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范文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电子商务越来越普遍,很多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特别物流信息化建设,它是将来企业发展的趋势。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对物流信息化建设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通过科学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其中主要问题包括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打造先进的物流信息应用平台、缺少专业的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等。

一、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国际社会通常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准,比重越低就说明这个国家越先进,发展水平越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成本所占的比重约为10%,远低于我国的18.3%。虽然我国物流环节中的仓储、运输、配送等成本,以及设备和劳动力成本都低于发达国家,但整个过程中的综合成本却高出很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物流信息化建设,造成信息不畅,增加成本。

(一)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当代社会,可以说物流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并且信息化也日益渗透其中,形成现代物流的时代特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少其中小企业并没有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物流行业门槛低,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含量,因此不把物流信息化建设当回事,从而造成物流信息不对称,管理不科学,束缚企业发展。

(二)没有完善的物流信息应用平台

有些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引进了一些技术软件和程序,但是在应用上,并没有将信息技术贯彻于物流作业的每个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存在一定的断离,这就导致整个物流网络运行不畅,从而降低经济效益,束缚企业发展。

此外,还有些企业花巨资引进的物流信息应用平台,并不适合企业自身物流现状,这不仅浪费了资金,也导致企业物流出现新的问题。

(三)缺乏专业的物流技术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缺乏人才的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不少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对物流信息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缺失也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导致企业难以认识到自身经营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物流信息应用平台,更难以针对需要开发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应用系统软件。

二、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对于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解决,具体地则是从加强重视、引进及培养人才、打造完善的信息应用平台等方面,打造出先进的物流信息应用平台。

(一)加强重视,提升物流管理能力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管理者往往缺乏长期的企业战略规划,只把目光放在眼前的短期效益上,对物流信息技术建设更是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因此,中小企业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信息技术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力度。

企业管理者应大力提升自身管理能力,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将物流信息建设纳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真正把物流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落到实处。

(二)引进、培养专业的物流信息技术人才

长期以来,不少中小企业只注重物流设备和普通劳动力的储备和更新,对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很少,这就导致整个企业内部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引进、培养既了解物流管理、运营业务,又懂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人才时,企业应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全方位、专业化的培训工作,鼓励人才实践创新。同时,落实和完善人才使用、交流、培训、奖励等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打造一支专业的、优良的人才队伍。

(三)打造物流信息化应用平台,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不少中小企业在开展物流信息建设时,往往盲目地开发或引进一些复杂、大型的信息系统,但由于不符合企业自身实际,就造成了系统运行不畅,导致企业发展受阻。因此,中小企业在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开发或引进符合企业发展的应用软件。

同时,在打造物流信息平台时,中小企业应在采购、生产、销售、运输和仓储等方面实行科学化、一体化运作,加快物流运作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把现代物流理念与供应链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产业链协同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 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2-0163-04

一、引言

物流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活动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汇总、传送、反馈,不断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过程。从微观层次而言,物流管理信息化不仅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促进供应链企业的信息共享,实现同步协作,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从而降低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从宏观角度而言,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有利于将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物流企业以及终端用户很好地联系起来,加速社会商品周转,降低社会商品总库存水平,提高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

长株潭地区是指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地级市行政所辖的区域。总面积2.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64万。三市彼此相连,呈“品”字形分布,城市中心区两两相距不到50公里。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发达,文化教育、科技创新实力最强的中心地区。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和“武汉城市圈”一起发挥着中部经济崛起的脊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课题选择了长株潭地区的A级物流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以此为样本来分析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二、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从下表可以看出,长株潭地区创造了全省42.31%的GDP和39.23%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省的43.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43.05%,长株潭地区的经济总量占据了湖南经济的将近半壁江山。但是,该地区的现代物流业却没有配套发展,货物周转量只占全省的13.87%,落后的物流业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

