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科学职业规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科学职业规划书范文1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海洋;人才培养
为贯彻落实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海洋战略部署,培养热带海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琼州学院于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实现了由一所综合类院校向海洋类院校的转型。其办学宗旨与办学定位变为立足海南、服务南海、面向东盟,建设成为国际化、开放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的热带海洋类大学。随着陆地资源的开发,临海各国已将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的海洋,围绕海洋能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洋权益的维护等方面展开不同程度的竞争。为了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国务院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了全国各沿海省份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港、澳、台除外)。而海南海洋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三分之二的领海,已成为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战略十分重要的一个海洋省份。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担负着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责任。自《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的海洋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已开始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海洋战略”由此也成为海南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已成为实现海南海洋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琼州学院在原有办学基础上,转型发展成立一所海洋类院校,为南海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成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生物科学专业成为学校转型背景下第一批培养热带海洋类人才的12个试点专业之一。如何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下实现海洋类生物应用型人才培养,本文围绕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与优化
(一)以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石,构建多元化的海洋类特长选修课程,凸显海洋特色
根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务处2015年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修订要求,生物科学专业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热带海洋人才的特色理念,除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外,通过设置特长类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来确保在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海洋特色的海洋生物类人才。将以前培养热带果蔬花卉栽培专长、生物技术专长等的课程改为海洋水产养殖专长如海洋生物学、鱼类学、鱼类遗传育种、水产营养动物与饲料、鱼类养殖学等课程,海洋生物技术专长如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学、海岸带开发与管理、海洋生态等富有海洋特色的课程,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拥有较为丰富的海洋生物知识。
(二)开发校本教材,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凸显热带优势
生物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此类课程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结合海洋环境更新教学内容,赋予这些课程更多的海洋知识。比如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南海的海洋资源特色,侧重讲授南海海洋动植物的认识与分类及标本的制作;野外实习要求带领学生在海湾、海水养殖基地去实地考察与了解。微生物学课程侧重提高学生对热带海洋微藻等海洋浮游生物的认识。生态学课程注重让学生掌握海洋生态与海水养殖环境的关系等。目前海洋类书籍很多,但其知识内容比较零散,一些课程内容需要整合多本教材方可达到教学目标,且许多知识内容中缺少热带海洋资源介绍,这样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所学课程均缺少整体性与系统性。为了满足教学要求,体现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前沿性,开发立体化的校本特色教材尤为重要。校本教材开发应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为侧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一线技术员参与教材的合作编写,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素材,突出区域资源优势,以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三)优化课程性质比例,注重实践实训,强调知识应用,突出个性培养
生物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探索比较多,但课程性质比例在地方院校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实现与企业、行业接轨,生物科学专业调整与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增加实践实训课时,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实践类、职业类课程的培训与技能竞赛,在经费上支持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加三亚举办的各类企业、行业及协会的海洋类专业技能竞赛与学术论坛。比如参加蓝色海洋经济论坛,学生可通过学术平台将教师承担的一些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成果进行分享,也可以自己家庭养殖为基础进行创新创业。学生也可根据个人爱好利用暑期去红树林保护区、海虾养殖场、鲍鱼养殖场等基地实习,以实践活动的多元化提高实践技能,突出专业的应用性,注重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拓展与完善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出发点,而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完善的实践实训基地与仪器设备,对培养学生解决海水养殖、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生命科学本来是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向培养海洋类人才转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技能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生物科学专业在原有东岛、西岛等认知海洋动植物实践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在三亚周边及陵水、海口、东方等多个海水养殖场建立了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实习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在现有生物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洋大楼实验室的新建,原有基础实验室的扩建,与中国海洋大学兄弟院校实验室的共建等多种途径,为学生在海洋类领域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与中科院深海研究所实现了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部分学生可跟随老师搭乘深海研究所的科考船进行远洋考察与探索。