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范文1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规划的前提,做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重点是要做好设计,实现科学设计是高水平规划的前提。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设计原则,只有坚持正确的设计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科学设计。
(1) 园林景观规划模型
一、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要指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设计人员运用专业的园林技术和工程技术对地形,花草,树木,建筑,园路等进行合理布局与配置的行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以及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园林设计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进行科学的园林设计对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坚持正确的原则,是实现科学设计的前提。在设计阶段要坚持的原则,笔者认为有三点:一是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二是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在设计中要融入生态学的概念。
(2)景观规划设计图
(一)为人民服务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主要指的是园林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城市居民的公共利益,提升城市居民的整体居住水平。为人民服务原则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把提升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作为自己的责任,要通过科学规划来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园林设计具有两种功能,一是经济适用功能,二是美观功能。经济适用功能是园林设计的第一个功能,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二是要服务于对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功能,要做好经济设计的原则,主要指的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按照投资限额设计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美观是园林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注重美观指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提高园林的欣赏价值,要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
(三)在园林设计中要融入生态学原理。生态学理念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它是人们对工业化浪潮下造成污染反思的结果。生态学的主要目的是要优化生态环境,为人类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园林设计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科学的园林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长远发展。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要达到融游赏于良好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 园林规划的具体措施
上文提到了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在探讨了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具体原则之后,我们就来详细论述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进行科学设计首先必须要做好都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其次是要增加绿地面积;最后是要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提高绿地绿量。
(一)做好都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城市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进行生态保护,而生态保护首先必须要做好都市公园的规划设计,要加强城市规划中的绿地建设,绿色植物对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等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减少环境污染。
(二)要增加绿地面积。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控制好用地面积,要增加绿地面积。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规划与高效利用,是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在园林规划中要把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两者要同步实施,这样可以保证城市绿化的顺利完成。
(3)绿地系统规划图
(三)要合理配置植物资源,绿地中的绿量要有显著提高。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根据用地性质的不同进行不同配置,要结合建筑物自身的功能,营造景观的要求来进行配置,要加强绿地中的绿量,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这样可以使得丰富的植物群落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既美观又环保。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实现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就成为了城市建设者的必然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实现科学的城市园林规划,本文详细分析了城市园林规划中必须要坚持的原则,而后又对城市园林规划的具体策略提出了一点建议。笔者认为做好园林设计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下功夫。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城市园林设计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园林设计中要高度重视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植物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范文2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景观;规划;问题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事业突飞猛进,园林景观建设已成为我国当代社会生活和城市建设中新的文化现象。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要在科学创新、统筹安排、结构合理、立体系统的标准上进行规划,将园林设计成为集生态、经济、功能、分类、管理于一体的城市景观。
一、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性
1.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环境问题已不陌生。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环保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净化城市的大气环境,减少空气中有害悬浮物的数量,吸收与阻隔城市噪声,调节城市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还可以保持水分,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因此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实施,是黑色工业化城市向绿色环保型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城市园林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2.有助于民族文化特色的发展
