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范文1
一、初步业务活动
内部控制审计的首要环节为初步业务活动。在本阶段需要关注的是内控审计前提条件的判断。
在实务中,内控审计的前提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分析:①查阅以前年度工作底稿,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②与内控建设小组人员沟通,查阅控制手册、流程图、备忘录等;③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近期经营和内部控制方面的变化;④与企业聘请的咨询结构及企业自我评价人员沟通,查阅自评价和、自评报告、实施过程、结果以及了解自评人员的专业能力、独立性和识别的内控缺陷。
二、关于集团审计的策略
根据证监会上市部函[2011]031号,2011年内控试点上市公司可以选择母公司及重要子公司实施内控自评和审计。2012年内控审计全面实施后,所有的子公司都应包括在范围内。所以,执行集团上市公司内控审计前,应对集团组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是一项比较关键的工作。
1. 从重要性判断,一般通过集团财务报表来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相关认定。
2.从风险的角度看,应考虑所属单位发生重大错漏的可能性,对集团财务数据的相对重要性,即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3.从实务的角度,首先需要确定具有较高内控失效风险的单位,其次需要考虑对集团具有重大影响的单位,包括该单位占集团总资产或总收入的比例等。
4.依上述条件判断下属公司是否为具有财务重大性的组成部分和具有特别风险的组成部分,形成对组成部分实施分析的工作底稿。
5.根据不同的组成部分执行不同的审计策略:
三、关键控制点的选择
1.内控审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关键控制点的选择。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共性,常见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以下方面:与财务报告相关的控制点;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重要交易授权、记录和报告的控制;选择会计政策的控制;资产保护的控制;避免或发现舞弊行为的控制;重大非经常易的控制;其他针对重要会计科目的控制。
2.关键控制点的识别程序。(1)了解被审计单位内控的基本情况,识别公司层面内控。可采用问卷调查、询问、查阅文件、穿行测试等方法了解公司管理、重大决策层面以及对业务流程或应用层控制具有重大影响的控制。(2)确定与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相关的会计报表认定,并分析相关认定发生错漏可能性。(3)针对重要业务流程和主要交易,应了解交易的处理程序、找出流程中可能发生错漏的风险点,找出用于控制上述错漏的控制点及用于预防或检查未经授权的控制点。(4)确定关键控制点。根据上述程序找到重要科目和会计认定对应的关键控制点,再考虑该控制点对于实现控制目标的重要性。
四、关键控制点的测试
1.对关键控制点的测试可分为设计和运行有效性测试。设计有效性测试包括:识别控制目标、识别控制措施、判断当正确执行控制措施时,能否预防或发现可能造成财务报告重大错漏的错误或舞弊。运行有效性测试包括:是否按设计要求正常执行,执行人是否有适当授权以及具有足够履职能力。
2.穿行测试是评估内控设计和执行有效性的重要程序。可以巩固对交易处理流程的了解,判断业务流程中所有风险点是否都识别到了,进而初步评估内控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3.内控测试可采用的方法。
4.样本量的选择及流程评估。在内部审计中,对样本的选取需要遵循一定的选样方法。人工控制最小样本量区间可以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中给出的“人工控制最小样本规模区间”。如果与控制相关的风险高,则选取最小样本规模区间的最大样本量。
对样本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控制点的性质、频率、重要性、执行人的胜任能力、以前是否曾经出现缺陷、测试人员的业务经验等。样本总体的定义方法,比如采购:可以采用存货的明细账作为样本总体,对于采用ERP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企业,也可以从业务模块中导出采购订单作为样本总体进行抽样。样本量的选择时间应尽量接近审计基准日实施测试更有效。选样时9-12月的样本量可占70%,1-8月样本量可占30%。
五、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
1.根据内部控制缺陷影响整体控制目标实现的严重程度,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
2.企业内控缺陷的评价和报告需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衡量。定性是从性质的角度考虑某些缺陷是否重大。审计人员应首先分析缺陷性质。如控制环境无效、涉及违法及舞弊行为的缺陷,影响收益趋势的缺陷,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正确判断、影响合同履行的缺陷。
定量是指从缺陷数量的角度来评估缺陷的重要性程度。一般定量分析从财务报告的金额入手。常用的定量指标如下表:
定量指标也可结合审计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去分析。
六、审计报告
测试完成后,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沟通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属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应分别与管理层及治理层进行沟通。获取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声明后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范文2
关键词:分析性程序;审计
分析性测试,是审计人员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手段,是帮助审计人员全面把握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科学评估审计重点的技术方法,也是总体评价审计发现、检查审计成果合理性的有效手段。分析性程序一般作为审计取证的一种辅助手段使用。本文将对分析性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一、分析性审计程序的特点
分析性审计程序既可以降低审计成本,又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分析性审计程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性审计程序是获得审计证据更为客观的方法
分析性审计程序的运用是基础会计信息以及非会计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内在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关系也是稳定的,只要注册会计师分析得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分析性程序中发挥其自身的创造力,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分析性审计程序就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审计证据,也能够对审计对象业务中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关系做更好的理解,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报表数据的潜在关系,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二)分析性审计程序可以节省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分析性程序可以耗费更少的审计资源提供相同的或者相对更好的审计证据,分析性程序有时会被描述成发现和形成证据的技术,同传统的会计报表细节抽样审计方法是不同的。分析性审计程序是利用信息间的内在关系来判断数据的合理性,并不局限于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而细节抽样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存在的证据进行收集以及检查来证实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两者相比,成本是不同的。分析性审计程序通过模型的构建以及会计师的经验以及知识就可以判断,可以大大的节省审计资源,而且在电算化的时代,通过利用电脑,分析性审计程序的优势能够发挥出来,在节省审计资源的基础上也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二、分析性审计程序的关键
分析性审计程序的关键在于分析以及比较,要分析所收集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即相关性,而且要保证搜集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剔除其中的不合理因素。然后利用审计人员积累的经验以及收集的合理标准,对照分析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以及信息,从中发现异常的变动、不合常理的趋势或者比率。
(一)应考虑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比较基准
