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1
一、当前信息资源利用现状
随着这几年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已经建成了覆盖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防伪税控、认证报税、交叉稽核、发票协查系统,即“金税工程”四大系统;建立了基于小型机、大型数据库平台上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市数据集中;建立了以办公自动化与国税内部信息网站为核心的内部综合办公平台;积极筹划建设外部综合办税平台,已经实行局部的外部联网,实现了电子申报与税银一体化电子缴库;出口退税管理信息系统、四小票数据采集系统、增值税税源调查系统、所得税税源管理系统、外资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稽查业绩系统、督查督办系统、人事财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已渗入税收的方方面面;从省局到辖市局,先后都成立了数据处理中心,建成了综合数据处理平台,确立了集中环境下的信息模式,进行了一户式查询系统的开发应用,正在探索更大规模的数据集中模式;3台小型机、60台PC服务器、1200多台PC微机,基本实现了一人一机;80622个征管户,116032条户管记录,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积累了24200百万字节的征管数据,而且还在以每月1270百万字节速度增长,金税系统800万条认证报税信息、280万条交叉稽核……,通过全体税务干部的多年努力,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源。我们的工作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需要什么信息,打开电脑就知道。
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我们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很多应用于税收管理各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有了许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验,有了大量的数据积累,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然而这许多丰富的信息资源就象深山中宝藏、沙粒中珍珠,没有被挖掘,没有充分发挥其真正的应用价值。在税收信息建设过程中,我们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信息化的高要求与自身对信息资源的低利用意识的矛盾比较突出。大部分人员对税收信息化认识比较模糊,信息的资源意识也比较淡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不过关,很多方式、方法、思想都还停留在以计算机代替手工的自动化操作阶段。对于各种计算机应用学习、培训,要求的多,付出的少;应付的多,认真的少;突击的多,坚持的少;没有将计算机应用作为自身的一种基本技能、基本素质来要求,依赖心理重,要用时,不是花时间、花精力去学,而是请人做,希望别人帮忙。例如,电子表格作为一种基本的数据库,具有很强的功能,培训也不止一、两次,但我们税务干部有多少能熟练地应用它,知道它有哪些功能?在我们现在应用的征管系统中,很多数据软件都提供了转成电子表格数据的方法,但又有多少人去用了。信息不全是靠别人给予的,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收集、加工、整理的。
2、数据量大、信息量少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数据集中与信息综合处理能力矛盾没有完全理顺。税收征管系统从早期的单机版到单点的局域网络版,到县(区)分局范围的网络版,再到辖市局城域网的集中版,数据集中度不断提高,征管系统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与应用时间的积累,数据量也日益庞大,与我们增长的数据量相比、与我们信息化的投入相比、与我们对信息化的期望相比,从征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量来看,目前征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量还远远不够。在实现省辖市数据集中后,由于集中服务器处理能力的限制,我们牺牲不少实时数据查询,致使应用人员应得到的一些信息不能及时得到,挫伤了应用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理想化的系统开发与满足应用人员实际工作需求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早期应用系统由于应用面窄,往往开发更能贴近实际工作,即使有差错,系统修改也能更及时。随着新的税收征管系统的开发,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要保持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从客观上说,现在系统与实际工作脱节的成分更多了一点,一些问题也不可能象以前那样得到及时响应,造成应用人员得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形成对系统的不理解,也不去深入了解新系统存在的信息资源,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技术与业务分割,各自从自身的角度看问题,技术开发过程中,不重视对税收业务的理解,造成信息的代表性差、有效性差、可利用性差。
4、信息连贯性与应用平台跳变性的矛盾一直沿续。从96年开始应用省局统一的征管系统至今,一次次的改版,一次次的升级,一次次的征管改革,我们在任何一个信息平台的稳定度都不够,频频的跳跃性变化,使我们不是因为平台变换而重新录入数据,就是为了适应大数据量的集中,丢弃原有的数据,或者因为数据结构的巨大变化,使我们的税收信息缺乏连续性,与银行系统的稳定性相比,我们的变化太快了。当然了,这个问题也不主要是系统设计、开发的原因,客观上说,关键是我们的税收业务变化发展太快。由于缺乏长远规划,系统应用周期过短,原来积累了大量数据,却因影响因素的增多、前后数据口径的变化,失去了可对比性,造成了大量数据资源的浪费,不能实现数据资源向信息资源的有效转化。
5、快速开发应用与软件工程思想方法的矛盾没有解决。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忽视软件的运行维护成本,或者没有将软件的运行维护成本作为软件开发的主要部分来考虑与预算,形成了重软件开发、轻资源开发的思想与做法,也没有很好地理解软件与信息资源的关系,没有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到一个核心地位上,不能发挥软件的最佳应用效果。
