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经济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经济学理论范文1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课程设置;综述

对于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虽然不是直接属于教育经济学理论范畴,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合理化构想,完善我国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进展

1.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研究进展

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我们研究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前提,对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影响到对其他问题的认识。教育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自形成之日起,国内外学者在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上存在诸多分歧。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社会科学,它从教育学和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但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和经济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分化与综合并进,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国内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新兴的教育学科说、经济学归属说、独立的交叉学科说。总体上讲,国外学者更倾向于将教育经济学归属于经济学科。

2.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现有对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涉及教材内容现状研究、人才分类培养研究、学位论文研究、人才培养现状研究等。其中,对教材的研究分析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提出我国教育经济学教材内容在重视宏观研究,介绍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始注重专题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借鉴国外教育经济学内容体系的同时,注重体现中国特色,重视学科的本土化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应注重概念体系条理化、研究视角多样化、研究领域丰富化。教育经济学教材建设对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

近几年,研究生课程设置受到更多的重视。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的论文进行查阅和梳理,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研究;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改革研究;中外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国外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的考察与借鉴;对美国和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对比和借鉴国内外研究生课程设置,发现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案,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成果综述

1.取得的进展

研究者对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关注在不断加强,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既包括宏观上对学科体系、历史回顾和国外教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又有针对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具体的研究方法、人才培养和教材体系的具体研究。在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上,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成为一门真正的交叉学科是21世纪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在研究方法、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应该向着交叉学科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还是中外课程设置对比的研究都很丰富,这些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能为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和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2.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综述可以大体窥见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和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状况。对于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数只是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的论述,缺乏针对性地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特别是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对我国教育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薛天样.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4-206.

[3]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50.

[4]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学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

[5]曾智洪.中美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2).

[6]张春,陈春硕.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5).

[7]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8]陈平水,王雪娟.中国教育经济学教材内容体系现状研究[J].教育研究,2006(7).

教育经济学理论范文2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概述

1.成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讨论,集中于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理论学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成人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王显润认为,教育经济学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李志远、朱建文著述的《成人教育经济论》,也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派别,也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其经济功能。 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然而,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教

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材教法是三个主要方面,成人教育应从“教育投资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2.成人教育经济效益与投资。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多重功能,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精神上的效益和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我国成人教育的投资机制,体现并遵循了“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成人教育消费的主体――成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势必成为成人教育投资和受益的主体。受教育者支付的学费已经成为成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此处的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指个人为接受成人教育服务而支付的费用)收益研究,成为近期成人教育投资收益研究的创新点。利用经济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模型,进而分析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是特指个人投资成人教育的收益,但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则完全涵盖了成人教育投资收益这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元办学主体投资,共同开发成人教育资源的要求与趋势日渐迫切。研究成人教育的办学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然。在研究中,学者们将办学单位的经济收益称为微观效益或内部收益,指出高等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经济效益);获取适当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成人教育发展是有益的。此外还探讨了成人教育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效益、办学成本与效益以及效益分配与成人教育发展等问题,指出应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效益观,确保成人教育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3.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成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成人教育的程度结构要适应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成人教育的管理结构要适应经济体制结构,这是成人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其资源配置不可完全依赖市场运作,政治结构也影响到成人教育的资源配置。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促使成人教育根据供求情况,调整成人教育资源在部门与空间等之间的转移,最终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结合个案研究,有关学者对于城乡成人教育资源的科学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4.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发展,围绕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略,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成为一些学者跟踪的重点。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

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培养人才和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研究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知识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成人教育与经济是怎样在辩证统一关系作用下,发挥能动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于成人教育是机遇也是挑战,成人教育要在办学思想和观念、教学方法与方式上进行变革,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发展成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

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层出不穷和广泛应用,导致经济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重要的社会过程,而成人教育是影响并促进这一社会过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通过使潜在的劳动能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促成各层次人才的流动,通过优化成人的人格和个性而促成成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通过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创设成人社会流动的条件,通过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成人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各类人口流动的特点和趋势,赋予我国成人教育以新的使命,成人教育将通过发挥引导各类人口流动取向、提升各类人口社会流动的智能素养、促进各类人口的有序流动、协同开展各类人口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并提升社会人口流动中的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5.成人教育与现代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教育与培训,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行成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等对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对成人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普通教育形成互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等观点达成共识的同时,也探讨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提出了关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老年教育的问题。