运用分析性审计程序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数据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因此,在进行分析性程序时,首先要分析所收集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即财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财务信息与相关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财务信息各要素之间存在相关性以及内部勾稽关系,例如应付账款与存货之间通常有稳定的关系;当然某些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之间也存在内在联系,例如存货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判断存货总额的合理性。其次,应该考虑数据信息之间的比较基准。在运行分析性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要注意将被审计单位本期的实际数据与上期或者以前期间的可比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在运用以前期间的可比会计信息时,注册会计师要注意被审计单位内部以及外部的相关变化。也可以将自己的预期数据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上反映的金额或者比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异常情况,这都是分析性审计程序的关键点。
(二)要合理确定分析性审计程序的应用方式
分析性审计程序在所有的会计报表审计的计划阶段和报告阶段都必须使用,在审计测试阶段可以选择使用,但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要合理确定分析性审计程序的应用方式。应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以用于实际与预算计划进行比较,发现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分析原因;将本期同上期比较,判断本期指标的是否存在异常;同业比较,判断被审计单位数据指标的正常性。其次,可以采用趋势分析法,可以用于财务审计中的问题揭示以及管理审计中的前景预测。第三,可以采用科目分析法,通过选择借方或贷方科目编制对照表来登记对应科目,查明对应关系是否正确并且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应用于容易发生错误以及弊端的会计科目。第四,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法。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可以计量预测的风险和准确性水平,量化注册会计师的预期值。
三、分析性审计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一)分析性审计程序在风险评估阶段的具体运用
在风险评估阶段,利用分析性审计程序的目的是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变化,或者与其发生而未发生的变化,识别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通过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帮助注册会计师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关系,在风险评估阶段,分析程序就要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因此所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在此阶段,分析性审计程序的主要对象通常包括对账户余额变化的分析,使用分析性审计程序的精确程度以及比较的指标范围,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以及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而定。其次,要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预期关系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让注册会计师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解重大事项或者决策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第三,根据分析性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该识别是否有异常的数据关系或者意外的波动,因为这都可能是重大审计风险的预警信号。如果出现异常的数据关系或者波动,要作为重点审查项目进行调查,在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基础上,考虑运用检查、观察等其他审计程序,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二)分析性审计程序在实质性程序中的具体运用
实质性分析程序与细节性测试都可以用于收集审计证据,以此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质性分析程序不仅仅是细节性测试的一种补充,在某些审计领域,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较低而且数据之间具有稳定的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首先,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时,要考虑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应当越谨慎使用实质性分析性程序。另外在对同一认定实施细节测试的同时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可能是适当的。其次,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对已经记录的金额或者比率做出预期时,需要采用内部或者外部的数据,这样数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根据数据形成的预期值,注册会计师计划获取的保证水平越高,对数据可靠性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样分析程序就越有效。第三,要做出预期的准确程度,准确程度是对预期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程度的度量,分析程序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形成的预期值的准确性,因此,在执行分析性审计程序时,要做出预期的准确程度,保证精确度。
(三)分析性审计程序在总体复核阶段的具体运用
在审计完成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整体符合,以此来判断审计结论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整体是否公允:首先,是对财务报表重要比率的分析,在前期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获得了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各项财务数据以及非财务数据,在总体复核阶段,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总体把握财务报表的合理性。其次,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报表审定数同行业平均数据或者以前年度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是否合理。第三,要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否对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产生影响,进而确定报表数据是进行调整,还是披露。
参考文献:
[1]锁琳,浅谈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中的运用[J].邵阳学院学报,2007,(05)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范文3
一、正确认识新审计准则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
在日常审计实务中,相当多的注册会计师对第1621号审计准则《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是片面认为该准则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就是简化审计程序的考虑;二是夸大了该准则所规定的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简化考虑。从而使得一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无端简化甚至放弃必须履行的审计程序,造成对审计准则的滥用。