6、信息资源单一与信息网络化、整体化、多元化的要求存在差距。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些成功的网络公司实践表明,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传递、存储、开发和应用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形成了信息资源生产和应用的良性循环,信息资源在开发、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产生了高度倍增效应,提高经济和文化的生产效率,有效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而在我们的税收工作中,跨县区的信息沟通基本很少,实行的还是条块分割的单元自治,对外部信息资源的利用层次低、应用少,基本还停留在自动化建设的初期水平,实质上还是以解决手工操作为主要目的,外部信息资源还没有与我们的内部信息资源相结合,参与我们的管理决策,即使有外部信息资源的利用,也是零星的、分散的、个体化的。
7、信息割裂与信息共享的矛盾日益突出,信息质量不高。部门间的条线分割,造成多系统重复、交叉开发建设,增大了基层工作量;应用目的不同、应用范围不一样、数据口径的差异,造成各系统的数据不一致性,无法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让领导无所适从。
三、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方法
从当前的实际状况出发,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应用人员对信息化认识水平,强化信息资源意识,提高应用人员的计算机应用素质,实现信息资源的再加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的多少决定了你可支配资源的多少,从某种程度上说,你掌握信息量的多少,也决定了你支配信息资源能力。目前实现信息资源的再加工的方法、工具也很多,不一定要求你必须掌握电子表格,但你必须有自己的方法,有适合自己的应用工具,学会它,并灵活地运用它。当然了,对于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税务干部来说,电子表格还是一种功能强大、较容易掌握、也比较通用的数据处理工具。只有我们广大的税务干部积极投身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才能促进我们整体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升,也能进一步促进专业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使税收信息化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2、加大信息力度,提供丰富、准确的基本信息资源。目前,建立在信息模式基础上的综合数据处理平台刚刚建立,信息模式才刚刚起步,为更广泛地提供信息资源,必须深入研究数据处理平台,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在侧重于对内的信息的同时,研究对外的信息的内容与模式,做到点面结合、内外结合、一般与特殊相结合。
3、加强税收调研,畅通沟通渠道,促进业务与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实现数据向信息的转化。“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千差万别。技术人员冥思苦想所构思的、呕心沥血所开发的,不一定是应用人员所需要的;领导所要求的,不一定是完全符合基层实际的。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就必须畅通沟通渠道,强化税收调研,保证基层信息的及时反馈,做到技术与业务的双向交流,加强理解,增加体验。只有这样,我们工作才更有效率,信息资源的开发才更有价值,应用人员的信息需求才能更容易得到满足。
4、加强一体化规划与整体性建设,着手数据仓库建设。认真分析税收决策过程,认真分析各时期的税收信息资源,从税收信息的角度,建立统一、持久的数据仓库系统,克服数据多变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5、摒弃重软件开发,轻资源开发的思想,树立以信息资源利用为中心的软件开发宗旨,用现在重视软件开发的态度,重视资源开发,加强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投入,强化技术开发与应用,丰富应用手段,突出软件的实际应用效果。
6、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加强对外部信息资源的利用,积极投身电子政务建设。信息社会,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决定了你可支配资源的能力,离开信息,必然走向封闭、孤立与落后。纳税人是一个综合体,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去了解与掌握纳税人情况,才能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收监管,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强内部信息网建设的同时,研究、落实外部信息网的建设,全面推进税收信息网络化建设。
7、结合一户式管理模式,加大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克服信息孤岛现象,提高信息的共享度。一户式管理并不是过去简单的专管员制,而是将专管员制的优点融入到现代流程管理的理念中,是采用IT技术,实现管事制与管户制的优点有机结合。对现行系统应加快信息整合力度,通过对比分析、纳税评估,充分发挥多数据源的应用价值;对将来的应用开发,也要做充分的调研与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2
一、现状
北京电力公司在建立了综合功能的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受理95598热线电话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从提高抢修速度,加强服务监督力度出发,在城八区范围内建成了抢修车辆定位系统(以下简称GPS系统),配置了安装GPS系统的抢修车。
1.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机构设置
第一层:95598客服中心;第二层:二级基层单位报修中心(以下简称报修中心);第三层:班组内勤;第四层:班组外勤(修理人员)。
2.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GPS系统与95598系统不是同时建成的,两者在工作流程上存在差别。95598系统,是班组内勤派工单,而GPS系统的派单功能在报修中心。
(二)95598系统只有两级,班组无法通过网络收到工单,抢修人员处理故障后,只能通过传真的方式将信息反馈给报修中心,由报修中心再把记录填入系统。
(三)95598系统发出工单后,接收方是否收到,无法知晓,由于工单传输问题,造成部分抢修工作延误。现在只能采取发完工单后,再马上打一个电话核实的办法解决。
(四)45分钟到现场,目前在系统上反映的时间为:95598受理时间、值长发出时间、报修中心派发时间、收到传真时间、到达故障现场时间。关键时间点缺乏,不便于责任的判断。
(五)GPS系统只能接收一张工单,无法接收第二张工单,这也是影响GPS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对报修工作流的分析
为了便于客户报修整体目标的实现,要将责任划分明确,进行目标分解,确定8个时间点,7个时间段。
1.时间段图
A点,计时起点,客户放下电话的时间点
B点,95598值班员填写记录后,95598值长发出工单的时间点
C点,工单到达二级报修中心的时间点
D点,二级报修中心发出工单的时间点
E点,工单到达班组的时间点
F点,班组受理工单的时间点
G点,班组出发处理故障的时间点
