社会的生活必需品,大多关系到公共利益,同时也需要必需的投入和沉淀资本。政府要对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业进行管制,可设立一些严格的准入条件,并限制一定行业中的主体的资格和数目,对申请进入某个自然垄断行业的厂商进行资格审查,规定采取特许投标竞争,拍卖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独家经营权,选择并赋予少数几家或一家企业垄断特权,发放许可证。有的国家规定由政府自己直接经营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
2、外部性
概括地讲,外部性即一个行动可能在市场之外有助于或有损于他人的利益。外部性对市场准入的需求和供给表现:一、为具有外部性的企业制定较高的市场准入标准;淘汰落后。通过市场准入管制,预先淘汰掉那些不具备相应的高技术能力、治污降污能力的申请人,甚至不允许某些行业的“自由进入”(如烟草行业、某些有可能产生麻醉物质的化工和制药行业),以实现全社会总的经济配置最优化。二、通过准入保证现有企业正外部性,鼓励公共物品的生产。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市场准入,保证市场上主体的垄断地位或相对垄断地位,保障其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获得回报,确保其利润,从而促使其进行对社会产生正效应的行为。如中国保证中国电信一定程度的垄断地位,以发展边远地区的通信事业。
3、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informationtheory)
通过政府规制可以通过降低得到信息的成本,克服信息偏在。一是诉讼成本高于规制成本。二是消费者不可能轻易对收集到信息作出评介,如潜在的药物效力方面或某一个特定航线上的安全方面的信息;三是市场供给方面不能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偏在的存在也对市场准入提出了需求。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规制:一是政府、其他机构或经营者直接对信息劣势者提供信息。如要求经营者提供信息,如要求经营者对产品作出确切的标识,禁止误导性的陈述或宣传广告。二是建立或实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一方面,由于企业(尤其是有限责任的企业)设立时的资产与人员的准备都直接影响着成立后的企业与相关市场主体交易的效率与安全,企业市场准入规制的重要信息公开制度正是为相关市场主体获取信息创造条件,以克服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很难理解产品所涉及的技术数据时,对政府部门或经营者来说不能直接指望消费者都能具有评介不同产品成分所需要专业知识或资料。政府可以对产品的质量或向产品的厂商发放生产经营许可证。即在在这些产品出售之前,政府即要求企业或产品应当建立实施有关的标准,符合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实行严格的企业或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4、国际贸易保护
贸易自由原则是WTO的精髓,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就是为了推进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活动。但贸易自由是有条件的,包括WTO在确定市场准入、贸易自由原则的前提下,也规定了例外条款(principleofexeption),即允许各成员基于健康、道德、环保、安全、历史及本国经济的发展等原因,而背离其义务,准许其不遵守和执行贸易自由原则下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透明度、关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促进公平贸易与例外条款、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等原则,正体现了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在WTO规则下的共存。逐步自由化原则也体现了对贸易保护的认可。这些都是对WTO市场准入的限制。
近年来,通过WTO成员之间的谈判,已大幅度减少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和形形的非关税壁垒,推动商品、技术、资金和服务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但是,当今,在推进国际贸易进程中,新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各种非关税措施来构筑贸易壁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隐藏性强、不易监督约束的技术壁垒,充当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给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造成极大影响。这种贸易保护壁垒,其实质即是市场准入障碍。各国政府就必须研究制定适合自已国情的国际市场准入制度。
国际贸易保护对国际市场准入的需求和供给表现为:一,根据WTO的市场准入和例外原则的承诺,政府决定一国市场准入的范围,哪些是方面可以放开,实行市场进入,哪些实行市场适当进入,哪些不能放开,不能实行市场进入。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意味着就能够消除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所有障碍,世贸组织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约束力是十分有限的。在WTO的承诺之外,各国要根据本国的情况,对进入本国的贸易、服务、投资进入本国市场实行管制。一国政府既要研究本国的市场对外开放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准入标准的制定;又要研究他国市场准入障碍,应对各种贸易壁垒。
