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博弈的构成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博弈的构成要素范文1
[关键词]信息生态 平衡 非平衡
[分类号]G201 N031
1 导言:成为“问题”的信息生态
信息生态成为当代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或“社会问题”,在一些研究者视域内,因于“信息超载”、“信息鸿沟”、“信息污染”、“信息侵犯”等“信息生态失衡”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即“信息生态平衡”之间的“差距”,使“平衡的信息生态”成为这些研究所欲达致的“预期目标”。但是,“平衡的信息生态”可能吗?
一般而言,信息生态是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关系的总和,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如果,作为信息生态子系统的信息环境主要由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制度等构成;作为信息基础设施构成的通信、网络等,是信息技术的“物化”形式;作为信息资源的信息内容或数据的可能性,以信息技术对其“计算”的可能性为限度;信息制度在根本性上矗立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并因其演化而演化;信息技术是使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制度等成为信息环境构成要素的那种要素,有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信息环境。据此,信息生态似可理解为主要由信息、信息主体、信息技术构成。
当将信息生态视作人们信息交往的状态,信息生态一定存在于信源与信宿经信道的对接。所谓信息生态的“平衡”,即信息的输入一输出在信源与信宿间的“量的适应”与“质的统一”。据此,信息生态平衡与否,以作为其构成要素的信息的量一质的存在状态或信息的存在状态为表征。
一定的信息仅仅存在于一定的信息生态系统。由众多“复数”要素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多元关系”,信息作为“多元关系的他在之物”,只有通过“复杂一多元”的信息主体,凭依作为“信息载体”的“复杂一多元”的信息技术的“表达”,才能获得存在。或者说,信息的存在状态,规定于信息主体、信息技术。进而,信息生态平衡与否,规定于作为子系统的信息主体、信息技术平衡与否。
2 论证:“平衡的信息生态”可能抑或不可能
2.1 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
2.1.1 演化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作为信息生态子系统的信息技术,是演化性存在。
一方面,具有一定结构的信息技术的演化,在根本上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尽管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思想属经济理论,但包括信息技术创新在内的任何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自身的创新。信息技术创新对“结构”的“创造性破坏”,首先指向信息技术结构自身,信息技术创新既非要素技术间无差异的均衡,又具非间断性。从而,信息技术创新对自身结构的“破坏”充满演化过程;或者说,信息技术的演化过程是其结构不断被“破坏”的过程,即其“结构非平衡”过程。当然,这并不否定演化的信息技术具有某种“结构平衡”的暂时可能性,但这仅仅是“结构非平衡”的一种“条件”或“补充”。在结构维度,演化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另一方面,基于市场的信息技术演化的竞争机制,既表征于和其它技术的竞争,又表征于其要素技术间的竞争。因论域故,仅对后者作扼要分析。如果假设参与竞争的要素技术仅有两项:一项为原有技术;一项为新技术。那么,其间的竞争关系大致可呈现为三种,即间接性竞争、依附性竞争、替代性竞争。间接性竞争指“主要是对整体资源的竞争”;依附性竞争中的新技术会使原有技术市场的存在状况受到一定影响;替代性竞争中的原有技术有被新技术替代的可能。若依不同层级的尺度,信息技术的要素技术具有量的复杂多元性。如果说,假设背景下的三种竞争关系已经分别表明,竞争的要素技术间的市场存在的演化因优胜劣汰而具非平衡性,那么,复杂多元的信息技术间复杂竞争关系交织的演化,持续呈现的则是更加复杂的非平衡性。在竞争机制维度,演化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2.1.2 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演化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同时是空间性存在。
一方面,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在区域分布上呈现着差异。在当代,这种差异既表现在同一国家内的区域间,又表现在国际间。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的空间分布上优于发展中国家;同一国家内,信息技术空间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其量一质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呈现为城乡差异;尽管在相对差距层面,信息技术空间差异有缩小的可能,但绝对差距却在扩大。信息技术空间差异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后一差异难以在根本上消除,信息技术的空间差异将长期存在。这就表明,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在区域维度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空间差异,蕴含着信息技术转移的必然性。除少数发达国家外,大多数国家都是信息技术使用国,因而,信息技术的国家间转移对改善其空间差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实中,信息技术的国家间转移,“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由于利益关系,这类转移会遭到“受方技术主体乃至政治主体的反对”,并伴随文化摩擦,阻碍着转移的进一步实施和实现。不仅如此,或因受方国家的支付能力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或因授方国家为保持其“先发优势”而构筑的技术贸易壁垒等,都阻碍着信息技术国家间转移的充分实现。在信息技术的国家间转移维度,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2.1.3 功能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演化性、空间性存在的信息技术以功能性存在为根据。技术的功能与解释相关,但任何解释总是对“客观功能”的“延伸”。信息技术的“客观功能”在当代,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超文本功能与虚拟功能。
一方面,超文本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是基于节点和链或超链、具有“文档内部跳转”与“文档外部跳转”之效能的“这样一种电子文档”,它会使“阅读”成为“只是一种链接生成”,具有无限开放性特征。这在某种意义上表征着互联网中的文字或知识的无边界性,“阅读”的每次选择都将“再生出一个新的空间”,内蕴着“解”的非惟一性、不确定性或随机性、非封闭性等非线性规定。超文本功能的非线性规定,使知识与知识在“阅读”中发生非线性相干,激励“分叉”产生,“分叉意味着突变”,突变意味着“非平衡跃迁”,换句话说,非线性的超文本功能意味着非平衡性。在技术的功能属性即技术属性的意义上,超文本功能维度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虚拟功能生成“虚拟实
