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重大事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重大事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范文1

( )1、人类诞生的标志是

A.使用天然工具 B. 使用天然火 C.制造工具 D.直立行走

( )2、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中 D. 棕色人中

( )3、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社会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B.女性在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衍方面起重要做要,受到尊重

C.主要经济活动采集、狩猎等都由女子承担

D.氏族首领一般由成年女性承担

( )4、最早的古代西亚文明诞生于

A. 地中海沿岸 B. 两河流域 C.波斯 D.阿拉伯半岛

( )5、公元前1500年左右,入侵并逐步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是

A.波斯人 B.罗马人 C.希腊人 D. 雅利安人

( )6、把社会划分为四个等级的“种姓制度”,出现于下列那里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 )7、与雅典并列为希腊大的城邦的是

A. 底比斯 B.克里特 C. 斯巴达 D.迦太基

( )8、古代罗马城诞生于下列哪个地区?

A.意大利半岛北部的波河流域 B.西西里岛

C. 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流域 D. 伊比利亚半岛

( )9、被视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地区是

A.古代罗马 B. 古代希腊 C.古代英格兰 D. 两河流域

( )10、使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人物是

A. 戴克里先 B.哈德良 C. 屋大维 D.凯撒

( )11、7世纪中叶,颁布一系列革新诏书的日本天皇是

A.孝德 B.中大兄皇子 C.德川 D.明治

( )12、在我国古代史书中,阿拉伯帝国被称为

A. 狮子国 B. 大食 C.波斯 D.天竺

( )13、800年罗马教皇为查理加冕,查理曼帝国建立。此时相当于中国的哪个朝

A. 西汉 B. 隋朝 C.唐朝 D.北宋

( )14、下列帝国中,哪一个不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A.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 查理曼帝国

( )15、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后来分别发展为三个国家不包括

A.意大利 B.德意志 C.英格兰 D.法兰西

( )16、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发生在下列哪个城市?

A.罗马 B.巴黎 C. 伦敦 D. 琅城

( )17、在欧洲封建社会,的封建领主是

A. 国王 B.公爵 C. 教会 D.将军

( )18、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延续了大约1000年的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 东罗马帝国 C.英吉利王国 D. 奥斯曼帝国

( )19、下列最早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

A. 阿拉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

( )20、古代希腊人设置“马拉松长跑”的体育比赛项目,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

A.特罗伊战争 B.布匿战争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 希波战争

( )21、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A.阿拉伯人 B. 印度人 C.罗马人 D. 中国人

( )22、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 B. 象形文字 C.腓尼基字母 D.甲骨文

( )23、《天方夜谭》主要反映了哪个古代国家或地区的生活和风俗习惯

A.阿拉伯 B.中国 C. 印度 D.埃及

( )24、汉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很大的城市,与它齐名的西方城市是

A.英国伦敦 B.古罗马城 C.美国华盛顿 D. 法国巴黎

( )25、《马可•波罗行记》向主要向西方介绍了哪个东方国家的情况?

A.中国 B.印度 C. 埃及 D.阿富汗

( )26、《古兰经》是下列那一宗教的经典?

A.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道教

( )27、研究古埃及的历史,我们要掌握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字母 D.甲骨文

( )28、下列发现或发现中不属于阿基米德的成就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 浮力定律 C.杠杆定律 D.螺旋式水车

( )29、圣诞节是西方重大节日,它与下列哪一宗教信仰有关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 )30、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基督教 ②伊斯兰教 ③佛教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初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 、连线题:把下列宗教发源地以及创始人连接起来。(每线2分,共14分)

佛 教 古代中国 耶稣

基 督 教 古代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伊斯兰教 巴勒斯坦 穆罕默德

道 教 阿 拉 伯

三、综合分析题。

1、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古老而悠久(共15分)。

(1)人类早期文明为什么都会出现在大河流域?(3分)

(2)填写表格(每空1分,共12分)

重要标志

名称

国家

所在大河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结语:(如果后人篡改法典)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1) 以上内容出自“刻在石柱上的法典”,这部法典叫什么名字?(2分)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范文2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改革创新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110-03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础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物理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验证、加深对物理知识规律的理解掌握,在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受到系统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物理实验课在引导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起着潜移默化的催化作用,在培养学生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成为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智能型、开拓型人才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好物理实验课是大学实验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长期以来,物理实验沿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模式固定,教学内容陈旧,实验设备破损失修,多年不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当今飞速发展的前沿科学新理论、新技术严重脱节,很难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学生习惯于中学阶段依赖教师,很少独立思考,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极少动手实验。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要求等,学生只会按照教师讲述的内容机械地重复实验,测量数据,验证结果,教师按部就班完成实验课了事。实验课仅仅是物理规律认证、课堂知识验证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难于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科学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各理工科高校都结合自己的实际对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创新人才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笔者从事实验教学二十多年,深知改革的必要和迫切,以创新观念对实验课教师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审视,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到初步成效。

