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导学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导学案范文1
关键词:导学案;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能极大地促进教学,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但是时间一长,弊端就暴露出来了。课改伊始,我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外引内联,全面实行导学案教学。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对教师而言,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依据,编写导学案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对学生来讲,导学案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和集体合作的能力,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一、导学案能极大地促进教学
1.导学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能鼓励学生提前预习、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追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归纳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学生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掌握基础知识,为上课做必要的准备,在发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识,以便课堂上能重点把握,减轻上课压力。这样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
2.导学案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在导学案上,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在学习时随时可以回顾目标,学习的指向性更加明晰。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知道自己哪里不会,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断突破重难点。在课前与课堂上留给学生时间,让其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导学”部分,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演员而是导演,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教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以及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教学合一,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导学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以导促学”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导学案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他们可以把以前需要在笔记本上记录的问题统统记录在导学案上,这种合二为一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还能避免因资料过多带来的丢失问题。而且,学生定期把“导学案”装订起来,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考前能进行系统的复习。
4.导学案信息容量大
如,精彩的导语、作者作品介绍、写作背景、相关的文学常识、解题的方法及技巧等等。这就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特别是住宿生)资料来源少、时间紧的问题,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总之,“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弊端
1.预习的真实性与实效性值得怀疑
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导学案教学模式让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这种“教科书+教辅”的阅读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看看和查找就可直接地获得知识,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蔽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找不到它的着力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也因此带有“泡沫”和“虚假”成分。
2.预习环节的时间难以保证
预习环节是使用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它不仅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否养成,自学能力能否提高,还直接影响课堂展示能否顺利进行。如果学生的预习时间不是很充分,预习方式不落实,那么课堂展示就会流于形式。要么上成学生的对答案课,要么上成习题课,甚至上成教师的展示课,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就会无法发挥。
3.导学案让学困生更加沉默,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习惯于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诚然,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很多发展的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效果往往不明显,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只有听的份,没有说的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错误的想法,只能听别人说,自己当一个被动接受的听众;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往往成为他们闲聊的时间,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总结出来,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4.导学案也助长了教师的惰性
高中语文导学案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模式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又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于是出现了众多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模式,其中“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教学模式之一。
一、“学案”及“学案导学”的概念界定
“学案”是指教师精心设计的,用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助材料。“学案”是与通常所说的教师教案相对应的学习方案。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探索过程,学法指导,学能测试,矫正反馈等环节。“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主动运用“学案”由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一种方法系统。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1.回归学习本位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刻影响,学习者在面对建构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内省,而不是接受教师给出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重视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习主体为中心,遵循人本主义原则,重视学习者学习热情的调动,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以“学案导学”模式为基准,教师的责任被很好地体现,教师不再是单纯的在课堂上讲解的主体,而是帮助每一位学习者实现自身的学习主体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2.开展合适的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在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时候,先进行的是一种动态性的评估,也就是对现有的学习水平进行检测,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水平的针对性。另外一点就是学习活动的选择,主要目的就是让学习任务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贴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觉得难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便是教学支持的提供,也就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建立学案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完整的成熟发展。
三、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措施
1.精编学案,明确要点,积极参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以“学案”的形式先交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学案”自学,了解新课的内容知识,学会概括、总结知识网络,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它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影响到各种考试的取向。学案导学是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通过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有层次性、梯度性的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其次,教师要群策群力,精编学案。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件简单的思维展示,它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则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资源共享,减少了教师个体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因此,学案的编写应该是同年级语文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任务,经集体讨论、研讨,编写出一个较高水平的导学方案,在课前发给学生。教师向学生提供的学案,要做到学习目标具体明确,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在内容编排上也必须要与教学进程同步。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2.布置预习,自学研讨,生生互动