为加强学生的技能,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增设冬季小学期,要求各专业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等方式革新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在冬季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了集中性的以突出实践教学为主要目的的不同程度的技能比赛与学术论坛,聘请校外海洋专家、行业的公司总裁来校授课,学生去企业实地考察,为培养多元化的海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学生毕业论文逐步由传统的以论证性实验室研究为主体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主体方向转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结合学校的规划建设,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开发为大背景,将在原有海洋食品研究的基础上,与海南大学组建教育部热带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功能重点实验室,围绕海岸带生态资源保护平台、海水养殖与病害防治研究平台、海洋药物资源开发利用平台等多个研究方向开展工作。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将围绕海洋生物展开研究,为培养以海洋生物为背景的生物科学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专业特长为基础的平台搭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海洋特长,设置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养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观赏鱼养殖等特长方向,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特长,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流就业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新办海洋类专业的申报与筹办搭建了平台。学校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水产养殖专业、海洋渔业等新专业。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的基础上,学校以转型发展为突破口,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了重组,通过组建新的学院,如对传统专业食品专业,通过与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组建在一个学院,使生物科学、海洋渔业、水产养殖等食品专业在海洋领域的拓展提供原材料,食品专业也为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空间。
四、以海洋为特色的教学改革与职业育人
生物科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以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典的教学方法、原有的实践实训场地等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的需求,而海洋生物科学更注重海洋理论知识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现有的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海洋生物类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专业与企业行业搭建平台,签订协议,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一线技术员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减少满堂灌,注重讨论、案例分析,以行业企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契机,由学生来处理问题,并通过实践实训与竞赛等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技能技术的提升。考核模式上改变传统“唯分是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考核、实践考核、技能考核,以提高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生物科学职业育人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学生进校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职业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体系中,根据海南海洋类企事业对海洋类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大学生科技园,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就业创业培养计划,共同编写实用的实践实训教材,共同寻找与推荐就业岗位,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培养与全程职业育人的目标。五、应用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与优化在学校转型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原有教师队伍的转型、分流、构建与海洋生物科学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尤为重要。首先是培训与提升。年长的师资根据个人意愿,可以外出培训或承担基础课程或分流从事行政。而青年教师可以借助学校与海洋类高校加强合作的平台来提升自己。学校聘请国家海洋局丁德文院士、国家海洋食品工程中心主任朱蓓薇院士、中科院广东分院陈勇院士等打造学校的“双聘院士”或特聘教授的平台,将青年教师送到国内的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工作单位等机构学习深造。有海洋教育或工作经历背景的青年教师,学校通过与周边的企事业加强联系,将青年教师送到相应的实践基地积累生产经验,参与到企业行业中去解决实际的生产应用问题。其次是聘用。将有专业技能证书的企业行业技术人员聘到本校对学生进行实践实训的指导,改变传统的单向引进人才策略,实现对教师人才构建与利用的多元化途径。再次是引进。对新进的人才如博士,不仅要求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实践锻炼,如学校统一实行的挂职锻炼或是选派去实践基地锻炼,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目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分流、培训、聘用、引进等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授为学生授课,校外著名院士学者、教授来校讲学,青年教师进行实地训练、组建教学团队,为海洋生物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海洋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结语生物科学在国内高校中为开设时间长、开设数量较多的一个经典专业,从总体看,其毕业生就业适应面不是很广,就业率不是很高,而且不同高校毕业生缺少各自特色和竞争优势。为办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近几年以海洋生物为背景和材料,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实践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重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应用性,体现了职业性,达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但是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与企业行业对海洋类人才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生物科学海洋渔业养殖特长类人才培养,学生在生物科学专业的背景下,除了掌握基础的遗传育种知识外,还需掌握与养殖相关的育苗、饲料喂养、鱼药(疫苗)使用、海洋生态等理论和技术知识。海洋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如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需要学生既要熟悉海洋药用生物的特性,还要具有化学、生化分离、结构解析等知识。而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增设这些课程,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会增加专业的办学成本。因此生物科学海洋人才培养这一新课题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洪武,刘志媛,刘均玲.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J].大学教育,2012(11):53-54.
[2]刘洋.对我国高校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8):54-55+68.
[3]傅学丽,徐峰,曹瑞雪.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9):55-57+73.
[4]杨斌,梁燕茹,钟秋平,等.地方高校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4(6):156-157+165.