众所周知,由于小型被审计单位一般规模较小,业务活动和会计记录相对简单,通常难以实施适当的职责分离,可能不存在能够被注册会计师识别的控制活动,而且业主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小型被审计单位时首先必须重点考虑的是因小型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上述特征或固有缺陷可能导致的潜在审计风险,必须在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对审计程序予以适当简化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简化考虑的重要程度应该低于对审计风险的考虑。实际上,从第1621号审计准则分别从“业务约定书”、“计划审计工作”、“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这五个方面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所作的特殊考虑来看,其主要重点就是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评估程序方面的考虑,其次才是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程序简化的考虑,简化仅是因小型被审计单位的特点无法实施而不得不考虑简化或因成本效益原则而考虑简化的一些审计程序。
因此,笔者认为,尽管第1621号审计准则针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点对审计程序作了一些简化考虑,但实际上,该准则更多、更重要的特殊考虑应该是针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是在提醒注册会计师重点考虑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存在诸多风险并在能够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程序的简化问题。所以,该准则的特殊考虑并非仅是简化考虑,简化仅是特殊考虑中的一个方面。因此,注册会计师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要正确认识和准确理解第1621号审计准则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不能误解更不能曲解。
二、对风险评估程序简化的规范思考
从新审计准则实施一年多的情况来看,相当多注册会计师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中风险评估程序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如一些注册会计师不知从哪里找来所谓的新准则下的风险评估工作底稿样本,不管懂不懂,不管对不对,不管是否适用,不管是否会用,不管是否全面和规范,从中选几张简单易行的底稿模板便依样画葫芦,抄点数据,写点情况,摆摆样子。审计工作底稿中仅是有几张表示其执行了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招牌纸”,实际上根本体现不出风险导向的理念。更有甚者,一些注册会计师干脆将风险评估程序置之度外,对风险的了解和评估等审计程序根本不予实施,仍然按照老准则下的习惯仅执行实质性程序,似乎中注协规定的从2007年开始必须执行的新的风险导向审计准则与其无关。当问及为何如此时,这些注册会计师不是强调小型被审计单位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前提条件,就是强调新准则规定了可以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风险评估程序进行简化,但当追问这样的简化是否符合新准则规定时,则不是无言以对就是强词夺理。
实际上,新准则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风险评估程序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第1621号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小型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准则同时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但是,该准则指南又补充规定:“由于小型被审计单位一般规模较小,业务活动和会计记录相对简单,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可以在不违背相关审计准则实质精神的前提下,立足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予以适当调整和简化。”
因此,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实务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风险评估程序是必须履行的审计程序,不可以放弃风险评估程序仅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二是不可以无端调整和简化风险评估程序,必须在满足充分识别和正确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前提下,才可以有针对性地予以适当调整和简化风险评估程序。但必须注意的是,对于如何“适当调整和简化”的问题,该准则指南仅是从总体上作了原则规定,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广大注册会计师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并逐步探索和积累“适当调整和简化”的经验。由此可见,无端调整、简化或干脆不执行风险评估程序都是极其错误的。
三、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简化的规范思考
针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中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第1621号审计准则规定:“由于小型被审计单位可能不存在能够被注册会计师识别的控制活动,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主要是实质性程序。在缺乏控制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否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准则同时又规定,“注册会计师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应当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采用下列方法,以有效地获取审计证据:(一)对重要账户的余额进行细节测试;(二)对重要交易进行细节测试;(三)对利润表的某些项目执行分析程序。”另外,第1621号审计准则指南第四章第三大部分第一段又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小型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并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据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如果不拟信赖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可以不实施控制测试而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
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审计小型被审计单位时,一是如果不拟信赖其内部控制,可直接实施以实质性程序为主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二是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应当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但是,在日常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实务中,必须注意防止两种错误认识或倾向。
一是防止片面认识“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主要是实质性程序”的规定。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是过于夸大或依赖实质性程序,全盘放弃对控制测试程序的实施。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小型被审计单位都缺乏内部控制或预期控制的运行都无效,因此,不是所有的小型被审计单位都不具备实施控制测试的前提条件,也不是所有小型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都能够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二是忽视在缺乏控制的情况下应当考虑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否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规定。事实上,在缺乏控制或预期控制运行无效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仅应当考虑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否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且更要考虑由于缺乏控制或预期控制运行无效,控制测试实际上无法实施的问题。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当立即考虑与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进行沟通,并征询法律意见,必要时应解除业务约定。