在”。“虚拟实在”“不再仅仅意味着对原型的摹仿”,而“发展为没有原型的事物的摹本――拟像”,内在具有超现实性。超现实性的“虚拟实在”没有“固定”的“时空界域”,“不具有可决定的时空性”。或者说,作为其存在形式的时间空间,具有非决定的随机性。依复杂性理论,非决定的随机性即因果非等当,因果非等当即对称破缺,“对称破缺就是非平衡”。据此,“虚拟实在”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在“虚拟实在”向虚拟功能向信息技术归结的意义上,虚拟功能维度的信息技术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2.1.4 在信息技术子系统层面,“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
由于演化性、空间性和功能性存在的信息技术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因而“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比如:①信息技术的非平衡演化使要素技术间往往存在内在匹配差异,若信源、信道方面的信息获取、传递等技术优于信宿方面的信息检索等技术,会导致信息过载等“量的非适应”;若病毒技术优于杀毒技术、“攻击技术”优于“防御技术”等,会导致信息污染、信息侵犯等“质的非统一”;②信息技术的非平衡空间分布,既会导致信息鸿沟,又会导致掌握信息技术霸权的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隐或显的信息污染、信息侵犯等;③非平衡的信息技术的超文本和虚拟功能所具有的开放性、匿名性、隐蔽性、去地域性、虚拟性等,会使传统的“把关人”、“议题设置”等失效,有效控制困难,从而导致信息过载、信息垃圾、信息污染、信息侵犯的发生或频繁发生等。
2.2 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
2.2.1 位阶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信息主体“栖居”的“社会位置”,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现实表征,具有差异有序的“位阶性”。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子系统的信息主体是位阶性存在。
一方面,信息主体的位阶性存在,所展示的其在社会关系中对“分工”的“屈从”,必引生其在资源占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其信息活动能力、地位的差异。以这种差异为尺度,信息主体可大体二分为“强势信息主体”与“弱势信息主体”。尽管梅特卡夫法则认为,网络对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但作为“弱势信息主体”的网民“被控制”的现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几乎处于马克・波斯特所言的那种“超级全景监狱”中。事实上,以“弱势信息主体”与“强势信息主体”为两端的“天平”,在总体上始终只倾斜向强势一方。在资源占有维度,信息主体子系统在总体上不可能达致平衡。
另一方面,现实的信息主体的资源占有作为过程,蕴含着信息主体间强弱态势变易的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尽管社会的制度设计应尽力帮助“弱势信息主体”增加资源占有量,但不应当也不可能强制进行资源占有的无差别分配;尽管信息主体的资源占有之总趋势,指向着日渐丰富性,但既不可能自发导致“均贫富”,也不可能排斥“马太效应”。现实的资源占有的相对变易,绝不会达成信息主体间强弱态势的均衡。这就表明,在资源占有过程维度,信息主体子系统不可能达致平衡。
2.2.2 利益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将位阶性存在的信息主体“连接起来的惟一纽带”是利益,在这个意义上,信息主体是利益性存在。
一方面,当将信息主体的“存在形态”二分为个体与群体,那么,便有信息主体的个体利益与群休利益:①信息主体群体利益的实现,在某种意义上包含着所属个体利益的实现,但当群体利益“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作为普遍利益又与真正的个人发生矛盾”,差异于个体利益;②信息主体的个体问、群体间,分别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这种“共同利益恰恰只存在于双方、多方以及存在于各方的独立之中,共同利益就是自私利益的交换”,不具替代“自私利益”的可能性,“共同利益”内在具有差异。如果任何差异均导致非平衡,那么,存在形态维度的利益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子系统具有非平衡性。
另一方面,尽管在某种意义上,全球化进程中的信息主体间的共同利益表达着不同信息主体的共同利益空间的全球拓展,但这种拓展仅仅基于“全球化市场”的“自私利益的交换”。任何“自私利益的交换”均以利益差异为根据,信息主体共同利益空间的全球拓展,即信息主体间利益差异空间的全球拓展。这种空间拓展不仅容纳着旧有的利益差异,而且为新的利益差异提供了空间可能,使信息主体的利益差异关系更加复杂,这在当代已是经验事实。这就表明,利益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子系统,在全球化维度的非平衡性比既往更加复杂。
2.2.3 博弈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信息主体的差异利益,实现于利益博弈,在这个意义上,信息主体是博弈性存在。信息主体的利益博弈现实,具有“复杂一多元”性,为行文方便,仅以双信息主体为假定,从“收益”之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维度分别切人,作扼要分析。
一方面,信息主体的利益差异包含着利益对立的可能性,实现对立利益的信息主体博弈,即零和博弈。在“收益”上,零和博弈的任一方信息主体的“输或赢”都与相对方相反,不存在平衡的任何可能性。比如,现实中如果不采取有效对策,防卫和反击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政治动员”、“网络政治行动”与“信息恐怖活动”等,对我国政治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等的攻击和破坏,就难在互联网域确保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事实上,无论何种领域,零和博弈维度的信息主体子系统,都不具达致平衡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非零和博弈是信息主体利益博弈的主要形式,其任一方的“输或赢”,不必与相对方相反。但基于市场的非零和博弈的信息主体,不论倾向于“个体理性”还是“集体理性”,终归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收益预期”。由于其双方信息搜寻、信息甄别等能力的差异,“强势信息主体”会使约束双方的“协议”蕴含着不利于相对方的规定;对非零和博弈双方应当有约束效应的“相互善意”的某些伦理规范,对于大多数信息主体而言,“从来只能抵抗微不足道的诱惑”,因而非零和博弈实质上多属非合作博弈,信息主体间利益实现程度的差异难以真正消弭或缩小。在非零和博弈维度,信息主体子系统内在具有非平衡性。