H点,班组到达故障点的时间点
2.确定各时段目标与责任
对每一时间段做出详细规定,即目标分解,采取过程控制,每一时段的考核时间采取“一般时间消耗+1”的原则,进行界定。
AB段:<=2分钟,责任部门:95598客服中心
BC段:<=4分钟,责任部门:由当时网络状态决定
CD段:工单在报修中心停留的时间,<=2分钟,责任部门:报修中心
DE段:与二级报修中心在同一办公地点的班组<=2分钟,与二级报修中心不同一办公地点的班组<=4分钟责任部门:由当时网络状态决定
EF段:<=2分钟,责任部门:班组接收工单人员
FG段:<=3分钟,责任部门:班组抢修人员
GH段:班组从车辆启动到达故障现场的时间<=28分钟,责任部门:班组抢修人员
三、制定客户报修管理的工作流程
1.报修流程机构设置
95598系统和GPS系统改进并结合使用后,报修中心直接指挥到每一辆车,可省去班组内勤设置。即三层:95598客服中心、二级报修中心、班组(不包括内勤)。
2.报修流程信息系统
95598客服中心发工单给二级报修中心,二级报修中心同时发工单给班组和对应车辆,车辆通过GPS装置接收,工单处理完毕,由抢修人员自己将故障记录填回信息系统,最后由95598对处理过的工单填写客户回访意见。全部采用计算机网络形式。
3.报修流程职责分工:
(1)城区供电所负责辖区内低压电网的抢修维护工作,郊区供电所负责辖区内1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抢修维护工作。
(2)社区服务所负责低压配网事故的抢修,包括接户线、户表等。
(3)紧急修理班负责区域电网10千伏事故的抢修。
四、信息联系沟通机制
为了保证整个流程的各环节信息畅通,需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制定并执行如下信息沟通机制:
1、95598到二级报修中心:若4分钟后,工单未被接受,信息系统反馈95598信息,95598电话联系相应二级报修中心;
2、二级报修中心到班组:若4分钟后,工单未被接受,信息系统反馈二级报修中心信息,二级报修中心电话联系班组,若联系不到班组值班人员,找班组的行政主管领导(处级或工区级)。每个涉及故障抢修的部门要留给二级报修中心两个主管领导的电话;
3、班组抢修人员出发后,利用GPS装置返回信息系统“开始出发、到达故障现场、故障处理完毕”信息;
4、收到不属于本部门业务的工单,马上通知发送部门收回,包括收回已发送的GPS工单;
5、报修中心发现某部门或某专业,在某一时间段经常出现车辆忙,造成无法派单或影响承诺兑现时,报修中心及时反映相关领导,协调增加抢修力量;
6、抢修车辆空闲时,若抢修人员由于某种原因(吃饭等),收到工单不能马上出发,提前通知报修中心,报修中心另择其他车辆,但同一工种的人员不能同时有事。事情结束后,要向报修中心说明,转为待命状态;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3
教育局副主任科员 XXX
依据局党组制定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X月XX-XX日,由教育局副主任科员赵洪宇同志带队,对部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随后会同县联通公司、县移动公司等单位人员座谈,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范围
滨泉凤亭小学、第三中学、崇德学校;第一幼儿园、第五幼儿园。
二、调研方式
听取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三、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信息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增学生用计算机846台,教师用计算机675台,多媒体设备262套,光纤新接入12条。全县10个乡镇学校新装备了48台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目前,全县多媒体设备共496套,多媒体教室设备普及率达98%。宽带接入共26条,其中,带宽百兆及以上学校22所,宽带覆盖率达100%。
全县共建成录播教室2个,分别为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2014年以来,为全县26所学校1765名教师录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程近2,000节。录播教室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的摄录平台,满足了全县教师公开课、优质课等课程视频制作需求。
目前我县师生主要依托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获取教学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计划未来2-3年建成XX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可管可控的网络资源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2、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
XX县高度重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提升全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手段教学积极性,2013年以来,XX举办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依托国家省市等资源平台,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建设。陆续组织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电子白板应用专题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等,共培训教师近2,500人次。全县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前全县共有5所学校276名教师和652名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XX县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本次调研和近年来在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情况,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学校重视不够,信息化工作效能低下
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实质仍是考试成绩,部分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权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各项工作效能较低。有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高,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性和水平不高。部分学校在多媒体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存在资源闲置现象。