另据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截至2011年底,湖南省从事物流的经济组织有5万多家,其中具有法人资格的物流企业有3100多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企业评估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湖南省通过国家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共88家,其中长沙市46家,株洲市7家,湘潭市16家。长株潭地区合计69家,占全省A级物流企业总数的78.41%。6个5A级(最高级)物流企业全部在长沙,它们分别为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湖南全洲医药食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湖南湘通物流有限公司、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大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课题组对长株潭地区A级物流企业的调查结果分析,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企业信息化普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调查,61%的A级物流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大部分企业的网站比较简单,网站推广和维护能力比较弱,信息更新比较慢,没有发挥网站宣传企业形象的作用。在接受调查的物流企业中,大约78.2%的企业设置有独立的IT部门,80%的企业设有专职的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大约70.5%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二)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信息化,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最终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二是流程改造的信息化,即在基础信息化实现的基础之上,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业务操作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三是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即通过与供应链成员对接的信息系统来协调物流企业与上游、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目前还处于基础信息化层次的初级阶段。这主要和该地区中小物流企业所占比例较高的现状相关。只有少部分企业已经将信息化重点转移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上,进入供应链管理集成的企业少之又少,仅限于中远、中外运、德邦、苏宁电器等全国综合性物流企业在长株潭地区的分支机构。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基本上没有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开始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物流企业只占39%,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仅占10%。

从实现的功能来看,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局限于简单的查询功能、记录功能、通信功能,较高的经营管理决策支持功能还非常有限。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块主要有:电子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系统(POS)、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采购管理、货运、客户关系管理(CRM)、网上支付系统、物品跟踪与查询等。其中,WMS、TMS、CRM等模块应用率最高,比例高达70%。

(三)信息化整合效果不明显

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对物流相关信息的处理,物流企业内部设置的各种岗位都承担着信息的收集、挑选、重组和转发的“中转站”作用。但是岗位职责分工过细,容易导致信息共享比较困难,从而出现大量的“信息孤岛”。如果用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将这些彼此孤立的岗位工作很好地协调起来,就可以使信息更加透明,管理决策也更加科学。

调查中发现,有些物流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在使用着不同公司开发的业务处理系统。系统之间没有集成的企业占15.6%,系统之间部分集成的企业占62.5%,系统之间全部集成的企业只占21.9%。还有些企业虽然使用了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不能很好地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甚至需要工作人员采用手工方式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三、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管理信息化是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物流企业信息化运用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战略。但是有很多物流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只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为了赶时髦而盲目地求新求全,没有搞清楚信息化的目的所在,最终达不到改善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二)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与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要求物流企业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经营管理制度,将企业的市场开发、客户服务、服务质量、成本控制、6S管理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做真做实。

(三)企业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

物流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CPI的大幅上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另外,燃油价格涨多跌少,再加上久治不愈的公路三乱现象,使得物流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而物流企业相对弱势的议价能力和物流市场惨烈的低价竞争使得物流服务价格多年来持续低迷。“地板(成本)越来越高,天花板(服务价格)越来越低”,导致物流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许多物流企业明知道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却苦于囊中羞涩,无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平均投资额从2008年的3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70万元左右,但是对于信息依赖性比较强的物流行业而言,目前的信息化投资力度和投资增长速度还远不能满足物流行业快速增长的需要。据统计,2011年湖南省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2.2%。这导致湖南省的物流行业出现严重的“贫血”现象。

(四)相对落后的国产信息技术使得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接口技术。虽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但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还比较落后,这些领域的核心技术基本上被国外企业所控制,导致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成本居高不下。如我国的车载GPS导航市场,2012年的规模将近2000亿元,每年还在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美国的GPS占据了约95%的市场份额。国产的北斗二号导航系统在2012年完成区域组网后可以向国内开放使用,但由于民用导航服务才刚刚起步,使用成本短期内还降不下来。又如RFID技术,国外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是由于我国的国产技术还不成熟。落后的信息技术使得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居高不下,对于原本就是小本薄利经营的我国物流企业来说,压力自然不小。

