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决策实训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长期投资决策实训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长期投资决策实训报告

长期投资决策实训报告范文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1.046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主义教育,是一种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管理会计课程是高校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职能在于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控制企业运营、进行绩效考评。因此它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现有的管理会计教学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运用、重计算轻分析等,均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地位与学时安排

大多数高校管理会计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定位远不如财务会计。以我校为例,成本管理会计一般为64学时,但这是包含了成本会计的内容;会计ACA课改实验班更是将管理成本会计设置为32学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考试往往涉及到大量成本核算的内容,学生对辅助费用的分配、联产品与副产品的分配、成品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等内容感觉较难掌握,因此成本会计的课时不能随意压缩,于是就只能压缩管理会计的课程。另外,大多数院校设置了手工会计实训、电算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审计实训等相关实践类课程,但很少有高校设置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实训课程。这与管理会计课程本身的强实践性运用性相冲突,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1.2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管理会计里包含的部分内容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交叉重叠。如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都包含了短期经营决策与长期投资决策,还包含了预算管理的内容。而成本会计中的标准成本法、责任会计、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内容管理会计同样有所涉及,至于这部分内容到底应该属于成本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学术界尚有争议。课程体系上的混乱导致老师讲课时顺序安排不合理,随意增减内容,必然会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导致学生难以构建框架清晰的整个知识体系。

1.3教师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鉴于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实验实训内容应该是管理会计课程设计的重点,而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院校走向院校,社会实践经历少,真正从事过管理会计实践工作的更少,这不仅会使教师上课的吸引力大幅降低,也会因为自身对课程的理解不够透彻和不了解实际情况,使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应用性不高。有些院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也有一些相关的实训课程,但多数教师会将这种实训课程理解成做一些综合性的成本核算习题,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很难使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也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管理会计这门课的实用性在哪里。此外,管理会计课程涉及多门学科,包括财务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高等数学等,教师的知识面也会很大程度影响教学效果。

2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对策

2.1增加学时安排,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如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则应适当加大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学时。根据教学经验,64-72学时最为恰当,其中实验学时建议为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这样既保证了有充足的理论教学时间,又有实践环节与之相配比,对学生创新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保障。在实训环节,多数院校设有财务管理信息处理系统实验室,ERP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手工与综合),实物与电子沙盘实验室等并配备相关教学软件,却没有专门针对管理会计实训的配套设备。作为权宜之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已有实验室的配套设施,利用用友沙盘模拟软件中的一部分作为管理会计实训内容。沙盘操作需将每4-5个学生分为一组,同一组内不同学生分别担任总经理、生产总监、供应总监、销售总监和财务总监,给出企业的现状信息资料,让每组同学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沙盘上模拟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虽然沙盘操作的内容是关于整个公司,但管理会计的许多内容也是跟沙盘所涉及的岗位相关。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相关配套设施,将部分课程融入其中,占据实验室一席之地。如果从长远来看,还是应该开发与管理会计课程直接对口的实训软件、配套设施以及课程体系。这需要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共同的努力。

2.2整合课程内容,理顺逻辑关系

鉴于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三门课程内容上交叉重复,有必要将这三门课的内容体系进行整合。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核算,因此可将除成本核算与成本报表以外的成本预测、决策、成本控制与考核等内容划入管理会计教学范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的内容非常多,需要更多的课时安排与之相匹配。对于投资决策这部分内容,管理会计应侧重于项目投资,如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而财务管理则应以证券投资为主,适当兼顾项目投资的内容。对于预算管理这个重复点,管理会计应从全面预算角度出发,围绕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评展开教学,而财务管理应以财务预算的详细编制与考核方法为主。经过整合,三门课程体系既完整又互不交叉,使各学科的边界更加清晰,研究重点更为突出。

2.3改进教学方法,融入创新教育理念

对于管理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教学。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社会真实案例进行讨论,几个学生为一组,每组组内讨论之后进行发言,进而组间讨论,老师最后做点评,运用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点分析案例本身,同时指出不合理之处,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本质。案例的选择最好为具有争议性的,开放性答案的,防止传统习题固定答案导致的思维僵化。此外,案例的选取最好是贴近生活的,以小见大,从学生日常生活、个体户决策入手,将社会生活素材融入教学案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是可以通过管理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的。

2.4增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要想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就必须先武装我们的老师,提高管理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管理会计及相关学科培训,了解最新管理会计知识并拓展不同学科和课程的知识面。如我校每年暑假组织老师集体去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进修,这些学校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培训课程非常多,可见管理会计也是今后会计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要求授课教师每年应保证一定学时的企业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5改进考核方式,突出创新应用能力

应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比如,在试卷内容设计中应加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内容,如给出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给出开放性的建议;考核方式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外,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的表现、小组发言和小组辩论、课外调研的过程和结果、提交的市场调查报告等方面都可以作为考核的内容,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只有考评体系从注重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角度进行变革,才能从根源上督促老师与学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管理会计学习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思永.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财会月刊,2011,(5):96-98.