此外,政府在市场准入中还存在特殊的供给。当然,市场失灵并不一定要通过政府才能解决,如有些外部性,通过当事人双方的私人安排也可解决。但是政府在处理市场失灵时具有强制性的权力,这种建立并保障市场上的权力,直接提供某些基本的服务,并间接地创造出信任、理解和有安全保障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企业的日常生活是生死攸关的。正是这种权力体现为政府在矫正市场失灵时,具有特殊的优势:如征税权、禁止权和惩罚权等。[3][3]如在某些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政府可以对微观的经济主体进入市场进行规制,禁止某些行为,除非得到国家的特许权,否则就不能禁止其他主体进入某一商业领域或从事某种行为。政府也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选择自己从事经济活动的环境,为了使竞争不至于过于激烈,需要政府规则来控制产业进入。
就市场准入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政府的市场准入的立法和执法。立法是执法的基础和依据,而政府执法是立法的落实和保证。
应该明确的是,市场准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垄断、外部性和国际贸易等等;同时又是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时期,对市场准入的需求不同,从而提供相应的政府对市场进入的供给也不同。市场准入的供给主要取决于政府对提供市场准入的理性认识和条件。如应市场准入的认识而言,到底是放松还是管制,在哪些方面放松,哪些方面管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均的不同的看法。市场准入的供给还取决于政府对市场进入管制的条件是否具备、条件是否成熟。
二、市场准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市场准入的成本如果超出了收益,则存在政府规制的失灵。因此,可以运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判断政府对市场进入的规制是否失灵。
1、市场准入的成本分析
政府对市场进入的管制主要是通过立法、法律法规的修改与调整、执法、放松或解除管制来实现的。政府对市场进入的管制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微观制度的制定成本和动作成本、效率成本、转移成本、机会成本、“劝说”成本[4][4]等等。就市场准入的立法而言,由于立法是执法的基础和依据。立法活动是一项复杂而严肃的活动,它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收集相关的信息,征求各届的意见,然后起草某项意见,举行听证会、座谈会或论证会等形式征求公众意见,作为修改草案的依据。有时没有照顾到某些利益集团的意见,法律法规而被推迟或不予通过。因此,政府管制的成本是相当大的。而有些利益集团为了促使政府颁布对其有利的法规,常常会对立法者进行游说,甚至行贿,这些也构成相关利益集团的立法成本。一项法规对利益集团的关系越密切,这种由利益集团承担的立法成本也越大。在管制的总成本中,执法成本所占的比重最大。该成本直观地表现为政府管制机构所发生的日常成本费用和政府管制机构的职员人数。据霍普金斯估计,1996年美国政府为建立和管理有关规则制的规章制度开成了总量达140亿美元的支出。[5][5]
市场准入的成本可以分两大类:一是政府本身承担的成本,主要表现为政府管制机构的各种成本费用,对政府而言,比较容易估量;另一类是被管制企业承担成本。包括如行政符合成本[6][6]和用于向政府管制部门游说,甚至进行寻租活动的成本。这一类较为隐蔽,而且常被忽视。因此,该类成本比较难估量。
2、市场准入的收益分析
政府管制的收益是通过垄断者收益减少而消费者收益增加来衡量的。如如实行价格规制后,遏止了垄断价格,给消费者带来了福利。又如在自然垄断行业,由于实施了市场准入,降低了收费价格。福利经济学,认为如何衡量政府管制的收益的最好办法是计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增加量。但这种方法由于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感觉,并不好操作。有的学者提出一种简单容易的衡量方法[7][7]:通过计量实行政府管制后,消费者支出的减少数量和生产者因效率提高而增加的数量的加总数来衡量政府管制收益。其理论依据是,一种有效的政府管制机制能刺激企业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以英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对电信、电力、航空等部门实施垄断的国有经营体制,导致其缺乏活力,效率低下。80年代初,英国对这些基础产业进行重大改革,设立政府管制机构,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强化了政府管制的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福利改进。从该例可以看出,实施政府管制后,生产者因效率提高而增加的数量是可以计量的。规制的收益水平还可以通过规制实行前后社会福利的实际水平进行比较得出。
3、市场准入的成本与收益对政府对市场准入规制的影响
