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形象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形象问题范文1
关键词:公益;公益性组织;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一、民间公益性组织的生存现状及法律上的身份问题
在公益精神和公益意识得到传播和发展的情况下,各种民间公益性组织也逐步的发展起来。绝大多数自发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民间团体、群体都在从事各种公益性质的活动。这些组织和团体的组织目标各不相同,人数也多少不一,活动方式也五花八门不尽相同。
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各种类型的民间公益性组织的态度仍然不够明确,对各类民间公益性组织缺乏有效的引导与管理。在目前的各领域内,成熟、正规,专业的公益性组织还不多见。
当前政府和普通百姓对未经注册的民间公益性组织的宽容态度,以及现在的社团管理法规对于民间公益性组织的依法注册造成的不方便,导致了许多民间公益性组织不愿意注册或不能够注册,从而处在不合法的尴尬状态下。但一部分公益性组织已经注册成功的例子已经证明,法律条文已经不再是现在民间公益性组织注册的主要障碍,那么可能的主要原因就是民间公益性组织作为合法的社会主体去从事公益活动的心理准备不充分,还没有依法注册,成为合法组织的强烈愿望。
二、民间公益性团体的组织化问题
每一个民间公益性团体在最初发起的时候都努力想定位或打造为一个规范的组织,都有一定的组织框架。但在实践中却不知道或不愿意按一个规范组织起码的原则与精神去运作。从形式上名字上看是一个组织,但实际上只是徒有其表,完全是散兵游勇。就像一些完全不懂篮球的人组成的一个篮球队,也照着别人的样子画了个篮球场,画了各种标志与标线,但是完全不懂得这些标志与标线的作用,或压根就是不愿意按照标志标线去打球,在场上也不讲规则随意越线。这样的群体如果只是少数几个人的自我娱乐当然无所谓,但如果硬要称自己为篮球队就显得有些强人所难,不止是糊弄观众,也是糊弄自己所要代表的群体。只是在管理层表面上标榜自己是一个正规的组织,但实际上却不能够按一个正规组织的精神和原则去组建,管理和发展这个组织,自我要求极低,导致整个组织无法发展壮大、管理水平下降、凝聚力涣散,缺乏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与动力。
三、基本理念和价值观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许多公益性组织的内部不太注重对本组织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观的培养与培育,没有形成以一个固定的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本组织的价值体系,导致了在本组织的成员的内部,价值取向不统一,目标认识混乱,纷争不断。
对于大多数的民间公益性组织来说,第一,基于对人性尊重的价值理念应该成为本组织的最高层次的价值理念,例如人身的自由、个人隐私的保护、公民权利上的平等等等;其次,现代组织为了保障本组织能良性发展而形成的一些价值理念也应该成为公益性组织的基本的理念与原则。例如,在决策上的民主性原则、在组织行为上的公开透明原则、组织发展时的开放性原则等等。第三是长期以来为了公益性组织能良性发展而形成的共识,例如参加公益性活动要自愿、对于社会公益资源要保护、对公益对象要尊重等等。
对一个组织来说,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应该是这个组织的核心与灵魂,是指导它一切组织行为的最高准则。这样所有的组织规则都有统一的价值取向,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前后矛盾、朝令夕改等混乱情况的发生。
四、团体的发展与成员个人成长如何良性互动的问题
一个规范成熟的组织应该是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组织。也就是说这个组织可以轻松地吸引组织外高素质的人加入到这个组织中,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而且组织自身的行为和理念可以吸引一些高素质的成员愿意加入到管理层与领导层中来。
一个规范成熟的组织应该是使团队的发展和成员个人的成长相互交融的组织。成员个人能够从团体中得到熏陶和锻炼获得个人的成长和提高,而团队呢,在全体成员的不断进步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这是一个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和谐状态。但现在民间公益性组织和个人成员之间还有许多能够提高的空间。
五、民间公益性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在人们接触到公益或公益性组织的最初阶段,不论这个组织有多初级多幼稚,它都能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认同感。这是因为它代表的是社会的进步,能触碰到人们心灵的深处。但当公益的精神和公益的意识开始普及、各类公益性组织遍地开花的情况下,人们不仅仅满足去做公益、而且会去要求要做好公益。这时人们就对公益性组织的管理与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也应是公益性组织发展的动力之一。有些有远见的公益性组织的管理者就适应组织发展形势的新变化,主动改变自己。使决策机制更科学民主、行动机制更公开透明、组织管理更规范、活动管理更精细化、成员管理更人性去推动组织的进步和发展。这样才不会使一些团队成员抱着希望而来、满怀失望而去。