受网络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民族文化国际化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发展的潮流,但这种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得城市发展特色也逐渐消失。园林建筑是以自然的力量使得城市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因此,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对于促进城市建设民族化、地方化,展现民族文化特点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中国的城市景观成就发展的时候, 也应该静下来反思一下目前我国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摸索,现阶段我国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整体规划与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从大的方向来看,如今的国内园林景观设计师中,多数的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而且这些人有着较为陈旧的设计理念,落后的规划设计手段及文化品味的缺失,以至于我国的城市园林规划相对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及美感,导致设计水平整体较低。而有些城市,他们本身缺乏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缺乏有效而持久的监督系统以及制约措施,导致我国城市园林的整体建设以及发展水平降低。
2.自然生态的不合理利用
在我国如今的园林设计中,生态园林或许只是一个口号,如今的设计师打着生态园林的名号,却做着与实际相违背的事情。例如在生态园林的景观规划区,有的设计师没有尊重植物的生理学特性及地理原貌的特殊性,合理配置植物,而只是纸上设计,造成后期管理难度加大,景观也达不到其设计的预期。有些景观规划区的原生景观如大树、小湿地及坡地没有被因地制宜的利用,而是破坏后重新建造,自然生态就这样变成了口号。
3.景观设计被标准化、雷同化
如今的景观设计,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景观设计出现较为普遍的雷同现象。尤其随着计算机的使用,一些有关景观设计的新软件被开发,使得景观设计用新的设计手段进行,大大的缩短了景观设计的周期。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景观设计大大的被标准化,被雷同化。
4.对于园林规划中选择的植物品种具有不合理性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没有按着生态学中对于植物种植的要求,不尊重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及生理学特性,缺乏对于植物多样性及每一种植物生理学特性的考虑,品种配置过于单一以及植物宜生性考虑欠缺,不能保证园林生态景观效果的稳定及保持。
5.对于园林景观规划中缺乏设施及植物养护管理方面的涵盖
现在的一些城市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大量经费用于园林景观的建设,尤其会种植大量的名贵植物。然而,对于应该给予更加重视的园林日常管理却毫不重视,忽视了对于园林植物及设施的日常护养,导致植物的成活率低下,景观设施破坏严重,使得植物的生长不良,无法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在城市中的功能。
三、加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策略
1.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以及明确的功能要求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市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市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市民之所想,市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规划区域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景观规划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景观规划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景观设计对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居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居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居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2.现场施工项目管理
目标项目经理部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施工图进行汇审,确定图纸的正确性与适用性。项目经理要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线、施工条件等有关资料,对质量、工期、效益目标做出规划。目标规划工作从根本上决定了项目经理的管理效能,因此要及时组织项目经理班子成员对目标系统做出详细规划,进行目标管理。结合工程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的全局和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的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组织设计。
3.苗木质量的把握
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cm~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cm~3cm;播种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重量、采收年份、纯净度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自外地引进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发芽率达90%以上方可使用。
4.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目前,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不超过半年,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两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
四、结束语
目前,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极大地提高,园林绿化行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园林绿化工程要从规划、施工到后期管理都要严格认真、高度负责,努力打造出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也体现人文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园林精品。
参考文献:
[1]朱磊.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1)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范文3
关键词:城市景观 园林规划 设计方法
引言:现代化的城市园林设计,需要建立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利用给定环境中的一切空间,实现城市绿化范围的拓展。良好的景观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使公众获得更为良好的生活、休闲空间。这就需要园林设计者根据城市实际情况作出整体规划,注重本土自然环境对绿化植被的影响,从而设计出简约美观、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