(五)物流信息管理软件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

首先,国内物流管理软件开发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重计算机技术,轻生产管理知识,片面追求美观的人机界面,忽视内在业务管理流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效果不理想,效益不明显。调查发现,在国内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目前,我国市场上比较有名的物流软件开发企业有用友,金碟和SAP三家。大企业市场基本上被SAP垄断,用友和金碟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方面占有一定的份额。

其次,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愿意进行管理改革,在使用国内外成熟的管理软件时。喜欢以自身并不规范的管理业务和组织功能与之对比,不符之处便对软件大加修改,甚至在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时破坏了原软件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使得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问题百出,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六)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工作不扎实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较好的管理基础和技术应用基础。信息化实施之前,需要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规范、整顿。只有基础管理工作做扎实了,企业才能通过系统培训快速适应新的信息化工作环境。基础管理工作包括仓位管理规范化、业务操作流程化、6S管理、全员供应链管理意识、成本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物流信息的标准化等方面。

四、加强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各级政府要制定积极的物流业促进政策

物流业是一种生产业,应该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基础性行业。物流信息化水平不仅影响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运行效率有很大影响。国家在2009年就出台了《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但是3年过去了,很多政策没有很好地落实,让物流行业空欢喜一场。要使物流行业真正发展起来,国家应当尽快制定推进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或纲要,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具体可从项目贷款、税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针对长株潭地区物流行业集中度不高,中小物流企业比例较大的现状,地方政府应着重解决现行对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不利的体制和相关制度问题,并积极引进各类风险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问题。或者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服务。

(二)支持和鼓励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加快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解决物流落后的关键所在。各级政府要鼓励和支持与物流相关的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研发活动,一是在国家重点科研计划中加大对物流技术、特别是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二是鼓励和扶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物流管理和运营手段,如利用国家技改资金鼓励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进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引入各种先进的物流管理软件和系统等;三是扶持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四是加强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示范和引导。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在重点联系企业中建立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的示范工程或基地,探索建立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信息共享机制的途径和手段,以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和推广。

(三)扎实做好物流信息化基础工作

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仅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物流信息化建设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及产、供、销等环节在信息处理、工作方式、管理机制以及员工的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一次根本性的创新和变革。因此,物流企业在正式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前,首先一定要将基础工作做到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物流企业应该树立供应链协作意识。物流企业应与供应链的上游或者下游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有效降低供应链物流的总成本,实质性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后要经历基础信息化、流程信息化、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三个不同的阶段。物流企业要做好长远规划,不能操之过急。

2 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定好物流信息化的内容。物流企业应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建设信息系统,并结合企业特点,注重信息化的实效性,让软件开发商能够深入企业调研,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实用的管理软件,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处理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避免企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出现“休克现象”。

3 加大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开发物流信息资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归宿。落实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就要保证物流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许多单位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导致系统信息源缺乏,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建设、积累和更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渐进过程。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准确、合理和充足的数据。

4 努力实现物流信息的可视化。可视化的物流信息既可简化物流系统的设计、建立和维护工作,又方便使用者对物流信息的理解,因而可以加快信息在操作终端和决策者之间的传递速度。实现物流信息的可视化,全体工作人员就要尽量多用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等图表来描述业务过程和操作过程。

(四)与供应链方案集成商共同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既要能实现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又要能实现与业务合作伙伴或者客户的信息交换。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及数据仓库,可以改进企业数据分析的质量和灵活性,提高物流决策的效率,增强企业物流决策的科学性。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不能一味地追求时髦,而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寻找适合企业的发展路径和信息化解决方案。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随着IT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世界都在向新信息化的方向迈进,企业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强大竞争压力,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需要适时进行管理的创新和业务流程的变革。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业务流程的关系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即是企业通过IT技术的部署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运维效率,从而降低经营成本。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全面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建立企业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及资源的整合,进而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实现企业资源和人才的最优化利用,最终实企业的目标。