6.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对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关系。丁兴富在其《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研究了远程教育的成本核算、投资效益以及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应经济数据的比较。冯少舟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一文,讨论了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指出了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滞后远程教育本身发展的原因在于经济理论工作者和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缺乏联合。结合成本与效

益评价,提出提高远程教育办学效益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在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经济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7.农村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是农村成人教育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等,担负着重要职责。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现代新型农村,农村成人教育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缺失

归纳分析过去6年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围绕经济政策、经济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沿着归纳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基本路线,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培训与农村经济发展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占到绝大多数。由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特殊属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一些创新点,例如对成人教育培训与人口流动的论述等。从数量、宽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等要素来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尽管成人经济学研究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理性地思考,我们会看到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还没有做到真正成熟,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不够健全,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微观探讨多于宏观研究。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多基于某一点展开,结合实践进行论述,而从建立“成人教育经济”学科的广度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宏观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尚未有完全以“成人教育经济学”为题的完全意义上的研究专著出现。

2.深度研究尚待加强。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一般思辨占了较大比重,而且重复性研究也较多。能像“教育经济学”研究那样宽基础、重深度,是人们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期待。

教育经济学理论范文3

【关键词】 海外投资;公费留学;新加坡;国费奖学金

为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近几年中国在加速向海外实施投资并购,尽量把外汇花出去。并购投资额从2002年的2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205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总投资的50%。从过去历史纪录看,中国并购海外资产的成功率并不高,海外投资经验还很匮乏。最近发生的中铝并购澳洲力拓的失败案例让雄心勃勃的中国收购者看到一个事实:当并购涉及其他国家核心利益资产时,对方是不会轻易买给中国的。

国费奖学金制度的设立,反映出新加坡政府对本国教育水平的认识是清晰的。尽管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八所新加坡大学位列东南亚地区大学排行前列,新加坡在大力发展本国高等教育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本国教育水平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间的差距,且这种软实力的差距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缩小的。送青年人到更发达的国家,接受更先进的教育,让青年人带着学到的先进知识回来建设祖国,无疑是追赶发达国家,应对本国国际化发展路线对高水平人才需求的明智之举。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外汇急剧增长,高端人才相对匮乏的经济发展阶段。对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已经形成,启动支持大规模留学计划的条件也已经具备,现在中国每年出国留学人员近15万人次,以自费留学为主。在留学生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质量却是良莠不齐。真正学有所成,能充实到政府、企业中的优质“海龟”还很有限。反观中国现行的公费留学制度,能申请公费留学的人员范围十分狭窄,申请人的资质需经过各种行政审批,对所申请的国外学校和专业有着各种限制,回国后的安排也不尽合理,使得公费留学的受益者甚少。现行的公费留学制度还是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思路,在教育投资上还存有外汇稀缺条件下不敢放手花钱的心理,没意识到中国当前外汇储备已经如此之高,以至于负责外币资产经营的中司出现花钱难的困境。

从教育经济学理论看,自20世纪50年代,以罗伯特・索罗(1956)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实证研究了资本和劳动力等有形因素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后,涌现了至今仍然是非常活跃的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出现了包括J・闵瑟尔、T・W・舒尔茨(1963)、G・贝克尔(1975)和J・海克曼(1979)等一大批研究教育和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家。根据贝克尔的观点,作为人力资本的教育能“增加人所拥有的资质以影响未来货币和心理收益”。作为提高人们资质的人力资本投资如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如果启动大规模留学生支持计划,必然会使全球教育市场在短期内出现需求大于供给,教育价格被推高,原有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从全球教育市场的长期供给来看,发达国家教育供给总体有富余,有闲置产能,有能力对外出口。从每年在京沪惠等地举办的留学推介会不难看出,很多国家愿意把教育作为一项产业出口给中国,和对中国收购资源的敌视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从目前中国国家的购买力看,按照留学生每人每年花费2万美元计算,支持10万人每年的资助计划则需要花费20亿美元每年,即向世界大学排名前500位的每所大学多派遣200名中国留学生。相比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的新增顺差和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中国完全有能力支付每年20亿美元的教育消费。从制度设计来看,中国可以采取对申请到国外优质学校的学生部分给予奖学金,部分给予低息外汇贷款的混合策略,不同于新加坡的国费奖学金制度的完全资助,中国的政策以资金的有偿使用和个人信用体系为约束,形成日后人才回流的保障机制。