一、城市景观园林的规划意义
1.1改善城市公众环境
随着经济条件的持续优化,公众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剧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何改善现有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法问题。而城市景观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公众营造更为健康协和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通过园林中的绿色植被,实现净化空气、调节空气适度、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的目的。此外,城市中园林景观的点缀,能够体现建筑之美、艺术之美,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为的休闲、锻炼空间,能够提高公众生活质量,有效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度。由此可见,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和建设,关系到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居住环境的优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景观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一方面,园林景观是社会活动的构成元素,应当与社会文化和公共环境之间保持和谐性。另一方面,园林景观又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为精神文明构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内不少地区利用园林建设形成了城市新风貌,为招商引资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整体而言,经济环境的发展使园林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而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明生活。
1.3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其创造元素往往取材于当地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人文建筑、特色景观等,这些元素通过提炼升华,以雕塑、铺装、小品等景观手法和布局形式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容易引起居民心理上的公民,增强居民的城市自豪感和幸福感,同时从侧面也向外展示了城市特色文化,以城市名片形式对外传播,为提升城市形象打下基础。
二、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法
2.1结合园林文化主题进行景观的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以此为园林进行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主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园林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这也使得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对于新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2.2以互动性园林景观为方向
在景观规划过程中,需要体现景观的互动性,从而实施景观设计和整体规划工作,为工作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地。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为目的进行,注重“景”的设计而忽略了人们的与景观的互动性。例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单一景观或局部景观的中心思想,人们在园林中的休闲活动也以“观”为主。根据现代心理研究与园林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多的注重景观与游人的互动,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虽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水景来提升整体景观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来达到互动的效果。虽然也有将水景喷泉设计成为互动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达到人们与经管的互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因以互动为方向进行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在水流上建设秋千式吊桥等方式使人们在进行景观观赏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娱乐活动,促进城市园林氛围的建设,在注重景观观赏价值的同时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娱乐性。
2.3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当前,城市土地资源警长,因此在园林设计中景观面积较小。这就造成了景观绿化面积相对较小,在设计中也以小型景观营造为主。在整体设计中充分利用立体景观,有利于绿化面积的增加,同时也能构建起更具拓展性和开放性的设计模式。在具体设计中,应当遵循景观植物的生长特点,针对植物生长期的不同变化,营造立体式绿化景观。同时,还要注重景观中的建筑元素和周边设施,利用墙体、休闲椅、栅栏、路灯等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通过立体结构设计,使空间划分更为科学,从而形成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的进一步优化。利用立体景观构建,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浮沉污染情况,为城市环境质量优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结语
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国内园林规划研究逐步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实现生态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进而设计出更有区域特色、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的景观园林。
参考文献
[1]刘凑群.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3(07)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范文4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路;
城市往往是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扩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便更渴望享受田园式的景观;另一方面,城市的加速发展,又使得这一愿望被破坏掉。我国园林景观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历史却只有区区的几十年时间。因此,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一、城市景观的生态概念分析
从景观生态学这个角度来看, 生态系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对象,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由于受到人的作用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被迫改变,其物理环境结构和物质能量流都发生了迅速的变化,系统的自然调节净化机能受到巨大破坏。因此,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为主的景观,是一种不断自由动态变化的特殊景观,其自发的过程是人工景观要素的扩大。
二、设计原则介绍
