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如何提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如何提升范文1
一、初中历史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
我们都知道历史课程在时间上比较长久,在空间上来说内容比较丰富,与此同时,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不仅仅包含那些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也有那些比较有趣味的风俗习惯或者地方风情。历史课程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或者特色,从而使得大部分初中学生对历史课程比较有兴趣,这样就使得他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比较认真地听讲历史老师讲述历史事件或者相关的历史人物。学生能够对历史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或者学习热情是非常好的一个学习动力。然而,假如学生仅仅将历史课程当做一门娱乐课、一门休闲课,而不能够领会到该课程的灵魂或者重点内容,就不能够提高学生整体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或者水平,与此同时也就不能够达到历史课程开展的目的。
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调查以及研究,发现现在我国国内的部分初中学校对于历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或者漏洞。
历史教师以及学生不能够正视历史课程的重要程度。在以前的升级考试过程中,有些地区并没有将历史课程作为其考核内容之一,这样就可能使得有些教师或者学生觉得历史课程不是特别重要,从而使得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对历史课程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部分学校对于历史课程的时间安排严重不足,不仅如此,他们经常将历史课程安排在下午的时间,这样就很容易使得学生走神或者犯困。
由于学校以及相关的任课教师对历史课不够重视或者关注,所以学生就会放松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或者研究,有些学生在历史课讲述过程中做其它作业,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老师讲述的相关知识,只是作为一种消遣对待。
二、部分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关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尽管我国教育教学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同时也开始实行素质教育,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的部分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所以,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或者对教师的考查方法,甚至对学校的考评,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点内容。
这样的考核方式就可能使得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中,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有些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取得比较好的历史成绩,从而让学生对于某些历史知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掌握。如此可能会使学生获得比较好的学习成绩,但是根本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也不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思维方式,更不用说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者创新思维方式。
三、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措施
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那么就需要相应的历史教师迅速转换教育教学观念,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历史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历史课程的趣味性
在历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教师能够准确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主动性,那么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的改革或者新型教学观念的转变,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历史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比如,在讲述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需要添加一些有趣味的东西,让学生在这堂课的学习能够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或者热情,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或者教学质量。
2.教师需要时刻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
由于历史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以及社会中对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改变,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以及工作过程中,不被市场所淘汰。与此同时需要历史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对于不同的历史知识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或者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同学,需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
例如,对于历史课本中难度比较大的历史知识,可要求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了解或者知道该内容即可,然而对于那些学生能力比较强或者对于历史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其进行掌握。
3.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或者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或者探究能力
大部分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利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就是教师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不如教师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与此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教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加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与此同时也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教师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或者分析,这样才可能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以及主动的探究能力。
总之,要想彻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中进行大胆地尝试,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教学,掌握到历史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路喜亮.试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J].学周刊B版,2010(05):45-57.
初中历史如何提升范文2