手持高额外汇储备的中国,现在又不得不面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可能,表面上看这一系列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是国际政治格局变化问题,但从深层次看,今天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尴尬局面实则是人口素质整体偏低,处在国际大分工的低端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各级政府、各类企业里普遍缺少了解国际市场、能应对国际冲击的高端人才,和目前中国经济极高的对外依存度形成尖锐矛盾。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最需要进口的不是非洲的石油、巴西的矿砂,而是哈佛、耶鲁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时代领导者。买到的资源只够维持一时之需,人的素质提高则可以一代传一代,恳请别把教育放在海外投资的最后一位。

参考文献

教育经济学理论范文4

Abstract: Economics textbooks as "the most dazzling pearl on the crown of social sciences" have an immense number of books. Despite of making a lot of achievements, Economics textbook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and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raining goal and cour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well. The wa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s textbook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from subject system to teaching system is discussed through analyzing Economics courses.

关键词: 经济学;学科体系;教学体系

Key words: Economics; subject system; teach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55-02

1高职经济学课程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保持了持久的快速增长,现在无论是媒体还是百姓的闲谈,市场、需求、GDP、CPI等经济学名词几乎成了全社会最流行的词汇。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有四种“显学”主宰过人类的知识和思想,其一为原始巫术,其二为中世纪的神学,其三为近代哲学,其四就是现代的经济学。作为目前唯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其大师级人物仍是今天学术天空最闪耀的明星之一。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历史的多种学科的总称。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经济学是人们对各种经济关系及经济规律的一种认识和反映。经济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也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他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这样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20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根据前苏联的模式,分别按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或行业)类别设立所谓“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等对应学科,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陆续开设经济学课程,为了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相区别,都统称为《西方经济学》。现在很多的经济学家大都有共识,在适当的时候会取消西方经济学名字,而把它改称“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做出优异的贡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社会对专科层次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大于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大于对研究生层次人才的需求。高职财经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也由过去的《西方经济学》名称逐步向《经济学》、《经济学基础》转变,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别于本科注重经济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向满足岗位、职业群、需要的教学体系转变。

2高职经济学教材的现状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学习主体对其信息加工的客体,是教师构建学生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外部工具和手段。传统的观点认为教材就是“知识仓库”,强调尽可能详细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资料罗列的详尽性、严谨性。

经济科学的文献汗牛充栋,在过去的时间内,高职经济学的教材多数使用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由于本科经济学教材的内容难度大,强调学科体系,与后续课程和实际经济生活联系不足,高职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学习之后感到用途不大,成了“屠龙之技”的课程。

为贯彻教育方针,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和从事经济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编写出版了大量的经济学教材,对经济学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注意,突出存在的问题的是:①高职经济学教材的体系大多沿用了传统本科《西方经济学》的体系,教材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大量的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高职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②人才培养目标过于趋同,教材内容的选取缺乏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缺少实训环节,案例雷同,与教材内容和实际经济生活联系不足,学生对基本的经济学理论难于理解,没有专业针对性,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等专业使用同一本教材,与后续课程的联系脱节;③经济学课程经常需要用到一些导数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感觉很不适应,不能掌握和使用这一基本方法。④教材体例陈旧,高职经济学教材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章节目编排方式,习题普遍是简单的问答形式的题目,设计技能训练等实操类练习题或者材料完备的案例分析题很少。

3高职经济学教材要符合教学体系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观、人才观的改变,教材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材是一种学习资源,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库,面对教材这种学习资源,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师生应该成为新材料的主人,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新的主体。教材必须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必须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置于教材设计的核心位置。

