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的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的优势范文1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是旅游企业为完成既定的信息化管理目标,使用的一种可重复利用、能够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标准化的系统框架或方案集合。就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旅游企业普遍属于规模小、作坊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在信息革命充斥世界的今天,旅游企业如何进行体制改革、规范市场、实现产业集聚化和企业分工体系的重建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现实的内部环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旅游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改变经营理念、更新观念,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将无疑更加处于不利的竞争地势。
二、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新模式
1.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模式
企业资源规划即围绕既定的管理目标,对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规划与管理。在信息时代,旅游企业的组织机构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成为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原有的塔型组织结构转变为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的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另一方面,各种“工作小组”将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科层的监督协调成本,更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2.虚拟企业管理模式
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各成员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摊费用,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的一种企业形式。虚拟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最佳动态组合,不光能迅速抓住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且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企业注重专精,培养核心能力。此外,虚拟企业改变了过去企业间你死我活的输赢竞争关系,代之以竞争合作式的双赢关系。竞争则提高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旅游企业通过低成本和建立服务与产品的差异性来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旅游信息化服务将“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信息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这个过程中,信息流和资金流涉及得多,物流很少,这些特征很适合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去实现。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支付电子化、信息高效传递、宣传覆盖面广等特性是传统旅游企业所不具备的。旅游电子商务中,售前旅游企业可以借助网上主页和电子邮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宣传,客户可借助网上搜索工具快速找到需要的旅游产品信息;售中可以实现网上订购、网上支付,还可以实现旅游产品模拟体验;售后的信息反馈更及时,可以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有效分析。因此,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三种发展战略选择
1.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专业化战略选择
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便于企业整合战略的运作,实现规模化生产,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有利于CIS战略的贯彻实施,使企业品牌与产品有机融合。从竞争的角度看,企业业务的专业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较广阔的竞争范围内超过对手。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可使企业赢利的潜力超过行业内的普遍水平。这种战略为我国中小型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的借鉴。
2.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集团化战略选择
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集团化,是一种产业集聚形式。依靠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中小企业可以分阶段推进,实现产业集聚,逐步建成信息化管理战略联盟,构建旅游企业的战略航母。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非常现实的经济地理现象,它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它可以是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产业的集中。在旅游产品与服务方面,其特性和生产、消费的高度同一性,使得有协作意愿的旅游企业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在同一个经营目的下集合成为可能。从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这种集聚效应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必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向构建区域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
企业信息化的优势范文2
【关键词】 制造业; 信息化;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9-0100-03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信息化已不再单纯的是一项管理软件,而是一套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企业信息化已被提升到了企业战略的地位,为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掌舵。因此,信息化道路的有效选择对企业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却存在许多误区:很多企业仅仅把信息化当做一种处理工具,一种技术手段,与企业的管理基础完全相脱节。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往往从财务环节而不是从经营环节开始,这种模式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信息化建设当做一项工程,追求的是技术实现成果,也就是如何获得一个漂亮的软件或系统,从而忽略信息化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制造业由于涉及到供、产、销各个环节,业务流程多且复杂;同时原材料、设备、物料需求多而杂,管理困难等,使得信息化在其管理中不仅表现为操作方便的一种软件,更需要借助其用于复杂的业务管理。针对目前企业实施信息化存在的一系列乱象,文章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的三阶段模型:即基础核算阶段、业务集成与控制阶段以及集团管控和综合应用阶段。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充分发挥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从总体上部署整个集团信息化的建设,建立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各部门到集团,统一、高度业务集成的集团管理信息化系统。
二、文献回顾
关于企业实施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外主要有两种主流的观点:一是“信息化生产率悖论”由Solow(1987)最早明确提出,即一定时期内信息化投资与企业绩效并不成正比关系。Loveman(1994)收集了1978—1984年60 家制造企业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信息化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Strassmann P A(1990)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发现信息技术和投资回报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指出IT投资和生产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另一个是“信息化增值论”:Brynjolfsson Erik(2001)通过美国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得出IT投资对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Namchul Shin(1997)研究表明信息化可以显著地降低企业的协作成本,提高企业产出。国内学者主流观点是信息技术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杨定泉(2011)通过对2003—2008年284家实施信息化的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赵泉午(2008)通过研究发现少数公司实施ERP存在短期绩效下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ERP的实施成功率较低,而不是ERP本身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问题。吴邦国(2003)认为企业信息化能够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财务账目不实、采购销售等环节“暗箱操作”、生产经营过程“跑冒滴漏”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而关于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选择的研究,国外最具代表性的是Richard.L.Nolan的六阶段诺兰模型,该模型根据企业各个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信息质量的要求程度以及对信息化的需求程度不同把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初始阶段、普及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以及成熟阶段①。Kumar(2000)认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演变进化过程,即从标准库存控制包,材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规划,进一步扩大到包括其他企业的流程,如销售和订单管理、市场营销、采购、仓库管理、财务和管理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Gattiker (2007)研究认为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非常适合提供生产、营销一体化的,也就是说制造和营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大,ERP所带来的利益越大,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企业从ERP投资中获取利润程度大小的一个影响因素。Boban(2007)认为细心的业务流程分析和建模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个先决条件,目前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已从业务支持转换为业务基础,因此必须有效地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以满足复杂的业务领域的要求。王凡林(2010)强调会计信息化从“辅人”、“拟人”向“共生”与集成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现有的关于信息化实施路径选择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很多学者仅把注意力放在信息化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上,而很少关注具体的信息化实施路径如何影响企业的绩效。因此,本文立足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路径,提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三阶段理论,从而为制造业企业进行信息化路径选择时提供借鉴。