2.2.4 在信息主体子系统层面,“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由于位阶性、利益性、博弈性存在的信息主体内在具有非平衡性,因而,“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具可能性。比如:①位阶性存在的信息主体的非平衡性,会导致“强势信息主体”凭信息权力操控信息的“生产一传播”,从而造成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与侵犯等。现实中的“水军”博主、网络公关公司,共同制造了网上50%的热帖”,就是一种例证;②利益性存在的信息主体的非平衡性,会导致不同信息主体对信息存在状态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丧失,一些信息主体甚至通过制造信息超载、污染、侵犯以维护其利益,现实中的“黑客帝国”现象就是一种例证;③零和博弈的信息主体的非平衡性,导致的必是信息之量的对抗与质的对立,“信息战”双方你死我活的博弈就是一种例证。非零和博弈非合作的普遍性,使信息垄断、隐瞒、欺骗、攻击等信息污染或侵犯现象从未绝迹,甚至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
3 结语:“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可能
在信息生态平衡与否,规定于作为子系统的信息主体、信息技术平衡与否的意义上,由于信息技术与信息主体无不存在内在非平衡性,因而,“平衡的信息生态”不可能。
博弈的构成要素范文2
摘要:一般的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为单一的层次,没有考虑到业主与承包商这一不同经济实体之间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从业主和承包商奖罚制度来看,是一种事后控制方法,从管理理论上讲是处于早期的确定型被动管理与被动反馈控制,无法实现动态优化激励控制,亦即实现系统全面的动态控制。基于此,文章提出从动态博弈角度,研究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主从管理博弈关系,从而建立合同管理基础上的水利建设项目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1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
1)从整体性上看系统构成要素的复杂性与密切相关性,给系统化组织管理带来的艰难性。水利建设项目系统主要为业主管理子系统、承包商子系统、监理子系统、监督子系统、政府管理子系统等组成,但这些子系统是由不同组织单位组成,即使是一个子系统还可能是由几个单位构成的,人员组成复杂,变动大,由此给项目系统化管理带来的困难表现为:系统统一指挥管理的困难,系统计划与实施管理的困难,系统人、财、物管理的困难等。
2)存在环境的固定性决定了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社会性。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相对巨大,建设完毕以后搬不走,将长期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他的社会胜(即主要是考虑其社会效益),亦即投人使用后所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益。wWw.133229.COm具体讲,必须考虑其社会性的特点是:项目必须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重点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给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影响;质量管理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3)建设项目系统化管理过程的一次性与科学规律性。建设项目系统化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点,不可能有完全重复的2个项目,但任何建设项目的管理,都有其科学规律性,具体表现在构成要素相同,程序与过程相同,系统化管理方法相同等。
4)从目标特点上看存在目标的不一致性与一致性的矛盾。水利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并不能代表各子系统、各单位的目标一致性,具体来说,对于建设项目的业主追求的总体目标是:投资最小、工期最短、质量最佳、早日建成投人使用以后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最大化;对于承包商追求的目标是:从事该项工作可给本企业带来的利润,对于建设项目本身的效益并不关心。因此,从各个参加单位来看,追求的目标具有不一致性。但由于各个承包商能够保证其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建设项目的完成,即按照业主的要求在保证总体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具体企业的分目标,因此又具有追求目标的一致性。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过程本身就是目标一致性与不一致性矛盾的统一,这就需要从业主、从对策的角度出发,通过动态博弈,来建立以业主为主体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5)水利建设项目的多承包商特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工程项目管理一般采用分段管理的方式,即将工程项目分为若干段,如某一大坝、输水洞、溢洪道、厂房、机电、金属结构等工程项目。按照该方式分别进行招投标选择,就形成了一个业主单位与多个承包商之间的分段工程项目管理。各个分段工程的完成,形成了整体项目的完成。
2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博弈浅析
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局中参与人:即业主与承包商。其中建设项目业主是管理的主体,是在行动中优先进行决策的,其目标是在保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资、最短的工期(与计划的投资额、工期误差最少)完成建设项目的实现;其决策行动为表现在合同、监理等基础上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但当其决策时,并不知承包商的具体决策;其具体行动受到国家政策法规、水利建设项目的具体客观规律、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含地理位置与项目技术等)的限制;其获取的信息与承包商相比是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方式。承包商是管理的对象与客体,是在行动中处于从属的后决策,表现为根据业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的决策,做出企业决策,即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与财力投人到工程项目中去,其目的是获取企业的最大利润;其行动受到业主通过合同的限制、企业具体人才物资源的约束等;其获取的信息与业主相比是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方式。
从一个具体水利建设项目来看,一般为一个项目业主,一个或多个承包商,这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合作博弈。利益分配是以招投标确定的合作者、计划工期与质量技术要求、资金计划为基础,从而建立合同管理基础上的动态博弈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3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
.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内容