如何在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下确定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目标,是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影响经济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也会影响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所以要妥善处理。

3.1 教材的目标结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和高技能型的实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应用、实践”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适应性,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完成的。教材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特点、读者对象对教材的内容起决定作用。按照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经济学教材可分为应用型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型教材。

经济学教材的目标结构设计要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美国哈佛大学曼昆教授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以鲜活的经济实例激发初学者的浓厚兴趣,因而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学畅销书。

高职经济学教材的目标设置得是否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和优秀教材的特点,教材编排上体现综合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难懂的经济学理论已够用为原则,以掌握经济学思维方法为目标。

3.2 教材的内容结构高职经济学教材的内容选择要区别于本科的学科体系,突出知识、技能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教材结构上体现宽基础,把主要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原理介绍清楚,教材内容上要体现实用性,一是要突出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活动的联系;二是要把握经济学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好基础,使教材成为构建教学目标的载体。针对不同专业教材内容的选取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教材在经济周期、开放经济等内容要适当增加,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材,在供给、需求、市场理论方面有所侧重,对于电算会计专业的教材要在成本理论方面增加篇幅。三是在经济理论的表述上,尽量少用的代数表达方法,多用图形和列表的方法表达。

3.3 教材的过程结构首先,教材的过程结构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学生入学分数低,学习兴趣不浓,教材案例、内容要围绕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出发,通过设趣、激趣、诱趣和扩趣等过程,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其次,教材的过程结构设计要体现能力形成的过程。在经济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习得、转化、巩固、迁移和应用几个阶段,教材的编写要遵循“知识-实践模式-独立操作-形成技能”的发展模式。知识以够用、兼顾后续课程为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思考题、实训练习等模块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案例的分析,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独立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再次,教材的过程结构设计要体现实用性。高职教育以任务驱动为教学主线,以工学结合模式为目标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经济学教材应该编写任务驱动、模块化的新颖教材,以适应这种新变化。

参考文献:

[1]梁玉凤.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改革[J].北方经贸,2005,(12).

教育经济学理论范文5

一、利用或创造情景教授词汇

英语的情景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为指导,利用或创设一些真实或准真实的具体场合和情形,使学生处在生动、形象、直观、自然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使学生自然、轻松、愉快、高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发展英语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活化教材,使学生快速、准确地感知、理解、掌握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局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增加其语言实践机会,锻炼其语言能力,减轻其学习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来说,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包括现实生活、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词汇及其特点进行不同的情景设计,广泛地使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图画、简笔画、语言、动作、表情、游戏、角色和短剧表演、多媒体等。

二、利用语境确定词义

英语中的绝大部分单词属于一词多义,离开具体的语境,它们的意义便不清楚、不明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生词时,往往会借助于词典进行查阅,但词典给他们提供了多个义项,该选哪一个义项,词典并没有告诉他们,这时教师应告诉学生,确定词义唯一的办法就是结合单词所在的句子、段落或篇章等上下文甚至情景来确定。例如,在下列各语境中,time均只表示一种意义:在What's the time中,time的意思是“时候”;在Times are different中,它的意思是“时代”;在have no time to do something中,它的意思是“时间”;在in time of peace中,它的意思是“时期”;在She is near the time中,它的意思是“死期”;在five times bigger中,它的意思是“倍”;在beat time中,它的意思是“拍子”。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单词的意义往往随着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从而使他们养成正确地使用词典或其他类似工具书来确定词义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利用语境猜测词义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猜测词义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对词汇进行多方面的、深水平的处理,能促使学生在积极地寻找、发现的过程中加深对单词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根据语境所提供的线索来猜测词义。

1.根据定义、解释、举例、同位语等。如:

a. Anthrop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man

b. A bookstore is a store where books are available.

c.A thermometer is an instrument with which we can measure heat.

d.Many United Nations employees are polyglots, Mary, for example, speaks five languages.