三、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的三阶段理论
(一)基础核算阶段
传统制造业涉及到销各个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大量的物料以及人工,各个环节的核算都非常复杂且易出错,就拿存货来说,从最初的原材料购入,到产成品的生产以及出库,都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记录及相关的核算,此时如果采取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还特别容易出错。会计电算化就在这种强烈的需求环境中应运而生。会计电算化就是把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会计实务的处理过程中,以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从而实现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会计电算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仿真性,即对手工会计系统记账、算账、报账全过程的模仿;第二,集中性,原来需要许多人共同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通过几台计算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集中完成;第三,傻瓜性,也就是说,计算机处理会计更简单、更不费时,只需点击就能达到在手工记账系统下同等的效果②。因此这个阶段企业主要注重对基本业务的处理,如工资系统、应收账款系统等。由于该阶段大量劳动力解放,使得企业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大大降低了财务数据的计量错误,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但该阶段人们处理数据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对于企业来说也仅仅是为了完成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实现企业的基本业务核算工作。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管理功能。
(二)业务集成与控制阶段
制造业由于涉及的业务流程很多,且每个业务流程都涉及到大量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因此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前提与基础。Boban(2007)认为细心的业务流程分析和建模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在该阶段制造业企业首先应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一个详细的规划,针对企业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信息化系统。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从MRP—MRPⅡ—ERP—ERPⅡ的应用变化。ERP作为流程管理中的典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90年代,Gartner公司发表了以《ERP:下一代MRP II的远景设想(ERP:A Vi-s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MRP II)》为题,由L. Wylie署名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了ERP的核心概念,即两个“资源集成”:一是内部集成(internalintegration),实现产品研发、核心业务和数据采集的集成;二是外部集成(external integration),实现企业与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ERP代表着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它把制造业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数据整合起来,实现了企业的供、产、销一体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最终实现整个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Gattiker(2007)研究认为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非常适合提供生产、营销一体化的,也就是说制造和营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大,ERP所带来的利益越大。
另外该阶段还强调对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数据的正确处理以及系统的规范操作上面。Morris(2011)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实施ERP的公司来说,实施ERP的公司不太可能报告内部控制的弱点,也就是说,ERP能够有效地改善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③。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是整个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石,只有把握每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处理过程,完善流程控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整个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三)集团管控与综合应用阶段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发展成为拥有许多下属公司的集团企业时,各自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已不能满足整个集团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就会出现以下问题,如集团资金信息难以查询,缺乏有效手段集中资金和控制风险;母子公司之间预算管理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反馈、监控与管理手段以及集团财务报表系统单机单用户,无法共享数据,管理信息集成瓶颈有待突破等。因此,该阶段就需要一种能够覆盖整个集团的信息化系统以及综合应用平台,从而实现集团对下属公司业务数据的集中管控。此时,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新的信息化发展方向。但是这一阶段并不仅仅实现集团财务信息的一体化管控,还需要兼顾其他像人力资源系统、组织结构系统等的集中化建设,实现集团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同时这一阶段还需要建立集团统一管理报告体系及基于实时数据源的综合分析体系。这不仅仅包括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还包括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体系、内部审计报告体系以及质量安全报告体系等。这些管理报告体系都应该在统一的集团信息系统中完成,这一方面能保证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以及合法性;另一方面使集团决策者能随时调用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决策速度。最后通过集团各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协同合作与发展,使得集团财务、采购、仓存、销售等业务在同一系统平台中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各个系统的无缝连接,形成整个集团企业一个完整的数据流,最终实现集团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选择三阶段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它是针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提炼出来的,虽然并不适合每个企业,但是其信息化实施思路是可以借鉴的,即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基本处理到业务集成、从部门整合到集团建设的整个过程,并且每个过程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路径选择时,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企业具体业务以及复杂程度选择相适应的信息化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大而全,这样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管理的效果。
四、案例分析与结论
企业走什么样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基本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虽然说企业的绩效并不一定取决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好的信息化选择方式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以中国南车集团的信息化实施路径为例,中国南车集团从成立至今,信息化的发展和实施一直是行业中的典范,根据国资厅〔2011〕481号文件,中国南车2010年度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总分91.42分的成绩,进入了国资委A级行列。中国南车集团自从2003年启动信息化建设以来,集团的业绩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其中资本积累率一度增长了98.11%。尽管中国南车集团在信息化实施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但通过不断摸索与前进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中国南车集团早期的信息化主要集中在对会计软件的应用上,重点放在对一些基础业务的核算方面。然而随着集团的发展,原有的信息化软件已不能适应集团的业务发展和管理的需要,集团急需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一体化管理,此时ERP开始大范围在集团内部推广,并且随着集团对资金与业务的集中管控需要,在集团内形成了统一的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从而实现了整个集团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因此中国南车集团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同样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基本处理到业务集成、从部门整合到集团建设一体化的思路,且其信息化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基础核算阶段、业务集成与控制阶段以及集团管控和综合应用阶段。
虽然信息化建设的这三个阶段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由于个别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发展水平不同,有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都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大体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是一样的,即从简单到复杂、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基本处理到业务集成、从部门整合到集团建设一体化的思路。同时通过分析还发现这三个阶段信息化建设都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绩效,尤其是第二阶段,通过业务集成与控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以及资本积累率。总而言之,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情况,实现信息化建设从管理到控制、到分析进而逐步升级这样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锴,汪家常.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贡献与趋势[J].财政研究,2010(2).
[2] 刘新华.关于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管理世界,1997(2).