1 实验教师作用的再认识

一直以来,高校实验室往往被列为“教辅”部门,实验教师被视为“教辅”人员,课堂教学与实验课的分列、教学与科研的分离,这样“约定俗成”的定位以及大学教师身份的分化,极大地制约了实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物理实验的改革创新。

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的种种现状,就要重新认识实验教师的地位作用,改善教师发展制度、评价标准,重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验教师应变被动为主动,变辅助为主导,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各种机会参与科研,及时掌握相关物理理论在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展以及工程技术领域的新应用;不断努力提升自身教学科研水平,投入实验创新过程,脱离辅助被动地位,焕发创新使命感,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物理教师、教育科研型人才。

2 创新意识从环境开始

D.K.Nachtigall指出:“物理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创造一种富有探索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物理实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和思考,培育科学思维方法和主动探索精神是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通过调查,百分之六七十的入学新生对大学物理实验是好奇的,尤其对力学、光学、电学感兴趣,有迫切探索大学新知识的欲望。并且当代学生危机意识感强,希望在大学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希望锻炼自己的设计创新能力,表现出了造就自己成为毕业求职就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强烈愿望。因此,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实验环境和充满探索精神的科学氛围,在实验大楼的走廊两边布置了获得诺贝尔奖的费米、赖尔、居里、伦琴、塞格雷、约瑟夫森、杨振宁、李政道等数十位物理学家的科学成就展栏,让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神圣的科学殿堂,了解科学家研究创造的过程和科学献身精神,体会到科学成就来自于无数次的实验,激励学习热情,启发创新意识。

同样在各个专题实验室里,实验原理、物理规律展示清晰,一目了然,维护完善的实验设备仪器摆放有序,体现出科学、整洁、美观。除此之外,额外配备一些电子元器件,提供扩展实验条件。素质的培养不仅在于教育,更依靠环境的熏陶。实验创新着眼于从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出发设计问题,创造合适的条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理猜想、发现乐趣,激发钻研动力,提高物理实验兴趣,激励学生个性发展。

3 创新思维在于引导启发

物理实验的过程是实验方法实施、实验技能训练的过程,需要严格要求步骤规范,以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严肃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在实验现场仪器设备的位置规范,连接线整齐有序,做完实验各种部件归放复原,有条理有次序,善观察勤思考,训练未来工程师的优良风格和技术素质。为减少电学实验仪器接线乱串,开关经常断线的问题,教师动手改变原来的开关结构,设计发明“一种下接线式实验用单刀双掷开关”[1],改进欠操作性的实验装置,降低了仪器设备的损坏率,优化了实验过程,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并且以此为例讲解,把发明思路、改进设计过程与学生探讨交流,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熟悉掌握创新方法。

同时在实验课中增加趣味性、体验性,把实验原理与实际生产应用结合,实验内容与生活运用联系,延伸实验意义,发展扩散思维。例如,在“压力传感器研究”实验中,通过传感器上加载不同质量的砝码,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V,用逐差法求出传感器平均灵敏度S,从而手工计算得出重量W=V/S的实验结果。这个实验的原理如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很快活跃起来,可以制作电子称!那么如何进一步在实验中实现电子称呢?学生热烈讨论,要使原来显示在传感器特性数显仪上的电压值转换为重量值W=V/S=KV(kg),电压与重量的比例系数K完全可以通过分压器实现。笔者随即提供电位器,帮助学生在输出电压端设计连接分压线路,用砝码和电位器调节K值,最终在传感器特性数显仪上直接显示出重量W值。这样原来显示0.01~0.99 mv的数显仪变成了一台显示0.01~0.99 kg的电子称。学生的手机、文具盒的重量纷纷显示了出来,枯燥的实验课变为快乐的创造过程,让学生有了创新的体验,思维更加开放,分析动手解决问题能力更强。深刻体会实验并不仅仅是纯理论验证,还有技术的现实应用,科学的启蒙。

4 创新能力来自于科研实践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实验课创新取决于教师的科学素养和创造才能。实验室是教师结合教学深入科研的平台,物理实验课一线教师更有条件立足教学参与科研项目,有很大空间发展自己,教育与科研结合,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历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物理实验课的改革创新中提高实力、增加动力。

教师主动争取参加各种有关学术会议、论坛,开拓视野,与同行讨论交流,吸收先进实验教学经验,拓宽知识面,知识结构得到调整和更新。近几年来,笔者就参与了国家基金课题“数字全息纤维实时超分辨技术的研究”,进行相关实验和数据的分析;参与“银电解阳极铸造新工艺及设备开发”项目,负责控制部分实验研究。这些科研实践的锻炼,使笔者的学术水平和创造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在实验创新中有所展现和发挥。

