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王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王教案

老王教案范文1

家长应走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误区,正确履行监管职责

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未成年人因其身体和智力发育尚不健全,喜玩好动,对事物的观察只局限于局部和眼前,判断容易失误;头脑中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懂得交通违法的危险性,不能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好奇心强,容易受周围事物引诱,往往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如突然奔跑等危险行为,让路上车辆驾驶人防不胜防。

家长容易步入的监管误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此规定即赋予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有对孩子管与教的双重责任。但在生活中,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的交通心理不了解,往往步入如下监管误区――

轻信型:轻易相信孩子的自控能力,主观地认为孩子会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孰料玩兴正浓的孩子不长时间就将父母的话丢到脑后。

疏忽型:家长过于专注自己的事情,而将身边的孩子给“遗忘”了,致使其擅自越出视线,发生危险情况。

高估型:过高地估计了孩子的体力与智力,认为孩子能够应付公路上的情况而让其过早地骑自行车甚至驾驶机动车。

溺爱型:过分疼爱孩子,不让孩子独自到公路上去适应锻炼,每日全程接送孩子上下学,这对孩子以后的独立行为能力极为不利。

轻率托付型:有的家长因忙于工作而将孩子轻率地交由年迈的老人看管,很容易使孩子脱离监管视线而发生意外。

如何才能尽到对未成年人的监管责任有孩子的学龄前时期,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逐渐认识公路上的危险性,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给孩子讲解简单的交通安全常识,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孩子从小培养守法参与交通的习惯。

孩子进入校园后,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观察交通情况和过马路的时机及方法,指导孩子如何避让车辆。孩子满12岁时要教其骑自行车技能和与骑车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孩子不要在路上与同学追逐嬉戏、脱把行驶或骑车在机动车道内行驶。家长还要常与学校老师沟通,有针对性地强化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

中小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应突出主动性、连续性和前瞻性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律教育的内容。那么学校该怎样做好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把握主动性首先学校要提高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把中小学生交通法规普及教育工作纳入常规教育计划,在校园内外积极开展各项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强化连续性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学生交通安全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就需要学校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突出前瞻性学校和老师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认真抓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及时针对学生的交通违法现象进行有的放矢的交通安全教育,并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参与性强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参与交通时的守法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能力。

努力创造优良交通环境,为未成年人安全出行提供可靠保障

加强对车辆驾驶人的安全管理参加人的交通违法行为是造成未成年人参与交通时遭受人身伤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驾驶人的安全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对未成年人的礼让意识,严厉打击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减少事故发生的治本之道。

老王教案范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阅读教学的高效性日益显得重要,而多次失败的教学实践,让我渐渐明白,语文阅读教学,它不仅仅是机械的提问和回答,它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它是体现教师和学生双方智慧的一亩良田。

怎样才能让良田上的庄稼茁壮成长,相信肥料的针对性,施肥的最佳时令,剂量,还有除草除虫的方式方法,用药,它都有讲究,事事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总的纲领首先做到胸有成竹,唯有这样,庄稼们才会按着我们想的良好发展。

而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果比作是良田的话,农夫心里的总纲又是什么呢?余映潮老师说过,“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因此,我想主问题的设计相当于是庄稼人心里的大纲,到了操作时候,就可以游刃有余。

不曾如此强烈地理解“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这句话中的真谛,直到去年冬天,我邂逅了“老王”!

【案例描述】

第一次看到“老王”,千头万绪,不知道如何去备课,才能带着学生深入认识老王,只感觉到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是又难以将那强烈的感受流淌于教案本上,无奈中,写下第一份教案,但是我又在自己构思完后,将自己的教案完全否决,之后重写第二份教案,现将两份案例摘录,做个简要地分析:

案例1:

一、导入:简介作者杨绛

二、背景介绍

三、整体感知

阅读老王,认识老王:

以“……的老王”为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填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性化解读老王这一人物形象,并且请学生举出文中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最后老师听取学生的回答后,预设总结出两大方面:

1.苦的老王;

①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是单干户,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②“”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③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④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⑤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2.善的老王;

①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心里善良;