(1)整体优化原则――城市景观是城市中―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设计中应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和研究,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2)异质性原则――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原则。
(3)多样性原则――生态系统内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4)景观个性原则――每个景观都具有其与生俱来的特性。
(5)生态关系协调共生原则――指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6)综合性原则――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共同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各个学科结合的多元化的知识,综合把握多种因素,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以上原则都可以直接借鉴于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同时他们也是在以往的园林规划设计中总结而来的。但是这些原则并不是在每一块绿地都能体现出来,不同园林绿地有着自身的特点,需把各自的特点加以考虑、应用中的原则也必然要有所不同和侧重。如:风景区规划要特别注意景观的多样性原则、生态关系协调原则的应用,在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到剩余的其他原则;在大环境绿化及城市绿地系统的前提下,首先考虑的是环境整体优化原则及景观多样性原则,而名胜古迹和纪念性园林规划则应更多地考虑历史遗留地保护原则、景观个性原则。
三、设计思路讨论
强调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风景旅游区当然是以风景优美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为载体,但自然山水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只有经过人工改造规划完美,最终才能达到趋于完美的水平。而其中的园林景观恰好是完全按照人的思想意志创造的,是在深刻领悟自然山水景观的意义的基础上典型化的人造自然景观,突出甚至放大自然景观美的优点,掩盖其不完美的地方。但是,这种创造一定不能违背自然的本性,而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进行景观规划是生态规划的核心。在开发过程中,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到维护是园林景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生态规划特别注意到传统景观规划设计的不足,提出土地利用应体现土地本身的内在价值。景观生态学为景观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景观生态规划。
(1)景观生态规划紧密关系到景观安全格局实现。景观安全格局概念是指为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以最经济和最高效的景观格局来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问题。在恢复和重建园林景区的景观生态系统,有效阻止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强调生态安全是景观园林设计的基础,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加强保护环境,建立多样化的环境系统
对引种奇花异草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审美偏见,这是导致绿地系统的综合性生态功能不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所导致的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严重警告了人们,盲目而非科学地引种可能在若干年后会给本地生物多样化带来致命打击,导致大量本地物种消失,直接影响到本地生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本身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与此同时,自然景观也得以形成。生物多样性使园林景区具有难以比拟的多样性的优点。城市园林景区的开发要照顾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保护自然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对在开发过程中破坏了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和恢复,建立类似于自然生境的人工生态系统,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补偿和恢复过程中,应大力强调本地物种的合理选择和应用,以使乡土生态环境系统的多样化得到发展。这样一来,自然地形及其植被就必须要得到保护,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环境。自然地形大多是地壳起伏,曲折回环,或脊或谷,虚实相生,有利于受损生境的补偿和恢复。但是人工地形设计有时也是弥补受损生态环境有效措施之一,同时它也是创造差异性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方法。
(3)大力重视城市园林系统总体规划
园林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建设是城市中惟一具有自净能力的系统,其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城市园林规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同。但随着城市园林景观的飞速发展,景观和绿地面积日益增加,园林景观用水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多以自来水为水源,但是利用率却不高,这使城市有限的水资源日益紧缺,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城市园林景观和各类绿地就应得到合理的布局,充分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水系,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景系统,应该尽量减少以自来水原维持的各类人工水景,毕竟,我国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衡性要求我们每个人每个地区都要节约饮用水。与此同时,各类人工水景与城市天然水系、绿地灌溉系统要尽可能的相联系,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
(4)创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要充分结合人文精神
现代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为强调体验本区域之宜(包括适宜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保护和发展山水特色自然景观。园林景观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而言必须创造特色。但是景观的创造是客观的,其取决于在客观上是否能与观景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作为园林景观,虽然会受到区域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制约,但是又正是这种制约而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特色。一方地域必有一方特征,其中包括山水格局,植物群落与人文历史等。人们所要做的就是赋予景观以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从而烘托出景观特有的意境,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使景观因文化而更加意境深远,使文化因景观而更能形象的传承。
四、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总的来说一定要结合当地自然景观特点来进行适当的创新设计,并且要避免陷入几个误区:1.园林景观资源是一种市场商品,并可直接用于自由买卖;2.园林景观是小型旅游区;3.园林景观是宗教朝拜的小型集聚地;4.园林景观是自然娱乐场;5.园林景观是另类的城市建设用地。