利用现有设备仪器,构思研究开发新实验,节省经费,弥补设备不足,也是实验创新的发展。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及掌握互感现象及互感器,笔者在“示波器的使用”实验基础上,专门设计了一个“用示波器研究互感现象”的实验[2],拓展仪器实验应用范围;从实际出发钻研仪器原理,分析仪器结构线路,大胆改进原有实验,在“用霍尔元件测量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实验中改进结构,发明设计“一种暗接线式螺线管磁场实验仪”[3],解决引线外露容易短路烧坏霍尔元件和影响实验数据稳定性的问题;对“双臂电桥测电阻”实验中所用仪器剖析分解,发明制作出“一种双臂电桥测电阻实验用组合电阻盒”[4],将实验用多个电阻组合置于盒子内,通过统一的两个出端及连接线与双臂电桥相连,由多档选择开关来实现电阻组的变换。既改进充实实验内容及设备,增强实验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耗,节约了实验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

在发明设计过程中,实验教师对实验设备的改进及技术创新也是科研的实践,在实施新型实验教学方式中积极探索,技术实力及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

5 实验管理创新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

传统的实验管理侧重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管好用好,定期保养维护,而在仪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多是由生产单位返修。随着高等教育新时期大发展,学生数量剧增,实验仪器使用频率相应增加,故障、破损增多,影响实验课正常进行,难于保证教学质量,实验教师任务艰巨而繁琐。作为实验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和具体的实施者,笔者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实践探索,更新完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对实验过程监控、跟踪,进行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创新。

实验教师不仅要上好实验课,还要熟悉仪器的原理结构,提高动手维护修理技能,做到能“管”会“理”:管设备、管学生、管过程,会处理、会整理、会修理。首先对全部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日常检查维修与定期维修结合,形成常态。特别注意每节实验课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分类造册进行详细记录。注明损坏状况,分析原因,制订维修计划,尽快处理维修。管理被动的状况得到转变,客观上减少了实验仪器设备的停机率,使实验仪器设备劣化速度变慢,延长了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周期。

另一方面通过对大量实验课的跟踪调查,摸清实验过程中仪器损坏的状况和规律,掌握学生实验中仪器设备容易出现的普遍问题和特殊、突发性损坏问题,为有效维修处理,设计准备好应急处置预案:一是调整配置一些备用仪器,一旦发生现场不能及时解决的故障可立即更换;二是针对性准备一些易损电子元器件,当场快速修复实验中出问题仪器,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如课前会焊接好很多备用接线柱和备用电位器,实验中调压损坏时及时更换;三是实验教师课后对替换下来的故障仪器能够动手修理或者及时安排维修处理。

最后更需要注重的方面是,经长期跟踪、原因分析、原理剖析,发现故障属设计缺陷所致的仪器设备,就要主动和生产厂家反馈沟通、交流探讨,提供改进意见、设想方案,促使仪器设备得到改进完善,更适合高校学生高频率使用的实验状况,提高仪器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在改革实验成绩评价体系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成绩评定标准,既考核对理论知识理解、基本实验技能表现,又考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创新能力、数据处理结论的逻辑思考,从管理各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践证明:多年来在创新思维指导改进下的实验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加强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素质得到提高,实验教学的管理水平提升,整体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有了创新思维,投入精力越多,越有成效,方法点子越多,实验效果和质量越好,为更好地培育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创新人才做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陈虹,张雄,张瑾.一种下接线式实验用单刀双掷开关[P].[2009-2-25].中国专利:CN200820081182.X.

[2]陈虹.用示波器研究互感现象[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58-61.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范文3

)、私心忧虑(虑)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必须绝弃。从治国考虑,根本问题是人,是人的思想。如果能活其人之本性以大其真,轻其私心以减少私欲(视素保朴,少私寡欲),就一定能把国家治理好。如何“视素保朴”?其形上根据就是“道”。什么是道?老子说:“有道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第21简至第20简)“道恒亡名,…… 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18简至第19简)“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定。”(第13简至第14简)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道” 是实在性的存在,是本原性的,是可以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

一、“道” 是可以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崩溃的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奴隶和奴工也逐步向农民和手工业者转化。刚刚摆脱奴隶制枷锁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珍惜已得到的自由,希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当时的思想家们十分重视“人” 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 的主张。老子更重视“人”,主张给“人” 以充分的自由,不仅要尊重“人”,而且要顺其自然发挥“人” 的聪明才智。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十六次使用了“民” 这一概念。“民” 与“圣人”(贤明的统治者)相对,“民” 即庶民,就是现代意义的老百姓。老子说:“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身下之。”(贤明的统治者,虽处於统治老百姓的地位,但应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僕而居於百姓之后;虽高高在老百姓之上,但应言辞谦恭而礼遇百姓。)“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守持无为之道而事事,实施以德感化而使其效法。)“教不教,復众之所过。”(以不对百姓训诲为教,使有过失的人闻过而自返。)“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能妄为。)老子这里所说的“民”,不是“厥初生民”(《诗·大雅·生民》)的“民”,也不是“一君而二民” (《周易·系辞下》)的“民”,而是指从奴隶制枷锁下摆脱出来的取得了一些自由的农民和手工业

