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转型;互联网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45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1
0 引 言
自互联网技术在商业中应用以来,信息技术成为了推动社会转变的重要动力,特别是英特网和电商的全面发展,使全世界都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形成。在信息化时代,传统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取得发展,就必须依靠信息化来进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1 信息化建设在企业转型中的意义
1.1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21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而且愈发激烈,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标准均难以适应企业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的经济格局,企业必须探索全新的经营模式,包括先进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生产流程、合理的供应链及全面的企业规划等,这些都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先进的管理、生产和经营模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1.2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优势,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夯实坚定的技术基础。信息化同生产制造的结合能够形成各种信息技术,包括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FMS(柔性制造系统)和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助于实现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以及营销管理上的集成化,提升企业对于市场变幻的敏感性及反应速度。
此外,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实现信息的实时同步与信息交换,让企业能够更加开放、灵活地获取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这对于打破企业领导层的思维定式,减少决策过程不必要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决策质量。
1.3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着来自全世界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企业能够拓宽市场,从国内走向国际;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之下,企业唯有自主融入到全球化的经济潮流中,积极与世界接轨,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信息化是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企业应对国际竞争、参与国际合作,需要信息化。因此,在速度经济取代规模经济的市场形势下,企业要借助信息化来收集行业信息、产品信息、在网上销售产品、提供售后服务,共享全球化的资源优势,拓宽企业的对外交流渠道,让企业积极融入到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当中。
2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建议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信息化水平还偏低,信息化开展程度不够深入,尤其是中小企业与国外企业甚至国内大型知名企业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以确保企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
2.1 信息化建设现状
首先,由于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前期投入巨大,而且短期内难以见到实效,这就阻碍了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导致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够;其次,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这与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人才结构不相符,企业开展信息化的难度较大,即便有能力大力投入,但没有复合型人才的保驾护航,信息化开展的难度颇大;最后,多数企业的管理基础尤其薄弱,在信息管理层面也缺乏制度保障,而且企业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仍较为落后,硬件设施利用率偏低,这些都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2.2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第一,要统筹信息化建设规划,企业要针对信息化建设制定出专门的战略目标,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正确、有序、科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企业领导要充分了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企业领导是否足够重视,关系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第三,针对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不定性特征,企业要创建一个专门的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专门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让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科学开展,避免因决策的失误而走弯路。第四,信息化建设需要巨大投入,企业要合理资源配置,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工作准备,落实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财力配置。第五,企业要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专业的人才,而且部分关键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还很高,因此,企业要采取灵活的人才策略,一方面要注重企业内部的既有人员培养;另一方面要重视高素质人才引进,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3 结 语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信息技术发展也呈现日新月异的状态,唯有充分运用信息化的各方面优势,从企业管理、企业生产力水平、市场营销等方面充分借助信息化,才能让企业成功转型升级,让我国社会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2
一、充分认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一)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确保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开发利用,全面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
(二)企业档案部门要做好对计算机系统及数字设备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数据)的采集、归档、存储和管理工作,做好对已有纸质、照片及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为企业提供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
