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范文1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医院;药事管理;临床药学
[DOI]10.13939/ki.zgsc.2017.12.131
1 药物经济学概述
药物经济学是以经济卫生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的经济类学科,它是将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分析技术,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从而发展而来的科研成果,一般被用在评价某种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同种病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得出的疗效与费用的比值,在研究某种特定药物在防治疾病过程中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或效果、效用,考察某种疾病的最优治疗方案或者当提出新的医疗卫生政策时,它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为治疗某种疾病提出最科学的治疗方案,使医疗机构用药的标准由过去的简单的有效、安全向安全、高效、合理方向转变,用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具体内容是:医疗用药要对症临床要求,效果明显;所使用的药品价格要保证患者能够购买,更要维持后续的市场供应,保证患者能够买到;治疗所使用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剂量、用药次数要明确;药品质量要确保安全有效。[2]
药物经济学一般分为三种研究方法[3]:一是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二是实际临床试验研究;三是观察性研究。由于能够有效地去除药物经济学中的一些偏倚,药物经济学研究中一般都使用随机临床试验。效果指标的确定要对照不同药物和不同治疗方案间治疗目的的不同、可测量程度、可测量性。[4]
2 国内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民在就医用药上的支出增长迅速,已经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据统计,药品收入占国内医院的收入的一半。[5]人们就医的费用偏高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大因素。因此,医疗机构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使用药物,控制药费过度增长。药物经济学将其一些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转而应用于医药方面,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节省医疗费用。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应该扩大到与医疗卫生系统关系密切的所有部门,政府的卫生管理系统、医院的供货方、医疗保险行业、医生药师及患者等,药物经济学已经被相关研究者得到充分重视。[6]
目前,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标准还很不规范,在评估某治疗方案的医药成本和疗效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规范的统计分析方法。而当前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治疗方案的评价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对于在宏观药品政策中的应用较少,而对于在《基本药物目录》评审中的应用就更少。[7]国内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只有基本的计划、采购与供应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依赖医嘱与处方售出药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高价格、高风险等状况都会改变。人们的医药支付费用意识提高,但医疗市场的竞争实际很激烈,所以医疗机构尽量使自己进行治疗的成本在患者能够支付的能力内,而且疗效要好。为满足人们就医需求,就要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药剂人员必须注重药品质量意识和药品费用意识。
3 药物经济学对医院药事管理的作用
3.1 遴选新药及制定基本用药目录
我国的医药行业一般都是同一种药物有多个企业生产,药品价格不同,有高有低。政府针对这种现象,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政府定价、降价等措施。医院为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动,对药品的遴选要求更加严格,在遴选药物时,尽可能选择安全、有效、成本低、效果好的药物。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对想要购买的药品货比三家,遴选出疗效肯定、质量稳定、价格适中、应用方便的药品纳入本院的基本用药目录。将性价比更高、疗效更好的药品开具给患者,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
3.2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制订诊疗方案
根据药物经济成本效用分析,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提出专业的诊疗方案。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治疗效果好,成本消耗大不算优,成本低,效果不好也没意义,主要应在成本与效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时,要评价此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成本的综合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
目前,各地医疗费用大幅提高。根据政策要求,医院在用药时,要运用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尽量将价格低、疗效好的药物纳入本院基本用药目录,控制药费的增长过快,医生自觉规范用药。为医院药事委员会鼓励使用疗效好、价格低、副作用低的药品,规范药品处方管理,效果评价等提供了依据,避免不必要的大处方、防止滥用药等。
3.3 指导患者用药,节省治疗费用
随着人们防治疾病意识越来越高,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不再绝对。几年前,人们对医疗保健的意识低,对疾病认识也少,患病时第一选择就是医院,医生提供的意见和诊断决定患者今后的治疗,而随着如今新医改的进行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患病时可能不会选择直接就医,可能会选择去药房自行购买药品治疗,患者会了解很多药品,从中选择价格低、疗效好的药品。必要去医院进行就医时,人们会选择口碑更好、设施更先进、医务人员更专业的医院进行就医治疗。
医院要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要采购的药品在社会上进行招标,挑选合适的医药企业供货,防止药品虚高定价;大力发展临床药学,药师参与到临床中去,指导医师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患者用药,节省医药资源。
3.4 指导新药的研发与生产
随着新医改的进行,人们对医药健康意识的提高,药品也不再主要由医院销售给患者,药品的销售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药品虽然有特殊性,但也属于商品,它的需求受药品疗效和药品的成本影响。[8]因此,致力于药品研发生产的医院部门,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原来基础上研制出疗效好费用低的药品,大力发展院内制剂,将一些疗效好、价格低、成本低的制剂推荐给需要购买的患者,增大医院利润空间。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的好坏,决定是否生产这种药品,决定是否调整现有药品的价格。[9]
4 药物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的展望