者。《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在奴隶制崩溃,新的生产关系形成过程中,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他们的态度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们都十分重视“民”。孔子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式下,要求统治

者“克己复礼”,对内部提倡相亲相爱,对百姓要宽松一些,要给人民一些好处(“爱人”)。

老子与孔子相比,其思想更接近“民”的要求,他不仅明确提出要重视“民利”(绝智弃辩,民利百倍),而且要求统治者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仆而居于百姓之后(以身后之),应言辞谦恭而礼遇百姓(以言下之),应自知满足(知足),有所为而无所求取(为亡为),事奉他人

-1-

而不役使他人(事无事),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妄为(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一切思想家,他们的政治主张都与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总看法紧密相联。孔子从历史文化本原观出发,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周公,对历史的典章制度进行清理,修礼乐、述《易》理、作《春秋》,继承历史的人本精神,以便把历史本原清晰化、条理化,最后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提出了“克己复礼” 的政治主张。老子从古始的鬼神崇拜以及后起的宗教崇拜的疑问思考中吸取营养,以未有天地之前的混沌以及混沌的运动为对象,进行理论探索,提出“有道昆成” 的哲学命题,“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以为“天下母”(万物的根本),从而建构了道家的天道本原论。老子从天道本原观出发,提出了“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的以“道” 治国的方略。与孔子比较起来,老子的从天道本原观出发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更符合摆脱了奴隶制枷锁的“民” 的要求。老子用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道” 是可以作为现实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如果统治者能够遵循,是可以把国家(邦国)治理好的,是可以得天下的。然而当时的统治者,不管是想争当霸主的大奴隶主,或是靠剥削农民而发家的封建地主,他们都不愿放弃既得的利益,更不愿满足摆脱了奴隶制枷锁的“民” 的愿望而使他们得到更多的自由。不仅老子的治国方略不能被接受,就连孔子的仁者“爱人” 的政治主张 也遭到冷遇。因此,春秋晚期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天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二、“道” 是客观实在性和形上性的统一

老子的“道” 源于自然(天道贵弱),“道” 的具象就是宇宙初始的混沌(有道昆成)。作为形上意义的“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初始的混沌运动变化的抽象(返也者,道动也)。从总体意义上来说,老子的“道” 是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是古始神话本原向哲学本原论的转变。然而老子并未完全摆脱巫史思想家的影响,他所提出的“道” 这一哲学范畴,既不是纯粹的“具象”,也不是完全的“抽象”,而是“具象” 和“抽象” 的统一。

《绝智弃辩》(老子甲):“有道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第21简至第22简)“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第20简)“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第37简)

“有道昆成,先天地生,……强为之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 ,描写“道” 的具象。“昆”, 通“混”。《诗·小雅·采薇序》陆德明释文:“昆,本又作混。”“昆成”,混然自成。混然,混同未分貌,犹混沌。《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于宇宙。” 虚廓,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亦即天地未形成时的“混沌”。“滔”,广大貌。形容范围极广或时间极长。“远”,遥远。指空间距离大。意思是:“道” 从大而言,则广大;从广大而言,则遥远;从遥远而言,则又返回为近。它遥远则天地莫能尽,它返回为近就在人身的周围。

“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阐释“道” 的“抽象”意义。“敓”,“夺” 的古字,更替。“穆”,和谐。“独立”,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改”,王弼注曰:“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道” 可以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它自己却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返化终始而不失

其常,可以为天下万物之母。“卑”,谦卑。“小谷”,山间的小水流。谦卑之道在天下,如山间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言“道”是本,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返”,往返。谓循环往

复。“动”,运动。“弱”,柔弱。意思是说循环往复是“道” 的运动;柔弱胜刚强是“道” 所施为。“具象” 说明“道” 的 客观实在性。“道” 产生于天地未形成之前的虚廓,不依靠

