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情况范文1
关键词:恩施州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可持续发展
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研究》(课题号:10BMZ045)的部分成果。
一、引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课题。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矛盾也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恩施州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凸显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资源能源利用率低, 服务业发展滞后等,这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虽然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恩施州在这些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如何彰显其比较优势是当前恩施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关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致使我们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总结尤其值得关注和深思,特别是在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即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变化;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三大规律的指导下,恩施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转型是当前乃至于今后努力的主方向。
因此,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认识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根据产业结构自身的特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优化升级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行为。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的情形下,恩施州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很有必要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很好解决的中心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二、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现状描述
(一)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概述
恩施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做法为: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大力推进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农村经济为主向城市经济为主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导转变,由整体解决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恩施州经济结构以民营化为主体,民营经济比重达到80%;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卷烟工业、水电工业、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工业、药化工业、建材工业,同时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实施园区战略,集团化战略和名牌战略,做强五大工业,把恩施州建成鄂西南重要的卷烟工业基地、洁净能源基地、富硒绿色食品工业基地、药化工业基地和建材工业基地;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烟叶、茶叶、林果、药材、畜牧、特色蔬菜等六大绿色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建设绿色产业州。
(二)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证分析
从2009年来看(这里选择2009年作为参照年份,主要是因为2009年恩施州产业结构首次由过去的“一二三”转变为“三一二”型,截止到2012年末仍然还是“三一二”型,以下同),全州生产总值(GDP)为249.18 亿元,是1952年0.86亿元的290倍,是1978年5.8亿元的43倍。扣除价格因素,1953~2009年年均增长5.6%。其中1953~1978年平均增长3.4%,1979~2009年年均增长7.5%。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4.91亿元、164.42亿元和192.86亿元,分别比1952年增长156倍、630倍和50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增长3.5%、9.1%和8%。其中,1953~1978年年均分别增长3.1%、5.9%和5.5%;1979~2009年年均分别增长3.9%、12%和10.3%。2009年,全州人均GDP为6337元(按公安户籍年平均人口计算),比1952年的46元增长137倍,比1978年增长33倍。扣除价格因素,1953~2009年年均增长4.2%。其中,1953~1978年年平均增长仅为1.4%,1979~2009年年平均增长6.4%。解放初期,恩施州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二、三产业极不发达。经过近60年的艰苦奋斗,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要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恩施州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52年的66:12:22调整为2009年的37.7:23.6:38.7,57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8.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11.6和16.7个百分点,特别是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顺序首次实现由一三二排列向三一二排列的转变,第三产业比重首次比第一产业比重高1个百分点,打破了长期以来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从表2来看,恩施州三次产业的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但扩大的速度不一样。通过表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第一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52.19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79.3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4%,其环比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2009年呈现出W型,其中2004年达到最低点,2006年达到最高点,两者相差30.3个百分点,说明恩施州第一产业的发展不稳定,具有很大的波动性;第二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29.50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49.6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5%,其环比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2008年都处于缓缓上升趋势,但从2008年到2009年开始出现下降状态,但环比增长速度还是达到4.6%;第三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36.67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1.3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1%,其环比增长速度除2005年之外,每年都超10个百分点,而且从2003年到2007年长达5年内的环比增长速度都几乎趋于10.8%的水平。这说明恩施州第三产业发展是很平稳的,到了2008年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好转,恩施州旅游业不断提升,恩施州第三产业开始出现快速增长期。
因此,从三次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恩施州三次产业规模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规模增加的幅度最大,从2002年到2009年增加了近1.2倍多。也就是说,恩施州三次产业从2003年到2009年期间,产业规模都在增加。然而,从各自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恩施州三次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的变化状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中第一产业呈现出太大的波动性,这说明恩施州农业的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太大,甚至可以说恩施州农业的发展基本上没有一个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从而导致其发展表现出不可持续性,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特点;第二产业总体来看还比较稳定,从2003年――2008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都趋于逐步上升态势,只是到2009年有所下降,但是发展的速度不大。由此可以基本判断恩施州的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前进性,但其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速度不高,这对恩施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太有利,更不太有利于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绿色转型;第三产业相对第一、第二产业来看,其发展水平是最稳定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交通条件的改善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之外,还说明恩施州在第三产业发展中有引起了一定的重视。这多少有利于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的实现。