生物科学职业规划书范文2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专业标准 知识-能力-素质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65-02
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的新兴生物学科,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并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从生物技术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定位角度考虑,合理、全面地设置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专业标准(包括培养使命、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对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适应性和促进生物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角度、多层次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问卷调查
为深刻发掘生物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汕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在问卷星网站(http:///report) 设计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四套调查问卷,分别面向校友、用人单位、在校教师和在校学生,历时15天,其中发出问卷份数、回收问卷份数,以及问卷回收率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该项问卷调查从多角度(四方面的调查对象)、多层次(不同的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对象和应用对象)来发掘生物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有价值的建议,并总结如下。
(一)构建全面合理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结构
其一,对课堂教学而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必须重视课堂互动,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触面;其二,对专业课教学内容设置而言,大而浅的生物专业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有必要立足本地资源,确立特色专业方向,在生物技术行业中建立一定优势和口碑;其三,对于基础性课程知识体系要进行面向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改革,使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程度和应用能力;最后,对于实验性强的生物技术专业,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如增加实验课或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对于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其一,多学科交叉性培养可塑造出较其他学科学生更优秀的综合处理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日后深造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二,注重当前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对新兴生物医药、生物科技行业的产品研发技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才市场竞争力。
(三)综合素质
其一,分小组完成课程作业或课外项目,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其二,提供更多关于个人综合素质方面的资源(如学生社团活动、公益课活动等)让学生进行了解和学习;其三,组织开展拓展项目,提升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二、生物技术专业标准的教学改革
本专业依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学习效果表达的六个层次:[1][2][3] L1记忆――对信息的回忆或识别; L2理解――理解信息材料的含义; L3应用――不同环境之间的转换; L4分析――确定组成部分及其关联程度;L5评估――价值判断; L6创造――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创新,对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专业培养标准进行了细化修订。
(一)科学基础及生物技术专业知识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其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生物专业技术知识要求达到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L3应用的层次,即要求学生对理科大类基础课程和生物技术应用性专业课程达到扎实掌握的程度;而对于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则要求学生达到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L4分析的层次,即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深层次的学习和精通,能够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二)解决生物技术问题、思维与职业能力
本专业对学生解决生物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L5评估和L6创新的层次为目标,做了三方面明确要求:其一,生物技术知识综合实践能力,契合校友反馈的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愿望和需求;其二,解决生物技术问题的能力,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其三,执行与研发生物技术领域项目的能力,切实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对学生的思维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则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L3应用和L4分析的层次为标准,培养学生具备普遍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非专业方面的通用性能力。
(三)个人素质与职业素质
根据对个人素质和职业素质多方面的体现和需求,培养标准制订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人文素养(L2理解),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意识(L3应用),感恩与奉献精神(L3应用),毅力与变通(L4分析),自我了解与自我改进(L5评估),危机处理、心理承受能力(L4分析);而对于职业素质的要求则以职业道德、责任感、勇于负责(L4分析),职业规划与发展(L5评估),竞争与创业(L6创造)三方面作为标准,相对于个人素质而言职业素质要求更高、更深刻,可以此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可适应性和社会性。
三、以生物技术专业标准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改革
在生物技术专业标准确立后,本专业围绕专业标准的要求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意义的教学改革工作,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核心课程体系,降低学分学时。建议保留10门左右的生物专业核心课程,除学校要求的必修课外,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任何学院开设的选修课,到达要求的学分(建议为130个学分)即可达到学位要求。
第二,改革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议取消独立的实验课,相应的,每门核心课与实验课合并为一,由一个教学小组负责,使实验课与理论课无缝连接,学时上理论部分约为2/3,实践部分为1/3。全盘考虑实验内容的设置,使其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三,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强烈建议尽早实施导师制度,让有资格的导师培养1-4名学生。导师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意愿,争取做到3-4个学生到国外留学,3-5个到港澳留学,5-8个国内深造,2-3个创业,其余的可以进入中学教书,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因此,在大一时就要明确培养方向,争取让每个学生的梦想得以实现。
第四,与企业联合培养,构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争取建立5个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时间以6个月为宜,基地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建立定期寻访跟踪的保障制度。
第五,开展对外交换培养学生方案。在基金会的支持下,配合抽取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早日实现国际交换培养学生方案,学生名额以2-3名为宜。
第六,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配套服务措施。发挥我校外教实力雄厚的优势,帮助有希望的学生通过TOEFL和GRE考试;帮助学生设计推荐信;辅导学生考研。
第七,加强双语教学,提供专业英语水平。建议在PPT中采用双语标注,讲课过程中关键专业概念可穿插使用中英文。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近些年来面临社会市场需求供大于求的尴尬境地,加上大多数高等学校保守陈旧的教学结构,给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造成损害。本专业把好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这个核心,将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学习效果表达的不同等级应用于生物技术专业标准的制定。以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为基础,置身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河,用宏观思路量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来说意义重大。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建平. 基于活动理论和布鲁姆教学目标的 Web 数字化教学模式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12): 30-33.