[3] 王世定,徐玉德.IT环境下会计系统重构:一种融合理论及模型构建[J].会计研究,2004(9).
[4] 杨周南,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1(6).
[5] 熊焰韧,徐潮进,杨靖,等.企业 IT 治理现状与思考:基于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调查[J].会计研究,2011(5).
[6] 李捷,杨周南.如何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J].会计研究,2004(4).
[7] 蔡立新,崔也光.挑战与变革:基于信息社会环境的会计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7(2).
[8] Grabski S, Leech S, Schmidt P. A Review of ERP Research: A Future Agenda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pring,2011 2011,25(1):37-78.
[9] O'Leary D. Discuss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Assurance for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 Unique Risk 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arch 2,2002,16(1):115-126.
[10] Gattiker T.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systems and the manufacturing-marketing interface: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July 2007,45(13):2895-2917.
[11] Brynjolfsson Erik,Lorin Hitt.Beyond Comput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Business Practices.Journal,2001.
[12] Strassmann P A. The BusinessValue ofComputers: An Executives' Perspective[M]. New Canaan: Information EconomicsPress, 1990.
企业信息化的优势范文3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电子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逐渐渗透进并影响着国有大中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文章阐述了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做出正确决策以求得相应的发展,必须克服存在的障碍,充分实施电子信息化战略。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几年来,我国已有2000多家企业进行了改制的试点。其中,87.8%的企业变成了不同形式的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约占46%,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企业则占38.8%。企业通过改制明确了产权关系,增强了活力和效益。
改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措施。然而,影响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很多,在解决好体制因素的同时,还需解决其他各种制约因素。其中,管理信息化就是改制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求生存发展的战略选择。
所谓电子信息化,就是指在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的主要环节,如调研、促销、战略决策等,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企业发展所需的信息资源特别是关于国内、国际市场及其变化的信息资源,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环境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和保持优势的目的。
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一样,要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独立根据时常需求及其变化,来决定或调整自己的经营活动,来进行产、供销等重大经营决策,面临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以后,能否获取与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关的、可靠的、全面系统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竞争对手等信息,及时开发战略信息(即企业的战略决策层所需要的与发展对策有关的综合信息)资源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现代企业的任何科学经营决策都必须以信息为前提和基础,科学经营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和取舍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信息的竞争,谁及时获取信息,占领了信息的制高点,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显然,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环境的频繁变化而做出正确决策以求得应有的发展,必须采用电子信息化战略。
然而,实现电子信息战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大量的人、财、物资源,受制于多种因素。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改制企业实现电子信息化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管理者信息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决策者,一方面拥有企业实现电子信息化的人权、财权和指挥权,他们能够决定投资、高速机构、人才引进、确定电子信息化的水平等;另一方面他们的言行往往直接影响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他们信息意识的强弱,对电子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电子信息化的实现。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加之一些管理者自身素质比较低,所以,目前我国不少改制企业的管理者的信息意识比较低,对电子信息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不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不关心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就人为地阻碍了企业电子化战略的实现。可见,提高管理者的信息意识以及对电子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已是当务之急。
2. 投入少,资金严重不足
改制企业初稿电子信息化战略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保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需要资金,企业要建立"企业网",需要购买计算机,通信设备,需要很大一笔资金,企业培养信息技术人员也需要资金。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了鼓励企业电子信息化,常常把企业销售额的3-5%用于企业电子信息化。
而我国企业多数没有用于电子信息化的经费,少数有的企业也只占销售额的1%。企业电子信息化投入较小,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企业电子信息化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我国企业盈利水平较低,国有企业有三分之一亏损,企业缺少自有资金,更难积累资金,因而在企业电子信息化方面安排较大投入,由于资金短缺,使企业电子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企业信息机构无力购买一些现代先进技术设备,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控制仍以传统的手工方式为主,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信息污染严重,服务水平较低。
3. 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是改制企业实现电子信息化战略的基础,没有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企业电子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只能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我国部分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忽视了人才开发和智力投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适应电子信息化的要求,严重制约了企业电子信息化的实施。目前企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队伍规模小;二是企业技术专业人员队伍中高级专业人才所占的比重小。私以为,造成企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企业缺乏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现有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使用不合理,导致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其次是由于企业没有建立吸收和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机制。由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更少,赞成企业技术力量不足,使企业缺乏研制和使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成果的能力,缺乏对引进信息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造成企业电子信息化落后。
4. 政策扶持、引导不力
改制企业电子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在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往往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扶持和引导本国企业电子信息化的实施。日本政策为鼓励企业应用计算机,采取了多种固定资产减免税的政策计算机适用的"新规重要物产免税法",在1961年至1966年的适用期间,免税总额达8.5亿元,免征其固定资产税。1982年日本政府还规定:凡购买高性能信息处理装置者,其设备价值的13%-10%可抵免应交税金。新加坡为推进企业电子信息化,由国家电信局等部门联合开发"小型企业电脑化计划,协助小企业更有效地使用信息科技。随后,又拟定了一个扩展计划以协助中小企业采用信息技术。我国政府为推进企业电子信息化,虽然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法规,组织并实施了一些工程,如"金"字系列工程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一是国家对企业电子信息化的政策扶持不够,在财政、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没能提供太多的优惠政策;二是国家对企业电子信息化而颁布的专门政策、法规比较少,且涉及范围比较小;三是国家对一些促进企业电子信息化的信息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力度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电子信息化有效、顺利实现。
5. 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决胜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沟通与掌握,那么,改制企业没有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便不能准确及时地获取社会和企业内部分散产生的数量巨大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无法处理并求解未知数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均衡方程,只有坐以待毙,可以说,先进的企业信息系统是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工具。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界,特别是著名的企业,都有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住友株式会社以及美国的克莱斯纳汽车公司等,都是依据完善而发达的企业信息系统作出科学的决策,在激烈的市场部分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由于我国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传统观念、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信息系统的开发非常落后,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开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部分企业开发了现代的信息系统,但普遍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式的追"效率"(即立足于成本费用分析)的信息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现代经济生活中以"消费和追求信息利益为导向的竞争环境。可见,加快改制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已是当务之急。
实施电子信息化战略应该成为我国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任务。为此,必须克服以上障碍,转变改制企业管理者传统的、守旧的思想观念,增强信息意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资金投入,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加快改制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推动企业电子信息化进程,提高改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严怡民. 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振兴经济服务. 图书情报工作, 2005(10).