二是注意防止滥用成本效益原则。在日常审计实务中,相当多的注册会计师往往以收费低、时间紧、人力少、任务重、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为由无端缩减审计程序。从笔者十多年从事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管检查经验来看,相当多的注册会计师确实存在不全面、不规范、不认真履行审计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问题。如前所述,许多注册会计师对风险评估程序根本不予实施,即使实施,也仅是摆摆样子,根本体现不出对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体现不出对审计风险的导向性。又如,许多注册会计师常常以实施控制测试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为由,对符合准则规定而且完全可以实施控制测试程序的就是不予实施。再如,许多注册会计师对重要的实质性程序也仅是进行细节测试,根本不考虑分析程序的运用,而且所谓的细节测试也仅是抄(或复印)几张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页和会计凭证,然后再复印一些被审计单位的盘点表、申报表及重要协议或合同等相关资料,审计任务就大功告成。凡此种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注册会计师都在强调“成本效益原则”,但实际上,这些注册会计师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对成本效益原则有意或无意的误解。
当然,由于新审计准则及其指南本身没有对“成本效益原则”予以明确定义,这虽是造成许多注册会计师不能正确理解“成本效益原则”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相当多的注册会计师仅是从有利于自身的角度进行理解,很有可能造成与准则对“成本效益原则”所规定的内在含义不一致的情形,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片面或错误。
笔者认为,“成本效益原则”中的“成本”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拟实施的审计项目所拥有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等审计资源,“效益”则是指注册会计师以合理数量的成本资源投入达到圆满实现审计目标完成审计任务的目的。由此可见,“成本效益”不是指经济效益的高低,更不是指审计收费的高低,而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拥有一定审计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不高也不低)的成本资源投入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完成既定的审计任务。但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来源于注册会计师自身或被审计单位等多方面的原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不可能完全排除对低成本投入的追求或需要,但注册会计师的低成本投入必须建立在圆满实现预期审计目标、完成既定审计任务的前提之下,否则,注册会计师的低成本投入就不具有合理性,就有滥用“成本效益原则”违反审计准则的嫌疑。
笔者还必须指出的是,新审计准则及其指南仅是在准则或指南中多次提及注册会计师可以或应当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但并没有对如何具体运用“成本效益原则”予以明确规定,对注册会计师作出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判断必须符合何种前提条件未能明确,如应该履行哪些审计程序,获取哪些审计证据,如何在工作底稿中规范体现对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等问题均未能予以明确,所以,这些问题还有待注册会计师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应该慎重和规范使用成本效益原则,不应动辄以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为由随意或无端简化审计程序,即使确实需要运用成本效益原则也必须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有必要的分析、判断和说明,如履行了哪些审计程序,获取了哪些审计证据,由此得出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判断和计划省略哪些审计程序的结论等。比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和简易测试并获取了相关审计证据证明内控制度虽然存在,但注册会计师认为实施控制测试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由此得出结论,不实施控制测试而直接进入实质性程序。
四、对简化审计程序的规范思考
由于小型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固有特征及固有缺陷,注册会计师在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中难免会简化一些审计程序,如可能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后因无法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而直接进入实质性程序。对于这种情况,许多注册会计师往往不在工作底稿中做任何说明和表达,或者不知道应该如何在工作底稿中予以必要的说明和表达,由此造成审计程序和审计工作底稿的不完整、不衔接、不规范。笔者认为,说明和表达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证据,二是判断。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作出不进行控制测试的判断而对内部控制实施了解、评价及简易测试(如穿行测试)程序所收集的证据,如获取的被审计单位控制运行无效或通过简易测试发现内部控制并未得到遵循或不拟信赖内部控制的审计证据;判断则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前述实施的审计程序及收集的审计证据并对照审计准则的规定作出的不拟进行控制测试的专业判断,此判断的依据、判断过程及判断结果必须在相关工作底稿中予以必要的体现和表达,同时还要在审计计划中对不拟实施控制测试而直接进入实质性程序的判断予以明确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工作底稿中所履行或没有履行的审计程序有较明确的计划体现,才能表明注册会计师对应该履行或计划不履行的审计程序以及对整个审计项目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审计轨迹才能得以清晰。
当然,如果在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中出现不拟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笔者认为,只要不影响审计计划的顺利执行,不影响审计判断和审计结论,不违反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可以比照上述思考进行适当处理,以保证审计程序和审计工作底稿的衔接、完整、规范和清晰。
但必须强调的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仅是一种职业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并且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所以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无论采取了何种进一步审计程序(如即使已经实施了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这是新审计准则着重强调的问题。所以,在对小企业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实质性程序均不得简化。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范文4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
1.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意义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适应了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既可以对内强化企业管理过程,又可以对外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有利于全面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便于直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当前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在管理方法和措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成为企业面临的又一难题。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进行审计,可以被称为内部控制的控制,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次审计,将有利于从制度上约束企业的内部控制, 也将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监督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可以协助组织辨别及评估重大风险的披露,有利于改善风险管理,防范企业风险,减少漏洞,也将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并最终提高企业或组织的内部管理水平。内部审计有利于评价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但要完成该使命,内部审计人员则需要充分了解企业或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往往要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体制来确定审计的范围、审计的重点以及审计中所需要采用的方法,具体在于观察企业内部控制体制是否健全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程度。而内部控制制度系统的健全和有效程度是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所用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即内部控制审计愈发重要。如果某企业的内部控制较好,则该企业所提供的资料就会比较可信,审计人员也就不需要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查了,可以把精力放到如何提高组织的效益上;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完善或者没有很好地得到执行,则审计人员需要进行详细和全面的检查,这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不能够将精力集中于提高组织的效益上。因此,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企业愈发重要。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