课前预习是每一个学生进入新知识点学习的必须完成的步骤。做好预习工作,不仅能让学生最快地进入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提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展开。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就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文本的预习,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案。学案的设计包括重难点、教学环节、课堂检测、课后反思。教师布置和设计的预习任务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其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情况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课文的字词到句子的理解,再到文章的篇章结构、主题把握等等。在学生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课前预习,课上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可以组内结对,组与组之间结对。这样既能督促同组同学间的热情互助,也促进了生生互动,课下、课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全被调动起来了。
3.分层导学,通力协作,攻疑克难
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案的直接应用者。因此,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依据学生情况设计学案,力求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使学案更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要让学案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学案问题的设计就要有艺术性。教师一方面要深入教材,领会教材的意图,明确教学的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同学,了解其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成绩薄弱的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问题的研讨中。问题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不同的现状,给学生适当分组,嘱咐组长给小组内学习不佳的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检测结果增减目标。为了更好的发挥组长的作用,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管理组内成员的权利:监督检测、帮助提高、强行执行。这样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动下展开了组内的竞争,全班的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各组的疑难进行点拨,并指导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的结论整理笔记,促进学生整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4.成果展示,交流点评,共同提高
在完成教学要求及既定目标后,教师应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对本节内容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应包括完成目标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学生表现等多方面。各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对于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教师从学生展示成果中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方法概括、规律总结、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教师本人、学生代表发言,共同探讨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使课堂效率更上一层楼。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出现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我们无法否认它的优点,“导学学案”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对这种模式进行改进,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导学案范文3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53-04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求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而其中导学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教师对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情况的看法,进一步反馈有关信息,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一、调查目的、意义及方法
为了了解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对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情况的看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在一线的15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教师对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认识与态度、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反馈及建议等。该问卷的统计和调查结果为本文分析研究的主要依据。本次调查共发出教师问卷15份,收回有效问卷13份,问卷回收率87%。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教师对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认识与态度。从表1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不论教龄的长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基本上都在使用导学案。导学案使用年限最长达5年以上,最少则1年以上。这说明广大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是持认可态度的。表2中对于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否有帮助方面,38%的教师认为有很大帮助,54%的教师认为有较大帮助,8%的教师认为有一点帮助,认为完全没有帮助的0人。从中可看出,超过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是有帮助的,也说明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二)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设计。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来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3关于教师设计导学案的参考资料,从高到低所占的比例分别是:网上下载加以修改(77%)、集体备课的结晶(62%)、完全自己原创设计(31%)、编辑成书的“导学案(15%)。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编写导学案能根据学情特点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合,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作用。但原创和编辑成书的导学案所占比例较少。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二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表4关于教师设计导学案关注的内容,从高到低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呈现(85%),构建知识网络(62%),问题探究(54%),课外知识拓展(31%),情景创设(23%),需要重点记忆、背诵的知识(23%),检测或练习(15%),小结、总结(0)。表5关于教师设计导学案的核心,从高到低所占的比例分别是:问题设计(69%)、学法指导(54%)、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设计(46%)、活动设计(23%)、巩固练习设计(23%)、情景设计(15%)。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都能围绕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导学问题、学法指导、拓展训练、情景创设、达标训练等环节设计,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让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
(三)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表6是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使用频率的调查情况,结果显示,“经常”占54%,位居第一位;“偶尔(主要看是否需要)”占38%,位居第二位;“每节课都使用”占8%,在第三位;“没偶尔(主要看有没有现成的或可以借用的学案)”、“几乎不用”所占比例都为0。这说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和重视。
表7中调查显示“对导学案内容是否根据班级特点进行删减或增加?”这一问题回答,46%的教师“偶尔会,根据学生的需要”,31%的教师“经常会,我的不同班的学生水平差距非常大,导学案只照顾到了中等学生的需要”,23%的教师“会,我会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不会,导学案上的内容就是我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有任何增减”所占比例为0。从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能够根据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导学案,并对导学案内容进行取舍。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学案的使用上,充分彰显教学的个性,依据学情对导学案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表8对导学案发放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从高到低所占的比例分别是:课前发放,给学生足够的预习占92%;刚上课还未讲内容之前和不定期发放分别占8%;上课过程中发放和本节课结束后马上发放下一节课的学案所占比例都为0。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教师非常注重学生预习自学,课前发放导学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这样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二是导学案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操作平台;三是促进教师的二次备课。
从表9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教师使用学案进行阅读教学所采用的授课方式,“以学案为依据,教师引导,学生自学”高达54%;“自由开放式课堂:围绕学案,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与讨论,类似‘研讨会’的形式”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解答学生的疑问”,所占比例都是23%;“以教师讲授为主,学案只是教师讲课借助的工具之一”,所占比例为0。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授课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是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新型课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二是教师除了依托导学案外,还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三是课堂形式更开放,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从表10调查结果来看,对“使用导学案进行阅读教学,提倡采用的学习方式”这个问题上,回答“合作学习”占54%,“探究式学习”占38%,“自主学习”所占比例是15%,“研究性学习”所占比例为0。这表明使用导学案进行阅读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结构。教师在教学当中也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教师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