将药物经济学应用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就是以低药品费用达到高治愈率。但并不能单纯地降低药品费用或使用便宜药品,而是要临床治疗和药品管理等多方面协调配合。医院主管院长和药事委员会要继续深化医院药事管理,将医药服务与药事管理相互融合。临床医师为患者制订医疗方案时,临床药师要参与建议,确保患者用药准确、有效、安全;大力发展临床药学,药师与患者面对面,指导患者服用药品方法、说明药品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服用药品的患者及时进行反馈,一方面给临床提供服药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临床也能提供更好的医药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洁.药物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冯茂青.药物经济学研究[M].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78.
[3]郭爱新,刘柄波,徐东霞.医疗机构药物经济学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1):105.
[4]姚宏.国际药物经济学研究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4.
[5]路海光,徐丹.发挥药物经济学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141-142.
[6]董飚.论药物经济学及其在医疗机构药费控制中的作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21(3):36.
[7]虞哲敏.国内药物经学研究概述[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5):133.
[8]陈娟.国产与合资二甲双呱片治疗II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0):1529.
[9]王奉德.药物经济学及其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7):58.
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范文2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医院管理;卫生经济 效益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已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进展,亦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作者仅就药物经济学在医院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 药物经济学的概念
药物经济学是指应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技术,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和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的测量、对比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果,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1]。从宏观层面上讲,药物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无限性与药物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规律的,是为药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及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从微观层面讲,药物经济学是医院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可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疗服务质量。
2 药物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药物经济学一语由Townsend于1986年首次提出。1991年Bootman等人编写了第一本药物经济学专著-----药物经济学原理(《Principle of Pharma coeconomics》),标志着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形成。目前,澳大利亚、美国及欧洲多个国家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药物经济研究准则、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丰硕成果。
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起步时间较晚,大约只有10几年时间。1993年,张钧等在《中国药房》期刊上,发表了《药物经济学概论及在我国运用的几点设想》[2],揭开了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序幕。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标志着药物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诞生,也为改革开放形势下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随着药物经济学知识的传播和实际应用,药物经济学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已经和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国家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实行的基本药物制度,在制订基本药物目录时需要依靠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物价部门在制定药品价格时要参考药物经济学研究资料;新药的研制和开发要提交有关药物经济学研究报告;医疗保险部门在规定药品报销范围时也离不开药物经济学的支持。值得提出的是,各级医院在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 药物经济学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3.1 指导制订医院用药目录 医院用药目录,是经过一定程序的筛选批准购入的能满足临床需要的所有诊断、治疗、预防药物的总名称目录。是药物药品进入医院的通行证。在制订药品目录时,应该主要考虑两方面的指标:一是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是否具有成本效益最优的特点,即与其他药品相比,是不在成本上具有优势。药物经济学的引进和应用可以满足上述要件,通过药物经济学的分析评价,以效益与成本之间的比值关系来决定药物的取舍,将那些效益高、成本低的药物遴选进医院药品目录中来。
3.2 指导制定医院药品处方集 医院药品处方集是医院制定的处方规范及临床药物使用指南。它向医生具体说明某药品在临床上的效果如何,怎样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其内容一般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剂量、药品疗效及毒副作用等。国家卫生部在《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根据本机构性质、功能、任务,制定药品处方集”。其目的就是指导医生规范用药,帮助医生优选药物。但过去许多医院的处方集没有列入药物经济学内容,缺少经济学的描述和评价,如果把药物经济学评价写入处方集,就赋予了医院处方集新的内涵,使其具有了可比,医生可根据比较结果,在同类药品中选出那些疗效确切、价格适宜、副作用小的药品用于临床,既可节约医疗成本又能提高医疗质量。
3.3 辅助新药研究开发 医院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阵地,卫生技术人员是新药研发的生力军,医院制剂及长期应用的协定处方是新药研发的“火花”与源泉,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新药研发又是一个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国外研制新药平均每个品种要耗费12年时间,大约需花费2.5亿-3.5亿美元[3],经济学问题贯穿始终。因此,医院在进行新药研发时,要对拟开发新药前景进行药物经济学预测,从原料来源、工艺流程、市场前景及经济价值进行分析,以避免新药研发的低水平重复、投资失误及社会资源的损失,从而使新药研发更加科学、合理、经济。