3.1.1激励的内容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激励的主要内容为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榜样激励运用传统的思想工作,评选与树立典型,科学适度的宣传,使承包商受到激励,这一方式目前广泛采用;目标激励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与激励机制,使承包商努力达成与业主的计划目标一致,在完成或提前完成的前提下,予以经济上的补偿,其为激励的主要内容。实现系统的整体项目管理可控性。目标激励需要制定科学的标准,太高或太低将为激励行动产生偏差甚至是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系统整体项目管理的失控。
3.1.2约束的内容
建设项目管理约束的主要内容为压力约束、纠偏约束、协调约束。协调约束是通过沟通与协商,正确运用说服、批评、教育等手段,使承包商遵守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统一纪律、规范与系统规则,更加明确本类约束设置的目的、意义,提高约束的功能;纠偏约束为承包商一旦工作内容和进度与业主要求的内容与进度产生偏差,将受到经济上的惩罚。承包商为了实现本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将调整企业的投人,使偏差缩小到最小的程度,从而按照系统整体目标方向运行,其与系统激励相互统一构成了系统的可控性。
3.2建设项目管理激励与约束的形式
3.2.1激励的形式
建设项目管理的形式主要为合同激励、理想激励与报酬激励。其中合同为一切激励与约束的基本形式,一切激励与约束需要通过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理想激励不体现在合同形式上的,可以通过开会表扬等方式来完成理想激励,但今应通过建立水利建设项目市场的企业信用、企业参与水利设项目的后评价等方式建立企业的档案,为承包商的资质评定和今后参与其他水利建设项目提供依据,实现理想激励的目标;报酬邀励全晦丰募体现在台同的内容上,给承包商完成相应工程量的报酬,结合约束予以经济上的奖罚。
3.2.2约束的形式
建设项目管理约束的形式为规范约束、处罚约束与风险约束。通过规范化的合同制定、监理制度与实施方式等使经济处罚与风险约束发挥作用。合同的规范与项目具体管理的规范是实现约束的依据。
3.3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主要目标
通过以上内容与形式,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质量管理目标、资金管理目标与工期管理目标。其中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为我们项目管理的核心,这里我们把它作为约束,即不满足质量标准的工程,将一切重新施工,产生的损失完全由承包商承担;在制定资金管理与工期管理计划目标方面,通过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地对承包商实施激励与约束,实现资金与工期计划和实际的结果偏差最小,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系统的优化控制与协调。
博弈的构成要素范文3
「摘要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的加剧,财务管理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断提高。文章介绍了动态环境下的柔性战略观,进而提出基于柔性思想的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整合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深刻变化是: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我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转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战略变革与创新等问题。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提出转换或变革要求,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资金支撑和关键后盾。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财务战略,保持其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柔性战略观的提出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转变——从刚性财务转向柔性财务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三、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整合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各要素间的整合
成功的财务战略需要依赖协调过程才能使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企业应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只有当所希望的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能力、组织、活动等得到改变并达到彼此协调时,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才有保证,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选择利用每一个要素,并将其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不断强化的柔性系统的过程(刘益、李垣等,2005)。在一个相对多变而复杂的非均衡环境中,柔性财务战略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具体如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战略与企业财务组织、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体系。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
1.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总是要求企业对财务资源和能力根据环境变化与目标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整合和变动。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从根据计划分配资源转变为注重资源本身的多用途和适应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来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另一方面,要求财务能力从原来单一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计划性管理转变为灵活、快速的集成化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财务资源或财务能力的单纯影响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按照新战略及其实施要求对二者进行重新整合,拓展财务战略的形成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为战略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可行区域和更合理的选择标准。