-2-

其他事物而混然自成;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广大、高运,而又近在身边,似乎不在,又无所不在。“抽象” 说明“道” 的形上性。“道” 是天地未形成之前,“混沌” 运动变化规律的抽象;它返化终始而不失其常;它在天下万事万物中发挥作用,“犹小谷之与江海”,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它循环反复,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道” 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物质的”是对“道” 的本原性的描写,“精神的”是对“道” 的永恒性的阐明。“有道昆成”、“可以为天下母” 是对“道” 的本原性的描写,“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是对“道” 的永恒性的阐明。老子的“道” 的这种“二律背反” 性正反映了中国哲学从神话本原向哲学本原论转变的特征。在对待世界本原这一问题上,老子的“道”虽然跳出了神话本原的樊离,然而却没有去掉神话本原的烙印。老子的“道” 不是西方哲学纯思辩型的范畴,而是东方式的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 三、“道” 的本体论特征

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提出的“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金岳霖《道论》曾经说:“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渭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 ⑵ 老子的“道”为什么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人们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中,总觉得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应该是怎样的呢?人们感到困惑。老子的“道”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应该”的世界,要求统治者守道保樸,像圣人那样“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求所有的人“视素保朴,少私寡欲”。老子的“道”的这种“应该”,长时期以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成为人们生活的原动力。老子从古始的神话本原中吸取营养,理性的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指出“有道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同时告诉人们这混然自成的“道” 既广大、遥远,又近在人们身边(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 它是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又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生活法则(“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的“道” 不是一个“思辩的”“概念”,而是一个 混然自成的实体。它 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所谓混然自成,即是在混同未分的混沌现象中直接呈现出来的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这个“存在” 就是世界的“本体”,是一个更深层、更纯粹的“世界”。

老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第一个用哲学的眼光来棎索世界本原的。他观察天下万物的生与死,观察天,观察地,注意一切变化之“象”。他发现“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第37简)(天下之物有的由可状之体演化而生,有的由隐微之体聚合而生),发现“天地相合也,

以输甘露”(第19简)(天地之气相合,甘露就会自然倾泻)、“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第24简)(万物普遍产生发展,皆有终止和复归)。在領会一切变化之“象”的过程中,老子得出了“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第24简)(自然之道周而复始,万物发展变化各归其根本)的结论。那么,在“天道员员”的后面又是什么呢?一定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存在。这个存在应该就是天地未判之前就已存在的“道”。因此,老子说:“有道昆成,…… 可以为天下母。”“道”,是老子所给定的名称,是老子对神话本原的哲学概括。

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一样,都有关于“混沌” 的神话本原传说。中国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3-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

万里。”《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西方腓尼基人的创世神话中有这样的记载:“万物之始是一种黑暗而凝聚的有风的空气,或一种浓厚的空气的微风,以及一种混沌状态,像埃雷布斯那样地混浊漆黑,而这些都是无边无际的,久远以来就是没有形状的。但当这风爱恋自己的本原(混沌)时,就产生了一种密切的联合,那结合称为波托斯,也就是万物创造之始。混沌并不知道自己的产物,但从它同风的拥抱中产生了莫特,有些人称之为伊鲁斯,但另一些人则称之为腐败而稀湿的混合物。创世的一切种子由此萌发,宇宙由此产生。”⑶ 在西方,哲学里神话本原经过抽象产生了“逻各斯”(逻各斯最先出现在赫拉克利特的著作里,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的普遍规律性、存在的规律称为逻各斯。在黑格尔哲学中,逻各斯就是概念、理性、绝对精神)。在中国,老子通过对自然之“象”的领会,把握住“混沌”的运动和变化,直接进入“本体”(物自身),对古始神话本原中的“混沌”进行哲学概括,“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以理性的“道” 取代神话本原,宣告古始神话本原的终结。

老子的“道”不仅是世界的本原,而且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关于“道”,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主要论述了“处下”、“不争”、“知足”、“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亡为” 等。这些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些法则或准则都是“道” 的体现。“卑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与江海。”(第20简)这是一个比喻,说明“道” 与天下万物的关系,“道” 是本,万事万物所体现出的规律性是末,自本而末,未而不离其本,以此说明“道” 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樸。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第13简至第14简)(道对天下万物永远无所求取,侯王能保有“道”的这种永远无所求取的精神,万物将自然和谐,自然和谐中如果有诈僞,用无以名状的物之真性使之安定。万物也自知满足、自知安静,将会自然安定。)“恒亡为”是“道”的本质属性,象它所支配的大自然一样,只有无私的奉献,永运不会有所

索取。作为社会的统治者,若能守道保朴,自然能使万物和谐、天下安定。这说明“道”不仅是自然的总法则,也是社会的总法则。

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在论述以“道”治国的过程中,对“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己作了基本的概定,但对“道” 作为世界的本体 如何生成天地万物之类的问题并未详细论述,这为道家后学留下进一步诠释的空间。尽管如此,老子的天道哲学的理论框架在这里己经确定,一个关于宇宙生成和世界本原的哲学己经完整的提出。