三、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理性判断
产业结构合不合理直接关系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般而言,一定区域的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越高,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越好。同样的,一定区域的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又会直接反应出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程度,也就是说,一定区域的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越合理;反之,则相反。因此,判断某一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的质量状态加以判断。为此,从恩施州三次产业内发展的质量水平来加以具体认识。
(一)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表2中的数据,我们通过计算得到恩施州农业内粮食、烟叶、畜牧、茶叶、蔬菜、林果、药材等几大主导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的统计数据如下表3所示:
说明:该表中的数据是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计算而得,其中药材平均增长速度只算到2004――2008年间
根据表3所表现出的数据,总体上看,恩施州农业在2003年到2009年,这8年的发展过程中,7大支柱产业除粮食生产和烟叶生产两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处于负增长之外,其它5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都趋于正增长状态。可是,从各自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从2003―2009年,恩施州的畜牧、茶叶、蔬菜、林果、药材的增速基本处于良性增长,而粮食和烟叶都处于波动状态,特别是畜牧、蔬菜、林果和药材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茶叶基本上处于平稳增长状态;关于粮食和烟叶的增长,之所以具有波动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方面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到产业布局的影响。 纵观恩施州农业内七大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来看,农业产业的发展总体质量在不断攀升,产业内的结构水平在不断提升,从过去以粮食、烟叶生产为主逐步向以茶叶、畜牧、蔬菜、林果、药材等综合性发展为主的方向发展,突破性发展药材、林果和蔬菜产业,重视畜牧和茶叶的生产,不放松粮食的生产,结构性减少烟叶的生产,根据自身优势,努力实现恩施州农业综合化、规模化、一体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工业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表2 中的数据,我们通过计算得到恩施州工业产业内业内卷烟、电力、建材、矿产、药化、食品等几大主导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统计数据如下表4所示:
说明:该表中的数据是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根据表4所表现出的数据,总体上看,恩施州工业在2003年到2009年,这8年的发展过程中,六大支柱产业除卷烟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处于负增长之外,其它5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都趋于正增长状态。从各自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 建材、食品加工和矿产业地增长基本处于良性之外,其它产业都或多或少处于波动状态,特别是建材业的发展增速是很快的,矿产业除了前两年增速是负值之外,其它时期都是正增长,并且增速很大;卷烟、电力的增速的波动性是很明显的,这一方面受到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资源开发的限制。总体来看,恩施州工业的发展表现出不环保、不持续,外生增长强、内生增长弱,科技含量偏低、资本密集度偏高的特点。因此,恩施州第二产业内结构优化升级亟待解决。
(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根据表2中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恩施州服务业产业内商贸、交通、房产、金融、旅游、通讯等六大主导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统计数据如下表5所示:
说明:该表中的数据是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根据表5所表现出的数据,总体上看,恩施州服务业在2003年到2009年,这8年的发展过程中,六大支柱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趋于正增长状态。并且旅游业和通讯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0个百分点,甚至于通讯业超过了400个百分点。可见在这一期间,恩施州的第三产业发展是非常迅猛的。从其环比增长速度来看,除了金融业的增长具有波动性之外,其它行业的发展都大致趋于稳定上升态势,特别是通讯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是很快的,而房地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次之,商贸和金融业的发展就相对滞后一点,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相对来说就严重滞后了。
四、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及对策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恩施州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恩施州产业结构在转型时期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突出的表现在农业发展不稳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太大,表现出不可持续性,并且产业内主导产业也表现出不明显的状态;工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速度不高,特别是产业内个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还是普遍存在着;服务业的发展虽然表现出突飞猛进,但发展的基础薄弱,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造成服务业的内部出现太大的瓶颈。因此,当前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新的机遇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何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改变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无法缩减的困境,扭转结构升级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拓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等。基于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举措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实力,提升利用核心技术资源的能力, 加快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此,针对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这一现实状况,特别提出如下个人几点建议:
(一)建立产业间协调联动机制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都促使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是产业间协调联动机制的建立,充分利用产业间联动机制,紧密围绕主导产业,平衡各产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规模,这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势所趋。当前,产业发展的规模日益壮大速度越来越快,也势必要求各大产业在充分发挥传统产能的前提下,实现产业间合理机制的建立,从而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最终实现产业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坚持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这三个“缺乏”集中起来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被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自主创新,不是放弃技术引进,而是要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且还包括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自主创新,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重点跨越。
(三)充分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各县市要按照恩施州调整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加强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要完善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各类投资的方向。配合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后制定出台了汽车、水泥、电解铝、钢铁等行业的产业政策,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和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扩张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积极合理地引导投资的流向