③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知恩图报。

【教案反思】

反思一:教案总体显得单一,所能考察学生能力的成分极少,只是简单的信息寻找。

反思二: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会很深刻,无法真正入心,再加上杨绛所处的年代和学生所处的富裕的物质生活存在相当距离,孩子们和作者间无形中存在代沟,例如文中提到的香油和鸡蛋,对于老王这样的底层不幸者而言,它们或许意味着一条命。但是孩子们是无法体会的,如此看来,孩子们的情感教育上会有诸多障碍,而本教案中没有考虑到这点。反思到此,我想到孩子们应该去品读老王的每一个细节:语言,动作,神态等。

反思三:之前所提到的那种能够贯穿这个课堂,又能起到总纲作用,并且能让课堂显得有深度的主问题,莫非是“……的老王”,未免过于简单。

反思四:之所以出现以上三种不足,归根结底是我没有吃透教参,没有看透作者,没有品透老王。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主问题”上,思维是散乱的。

在写完以上反思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读文章,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我又结合写作背景,在字里行间探索作者的写作心理。抓住作者笔下老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去感受老王内心的感受。当我将这两个人的内心揣摩了一遍之后,我发现我终于找到了我要找的东西了,那就是文中关键性的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于是奋笔疾书,写下第二个教案;

【案例描述】

案例2:

《老王》教学中的“主问题”

(一)初读探讨,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老王善良老实的形象留在了每个同学的心目中。

思考: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在他生前与他有过交往的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一般都能找到文中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思考:①幸运的人是谁;②不幸者又是谁;③“愧怍”是何意?

层层推进后,得出本课的“主问题”:“我”为什么会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

(二)质疑辨析,深入理解

设置小问题:“我们”对老王的态度怎样?

学生罗列了作者一家对老王的照顾共5条。再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我”我为什么还会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

(三)品析人物形象,深入分析

精读8~22段:

(1)品析老王:圈画出老王的语言、动作、外貌的词加以赏析。学生通过赏析“直僵僵”、“镶嵌”、“面如死灰”、“结翳”、“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张枯黄的皮”等外貌描写的词,得出结论:老王已经病入膏肓。即使这样,老王还坚持给我家送来鸡蛋,得出结论:老王是真正关心“我们”一家,这种关爱是无条件的,纯粹的,并且是不顾及自己身体状况的,唯有亲人挚友间才能这样。

(2)品析“我”:圈画出“我”的语言,动作的语句加以赏析。学生通过赏析句子:①我赶忙转身进屋拿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我”真的理解老王吗?不理解,根本没有领会到老王的心意,不懂得也不尊重老王的这份关爱。)②没请老王坐下喝口茶(只关注老王的外貌恐怖而害怕,却没有走进老王善良的内心);③过了十多天后,碰到老李才得知老王死了。(“我”明知道老王病情相当严重,却在十多天后才知道老王死了的消息,而且是被动得知的,没有打心底关心老王)。得出结论:“我”之前对老王的关心仅仅是停留在同情上,没有真正把老王放在一种类似朋友这样的平等的位置。

(3)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对比赏析、评价,再次显示“主问题”:“我”为什么对老王会有愧怍之情?

此时学生通过比较,不难得出结论:相对于老王付出的真正的关爱―― 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爱,“我”对老王的关爱远远不足,对他所付出的关爱是不尊重的,给予老王的关爱也是站在不平等的位置上的。“我”和老王关于“爱”的输出有着本质的差距。

(四)推究延伸,深化主题

让学生自由畅谈老王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一份尊重,一份平等的关爱。对于像老王这样的弱者,我们不仅要给予同情,更要给予尊重和关爱。

【教学反思】

反思一:提升了学生发展性学力

通过“主问题”的设计,串联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最终得出“关爱、尊重弱者”的主题。学生围绕“‘我’为什么会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自发有目的性地挖掘文本,这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真正提升了学生发展性学力。正如曹明海主编在《追问与发现――语文学习心理论》中所言,“通过自己独特体验,亲自探究、发现获得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是真正属于学生的。”

反思二: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的熏陶,一次自然而又深刻地情感教育,我想学生们在情感的世界里,又长高了。

反思三:重视孩子能力目标的落实

对于孩子们品读人物的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因为基本上这堂课,我只是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里面的解读,完全是孩子们自己的解读,他们在课堂上读,写,圈画,反复地思考,用心组织语言,这些,我能强烈感受到。我想,是因为他们真的走进了作者和老王的内心了。