二、明确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以促进、完善企业信息化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总目标。企业应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方案,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建立科学适用的文件归档、保管和利用管理系统,正确处理循序渐进与整体提升的关系,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四)坚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的原则。企业档案部门应加强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的联系,提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将档案管理系统纳入企业信息化系统之中,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
(五)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以管理统领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创新。企业档案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和手段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果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管理的需要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整体要求。
三、建立健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
(六)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电子文件的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收集、归档、鉴定和销毁制度,利用和保密制度,安全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各项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执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电子文件的数据格式,实现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
(七)企业应保证电子档案真实、完整和有效。对保管期限为永久和长期的电子档案,应同时保存相应的纸质档案,并确保相关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一致性。
四、建立适应企业信息化要求的档案管理系统
(八)重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开发。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应与企业有关管理系统(如设计、生产、经营、财务、材料、管理、服务等)相衔接,确保档案部门对本企业各类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收集、整合、控制和传递。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应遵循模块设计、分层实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九)依据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定、规范,档案管理软件应具备适应多种文件存储格式、支持实时浏览、具有互联网及内联网检索功能,能够实现收集整理、数据存储、检索浏览、借阅管理、权限控制、统计报表、鉴定销毁、数据输入(输出)及格式转换的控制与管理,满足企业文档一体化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五、完善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信息数据库的管理
(十)企业档案部门应参照国家有关文件材料归档规定,根据文件和数据价值,确定电子文件归档的范围、内容及保管期限。企业档案部门应与信息管理部门共同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各类业务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制造、产品数据管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电子邮件系统等)所形成的文档及数据库信息提出归档管理方案。
(十一)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企业档案部门要建立严格管理制度,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的安全,确保网络传输及档案数据库的安全。
(十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信息技术为档案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档案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根据企业经营需要,提供专题或集成的档案信息服务。
六、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十三)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引导;中央企业档案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及控股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十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改革与流程再造相结合,与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相结合,要积极开展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研究,及时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3
一、政府引导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
通化市地处长白山的东南坡,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占67%,这个立体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我市的地理位置正处在这个生态圈内,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达1100余种。吉林省是全国最大的中药生产省,通化中药产值占全省的一半以上。通化市生态资源丰富,特别是动植物药,是全国“五大药库”之一,有“中国中药之乡”之称。现已查明的药物资源252科、596属、1133种。长白山素有“天然绿色宝库”之称,如山葡萄、蕨菜、薇菜、蒲公英、黑木耳、榛蘑、元蘑等190余种。特别是以通化山葡萄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通化山葡萄酒更是通化特色产品,也是通化最鲜明的“城市名片”。2013年全市葡萄生产面积已发展到5.16万亩,产量35800吨,产值11500万元。其中鲜食葡萄种植面积0.85万亩,产量4500吨,产值2200万元。此外,还有林蛙、蜂蜜、花粉、天然色素等资源。通化是中国著名的“人参之乡”,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人参、中药材、葡萄籽、林蛙等为基源的6大类产品。紫鑫药业投资20亿元建设4个人参加工基地,对医药、化妆品500个人参系列产品进行深度研发,在全国享有盛誉。通化是中国首个“医药城”,医药产业是通化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实施医药城发展战略以来,通化市医药产业在中药资源开发、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医药产品二次开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企业集群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形成了集医药加工、医药商贸、医药科教、药材种植、医疗康复、医药文化“三区十园一线”“六位一体”的医药城发展框架。通化市有众多的特产和医药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市不同区域,政府推进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需要与这些企业进行大量信息交流,对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很高。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网络环境,以便将政府与企业连为一体,实现政府与企业互联互通,是政府和企业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把企业之间的互连互通和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一条基本原则,从通化区域的全局出发,打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局限,统一规划、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信息化建设整体优势。