[2]岳文忠.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0):353.

长期投资决策实训报告范文2

自2013年始,财政部将管理会计列为未来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为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我国管理会计迎来发展机遇期。然而目前很多院校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其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出现了颇多现实问题,《管理会计》的教育教学已远不能满足与社会发展、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为顺应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新的发展浪潮,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应做相应的改革。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管理会计》是一门集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组织管理等学科以及相关技能技巧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掌握好本课程,就需要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同时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还需要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教学现状如下。

1、较低的学科定位

从课程设置上,管理会计与会计专业其他主干课程相比,其地位明显偏低,《管理会计》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远不及财务会计。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财务会计类专业都设置了手工会计实训、电算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审计实训等相关实践类课程,但很少有高校设置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实训课程。此外,在课时安排上,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一般都比《管理会计》课程的课时多。迫于课时压力,导致在组织《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时,只能从简、从少,更谈不上对相关理论的实际应用及其前沿新发展的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教师和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认识上的偏差,思想上没有对其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不能系统完整地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最新发展趋势。

2、冗杂的教学内容

一方面,管理会计是一门集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在教学内容上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有诸多重复之处。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普遍将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及预测分析、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管理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存在交叉重复,不仅浪费教学资源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脱离。目前各大高校采用的管理会计教材大多是以西方国家管理会计教材为基础而编写的,其中一些内容忽略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的重大差异,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教学内容却一直没有发生与时俱进的更新,即便在授课内容中安排了学科前沿发展的内容,但一般都是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完成和有教学课时剩余的前提下才作简单的介绍。这导致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无法与时俱进,也无法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务问题融会贯通,导致教授的许多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在我国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传统的教学方式

当前,各大高校在《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上,主要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的单向传输式课堂讲授方式,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多媒体工具也仅仅是粉笔与黑板的代替。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进行讲解,主要着眼于课堂讲授和习题练习,基本上是围着“课程理论知识讲授――例题演示分析――布置习题作业”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几乎没有。这种单一的“填鸭式”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开放性、自主性、讨论性、互动性,学生只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对公式模型生搬硬套,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更谈不上实际应用。这也无法给学生创造独立或团队完成的机会,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很难培养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财经人才。

4、单一的考核方法

一般的教学效果评价形式――闭卷标准化考试仍是目前高校《管理会计》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以能给出标准答案的客观题、计算分析题为主,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和公式模型的掌握情况。内容以识记内容为主,评判的标准是依据统一的标准答案。相对来说,这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方法,也便于从量的角度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进行评价。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管理会计是需要借助于大量的计算数据,依赖于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才能发挥其组织规划、预测决策、控制评价等职能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反而加剧了学生学习的应试心态,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及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目前《管理会计》课程在学科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之处,这就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绩考核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全面改革。基于此,对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1、教学理念的改革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设置一门课程的意义主要是能有效运用于工作实践中。若《管理会计》的教学仅教授基础理论、公式等内容,只停留于课堂教育,就失去了这门课程原有的意义。所以,要对应用型高校《管理会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本学科教学理念的革新,转变培养目标,提升管理会计教学地位,逐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教学工作。只有认清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此为方向指导教学工作的变革,加之以整合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和完善教学考核方式,才能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在理论和实践中都确立起管理会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方面,针对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学科在教学内容上有部分重叠的情况,应根据相关学科的立足定、侧重点进行重新整合,规范教学内容,突出管理会计的重点和难点,减少教学资源浪费,并体现其特色。建议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等纳入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货币时间价值、财务预算控制、资金需求量预测、存货管理等内容纳入财务管理课程;而成本预测、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与成本考核等内容纳入管理会计范畴。同时,根据内容的交叉程度,对课时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整合后各课程互不交叉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又有助于提供教学效果。这样就可充分利用节约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对课程理论、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的讲解并精选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对学生有启发性的教学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科的应用性。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培养应用型的管理会计人才,必须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应采用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企业和生活中的事件转化为与教学相关联的案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或选取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和代表性的案例,结合启发式等互动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搜集相关资料,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建议各高校建设管理会计实训室,引进管理会计实训软件,可利用暑期的小学期的时间用Excel、SPSS统计软件等教学工具进行实训教育以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之处。此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缩短学生由学校到企业管理会计岗位的距离有更为直接的作用,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和一些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关系,可以按照协议确定在合理的时间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赴实训基地进行实习。

4、创新教学考核

基于上述《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结合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其考核应与之相匹配,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比如,考试内容中可增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内容;考核方式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外,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的表现、各学习小组的发言和小组之间的辩论、课外调研的过程和结果、课程实训的情况、提交的课程学习报告等方面都可以作为考核的内容,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长期投资决策实训报告范文3