[2] 邸德海. 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的影响及其对策.管理信息系统, 2004,(4):3-7.
企业信息化的优势范文4
关键词:油田企业 微时代 信息化安全 管理
一、微信息覆盖的人群范围更加广泛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信息覆盖的人群范围更加广泛,粘性不断增强,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段视频都能无孔不入地迅速扩散到全世界,微信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交往工具,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意识到,微信息不仅仅是科技、是媒体,是军事、政治、管理和服务,微信息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也在相当程度上侵蚀着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传统领地,冲击着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传统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微时代”下的微信息已深刻地改变了管理的所有领域。
二、推进“微时代”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构想
1、“微时代”油田企业管理的内涵理解。所谓“微时代”下的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新时期油田企业信息化实践领域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对传统信息化管理在信息沟通领域所进行的一种创新、拓展和衍生,目的是将人类目前最有效的即时通信手段引入油田企业信息管理的各个领域,这是一种以网络、手机等通信工具为载体,以现代微通信技术为支撑,传统与现代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超时空性和立体交叉性等特征的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新机制。“微时代”下的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具有变革油田企业管理和服务模式,打破地域、时空界限和建制间的壁垒,整合资源,构建互联互通、覆盖广泛、注重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新体系的功能,能够提高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2、推进微信息信息化的总体思路。油田企业是国家的能源企业,既具备其它企业的特征,又具有油气服务管理的职能,应该本着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立足实际、分步实施、保障安全、服务为本和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推进微信息信息化应用。
从宏观层面来说,微信息信息化应用应该是通过应用以即时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整合油田企业现有信息网络资源,以局域网为基础平台,建设以油田企业干部职工个体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新模式,整体推进油田企业基层管理工作信息化,实现管理工作理念、工作载体和组织设置形式的创新突破,全面提升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的水平。
围绕这个大目标,在油田企业微信息信息化管理推进实践中应该实现三个具有突破性的具体目标:一是创新工作理念,使信息化格局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信息管理工作从宏观指导向微观管理转变,干部职工个体管理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干部职工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参与转变,组织活动从现实世界向网络虚拟空间发展转变。二是创新“微时代”信息化管理工作载体,从单机独立应用向基于互联网的联网应用转变,从固定的电脑终端向移动办公、移动手机等多形式终端拓展,通过电脑+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短信等载体搭建有利干部职工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增进组织与干部职工、干部职工与干部职工之间的联系,使广大干部职工活动不受时间、地点、隶属关系的限制。三是创新组织设置形式,油田企业的组织设置形式从实体建制向虚拟建制拓展,做到实体建制信息化、虚拟建制网络化。
三、“微时代”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功能
1、合理布局微信息
微信息应该围绕油田企业中心工作和业务实际,涵盖从理论到实际、从政策到务实、从历史到现实、从教育到管理等诸方面,这是加强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时,加强资源建设,针对目前传统网站信息量不丰富、不生动、不贴近干部职工实际的问题,微信息信息化管理应加大微资源建设,这是微信息信息化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
2、研发微信息理论研究数据库
结合油田企业管理、信息通信、检查、业务、政治、行政工作等各方面的业务理论,用微信息突出油田企业管理和业务理论性、权威性、现实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以达到快、短、准的特点。同时,学习借鉴国际国内网络及微信息管理的成功经验,开设微信息教育网络系统。
3、建立科学合理的“微时代”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
当前,传统的行政运行模式造成的后果,就是信息量少、呆板、冗长,缺乏互动,因此要达到吸引干部职工的目的,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做保障。
4、培养信息人才队伍
建设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湛、能与时代前沿科技应用接轨的信息人才队伍,是“微时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使油田企业的技术干部职工既精通网络技术,又掌握油田企业业务理论,还要熟悉当前“微时代”下干部职工的所需所想。
四、“微时代”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安全体系
1、风险评估。采用风险管理理论识别安全风险、定期进行安全评估、了解掌握安全状态,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动态措施。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综合判断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
2、安全保障制度。安全保障应包括组织管理、应急管理、内容审查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组织管理制度并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要设立应急管理处置方案,当出现较严重的网络违规行为、油田企业干部职工利用微信息传播非法信息等紧急情况时,需要采取组织管理措施、应急处置预案等;要严格内容审查管理制度,建立内容安全等级划分标记,坚持谁上网谁负责、谁维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要制定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保障微信息的安全运行和传播,包括用户授权管理、服务器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
3、安全服务标准。安全服务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技术层面的安全保障。技术主管部门在整个运行维护服务过程中,应当根据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安全服务标准,严格监督网络服务商的安全服务过程,对运营维护服务进行审计。
参考文献:
[1]王新帅.新媒体环境下国企新闻宣传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2013(18).