四、道家后学对老子宇宙生成论的诠释和补充

《庄子·天下》载:“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不侈於后世,不靡於万物,不暉於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墨翟、禽滑釐,闻其风而说之。……不累於俗,不饰於物,不苟於人,不忮於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宋鈃、尹文,闻其风而悅之。……公而不当,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於虑,

-4-

不谋於知,於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悅之。……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悅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这里所记述的是战国早中期“天下治方术” 的情况,所列学者应该都是战国早中期的学者,而且名字排在前面的应该是这一时期这一学

派的代表人物,至少与后面的是同等重要的人物。如果这一看法可以成立,其中道家学派的“老聃” 就不是孔子曾师事过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应该是《史记·老子传》中的“字聃,姓李氏” 的“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李耳,或曰“太史儋”(聃、儋,古音韵部相同,同为舌头音,音近义通。“老聃” 亦可写作“老儋”,“太史儋” 亦可写作“太史聃”,意思是“当周太史的大耳朵老先生”),是传世本《老子》一书的编撰者。记述中所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谷。’” 见于传世本《老子》,而不见于《绝智弃辩》(老子甲)。这是否可以算是有力的证据!其中排在“老聃” 之前的“关尹”,从排名顺序来看,在当时其学术地位应高于“老聃”,至少他们可以平起平坐。旧说“老聃” 为“关尹” 之师,恐有误。陆德明《释文》:关尹,“关令尹喜也,或云:尹喜字公度。”《吕氏春秋·不二》:“关尹贵清。” 高诱注:“关尹,关正也,名喜。作道书九篇。能相风角,知将有神人而老子到;喜说之,请著《上至经》五千言而从之游也。” 郭沂根据郭店楚简道家作品考证“老子其人其书”,认为那个出函谷关见关尹并著书的是太史儋,而不是老子⑷。现就《庄子·天下》所记述的来看,郭说可与此互证,有理,可从。关尹“作道书九篇”,己佚,郭店楚简“大一生水”(含老子丙)为“关尹遗说”⑸。关尹、太史儋(老聃)是战国早中期道家学派的两位重要学者,太史儋应关尹之请而著书,关尹因太史儋所授老子书之启发而作文。⑹其代表作,太史儋(老聃)所著之书疑为传世本《老子》,关尹所作之文应为《大一生水》(含老子丙)。这与《庄子·天下》所述“关尹、老聃(太史儋),闻其风而悅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甚为相合。关尹、太史儋(老聃)就是对老子所提出的“道” 进行诠释和补充的两位道家学者。

“建之以常无有”, 沙少海《庄子集注》:“马叙伦说:常、无、有三字,当每字读绝。具言之,当云:建之以常,建之以无,建之以有。《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⑺“无”、“有” 都是存在。“无”,并不是空无,而是万物的原初,一切存在物都源于“无”,出发于“无”。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世界与世界的存在物都肇始于“无”,所以说“常无,欲以观其妙”。传世本《老子》用“无” 诠释“道”,使“道” 的本体意义更加鲜明。“有”,并非实有,而是“无” 的显现,一切存在物都从“有” 开始,“有,名天地之母”,所以说“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有” 都是对“道” 的本体意义的解释,所以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在以

“无” 和“有” 诠释“道” 的基础上,传世本《老子》的编撰者进而提出:“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 就是“无”,“一” 就是“有”;“无”(道)是本原,“有”(一)为“母”。这样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便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主之以太一”,沙少海《庄子集注》:“马叙伦说:古书多言太一,义各有指。此言太一,谓常、无、有之体也,如佛法言清静法身也。顾实说:……太一者,统摄无形有形两界者也。” ⑧《大一生水》(含老子丙):“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大一藏於水,行於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天道贵弱。”“执大象,天下往。”《大一生水》(含老子丙)以“大一”(太一) 释“道”、以“天道” 明“道”、以“大象” 喻“道”。

“大一” 有生水之“大一”,有藏於水之“大一”。生水之“大一” 是“有”(存在物),释

-5-

“有道昆成” 之“道”。此“大一” 乃广大浑一之义,即“混沌”。藏於水之“大一” 是“无”(存在),释“道恒无为” 之“道”。此“大一” 乃括囊万有,通而为一之义,即“混沌” 的本体(或曰“混沌” 之抽象)。藏於水之“大一” 是本原,生水之“大一” 为“母”。生水之“大一” 是藏於水之“大一” 的显现,前者是“无”,后者是“有”,都是存在。