3.4 指导临床路径管理 临床路径管理是兼顾医疗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的现代医疗管理手段,是经“以患者为中心”和医院评审之后,我国医院管理的又一次浪潮[4]。临床路径可提供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有助于形成高效率、高质量、合理收费的医疗服务氛围,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医疗、护理措施按既定流程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临床路径管理是医院管理史上的创新,药物经济学将在这一尝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文玉.国家基本药物遴选药物经济学.卫生经济学,2009(2):80.
[2] 张钧.郭震洲.王力深.药物经济学概论在我国运用的几点设想.中国药房.1993(5):11.
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范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礼仪教育 重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69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讲文明,知礼仪,才知道怎样做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是我校的中职生,大部分在初中时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学习差,品质低,无力考取大学,无奈才到职业中专学习一技之长的。这些学生的礼仪观念淡薄,思想品德滑坡,常做出许多不文明的行为。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势在必行,这对他们毕业后的求职、就业、人际交往,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中职生的礼仪现状
我校部分学生礼仪现状表现在:纪律方面,不尊重师长,课堂纪律差,上课时间吃东西、说话、玩手机、睡觉,更有甚者上课旁若无人地接听电话,甚至自由出入教室。与同学交往方面,不相礼让,没有宽容心,时有蓄意闹事等状况。言行方面,随口脏话、粗话,随意丢弃垃圾,不遵守公共秩序,缺乏基本的礼仪修养。仪表方面,受社会风气影响很大,着装暴露,趿拉着拖鞋出入教室,与校园环境不和谐。中职生缺乏教养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中职学校应看到礼仪教育的紧迫感,开设礼仪课还为时不晚,让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2 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对学生和社会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2.1 开展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文明行为,提高道德修养
古往今来,要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尊重,礼仪是最基础的行为规范。与人交往,如果有好的人品和道德修养,办起事来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生,要立足于社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功立业,在学校学习期间必须学礼、知礼、用礼,明白怎样做人,懂得怎样与人交往。通过礼仪教育,让中职生明确言谈、举止和仪表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文明程度,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有较高道德修养的现代中职学生,为将来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开展礼仪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生将要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校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在研究了许多成功者的案例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现代社会不缺人才,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的综合素质,因此,中职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掌握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待人、言行文明、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才能开始成功的人生。
2.3 开展礼仪教育,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
在学校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不仅是教育自身的职责所在,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途径。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必将极大地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也使校园充满和谐与温馨。
3 实施有效途径,将中职生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3.1 开设礼仪课程,把礼仪教育搬进课堂
开设专门的《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课,对中职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兴趣。事实上,受过良好礼仪教育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都与缺少教育的人相差万里。因此,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搬进课堂。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各种礼仪活动,逐渐培养礼仪行为习惯
学习礼仪知识,目的还是表现在实践活动中加强礼仪修养,养成讲究礼仪的习惯。如在举办讲座、演讲比赛、礼仪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中,明确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提出礼仪要求。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丑陋现象进行披露和教育,对文明行为开展评比活动,以班为单位,评比出“礼仪之星”、“微笑之星”、“文明使者”等荣誉称号,让学生认清美丑。
3.3 为人师表,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往往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常常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严格规范教师言行,提高教师礼仪素养,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
3.4 注重养成教育,营造校园礼仪环境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时刻置身于礼仪环境的氛围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如在校园内设立礼仪宣传栏和板报,教学楼墙面及楼道设立礼仪标语,教室内张贴礼仪规范制度等,宣传、普及礼仪知识,让学生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
总之,良好的礼仪素养对个人命运及社会安定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它的养成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在养成过程中,既要学习礼仪知识,充分运用在实际行动中,还要有社会这个大环境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以强化自身的礼仪修养,才能把礼仪文明经久不衰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7.