通过《老王》一课,引起我设计“主问题”的价值思考。

首先,它简化了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无效提问,让学生真正占有时间,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真正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其次,它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再次,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性,真正杜绝新课程“新八股”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老王教案范文3

[关键词] 三段式 人文目标 散文课

从教以来,最令我感觉难于处理的就是那些主题和情感含蓄及抽象的散文课了,那么,如何才能将这类课型上好呢。从建构主义教学论的角度来讲,教学设计者应化繁为简,回归“元目标”,减少既定流程,建构合适的模型,“分析内容类型及其他设计项目”,确定“具体的可采用的教学策略”,在授课流程中反复穿插对主题的“再认识”,以此来不断深化对其人文精神的领悟,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文教学的其他任务(知识、方法的传授)。这里的授课流程,也就是本文将要列举的“三段式”模式。

一、达成叙事散文人文目标的“三段式”设计

散文课的“元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对此我提倡分解任务,对于同一个人文目标进行层层深入的三次探究,使之渗入课堂的“开端”、“过程”、“结尾”这三个阶段。

下面,请先来看一看我所给出的这样一个“三段式”设计模型: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是什么)。

2.问解答的学生为什么写这些内容,探讨主题。(为什么)

3.讨论细节,文章是怎样表现主题的(怎么样)。

4.回顾本文的主题及情感,联系其他相似或不同的文章来比较分析。

这种安排是符合基本的阅读法及文学接受的一般规律的。文学接受论认为:鉴赏文学作品,我们必须要通过“填空”、“对话”和“兴味”的方式来对主题及情感作出或“还原”或“异变”的解读。这其中的“填空”指“语言现象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解说的,要靠读者自己去体验”,而“对话”则是对本文的主题及情感的“积极应答”。这就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课型设计过程中,允许学生在主动把握主题及情感时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再到“异变”的建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建立支架(创设主要问题)来引导教学的进行。正如上述设计在开始阶段,先预设主要问题给学生思考,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来判断文章的主题及主要情感,鼓励学生“大胆假设”;随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解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题及情感”,寻找真凭实据来“小心求证”,引导其再一次注意真正的主题及情感;最后,总结表现文章主题及情感的方法,并再次回顾本文的主题及情感,同时用一些课外的文章来比较分析,注重拓展生成。

二、由一节公开课来讲“三段式”设计的呈现

课题:《老王》

导入:《爱的奉献》

细节分析:

1.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下这篇文章的?

2.说说幸与不幸,以及幸运者对不幸者的关心。

3.从哪些细节看出老王的不幸?

4.老王说到拿钱的时候,杨绛笑了一下,怎么理解?

合作探究:

讨论这篇文章的主题――从老王的角度;从杨绛的角度;从老王和杨绛两者的关系。

不难看出,授课者的想法是要从情感细节的探讨逐渐“收束”为对主题“愧怍”的探讨,从而完成思想上的升华,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有的学生因为阅读不够充分,并没有如教者所愿找出结尾的“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而是用诸如“友爱”“关爱”这样的词来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这明显不在教者的预设计划之内,于是教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将学生的回答往“愧怍”上引,因此打乱了本课的部署,而不少本应在下面的环节中出现的关于“愧怍”的深层含义的探讨也跳至第一步进行了。这样一来,最后一个环节的“合作探究”就变成了教者和学生的总结。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课型的设计和叙事散文的基本阅读规律不符。

上文说过,叙事散文在人文目标的达成方面存在着难点。这就意味着授课者必须要在流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关乎这节课主题的核心问题,并以此为轴布置学生在课堂的各个阶段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而这篇教案设计,在开始阶段抛出了“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下这篇文章的”这样的问题之后,就极力地探讨老王的“幸与不幸”了,对细节的分析着墨太多,但却并非是针对前面的第一个问题“情感”而展开的,这种探讨就显得散乱而缺乏目的性,看似热闹,实则目的不明确。到了结尾,又转而探讨文章的主题了,这样一来,整个课型的设计是破碎的,学生缺乏对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层面上的持续深入的探讨,由此而得到的收获也必然是朦胧的、有限的。

再来看改动后的版本:

课题:《老王》

导入:《爱的奉献》

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

2.什么是“愧怍”?(愧疚)如果是你,你会因什么而愧疚?