郭店楚简《大一生水》(含老子丙)和传世本《老子》是沿着两种不同的思路对老子的

“道” 进行诠释和补充的。虽然都认为“道” 是存在,但各自的前提却不同,方法也不一样。《大一生水》(含老子丙)认为“道” 存在的前提是“有”(存在物)。“大一生水”,“大一” 即是“混沌”,是原初的物质状态。《淮南子·俶真训》:“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混沌” 即是“气遂而大通冥冥” 的气态物质。“气”,《说文》:“云气也。” 云气运动而降水,故曰“大一生水”。“大一” 所生之“水”,并非川谷江海之水,而是“汪然平静,寂然清澄”(《淮南子·俶真训》)的混沌之水,是“混沌” 的又一状态。“大一”、“水” 都是物质性的“有”。传世本《老子》则认为“道” 存在的前提是“无”(存在),是一种无形无象、超感知的存在,即所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的“夷”、“希”、“微”。《大一生水》(含老子丙)释“道” 的方法是通过具象(存在物)直接显现本体(本质)的方法。生水之“大一”(“气遂而大通冥冥” 的“混沌”)是存在物,“水”(“汪然平静,寂然清澄” 的混沌之水)也是存在物,“大一生水”,即由气态的“混沌” 变为液态的混沌之“水”,在这变化过程中,本体的“大一”(大自然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亦即形上的“大一”)便直接地显现出来。不仅如此,形上的“大一”“以己为万物母”“以己为万物经” 也是通过具象显现的。“大一藏於水”、“水反辅大” 的“水” 以及“复相辅” 的“天地”、“神明”、“阴阳”、“四时”、“滄热”、“湿燥” 都是具象,在这些具象的辅助之下,形上的“大一” 才能“为万母”、“万物经”。传世本《老子》释“道” 则与此不同,它认为“道” 本身就是存在,是比一般存在物更高的存在,是一个更深层、更高的世界。“道” 就是“无”。“道生一”,“一” 就是“有”。“有” 是“无” 的显现。所以,“道” 为万物之母。

道家后学关尹、太史儋对老子所提出的“道”的诠释和补充,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天道本原思想,完整构建了中国天道本原哲学体系,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纪元。 注:

⑴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

⑵金岳霖.道论[M].商务印书馆1987.

⑶(美)雷蒙德·范·奥弗.太阳之歌——世界各地创世神话(中译本)[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⑷郭 沂.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J].北京:哲学研究1998.7

⑸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所见关尹遗说[J].郭店楚简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范文4

当学生初学英语时,他们特别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不时地来一两句“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什么的,兴趣之浓,溢于言表。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学生就不再喜爱英语这门学科,更别说时不时地来一句英语了,为什么呢?越来越多的单词,越来越复杂的语句,常常让他们顾此失彼,前学后忘。于是英语成了“鸡肋”,学,学不好,不学,升学、就业等又很难,英语学习真难啊!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着重从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收到了一定效果。

一、激发口语表达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教师的教学活动与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学的目标才能有效地达成。为此,我通过创设情境,模拟生活场景,观看英语短剧等,让学生明白英语是我们学习的第二语言,是世纪的新一代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也是我们敲开快乐生活之门重要的“敲门砖”。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还通过学唱英语歌曲,口语对话比赛等,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口语表达的的兴趣。

二、强化口语表达的意识

口语教学重在操练,在课堂上我大胆尝试多种操练形式。尽可能避免部分学生操练时间少,交流对象单调、乏味的形式,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口语表达的意识。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role play”和“class work”等形式操练。如:在上“Shopping”这一课时,我把教室变成了市场,学生变成了商贩和顾客,让他们用英语自由地交流,尽情地表达。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我还绘制了一张表格贴在墙上,对每节课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以强化口语表达的学习。

三、营造口语表达的氛围

由于班级人数多,每个人在课堂上操练的时间就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用英语交流,就可以避免课堂训练的不足。同学之间或同学与老师之间用英语打招呼,组织第二课堂,创办学校英语角,在校园里、教室里布置英语励志标语,如:“Where there’s a will,there’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乃成功之母)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万事开头难)等。 学以致用,随意表达,学生的兴趣很高,到处可以听到学生们在运用学过的单词、句子交流,无形中营造了一种轻松学英语的氛围。

四、加强学生朗读训练

朗读是把书面内容转化为实际表达的一个必要途径,它是一种“准口语”。朗读是有声的,它主要是训练语音、句子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意群和停顿、升调和降调等以及流畅程度。在朗读中只有自然地注意词的发音、重音、节奏等,才能恰当地表述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增强记忆力,然后将书本语言转为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用不同的句型句式进行语言沟通,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多次反复朗读,不但促进了语感的培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讲究纠错的语言艺术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范文5