企业流程再造(Bus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RP)是由Michael Hammer等美国学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理念,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根本性和彻底性的业务流程变革,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获得显著性的改善[1]。企业流程再造主要集中在企业文化、企业人员、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方面,在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之后,将实现企业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让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经过近年来实践证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企业引进一门新的信息技术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通过信息技术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具有密切的关系。企业进行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使之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企业人、财、物资源统一有效的管理,最简便的方法便是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然涉及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也需要信息化的技术来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在促进企业优化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流程再造的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一经提出,便有很多的企业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践。需要进行BPR项目的企业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是积重难返的企业;第二是目前尚可,但即将或有可能陷入困境的企业;第三是处境良好而希望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企业,他们居安思危[2]。从国内一些实践过的企业来看,国内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人的角度来看:触及到企业内部不同层级的权利和既得利益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也包括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对于底层员工来说,认为企业流程再造便是企业裁员的一个借口,造成了员工心中的恐慌,给企业流程再造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会触及到他们的既得利益,便不积极参与到改革中。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既是对其原有管理思想的冲击,同时也是对其权力的再分配,有部分高层领导者便不乐于去改革。

(二)从管理思想的角度来看,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思想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引进,更是管理思想的变革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原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大多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基本上都选择了对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而那些没有变革管理思想的企业,基本上都走向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失败。

(三)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去支持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企业的技术实力就代表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及业务流程再造,必须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作支撑。但就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情况来看,信息化建设最缺乏的就是技术实力,这是有国内企业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流程再造的启示

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时间较短,但是仍然给我们了很多启示,证明国内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强化企业不同层级人员的推动作用

面对其他企业的飞速发展,作为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必定会产生变革的欲望,同时在变革企业组织结构的时候,尽量减少其权力的削弱,减少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时候的阻力。要对底层员工做出明确的解释,让其真正了解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不是企业裁员的借口,减小企业底层员工对企业变革的阻力。

(二)充分应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

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战略性胜利,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等。这些不仅能够快捷处理企业的繁杂的工作任务,并且能够理顺企业的业务流程,更快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雄厚的信息技术实力是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得整合企业资源变得简便,更能在变革组织结构的时候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加快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进度,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石油;管道;风险识别;重构

同时,作为企业精细化管理体现的标准业务流程的推广依托企业信息化,实现了石油管道企业管理的跨越式的发展。然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企业标准业务流程也将随之改变,过程控制必将存在着非等值的风险和缺陷,这就需要二者间的逐步修正和重构。

一、企业信息化及石油管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深入搜集、开发和加工,将其应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等领域,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当今,信息已成为与能源和材料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正不断与传统产业结合,成为世界范围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世界各大企业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其优先发展的战略。

中国石油是国内较早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之一。它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决策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科技进步、防范经营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建设一流现代化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重要支撑。公司成功实现了依托中石油内部网络平台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运输过程的自动控制及数据采集,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目前,办公OA、生产过程管理PAPS、合同管理、计划统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培训管理等诸多系统都已有效应用,集成了石油管道企业特征业务的ERP系统也正式上线推广应用。

然而,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实施是双面性的,不管是把信息化当作工具来使用,还是当作一场普及革命来推动,它都可以理解为传统价值向新兴价值的转变,自然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用单一的价值标准来指导实践。目前,企业信息化特别是ERP项目实施中,尽管推进的过程中仍不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管理跟不上、操作步骤繁琐、预算控制效果差等,但它在发展趋势上得到了大多数企业员工的普遍认同。ERP对企业整个供应资源进行管理,注重精益生产、同步过程和制造,进行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在市场竞争急剧白热化的今天,无疑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作用。