根据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最佳产量。市场准入的成本收益分析从理论上说明政府对市场进入的规制是有必要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对于判断是否及应该怎样实行市场准入规制也具有意义。但是,由于政府机构的活动的特性以及规制行为的社会性、复杂性,不具有象实物产品那样可分性,要在占有完全信息的基础上,准确了解企业和社会在规制前后的成本、收益状况,进而准确估量政府对市场进入规制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决定最佳政府规制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植草益和施蒂格勒从不同角度对政府规制的成本和收益作了分析,并得出何时政府管制是必要的,何时政府管制是无必要的。[8][8]由于该两学者的观点在现实的难操作性。我国学者王俊豪提出一种计量方法。[9][9]
经济学的效益范文4
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奔驰车和游艇的呢?”银行家:“儿子,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把它拿来。”儿子拿来了。“再放回去吧。”儿子问:“什么意思?”银行家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
【情感经济学】
如果你有6个苹果,请不要都吃掉,因为这样你只吃到一种苹果味道。若把其中5个分给别人,你将获得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将来你会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其它水果时,也会和你分享。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放弃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创业经济学】
你决定上网聊天,这叫创业;上来一看,美女真多,这叫市场潜力;但帅哥也不少,这叫竞争激烈;于是你决定吸引美女眼球,这叫定位;你说你又帅又有钱,这叫炒作;你问:“谁想和我聊天?”这叫广告;你又问:“有美女吗?”这叫市场调查;有20个人同时答:“我是美女”,这叫泡沫经济。
【形象经济学】
一产就是养牛,二产是杀牛,三产是吃牛,四产以上即是虚拟经济,是吹牛。天使投资人吹牛的目的是,在小牛成长为大牛的过程中,见缝插针的和养牛、杀牛、吃牛的人结婚、离婚而又不伤感情!
【边际效应】
1.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2.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了一盒火柴。为什么乙成功而甲失败了?
【如何让钱进来快些】
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启发:为客户节省时间,钱才能进来快些。
【推销、促销、营销、品牌】
男生对女生说:我是最棒的,我保证让你幸福,跟我好吧。――这是推销。男生对女生说:我老爹有3处房子,跟我好,以后都是你的。――这是促销。男生根本不对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气质和风度所迷倒。――这是营销。女生不认识男生,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对那个男生夸赞不已。――这是品牌。
【再谈营销】
学生:老师,这份报告需要写多长才行?老师:文章就像是姑娘的裙子,短得盖不住主题,或是太长就失去吸引力,都是不可取的。――点到为止,剩下的部分自己想像吧。营销之道亦是如此,过于露骨,会影响品牌价值;过于保守,起不到营销效果。
经济学的效益范文5
一、满十判断,巧记运算进率
满十的判断,在加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快速的满十判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加减准确率。比如,我在刚教多位数进位加法时,就要有针对性的对进位加法运算规律“本当满十,进一减补”进行训练,其主要练习内容为“满十”与“不满十”的判断。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教师做好0-9的数字卡片,老师左手拿一张数字卡片6,右手拿一张数字卡片4,两张卡片同时出示给学生,让他们判断两数相加是否满十。然后不换左手的卡片6,右手不停地换卡片,(也可以是右手不变,左手变);让他们分别与6相加,逐一判断是否满十。刚开始带口诀练习,“左手6加右手4,相加满十,进一减补”,当发现学生比较熟练后,口诀可以简练为“左6右4,进一减补”,此时的口诀虽不完整,但学生已经能判断出是否满十,待熟练程度提高后,可以放弃口诀。在这项训练过程中,出示给学生看卡片的时间要随之缩短,由开始的5秒,4秒缩短到3秒,2秒,甚至是闪电般的速度。这样既增加认数速度又能提高学生判断能力,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灵敏度。此项训练每次可以进行2-3分钟的练习。
二、数译珠速度的训练
此项基本功的训练主要还是借助卡片来完成。比如,出示一个三位数卡片后,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拨珠入盘,拨几个数后可试着让他们不看算盘摸拨,以不出错为准。下一步就让学生看数想珠,这一环节要多练。熟练的看数想珠已经成为一种反射,要比看数空拨珠速度快得多。比如,双手拨一个三位数698,左手拨6,右手拨9又拨8,大约需要两秒钟,而看数想珠则是一个瞬间。如果要拨得数位多,是五位数或六位数,二者差异则更为明显。所有对数译珠这一环节的基础训练千万不能忽视更不能放松,每节课都要有这项训练,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的大脑容易产生疲劳,使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数译珠容易出错,训练的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
三、拨珠速度的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拨珠速度与拨珠技巧,我们可以多练定数连加和定数连减。例如每次可以让学生连加1到50的连加,在从1减到50,也可以给定一个底数再让他们连加、连减;另外还可以连加、连减2、5、7、9等不同数,还可以给定一个多位数的连加,比如让学生连加357加30次,看看最后的正确结果。