同事做了寿司,真是好看又好吃,我就准备自己也试一试,做给家人吃。于是请教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怎么做。同事从材料的准备到制作过程及一些制作窍门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唯恐漏下细节。我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认为同事讲得清楚,我也听得明白,准备回家大展身手。周末到超市购买齐全材料,信心满满地蒸好米饭,铺上竹帘,放平紫菜,将米饭均匀地铺在紫菜上,然后将黄瓜条、火腿、肉松、沙拉等辅料整齐放好,边卷边压竹帘,生怕卷出的寿司不够结实,切出来散了。看着卷出的又圆又结实的寿司卷,我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心想大功即将告成。只剩最后一步,切寿司了。第一刀下去,把头上佐料少的部分切去,第二刀下去,切到一半,坏了,寿司卷在慢慢裂开,眼看要散架了。这可怎么办?打电话向同事求教吗?哎,来不及了!怎么办!我在面板上转动着寿司卷,边转边试探着用刀轻轻地切,看怎么样能将寿司卷完整地切下来。唉,有了,当我将封口朝下再下刀切时,因为封口处有米饭做黏合剂,封口越压越紧,一个完整的寿司卷切成了。看着黑色、白色、绿色、红色、黄色各色相间的寿司卷,垂涎欲滴,尝一个,酥脆的紫菜、爽口的黄瓜、酸甜的色拉,真是美味可口。没想到第一次做寿司就成功了!我仿佛看到家人品尝寿司时幸福的样子。

周一见到同事,同事关心地问:“寿司做的成功吗?”我高兴地说:“很成功!”我还非常神秘地说:“告诉你一个切寿司的好办法……”话还未说完,同事抢着说:“将封口朝下,切出的寿司卷更结实、好看!我不是告诉过你吗?你忘了?”是啊,我还说什么呢?只怪当时没有将这关键之处记住。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自己亲自去做、去想,才能记住怎么做得更好。此时,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为什么我们讲了,而学生却记不住,不会做呢?我们课堂上是不是只考虑了自己的讲,没有考虑学生呢?怎么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学习做寿司,是我自己想要学习的,所以要求同事讲怎么做,并仔细听、认真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自己当前所做的工作毫无兴趣时,其工作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学习也同样!学生在学习时毫无兴趣与乐趣,想让他们听老师讲,自己开展学习活动那岂不是妄想!学习本来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接受知识的原材料,再在自己的脑海中重新加工、整合,才能构建起新的知识,这是一个相当枯燥、耗费大量精力的过程。要不说学习要“刻苦”呢!因为它苦,所以才要刻苦。当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希望,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时候,仅靠他个人的恒心和毅力是很难坚持的。所以,我们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他的学习态度。一旦他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态度,你不让他学习都很难!学不好?不可能!

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谁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老师们都明白是学生!但是老师要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v,学生还是主人吗?老师只管自己讲得尽兴,却不管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是来学习的,学生不是为了让自己教,让自己有活干、不闲着而来的。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去解决问题,不要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看起来老师挺负责任,其实就在我们所谓负责任的同时,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本来是学生的事,我们就应该放开手,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老师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就可以了。我们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去做、去思考,他们也有可能学好。给学生一份信任,学生就会还我们一个惊喜。

三、找准重点、难点,突出教师的引导性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范文6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教学创新

新课程改革要求现代教学通过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实现教学的不断创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创新,创新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建立创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原则

历史是一门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学科,因此,历史教学原则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联系性的特点。具体包括: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替与时展的联系,等等。这些联系将地理知识、政治知识、语文知识融入历史教学之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历史。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原则也要进行创新,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历史教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要采用多维教学法和串联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创新思维。

二、创新初中历史教学理念

理念行动的先导,是创新的灵魂源泉。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引和统帅。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试教育意识浓厚,尚未完全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但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初中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历史素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理念必须进行一定的创新,以适应新课改要求。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点把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及情感,提倡“自由、协作、研究”的教学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中只注重教而忽视学。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中心”,即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理念。

三、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与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关键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方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因此,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将搜集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不同背景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可以通过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现手法展现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仅教学效果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被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现状,实行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设定一定的历史情境,将情境中不同角色的具体分配给学生小组,通过各学生小组的角色扮演,将特定的历史过程模拟出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历史抱负,使学生的情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升华,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探究和开发能力,实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的。

四、建立创新型师生关系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传授者”的地位,形成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知识的传递途径是不可逆的,缺乏师生互动的沟通交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倾听者,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由发言。比如,讲解“”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当时林则徐没有禁烟,那么英国是不是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这样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性思考,有利于学生对历史重大事件的理解和把握。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都能参加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并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指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言而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创新师生关系,建立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以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目标要求。

五、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基础是创新型教师队伍。要进行教学创新,就必须培养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目前,多数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努力,并在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创新教学的要求,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改革传统授课方式、方法,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丰富、多样,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适应时展的要求。此外,有关部门和单位还要积极配合,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一定的便利条件,有条件地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与进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要让历史新课程真正能够体现课程的“新”,让历史教学不断的“新”,必须进行创新,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要求。本研究从教学原则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创新、创新性师生关系、创新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范慧舫.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新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7):242.

[2]任斌英.试论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J].现代阅读,2012(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