关键词:初中 历史 学生 兴趣 教学 策略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教师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目的性不强,此时就更需要教师的引导教育。而想要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教师个人的良好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俗话说“亲其师则重其道”,初中时期学生的好恶心理明显,对于教师的印象也就决定了他们对于某个科目的印象以及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魅力,进而“爱屋及乌”,提升他们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气质,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崇拜期”,对于优秀的人或事物他们就会有明显的向心力,这就需要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充当他们的知心朋友、“忘年交”,日常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难题,这对进一步师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对这个学科也会“刮目相看”,有了学习兴趣,一切难题都不再是难题了。
其次要让学生感受课本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知识载体,要陪伴学生走过三年的初中生活。让学生感受书本魅力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传输一些理念,比如关于爱惜书本、研究课本、分析课本的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对于课本有一个良好的认知,让他们能够发现课本中的一些隐含知识以及知识特征。现行课本中有丰富的图片资源,这些资源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这节课的时候,开头就用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昭君”的墓地的图片来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通过一个昭君来学习匈奴与汉朝的故事,这其实就是当今历史课本“深入浅出”、“由小见大”的一个体现,由点到面的带出一系列的历史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课本知识的魅力。此外,在世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引入相关中国历史内容,通过二者的对比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发现更多趣闻。比如在教学“新航路开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入中国历史的“郑和下西洋”,将二者的时间、目的、规模、航路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对于世界的不同探索方式,通过课本内容的回顾,让学生既能够学习当前知识,也能够复习旧知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最后要让学生感受成功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身体迅速发展,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却还处在青少年时期,一方面是他们要求师长的认可,要求获得与大人一样的“待遇”,但是在一般家长眼里,他们还是小孩子,所以这种压抑与打击往往会消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多从他们的角度进行分析,让他们多体验到认可、让他们获得成功,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的时候,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我就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方法,“情境模拟法”:我们知道有个歇后语叫“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解释一下,立马就有学生答了出来:“孔子是处于春秋时期,那时候纸质的书还没有出现,书都是竹简,由重又多,孔夫子是学者,书肯定多,所以孔夫子搬家的时候就都是书了。”他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再比如在进行古代史的复习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说:现在模拟我们是一个剧组,我是导演,你们都是剧组人员,我们要去拍摄商朝的皇帝寝宫的一个特写,我们要准备哪些东西?学生们立马就兴奋起来了,他们进入了角色,有的说要准备床,有的说要准备枕头,有的需要准备书桌,还有的说要准备几本书,我就及时的追问:“什么书?”那位学生举起自己的书说:“就是这种啊!”立马就有学生提出了异议:“不对,商朝的时候还没有纸质的书本,纸质的书是在蔡伦改造造纸术后才逐渐出现的”,很多学生也都支持他的见解,我就引导学生:“很好,大家能发现这点,如果我们准备道具的话就只能用竹简了对吧?”用这样的方法虽然复习到的知识较少,但是只要我们多设置情景,提高课堂的活跃氛围,相信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如何提升范文3
关键词:情感 尊重 主体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既要爱护关心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一、加强情感交流与沟通
体育课教学中倡导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心理相融有益于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感情,舒畅融洽的教学环境和理性的教师权威,能够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教师在教学上倾注情感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接纳教师指导和服从教育的心理倾向,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育人作用。
二、提高自身修养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基础上的,主要依靠正面教育去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学生就意味着要真正把学生当人看,我们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学生犯错,尽量私下处理,下了课找个机会如好朋友一样找他谈心教导,让他有发言的机会,讲出他犯错的原因,冷静下来审视自己,这样才直达他的内心,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许多学生都会感激老师给他的这点面子、这点尊重,也是知道自己做错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是在学生自尊和自我肯定的过程中逐步产生而完成的。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良好评价,是造就学生自信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一次练习后,会本能地看一下老师,希望得到评价。教师及时地给学生一个微笑和一声“很好”,一个点头或一个肯定的手势,都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使其体验到体育的快乐。另一方面,在学生完成动作不理想时教师亲切和耐心的指导,会使学生备受鼓舞,信心大增。学生会从教师的鼓舞和期待中体验到人格上得到尊重和增进师生的亲切感。教师只要在认识上正确,方法态度和情感上注意,就能对培养学生的人格有所帮助。
三、积极引导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与学的关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组织支撑跳跃教学内容时,因顶肩推手是最难掌握技术,且学生容易产生跳不过去会摔倒的害怕心理,所以教学时我就先安排一个支撑过人背练习游戏。即一学生身体前屈,双手撑在膝盖上,练习者从此学生背上跳过去。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推手的早晚、力量对腾空动作的影响。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观察指导,及时指出错误所在。当学生对动作有信心,害怕心理逐步消除时,再到跳箱上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保护和鼓励,引导学生观察别人完成动作的成功与不足引起学生间的相互对比。有助于完成动作效果的提高。
初中历史如何提升范文4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实效性