关键词: 会计教学 缺陷 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人才市场上,经常看到“招聘×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的告示,让刚刚走出校门的会计学子们倍感无奈。同时,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经常抱怨,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企业还需要重新花费时间和资金加以培养。这不禁引起人们的深思,是企业急功近利,还是大学的会计教学存在某些问题。

一、传统会计教学的缺陷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会计课程内容上的设置多存在重复现象。如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变动成本法、量本利分析等方面存在较多重复。而在课程设置上,却完全按照相互独立的两门课程安排,教师之间也缺乏协调沟通。同样,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长期投资决策、货币时间价值方面也存在着重复现象。然而,对于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相关的课程内容却重视不够。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如社交礼仪、公共关系、演讲与辩论等,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却很少开设,甚至空缺。这样,学生在一些简单的会计账务处理上可能越来越熟练,而在职业判断、应变能力、总结推理与预见方面没有得到全面培养。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会计教学方法上,目前基本上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科学的应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比重偏低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多数高校的管理者认为:像会计这类社会学科没有必要建立实验室,即使是建实验室,也不过是配备几台电脑而已。会计教育观念上的障碍和认识上的发展局限,影响了高校会计实验室的体制、机制、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会计实验资源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会计教育中实验教学比重偏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的会计理论,实践动手能力很差,综合分析和解决财经问题的能力普遍偏低。

(四)课程考核不规范

在高校会计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考核中,大多采用传统的闭卷方式。闭卷考试的试题相对简单,且大多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为主,分析性综合题和会计实务题比重很低。这样,致使一部分学生依靠考前突击――背答案、抄笔记也能通过考试,没有达到考核学生会计实务的目的。此外,在会计课程成绩考核中,虽然平时成绩占有一定比例,但比重偏低,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依然突出,学生成绩仍然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必然导致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

总之,我国现行会计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条件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加以创新和完善。

二、会计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国际贸易连年递增,国际往来日益频繁,中国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世界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会计也日益国际化。相应的,会计教学也要面向世界,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类人才。因此,教师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二)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更高要求的需要

从最近几年我国各大人才市场和各种大型的人才交流会反馈的信息来看,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呈饱和状态,而供给却呈膨胀之势。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超过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我国成为了世界独有的“超级会计大国”。然而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如会计硕士、博士、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却相对奇缺。在一系列的人才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精神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培训。因此,他们更愿意招聘具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学生就业难,这个尖锐的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教育产品――会计专业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出现这种状况,会计教育也应对这种情况负责。

三、创新会计教学的基本设想

(一)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财务”是企业运作的核心,进而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以及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重要的、神圣的、有前途的,增强学科自豪感和职业自豪感。

(二)优化课程设置

我们要加大基础课程比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分析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积累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国际化知识,强化学科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通过对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与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适当归并和改革会计专业基础课,扩大选修课程比重,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学生在修完会计学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选修部分课程,以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活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要求在师生双边关系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重点,根据学生及社会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内容。

(四)改善教学手段

先进的教学工具不但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的认知水平。目前,在高校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在多数高校已经得到普及,提高了授课内容的知识容量和知识理解率。今后,教师还应更多地将录像、电子计算机及各种先进的财务软件应用到会计教学中,提高会计教学的软、硬件水准,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教学的知识、内容和方法,提升会计教学整体质量。

(五)改变实践环节

首先,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改进管理办法,不断丰富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实习记账、核算、报账等这些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业务,而且在掌握了本企业资金的运转和筹措后,进行投放成本的预算、决策分析评价等。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增强实践技能的同时,使高校学生毕业后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点来审视自己,适应社会。

其次,建立实训基地。近几年来,高校教学大量增加了商业案例,但是商业案例大多是由教师来收集。关于案例由谁来收集的问题,谁来主导案例的演示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实训基地――收集现实资料教学”法就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与以前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结束交回一份实习报告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历年来效果都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造成的,如现金、银行存款成本计算等,它们的安全性、正确性对企业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会计人员不愿让实习学生亲自操作,往往使得实习流于形式。因此,采用“实训基地――收集现实资料教学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规范课程考核

由于会计教育的中心已从原来的知识灌输转变到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上,教学方式也由注重结论转移到注重过程上,因此,仅用考试判定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就显得不合时宜。我们有必要适当推行开卷考试,试题类型也应由一些记忆性试题和选择性试题改为业务综合题和案例分析题。必要时,对于一些非常复杂的接近现实的案例分析题,可以组为团队共同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我们还应坚持平时考察与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加大对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技能、平时作业考察的比重,改变考试比重偏大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考核。

参考文献:

[1]王淑萍.提高会计课堂教学效果途径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6.1.

[2]郭秀珍.会计实践教学全仿真操作设想[J].会计之友,2006.3.

[3]何军峰,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