提高拨珠速度的另一个训练方法多练听珠算,在此项训练中报数不宜报出数位名称。这样的练习学生可能会出错很多,不过不要担心,只要学生能跟上报数速度进行拨珠计算即可,在多练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的提高准确率。
四、书写速度的训练
珠算老师都知道,珠心算在运算技巧之外,打的就是时间战,学生成绩的高低,除准确率之外就是时间。而学生书写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珠心算成绩。即使算的再快算得再对,写字速度跟不上,那就阻碍着下一题的计算。有的孩子性格平和,做事不紧不慢,按理说这不是什么缺点,可放在珠心算上就不怎么好。这样的孩子加减准确率高,乘法单积一口清准确率高,就是书写速度太慢。针对这一现象,我就让他多练数码书写。数码书写的速度也是要由易到难,由单笔划数码书写——两位数码书写——三位数码书写——多笔划数码书写。例如先写“1”,让学生在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写,看他们笔速灵活时在增加难度,可以紧跟着写“7”、写“2”。练习数码书写也不能操之过急,过急或要求过高学生会有厌烦情绪,老师也要常常鼓励,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比如说“今天写得比昨天快多了”,或者“你们写得越来越棒了”。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也会有一个好的心情。
如何将以上几项在一节训练课中有序进行呢?我把训练的程序列出仅供参考:
1.凑数补数儿歌引入训练课(2分钟)
2.卡片训练“满十”判断(3分钟)
3.拨珠提速训练(5分钟)
(1)单位数定数连加练习
(2)双位数定数连加练习
(3)听珠算(力求快速拨珠)
4.数译珠训练(让学生闪电式看卡片)(5分钟)
(1)看数拨珠
(2)看数模拟拨珠
(3)看数想珠(看数译珠)
(4)听数想珠(听数译珠)
熟练后可直接进行看数译珠或听数译珠。看数译珠或听数译珠的数位要比看数拨珠和看数模拟拨珠的位数少一、两位,这样数译珠准确率会更高一些。
5.数码的书写(3分钟)
(1)单笔划数字书写:如1
(2)单笔划数字两位数码的书写:如17或71
(3)单笔划数字三位数码的书写:如171、117、711等
(4)多笔划数字的书写:27、257、721、1257等
6.巧练数码提速书写(3至5分钟)
7.前一节新课知识点的训练(作为每次训练课的重点)(15-17分钟)
(1)多位数加法听珠算
(2)多位数加法听心算
(3)多位数加法看珠算(笔数、位数与听算相比要相对减少)
经济学的效益范文6
关键词:经济学数学模型应用
在经济决策科学化、定量化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数学经济建模更是无处不在。如生产厂家可根据客户提出的产品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方式、交货地点等要求,根据快速报价系统(根据厂家各种资源、产品工艺流程、生产成本及客户需求等数据进行数学经济建模)与客户进行商业谈判。
一、数学经济模型及其重要性
数学经济模型可以按变量的性质分成两类,即概率型和确定型。概率型的模型处理具有随机性情况的模型,确定型的模型则能基于一定的假设和法则,精确地对一种特定情况的结果做出判断。由于数学分支很多,加之相互交叉渗透,又派生出许多分支,所以一个给定的经济问题有时能用一种以上的数学方法去对它进行描述和解释。具体建立什么类型的模型,既要视问题而定,又要因人而异。要看自己比较熟悉精通哪门学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数学并不能直接处理经济领域的客观情况。为了能用数学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是为了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而作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结构的数学刻划。或者说,数学经济建模就是为了经济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象、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的刻划。而现代世界发展史证实其经济发展速度与数学经济建模的密切关系。数学经济建模促进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现实的生产效率。在经济决策科学化、定量化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数学经济建模更是无处不在。如生产厂家可根据客户提出的产品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方式、交货地点等要求,根据快速报价系统与客户进行商业谈判。
二、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了解熟悉实际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2.通过假设把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明确模型中诸多的影响因素,用数量和参数来表示这些因素。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来描述问题中变量参数之问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构架出一个初步的数学模型。然后,再通过不断地调整假设使建立的模型尽可能地接近实际,从而得到比较满意的结论。3.使用已知数据,观测数据或者实际问题的有关背景知识对所建模型中的参数给出估计值。4.运行所得到的模型。把模型的结果与实际观测进行分析比较。如果模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模型是符合实际问题的。我们可以将它用于对实际问题进一步的分析或者预测;如果模型的结果与实际观测不一致,不能将所得的模型应用于所研究的实际问题。此时需要回头检查模型的组建是否有问题。问题的假使是否恰当,是否忽略了不应该忽略的因素或者还保留着不应该保留的因素。并对模型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正。重复前面的建模过程,直到建立出一个经检验符合实际问题的模型为止。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是从实际中得来,又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