在积极引进资金的同时,也要通过有关政策措施的导向,使投资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调要求基本上趋于一致,改变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格局。由注重引进规模转向重视外资引进质量,有选择地引进外来项目,减少一般性产业项目的引进,限制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引进,鼓励设立研发中心。
参考文献:
[1]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刘勇.经济发展与地区产业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
企业信息化情况范文2
【关键词】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措施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增强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首要举措,也是当下制造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但不可避免的是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为此,需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以及信息化产品的供应商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防范,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分析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主要是采用CAD/CAM/CAPP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采用MEP/ERP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则是为了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科学化,管理流程信息化;采用CMS等、等进行制造企业信息的搜集,逐渐形成集设计、制造以及管理为一体的计算机综合集成制造系统,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料整合起来,并将其扩展到制造企业外部。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本质来看,就是实现制造企业各个层面的信息化,使得企业整体运营逐渐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由此可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企业信息化的建立,它是一个信息化系统的革新,对制造企业而来,更像是一场信息化革命[1]。然而,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虽然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当下企业管理格局的改善,但是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信息化建设之外,还需要对周围的风险源进行及时的侦查,分析风险源的源头,做出最佳的风险处理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
高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属于高科技的信息化应用,这类信息化技术对于制造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搜集大有帮助,但是该类型的技术牵扯信息内容过多,是多种综合技术的结合,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初步建立信息化的制造企业而言,这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合理化的有效控制,无法预测信息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偶然现象,对于风险的发生不能做到及时的防范,进而给制造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风险。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软硬件设备的购买、软件系统和信息支付企业的服务费用等等。除此之外,还涉及一些隐藏费用,例如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的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信息化系统安全维护费用等,致使制造企业耗费大量的资金费用,给企业的资金流转造成阻碍。此外,由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预算和实际花费资金差距过大,会造成制造企业运营的资金短缺[2]。此外,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需要花费几十万或是几百万资金用于整个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调整,使其满足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由于对信息化的陌生,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匮乏,忽略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导致客户信息资料的泄漏,外来病毒入侵,引发整个信息系统的瘫痪。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风险防范措施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措施的应用是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营大有裨益。此外,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防范,还能减少因风险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3]。以下则是笔者结合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在查阅多方资料后总结出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必然离不开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其应用的信息化技术都是按照信息系统建设的总规划,按部就班的采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因而,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中,需要根据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目标和阶段性计划,找准技术的切入点,按照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层次,进行风险防范。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防范措施。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因素的发生,必然造成制造企业的经济损失,治愈资金损失额度大小,则完全取决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风险管理。比如,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处就制定好严密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安排管理人员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进行预算统计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监控,一旦发现隐藏风险源及时进行处理解决,降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额外的风险资金投入[4]。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风险防范。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风险防范,需要从制造企业信息化内部进行管理和风险监测。由于每年制造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安全风险维护,基于此,可用这笔资金进行信息化风险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日常信息系统的维护当中,一旦发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漏洞,采取防火墙措施,避免客户资料的外泄和外来病毒的入侵。其次,加强客户安全意识的提升,采用邮件形式,告知客户安全操作流程,便于客户的风险防范。
结语
综上所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增强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首要举措,也是当下制造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此,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规模也日趋大型化发展,而网络信息系统也呈现多样化。此种情况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必然存在多处风险,进而影响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基于此,还需要找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各项风险因素,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评估,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祝连波,穆好新.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源的识别研究[J].施工技术,2011,40(16):89-91,101.
[2]张小凤.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供应商“绑架”风险探析[J].会计之友,2014,(12):72-73,74.