2.基本保障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需要得到保障。目前,我县班班通、计算机教室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很大,但售后服务工作跟不上,没有建立售后维修基金或采取其它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故障较多。一些设备老化、损坏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当初高价买来的设备因维护管理麻烦、电费负担较大而被束之高阁,这种现象在乡镇学校尤其严重。
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因学科专业技术性强,很多学校存在信息技术教师不足、专业不对口问题,使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三、今后的发展方向
1.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先进科技的了解和认识,让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结合更紧密,更有实效。
2.推进“两平台”建设
加快XX县教育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解决全县教研问题和资源建设问题,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
3.加强“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售后维护工作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4
首先,税务信息是反映税收工作的特征和发展变化,探索其发展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和方向的直接或间接表述,是税收工作客观活动经过加工传递后的再现,是税收工作运转情况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反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税收工作本身,而且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务信息,加快开发税务信息资源,是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服务税务机关和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是推动各项税收政策更好地贯彻落实的需要,是提高税务机关行政效能的需要,是税务机关纵向联系与横向沟通的需要。
其次,税务信息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在税收实践中,各级党组要根据上级局和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对各项工作做出具体决策,提出新的措施,这些都离不开税务信息的基础作用。
(一)服务领导作用。税务信息是上级领导把握整体情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一方面为领导修正决策和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提供总体思路;另一方面,信息又是领导了解各项方针、税收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情况的一条捷径。一个中心工作的确定,一项重要举措的出台,各基层单位贯彻落实情况怎样,会遇到什么困难,共性的东西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领导迅速做出新的决策等等,都是领导十分关注的。税务信息可以使领导灵敏、及时地掌握基层情况,从而在指导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
(二)推动工作作用。通过上报信息,不仅能反映本单位、基层征管单位在贯彻落实税收政策、上级决策和中心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经验和做法,也能反映基层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可以反映本单位需要上级出面协调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及时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各项税收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税务信息发现问题、暴露矛盾,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及早督查督办,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沟通协调作用。运用纵横交错的税务信息网络,对外,促使国税机关与党委、政府及其他部门,加强交流、协调和配合,互通情报,相互沟通,以利于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相互配合;对内,加强系统内部各级单位、各部门的情况交流,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共谋发展。
(四)提高效率作用。税务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的系统性、广泛性、层次性、综合性、准确性、针对性、有效性、依存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效率作用。通过对各种材料进行精选、浓缩、提炼,可以使税务领导机关在较短的时间得到较多的信息,为领导想大事、办大事、办成事创造条件。信息工作渠道多,上下通达,可以加快工作运转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基层单位的各项税收工作情况,可以通过信息及时传递,使领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避免现象的发生。同时,税务信息的及时传递为本部门、上级局以及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配合。
二、当前税务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税务信息工作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信息网络逐步形成,信息制度趋于规范化,信息传递手段不断改善,信息容量不断扩充,信息质量日益提高,信息在税务工作决策中的渗透力和参与度有了明显增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当前税务信息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有误区。一是部分干部认为税务信息工作是软指标,相对税收收入硬指标而言显得不那么重要。有些基层单位甚至发牢骚,正事还干不过来,报什么信息?二是认为信息工作与税收工作联系不大,对业务工作没有多大作用。三是认为信息工作是务虚的,既劳神费力伤脑筋,又看不到明显的成绩。四是认为信息工作是办公室信息人员的事,与其他人员不相干。