三、应用实例
商品提价问题的数学模型:
1.问题
商场经营者即要考虑商品的销售额、销售量。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利润。这个问题与商场经营的商品的定价有直接关系。定价低、销售量大、但利润小;定价高、利润大但销售量减少。下面研究在销售总收入有限制的情况下.商品的最高定价问题。
2.实例分析
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单价25元。每年可销售3万件。设该商品每件提价1元。销售量减少0.1万件。要使总销售收入不少于75万元。求该商品的最高提价。
解:设最高提价为X元。提价后的商品单价为(25+x)元
提价后的销售量为(30000-1000X/1)件
则(25+x)(30000-1000X/1)≥750000
(25+x)(30-x)≥750[摘要]本文从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出发,介绍了数学经济模型及其重要性,讨论了经济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分析了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这对在研充经济学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即提价最高不能超过5元。
四、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经济学不是数学,重要的是经济思想。数学只是一种分析工具数学作为工具和方法必须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不能将之替代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和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如果本末倒置,过度地依靠数学,不加限制地“数学化很可能经济学的本质,以至损害经济思想,甚至会导致我们走入幻想,误入歧途。因为:
1.经济学不是数学概念和模型的简单汇集。不是去开拓数学前沿而是借助它来分析、解析经济现象,数学只是一种应用工具。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人类活动中有关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理论。而人类活动受道德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制度诸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像自然界一样是完全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出来。把经济学变为系列抽象假定、复杂公式的科学。实际上忽视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特性,失去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人文性和真正的科学性。
2.经济理论的发展要从自身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去研究、分析现实经济活动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经济学中运用的任何数学方法,离不开一定的假设条件,它不是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场所,而是有条件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在实际生活中社会的历史的心理的等非制度因素很可能被忽视而漏掉。这将会导致理论指导现实的失败。
3.数学计量分析方法只是执行经济理论方法的工具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工具。经济学过分对数学的依赖会导致经济研究的资源误置和经济研究向度的单一化,从而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4.数学经济建模应用非常广泛,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并对许多部门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如节省开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等。尤其是对未来可以预测和估计,对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蓬勃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尚没有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建模方法和技巧。这既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发展的方向,又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要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多实践、多体会,使数学经济建模为我国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