企业信息化情况范文3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国家统计局从1996年就对信息化综合评估指标进行研究,相继了信息化水平总指数Ⅱ和信息化评估指标ⅡE等。国家统计局经过多年对信息化评估指标的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指数IDICN来进行分析与评估信息化水平。目前,企业信息化传统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库存资金占用率(%)、资金运转效率(次/年)、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等6部分21个指标组成。该指标体系包括信息化重视度(分)、学习的电子化水平(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决策信息化水平(分)、网络性能水平(分)、计算机联网率(%)、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网络营销应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人力资源指数(分)、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增长指数等,这些指标能较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传统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状况。
二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信息化
作为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云计算企业信息化模式的出现,传统指标评估体系不能全面地评估云计算模式下的湖南企业信息化水平,决策管理者急需构建新模式下的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在郭春丽等研究论文基础上,添加及更新了17项云计算信息化水平指标,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湖南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分来评估湖南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和水平。上述指标较全面地包涵了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各方面情况,如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经营信息化水平、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能力、企业信息化响应速度、企业绩效、信息技术对决策的支持状况、企业信息化安全水平等方面,可帮助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较真实地全面的测量和评估。
三总结
企业信息化情况范文4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分析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主要是采用CAD/CAM/CAPP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采用MEP/ERP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则是为了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科学化,管理流程信息化;采用CMS等、等进行制造企业信息的搜集,逐渐形成集设计、制造以及管理为一体的计算机综合集成制造系统,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料整合起来,并将其扩展到制造企业外部。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本质来看,就是实现制造企业各个层面的信息化,使得企业整体运营逐渐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由此可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企业信息化的建立,它是一个信息化系统的革新,对制造企业而来,更像是一场信息化革命[1]。然而,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虽然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当下企业管理格局的改善,但是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信息化建设之外,还需要对周围的风险源进行及时的侦查,分析风险源的源头,做出最佳的风险处理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高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属于高科技的信息化应用,这类信息化技术对于制造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搜集大有帮助,但是该类型的技术牵扯信息内容过多,是多种综合技术的结合,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初步建立信息化的制造企业而言,这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合理化的有效控制,无法预测信息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偶然现象,对于风险的发生不能做到及时的防范,进而给制造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风险。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软硬件设备的购买、软件系统和信息支付企业的服务费用等等。除此之外,还涉及一些隐藏费用,例如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的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信息化系统安全维护费用等,致使制造企业耗费大量的资金费用,给企业的资金流转造成阻碍。此外,由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预算和实际花费资金差距过大,会造成制造企业运营的资金短缺[2]。此外,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需要花费几十万或是几百万资金用于整个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调整,使其满足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由于对信息化的陌生,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匮乏,忽略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导致客户信息资料的泄漏,外来病毒入侵,引发整个信息系统的瘫痪。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风险防范措施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措施的应用是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营大有裨益。此外,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防范,还能减少因风险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3]。以下则是笔者结合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在查阅多方资料后总结出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防范措施。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必然离不开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其应用的信息化技术都是按照信息系统建设的总规划,按部就班的采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因而,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中,需要根据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目标和阶段性计划,找准技术的切入点,按照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层次,进行风险防范。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防范措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因素的发生,必然造成制造企业的经济损失,治愈资金损失额度大小,则完全取决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风险管理。比如,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处就制定好严密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安排管理人员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进行预算统计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监控,一旦发现隐藏风险源及时进行处理解决,降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额外的风险资金投入[4]。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风险防范。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风险防范,需要从制造企业信息化内部进行管理和风险监测。由于每年制造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安全风险维护,基于此,可用这笔资金进行信息化风险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日常信息系统的维护当中,一旦发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漏洞,采取防火墙措施,避免客户资料的外泄和外来病毒的入侵。其次,加强客户安全意识的提升,采用邮件形式,告知客户安全操作流程,便于客户的风险防范。
企业信息化情况范文5
关键词: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
针对汽车维修行业来说,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在相应的技术手段或者是相应的技术方式的引导下,已然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针对不同的企业,也应该有相应的模式与方法,结合自身的企业特点采取不同的信息化管理形式,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利益,解决汽车维修企业本质的技术问题,才是真正的有效措施。
1.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涵盖的内容
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所涵盖的内容是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建立,基本形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自身汽车维修企业的情况,有效建设能符合信息技术要求的各类型的业务和管理制度,补充和更新完善本企业的各类管理制度,促使整个企业经营模式更加有序发展。(2)针对自身汽车维修企业,建设两个基本管理数据库,基本包括本企业以经营和管理为中心的实际数据和基本关系,另一个是企业高层在经营管理中的决策信息数据库。(3)针对自身汽车维修企业的情况,建设相应的自动化以及信息管理系统,从整个汽车维修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信息中,提取每一项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为企业高层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有效数据。(4)针对自身汽车维修企业,建设企业内部信息查询平台,可以根据内部网络实现企业内产信息的自动化办公与信息查询,有效提升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5)针对自身汽车维修企业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海量的信息,补充和更新适合自身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信息资源。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企业经营信息,达到更多的宣传途径。
2.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2.1. 有效支持,适应竞争
汽车维修企业可以通过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支持,整理制定出更适合本企业经营模式。优化在经营过程中更多的环节,创建适合自身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结合市场信息反馈,有效提高企业高层针对汽车维修行业作出强有力的决策,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降低经营成本,获取更多信息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在降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运营费用。汽车维修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获取到更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外部信息。甚至汽车维修企业可以根据信息化管理对所进行车车辆维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还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需要,对库存进行信息化管理,合理的解决了配置配件库存量的问题,这些都是通过企业信息化管理,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的有效措施。