六、公益活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错位问题
我们做公益活动的目的当然是缘自于社会需要。但有些公益活动多年来简单重复、缺乏深度与广度、并且与社会需求脱节,有些甚至不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与需求来做公益、仅仅是为了搞活动而活动、为了做公益而去做公益,这样就产生了公益活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错位问题,长此以往将会失去我们组织公益活动的意义。
与此同时,一些仅仅是与公益的民间组织,他们的主要宗旨可能不是公益,可能是摄影、可能是骑行、也有可能是单纯的户外活动,但却能有效的组织或发起非常有广度深度、能体现公民的社会责任、能契合当前的社会需要、可以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一些公益性活动。这其中的缘由其实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总之,我国的民间公益性组织的发展还处在初期,各种问题都不少。要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民间的公益组织以及社会个人各方面一起努力,在法规的制订,相关理念的宣传,公益性组织规章制度的完善多做工作,才能使我国的民间公益性事业逐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宝娟: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J].社团管理研究2012(3)
公司形象问题范文2
经常性思想工作是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是部队长期的思想教育实际工作经验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工作方式方法的集合,贯穿于基层官兵在部队教育、训练、执勤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为部队完成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所面临的外界环境、内部要求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官兵的思想更具复杂性,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摆在各级思想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官兵结构成分复杂,思想呈现多样性,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要注重区分层次、因人而教
现在基层官兵结构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来源看,干部主要是青年学生、国防生、大学生和士兵保送入学;士兵主要是应征入伍、直招士官,且大学生士兵和士官比例逐年增多;官兵的学历、经历、阅历普遍增长,思想接受能力普遍提高,经常性思想工作就容易做通。比如,对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些制度理解快,缩短了工作周期。但因部分官兵在知识、文化、年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呈现出职务高的没有职务低的知识多、视野宽,年龄大的没有年龄小的阅历丰富,干部没有士官兵龄长、年龄大等倒挂现象。因此,必须分层次做好针对性经常性思想工作。一是切实摸清思想底数,通过了解,各级采取比较好的办法有召开思想汇报会、恳谈会和谈心活动,有效地发挥了思想工作骨干定期收集信息的作用,掌握倾向性思想及时准确。二是统筹使用干部骨干,这是基层区分层次组织力量做好思想工作的科学方法,必要时打破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层次对接,增强面对面的效果。三是广结互助对子,对于情况差异较大或倒挂现象比较严重的个体,因人而教,指定有特长、有经验的干部言传身教,特别要加大对已婚士官、单亲家庭、离异官兵等人员“一帮一、一对红”的工作,做到对症下药。
二、生活方式讲究便捷,思想新潮跟风,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要注重甄别对待、正面疏导
据我们对部队近两年新入伍战士的了解,97%以上使用过因特网,85%以上登录过个人QQ号,95%以上使用过手机,65%以上交过女朋友;在全团官兵中,家庭有私家车的占19.7% ,借过车的有11.省略
公司形象问题范文3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
从以上定义分析,培养学科素养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其中离不开的是思维能力.