3.杨绛为什么会感到愧怍?

品读赏析“……愧怍”句:

1.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讨论探究:杨绛的愧怍究竟是因为什么?

3.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像老王这样的人?

拓展延伸:阅读杨绛的《林奶奶》。

改动后的这个版本同第一版相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三段式”特征,首先体现在对主要问题的收束和贯彻上面,先设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因为这句出现于文末的话很明显是作者追忆老王的主要原因,这就比第一版中所设的问题“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要清晰得多;接下来,教者从“愧怍”入手,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和杨绛作比较,问杨绛感到“愧怍”的原因,此时,尽管学生的情感体验及主题把握仍有可能是多样化的,但探讨的基本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站在杨绛的角度(“幸运的人”)来审视老王这位“不幸者”,从而探讨“愧怍”的原因;在课堂上,学生经过了一番“幸与不幸”的细节探讨之后,问题变得渐渐清晰,也就是――杨绛究竟是用一种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老王的?是不是一种平等的视角?学生此时恍然大悟,原来杨绛的“愧怍”不在于老王送了什么东西而杨绛有没有还以及杨绛有没有在生活上关心老王,有没有去老王家看他这些问题上面,而是在精神层面对老王的关心不够,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老王拿杨绛当朋友,而杨绛则以老王为同情的对象。”这样一来,学生获得的感悟无疑更为深刻,因为这是从自己的情感世界出发,由模糊而清晰的一种体验,这就比此前那个版本所搭建的“脚手架”要牢靠得多。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学生原有的内化知识的基础上,在接触到新的信息的时候,二者产生矛盾的冲突,进而寻求能够顺应的平衡,这个寻求的过程就是知识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用“三段式”来让学生逐层深入,读懂散文不仅符合基本的阅读规律,而且还体现出语文课型设计上的“简约之美”。

参考文献:

老王教案范文4

殊不知,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关键在于一个“助”上,用得适时、适度、适宜,才有助力、助推作用,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如果一味追求课堂的生动性而背离语文的学科生态属性,那就容易返回到“越界”“越位”的边缘,画蛇添足,得不偿失。笔者现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与探索。

一、瘦身“视觉盛宴”,丰厚审美体验

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生语文素养就是要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培养字词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能力和素养。

因而,语文学习的本质就在于语言,以学得促习得,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欣赏语言、运用语言,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受到感情熏陶和启迪。

不过,当下的许多语文公开课为了达到“夺人眼球”的目的,更多的是热衷于运用多媒体课件,打造“视觉盛宴”,以至于在囫囵吞枣“养眼”的同时忽略了语言营养,忽视了审美体验,背离了学习本质。

很多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中《云南的歌会》一课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植入“刘三姐对歌”这一精彩的多媒体视频,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对歌”的热闹场面。不过,在欣赏完这一视频片段后,他们留给学生的各色“承转”话题却令人费解。现列举一二:

(1)视频播放的是哪一种歌唱形式?

(2)结合视频内容说一说,作者都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

(3)你喜欢哪一种歌会?请结合视频内容评说一下。(可从场景、服饰、人物等角度说起。)

细细咂摸以上几个问题,我们从学语文的角度去考量就不难发现,他们选取的这一经典视频,似乎仅仅是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离语言体验、审美体验渐行渐远。

本着学语言,丰厚美感体验的目的,我们不妨把课堂活动设计调整如下:

欣赏“刘三姐对歌”片段,结合原文,注意加点的词,选取其中一个作为关键词,说说你的观后感。

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景,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距虽不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

如此一来,视频片段从学习指向上进行了“定位”,对问题进行了“瘦身”,学生触及的就不再是简单的“视频集结号”,而是“语言总动员”,图文兼备,品语言,用语言,重心在语言实践,培养的则是“审美体验”。

二、卸载“课件串联”,丰富主动实践

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为此,语文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过程,引领学生自主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让学生在一个个实践活动中感悟“怎样”,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写等。

然而,在诸多PPT贯连的语文课堂上,我们通常看到的却是教师“有序有力”地围着自己的课件线索转,“下一个”“下一个”,还是“下一个”,即便是生成了新的课堂问题也来不及“等待”,来不及“喝彩”,依然自顾自地“将课件演示到底”,整个儿是“课件”,丝毫不见学生真诚的提问和发现。在如此高度被动的课件“领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体验完全被“淹没”、被“剥夺”。