企业信息化的优势范文5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供需网 开放式
〔分类号〕C931.6 F273
Study on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f Enterprises from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to SDN Pattern by Opening Informatization
Ni M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inf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pattern of enterprises and points out its limitations. Then, based on above discuss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SDN) of enterprises with multi-function and open-characteristic, and analyzes this theory features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is theory can cater the enterprises needs in overcoming the problem of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Lastly, from the informatization views of three sub-systems of human resources, logistics and finance of enterprises, the paper gives the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from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to SDN pattern.
〔Keywords〕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EI) 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 with multi-function and open-characteristic (SDN) opening
传统观念将供应链(supply chain,SC)界定为围绕核心企业的,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产品所流经的各个节点企业所组成的链状结构。这种思想是对传统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封闭的管理体制的变革,它跨越了企业的界限,从建立合作制造或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思维出发,从更为系统的角度考虑产品的竞争力,是一种基于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它弥补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诸多缺陷,有力地帮助企业走向成功,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越来越暴露出其不足之处(具体见第1部分)。之后,从M. L. Fisher(1997)[1]提出的以产品为中心的供应链设计到T. Y. Choi(2001)[2]将Supply Networks看作是复杂适应系统,包括期间Ranjay Gulati(2000)[3]提出的Strategic Networks理念,都对传统供应链的模式作了非线性化的改造,而且在开放程度上也逐渐超出联盟范畴,朝着多行业的角度发展,但是他们的“网”仍然以物流功能作为其主要功能,而且开放的程度有限,难于适应动态变化的全球化环境。为了克服传统供应链理念的局限性,徐福缘教授与笔者在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及其支持系统研究”(项目编号:70072020)和笔者的博士论文《SDN企业实施MC的信息化模型设计及其应用研究》中,对供需网(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 SDN)进行了研究[4]。这里首先简述传统供应链的局限性,再论述SDN的优越性,并且SDN的优越性正好可以克服传统供应链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给出开放式信息化理念,并指出如何用该理念推进我国企业由传统供应链模式向SDN模式变迁。
1传统供应链的局限性及供需网的特征
1.1传统供应链的局限性
在以核心企业为主而形成的传统供应链模式中,由于核心企业对链内其他成员具有相对领导地位,这种模式具有以下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意义上也构成了传统供应链的局限性。
1.1.1合约性传统供应链企业通常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由核心企业发起传统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等“流”介质的流动。核心企业在与其他节点企业交易时,必须在协定的合约下进行。就是说节点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一切交易事项,都按照事先签署的合约进行,这样节点企业在交易时,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1.1.2有限功能传统供应链节点企业在既定合约下完成预定的功能,一般只处理一些例行事务,如处理确定需求的客户订单、检验零部件或物料、核实零部件或物料的数量并付款等。这种结构对于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如突发性的客户需求就显得力不从心。
1.1.3链式结构传统供应链企业是以一种链式拓扑结构为依托。这种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各“流”介质能够顺畅流动,但存在供需瓶颈(constraint)和断链问题。整个传统供应链企业性能取决于其中性能最低的节点企业。如果某个节点企业出现问题,则可能会导致整个传统供应链瘫痪。
1.1.4静态稳定性传统供应链企业在既定合约下,具有静态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有利于节点企业之间进行交易。但是,节点企业在这种半封闭结构下容易满足于现状,从而不利于节点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1.1.5有限敏捷性传统供应链企业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所以其他节点企业几乎完全依赖于核心企业。这样,其他节点企业的敏捷性也完全由核心企业来控制。
1.1.6有限集成和共享传统供应链企业的各项交易是在既定合约下进行,节点企业之间缺乏一种信任,因此各自提供给对方的信息也是有限,从而导致信息有限集成与共享。
1.1.7半开放性主要指节点企业的开放度不够,这与传统供应链企业的链式拓扑结构有关。传统供应链节点企业因受到既定合约限制,不可以与传统供应链以外的成员合作;如果必须对外寻求合作伙伴,则应该得到传统供应链其他节点企业的一致同意,才可以对外合作。
1.1.8易产生“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20世纪90年代,P&G对其婴儿尿布的销售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显示该产品的销售在零售商一端波动不大时,在分销商一端却波动很厉害,而在生产商处的生产计划就会波动得更厉害,这好像牛仔用的长鞭,前端一点点的波动,即会引起末端的很多波动,人们称这种现象为“牛鞭效应”。最早对传统供应链企业的“牛鞭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的是Lee H. P, Padmanbhan V和Whang S.(1997),他们认为“牛鞭效应”是指在传统供应链中,供应商所接受的订单比终端顾客的需求具有更大的方差现象,并且还研究了HP公司的打印机销售现象与“牛鞭效应”的关系[5]。在传统供应链企业结构中,因信息的有限集成与共享而导致了“牛鞭效应”无法彻底解决。