2课堂教育现状
随着教育的改革,现今课堂已较少出现“满堂灌”等现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增多,教师更多的是想办法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理解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通过获得知识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此能力的培养需要积极思考,它离不开有效的问题.通过有效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思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合力构建来共同完成课堂既定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于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存在较多误区,部分教师认为就是“提问教学”,设置的问题往往是只需对以往知识进行简单回忆,它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加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本文针对此方面的现象,对“问题链”的设计及验证情况阐述自己的想法.
3部分“问题链”定义及共性
2007年,姚禾提出了建构问题链的一系列原则:问题与问题的衔接具有逻辑性和激发性,前一问题能为后面的问题积累知识和方法的经验,为后继问题指引解决的途径或方法,后一问题相对前一问题又能恰好的处于“可及”又“不可立即”的状态.
2010年王后雄对“问题链”的定义为: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
2012年胡久华、郇乐认为“驱动性问题链”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策略.问题解决教学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真实的驱动型问题,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在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需创设一系列问题,形成螺旋上升的“问题链”,通过逐层解答,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
从以上两个定义分析可知,“问题链”具有某些共性.如(1)课堂以问题呈现,各问题间有联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步上升的;(2)设计的问题会让学生有困惑、有学习激情,然后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情况下,通过解决问题来完成目标.
4“问题链”设计原则及实例探析
除了以上两点,笔者认为,“问题链”设计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链”能否完成教学目标及设置难度是否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程度.
“问题链”的结构等各元素都是为了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目标,一切以其为中心思想,由于表述其篇幅较大,不做详述.
教师设计问题时的难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程度,确保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研究表明,只有适度水平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能有效的驱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链”的设计目标是否指向该学科的核心问题,能否与本学科或其他学科有联系和迁移.
“问题链”中的问题,每个都有其结构、组成要素和所处的水平.问题所处的水平是根据知识点的要求来设计的,如有的问题设计是知识文本型的,如“什么是电流”?但更多的问题设计不仅是为了获得某知识点,而应在获得此知识点的过程中把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法、策略表述出来.
(3)“问题链”设计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学生会做题,而应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速,人在生活、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而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与深度.在平时的授课中,如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有所培养,会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主要涉及知识的整合、方法的借鉴、探索研究能力等,所以在设计“问题链”的时候需要多向此方面靠拢.
(4)“问题链”中的“链”应有效链接各个问题使其成为学生思维推进的“链条”.
课堂实例:通过设置一连串问题,有效解决“物体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判断该物体的真实运动”这一知识点.
实验演示激疑,导入问题情境.
在一段封闭、长约1 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块做成的小圆柱体,将玻璃管口塞紧.然后将玻璃管放置,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
问题1: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好像小蜡块沿着斜线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2:可通过什么方法来确定它的运动性质?(描点法、频闪照相机等方法可确定为匀速直线运动)
公司形象问题范文4
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提升国有企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加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十分有必要。国有企业政工人员首先要发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满足员工的内心需求,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对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是国有企业立足于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在保持国有企业队伍建设纯洁性的基础上,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国有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如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较陈旧、工作能力待提高,并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发展不符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更是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企业政工人员应该改变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进一步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概述
在当前社会各个企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他们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员工的工作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当前国有企业人员流动少,受到体制与编制的限制,很难有外部新鲜的血液流入到国有企业内部,导致国有企业自身缺乏发展活力。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是当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作为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来提升企业员工的自身素质,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政工人员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企业员工的思想与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此形势下,企业政工人员需要改变其工作理念与工作策略,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企业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存在问题
新形勢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存在问题主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较成陈旧、
思想正式工作人员能力待提高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不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较成陈旧
当前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在长期的政治思想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国民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也使国有企业员工的心理需求发生了改变。但是,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从而存在工作方法较陈旧,工作思维模式根深蒂固等问题。国有企业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维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仍采用比较老的思维定势来看待工作中的问题,用比较陈旧的方法解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形成比较绝对化和简单化的思想教育模式。还有一个问题是,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水平比较滞后,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老员工与新的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思想代沟,从而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模式的单调,工作方法的单一,导致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受政工人员队伍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能力待提高