[2]金正昆.礼仪金说[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范文4
【关键词】环境污水处理;化学除磷药剂;工艺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含磷生活环境污水、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中,增加了水体营养物质的负荷,从而引起水体中藻类与水生植物异常繁殖,即水体的富营养化。研究表明。多数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素是磷。因此控制水体中磷的浓度尤为重要。明确了城市环境污水处理中除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在普遍采用的生物除磷技术不能满足出水磷的排放标准时可考虑采用化学除磷技术。
一、环境污水处理中化学除磷工艺的概述
化学除磷的反应机理是在环境污水处理工艺中投加金属盐类等,除磷药剂形成不可溶性的磷酸盐或多聚磷酸盐沉淀产物,然后再通过沉淀分离或过滤分离等方法从环境污水中去除磷酸盐。药剂投加后,首先,金属离子与磷酸盐快速结合会形成低溶解度、极细小晶状体的磷酸盐化合物;然后,在流速梯度或混合扩散过程作用下互相接触生成大颗粒絮凝体;最后,絮凝体通过沉淀分离或过滤分离等方法将水体分开,得到净化的废水和化学污泥,从而实现化学除磷的目的。因此,化学除磷过程包括沉析、凝聚、絮凝以及固液分离四个步骤,其本质就是磷酸盐从液相转移到固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沉析和凝聚反应发生的非常快,被认为是同时发生的,凝聚时形成的主粒子,在絮凝过程中相互结合形成更大的粒子――絮体,以利于沉淀或者固液分离,由上述分析 可知,化学除磷效率与沉析和絮凝过程直接相关,沉析、凝聚与磷酸盐化合物种类与化学除磷药剂的种类及pH等因素有关,絮凝过程与除磷工艺形式有关,因此,要提高化学除磷效率必须从化学除磷药剂的种类、反应环境的pH及除磷工艺等因素考虑。
二、环境污水处理中化学药剂除磷工艺的分析
目前用于环境污水化学辅助除磷的药剂主要可分为铝盐、铁盐、钙盐、改性硅藻土及复合絮凝剂等。以下就常用的几种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高对环境污水的处理。
1、铝盐化学除磷药剂。铝盐化学除磷药剂主要有硫酸铝、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等。三价铝盐药剂除磷的反应包括两个反应过程:(1)三价铝离子与环境污水中的磷酸根发生沉淀反应,生成沉淀化合物AlPO4;(2)三价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具有较高的正电荷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的单核羟基络合物和多核羟基络合物,然后,多核羟基络合物之间发生范德华力、吸附架桥和网捕等作用获得较好的沉淀效果,从而实现化学除磷。Al3+水解反应和金属磷酸盐的溶解性均受到pH的影响,同时金属离子也会与OH-发生反应,从而与PO43-形成竞争反应不利于除磷,由此可见,铝盐化学除磷过程中控制合适的pH是非常重要的。铝盐除磷理想的pH=5.8~6.9。值得注意的是经用铝盐除磷药剂处理后出水中的铝含量大幅度增加,可能会造成排放水体中铝盐超标,引起微生物铝中毒,因此需要控制投加量。