1.2SDN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SDN是指为了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由供需网上所有经济活动主体组成的网络。通常它由若干个合作子网企业、供应链企业(将其看成一个企业,是一种过渡态)和传统的单个节点企业等组成(见图1)。SDN的特征正好可以克服传统供应链的局限性。
图1 SDN结构模型
图1所示的SDN结构模型表明,从供应源到需求源由一系列经济活动主体组成,这些经济活动主体都是依托在供需网上,形成了多层次的网状拓扑结构。SDN结构模型由两层视图构成,顶层视图反应了从供应源到需求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主体及主体间的物流和资金、人力资源等供需流。由于顶层视图存在一定的概括性,所以对顶层视图进行局部分解,得到两个二级分解视图。在分解视图1中,合作子网企业可以是以虚拟企业、企业集群、战略联盟、网络组织等模式存在的企业。但这几种合作模式处于同一层面,同时又都属于动态联盟的范畴。这种合作模式在合作范围、合作程度、竞争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分解视图2中,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也是供需网中的一个节点,所以,传统供应链只能是供需网的一个节点[6]。总之,供需网企业是在合作子网企业和供应链企业等各种合作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合作理念,它综合集成了合作子网和传统供应链模式的优势,并克服了它们在运行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是一种基于全球化环境下的管理理念。
1.2.1透明度高SDN节点成员信息化程度很充分,借助于信息化平台,节点成员可以进行实时交流。在共享绝大部分公共信息资源基础上,节点成员凭借对彼此的信任,最大程度地交互私有信息,结果使得各节点成员拥有的信息透明度很高,最终削弱或消除了SDN节点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在这种环境下,节点成员惟有选择诚信之道,才可以被其他SDN节点成员接受。
1.2.2多功能性SDN的多功能性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上,它强调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供需流的功能体现了供给和需求的双重功能;微观上,除了实现供应链企业中基本的物流功能以外,还强调了其他供需流功能(技术、资金、管理理念、信息、人力资源等)的存在,并且供需流之间还相互作用,真正实现了1+1>2的集成功能。其中,信息流作为供需流中最活跃的因素,体现出对整个供需流(包括信息流本身)最强大的渗透力,并成为各节点交互作用的平台。具体说来,在信息流方面,除了产品和服务的供求信息以外,SDN节点企业还会在全球范围内及时技术、人才、管理方法、企业文化等的最新供需信息,以便于各企业节点及时快捷地发现和自身匹配的资源,实现全球资源充分共享的整体目标。
1.2.3层次网络拓扑结构SDN节点成员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层次网络拓扑结构,这种结构不会像供应链拓扑结构那样由于某个节点的断裂而导致整条链的瘫痪。网络拓扑结构具有动态稳定性,层次拓扑结构具有可变粒度性。动态稳定性和可变粒度性增强了SDN节点企业的敏捷性和柔性,使得SDN节点企业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迅速地可靠地满足需求源的个性化需求。
1.2.4动态稳定性由于SDN的层次网络状拓扑结构克服了线性串联链状结构的不足,某个供需环节出现问题时,“多边关系”可使企业立刻转向其他目标,不致影响整个SDN的正常运行。SDN节点成员借助于信息化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缝对接。因为SDN具有多功能的特性,即节点成员间的多种供需关系,一种供需关系消失,另几种供需关系仍然存在或可能会随之产生。只要有供需关系存在,网络就不会解体。即使SDN中的某个合作子网企业或供应链企业存在问题,SDN节点企业也可以借助于自身的完全开放性迅速找到最佳成员来替补。
1.2.5协同性协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等技术,在一个相对统一的目标或规范下,将SDN节点成员之间无规律、无秩序的因子变为可控的有序因子。在每项交易过程中,节点企业、合作子网企业和供应链企业间相互信任程度很高,如果其中某一节点信任度出现问题,将被SDN淘汰,由此影响到该节点的下一次合作。因此,各节点保持高度的信任和充分的合作意识。在这种高度信任和合作意识前提下,各节点会主动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并且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可视化协作,迅速完成每次交易。
1.2.6高度敏捷性敏捷性是通过SDN节点成员对客户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和自适应调节能力、节点成员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制造柔性等来实现。SDN节点企业不但实现现有的客户需求,而且积极引导并创造潜在客户的需要,对全球市场具有很高的响应能力,即“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应;哪里没有需求,哪里就有引导与创造”。此外敏捷性还表现在以下方面:①SDN节点企业组织模式的动态可重组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即“一旦有需求,即有SDN组织形态出现”;②制造资源可重构性(reconfigurablity)、可重用性(reusability)和可扩充性(scalability),即RRS特性;③制造系统本身的柔性等。
1.2.7高集成度和共享度SDN高集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层面上,节点成员可以以合作子网、供应链等各种模式进行合作,以强-强自由联合为原则,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特点,“高内聚”使得节点成员能够保持自身核心能力,具有自组织能力,“低耦合”使得节点成员不以彼此依赖而存在,即其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不影响SDN节点其他成员的合作;二是技术层面上,节点成员不但对自身拥有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集成,而且按照国际标准和通用规范,实现全球范围内技术的集成。而高共享度是通过高集成性来实现的,没有集成,很难实现共享。SDN节点成员不但在技术、财务、人力资源等供需流方面实现共享,而且在企业文化方面实现节点成员间的融合。如国内知名企业海尔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激活休克鱼”,即海尔将自身的“海尔文化”渗透到濒临破产企业,与之共享“海尔文化”,使之起死回生。
1.2.8完全开放性SDN的开放性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从广度上讲,SDN企业突破了传统供应链企业、合作子网企业等界限,更进一步模糊了企业边界,使其真正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使资源的获取、制造过程和营销途径都向全球的范围扩展,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优势,迅速低成本、高质量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深度上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合作理念看,SDN节点企业合作领域不局限在解决用户需求源问题,更重要地是在解决需求源问题时,节点成员共同开发用户需求源,充分利用各节点地区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种因素的交互,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看,SDN节点企业不仅仅在物理层、数据层和功能层完全标准化,而且在节点企业的决策层也完全例行化和透明化,这样,不但有利于节点企业间的合作,而且能够增加节点企业间的互信度。