其实,语文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应当是“引人入胜”“画龙点睛”“创设情境”等,绝不是“教案大搬家”“板书替代品”,而是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而设计,更好地去引领学生主动实践和拓展思维。

比如,我们在教读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松鼠》一课时,就可以做如下多媒体“微”设计:

(1)请两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点击播放动画《松鼠搭窝》,一人配音讲解,力求表述准确,图文同步。

(2)请给动画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突出体现松鼠搭窝的动作特点。

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生动体会“搬”“编扎”“挤紧”“踏平”等动词,从而在“动人动脑”中领悟了松鼠“乖巧”的特征。

三、缩减“链接拓展”,丰实育人空间

如今,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迅猛发展,语文多媒体课件也开始“与时俱进”,切入、链接“相关资源”,以体现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不过,语文的三维目标是“三维”,而不是“三个”,强调的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单靠生搬硬套,甚至于生拉硬扯的“资源拓展”去拔高、扯动育人目标有可能适得其反。

一位教师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的阅读教学中,就设计了一组配乐“图片新闻”,包括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小月月事件”、捡拾弃婴的花甲老人……还用动画插入了“有爱心,从我做起”的主题字符,整个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可谓不精彩,只是从语文情感目标培养的角度来审读就觉得“不舒服”。

毕竟,学生阅读的过程就伴随着情感的展开,离开文本文字的人文感悟是空洞的、机械的,即便是结合多媒体让“枯燥”的理解“生动”起来,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情感熏陶,而不是用“野蛮”的注解去“请君入瓮”。《老王》的上述设计就是盲目拓展的典型案例,不恰当的“资源拓展”,大大挤压了育人空间,导致育人目标低效、负效。

其实,《老王》的核心主旨在于文中所提及的“愧怍”,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人格“尊重”才是最要紧的。为此,我们完全可以做这样的活动设计:

请欣赏老王送鸡蛋的课本插图,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下。(配乐朗诵,分读、辅读结合。)

尽管这样的“配乐”朗读算不上规模宏大,但却足以让学生在“文本聚焦”里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就丰实了育人空间,渗透了育人“芯片”。

四、结束语

在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把手”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更需要去把握好“瘦身”“卸载”和“缩减”等关键词,用“减法”为语文课的精彩生成“加码”。

毕竟,“生态”第一,“生动”第二!

收稿日期:2013-05-13

老王教案范文5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设计 着力点

教学设计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理念的系统工程。语文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组织以学科基础知识为载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初中语文设计中,如何通过一个“着力点”呈现知识,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基本设计技能与设计方法,如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流程的控制等。

一、设计明确教学目标,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通常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是,在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我们只考虑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而忽视了其他两个目标。这样,我们对教学目标就定位为学生学什么,如何获得知识与解题技能,忽视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单一的教学目标的实施,直接导致语文教学应试现象依旧严重的弊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初中的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错位。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实施,必须摒弃应试教育模式,让语文教育焕发应有的生机。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我们在肯定传统理念思维,肯定愚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同时,也要从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愚公的做法是否与时俱进。这样,我们就会重新审视这篇寓言故事,觉得传统的教学目标有大而空的嫌疑。有资料显示,华师大教育系曾对一所重点中学35份教师的教案做过教学目标统计:其中5份无教学目标的陈述,30份对教学目标阐述的词语都是要求学生“掌握、了解、能力、培养、理解”这样的要求性词语,没有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

二、设计个性化内容,进行课文个性化理解

阅读文本时因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个性阅读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最新理念。阅读教学教学设计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与文本对话,注重理解文本内涵。教师的引导面面俱到,却忽视了让学生心灵与文本对话。这样,学生没有自己的心得与感受。学生面对至理至善的文章,没有自己的个性理解与心得,这样只能是俗读、浅读,甚至是误读代替理解,这样的解读可能会让精彩的文章变得庸俗。因此,我们应该设计个性化的内容,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性化的理解,在对文本提炼、加工、组合的基础上,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有个性化理解,就设计个性化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受作者的善良。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愿望,他们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变得越来越好。因此,教师要通过“善”与“愧”方面引导学生。学生就会对文本有整体的思考,若没有以这样的教学角度切入,就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