建设城市园林景观必须正确认识园林景观的真正涵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科学价值,实现在不破坏、擅长保护的前提下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健康发展,克服和排除当前在园林景观认识上的各种错误认识,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类严重的破坏性开发和经营行为。只有这样做,我们建设的园林景观才是“美”的,和谐的,健康永存的。
参考文献:
[1]丁勇春.高校体育竞赛的社会化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9): 100-101.
[2]杨远波.高校体育竞赛改革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109-112.
[3]吴向东,蔡丽芬.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11(12):12-13.[4]刘滨谊.创造21世纪的“人间天堂”――张家港暨阳湖生态园区规划设计[J].园林,2008(12):34-35.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范文5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园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优秀的园路规划除了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以外,还能营造出一定的主题,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深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园路规划装饰文化内涵的表现不仅要满足场地环境的条件、与场地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相一致,更要放在城市的大环境下,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城市园林铺装的文化内涵,体现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特色和个性的丧失,城市文化的断层,基于土地高度开发利用原则下的城市建设使城市外部空间的营造急功近利,变得丧失本身特色,城市肌理和文脉受到严重的破坏。城市园林规划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自身的特点去改善被破坏的都市肌理和文脉,让城市变得有个性,有内涵。中国古典园路规划讲究意境蕴涵,意境的营造是我国城市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是中国城市园林席位体现的一个特征。
一、城市园林中园路的规划风格
1、规则式园路的规划风格。规则式园路,造型上多以直线型园路为主,规划上多以规则的石材、砖材、青石板、木材、混凝土等材料为主,给人以大方、明快、规则、有序的感受,在西方古典主义城市园林中,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市园林和法国城市园林,在道路形式上大多数采用石材作为规划材料,规划风格和布局形式多为规则式。近代城市园林景观中,一些强调交通可达性的园路一般规划成规则式。
2、自然式园路的规划风格。所谓的自然式园路,是指园路的造型或者规划比较自然、随意,体现大自然原本的特色,与自然风光更为贴近,给人以舒适,娴静的感受。“崇尚自然”是中国传统思想所倡导的,因此中国的古典园路多以自然式为主,在国外也有一些自然式园路,作为自然娜仁景城市园林的代表,如18世纪的英国,就采用蜿蜒的小径及自然随意的规划来展现田园牧场的自然风光。
3、混合式园路的规划风格。不难看出混合式园路,即自然式园路与规则式园路互相结合所形成的园路。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混合型园路在近代中西方的城市园林景观中都比较常见,这也是全球一体化的产物。它吸取了自然式园路与规则式园路的优点,也在它们的缺点中进行了改进与创新,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一个重要的创新点。水泥板铺装,比较平坦、有秩序,属于规则式规划风格,而中间夹杂着卵石规划,卵石本身就给人以自然、随意、舒适、娴静的感受,图中的园路是将规则式规划风格与自然式规划风格相结合,形成混合式规划风格园路。
二、城市园林园路规划中类型和风格的体现
当代景观环境中的铺装,一般是指一种人为铺设的可供游人行走的硬质地面。也是景观环境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不仅具有实用上的功能性,也能将人类生活中所沉淀的文化和地域风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园路的结构类型和铺装风格是衡量铺装品质好坏的重要方面。它可以直接影响游人步行时的行为方式,属于人性化景观环境的范畴。园路的类型与风格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1、类型和风格在尺度与比例上的关系,比例是指存在于类型与风格、整体与局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园路类型与铺装风格之间在尺寸比例上找到合适的比值关系,建立协调、匀称、统一的比例,便产生了和谐的视觉形象。在园路铺装规划中,合理的类型与风格是比例与尺度的构建方式,是整个景观空间构建的核心。各园路类型要素在具备合适的风格尺寸的同时,必须满足合适的类型、风格的组合比例,才能形成一个舒适的铺装界面。
2、类型和风格的场所功能,构建场所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景观的类型和风格了。因为它代表的是景观场所的形式,体现的是景观场所的尺度。不同的使用对象,不同的活动内容,对于铺装的尺度在景观的比例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规划中我们应将园路类型和风格的场所功能充分体现出来。以合理的形态与尺度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大型广场周边的园路,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承载人群的集散,必然需要在类型和风格上进行组合搭配,在烘托整个景观大环境的同时,也将自身端庄、宏伟的气度体现出来。
3、类型和风格所造成的铺装成本,是园路铺装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可以衡量和决定铺装质量,也影响园路铺装的类型和风格,铺装在景观总体规划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由园路类型和风格上的研究而实现。在实际景观规划中,有些时候减少硬质铺装的使用是降低成本的是一个重要手段,如果仅考虑环境效果,而从施工的利益角度出发,忽视园路类型和风格的考虑可能会使硬质铺装在环境中的比例失调,导致景观铺装在尺度上的不合理性。
4、类型和风格对质地影响,一般来说材料表面所呈现的自然特性称之为材料质地,包括亮度、软硬、粗细、冷暖等。不同的铺装类型和风格是由不同质地的铺装来体现的。不同质地的铺装又会带给人们不同的人体感知。柔软细腻的木质规划在类型和风格上给人于一种亲切的质感享受。坚硬粗糙质感的毛石则更能体现类型的粗犷和风格上的空旷,给人以无限开阔的感觉;一般情况下,石材、硬质广场砖等质地粗糙坚硬,给人一种稳重安全感的风格,较适合大尺度铺装类型:木质铺装在类型上其风格和质地温暖细腻,更适合小场地,不适合大面积铺设。质地、风格和类型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和视觉感受。
三、 结束语
园路是城市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个意义上来讲园路可以说是我们的导游,带我们游览城市园林中的植物、山石、水体、亭台楼阁等等,当然园路自身也是一处亮丽的风景线,也起到点缀风景的作用。园路规划是景观地面规划的精华,是城市园林空间环境主题和意向的体现手段之一,展示了现代城市的城市园林创作水平。苏州城市园林常见的古典规划,在寓情于景和意境的创造方面十分突出,是铺装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如浙江花港观鱼在牡丹亭边山坡的一株古梅树下,以黑黄卵石铺设形成梅花图案,阳光透过梅树照在园路上,树影斑驳变幻,耐人寻味,是体现城市园林意境的佳作。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园路规划值得学习与借鉴,融会贯通,有助于现代城市园林铺装精神价值的提升。城市园林规划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自身的特点去改善被破坏的都市肌理和文脉,让城市变得有个性,有内涵。中国古典园路规划讲究意境蕴涵,意境的营造是我国城市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是中国城市园林席位体现的一个特征。
参考文献
1张燕玲.江南古典园林设计艺术[J]. Landscape Art&Garden History. 2007-12-19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范文6