(二)信息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从总体上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专业队伍尚未形成,信息员身兼数职,工作效率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还未真正构成,信息工作制度仍不完善,不能满足各级领导决策税务工作的需求。有的信息人员不求上进,平时不加强业务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不加强文笔磨练,写信息多年,一直是老一套、吃老本、无新招,眼高手低、长进不大;有的好逸恶劳,具备写信息、写好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却作风浮飘、办事浮躁、好高骛远、不求深入、不精益求精,不能战胜惰性心理,对好的题材熟视无睹,很难写出精品稿件。
(三)信息质量不高。一是信息内容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罗列情况和数据的多,深入分析的少;反映微观方面的信息多,反映宏观方面的信息少;反映动态的信息多,反映事物内在本质联系的信息少;就事论事的零碎的初级信息多,经过调查研究的、系统的、综合性的精品信息少。二是信息的滞后现象比较突出,缺乏超前思考,没有及时捕捉和搜集材料;只注重积累,而忽视分析和预测,信息质量较低,立意不新。信息的滞后性直接影响到信息的时效性及其使用价值。
三、改进税务信息工作的有效途径
质量是信息的生命线。税务信息不仅要准,而且参与决策价值要高,力求在有的放矢的基础上,保证信息内容具有启迪性、预测性、前瞻性、建议和指导的效能。要使税务信息看得准、抓得对、报得出、用得上,关键是要在提高报送质量上下功夫。
(一)研究服务对象,领会领导意图。税务信息传递的对象不仅有上级税务部门,而且还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此,要根据这些部门对税务信息的需求程度和层次,及时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要经常注意了解领导在思考什么、关心什么,掌握领导的注意力和兴奋点,站在领导者的高度观察和研究问题,这样,所提供的信息才能适用对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握工作重点,提供“对路”信息。信息员要围绕各时期税收中心工作和党政领导所关心的问题报送信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要紧紧围绕省局税收管理基础年建设、税务文化建设、协调联动机制运行、教育培训、行风建设、文明创建、效能考核等重点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报送信息。从实践工作看,能提供“对路”信息,应注意抓住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及时搜集和反映本部门贯彻执行上级重要政策、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进展情况;二是搜集和分析所在地区经济运行情况,反映经济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对税收收入以及税收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措施;三是搜集和反映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措施、新思路;四是搜集和反映干部群众及广大纳税户对税收工作的呼声、反映、意见、建议、要求,以及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三)税务信息工作要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税务信息离不开调查研究,挖掘是信息调查研究中的重要手段,挖掘程度越深,写出的信息就越有效用。因此,信息员必须在善于挖掘上动脑筋,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善于提问题,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及时捕捉和搜集第一手材料。对搜集、获取的原始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增强信息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效控制信息的滞后性。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5
调研设计与实施概况
1.调研范围与对象
为了全面了解高中新生的信息素养状况,调研范围确定在省示范高中、省标准化高中、一般高中三个不同层面的学校。为确保研究的可信度,调研对象选择了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
2.调研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研究,本次调研主要关注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以及未来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调研的主要工具是问卷,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概述、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人工智能、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安全等九个方面。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笔者将问卷试题内容分为知识目标(A型)与应用目标(B型)两大类。知识目标为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义、特征、原则、目的、过程、方法、作用等;应用目标为操作技能与实际应用,包括应用策略、工具选取、工具用途、工具适用条件、操作命令、操作步骤、应用背景、应用效果等。
此次调研的目的之一是用量化的手段分析学情,划分学生的群体差异。因此,问卷试题在难度分布上向“两侧”靠拢,即一部分题目相对容易,而另一部分题目相对较难,使每个群体均能获得足够的分数,以保证数理统计有充足的数据支撑。其中,容易题(1类)为单一的基础知识,主要考查记忆、理解、掌握、认定等知识掌握程度;较难题(2类)为复杂的综合运用,主要考查分析、判断、推理、应用等能力。问卷试题共计30道,划分成A1、A2、B1、B2四类,其中“A”为知识目标类,“B”为应用目标类,“1”为容易题,“2”为难题。A类和B类各占50%,容易题和较难题各占50%。
3.调研过程
(1)分层抽样。此次问卷调研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首先,在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一般高中三个层面各抽取两所学校;其次,在涉及的学校随机选择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
(2)问卷调查。将《高中新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问卷》放到问卷星平台上。问卷星平台于2014年9月1日―5日第一次开放,抽样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新学期第一节课组织学生随堂答题,为分析学生的信息素养采集数据。9月15―19日问卷星平台第二次开放,抽样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学第三周组织学生就同一问卷进行第二次随堂答题,为分析问卷的信度采集数据。对六所抽样学校的120名高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达100%。