2.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是在高度复杂化并不断变化的非均衡环境之中进行的,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柔性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包括价值观和创新意识)与配备对财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3.财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财务活动加以落实,财务活动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和土壤。一般来说,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以及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体现出不同的财务活动特征。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拥有或可以整合的资源、能力和组织结构实施战略变革和创新,是财务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
博弈的构成要素范文4
关键词:博弈论;人力资本保险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博弈论下的保险业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本增值初探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2日
一、博弈论及其构成要素
博弈论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是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博弈论所分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者或参与者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个参与者的行动或战略的方式,它指的是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每个人都要考虑别人的行为怎样影响自己的选择。现代博弈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六个:
一是参与者。博弈的参与者至少有两个。单人博弈已经退化为一般的最优化问题。博弈论假定所有参与者都是机智和理性的。
二是行动集。规定每个参与者可以采取的行动集合。
三是时序。游戏规则中规定的每个参与者决策的先后顺序。
四是战略。战略是可供博弈参与者选择的行动空间。
五是信息。参与者决策所依据的信息。
六是报酬。参与者得到的效用或期望效用,是一种可评价的结果。
二、人力资本的涵义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之一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就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通俗地讲,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企业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其经济效益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
三、劳动者与企业选择人力资本增值的博弈
人力资本的增值对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本的增值对于增值者本人将来继续受雇于原雇主或另谋它职都是有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引起报酬的增值。从这种角度上来讲,人力资本的增值,对于增值者本人和企业都是有益的。人力资本多是教育、培训、实践与积累的产物,因此它具有生产成本。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员工不会主动地对自身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企业应负责对员工进行培训,即培训成本由企业承担。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则认为,由于培训能增加员工未来工资收入,有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因此员工应承担培训成本。其实,无论企业还是劳动者本人,是选择人力资本增值还是选择不增值,不是由增值成本谁承担来决定,而是由最终收益决定的。假设劳动者和企业正在决定是否进行人力资本增值,双方会受到对方决定的影响。该博弈可能的结果由如图1中的得益矩阵给出。(图1,注:1、(X,Y)=(劳动者得益,企业利益);2、Y表示选择人力资本增值,反之则是N)
从上述得益矩阵可以看到,如果劳动者和企业都选择进行人力资本的增值,劳动者将得到收益5,而企业将得到收益12。如果劳动者选择进行人力资本增值而企业不选择,则劳动者得到收益为-2(因为劳动者付出了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企业得到收益2(由于劳动者人力资本增值,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如果劳动者不选择人力资本增值而企业选择,则劳动者得到收益1(属于被动的人力资本增值),而企业得到收益为-2。如果劳动者和企业都不选择人力资本增值,则各自的收益均为0。从上述博弈结果来看,劳动者和企业都没有上策,并且也不存在纳什均衡。并且在上述的博弈中,两博弈方都是同时行动的。在各种博弈类型中有一种博弈为序列博弈,即各博弈方依次行动。还以上述博奔矩阵为例,如果企业做出明确选择:进行人力资本增值(往往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都会选择人力资本增值),则劳动者(假定为理性的)也会选择人力资本增值,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益。这就是劳动者为何最终选择了人力资本增值的原因。
四、保险业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本增值策略
(一)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众所周知,保险公司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与业务进度有关,在资源的分配上把更多的激励费用拨给了外勤业务员,但对于业务的推动者而言,内勤管理干部,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同样也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年度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在时间节点内逐个激励,确保保费任务的达成,如图2。
在上面的博弈模型中已分析出,只有公司明确选择了人力资本增值,作为劳动者才会选择人力资本增值。若公司制定了相应的有效的人力资本增值奖励制度,则显示出了公司选择人力资本增值的明确性,故而劳动者才会选择人力资本增值,以期获得奖励,得到较高的收益。实践证明,在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中,对中高层管理干部进行月度目标激励的效果远大于季度和年度激励的效果。激励及时地兑现,大大提升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很好地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为公司持续带来经济效益。
其次,保险公司对管理者的激励不仅仅局限在物质激励上,还应辅之以精神激励。定期召开隆重的表彰仪式,邀请管理者的家属来到表彰会现场,授予优秀管理者荣誉称号,让他们的家属见证他们的付出与成长,增强管理人员的团队凝聚力和企业主人翁责任感,让他们自发地去进行人力资本增值投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本增值的投入成本。