1.2.9削弱“牛鞭效应”Forrester(1958年)研究了当零售额突然增长10%时,供应链上各企业订货量和库存水平的影响,发现在制造商一级产生高达45%的库存水平,由此使得整个供应链绩效恶化[7]。这种现象即为“牛鞭效应”。Lee, Padman-abhan和Whang S(1997年)提出了应用避免多层需求预测(multiple demand forecast)的方法解决“牛鞭效应”[8],即各级节点企业应该以最终用户的需求而不是以其相邻的节点企业需求为订货、生产和库存的依据,从而避免逐级放大需求。SDN节点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直接与最终用户进行沟通,如POS数据的直接获取,从而使节点企业可以准确、及时获得生产、订货和库存数据。即使出现供应不足,由于SDN具有动态稳定性,节点企业也可以通过直销模式满足最终用户需求。
1.2.10解决瓶颈问题SDN解决供应链瓶颈问题的基本思想就是挖掘瓶颈产生的真正动因,利用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补救的原则,从根本上消除瓶颈产生的各种根源。文献[9]从SDN解决供应链瓶颈问题的两大原理角度进行研究,即瓶颈舒张原理和侧路消减原理。两大原理均是在既定瓶颈问题已经产生的情况下提出的反应策略,是从供应链理念到SDN思想过渡阶段解决传统供应链瓶颈问题的有效手段,对SDN的构建思路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
2开放式信息化理念及其推进变迁机制
开放式信息化(opening informatization, OI)是在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理论研究背景下提出的,它是指:企业按照供需网要求,面向全球,不断吸收和采纳全球范围内公认的信息化标准、先进的信息化理论、完整的信息化规范和前沿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为与全球范围内的企业交易提供通用的信息化平台。开放式信息化能够从组成企业的人、财、物三个子系统角度,以全球化视野来实施和应用信息化成果。因此,可以从这三个子系统的信息化来了解其推进企业由传统供应链向供需网变迁的机制。
2.1企业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化的推进变迁过程
企业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化是指:为了实现客户关于个性化产品的成本、时间、质量和环保等方面要求,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变革现有人力资源系统,使得人力资源系统流程更加合理、高效以及节点企业的业务流程衔接更加顺畅的过程。这种变革不是对原有的业务流程的修修补补,而是在新的框架下,采用先进技术来变革节点企业的所有流程。开放式的企业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化具有充分性,无论在信息化领域,还是在信息化程度上,都是传统企业无法比拟的。企业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化领域主要表现在招聘、培训、评价和档案管理4个方面。而企业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化程度表现在:①不仅仅注重单个企业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化,更注重合作伙伴的节点企业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化;②采用成熟规范的国际标准,因此其信息化是面向全球的。由此,经过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化的企业,在多功能、开放度、灵敏度等方面已经完全达到了SDN的要求,有利于推进这一变迁过程。
2.2企业物流系统信息化的推进变迁过程
企业物流系统信息化是指:为了实现客户关于个性化产品的成本、时间、质量和环保等方面要求,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变革现有物流系统,使其物流系统流程更加合理、高效以及节点企业的物流流程衔接更加顺畅的过程。物流系统信息化程度表现在:①不仅注重单个企业物流系统信息化,更注重合作伙伴的节点企业物流系统信息化;②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规范的国际标准,因此其信息化是面向全球的。企业物流系统信息化领域主要表现在采购、制造、分销和逆向物流4个方面。这4个领域的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系统信息化的基础,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信息化不充分,都将会导致整个物流系统信息化的失败。由此,经过物流系统信息化的企业,在多功能、开放度、灵敏度、动态稳定性、网络性、集成度等方面已经完全达到了SDN的要求,有利于推进这一变迁过程的实现。
2.3企业财务系统信息化的推进变迁过程
企业财务系统信息化是指:为了实现客户关于个性化产品的成本、时间、质量和环保等方面要求,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变革现有财务系统,使财务系统流程更加合理、高效以及节点企业的财务流程衔接更加顺畅的过程。主要包括:①应用ABC来确定企业的业务流程是否存在冗余和不增值,从而达到理顺精简流程的目标;②对各企业的各流程应用REA进行会计信息处理与存储,从而使得会计信息中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得以表现;③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和映射技术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模型,从而使得基于REA的财务信息在各节点企业间得到不同程度共享。这里构建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模型,不是仅仅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和映射技术等信息技术支持会计核算的自动化,还要使得会计信息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用户的决策。由此,经过财务系统信息化的企业,在多功能、开放度、灵敏度、动态稳定性、网络性、信息共享度等方面已经完全达到了SDN的要求,从而有利于推进这一变迁过程。
3结语
通过比较传统供应链与SDN的区别,我们认为,应当按照SDN的特征,用开放式信息化推进企业由传统供应链模式向供需网模式变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主要应依托开放式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物流和财务三个子系统来推进变迁过程的实现,从而使得当今企业摆脱传统供应链局部合作的思维,应用SDN全球范围内企业进行动态合作的全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Fisher M L. What is the right supply chain for your produ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7,75(2):105-106.
[2] Choi T Y, Dooley K J, Rungtusanatham M. Supply networks and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control versus emergence.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1,19(3):351-366.
[3] Gulati R, Nohria N, Zaheer A. Strategic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3),203-215.
[4] 倪明:SDN企业实施MC的信息化模型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学位论文].上海:上海理工大学,2006.
[5] Lee H P, Padmanbhan V, Whang S.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 The bullwhip effect. Management Science, 1997,43(4):546-558.
[6] 徐琪,徐福缘.供需网的一个节点: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决策.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8):31-35.