二、企业信息化对人员的影响

实施信息化只是企业一种有效的手段、一种工具,它只能起到推进和支持作用,而不是全部作用。因为,技术不是万能的,我们只有通过它来改变过程和管理,改进生产力,提高满意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能抛开企业的其它要素来单独谈企业信息化,否则,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也只能让企业得到微小的改进。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改变人的行为,改变传统的习惯相对于推广一项新技术而言要困难得多。一般情况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对企业各阶层人员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推行企业信息化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员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也将会有不同的阻力。

首先,基层人员在企业信息化中应用的是数据处理系统,是以提高效率为目的,他们的担心是系统代替了人的工作,引起作为工作人员本身的价值体现降低或工作负担过重。当然,还有不愿学习新知识和不愿放弃旧的工作方式的人。因此,它对基层的影响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是效率的提高和人员的减少。

其次,中层人员在企业信息化中应用的是信息控制系统。不仅是提高效率,还要价值增值,他们最担心的是自己在这种变革中将受到多大的影响。是退下来作为这种改变的代价,还是跟上和适应这种改变?因此,它对中层的影响是引起组织结构和权利结构的改变,以及岗位职责的转移。

最后,高层人员在企业信息化中应用的是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用于提高效益和寻找机会。他们并不担心企业信息化对其本身的影响,他们最担心是如何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如何认识通过企业信息化而产生的变革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如何克服自下而上的阻力等等。因此,对于高层的影响可能是管理幅度的扩大和决策方式的改变。

从上面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企业的变革,但是随着企业的变革又会在企业中产生一系列的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阻力。企业信息化为企业变革提供了必要的工具支持,同时其他变革又可以促使企业信息化及其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过程。

三、企业标准业务流程的推广及实施

企业信息化是业务与管理的精细化。技术只是企业信息化的手段、载体和实现形式,如果没有业务和管理的优化,即使运用再先进的技术或系统都可能导致“南辕北辙”。所以,业务流程不清,管理架构不明,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应用系统时会遇到很大障碍,甚至可能导致系统实施陷入旷日持久的拖延、“拉锯”状态。如果业务流程管理基础薄弱,再先进的软件系统也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宫殿。

管道公司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2007年启动了公司全面业务流程的梳理工作。从业务着手,按部门、岗位对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逐一排查、梳理,形成了适应石油管道企业的全面业务流程模板,随即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推广试运行。该标准流程尤其对已应用的信息系统和即将推广的未上线的应用系统的步骤流程进行了确认和优化,使其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要求和法律法规。公司利用两年的时间对该模板进行了梳理-需找差异-统一协调-再梳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试运行-发现问题-整改解决-正式运行的模式,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该模板已在全公司范围内有效运行。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流程的风险识别

(一)授权批准缺乏有效牵制

授权批准是企业业务流程中最起初的控制。信息技术条件下操作权限的授予与手工环境完全不同。手工环境下处理相关业务时,在该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签章,形成了层层复核、道道把关的严格审核机制。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操作人员利用特殊的授权电子章或口令获取某项权利或进行特定操作。用口令方式授权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常见的和基本的内部控制,但口令一旦失控将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二)电子信息处理缺乏可视痕迹

手工环境下,企业的相关业务处理都是记录在纸张之上,这些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则很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痕迹,这也是传统纸质原件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信息系统环境下原来纸质的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并且在技术上对电子数据的非法修改可以做到不留痕迹,这样就很难辨别哪一个是业务记录的“原件”。另外电磁介质容易受到损坏,这使得企业信息很大程度上存在丢失或毁坏的危险。

五、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业务流程重构的必要性

信息化建设和推进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一些建设性的分析和建议也被提了出来,但总体意见尚未统一。在企业管理实践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概念与模式,如业务重构、学习型组织、精益生产、虚拟企业等,这些管理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的企业信息化改造准备了条件。而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应该说都相当滞后,单纯地依靠信息化软件的引进,其运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获得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就必须按照信息化对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制度等方面的新要求,在前期对企业进行一系列“再造”。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范文5