关键词:园林;城市规划;景观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园林风格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1、我国园林风格的概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兴建园林的国家之一,园林艺术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创作,中国园林无论在单体设计,群体组合,总体布局,空间处理,建筑与园林环境的结合等方面,都有了一套相当完整的成熟经验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园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我国的山水园林理论及其创作实践,不仅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园林艺术创作,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关于“中国园林”张家翼先生是这样定义的:“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中国园林的分类,按性质常被分为四大基本——类型以北京为中心的皇家园林,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私家园林以及遍布祖国大地的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园林。
2、我国园林风格的发展背景
元建大都后,城内外渐有私园构筑,明清时兴建日盛,成为明清北京宅园。明清宅园的园主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富裕的经济条件。即使是在野政客,也多和当朝政治息息相关。宅园的设计思想,除了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而建造“城市山林”外,还追求气派,以显示政治地位。这和江南宅园追求超凡脱俗的意境有明显的不同。
宅园布局受四合院建筑和宫苑影响,园林空间划分数量少而面积大,常用中轴对称布局。如恭王府的主要空间划分不过五六个,花园的布局有明显的轴线贯穿。
园林以得水为贵,宅园的选址大多在靠近水系的地方。明代北京西郊海淀一带是私人别业集聚之区,至清代大部分改为宫苑;以后高梁河水系的积水潭、后海一带,私人宅园逐渐增多。城内宅园缺乏水源,一般仅挖小池,以所得土方堆土山,体量也不大,常摹拟大山的余脉或小丘。叠石亦多为小品,偶得奇石就独立特置供欣赏。
3、我国江南园林风格的特点
通过对杭州园林具体艺术手法的分析研究,挖掘其自身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归纳为四种艺术精神群体,自然人文和追求意境的精神,着眼于继续基础上的发展。
江南的私家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在用地有限缺乏真山真水的环境之中,通过“写意”的手法再现自然山水,把大自然的美景模拟,缩小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讲究细部的处理和建筑的玲珑精巧,风格素雅。
二、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居住环境日益城市化。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便是改造自然,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的做法。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京城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如何才能将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的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仅仅是高人们休憩、娱乐、观赏的场所,而必须同时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和现实。园林,在为人类的活动环境创造美景的同时,还必须给予城市居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园林规划设计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1、将园林设计运用到景观规划中,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现在所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属于“大园林”的概念,出发点是建立在保护、建设和完善大城市的共识之上,其归宿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生态园林城市强调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和共生。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是:经济繁荣,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衣食住行方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特征是到处绿荫掩映,风清水净,楼台与山水相依,人类与花鸟为伴,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机活力。生态园林的基本理念在于创造多样性和自然生态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使人们在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习惯。
2、以人为本是21世纪城市规划的主旋律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与行为特征,尊重人格善解人性。园林设计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随着现代环境运用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景观环境内容,其要点是要从人类的生理感受出发,根据自然界的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创造令人舒适的环境。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例如水生植物景观不仅要具有观赏和美化肩颈的功能,其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可为科学普及、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三、建设园林城市的措施与对策
1、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
生态保护首先是整治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应加强绿地建设,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蒸腾等生理、生化过程改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增加空气湿度、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滞沙,防御风沙,减低噪声,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从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都市公园式绿色建设最多、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措施。
2、控制用地性质,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发展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并对城市的各类绿地进行规划布局,从而控制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是加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
3、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提高绿地中的绿量
在城市不用性质的用地中进行植物配置,应根据用地性质、建筑物的功能和营造景观的要求以及各地的气候变化特点,合理选择绿地的整体设计风格及树种,力求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是丰富的植物群落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达到既绿化美化又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方,叶枫.创建深圳城市中心区“活的绿色自然博物馆”—莲花山公园总体规划思想,中国园林.200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