再次,对于中层以上的关键管理人员引入年薪制,相比较绩效工资制而言,年薪制让劳动者对于薪酬更具有想象的空间,而且更有助于管理者形成企业主人翁意识,与公司同步成长。但在实践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即激励的程度要与人力资本的增值成正比。否则,在重复博弈中,劳动者有可能放弃人力资本的增值。
最后,加大授权力度,加大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关联度和工作交叉的频次,赋予他们更多职责,让中高层管理人员掌握更多技能,这也是一种人力资本的内部投资方式,而且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也是一种最为经济的投资,但产出的效益相对较大。
(二)把握好人力资本增值的方向。与保险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增值程度相比,保险公司人力资本增值的方向显得更为重要。在众人眼里,保险公司就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保险公司的培训也是所有行业中最为专业和有效的。但即便如此,保险公司的内部培训有的时候并不能给人力资本带来增值,进而也就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必须要立足于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在激烈地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难以模仿和替代。比如,太平人寿在保险市场上坚持走“三高”战略,目标是成为市场上中高端人群的保险服务商,因此其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投入很大程度体现在完善的培训体系上,如卓越经理人培训、内勤管理干部研修培训等。让中高层管理者定期集中培训,不断研究和探讨当前中高端保险市场的需求,为公司决策者提供了强大的智囊团队。在这样的发展理念下,太平人寿自从回国复业10多年来,每年的复合增长速度都在50%以上,远高于市场的平均增速。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各项活动都必须以企业战略为指导,中高层的人力资本增值更不能例外,中高层的人力资本增值方向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基准,不能也绝不准偏离企业战略所规定的大方向,否则人力资本的增值是无效的。另外,保险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在以企业战略为基准进行人力资本增值时,也不能忽视市场导向的功能,应以此作为保险公司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方向,只有这样才不会脱离市场,落后市场需求。因此,保险公司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本增值方向有应采用如下发展模式,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战略为基准”。可用逻辑图形表示。
(三)完善内部管理流程。由前文可知,保险业中高层管理者的人力资本增值可通过激励机制来实现,但如果没有完善的激励管理制度,也难以产生效益。
第一,对于中高层管理者的激励而言,要定期做好绩效追踪和反馈,没有追踪和反馈,管理者会认为公司对此项工作并不重视,进而也会放弃自身的人力资本增值念头。除此之外,应结合负激励政策,做到奖罚分明,对于没有完成目标的管理者,应采取必要的绩效干预措施,实施绩效辅导,如定期举办绩效述职会等。
第二,在加大对中高层管理者培训力度的同时,也应做好培训管理工作。如,在培训前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或培训协议等,通过协议的方式来规避保险公司人力资本投入的风险,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这样管理起来更有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保险公司加大力度推行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积极性。此外,对于中高层管理者返校进修的人员实行按司龄长短进行比例报销(具体可参考表1)。鼓励中高层管理人在工作之余进行学历或技能的提升,实现个人人力资本增值,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公司。
第三,在推行年薪制的同时,更应完善薪酬结构,引入宽带薪酬体系,明确各加薪要素,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宽带薪酬更具有导向性,他们会努力让自己的人力资本增值,进而获取更高的薪酬待遇,进入更高的薪酬区间。
第四,完善保险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增加中高层的危机意识,迫使他们加大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入,形成一种“鲶鱼效应”,在中高层管理中引入末尾淘汰制,让中高层管理人员时刻具有危机感,进而主动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四)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本增值氛围。上文提到的人力资本增值的要素都是从一些制度上来进行引导和说明,而对于管理实务中,作为人力资本的主体——员工来说,情感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提升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来说,仅仅靠一个中层管理者或高层管理者进行人力资本增值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企业的全体员工或大部分员工都进行人力资本增值,才能够达到人力资本增值的规模效应,进而大幅度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一个企业要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本增值氛围,最好的方式是将企业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因此,加大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力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高层管理者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
五、结论
保险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投资一直是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决策者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管理难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的保险主体不断成立,新的保险公司不断涌入各地市场,行业内的挖脚不可避免。对于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不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面临的只有死路一条,中高层管理人员会因为自身的人力资本没能实现增值而毅然离开,因此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只要保险公司积极主动加大对中高层管理者实施人力资本增值计划,他们才会积极地去回报公司,为公司持续创造价值,实现双赢的局面。正所谓公司爱人才,取之应有道,而这个道就是一种方法和管理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友根.人力资本出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1.