2、铁盐除磷药剂。铁盐除磷药剂主要有硫酸亚铁、聚合氯化硫酸铁、氯化铁及聚合氯化铁等。铁盐与铝盐除磷反应机理类似,之外还会发生强烈水解并同时发生各种聚合反应吸附水中的磷。Fe2+除磷效率与pH相关,但有关Fe2+除磷最佳pH存在争议:有人认为pH=8时,Fe2+除磷效果最好 ,但王文超等认为pH=7.5~8.5时不易生成沉淀,从而降低了除磷效率。Fe2+除磷需要较高pH 值,而环境污水厂处理中pH值往往低于7.5,另外,在水中Fe3(PO4)2-没有FePO4稳定,这些都限制了二价铁盐在废水除磷中的应用,实际过程中可利用好氧池曝气的特点将Fe2+氧化成Fe3+来提高化学除磷效率。铁盐与磷酸盐反应形成沉淀物相对于铝盐更加稳定,而具有沉降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实际应用比较多,但是具有出水浊度与色度高、对出水pH影响大、运输和贮存麻烦、对设备腐蚀大等缺点,同时铁也是刺激藻类生长和引发湖泊水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缺点限制其使用范围。由于需要较高的pH,同时钙盐除磷药剂还会引起池壁或渠、管壁上结垢及曝气管堵塞等,因此钙盐除磷药剂在城市环境污水处理厂中应用的比较少。磷酸氨镁法是近几年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废水除磷方法,但我国还未出现相关的报道。
3、复合新型除磷药剂。复合新型除磷药剂主要有聚氯化铝铁(PAFC)、聚氯化铝(PAC)、聚氯化铁(PFC)、聚合硫酸铁(PFS)、聚亚铁、聚氯硫酸铁(PFCS)、聚合硫酸氯化铝铁(PAFCS)、聚合硫酸铝铁(PFAS)以及改性硅藻土等。这些新型除磷药剂基本上都有良好的电荷中和与吸附架桥功能,凝聚性能良好,絮凝体生成迅速,密集度高且质量大,沉降性能优越,沉降的污泥脱水性能好,无二次污染,适用水体pH值范围广,具有较强的去除效果,而且药剂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其中PAFC在环境污水厂中应用的比较多,原因在于PAFC结合了铝盐和铁盐的双重优点,化学反应速度快、形成絮体大且重、沉降快和过滤性好等优点。因此,PAFC既能克服铝盐絮体生成慢、絮体轻、沉降慢的不足,同时又能克服铁盐除磷的出水浑浊、色度高的缺点。改性硅藻土是最近新使用的化学除磷药剂,其组成包括硅藻土、PAC和石灰等,其中的PAC和石灰可与PO43+反应生成A1PO4和Ca5(PO4)3OH等沉淀物,同时硅藻土具有吸附、混凝、过滤、共沉等作用,能充分接触并除去水中的PO43-。因此除磷效果较稳定,出水TP变化较小。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复合新型除磷药剂,如聚氯化铝铁结合传统铁盐铝盐除磷药剂的优点,适用范围和条件较广,除磷效果好,而且对环境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一般生产环境污水仅仅采用单纯的生物除磷,特别目前普遍采用的单级生物脱氮与除磷相结合的工艺,难以满足目前国家环境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考虑采取化学除磷或化学辅助除磷。今后化学除磷的研究方向应是将化学法和生物法结合起来。降低化学药剂的投加量和减少污泥量,从而促进环境污水工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媛. A2/O工艺化学除磷优化实验及应用[J].环境. 2010.