2.根据同义、反义、上下义、对比、因果关系、自然顺序、自然规律等。如:

a. The word “large” means “big”.

b. Small means not big.

c. Color refers to black, red, green, blue, yellow, and so on.

d.John is one of the most supercilious man I have ever met. His brother, however, is quite humble and modest.

e. Smith has not had breakfast, so he is very hungry.

f. Spring comes after before summer.

g. Water turns into ice in winter.

在句d中,句中however提示supercilious和humble and modest构成对比关系,所以我们很快就能猜测出supercilious的意思是“目空一切的;傲慢的”。

四、利用语境消除歧义

与其他所有语言一样,英语既是一个相对的封闭系统,也是一个相对的开放系统。之所以说它是封闭系统,是因为它在形式上虽有不少的规律可循,但有许多的限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之所以又说它是开放系统,是因为它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一定的可变性和可塑性。一般说来,英语的歧义主要是由于英语词汇本身的一词多义和同形同音异义等现象引起的。例如:

a.Mr. Jack gave me a ring last night.

b.He is a hard businessman.

c.She is a shortsighted man

d.They saw her duck.

e.The ball was very attractive.

在句a中ring是“电话”还是“戒指”,在句b中hard是“努力”还是“难以对付”,在句c中shortsighted是“近视”还是“目光短浅”,在句d中duck是“鸭子”还是“低头”,在句e中ball是“舞会”还是“球”,可以说谁也说不清楚。只有有了具体的语言环境,类似这种歧义才能消除,意义才能明确。

五、利用语境区别同义词

英语中同义词的现象十分普遍,正确区别和使用同义词一直是学生学习词汇的难点,而通过语境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对同义词进行很好的辨别,提高词汇意义掌握的准确性,从而使他们更深层次地、更灵活地驾驭语言。

例如appreciate and enjoy这两个动词,都有“赞赏”“喜爱”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义上却有细微的区别。appreciate表示“欣赏”“赏识”,指理解和鉴别的能力,有时可指珍视。而enjoy表示因心理满足而喜欢、喜爱,也可指享受某种乐趣,还可指享受某种权利、权益、荣誉等等。比较例句:

a.You can't fully appreciate foreign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b.We all appreciate a holiday after a year of hard work.

c.Men and women should enjoy equal rights.

d.Enjoy yourself!

通过两词所在的具体语境的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就比较容易被发现。

六、注意词语的搭配

英语词汇构成一个巨大的语义网络,一个义项与另外一些义项之间往往存在着语义上的关系。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词语的使用都不是完全自由的,每一个词语都有其相对搭配的要求。所谓词的搭配,指的是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线性组合,即什么词经常与什么词共同在一起使用,不管中间是否被其他词分开。

搭配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即词汇搭配和语法搭配。词汇搭配指的是实词和实词的组合,而语法搭配指的是实词和虚词的组合。掌握词汇的搭配,可以使语言的学习变得轻松容易,可以使语言的生动性、纯正性、自然性和流畅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七、结合语法结构教授词汇

词义和结构形式是相互依存的,换句话说,有了一定的词汇,还必须依靠有效的结构进行表达,因为结构形式本身可以影响词的语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割裂开来,相反,在教授词汇时,尤其是遇到用法比较特殊的词汇时,应注意结合语法结构来讲。而教授语法结构时,也不要只讲纯粹的结构形式,而要说明该结构所表示的真实意义。如讲used to do 和be used to doing时,就必须把它们结构上的区别与意义上的差别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确实予以理解,学会应用。

八、结合文化背景来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中许多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学生就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因而,教师在遇到这类词汇时一定要结合其文化语境来教学,既要讲清楚该词的字面意思,也要讲清楚该词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使词汇教学以文化为背景,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实现由意义升华到文化,再由文化升华到思维的质的转变,增强词汇学习的兴趣,词汇理解的深度和词汇运用的灵活度。

按文化背景是否具有特殊性以及特殊性的程度,文化背景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特殊文化背景。如take French leave表示“不辞而别”;tame duck 既表示“跛鸭”,也表示“残废的人;不重用的人”;lucky dog 却表示“幸运儿”;Indian既表示“印度人”,也表示“印第安人”;Washington 既表示“华盛顿”这一人名,也表示“华盛顿城”、“华盛顿州”;to go Dutch表示“各付各的钱”; China 既表示“中国”,也表示“瓷器”(小写时);American既表示“美洲的”,也表示“美国的”;black既表示“黑色”,也表示“黑人”等。