实效性是评价课程的关键因素,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目前的教学形式下,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压力相对较大,相比语、数、外三大主科,物理课的课时数较少,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必要的物理知识并能让学生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实效性。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工作。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1.课时数少,课程内容庞杂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教学体系中,以物理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正在被边缘化。在课程设置上,语数外课程平均都有两次,而物理平均每天的课时数达不到一次。在课外,学生的自学时间绝大部分也花在了语数外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化的应试思维模式在作祟,在中考中,语数外的分数所占比重高,决定了其受重视程度远超物理等课程。此外,物理课程的设计也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为内容繁杂,很多内容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抓好核心内容的教学。这造成了教学课时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2.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环节
物理是一项需要极高实验参与度的学科,但是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将课堂和书本作为主要的教学地点和教学媒介,过分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实践课程的展开,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老师埋头苦讲,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冥思苦想的被动局面。
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1.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
初中的孩子出于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往往具有反对权威的叛逆精神,因此如果在教学中一直采取强硬、高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因此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悬念,传授知识时不妨卖一些关子,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在讲述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主动询问学生,在他们看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一些小实验进行验证。最终肯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再次提出疑问,敲击桌子时,并没有看见桌子在震动,为什么还是会发出声音?在通过一些小实验,比如将小纸片撒到桌子上,敲击桌子,会看到小纸片也随之跳动,说明虽然看不见,但是桌子的确在震动。教师在设置疑问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提问要与知识点紧密结合,不能漫无边际地文;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设计的提问要着眼于解决学生心中的一疑虑。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进而加强他们队伍里学习的兴趣,就能够大大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2.增加实验课时数,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
物理这门学科的概念定义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比如电流、电压的定义,力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们很容易陷入到理解的困境中。不能让学生理解透知识点,只是强求记忆,这样的教学是违背初衷的。如果在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对物理上的一些现象、概念有切身的感受就会帮他们有抽象思维转化为具象思维,从而加深理解。比如在讲述色光的合成时,如果只让学生记住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合成的毫无意义,学生在记忆过程中也容易搞混。但是在实验室中用三棱镜演示出光折射后呈现出的七种颜色,让学生亲眼看见这一现象,他们会更加信服,印象也会更深。经此环节验证的知识点,学生记忆起来也会更加深刻。
3.优化课程设计,丰富资源配置
教学的中心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体现教育的中心点,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模式,着眼于素质教育,适当提高物理等自然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课程所占的比重,仔细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为有效的课程安排。还应该优化资源配置,在课题研究经费等物质层面和相关精神层面对物理等学科的教师提供足够的支持,调动教师研究课题、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在知识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的重要工具,学校在课堂教学时也不能忽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作用。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通过互联网共享精品课程,加强交流,共同进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直观的优势将知识点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等传授给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结语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教师不懈的追求。在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后,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增加实验课时数,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以及优化课程设计,丰富资源配置等方面展开积极的尝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均武.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 学苑教育,2010(14).
初中历史如何提升范文5
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决定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因此,物理教学活动不仅是物理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是技能的训练的重要过程,从实验的收获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然而,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尤其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训练不重视,许多实验根本就不演示或不安排学生动手做,在教学中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勾、学生背、老师抽”的死记硬背机械教学模式来应付考试,造成大多数学生理论考分上去了,但实验操作能力很差,进入社会后相应的实践能力也不高。比如:现在很多初中毕业学生不懂得试电笔的正确使用,不会连接简单的照明电路等。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值得作为义务教育教师的我们反省和深思,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应明确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使物理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素质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实施探究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提供教学服务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最早接触到的唯有任务,以完成任务作为动力驱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对任务理解和分析,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完成任务的欲望。整个教学环节始终围绕着学生在理解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教师设定好的学习步骤逐步深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最终完成任务。通过解决问题方案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固化。同时任务的很好完成使学生体验了成功,获得了成就感,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习变得轻松愉悦。