【关键字】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江苏全省年供、售电量的增长超过15%。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电力建设,如何解决采购订货与库存积压相矛盾、库存与仓库管理相适应以及二级仓库配送与实际需求相衔接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电力电子商务网络,实现电力生产建设资源的统筹调配,促进行业资源的共享、优化配置与科学消耗,大力降低电力建设及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是加快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

1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

目前的电力信息网,只是最基本的信息网络,企业内部物流的信息化应用更是比较薄弱,不能充分发挥行业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作用。大多数电力企业使用的物资管理软件都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只实现了物流管理中部分的统计核算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应有的作用,物流成本管理还属于粗放型管理模式。随着管理体制的应用和改变,传统的物资管理工作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变化的需要,给电力企业的生产建设带来了诸多问题。电力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企业资源统筹调配与共享、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必然。

2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势在必行

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如何提高决策水平、控制经营成本、优化服务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已成为管理者考虑的重要议题,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资源调配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信息化的脚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物流信息化已成为必然,电力信息化建设与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为电力物流信息化提供了条件,只有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才能降低物流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电力物流必须走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道路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3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价值所在

运用信息技术新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不但使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电子化、自动化,还要让整个物流业务向系统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3.1 信息化物流功能得到充分整合。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这些物流信息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

3.2 信息化改善了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

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提供商能随时掌握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3.3 信息化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现代生产系统是以定单为依据,即采用定制化生产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满足这类需求必须要有快速反应,这既是消费者的要求,也是生产者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的需要。生产系统的快速反应必然要求物流系统与之匹配,即也要有快速反应,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

4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可行性分析

4.1 IT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持。

IT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电力行业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与保证。各供应商、生产商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所有这些都为建立统一的电力行业物流信息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一套切合国情的物流支持系统,得到了不断完善。传统物流行业的发展,既直接为电力行业物流系统提供物流支持,也为建立单独的电力行业物流系统提供了宝贵经验。

4.2 电力企业的管理、资金和人才优势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电力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电力生产和营销等方面积累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具有各方面的管理技术人才储备,资金实力雄厚,生产建设所需物流量巨大,这一切都为电力行业物流信息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5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建设目标

5.1 实现电力物流的系统化运作

现代电力物流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现有的电力信息网络资源作用,运用新的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完善的电力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逐步向物流目标合理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5.2 逐步建立完善的电力物流信息化平台

现代电力物流管理必须以完善的物流信息化平台为依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有价值的信息有条件地高度共享。具体到电力企业就是在基层物料使用、成本控制、物料供应与管理等部门之间形成统一的信息流与数据流,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模式,简化手续,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生产和供应。

5.3 培养高素质电力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电力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求有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的物流管理人员队伍,只有通过电力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培养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才能保证电力物流信息建设的专业化、现代化、科技化。

6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实施方法

一个好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是现代的、科学的物流管理理念的凝结,是合理的业务流程的固化。

6.1 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走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之路。

电力物流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提高对物流本质的认识。电力企业要有适合电力企业特点的运营模式,不能照搬国内外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信息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自身需求,坚持以实用为原则,走具有鲜明特色的局部、分级、分步骤的信息化改造模式,走具有自身特点的电力物流信息化之路。

6.2 选择可行的建设模式。

电力企业由于受到原有体制和经营模式的影响,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存在不足,所以其物流信息化建设宜选择专业化的物流软件公司,走合作开发的道路。电力企业必须选择具有专业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根据企业的特殊要求及时进行系统的调整与优化,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坚持“流程为主,技术为辅”的原则,这样不但能保证系统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和方法。

6.3 建立“电力信息集成”的物资系统

江苏省电力公司招投标中心正在开展物资管理系统物资需求计划模块的实用化工作,对物流的各个环节实行目标控制和信息交互,以物资计划为龙头,建成招标、采购、配送、验收、结算等信息系统子模块。