1.内部控制审计目标不是很明确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决定着审计的范围、审计程序的选择与运用、审计意见的表达、审计质量的衡量和审计责任的界定。为了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避免注册会计师承担过高的审计责任,审计准则应当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但遗憾的是,目前相关审计准则尚未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做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发表审计意见,为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供合理保证。为了让注册会计师能够提供合理保证,审计准则应当明确审计范围和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
2.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不明确
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审计能够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供合理保证,相关审计准则必须明确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否则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就无法保证。但是,由于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时间不长,加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概念尚未得到清晰的厘定,尽管国外内部控制审计已有一些实践经验,并从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审计程序。但是这些审计程序依然是不系统的。国外的实践表明,从公司层面控制入手自上而下地进行审查,是比较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方式。据此笔者认为,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层次:企业总体层次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和业务类型或业务单元层次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企业总体层次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是从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五要素入手系统设计的,可以有效测试内部环境完善性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有效性的审计程序、控制活动有效性的审计程序,信息与沟通有效性的审计程序和监督检查有效性的审计程序。业务类型或业务单元层次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是从影响企业财务报告公允真实性的各类业务或业务单元入手系统设计的,可以有效测试各类业务或业务单元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先实施企业层次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再根据企业层次内部控制测试的结果及各类业务或业务单元对财务报表公允真实性的影响程度,实施业务层次的内部控制测试。
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成本的控制问题
成本问题始终是影响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的重要问题。我国要切实有效地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在制定的审计准则中也必须有防止审计成本过高的对策,在实施审计中也必须有控制审计成本过高的对策。解决审计成本过高的直接对策是降低成本,比如在审计准则中,可以规定某些成本过高而重要性一般的审计程序(如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自评内部控制程序恰当性的审查和评价)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予强制要求,规定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等等。在实施审计中,可以实施能同时满足实质性测试和内部控制测试两个目标的审计程序,最大限度地利用档案资料和他人工作结果等等。解决审计成本过高的间接对策是通过突出重点提高成本投入的效益,比如在审计准则中,将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限制在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范围内,并详细规定必须审计的重要内容、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和要实施的重要程序,要求在审计中重点关注重大错报领域、舞弊控制测试、重大缺陷报告等。在审计实施中,注意从公司层面控制入手,开展自上而下的审计工作,以风险为导向,选择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同时达到多个审计目标的综合性审计程序,充分挖掘审计证据的作用等等。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途径
1.专门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单独立项
企业把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专门评价,单独立项。一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只是在查账过程中发现,企业可以选择检查、监盘、观察、计算、查询及函证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全面有序的测试各部门、各环节。并依据审计部门的评价意见测试结果和编写的审计报告。相关部门改进管理,完善制度,防范和化解企业各种经营风险,提出强化内控建设措施。
2.进行内部控制自评
可以在业务流程层面上或者是企业层面上实施企业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和自我评价,包括:与外部人士的沟通、对运行报告的复核和核对、将信息系统记录数据与实物资产进行核对、以及对其他未参与控制执行人员的监控活动等。内部控制自评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管理控制风险的工具,综合控制了企业各方面,使企业对内部控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内控审计人员的帮助下,管理人员评估本部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并提出报告。既明确本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又熟悉本部门的控制过程。保证企业内部人员良好而更有效地履行责任,降低了审计成本。
3.改变传统的内部控制在制定阶段的方法
内部控制在在建立之时就交由内控审计进行评价,不能只由相关业务部门来完成。作为内控审计师,要统筹考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将重点放在企业内部控制全局的高度上。由内控审计活动的“发现和评价”观点向“防范和解决方案”的观点转变。 在审计前要编制审计计划,在审计过程中,要编著审计报告,为减少内部审计的不规范性和盲目性,要运用观察、审核、分析等复核方法,以获取充分可靠的证据。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增强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效能。
四、结束语
如今,随着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企业对内部管理也在不断地提高重视程度。我们在审计实务中,应充分运用先进、科学的审计手段,以理论为指导,使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向更为完善和健全的程序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石 汉: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与规范[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9(1).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范文5