(3)判定问卷质量。对问卷质量采用量化指标与经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判定。①难度、区分度量化指标。对问卷星平台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经过计算,试题的难度系数为0.50,表明试题难度掌握较好,能正常反映学生的水平;区分度为0.32,表明试题设计得较好,能够正常区分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由8位教师对试题进行评测,分别给出难度系数和区分度,并计算平均值后得到难度系数为0.52,区分度为0.54。这表明学生实际成绩比教师估计的要理想,试题难度适中,试题区分度良好。②效度指标。由下表所示,对30名学生前后两次进行检测,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744,呈显著相关,表明此次调研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8位教师对调研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进行了经验评估,并认为:本套问卷知识覆盖合理,题目内容新颖别致、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题目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通过答题结果可以鉴别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研结果有效。
(4)数据分析。对答题结果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法进行计算,自动划分学生的群体差异:成绩区分值为31分,成绩在32~48分之间的学生归为一组,共58人,属于信息素养强的学生;成绩在10~30分之间的学生归为另一组,共62人,属于信息素养弱的学生。
调研结果分析与对策
由调研结果发现(如上图),信息素养强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实践应用能力较好。由此可见,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无论是知识型题目还是应用型题目,只要涉及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运用,两组学生之间都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调研结果还可以发现,4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占调查对象的85%,这表明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无法满足高中阶段的学习需求,需要教师在知识和技能领域予以强化。
1.存在问题
(1)高一新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够有意识地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辨别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较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和经验推断。但他们也表现出对概念理解的不完整、不准确,缺乏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和能力等问题,特别是在技术方法上依赖个人的主观意识,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强,如错误地认为关键词越长检索效果越好,超链接只能设置在文字或者按钮上等。
(2)动手实践和实际应用能力较强,但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例如,在图表分析中,对图表元素、曲线变化关注不够,不会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客观结论;在读图时,抓不住题干核心,对题意理解不清,不具备图表分析的能力。
(3)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例如,对幻灯片中的文字提炼能力较差;综合运用图像知识和使用图像处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对于图像合成,一般要考虑真实性和艺术性两个层次的问题,但很多学生将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
(4)抽象、提炼、迁移能力有限,对算法基本思想、流程描述和动态执行、流程图等知识的掌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些学生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并设计出简洁、准确的解决方法;但很多学生在设计时思路不清晰,考虑不周全,这样在后面的编程学习中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
(5)基本具备信息安全维护的基本技能,但对信息安全理论知识的掌握仍有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信息安全的话题较感兴趣,知道危害信息安全的因素,但对黑客攻击的防范往往做不到位,自主学习和处理安全隐患的能力有待加强,还有一些学生缺少信息防护方面的意识,未形成良好的防护习惯。
2.对策
(1)细化必修课学习目标,适应学生需求。造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陈旧,更新周期长。依据高一学生实际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应用能力和课程标准提出培养目标,对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的学习内容进行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整合,并详细设计学习目标,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例如,电子表格模块的学习目标为:能说出数据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数据的内涵;能说出数据处理的必要性、意义和作用,会对数据进行存储、计算、整理和表达;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提取数据,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能够选用恰当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表达。