通化市的食品和医药誉满全国,要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通化市食品与医药建设,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竞争实力的全面提升。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政府及时有效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直接方案。通化市政府正是从战略高度实时地提出了整合区域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整体资源,带动本区域各行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体系中。将支撑着市区内各政府部门、各相关企业的信息共享、资料收集、电子商务等,并为政府部门、各相关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业务数据通信服务。形成以市场为主线的全新的国际化电子贸易体系。通过平台接入技术统一和管理统一的综合服务机制,实现种类繁多的电子商务应用,从而建立一个服务功能完善的经济合作圈——通化市医药两化融合实验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化市医药两化融合实验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以区域内现有已成熟的企业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该网络为媒介,以知识管理为手段,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构架基于互联网方式的,服务于本区域内医药企业的网络工作平台。实施通化市医药两化融合实验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政府主导和支持的工程,更要有政府的政策倾斜,这样才能推动通化市食品与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的顺利开展。随着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服务、法规的不断完善,使电子商务交易与物流资源及政府监管手段的集成成为未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方向。基于通化市医药两化融合实验区利用区域政策和医药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整合医药信息、物流信息、政府监管信息技术等,打造一个真正的区域医药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为通化市医药企业在两化融合乃至深度融合提供一个范本,前景广阔。加快通化市医药两化融合实验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有效的整合和集成通化市信息技术、地域资源优势的需要,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需求,是实现资源最大化、风险最低化的需求,是充分实现IT价值的需要,是实现政府职能服务于经济的需要。平台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食品与医药企业发展,有利于建设和完善新的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更有利于加强企业间协同,打破行业壁垒,消除“信息孤岛”,以实现特产与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通化市医药两化融合实验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将更加有利于提升通化市企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将更加有利于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加有利于完善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一是加快通化市食品与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促进食品与医药企业发展,建设和完善新的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加强企业间协同,打破行业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持,统一规范为保障,通过加快“通化信息港”及“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实现企业与政府的全方位联网,满足企业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三是建立超前、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职能,围绕企业发展过程遇到的重点、难点进行调研,及时分析、报告,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通过服务平台,提高政府服务职能的效率,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相关政策及重要信息,实现政府对企业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双向关系。通化两化融合实验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实施,将为我市两化融合工作和试验区发展开辟出一个“大数据”“大平台”“大物流”的崭新建设篇章。首先,将各企业产、供、销、物、研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结果及时发现、评估企业经营各环节中的优劣。原材料的集中大宗采购,将解决单个企业采购量小、价格高的问题。其次,通过平台接入统一、应用统一和管理统一的综合服务机制,促进电子商务逐步代替人工完成药品追溯、数据分析等工作;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供销货品集中配送;引导与新GMP融合建设,结合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第三,在宣传、登报国家、省、市级别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动向等方面好的做法及企业的各类宣传,为企业间搭建论坛,共享成功经验和共性、个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企业各类信息,增加企业间的合作方式和途径,培训用工等信息可有效增加专业人才的流动性和功能扩展性。第四,建立专家在线解答专题,为患者提供求医问药方面进行专业回复,并为研究成果与企业之间搭建一座“沟通桥梁”。由此可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必将在企业全方位获得各类政策和信息,及时掌握经济发展动态,研判发展形势,明确企业发展定位,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间研发协作,规避企业发展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于霞 单位:通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建设 现状和问题 办法和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在管理的角度上看,企业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所有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实现、运行和管理的过程。
1.企业自身的需要
要进行企业信息化,首要条件就是企业有信息化的需求,而不是赶时髦,赶潮流。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投资大,技术高,利益复杂,难度大,消耗时间和精力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出于当前和未来工作战略性发展的需要,企业才能建设和使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例如,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能够共享通用,企业能够生产出高品质产品,企业能够迅速做出市场需求的响应等等。有了这些需求,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才有内在的动力,否则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有失败的可能。
2.企业软件设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办公自动化管理,业务科学化管理。办公自动化是一场革命,它要求人们告别“一支笔、一张纸”的传统工作方法、方式,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这要求员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切实掌握操作技能。信息化下的办公自动化既安全省时又准确,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业务从调研、立项、签约、履约到后期的服务,整个流程都应该科学化管理。