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作能力较低,不能有效地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在国有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得不到中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开始追求企业文化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很多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围绕企业的生产进度、经济效益方面,更加注重企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相较于生产和经济部门,政工工作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国有企业领导阶层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重视。二、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他们的工作能力不高。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受传统工作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工作中习惯于运用固定的模式、方法,工作思维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导致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比较低下。三、国有企业内部政工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很多年轻人在工作中都渴望提高自身的工作业绩,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因此,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导致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现象。基于以上三种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能够有效地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不符
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然而,大多数国有企业重视自身业务的发展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导致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出入,限制了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很多企业将政工部门视为企业内部的比较清闲的部门,工作的安排上也不注重工作能力,经常会安排一些业务工作能力较低的员工,导致政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导致很多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无法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岗位需求,更无法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加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大多数趋于学习政治文件、政治理论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与国有企业实际的业务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国有企业日常的业务工作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主要从
转变工作理念、加强自身素质和重视企业发展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转变工作理念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想要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寻求发展,就必须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需要转变其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首先,政工人员要根据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法,结合员工自身的实际和工作的特点,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而且在实际的工作操作过程中,创新工作开展方法,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员工提供视频、录像,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也可以运用当前比较热门的微信、微博等平台,撰写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小文章,节约工作成本,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再次,企业政工人员可以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知识竞赛,竞赛主体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当前政治热点话题,鼓励员工参与到其中,增强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热情,提升他们德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自身素质
政工人员自身的素质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想要做好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够切实的解决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政工人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时时刻刻强化自身的行为规范与思想品德,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心理知识与自我管理知识,要做到在日常的工作中身先士卒,并自觉抵制社会中的一些负面信息,给企业员工做好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企业领导阶层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定期对政工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政工人员的理论知识、思想认识与工作技能水平,全面提升企业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再一方面,企业要优化政工人员结构,从社会上招聘一批年轻有为的、高学历、思想政治水平较高、工作经验较丰富、工作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进入到企业思想正字工作部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政工人员队伍。
(三)重视企业发展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以企业的发展为中心。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升企业公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从这一要点考虑,企业政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工作核心,引导员工积极地投入的工作中、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一方面,政工人员需要熟悉企业文化,并结合企业文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员工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更要熟悉自己企业的文化,在工作中不但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理论水平,更要围绕自身的企业文化体系开展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员工加深对自身企业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业务工作,加强政工人员对企业业务工作的理解,把工作的核心放到促进企业发展中来。只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视企业的发展,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员工的思想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公司形象问题范文5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36-03
在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出口下滑严重。劳动密集型产品订单大幅减少,我国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倒闭、停产和限产的现象。很多农民工受此影响。提前返乡。进入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出口也已企稳并慢慢走向复苏,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却闹起了民工荒,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朋友从最初被动失业走向了现在主动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之势越演越烈。本文从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背景原因人手,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因