[2]徐传谌.论企业家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博弈的构成要素范文5
关键词:民间艺术;生态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失衡;衰落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
民间艺术的生存以及民间艺术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民间艺术系统又属于社会系统中的一环,民间艺术能否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主要是看其自身子系统能否有序、健康运转,并且能与社会大系统协调发展。民间艺术有自身的构成和生存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民间艺术生存的机制和原理如同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所以我们也借助这一概念和理论,建立民间艺术生态系统,研究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规律。
研究民间艺术的生态系统理论,是为了认清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它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它生存或衰落的情况的认知上,我们必须跳出民间艺术本身的局限,将其放归人类生态圈之中,从更大的、更高的角度和视野来“观察”,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本质上了解和掌握它的发展脉络、生存机制以及变化规律等。
一、民间艺术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结构
民间艺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民间艺术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文化的功能规制(观念、思想、信息)所联结的庞大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因素众多并具有高度协调和适应能力的稳态系统。民间艺术就是在这个生态平衡的系统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
民间艺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农村的社会环境、民间艺术功利功能、民间艺术观念、民间艺术形式。各要素之间有着严格的前后承接关系。这些要素之间是以社会环境规制民间艺术观念――民间艺术观念规制民间艺术功能――民间艺术功能规制民间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形式强化社会环境的营造的链式方式发生作用的。社会环境是民间艺术发生和发展的最原始基础,也是民间艺术生态链完整和稳定的最根本要素。它特殊的构成(地理区位、地理环境、历史演变、地域文化、生存方式等)产生了与之相匹配并为之服务的民间艺术思想观念,这个观念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以求生、趋利、避害的方式表达的生命诉求。民间艺术功能自然且必须成为满足这种诉求的“道具”,承担起人们世俗生活中生命诉求的功能载体。作为功能载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也自然服务于它的生存目的,实现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单纯的、唯一的目的性也塑造出了确定和模式化的民间艺术存在形态。民间艺术形态在社会环境中的普遍存在又成为社会环境构成的一部分,强化和稳固着社会环境的现实“模样”。这样就形成了民间艺术生态系统的一个循环,这种循环永不停息的流动,一直延续下去,构成民间艺术生态系统的稳定结构。
民间艺术生态系统的生态链是单向向下传导的,构成严密且牢固的链接关系,使得民间艺术以自有的传承机制延续。这个生态系统一直呈动态稳定状态之中,但是生态系统各因素在社会的变化发展中一直处于波动之中,生态链环环紧扣,息息相连,维持稳定。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必然会构建稳定的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必然会破坏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甚至使其衰落、消亡。民间艺术生态链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平衡是动态方式。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变化的、有活力的,社会构成的各种要素总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各种要素、矛盾总是相互碰撞、博弈,影响着社会的走向,也影响到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迁。处于社会环境中的民间艺术也是“随波逐流”处于动态之中,但是这种动态一直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的稳定性使得民间艺术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当外部环境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一旦到达一定的阈值,它便发生作用将其调控回来,以维护民间艺术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但是民间艺术生态系统也不是十分牢固的,生态链的单向性具有脆弱性,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断链,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将会造成整个系统失衡。
二、民间艺术生态系统失衡
而事实上,民间艺术生态系统正处于失衡的状态。当下,经济全球化,便利的交通拉近区域之间的距离,信息交流空前快捷,文化的交流异常活跃,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冲击着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模式。在民间艺术生态系统之中社会环境最为重要,其变迁对民间艺术产生深刻且致命的影响。农民走出了曾经封闭的生活区域,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他者迅速碰撞而趋于大同,人们逐渐抛弃了固守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不再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祭祀鬼神上,摆脱尊神惧鬼心理的规制、束缚。他们开始思考人类真正的存活意义,追求个体的生存价值。这种观念的变化根本上冲击着民间艺术观念的基础,人们对民间艺术的“信仰”的丧失造成民众对民间艺术功利功能需要的丧失,从而影响到民间艺术在民间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存在的必要性。[1]这种情况下,民间艺术生态链环节出现了断裂,生态系统失衡。
民间艺术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否,是生态系统结构张力和聚力博弈的结果,而二者的强弱则由民间艺术各构成要素的发展能否匹配它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造成。在民间艺术生态系统的匹配中,当结构张力和结构聚力能耦合并进时,两者则具有结构中和的意义,能够生成整体动态平衡的价值。一个整生化程度持续发展的系统,是结构张力和结构聚力均匀发展并且平衡统一的结果,如果结构张力大大地超出结构聚力,将无法保持整体的稳定,不可避免地走向震荡和解体,也就无所谓整体存在与发展或曰系统生长了。反过来如果结构聚力大大超过结构张力,也会使系统失去动态平衡,在弹性与活力的逐步减少中,可兼容性和相通融性的自由空间被压缩,整体不可避免地走向沉寂与僵死,也同样谈不到系统的生存与发展。[2]就民间艺术生态系统而言,其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下,正处于结构张力大大超于聚力,迫使民间艺术的生态系统各因素发生失散,生态系统发生解体的状况。而系统解体的结构,必然是民间艺术走向衰落和灭亡。
一个完整的民间艺术生态系统是生态审美价值、生态功利价值、生态艺术价值三位一体的总和,也是认知关系、实践关系、日常生存关系与艺术化审美关系的整生化结果。当这种总和和整生化在社会的变革之中出现分散时,生态结构的整体与各部分首先进行自我调节,以维持稳定;当系统因外部原因产生极大的震荡时,系统自调节余地丧失,潜力耗尽时,系统则变革自身的结构与属性,以适应外部变化的环境,以形成与新环境的动态平衡。而这种变革了的结构和属性以及新的平衡使得传统民间艺术生态平衡终止,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民间艺术的性质,继而相应地改变了它的表现形式、造型元素、构成方式、符号意义、思想观念等等。