表11是关于导学案教学,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纸笔测验或书面作业”,所占比例是92%;排在第二位的是“与学生口头交流”,所占比例是8%;排在最后的是“通过调查问卷”和“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所占比例都是0。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导学案的检测方式中,教师采用“纸笔测验或书面作业”居多。这样的检测方式,教师一方面要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教师不再给予指导,以此培养学生有效、快速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双重反馈。
(四)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效果反馈。从表12调查数据来看,对“你认为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最佳时间是多少?”这一问题的回答中,54%的教师认为是“30分钟”、38%的教师认为是“20分钟”、8%的教师认为是“10分钟”、认为是“60分钟”所占比例为0。总体而言,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最佳时间是20-30分钟。
表13关于对导学案编制存在不足的调查中,54%的教师认为“导学案占用时间较多”,31%的教师认为“导学案与一般辅导书课前指导类似,重复作业缺乏新意”,23%的教师认为“导学案内容枯燥,结构死板,缺乏吸引力”。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备课组教师对导学案的编写要分工合作,编写中注意内容的新颖性和吸引性。
表14可看出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对备课投入精力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的情况,回答“备课量明显加大”的占85%、“备课量减少”的占15%、“备课量几乎不变”所占比例为0。导学案使用对备课投入的精力产生很大影响。
表15是关于“导学案对学生自主及合作能力的帮助程度”这一问题的调查,排在第一位的是“较大”,所占比例是62%;排在第二位的是“很大”,所占比例是23%;排在第三位的是“一般”,所占比例是15%。可见,教师认为使用导学案教学对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能力的帮助程度是较大的。
从表16调查数据来看,对“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回答“编写导学案工作量大”和“导学案的编写缺乏指导”各占54%、回答“学生不感兴趣”和“使用导学案影响教学进度”各占23%、回答“课堂不好组织”所占比例为8%。从中可知,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导学案编写工作量大及缺乏相关的指导。
三、建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导学案的合理设计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较好地使用导学案,发挥导学案本身的价值。导学案设计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具有全程性、全时性、全员性特点。导学案只有合理设计和高效使用,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针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和提升业务水平。导学案的编写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教师具有驾驭教材和对学情熟知的能力,也需要教师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让自己变成学生学习的牵引者。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对待和正确使用导学案,发挥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导学的最佳效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1.教师要做好角色的定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案导学模式,教师是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各班学生实际,把握课堂进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索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授予学习和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在良好、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2.通过校本培训加强学习和自我反思等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操作培训。教师在培训中要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充实自我,让自己成为新理念的倡导者,以便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语文阅读教学导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经常化、系统性地反思,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师编写设计导学案应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编写设计的导学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教材编排原则和单元教学要求,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环节。导学案在学生讨论环节应该简化问题,力争设计一两个能统领整篇文章的问题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和研讨。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搜集的资料独立完成导学案初稿,进行导学案的创新设计,不能照搬照抄现成的或网上搜集到的导学案。二是备课组长合理分配教师编写导学案课时内容及课时数,备课组集体讨论、修改、定稿。三是导学案编写的容量要适宜,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四是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明确目标,提高课堂的效率。这既让学生得到基本能力训练,又得到深层赏析或个性阅读的探究,让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教师使用导学案应加强引导和反馈。在语文阅读教学导学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欣赏者。教师使用导学案应加强引导和反馈,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导学案使用中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指导。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导学案上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步骤来完成学习任务。其次,课前由学科组长反馈预习情况,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导学案。
2.课上导学。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差异,吃透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学案。其次,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引导学生通过展开思维来获取知识。
3.导学反馈及课后梳理。首先,导学案中的反馈检测部分,学生完成后教师要认真批改,从批改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地进行辅导。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使用过的导学案装订成复习资料。最后,教师要适时将学生的导学案收起,了解自己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进行自我反思,及时修改导学案和预案,总结教学方法、思路。
高中语文导学案范文4
一、导学案的设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借助导学案的预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并且导学案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必须有一定的主动性才能去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
二、导学案的设计要重视探究问题的设计
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的优化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开端,教学活动应该围绕有效问题而逐步展开,当然,问题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归宿,以问题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再者,“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的学习提纲,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导学案问题的设计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密切相关。作为语文教师,更要重视对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和优化。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准确,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要设置坡度,难易得当,统筹兼顾,循循善诱,拾级而上。
三、导学案的设计应符合语文学科基本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导学案范文5
一、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导学案的编写质量是根本。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学校都开始跟风实施导学案教学,但是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否对于每所学校、每个学生都适用呢?一些学校只是学来了别人的教学形式,也开展了导学案教学的模式,但是导学案的编写却是敷衍了事,这样一来,该在导学案中体现的知识点没有到位,学生在预习时根本找不到重点,这给学生的预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一本高质量的导学案是成功开展导学案教学的必备品。
2.学生预习的真实性与实效性。由于课前预习这项工作是在课下完成的,所以学生预习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在前面我们也指出,导学案教学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非常高,因为一旦学生偷懒,没有先读课本再完成导学案的预设问题,而是直接誊抄课本、参考书或者其他学生的导学案,这样导学案设置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在互联网盛行的当今社会,学生要找到一道题的答案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所以,当教师真正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后,这对学生的诚信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要想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每一项任务。