2.一般文化背景。如:letter表示“字母;信”;term表示“学期;术语”;paper表示“纸;论文”;see表示“看见;明白”等。

教育经济学理论范文6

【关键词】情境认知;英语教学;情境设计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教育规律的不断深化探索,以学生为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逐渐代替了以学生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situated cognition)是继“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

取向。这一理论立足于对传统学校教育弊端的评判,反思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1 情境认知理论概述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situated cognition)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其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学说以及米德和杜威的实用主义。莱夫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这一理论强调知识构建过程中个人与集体、人与物质环境以及知与行之间的交互作用。其理论主要观点如下:

1.1 教学理念:“知与行的交互”

“知与行的交互”是情境认知理论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观点,它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有效的知识。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习得的知识才具有意义”[1]因此学习者必须亲身处在专业的环境中才会有效观察、模仿并最终建立起具有实际价值的知识体系。在情境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应该扮演教练和协助者的角色,引导学习者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1.2 动机激励:“有意义协商”

通过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这是情境认知理论的又一重要的观点。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有意义协商”则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义。在学习过程中,“有意义协商”组织的越多,越成功,学生学习的动机就越强。课堂中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氛围,有利于不同风格学生的协商、合作和分享,提高学习的效率,将一个多风格、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变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级。

1.3 实践教学:“合法性的边缘性参与”

所谓“合法性的边缘性参与”就是让隐含在人的行动、模式和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在个体与集体,人与物质环境以及知与行的交互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并保证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增长。[2] “合法性的边缘性参与”把个体、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看作是一个相互影响和依存的整体。在这一过程中,参与首先是合法的边缘性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个人参与到共同体中以不同角色和身份进行学习并分享的过程。这一行为可以有效地促使新手以更快的速度获得知识,快速成长。

2 英语教学情境设计的原则

英语情境教学就是在真实的情境和具体的实践行动中,在合作、互动和反思的过程中协商和构建知识的意义。[3]根据上述情境认知理论,在英语情境教学中应该遵循实效性、启发性、和谐性以及多样性原则。

2.1 实效性原则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与能力只有在真实情境中才能得到最有效地发展。因此,实效性是英语情境教学的首要原则。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时代特征,发现、挖掘学生的兴奋点来创设情境。

2.2 启发性原则

情境认知理论中强调教师作为专家和协助者的作用。因此在情景教学中,当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时,教师应该以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能力为背景创设出具有启发性意义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保证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2.3 多元性原则

学生的思维、风格以及特长各异,因此英语情境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应该坚持多元化原则。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等方面,目的是为学生参与学习情境提供一个开放的现实空间,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3 英语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

在英语情景教学中,内容、背景、参与者以及实践共同体四个要素构成了情景教学的基础。因此,如何利用这四个要素来创设形式多样、真实丰富的情境至关重要。

3.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

情境教学的真实性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

习的效率和效果必然会提高很多。直观的情境可以利用标本、挂图、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来实现,突出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还可以通过各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表演、辩论、情境模拟、竞赛等来实现。这样可以让学生身历其境、真实的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和情境的真实性,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动口和思维的能力。

3.2 创设合作情境,促进互动合作交流

学习共同体是情境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创设合作环境,就是在同学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以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环境。以环境为平台,师生之间可以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合作,实现教学相长,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知识。

3.3 创设探究情境,开发创新思维和潜能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冲动,都会为自己的创新而兴奋和激动。所以可以说创新是人的本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探究情境,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同时,又要针对课题和学生基础使情境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有利于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开放性。

3.4 创设生活情境,专注知识迁移

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学即是生活。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学生熟悉的知识和事物设计到情景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把生活情境引进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和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完成英语教学的目标。同时又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教学情境的设置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设备、学生知识储备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resnick l.learning in school and out[j].educational research, 1988,16(9):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