(一)注册师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独立审计自诞生以来,审计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审计目标,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调整着审计。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都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调整。,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发生变化,审计实务也在变化,这就要求准则制定者顺势而为,以确保审计准则能够适应行业的需要。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企业组织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日益复杂、全球化和技术的日益加深、会计准则要求的判断和估计日益增加,财务舞弊的动机和压力日益增大,从而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审计风险,导致公众对审计有效性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二)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认识上的误差。由于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和审计方法有其局限性,国外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探索新的审计方法。新的审计方法注重从企业宏观层面了解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国内外职业界称之为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随着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受到行业内外新的关注。一种意见认为,安然事件中安达信会计公司审计失败,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方法的失败,因此要求反思甚至停止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出现的,是因为没有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以上这些意见都表明,人们对风险导向审计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反映在审计实践中,国内外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进行了探索,但存在许多局限性,隐藏着很大的审计风险;有的注重对企业经营战略及其业务流程的了解,忽视对重要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的实质性测试,将实质性测试集中在例外事项;有的注重对企业及其环境的了解,忽视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认为内部控制测试已经过时。由于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有限,当不实施内部控制测试或没有发现内部控制失效时,注册会计师就不能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
(三)独立审计准则部分项目已不适应要求。与国际审计准则一样,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也是建立在传统风险审计模型基础上的,需要完善。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综合评估固有风险来控制检查风险。但由于固有风险难以评估,审计的起点为内部控制测试或实质性测试。由于忽略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注册会计师往往不注重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企业及其环境,如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等,而直接进行控制测试或实质性测试,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如果企业、管理当局串通舞弊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将失效。注册会计师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四)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成立联合风险评估工作组;二是制定审计风险准则,从源头上实现国际协调。联合风险评估工作组于2002年10月了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包括《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审计证据》、《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2003年10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在东京的会议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最后修订,获得委员会通过,审计风险准则在2004年12月15日之后正式施行。
二、我国起草审计风险准则的思路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起草的审计风险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优点,克服了其存在的缺陷,并保留了原有审计准则可取之处,得到职业界和社会公众的好评。因此,我们在起草审计风险审计准则时,借鉴了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基本原则和必要程序,以期从源头上实现协调与趋同。
基本思路是,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一)起草《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进一步明确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包括:1.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会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2.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保证会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最低水平;3.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起草的新准则将取代《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
(二)修订《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审计证据的内容、数量和质量,以及为获取审计证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内容包括:1.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的认定,以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设计与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2.将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区分为总体程序和具体方法,总体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具体方法包括检查记录和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重新执行和性程序。这些内容涉及修改《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证据)。
(三)起草《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内容包括:1.明确风险评估程序与信息来源,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过程中组织审计项目组讨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2.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行业状况,监管环境、被审计单位性质、目标、战略和经营风险、内部控制等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3.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4.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实施识别和评估程序的重要环节形成审计工作记录。这些内容涉及合并、分拆原《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1 号-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并将其部分过时内容删除。