[2]苏敬志.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3]范华芳. 农林类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现代工程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范文5
关键词:下尿路感染;成本效果;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下尿路感染又分为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炎又分为急性膀胱炎和复发性膀胱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女性多见,且25%~30%的患者年龄在20~40岁。临床表现有尿痛、尿频、尿急,严重者数分钟排尿1次,且不分昼夜。排空后仍感到尿未排尽。患者常诉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甚至不敢排尿。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血尿,甚至有血块排出。可有急迫性尿失禁。这些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下尿路感染几乎全部为继发于泌尿系及泌尿系外的病变,其中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细菌[1]。因此,我们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分析我院急性下尿路感染病例,比较我院临床医师常用的两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效果,对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评价,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治疗的急性单纯性初发下尿路感染106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73例,年龄25~50岁。以上病例均有典型的下尿路感染的相关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区不适等。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明确,用药记录完整,在进行治疗前未应用其它任何抗菌药物。患者对喹诺酮类及β内酰胺类药物均无过敏反应,且排除孕妇、哺乳妇女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全部治疗方案疗程均为7d。观察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5g,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热淋清颗粒,8g,开水冲服,3次/d,连用7d。
对照组:注射用阿莫西林钠1g,加入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q8h,连用7d;热淋清颗粒8g,开水冲服,3次/d,连用7d。
两组病例的治疗例数、性别、年龄、疗程等治疗情况见表1。两组病例随机分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疗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以避免分配偏倚。整个试验观察期间,所有入组患者无脱落,临床数据无剔除。
1.3观察项目 治疗前、治疗结束当日、停药后1w和1个月分别观察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及会阴区不适、耻骨区压痛和腰背部叩痛;清洁中段尿常规中的尿沉渣检查WBC与RBC;部分病例加做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
1.4疗效判定 采用症状疗效判定,对各观察项目按表2进行症状积分。其中:白细胞数0~5个/HP、6~10个/HP、11~20个/HP、>20个/HP分别表示为-、+、++、+++。红细胞数0~3个/HP、4~10个/HP、11~20个/HP、>20个/HP分别表示为-、+、++、+++。
1.5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进步: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以临床痊愈和显效为有效率。本研究中,将各类临床表现通过疗效指数给以定量化描述,观察疗效的改善情况。计算公式:疗效指数(EI)=(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3]。
1.6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组间比较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的采用Dunnett's T3检验。
2药物经济学分析
2.1成本的确定成本的确定是指所关注的某一特定方案或药物治疗所消耗的资源的价格(本研究中用RMB表示),包括药品价格、治疗费用、检查费用、床位费、护理费及时间费用等。为使分析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所有费用均按2010年8月份的价格计算。5种治疗方案的检查项目相同,只有部分病例加做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检查项目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从总成本中去除[2]。同时去除各种不确定的费用因素,提出下列成本概念:两组治疗方案的直接成本中护理费用、检查费用、给药费用以及辅助药物的使用、价格、剂量等基本相同,因此我们计算两组的药物成本。根据药物经济学成本种类,主要有用药成本、诊疗成本、床位成本、实验室仪器检查成本等,在本研究中除两组患者的用药成本不同外,其他成本均相同或者相近。故本研究所指的成本即为各组每天的用药成本[3]。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0.5g/瓶,62.3元/瓶;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1g/支,11.6元/支;热淋清(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g*7袋/盒,36.4元/盒。0.9%氯化钠注射液(湖南金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00 ml/袋,5.2元/袋。根据以上价格,观察组每天成本为77.8元,对照组每天成本为66元。
成本的计算见表3。
2.2观察项目比较监测记录肺部罗音、咳嗽症状、体温等情况,结果 见表1。
注:*两组相比较,P
2.2治疗效果比较从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显效率来看,观察组疗效较好,对照组疗效较差,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注:两组相比较,P>0.05
2.3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较低的治疗方案,也就是寻找成本与效果之间的最佳平衡,成本-效果比(C/E)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见表3。获得1个单位效果情况下,对照组所用成本小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是使模型的变数在某特定范围内变动,以观察模型行为或变化情形的一种分析方式。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变量通常较难准确地测量,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偏倚。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对分析结果也有影响,因此必须对特殊因素假设或估算数据。模型的评估总是存在着风险;敏感度分析可降低此风险[4]。我们假设将药品费用下降10%,进行敏感度分析,见表4。
3讨论
尿路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给予抗菌药物前留取清洁中段尿,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初治时按常见病原菌给药;获知药敏试验结果后,必要时调整用药;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患者,治疗宜用毒性小、口服方便,价格较低的抗菌药物,疗程通常为3~5d[5]。
表2及表3均显示观察组方案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两组方案治疗成本低,单位效果的成本低,即观察组方案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需花费5.66元,对照组需花费5.21元。可见,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出发,观察组方案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只要静滴1次/d,减少了患者的输液频率和降低了护理成本。
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考查,均可得出以下结论:左氧氟沙星组和阿莫西林组成本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氧氟沙星组疗效并未减弱,甚至有所提高;且左氧氟沙星组显效率较高,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应为临床治疗下尿路感染的较佳方案。同时可以发现,这种成本之间的差异的实际上是由药品成本造成的,提示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考虑药品成本。
参考文献:
[1]李文华,朱文婷,韩蕾,等.两种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2):303-305.