通过对供电企业、电力建设与检修企业、各生产设备制造商与供应商,以及涉及交通、铁路运输等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整个行业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的经济效益,如生产、检修、制造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等,所有这些环节协同、协调运转的主要支持就是物流的信息管理,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是电力行业物流平台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范文6

0 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物理管理信息化水平,只有保证了物理管理信息化水平,才有可能促进我国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来看,物流管理信息化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不足;工作人员缺乏物流管理工作意识;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比较落后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工作时,一定要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精确性和及时性,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改变以往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不断培育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设计原则

1.1 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可得性

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可得性。首先,客户在下单时,企业内部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储存,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要保证信息化系统具有把书面信息快速准确地转化为电子信息的能力。其次,信息系统应该突破空间的限制,保证客户能够搜索到最快捷的获取方式。由此可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可得性的重要性。

1.2 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精确性

目前,从狭义上的物流信息准确性来看,企业要想保证物流作业和管理达到一定的平衡,就应该落实实际存货跟物流信息系统中提供的存货记录的一致性。从广义上的信息准确性来看,企业不仅要保证信息可得性中提到的书面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要保证物流流通情况与管理系统中显示数据信息的情况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精确性,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1.3 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及时性

现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就应该定期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从而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及时性。同时,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应该及时向客户和企业提供物流快递的反馈信息,让客户和企业双方都能够及时了解物流信息。如果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更新的物流信息不及时,那么就会使得系统显示的信息与实际的物流情况有很大的偏差,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物流管理的风险概率。

1.4 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

在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企业还要保证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企业在设计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时,应该保证界面的美观大方,只有这样,才能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才能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美观大方的物流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为客户营造舒适的氛围,同时又能够使客户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此外,客户对信息有多样性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保证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性能,从而为客户提供特定的数据和信息。最后,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保证界面的有序性,从而提高客户的使用效率,减少操作失误的情况发生,最终保证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1]。

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缺乏物流管理工作意识

从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的企业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都存在管理思想落后,物流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有的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认识只是局限在搬运、运输上,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物流管理对企业稳定发展的作用,从而使得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此外,目前,很多的企业都选择自营物流方式,这体现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局限性。

2.2 企业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人才

据相关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不足属于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大部分的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为了节省成本,都会让其他的工作人员兼职物流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人员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熟练掌握物流管理信息化流程[2]。与此同时,有的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并不了解物流是什么,从而影响了物流操作的进度,抑制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3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比较落后

虽然目前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还不完善,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比较落后,比如,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使用条码技术手段来管理物流,但是,由于我国的技术手段有限,从而使得条码技术使用率比较低。此外,由于开发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我国资金管理有限,从而影响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长远发展[3]。

3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通过以上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应该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定期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做培训,提高他们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知识,不断转变他们的工作理念,从而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具体如下:

3.1 培育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

人才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要想保证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完成,就应该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育。目前,物流管理工作人员都不是专业性人员,他们都普遍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知识,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多招聘一些懂技术和业务的专业人才,不断充实物流部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与此同时,企业应该实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采取人才定岗的方法,根据员工的特长和知识水平来决定员工的岗位。现代物流是一种增值服务体系,设计的结构比较复杂,因此,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人员应该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依靠现代化先进技术来进行物流管理[4]。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建立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够胜任物流管理信息建设工作,从而保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视

在具体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中,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视,具体做法如下:第一,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完善的物流管理目标。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制定物流管理目标时,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把企业地理特征、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状况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地考虑问题。第二,企业还应该采取定量方法来判断企业物流管理能力,保证数据流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3.3 加强物流技术管理

针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物流技术属于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企业应该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管理手段,其中包括电子商务系统、信息化标准、ERP信息技术等。总之,提高物流技术管理水平,能够促进资源管理信息化、账务管理信息化、代码和参数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