二、 增加学生实验数量
要让学生实验技能得以提高,就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作为实验教师应从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设施,增加学生实验的数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增加学生动手实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学生分组实验的次数
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课时少、实验条件差、实验准备耗时耗精力,大多数教师除了开设课本上分组实验之外,很少进行其他实验,使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造成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很难得以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分组实验。如在学习电路连接时,如果仅仅按教材完成《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验,学生对电路认识和应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电路图,让学生进行电路连接,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加深对电路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思。
2.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
演示实验在教学主要是由教师操作完成,学生只作观众,即使有学生参与进来,那也只是个别学生作为助手协助老师完成实验,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动手的机会,缺乏亲身体验。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压缩空气引火实验,奥斯特实验,摩擦起电实验等,安排更多的边学边实验,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三、开放物理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是学生在学校动手做物理实验的主要场所,如果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无疑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实验仪器和进行实验,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开放实验室,还可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有疑难的问题到实验室验证。如在透镜成像中有这样的问题: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用一块不透明的硬纸板将凸透镜的上半部遮住,结果是否是成半个像,用实验的方法很容易就决了学习上的这一难题。
四、让物理实验走进生活
初中历史如何提升范文6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管教师的教法如何创新和学生的学法如何灵活,评价教师离不开学生的成绩,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应对考试。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个人的反思,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应辨清各种问题的“问法”
在一些历史试题中,有些试题的问法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如,“认识”“启示”“感想”“看法”“影响”“作用”“意义”等等,而同学在答卷时,往往弄不清该如何回答。我通过词典以及网上查阅、比较和结合历史学科整理,发现有些问法彼此之间是有区别的,如“认识”和“启示”,但有些问法之间是有联系的,如“影响”“意义”“作用”的意思相近。
二、学生没有注意题干的要求。容易导致答题错误
1.“据材料”
很多材料解析题或者探究题的要求是“依据”材料,或者是“据”材料来回答问题,而有些同学在做此类题时,分析到了此题考查的是考点,就直接翻到资料相关的地方进行答卷(抄),但没有注意到,回答此类问题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回答,也就是说,你回答的,必须是材料中含有的内容,没含有的内容,你就没有必要回答。同时,资料中有的内容,而在材料中有时并不含有,也就是说,你照着资料来抄,可能含有答题必须的答案,但可能会抄多。
2.“不”
在选择题的问法当中,多数是问“正确的是”或者直接问“是……”也就是说,所问的是肯定的内容是哪一个,但是,有时也会问“不是……”或者“错误的是……”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此类问题的问法是反其道而行,往往答成了肯定的问法,结果应该得分而没有得分。
3.“选做”
有一些材料解析题或探究题,有时让你选做一小题,如果两个都答,会以第一小题计分。有的同学没有注意这一要求,而是将两道小题都答了。如果第一小题答对,那损失倒不大,但是如果第一小题答错了,而第二小题又答对了,按照试卷规定,会不得分,那损失就大了。
三、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1.如何捕捉材料解析题的信息点
作为材料解析题,我们首先要分析材料解析题考查的是哪部分相关考点,如何来分析呢?我认为,首先是通过材料内容的关键词语、主要内容来分析判断考查哪一方面的考点或哪一主题;其次是通过材料的“出处”来分析材料要考查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或哪一主题;三是综合整个材料内容来分析考查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或哪一主题。
2.“归纳”
在试题当中,有时会问到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的某一历史的发展,或者问到某一主题在世界当中的发展,也就是关于“纵向”和“横向”的问题了,这时,我们就要善于归纳。这类问题,学生在答卷中往往容易失分。因为,在历史教材中,从总体上来说,是按照时间线索纵向安排的,但在世界史当中,总体是按照纵向来安排,可在局部是按横向来安排的。所以,我们在复习当中应该注意,“纵向”的应该注意“横向”的复习,“横向”的应该注意“纵向”的复习。其实,“横向”的也就是我们复习过程当中提到的“主题”,纵向的是我们复习过程中提到的“发展”。
3.“观点”
很多历史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不变的历史观点,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等等,那么,我们在解题时,如果让你评价、认识某一历史问题,那就要记住不能少了这些正确的历史观点。
当然,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还很多,如分值的多少和答案内容的多少、题的序号与防止漏题等。我们只有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认真总结,并落实于实际的教学当中,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成绩才会大幅度提高,获得优异的成绩。
四、在历史中考的复习中。应培养学生应对开卷考试的能力
开卷并不意味着就是照书抄,而要体现对知识的应用和整合能力。那么,开卷考试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政史合卷,考试时间是100分钟,试卷总分值是100分,如果每一道题都要查阅资料,恐怕考试时间就不够用了。比如建房,不备好砖瓦等材料,在建房时,一会儿缺这,一会儿缺那,何时才能把房子建起来?所以说,在复习过程中,对于知识,要有一定的识记量,且要达到一定的理解程度,这样一来,并不一定每一道题都要查阅,能肯定的题可以直接解答,没有必要查阅,这样可以节省一些考试时间。
2.必须有一定的资料整合能力
要有一定的资料整合能力,就必须对知识有一定的运用能力。这好比都要盖房了,还没有拉来砖瓦等材料,而拉来了砖瓦等材料,不知砖瓦等材料如何运用也不行。而开卷考试允许带资料,这些资料就相当于砖瓦等材料,而如何来运用,这就要考虑到如何分析题干,如何解题,从而如何组织材料,即资料的整合能力。换句话说,这就是在考查我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