(四)起草<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0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进一步明确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内容包括:1.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会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制定总体应对措施,包括向审计项目组强调在获取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请专家,向审计项目组提供更多督导等;2.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包括测试控制的执行有效性以及实施实质性程序;3.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风险评估的结果是否适当,并确定是否已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4.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实施关键的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这些内容涉及合并、分拆原《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并将其部分过时内容删除。
三、审计风险准则对我国注册师的
审计风险准则的出台,将对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重大作用。同时,也在以下方面对注册会计师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理念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线始终是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考虑可能导致会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
注册会计师必须对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新的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不得不经过风险评估。因此,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的审计起点为风险评估程序,其次才是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注册会计师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审计程序相联系。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与识别和评估的风险相联系,以防止机械利用程序表从形式上迎合独立审计准则对审计程序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必须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一种判断,并且内部控制存在固有限制,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必须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不得将实质性测试只集中在例外事项上。
(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的影响。审计风险准则要求强化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程序,需要注册会计师适时调整配备审计资源的思路,同时也应关注可能增加的审计成本,在确定审计收费时加以考虑,以保证准则得到执行。
有关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程序包括:1.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通过实施审计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2.从会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认定层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针对会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总体应对措施;4.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认定层次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5.评估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三)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审计工作记录。由于以前出台的准则对审计工作记录的要求比较笼统,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时,没有完全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程序,或虽然实施了审计程序,但没有形成有效的审计工作记录,对审计质量控制和日后检查造成不利影响,也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区分。因此,在起草审计风险准则时,我们增加了对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工作记录的具体要求,以保证对重要程序的履行和对审计质量的控制,这对明确注册会计师责任具有重要作用。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范文6
摘要: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有效经济监督部门,其自身预算经费的使用情况也逐渐备受社会关注。审计项目成本控制已经成为审计机关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如何做好审计成本控制也成为审计机关以及审计人员自身面临的一项挑战。通过影响审计成本的重要因素入手,逐项进行剖析,进一步探索研究目前审计机关有效进行审计成本控制的对策,再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对审计成本控制进行分析,总结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对各个环节实施审计成本控制的经验和不足,努力探索更加贴近实际工作、更加科学有效的审计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成本;控制;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197-02
一、审计成本控制问题的背景
我国的政府审计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日益走向成熟,审计在履行其监督职能的同时,正在积极地影响和推进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进程。但是,我国的政府审计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管理水平较低、技术手段落后、公开性和透明性不够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审计工作的逐步发展和审计工作量的逐渐加大,审计成本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摆在审计机关面前。在此之前,由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因,审计经费始终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对审计成本问题始终没有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而审计机关对自身预算资金的使用与效果也未进行过深层次研究分析,广大审计人员审计成本意识较为淡薄,审计项目投入产出分析评估也较少。目前,随着审计工作量的逐渐加大和审计预算经费的相对减少,分析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和提出审计经费管理的科学化,对提高审计项目管理水平、改进审计方法的重要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二、影响审计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
审计成本是指审计项目从立项到审计实施结束所投入的包括完成审计工作需花费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主要包括为实施审计工作所投入的人员、时间和资金支出。审计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力求以最小的审计成本最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的控制手段。
(一)审计成本控制的内部因素分析
1.促进审计人力资源与审计对象的最佳结合,是审计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主要围绕审计计划的制订、审计实施前后的工作、审计组的人员管理以及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因此,要从审计计划管理、审前调查、项目组织实施、项目报告各个环节找出节约审计成本的控制点,探讨审计成本节约的途径。