(2)信息服务网络化,商务活动电子化。企业需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宣传产品,并服务客户,可以同其他企业建立实时互动的信息交换,做到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售后服务各环节的统一协调。通过网站可以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企业产品信息或服务介绍,降低宣传成本。通过网站向客户直接进行产品销售和提供服务,增加企业销售渠道。利用网站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网络技术直接与分布各地的客户、经销商、供应商、储运商、银行、认证中心等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商业交易活动。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
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据2009年底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的数据表明,我国已注册的中小企业有近1023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5%。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管理方面的实力相对很弱,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十分落后。同时,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购置了功能不错的电脑及辅助设施,并且能上网或在互联网上建个网站,就算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多数企业也仅仅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邮件地址,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另外,中小企业运用IT技术实现信息化改造也存在着缺乏人才等很多困难。
2.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概念认识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不能系统地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知识。他们仅仅单纯理解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操作,而没有意识到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还有一些中小企业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软硬件市场和眼花缭乱的技术名词无所适从。企业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咨询公司帮助他们选择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以至于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持排斥态度。
(2)领导不重视,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专职领导。企业信息化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就很难开展的,因为它是新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有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专门机构和领导进行统一的指挥部署,各个部门自行其事,造成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3)资金投入不足。很多企业对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收益的工程重视不够,因而投入的资金也严重不足。据一项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企业认为本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4)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部分家族式企业一直坚持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理念和僵化的管理模式,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信息系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还有可能打击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缺乏专门人才和信息系统维护服务。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不是专业人才。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比较复杂,而中小企业人力、物力有限,在系统维护过程中总是遇到一些麻烦。大多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都不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服务。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1.领导重视
企业领导层对企业信息化要有正确和清醒的认识,应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企业应安排最高领导层中一名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领导来专门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改革企业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要改革旧的企业管理模式,尤其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中小企业应引入精简化和扁平化的网络型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层次和中心环节,使得从底层到高层的信息传递时间缩短,企业领导层的工作效率提高,而且便于企业精简机构,进而减少管理费用;可以有效地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冗余和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5
内部控制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起先人们接触的很少,对其实施意义的理解也尚浅,开始就只有小部分公司认识到其作用,后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上市、不断扩大、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内部控制才逐渐完善好。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讲,他们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以至于不同行业在具体实施上也不同。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中第九号关于对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风险作了这样的描述: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为了让被审计企业正常有序开展有效的业务活动而不发生风险,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防止发生错误,从而也更有效的让企业会计信息合法、完整、真实,这样在后期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才有依据。
根据COSO委员会的定义,内部控制被这样定义为:它本身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一种,跟企业的运转息息相关,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受到企业董事会、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各部门员工的影响,由于部门重要性不一样,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最终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合力确保企业的目标顺利完成,这些跟企业相关的目标有三种:一是财务报告准确性和真实性,二是经营管理高效性,三是法律法规遵从性。其中内部控制主要有五个要素构成:内部环境控制、内部风险控制、内部活动控制、内部信息与沟通控制,这五个要素也互相影响,相互连接,共同发挥好作用。