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始于上个世纪末,是农民从中西部到东部、从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外出打工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农民朋友渴望致富,运用自己在打工期间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而形成的一种农民“回巢”现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兴起。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项转移的旧格局,呈现出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和双向就业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出现的原因,并不像当初农民外出打工就为了挣钱那么简单,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产业转移是深层次动力。从国家层面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兴起的深层次动力。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这几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产业转移特性非常明显,很多返乡农民以前从事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作。改革开放30年来,东部地区首先沐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到相当高的发展阶段。随着土地、劳动力、水、电等生产成本的大幅攀升,东部地区开始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倾向于资本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等。而中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基本具备了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加上国家政策,如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力推动,农民工顺势而为。回到自己家乡,返乡创业。
2.打工期间积累了资金和技术是必要条件。长期的打工生活。使农民朋友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学会了一些生产经营技术,接收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这是促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础。据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回乡创办企业的行业与其以前打工从事的行业相同,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饮、建筑、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这说明长期的打工生活。对其返乡创业创造了必要条件。
3.返乡创业投资环境的改善是现实基础。2006年4月25日,总理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一份调研报告上批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有多种途径。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条重要的路子。”中西部地区的各地政府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切实转变思想,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条件。从先前的“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转向现在的“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真正实现了从外出打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回乡创业“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的转变。
4.农民工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一方面,几年的打工生涯。使农民工在外部世界的刺激下。滋生了强烈的致富欲望。在访谈过程中。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朋友都说到,外出打工只能挣辛苦钱,要想致富,还得自己创业。另一方面。城市二元体制的排斥和就业形势的严峻,促使农民工想回乡创业。进入大城市打工,很难得到城市人的认同。生活成本高昂,就医问题、孩子上学问题、户口问题等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上工作不稳定、不体面,这些都促使一些有能力的农民工想回乡创业。
5.乡土情结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精神动力。一方面,在我国传统的乡土情结深入人心,都说月是故乡圆,水是家乡亲。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朋友没有归属感,在感情上受到一定的伤害。比之家乡,他们人熟地熟,有事亲戚朋友可以帮忙。所作所为也可以得到当地社会文化的认同。这些都是他们选择返乡创业的动力。
6.返乡创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很多农民朋友也想为自己家乡的建设做出一定贡献。如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的李顺华同志,其上世纪90年代在昆明闯出一番事业后,响应家乡人民的号召。在2009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返乡再创业,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另外。有很多农民朋友返乡创业是为了照顾家人。据调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农村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为了照顾老人。教育孩子,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朋友都选择了返乡创业。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
目前。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有人认为是“小打小闹”。不足重视;有人认为这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矛盾:还有人认为现在提这个时机还不成熟,为时过早。其实。农民工返乡创业。不管是对其自身而言。还是对国家战略层面来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升了创业者自身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对于创业者来说。返乡创业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是提升了其经济地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百县农民工调查显示,2006年。返乡创业者家庭人均年收入21700元,是全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3587元的6倍,是外出务工人员年平均收入6577元的3.2倍。同时。创业者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时。通过雇佣当地父老乡亲或者让其入股,也增加了其他农民的收入。
2.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办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据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平均每名创业者可以带动就业3.8人。另外。从河南信阳等地的调查来看。在回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中。很多都雇佣了50岁以上的农民。这对当地中年以上劳动力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3.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在国家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农惠农的大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携带在外打工挣到的“第一桶金”和学到的知识技术,回到家乡办企业。不管是对乡亲的思想观念。还是卫生习惯、社交
礼仪等都会起到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而且,很多回乡创业的农民见多识广,返乡后成为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骨干力量,一部分具有领导才能的人还担任了村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匮乏的问题。可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回乡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据2007年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产业分布情况是:第一产业占28.3%、第二产业占30.7%、第三产业占32.1%,其他占8.9%。返乡农民工一般响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号召,依托优势农业。发展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群,兴办二、三产业。积极发展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配件配套企业,促进了一批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5.有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一种新的有效机制。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教训,以前的城镇化主要是通过“农民离农。农民离村”来实现的,也就是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所说的“减小分母,增大分子”来实现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农民离开农村进城打工。就是推进城市化了吗?我看未必。诚然。进城务工的确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不是增加所有农民的收入,而且这给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一般都把企业创办在镇上或者离家较近的村庄。不离开农村。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只有这样的城镇化道路才是内生的、本源的、可以持续的。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1.政府层面,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少。缺少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外商大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或给出很多的配套服务,而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却不管不顾。尽管有些地方制定了一些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未能及时了解到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而且,有些地方政府工作效率低下。行政审批手续复杂,“管、卡、压、要”的做法时有发生。户籍制度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是后顾之忧。