[7] Forrester J W. Industrial dynamics: A major breakthrough for decision mak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58,36(7/8):1022-1045.
[8] Lee H L, Padmanabhan V, Whang S. The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7,38(1):93-102.
企业信息化的优势范文6
关键词 江西;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2-0144-03
作者简介 周裕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苏小玲,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贸易经济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江西 南昌 330038)
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江西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制度建设日益健全和完善,投资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日渐提高。2000-2005年,江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78.0亿美元,是1984-1999年累计之和的3.2倍。外商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3.4%上升到8.6%。外商投资领域已覆盖轻工业、纺织、机械、化工等传统行业和光纤、光学、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外源动力已成为江西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时期,是江西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基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外资吸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本文就新时期江西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问题进行思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外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当今世界,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外国资本与技术的联系,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与国际投资和引进技术息息相关。可以说,利用外资是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技术化、产业结构高附加值化、产业结构高开放度化的重要手段。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通过投资形成和技术外溢来发挥对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1、从投资形成的角度来讲,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提高资产存量的质量。一方面,外资通过对东道国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可以将低质量的资产存量变成高质量的资产存量,从而达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外资通过设立新企业,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新增资产,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
2、从技术外溢的角度来讲,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推动东道国产业的技术进步。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国外先进技术。一方面,通过引入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扩散,可以实现技术的跳跃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结构的优化。而技术结构优化,又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技术知识的扩散、劳动力的训练、新生产技术的示范、组织和监督技能的加强等生产方法或结构方面的级差,对发展中的东道国产生一种外部经济效应。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管理技能和HR(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也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更新技术观念等方式间接促进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所有这些都会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东道国原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升级换代。
二、新时期江西利用外资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举措,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进入“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在国际、国内外部环境的推动下,江西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982个,合同金额40.3亿美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28.1亿美元,增长15.9%。利用外资总量继续保持中部六省领先地位。自2007年以来,国际间的直接投资继续扩大,沿海发达省份把传统的制造业和加工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为江西对外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
从总体上看,新时期江西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有:
1、利用外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2001年提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到2003年“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江西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利用外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新签合同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3个。从省外引进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际投资额383.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19个。2005年新批外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比2000年高286.65万美元,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耳79个,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72.4亿元,增长23.2%。2006年新批合同外资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81个,比2005年又增加2个。更为重要的是,新时期江西在吸引外资的招大引强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继2006年马士基有限公司南昌办事处、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赣州江钨友泰新材料有限公司、2007年亚洲货运有限公司(香港)及中粮可口可乐顺利落户南昌后,世界500强企业又陆续人驻江西,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背景的外资项目现达到26个。
2、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争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升。近几年,随着江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外资也开始跨越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弥补建设资金缺口的初级阶段,进入注重改善结构、提高经济素质和综合效益的新阶段。在利用外资过程中,江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了符合经济长远发展规律的科学引资理念,坚持量质并重,注重招商选资,正确把握扩大规模和提高水平的关系,把握总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把握招商引资和优化环境的关系,实现了在利用外资结构上产业从单一向产业多元化的转变,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重大基础设施、工业、农业、旅游、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对外开放也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在利用外资上取得重大性突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密集型等项目的外资不断增长。
3、制造业最受外商投资的青睐,居主导地位。2005年江西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40个,其中制造业占560个,实际利用外资15.18亿美元,投资额约占江西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成。2006年外商投资的行业仍然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制造业仍然充当引资龙头,全省制造业项目引进外资17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比重的60.5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是投资的重点领域。
4、工业园区利用外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新时期,工业园区已成为江西引进外资的主要载体。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15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0多家落户园区,国内500强企业达到49家。工业园区招商引资
规模和质量提升,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2007年上半年,园区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项目2316个,资金562.66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省外资金400.06亿元,增长27.5%。境外资金11.17亿美元,增长47.8%,“两外”资金占到全部到位资金的86%。
应当说,从规模和总量上,江西利用外资正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但也存在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以2006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为例。
江西经济结构优先急需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及电信业、教育、科研及技术服务业外商投资份额偏低,外商投资产业分布存在不均衡,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结合江西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江西在利用外商投资中存在的产业分布不均衡等情况,从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根据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几点解决思路。
三、新时期江西进一步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几点思路
1、加强政府对外资的引导作用
外资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积极与消极作用的两面性。因此,利用外资调整优化江西的产业结构,也需要在外商投资政策中加强外资的引导和管理,放大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首先应符合我国“十一五”期间利用外资的总体战略目标,即: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切实把利用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
其次要加强对外资的结构引导。应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调整当前的一些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注意外资在三次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部的合理搭配。应根据江西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明确规定鼓励和禁止投资的项目,通过利用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鼓励性经济手段,引导外资投向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产业部门,如相应的第一、三产业,制止外资投向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行业,如第二产业的相关行业。
2、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力度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江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在利用外资方面,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以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在措施上,首先要继续对外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同时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外资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做好商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工作,加快高科技工业园的建设步伐。其次是要重视利用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以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产业升级与进步。
3、增加外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作,鼓励外商投资于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经营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要扩大地方政府引进农业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土地使用费标准。三是允许自产农产品出口。四是对一些好的项目和国家鼓励的项目继续给子优惠政策。五是优先保证外商投资农业项目的配套资金。六是改善农业利用外资环境,加大投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4、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江西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不断提高,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它在全省经济和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发展服务业,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顺应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外资进入江西省服务业,将有助于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进一步改善江西省的投资环境,为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创造条件,并以此促进江西省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引导外资投向金融保险、现代流通、旅游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服务领域,促进江西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