(2)强化实践环节。技术课程中的理论,不再是注重于精确推导、深度理解和全面记忆,而是要将其精髓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从调研结果看,虽然日常教学中的实例也源自生活,但这些实例主要是对概念的浅层次解释和说明,缺少与现实问题的深系,不具备分析和探究的意义,无法充分体现理论的实践性。学生往往偏重技术操作,轻视理论学习,缺乏全面客观认识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能力较弱的学生,从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提取事实清楚、结论明确的真实事件,构成验证型案例,协助其将理论与实践相对应,通过实际应用加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采用“直接教学法”,简洁明确地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对能力强的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真实事件,将其构造成拓展型案例。设置真实、模糊、不确定且具有多个解决方案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建探究条件和合作环境,使知识的形成得以丰富和深化,产生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3)强化基本概念,构建知识体系,突出技术应用,以实用性作为学习的起点和终点。文本、表格、多媒体信息加工实用性强,内容繁多,种类各异。高一新生对这类信息加工并不陌生,但往往只会基本操作,缺乏技术思想和技术方法的支撑,理论上没有形成系统知识,操作上也没有形成稳固技能。对能力强的学生,注重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规划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方法上可选用任务驱动、微课等,帮助、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对能力弱的学生,强调知识的准确记忆和掌握,注重知识的回顾与关联,教学中宜以“直接教学法”为主线,简洁高效地讲清操作方法,同时兼顾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的训练。
信息调研报告范文6
一、推进我办无纸化办公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纸质文件的缺点。我办日常办公都是以纸质文件为主,无论是对外发通知、函、规范性文件、政府规章等,还是办内发个会议通知、通报、会议材料等,都是通过打印机、速印机或到文印中心印制大量的纸质文件。比如:一份十多页会议材料在开会前需要复印十多份,仅仅开会是在开会时看看,会后便失去了作用,变成了废纸。但是在会前文书人员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一来办公成本大大增加。而且纸质文件不易长期保存,易受潮、破碎、丢失,再加上其传递起来不方便,甚至有时收到会议通知时会议已经开上了或已经结束了。大大影响了办公效率。并且办理的文件不容易登记、管理和督办。
(二)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一件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文件的出台要修改数十次,通常大家做法是在文稿草拟完毕后打印出来请处长或主任修改、审阅、审批。往往几页纸只是简单的画了两个圈、改了几个字、或者删改了一小段,便要重新到电脑上修改文稿并重新打印,如此往来几次。再加上文件层层审批,打印机用墨和纸张浪费十分很严重。
(三)不利于政务公开,不方便查找。我市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已有数百部,这些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在实际生活中指导着各项工作的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市行政工作的依据。但是现在要想查找这些法规、规章和规范性则成了一件难事。大多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都是纸质文件,平时放到档案室或者送到档案局,就连我办工作人员要想查找都是十分费事。更不用说普通市民和各级领导了。
(四)执法人员及证件管理难度大。我办目前使用的执法人员证件打印程序功能单一,只能完成简单的证件打印工作,对于管理和查找等功能都无法完成,还得通过查找纸制档案来进行人员审查核对等工作。并且通过其软件内存储的数据实现网上查询十分困难。
(五)出版书籍参考资料成本高。我办每年编辑出版的法规规章汇编、政府法制简报、法规规章中英文对照本等内部参考资料大多都是采取到印刷厂印刷成册的传统方法,这些书籍发行量小,但印制成本高,而且很多资料最后只是堆到仓库中长期存放。既浪费了大量的纸张,又需要人员进行管理。
就以下几方面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议以无纸化、信息化办公模式取代目前现有的办公模式。通过金政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来取代目前使用的公文发文、收文、便签等文件处理单。通过e-mail(电子邮件)来取代传真、信函。通过笔记本电脑来取代文件夹,档案袋。二是建议开发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数据库,对现有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扫描实现电子存储,这样一来,广大市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我们也可以随时对现有法规规章进行更新。三是建议重新开发执法人员证件管理程序,并建立数据库。将数码照片、执法人员信息、证件编号等都输入数据库,实现即时有效管理。实现网上查询。四是建议发行网络出版物来替代纸制出版物,降低成本,方便查找,扩大宣传范围。五是建议定期升级更新设备,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二、全员计算机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一)重视程度不够,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遍偏低。目前,我办大部分高配置计算机只是用来充当打字机。很多同志不能正确使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等。甚至有少数同志连打字和基本的文件复制粘贴操作都无法正确完成。
(二)办公软件使用不熟练。目前比较流行的办公软件是由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研制的office办公软件。其软件由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表格制作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outlook(电子邮件收发软件)等组成,不少同志只会使用word进行简单的打字排版,其他办公软件大多都不会操作。
(三)学习相关知识不认真。我办也进行过几次计算机操作培训,但是培训效果均不理想,很多同志认为这些都是网络管理员的事,遇到不会的我就问他就可以了。结果就导致上课学习不认真,培训完后不练习,更不用说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后一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求助网络管理员来帮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