审计执法程序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的全过程,也称项目审计程序。在实践中,由于审计资源的限制,审计机关必须在保证最佳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最恰当的审计程序。为实现有效的程序控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从审计工作整体发展要求出发去分析和设计审计程序,避免重复交叉;二是要保证审计程序的计划性,促进程序的有效运行;三是要评估程序运行所需费用,简化审计程序。
2.审计计划和项目审计程序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审计机关一般根据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对一定时期的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内容重点、保证措施等进行事前安排,作出审计项目计划。审计计划决定了审计项目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多少。审计机关或主管部门在下达审计计划前,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要把审计成本控制与突出重点的原则有机地结合,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控制审计成本。审计计划确定要做好严谨的论证工作,要把领导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年度计划,要重点实施审计,为扩大审计效应奠定基础。以最小的投入完成最大的工作量,获取最大的审计成果,实现最大的审计效应。
项目审计程序是指现场审计工作的先后次序,也就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采取的所有工作步骤的总和。项目审计程序既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也是审计成本的直接决定因素。所以,审计成本与审计程序密不可分,研究审计成本要关注审计项目从立项、实施到审计报告的全过程成本控制。一个审计项目的实施,开始就要严格控制审计程序,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审计程序越烦琐,审计成本就越高,可能导致的审计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就越严重。所以,要降低审计成本,就必须严格控制审计程序。
3.审前调查阶段、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分析
(1)搞好审前调查、制定细致审计工作方案是审计组能否有效实施审计成本控制的决定性因素。
(2)审计实施阶段会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审计人员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查看被审计单位银行开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管理的财务核算系统,取得证明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在实施审计过程当中,审计成本控制就会贯穿始终,是实践和落实审计项目成本控制的环节,可以说是核心和关键。在前期审前调查时,审计人员的安排相对正式审计时要“少”和“精”,要突出重点;但到了正式开展审计时,审计人员的人数要适当增加,组成一个复合型审计小组,在选配审计组成员时,要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要尽量选择懂财会知识,懂计算机操作,懂行业内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组成复合型审计组。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审计效率,也能提高审计质量,更可以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
(3)审计报告阶段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分析。审计报告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收尾阶段,是承载审计成果、检验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机关把握宏观制定决策的重要环节。现场审计结束后,进入后期审计报告汇总阶段,这时审计人员分工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于后期完成审计报告的工作量相对审计实施阶段较少,因此需要审计人员的数量也相应减少,工作基本是由各审计小组的组长和分组小报告的汇总人来完成,这就可以适当地调整和减少人员,将已完成工作的人员撤回,安排其他的工作和任务,这样就可以合理降低一部分审计成本,也完全能够达到我们预定的审计目标。
(二)审计成本控制外部环境分析
1.审计经费存在一定的不足
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各级政府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努力保证审计机关的经费,使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条件得以不断改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但是,目前条件下,审计机关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审计工作的发展和提高面临诸多客观的困难。特别是各级审计机关经费保障仍未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经费问题至今仍然是审计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经费不足仍然是制约审计事业发展、制约审计质量提高、制约审计效果扩展、制约审计机关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2.被审计单位个性和共性特点影响审计成本分析
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的早期,由于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简单,业务性质单一,主要是围绕财务收支审计,目的是发现和防止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目前,由于被审计单位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活动和交易事项内容不断丰富、复杂,因此,审计工作量也比较大,需要的审计技术日益复杂,审计成本相应增加。
三、审计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
(一)在审计计划和程序阶段控制审计成本
1.针对审计成本控制的主要内部影响因素,审计机关内部应把一些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审计成本控制方法作为一项机制引进,并加以固定执行。从审计计划下达、审前调查到实施审计,再到审计报告汇总,在各个环节都要采取审计成本控制,因为审计机关本身是国家财政预算经费的使用者,所以经费使用应该得到有效的控制,审前调查如何开展好,直接影响着审计项目的实施,如何将审计实施方案制定的详尽和可操作性强,是实施审计时节省时间和成本的关键。在实施审计时,如何处理好“全面审计”和“突出重点”的关系、如何合理简化审计程序、如何处理好审计项目地域跨度大的时间和人员安排,如何增强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本控制意识,要加大计算机使用的范围,凡是有条件尽可能多的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因此,只有针对审计计划和项目的各项审计程序等影响审计成本控制的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才能够降低审计成本。
2.对一些审计项目的实施,必要时也可适当简化审计程序,采用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发挥延伸审计或调查的作用。
3.审计方式也可灵活多样,从而简化审计程序,如采用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方式。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方式。与就地审计相比,送达审计可以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各种潜在的审计信息资源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对降低审计成本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4.除了合理开发利用审计成果,促进审计资源共享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来降低审计成本外,我们还建议在审计机关上层建立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制度。审计不仅要查出问题,还要促进问题的解决落实。所以,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还要强化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做到查出一个问题,就处理解决一个问题,使得审计成本的付出具有真正的意义。
(二)推行奖励机制
实行经费管理奖励机制,合理节约审计成本。以审计质量为主要考核目标,以明确责、权、利为考核内容,做到与规避审计风险相结合,与遵守审计职业道德相结合,与精神、物质奖励相结合,与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使得审计成本控制与审计组、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联动、相促进。奖励机制的引入能够达到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