2.市场融资层面,资金缺乏现象普遍。很多农民工返乡创业。投入的资金往往是自己几年外出打工所积累的血汗钱,但这点钱对于办企业实在是杯水车薪。据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发现,80%的农民朋友认为回乡创业最困难的是融资问题。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中,自有资金、私人借款占大部分。政府支持的资金和银行贷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农民工返乡创业流动资金、发展资金短缺成为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挡板。
3.创业用地层面,面临用地制约。创业就需要用地。但现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租用土地又不能作为企业用地。一方面,在部分农村存在大量的荒山、荒滩和镇村边角地等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想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找不到可以进行创业的用地。还有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想在小城镇获取创业用地。却遇到了没有指标、土地出让价格过高等问题。
4.信息服务层面。返乡创业者信息资源闭塞。把握市场难。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一些返乡创业者缺乏相关的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对产品的定位不够准确,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嵌入产业链。没有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办企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5.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层面,文化水平偏低,发展后劲不足。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据调查。返乡农民工中,40岁及以上人员最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近80%。虽然在外打工期间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毕竟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知识水平有限。决策时往往把眼前利益看得太重。看问题缺乏长远眼光和一定高度。创办的企业很多都实行家族式管理。管理不规范、不严格的事情随处可见。
6.人才招聘层面。吸引力不够。技术管理人才难招。很多返乡创业者反映,急需的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招不到、留不住。这也成为返乡创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工返乡创办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低,利润率低,工资薪金方面难有突破,加之所办企业一般都在比较落后的乡镇和农村,对于人才缺乏吸引力。
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1.地方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制定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至少做到和外资“平起平坐”。并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让返乡农民得到实惠。二是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实行“一顶帽子”管理,一个“本子”收费。三是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免去返乡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四是对返乡创业比较成功的集体和个人,设立奖励制度,树立典型。
2.加强金融创新。拓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融资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遇到的最大难题。只有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一是政府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于比较好的项目要舍得投入。现在政府财政里面。专门有一块属于开放性生产经营项目资金。这些资金在使用方面。要尽量向返乡农民工倾斜。二是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加大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深入农村。深入返乡农民工中间加强调研。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发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产品,切实解决农民工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加大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税收扶持力度。国家应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进入的不同行业特征,对不同的经济实体确定不同的税费减免期限。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先引导和扶持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尽可能多的经济实体,支持与鼓励其中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等这些经济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且有承担税负的能力时,再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小企业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法人与自然人联名贷款等有效形式,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基金,尽全力解决返乡创业融资难的问题。
3.着力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问题。制定和出台一些关于农民工创业用地的法律法规,将农民工创业用地纳入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大力开发农村中闲置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坚持占补平衡的原则,既保证返乡创业的用地需求,又不占用耕地和损害环境。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在城镇建设一定规模的返乡创业园,配套一定条件的基础设施。想法设法解决返乡创业用地问题。
4.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息支持。只有广泛了解和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返乡创业才可能取得成功。笔者建议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多方收集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通过印发简易的市场信息报。设立市场信息专栏等,把各种信息告知创业农民工。只有农民成为信息化的农民,农民工返乡创业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空间。
5.建立健全农民工创业指导和培训体系。尽管农民工在外打工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毕竟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低,对于现在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知识还很缺乏。各地要针对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指导中心,从实践技能入手。以引导式理论培训和关键技术培训为主。以理论知识讲授为辅。
6.优化工作环境,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吸引力。这个问题在初期比较难以解决。我们应该尽量做好规划。对于关键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舍得投入。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最大限度的薪资待遇。另外。还可以结合赠送股份、期权等方式,提高企业吸引力。争取招到和留住关键人才。
参考文献:
[1]韩俊、崔传义,做好农民工回乡创业这篇大文章[N],中国经济时报,2007-12-31:5
[2]梁欣,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凯里学院学报,2009,(04)
公司形象问题范文6
关键词:顶岗实习 思想政治工作 特殊性
顶岗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同于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从工作环境、工作实施的主体,还是实施的对象和实施的内容看,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其特殊性。正是由于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带来了新的问题,而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今后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改变
顶岗实习,让学生从校园走进企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目标价值下的教育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单一的学校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普遍的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而在企业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包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注重激发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不断进取、诚实信用的优秀品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
2、思想政治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