根据上述概念,我国企业在具体构建内部控制系统时,都认为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企业经营目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让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完整精确,资产更完整,相关法律法规更清晰,规章制度更规范,以至于企业能够高效确保整个运营正常化、合理化以及经济性。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
1、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2、确保财务会计信息更准确和完整,财务报告真实有效,防止企业出现财务漏洞,影响企业正常运转,这样企业的各项数据准确无误,在为后期制定目标和业绩考核时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持;
3、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法令,促使企业不断完善相关企业制度建设,共同做好内部控制,杜绝舞弊行为,损害集体利益。
按照国际权威美国COSO委员会定义,企业内部控制包括5个要素:
1、控制环境影响企业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使内部控制得以贯彻执行,确保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2、风险评估在市场日趋激烈竞争中,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分析、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3、控制活动确保企业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分离、监管、业务记录、接触控制和独立稽核。
4、信息和沟通企业必须保证员工能够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使员工顺利履行其职责。
5、监督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企业享受信息化带来方便与快捷的时候,也加重了企业内部控制增大的风险。企业开始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进行转变的过程中,对企业架构会做一些调整和改变,相对于内部控制来讲,一个适合信息化的完善的系统、完整的体系将重要很多,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遵循现代化科学的基本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时至今日,上市公司,包括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通过聘请了外部咨询公司,或通过人力,开展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建设工作。那么如何通过IT手段,在信息系统中做内部控制方面的实践呢? 如何将信息系统与管理思想的有机的融合呢?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ERP系统,它是一个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与利用的系统。ERP通过将有序的信息,有效将企业信息在内部间进行有效传递,确保跟企业运营息息相关的产、销、存、供、财、物、人、技术等最大化利用,并保障企业高效运作。
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最核心部分,ERP能够有效为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帮助企业进行高效管理工作。不管是定制的还是外购的ERP软件,企业在实施时都必须根据自身的业务流程重组。新的会计业务流程不是对现有会计业务流程的完全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能使其适应信息系统的建立,使ERP的信息可以更有效地集成和传递。在ERP应用中,已将优化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固化,这样就避免了人为的一些差错,提高了经营的效率。建立监控预警的指标体系的时候,要建立动态的监控,要落实内控的执行责任等等。除了要把相关内部控制措施,这里我着重谈下在医药商业企业GSP的要求下,我们要设置那些关键控制点呢。结合我的自身工作,我着重谈谈销售过程中结合新版GSP要求的内部控制风险控制的关键点:
一、适当的职务分离。在企业内部进行职务分离符合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防止企业无端发生各种错误,避免无谓的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做到:
1、企业要单独设立销售、发货、收款三个业务部门,分别由相应的领导管理;企业的销售岗位与员工信用管理分开设立;正在从事销售岗位与进行收款业务的人员轮替,而不是一直不变。
2、由于医药企业GSP的要求,对从事验收、养护工作的,都具有相关学历要求,而且不能不得兼职其他业务工作。对于含麻含毒药品,和精神类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特殊药品要求有采购、销售进行权限控制,由专人负责。
在企业的ERP实施中,用户名和权限的设置上就会充分体现出以上内控关键点的要求。
二、销售预算管理。销售预算管理能帮助企业对销售进度,销售利润,销售费用进行合理规划。在进度的掌控上,可以通过ERP系统进行实时提示。可以设置上下限提醒,在达不到或大幅超出预算指标是做出报警提示。在费用控制方面,可以有效避免经费不足等情况而无法对客户信用状况、产品销售状态不佳而影响销售;也可以避免产生浪费,降低企业利润。
三、充分的客户信用资料。目前在各行业的企业中,赊销方式已不可避免的成为主要销售方法,因此为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必须加强客户的信息管理。作为医药企业必须关注客户是否具有相关购买资质。及时调整客户基础档案及新增变更流程,由业务部门填写并由质量部人员审核资质。
四、对于授权审批问题,主要关注以下五个关键点上的审批程序:
1、在销货发生之前,赊销已经正确审批。
2、非经正当审批,不得发出货物。
前两项控制的目的在于防止企业因向虚构的或者无力支付货款的顾客发货而蒙受损失。
3、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和折扣等必须经过审批。价格审批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销售交易按照企业定价政策规定的价格开票收款。
4、审批人应当根据销售与收款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5、销售退货单由发货单生成,不能填写空白单据。
在ERP的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系统设置进行提醒,随时关注客户资质的到期和更新。特别对含麻含毒药品,和精神类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特殊药品有特别的资质要求。通过系统自行对没有资质购买以上相关药品的客户进行过滤。
同时在货品运输的承运商资质也有具体要求,对需要冷链运输的药品发货时自动通过ERP系统加以控制。对有运输时限要求的,提示或预警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药品运输的在途时间进行跟踪管理,填制药品运输记录单。
五、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6
1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 企业档案属于企业重要信息资源
企业档案是企业各类重要信息资源所构成,档案信息化建设可谓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关键,更是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主要基础。企业要运用针对性策略,增加投资及投入,保障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完整性及安全性,从而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充分提升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水平。企业档案机构应有效落实计算机系统和数字设备建设,从而形成电子文件各类数据的收集及归档和存储,从而服务于最终的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已有纸质及照片和声像等方面数字化处理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网络化服务。