2.3. 掌握市场需要,提升汽车维修企业市场能力
利用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直接拉近了企业与客户的距离,有效地建立起从企业到供应商再到客户之间地关系网,可以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资源,把握汽车维修行业的市场消费能力,针对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模式,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从而有效提升了汽车维修服务质量,从市场中脱颖而出。
2.4. 完善信息化管理数据,促进企业高层决策,提升企业综合素质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从传统管理到先进管理模式的一种转变,针对自身企业经营模式,制定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创新管理理念。通过信息化管理,获取到更多的有利企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更加及时的掌控市场需求。提高企业内部高层针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数据分析能力,为企业发展作出更为正确科学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员的技术知识,通过信息化管理对汽车维修信息及市场信息的传播,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的综合素质。
3.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1)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安排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对汽车维修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使用情况进行培训学习,可以参考更多先进企业或地区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模式,根据自身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实可行规划。(2)汽车维修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在选用和建设上,需要按照汽车维修行业的标准规范,公开召集相关维修企业进行系统招标,可以由企业代表与系统服务商签订协议。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前,需要对本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宣传和相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培训,通过互联网接入,提升信息化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知识应用,制定出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操作流程,从而为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装启用打下良好的基础。(3)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在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满足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的各方面要求,执照各个管理部门的需求,有效地掌控企业经营的数据和信息,并且自动上传到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专用服务器,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经营活动及时进行查询和监控。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建议报表网上统计机制,把统计报表进行汇总统计,提升企业行政管理。(4)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客户建立起车辆档案,有效提高自身企业形象, 为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打下基础,针对客户咨询做出迅速正确地反应。通过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跟踪,具体掌握客户及所维修车辆的每个细节, 及时对客户进行各类维修建议,有效体现出个性化服务的市场需求性。
4.结束语
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进行统筹、循序渐进地完善企业信息管理。面对汽车维修企业目前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完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情形,更加需要企业及时对经营模式进行更新与补充。针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的复杂性,汽车维修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企业安排进行统一筹划,分步实施的方法,有计划实现汽车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卫,何玉梅.汽车维修企业实施CRM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5(17).
企业信息化情况范文6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理念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前状况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较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已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国家经贸委近期的调查表明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50%以上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70%以上接人了因特网,5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从总体上看,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0%基本实现信息化,中小企业中实现了信息化的比例则更低,可以说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平衡
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因企业类型、行业归属和所处地区经济状况而存在很大差异。从企业类型上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外向型企业、新近发展起来的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而中小企业、竞争性较差、效益较低、老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慢;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低。
(三)企业对发展信息化的认识普遍提高
有些企业已经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趋于增加。
二、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信息技术
(一)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信息时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非搞信息化不可。这不是企业主观上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客观互有联系和影响的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力量是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力,另一种力量是企业内部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动力。从企业外部看,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呈加速趋势,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对手层出不穷,科技竞争、营销竞争、市场和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这对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从企业内部看,为适应外部竞争环境,内部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都需不断调整、重组、变革,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1.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竞争力的可能性
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或者说可能性,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及其结合所起作用的结果。这种可能性表现在可能产生的经济性效应与非经济性效应上。
所谓经济性效应主要有①管理规模经济性效应。③范围经济性效应。④差异经济性效应。所谓非经济性效应主要有①促进创新。②优化决策。③树立信誉。④提高素质。
2.企业对信息化的有效管理是竞争力提高的现实保证
企业基于信息化提高竞争力的种种可能性和能否或在何种程度上成为现实,还取决于企业对信息化的管理。①企业搞信息化首先要对搞信息化的预期费用同不搞信息化的机会成本、信息化可能带来的预期效益同没有进行信息化情况下的预期效益进行比较。②当企业决定对信息化进行投资时,则应根据投资的目的或动机,把握好投资的时机、方向、重点和结构。③要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状态和动向,来决定与同类企业相比信息化应先搞还是后搞,并选择哪种信息化模式更适合本企业情况,以赢得真正的竞争优势。④企业决定搞信息化后还应对其实施条件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是需求分析,其次是对影响信息化进展的各种障碍包括数据基础、人员水平、技术条件等等因素进行分析。
(三)企业信息化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走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电子商务将面对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品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各国的对话与合作。这一切都是构筑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的。没有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使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
1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2.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
3.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e-commence需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调统一,网上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企业信息化和e-commece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5.实施政策倾斜,如提供拨、贷款,税收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花大力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1.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参与。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
2.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3.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包括软件、硬件、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系统维护等各方面的投资。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并使资金落实到位,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企业信息化是应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