顶岗实习的教育管理主体由以学校为主体的单一模式变成了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的模式。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社会化性质,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例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09级50名学生2011年7月前往珠海伟创力科技集团总部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训。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校带队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管理。
3、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兼具双重角色
高职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只是单一的学生角色,但是顶岗实习的全过程都是在企业中完成的,教育对象的角色由于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学生角色转变为了学生与职业者兼具的双重角色。针对在校学生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就不能一成不变地应用到学生与职业者兼具的复合角色上,而是要适当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增加
在学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健康、道德人格、政治教育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学生思想活动主要受校园文化影响。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不仅要进行以上教育,而且还要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并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把爱岗敬业,诚实信用、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队协作与无私奉献精神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顶岗实习学生思想定位不清晰
顶岗实习期间,由于教育环境、教学方式等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不能很好地进行思想定位。他们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愿意接受学校管理,认为企业管理太严、太高。思想定位仍然停留在学生角色。不清楚顶岗实习的目的、无法立即适应严格的劳动纪律、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感、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劳动待遇要求过高、心理承受力较弱等等。思想定位不清晰,使学生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缺乏主动心、责任心和上进心,在思想上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缺乏学习的心向,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比如顶撞公司管理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等等。
2、学生容易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外界社会接触增多,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增多,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的思想、行为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理智看待与处理。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加强正面教育的力度,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与难题。避免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误入歧途。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增大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相对于在校而言,开展难度明显增大。地理位置不集中、时间交错、地点分散,都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差异不断增大。在校的集中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顶岗实习期间的需求了。积极构建有效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一般教育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等等。
4、缺乏有效的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顶岗实习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复杂性,监督和管理存在的漏洞,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的安排,没能建立起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在顶岗实习计划中一般都没有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功能难以实现。同时,企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配合力度不够大。建立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是当前学校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动员、指导工作
顶岗实习前期学校应该做好动员、指导工作。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顶岗实习相关方面的知识推广,发放专门的教材学习,开展交流活动和动员大会。讲清职业教育目标和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内在动机;向学生宣讲顶岗实习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实习成绩考核办法;统计列出以往学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早有心理准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就业观的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树立从基础做起,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就业观。
2、关注学生顶岗实习间的思想状态,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学校要与企业相互配合,做好入职教育,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调整自身的定位,尽快适应岗位。带队老师要加强同实习生的联系,熟悉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倾向应及时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理态度,树立敬业爱岗的意识,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做好心理、身体调适,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同时,在生活方面,关爱学生,让他们感觉到顶岗实习期间老师对学生的责任与关心,在心理上给学生顶岗实习的动力,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鼓励。
3、顶岗实习期间建立有效地思想政治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和企业应以校企合作协议作为基础建立管理制度。以校企合作协议为基础,要求在协议中明确学校、学生、企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其次,建立严格的实习期间劳动纪律制度。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纪律涣散,轻则影响实习效果,重则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和生产事故。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工作态度培养也非常不利。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严守工作岗位。再次,学校与企业应安排专门的人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带队指导老师应深入企业,多了解沟通。企业应派人对实习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并定期向学校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与企业双方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等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4、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
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的作用。关心爱护同学,相互帮助。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在顶岗实习期间,同学遇到难题,应该积极主动的帮忙出谋划策,解决问题,让同学们能够正常的参与到实习中去。同学之间有矛盾,学生干部和党员应该积极地调和矛盾,努力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
四、结语
顶岗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从一名学生变成工作者的过程,在这期间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够鼓励学生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知识与经验,同时也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方式。所以,重视和完善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长生,商冬梅.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社科纵横,2011,5:135-136.
[2]韩颍.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16-119.
[3]腾晓蓉.加强顶岗实习,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11-12.
[4]梅爱冰.浅谈顶岗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职业技术教材教法,2010,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