三、民间艺术生态系统失衡具有必然性
民间艺术是人类生态圈内的一环,不能独立存在。生态圈有着自身的生存之道,那就是总是要保证生态平衡与和谐。它驱使该系统中所有的因子实现同式运转,复合整生,构成生态审美文明的大整生。民间艺术的发展总是朝着适应这个大系统目标方向的,始终指向它所要要求的审美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的要求的。这是审美规律与目的依从生态规律与目的,在本质上是一种最终遵循生态规律的显现,这种规律是人类不可抗衡的。陕北民间艺术的整体衰落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它旧有的模式与新时代大众日常生存审美的对应性与匹配性发生偏差,它的生存价值与大众内在审美需要的统一性遭到破坏,这就势必会被新时代所抛弃。
民间艺术的构成包括有民间艺术的物质载体,民间艺术的思想观念内涵,民间艺术的功利功能,民间艺术的造型形式等。几者之间相互联系,它们缺一不可,又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构成民间艺术的本质属性,并匹配与它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在与民间艺术本体的关系中,社会环境最为重要,占有主导地位,是民间艺术生存的根本依存。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而社会对文化和艺术有着客观且确切的要求,只有民间艺术能符合社会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民间艺术思想观念是社会精神文化中的子项,它必然委身于社会文化的系统中,有着共同的发展方向和主流意识;民间艺术的物质载体的存在不能脱离实用功能的,它总是在满足民众某种物质性需求的前提下才有着存在的必要,尤其对于追求“益”、“善”功利性目的农民大众而言,他们至今不能欣赏纯粹的“形式之美”,对民间艺术的创作者来说,需要的才应该存在,需要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动机和动力。[3]民间艺术总是要服务于社会大环境的发展需求,与其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农村社会的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它迫使人们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存和生活方式,结果造成民间艺术功利价值、审美价值、创作主体身份、创作机制等要素的丧失和离散,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整生性遭受破坏。
参考文献:
[1]杨雨佳.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艺术百家,2010,(4):246.
博弈的构成要素范文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深刻变化是: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我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转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战略变革与创新等问题。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提出转换或变革要求,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资金支撑和关键后盾。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财务战略,保持其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柔性战略观的提出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 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 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 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转变——从刚性财务转向柔性财务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三、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整合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各要素间的整合
成功的财务战略需要依赖协调过程才能使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企业应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只有当所希望的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能力、组织、活动等得到改变并达到彼此协调时,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才有保证,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选择利用每一个要素,并将其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不断强化的柔性系统的过程(刘益、李垣等,2005)。在一个相对多变而复杂的非均衡环境中,柔性财务战略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具体如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战略与企业财务组织、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体系。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
1.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总是要求企业对财务资源和能力根据环境变化与目标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整合和变动。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从根据计划分配资源转变为注重资源本身的多用途和适应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来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另一方面,要求财务能力从原来单一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计划性管理转变为灵活、快速的集成化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财务资源或财务能力的单纯影响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按照新战略及其实施要求对二者进行重新整合,拓展财务战略的形成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为战略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可行区域和更合理的选择标准。
2.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是在高度复杂化并不断变化的非均衡环境之中进行的,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柔性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包括价值观和创新意识)与配备对财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3.财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财务活动加以落实,财务活动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和土壤。一般来说,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以及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体现出不同的财务活动特征。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拥有或可以整合的资源、能力和组织结构实施战略变革和创新,是财务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