三、着力优化问题设计,注重适时适度合理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问题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纽带。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引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可以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成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教学设计中如何优化问题设计是每个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随口发问,结果很多学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课堂上学习要点,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度肯定不会高。因此,我们在备课环节就应注重问题的设计,并把握好问题的适时、适度与科学合理这个原则。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效度明显提升。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范进中举前后不同人的态度的变化是怎样的?为什么作者详细叙述这些人对范进的态度?作者是怎样勾勒这些人前后的表现的?用什么样的词语概括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通过这样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文本进行了深刻的对话,从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四、设计有效品读,课文语言品得实在

语文的学习就是对语言的咀嚼与品味,语文教学设计中离不开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当看到文本中写得好的句子与段落时,我们总会驻足,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这些语言。但是,我们通常还是比较模糊地对语言、语段进行分析。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实践证明,品读语言还必须在“情”的带动下认真地品,让学生感受作者语言中的表情达意,从而体会其丰富的表现力。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就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小山的动词,并把用儿化音的句子找出来。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作者北方语言的特色,从深情的视频范读中感觉有了儿化音的韵味,从而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从这样的品味中感受到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这样的品味语言教学设计促使学生认真品味文本的语言,进而让学生在品味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综合上述,精彩的语文课堂来自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遵循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认真研究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动态、课堂评价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巧燕.初中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设计[J].新作文(教学研究),2013(10).

老王教案范文6

一、充分信任学生,收获意外惊喜

“语文主题学习”强调“主题学习”而非“主题教学”,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学。所以,应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学生间合作着学,疑难处教师引导着学。教师绝不能大讲特讲、大包大揽,否则,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考试全然不会。如,以前进行生字教学时,生怕量多了学生记不住,所以一课一课地学;生怕学生自W效果差,所以我在讲课文前单拿出5分钟领着学,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家长抱怨学生越来越不爱查字典了,错字也越来越多了。在“语文主题学习”理念引领下,脆拿出一节课进行“单元整体识字”,让学生带上字典,举行查字识字比赛,小组合作,比比看谁查得快、比比看谁查得准、比比看谁记得快、比比看谁记得准。第一次试验下来学生就高兴地说:“一节课真充实呀!”两轮检测下来学生就已基本掌握了一个单元的生字,哪里再需要老师为夯实基础而担忧呢? 还有,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国题材的作品时,我总觉得自己的语言苍白无力,无法表达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怀,所以布置了诵读的任务。没想到,学生们以教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资料库,选取了大量的爱国诗篇,还巧用丛书中的单元提示语写了串词,成功开了一场以“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为主题的诵读会。其中有独诵、小组合诵,更多的是全班齐诵,高昂的声音中充满着深深的爱国情感,尤其齐诵到《不跪的中国人》时,引起了全场师生的共鸣,掌声雷动,久久不能停歇。全程活动都是学生自己所为,无论是选材还是编材,丛书为孩子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读代讲,收获意外惊喜,岂不是智慧之举?

二、创意解读教材,带来别样课堂

教师不能一本教案用一辈子,拿着一张旧船票,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教师需要打破旧思路,找到新方法。基于此,我尝试“主问题”的设计,“主问题”一线贯穿课堂,使教学完整而流畅,简约而雅致。学习《社戏》时,我用抓中心句的方法设置主问题――那夜的戏是否真的好看?那夜的豆是否真的好吃?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到依据。学习《老王》时,抓中心句里的关键词设置主问题――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谁是“幸运”的,幸运在何处?谁又是“不幸”的,不幸在何处?因什么而“愧怍”?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从题目入手设问――为什么“夜游”?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从而解读诗人的心境。学习《湖心亭看雪》时,设问――张岱“痴不痴”?如何理解“痴”?学习《奇妙的克隆》时,我依然从题目入手,理解了什么是克隆之后抓住“奇妙”二字体会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学习《最后一课》时,抓住“最后”二字,体会这一课的不同寻常之处等等。这样的阅读一改常态,避免了零敲碎打,也避免了肢解文本,老师教得轻轻松松,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三、大胆改革课型,调动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