[2]张邦升,何芙蓉.尿路感染3种方案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2(9):932-934.
[3]王靖,王敏.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6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82-2683.
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范文6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 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 on。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的口语交际。也可以被认为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学科最先在美国出现并且得到发展。美国是个大熔炉似的移民国家,因此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文化碰撞是必然存在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强调并维护自己的文化,于是跨文化交际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同时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但是离开文化,语言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文化内容制约、影响和决定语言的形式和运用。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语言,它蕴含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各种礼节、习俗、传统等。商务英语的高职院校学生,既要学习语言知识,更要对世界上各种跨文化现象有所了解和掌握,从而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从容交际,有礼有节,行为得体。因而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跨文化的含义、跨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实训中从课内外多方面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中开设跨文化课程。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
从课程设置来看,《跨文化交际》要设定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经过先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语言、文化和交际这三者的关系,通过精讲多练和大量的案例分析强化训练,模拟交流学习,掌握手势和其他形式体态语的广泛应用,掌握在相关专业领域的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根源和预测行为后果,避免心理障碍解决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敏感性,能使用英语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得体的交际,促进跨文化合作能力。其重点学习内容如下:(1)文化多元的存在;(2)言语交际模式;(3)非言语交际模式;(4)文化休克和面子理论;(5)跨文化认同和适应;(6)跨文化行为能力的促进。
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建议作为专业课程的衍生课程来对待,所以应在大二或者大三开设。由于大二、大三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均达到了一定的训练要求,因此,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即设置任务启发学生对各种跨文化现象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经常组织课堂情景模拟及实训,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过程,涉及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双语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个人反思法等。针对跨文化交际属于大部分学生未曾真正接触的领域,除了任课老师要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经历,能结合自身经历,适当以点代面地展开讨论学习,遵循循序渐进法,逐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手段方面,大胆地利用目前的校企合作基地,开展跨文化交际课堂外教学,进行文化参观,鼓励学生通过对毕业生的采访,丰富教学资源。教师也可借助各种影像视听及文字材料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有关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和领会各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在每个专题结束之后,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就自己所见所闻的各种文化现象及案例进行讨论,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体会和观点,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加深理解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找出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距及其原因,以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并提高其商务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国际商务活动实践中还存在着语言能力不足,跨文化意识欠缺,跨文化知识不足等问题。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既懂英语又通晓英美国家文化的复合型商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语言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有助于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英美文化和相关的商贸文化的内容,如非语言交际的技巧、文化冲突解决之道、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原则等,使自身跨文化环境下的商务交际技巧不断提高, 将来能更好地服务对外商贸行业。并且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逐渐成为国际商务从业人员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素质。
参考文献:
[1]房玉靖,姚颖,主编.跨文化交际实训[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15-18.
[2]郝钦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