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校本研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范文1
【关键词】专题研究 实施过程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58
新课程的改革必然要带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在“听中学”和“读中记”――学生听老师讲授,在听和读的过程中记忆,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学习。
一、研修背景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在“听中学”和“读中记”――学生听老师的讲授,在听的过程中学,然后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识记。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老师中心”的观念。教师以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为主要教学任务,只让学生在“听中学”“读中记”;学生以单纯记忆知识点为根本目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其结果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却变成了机械的知识灌输。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厌学情绪就会不断增长。再加之,初中历史课在人们心中早就是豆芽菜一盘,学生和家长不重视,如果教师采用的又是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样,就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部分学生把历史课列为“没有意思的课”。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在历史课堂上能够“交流――互动”,让老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入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乐学,让他们不但掌握历史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二、专题研究的目的预设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务实、主动、绽放个性”的教学课堂。2.建立“敢想、敢说、敢试”的教研氛围。 3.通过“课例”这个教学窗口,观察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三、活动组织形式
针对我们学校政史地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有市级政治骨干教师两名,县级历史骨干教师一名,还有一批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我们组成一个智囊团,在集体备课中,以“说课”为先导,以“主题课堂”为阵地,以“课后反思”为转折点,锤炼出优质课、示范课,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即时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全组教师的个体学习,上课摸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次上课,使之真正成为教学改革发展的可持续的资源。
四、实施过程具体安排
(一)酝酿阶段
召开政史地学科老师会议,会议上讨论并决定本学期实施并开展课例式校本专题教研活动,明确分工,初探开展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准备阶段
1.专业引领,提升理论。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支持。在这一校本教研阶段,通过上网,听讲座,培训等寻找相关理论的支持,特别是校本教研与专题相结合时,校本研究常常会限于校内教师同水平的重复,导致研究的平庸化,我们的一些教学现象就必须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加以结合。我校在本次课例式校本教研中,要积极学习,邀请优秀教师来指导,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协助,将校本教研推向纵深发展。
2.提供课例,撰写说课稿、教学设计。在这个环节里,将课例的文本,包括实施课例式校本专题教研的方案,教材文本,教学参考等,印发给参与教研的教师,使全体参与者明确课例教研的目标。并且给老师们一些时间,让参与者搜集各种信息,探讨问题,各自撰写相应的说课稿、教学设计。
(三)实施阶段
1.各个教师分工做好记录。
2.说课训练。说课是包含诸多要素的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两个层次组合而成的研究系统,是介于备课上课之间的教学研究形式。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能说出“怎样教”,更要求教师能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这样就活化了备课,变静态的个体备课到动态的相互说课,由静到动,就使教师的备课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说好课是上好课的保证,于是我们组决定把说课作为打造磨炼优质课的第一站。
3.课堂跟踪。在两位教师的努力与大家的协同合作下,我们顺利进入第二个环节――上课。本次活动意欲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课堂,活动时间为半天,邀请本校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参加。
4.讨论课例。在课堂交流后,组织政史地组的老师讨论课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讨论课例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分析思考课例中教师的行为和对策的合理性,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相当重要。
5.思维碰撞。教研组的老师们撰写参与本次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通过观摩了我校两位老师的课例,老师们的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后,把自己的认识、收获,甚至是纠误,寻找自己和主讲老师的差距,可以是设计的理念上,也可以是教学环节,甚至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处小技巧等等,讨论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教学目标抓在实处的问题写下来,文章包括:分析研讨问题――反思自身经验――提出解决方案。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第一个反思)。
6.反思提高。老师使用第一次反思后的教学设计进行实际教学,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进行调整,寻找设计和现实的差距,进行第二次反思。反思、总结是认真反思方案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解决了没有,哪种设计是正确的、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教师通过课例教研把形成的共识和见解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加深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指导教学实践,提升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7.资料收集、整理。根据教研组的讨论与两位教师内化的情况,把教学过程整理成文并写上反思,其中包括:初稿、修改稿、定稿、课后反思,装订成册。
五、反思与展望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我们还发现课例式教研的优势在于:1.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专题为中心,围绕专题进行研讨。2.课例教学为研讨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听课老师来共同探讨,交流与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