1.2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关键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水平。众多且繁杂的企业档案信息,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则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势在必行,从而降低档案人员重复性工作及体力劳动,解放生产力且提升工作效率及效果,把企业档案工作人员解放出来,推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型,从而积极发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价值,达到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1.3 企业档案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关键
企业档案关乎着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是否有序展开,这不仅仅是维护企业的利益及合法权益,加上真实的历史面貌确证,也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提升及重要发展战略的落实。统一完整的档案能够充分反映企业发展及技术和成果,加上生产效率及经营模式,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有有效途径。
2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及原则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则是促进及健全企业信息化,从而提升总体信息化建设水平及规划和方案,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应该充分满足企业信息化各方面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文件归档及储存于应用管理系统,并且有效解决循序渐进及总体提升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确保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
2.1 档案信息化建设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原则
企业档案部门应持续强化及企业信息化建设主管机构之间的联系,从而规整档案信息化工作基本要求,将档案管理系统纳进企业信息化系统,从而呈现档案管理系统及企业信息系统充分衔接。
2.2 技术及管理并重原则
用管理来有效统领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推进各方面管理工作创新。企业档案管理理念及方式和技术,加上手段等方面都应考虑到信息技术发展及新型科研成果,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注重企业管理各方面要去及需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
3 ERP电子文件在线归档技术下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3.1 ERP系统
所谓的ERP系统是指将企业的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有机的集成为一体企业信息罐体系统,涵盖了企业的财务,生产,计划,项目管理等运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支持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要会计凭证;第二,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数据以及生产经营的各项统计数据;第三,实时的记录企业的各项数据,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资金,货物,人员和档案信息资源等的自动化管理,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中广泛采用ERP系统进行运营管理,由于企业的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因此ERP系统逐渐成为企业运营管理过程的神经中枢,使用ERP系统电子文件在线归档技术来进行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强化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及规范化建设
标准化及规范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基础,是必要的条件,更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各方面保障。信息化条件下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运用普及,并且各类新型计算机管理软件不断涌现,造成电子文件的格式多样化。所以应保障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电子文件及电子文档使用也是非常关键,因此应重视强化相关标准及规范策略分析及探究。现如今国内的电子文件管理及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编制了对应的标准及规范,这些相关标准的制定是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整个系统的基础。不够企业务必要考虑具体情况,考虑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及管理程序的再造,编制适应于企业的电子文件管理及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再加上各类实施细则。编制标准及规范时则应积极争取获得相关部门人员及各个业务部门与软件开发人员的作用,以便提供良好的组织来确保标准和规范的建设,人员及技术方面的保证。
3.3 企业信息系统自动归档接口开发
应将信息系统及档案系统无缝衔接作为主要目的,从而开发出适应的企业信息自动归档接口,持续充实档案数字资源库。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就是企业信息系统和各类文件数据复杂多样,现如今国内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开始注重信息系统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归档,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进了企业总体信息化建设规划及方案中,也开发了OA电子文件自动化归档接口及ERP电子文件在线归档接口和移动载体电子文件联机归档接口,再加上声像电子文件在线归档接口等都使得企业大约80%档案进行自动化归档,为数字化档案馆提供大量数据资源,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性基础。
3.4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现代化企业机制,均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国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则更需要履行经济责任,企业各类管理活动均是应基于提升经济效益为主要宗旨,档案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关键,更不能背离该宗旨。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充分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及服务企业各项发展,从而得到源动力,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走向效益之路。企业应注重发挥档案部门各类信息资源的集合优势,把企业各个机构及信息系统形成档案整合,成为企业原始且集中的数字信息资源库,这也有效处理了信息孤岛情况。建设集中数字档案资源库,应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将知识管理作为主要指导,从而实现档案利用从信息型转化为知识型,更好的挖掘及发挥档案价值。
3.5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安全防护管理体系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则就是安全问题,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和强化档案安全管理,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及保护。档案信息安全通常是指档案管理系统软硬件安全。档案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应采用整套严格的管理机制进行确保,并具备相关的技术策略施以自动控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规定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定严格的接收档案密级和施以动态调节,进行定期档案鉴定。坚持纸质及电子版档案双套管理,并且强化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安全防护策略,加大安全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