3.预习环节的时间难以保证。预习环节是使用导学案的最开始环节,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每个学生的肩上,也确实让他们有些吃不消,但不压又不行,因为预习环节是最基本的环节,它涉及到很多方面,既包括学生对过去已学知识是否回顾,又包含学生是否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而且直接关系到本堂课的教学是否成功。如果学生的预习只是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用心去预习,或是因时间仓促而敷衍了事的泛泛浏览了一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就无法发挥出来。我校绝大多数学生都居住在学校附近,下午六点多全放学回家了,写完各科书面家庭作业后,一方面剩余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各种诱惑又太多,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电脑手机等等都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甚至个别学生手机不离手,一有空就拿起手机玩游戏,本来自主学习的时间就少之又少,更何况数学知识枯燥乏味,高中数学题难度又大,因此,每天的预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出现这种情况,我就想办法在上课前挤出时间让他们预习,但每次都因时间太短而效果欠佳,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还比较重要,既然重要,那么时间怎样给予,给予后又怎样进行实施,这都需要进一步研讨。
4.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学案教学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的作用则是次要的,并且在课堂上要少讲,凡是课本上有的、学生能回答出来的,就少讲或不讲,教师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导”,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创造性被激发。因此,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作用处于次要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极具特色的讲解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难觅踪影,课堂气氛虽然热闹但却少了一种让大家终生难忘的场景,特别是指导性的案例大多数都遵循同样的模式,以至大多数教师的个性被扼杀,使一些优秀教师的专长不能发挥,教师个体的自主性、独创性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将大大降低。
5.导学案与多媒体之间的矛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但导学案的实施还需要多媒体课件吗?如果不用课件,我们是不是又回到原来没有多媒体的时代,显然这是在倒退,如果再配套多媒体课件,如果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一致,似乎又丢失了课件本身的价值,因此,制作多少课件,制作课件的内容与导学案的内容要不要一样,如何使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案例的有效结合,看来还需要不断地摸索。
二、对高中数学课堂导学案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课前预习的监督。课前预习这个环节通常是学生回家后完成,因此教师的监督力度不易到位,需要家长的配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很多家长反映高中知识难,想帮孩子检查作业但看不懂。其实家长的监管并不是非要查出孩子作业的对错,而是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监督孩子是否在回家后独立自主的完成了预习任务,只要孩子独自完成了课前预习环节,这就为导学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加强课前预习的监督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保障。
2.编好导学案。导学案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好的导学案不但让学生学起来轻松,也让教师教起来轻松。所以,高质量的导学案是开展导学案教学的必备品。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课本,除了要熟悉教材,确定重难点外,还要深入挖掘课本中知识点的内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这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础。导学案问题的合理设置,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根据问题的一步步引导,得出有效的结论,因此这样的课堂模式,才有可能成为高效课堂。导学案分层设置的习题能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得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知识的乐趣。
高中语文导学案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备学;教案备课;真正内涵;实施策略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普及,使得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层出不穷。这一背景下,“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那么,“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教师又当通过何种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做到这两者的交互整合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累积的教学感悟,试就“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一、“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真正内涵
“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包括两个方面:教案以及学案。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其内涵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
所谓教案,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为主要对象的教学准备方案,只要编写好教案,教师只需在课堂上依次落实就可以。其实质是教师在课前对于真实课堂的虚拟排演。教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对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想,因此能有效避免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情况的出现;但是不少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完全照抄、照搬教案,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而这无疑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学案,又称导学案,是指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为学生特意编写的自主学习方案。其宗旨在于让学生以“学案”为载体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着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发展。
虽然教案备课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学案备学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不能随意抛弃两者中的任意一方,而必须在有效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优化教育资源和课堂教学结构。
二、实施“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表现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是实现师生双方平等互动、有效交流、真正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教师要想更好地落实“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先进教学理念,必须格外重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入与交互整合,如此方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相辅相成。
⒈发挥“导学案”备学的积极力量
“导学案”,“导”是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有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预习与探究活动,并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最终完成导学案上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与目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
如在编写司马迁《鸿门宴》这篇课文的导学案中,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字、词、句等知识点之外,更将几个问题有效融入了其中:
(1)在你看来,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的基本素质?还是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不屑于视刘邦为敌人?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2)如果你是项羽,你心目中处理刘邦最理想的方式是什么?请大胆发挥想象,为历史故事编写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
之后,我便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并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探讨和交流。如此一来,既真正尊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进行了显著的培养与锻炼,真正发挥了“学案备学”的积极力量。
2.尽量避免“教案备课”的弊端,最大限度上发挥其优势作用
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相反,更应要求教师牢牢掌握自主学习活动的大致方向及最终任务。而这,显然离不开教师的“教案备课”。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想实现“教案备课”与“学案备学”的有效结合,除了要尽量避免“教案备课”存在的明显缺陷之外,更要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力量与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从中体会与收获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受与无限乐趣。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仅为我个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关于学案备学与教案备课交互整合的几点粗浅认识,希望能为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灵活运用“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模式提供些许实质性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最大限度上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切实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良.新课程下整合“教案、学案”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