生物科学职业规划书范文3
关键词:新加坡高校;工程教育;启示
新加坡是世界闻名的工程教育专业国际认证协议《华盛顿协议》的临时缔约国(预备会员)。包括新加坡理工学院(SingaporePolytechnic)、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Polytechnic)、淡马锡理工学院(TemasekPolytechnic)、义安理工学院(NgeeAnnPolytechnic)、共和理工学院(RepublicPolytechnic)在内的多所高校工程类专业都拥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著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The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简称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简称NTU)所培养的高等工程专门人才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新加坡教育界对工程教育领域各种理论问题的学术研究是起步较早并且深入系统的。在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新加坡政府明确了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和国际接轨,并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人才”的目标,制定了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和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双重战略,大力支持并推动本国开创型工程人才培养。
一新加坡高校工程教育的特点
新加坡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之后,立足于把国家经济发展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开创型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就成为新加坡高等工程教育的出发点,新加坡高校由此开启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到如今,其高等工程教育业已凸显出“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鲜明特点。
(一)国际化合作拓宽工程教育视野
早在21世纪初,新加坡政府就明确了“逐步确立全球教育服务中心”,并通过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R&D进步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为此,新加坡高校不断加强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合作。其一,合作形式多样。首先,新加坡高校积极主动发展留学生教育。仅以NTU为例,工程类专业中超过约25%的学生来自包括印尼、马来西亚、中国、印度、泰国与越南等亚太地区的国家,他们在新加坡接受着一流的高等工程教育。留学生教育的高水准发展,扩大了新加坡本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其次,新加坡高校开展工程类专业领域的合作办学。他们通过常年聘请海外人才,进而和世界各国的顶尖大学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国际工程教育机会。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校区的国际知名大学有: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Digipen理工学院、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等。最后,一些国外的专门研究单位也在新加坡设立校区,或和本地的理工学院合作办学,让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在获取证书后,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学位课程。其二,合作内容丰富。首先,工程类专业的国际化课程设置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优化了学生的工程知识结构。新加坡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总是能够根据世界前沿、尖端课题的研究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更新,始终实现与国际接轨。其次,合作组建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并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为了跻身国外高水准教育教学序列,新加坡高校非常注重与欧美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以及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开展工程教育合作。其三,合作效益明显。国际化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了接受人才培养的多种选择机会。
(二)多元化协调营造工程教育环境
新加坡高校十分重视工程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既注重协调外部环境中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又善于处理内部环境中工程技能训练、科学技术研究与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联系。其一,与政府的协调。新加坡政府一般在宏观意义上直接参与对高校的管理,这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提供优质的办学资源,有利于理顺责、权、利三者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相当大,教育经费投入很多,一般可以达到政府财政总投入的五分之一以上,仅次于国防投入,高居各类财政投入第二位。政府还有对高校办学水平履行专门质量评估的职责,对董事会、校领导、管理与策略、教学、校企联系职能、校内外服务等项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与考察。其二,与企业的协调。新加坡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优秀的高等工程教育是保障本国经济持续发展并保持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主动参与培养各行业的工程人才,高校则将企业真实环境引入教学环境,校企双方便能够在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效益等方面构建共同利益集合。高校教师由专项支持,保证其在企业接收进修、提升,企业则得到技术效益的有力支持。校企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工厂”办学理念与模式,实现了校、企互利双赢。其三,与科学研究的协调。新加坡高校善于处理好工程教育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在实现大学的研究功能与教学功能有机结合的同时,也实现了科学研究与工程教育的链接,巩固了教育的根本地位。以NTU为例,该校科研实力强大,有包括高级计算与媒体研究群组、生物医学与配药工程学研究群组、环境与水技术研究群组、信息与传播研究群组、聪颖设备与系统研究群组、纳米科学与纳米科技研究群组在内的6个跨学科研究群组和33个研究院所。NTU通过优化内部环境,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壁垒打破,使学生可以进入跨学科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对校外学生开放科研活动,造就了“无墙”模式。其四,与人文科学教育的协调。新加坡高校深刻意识到在纯粹的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可能受个人主义、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而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新加坡十分注重“现代工程”教育,除了科学、技术和工程知识的教育,还在经济与管理、法律与政策、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人文与社会、工业生态与环境等方面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程素养。这些知识的传授,营造了其工程教育的优质生态环境,有效避免了人文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之间彼此割裂的现象,增强了工程人才的人文素质,提高了学生从事工程师职业的“软实力”。
(三)个性化培养增强工程教育实效
个性化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的个性化途径是否畅通,手段是否科学,效果是否明显。新加坡高校着重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实现高等工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其一,灵活的课程教学领航个性化培养。新加坡高校多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和选课制,学校对工程类课程设置有明确的导向和严格的监控,倡导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全球化思维能力的国际性课程。新加坡高校还重视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注重以合适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学都坚持课堂授课和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法,通常以项目(project)为主要开展形式,让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或开展“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培养学生合作、协调、探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本科生导师制护航个性化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加坡是常见的,本科生导师最大的优势在于保护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提高,与之同步的,是学生的智力发展、人格养成也得到了保护。本科生导师在学业辅导、学术辅导和职业规划辅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新加坡高校还重视对本科生导师的考核,其考核结果超过了高校对教师综合评价结果的50%。这样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大多是对教师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教师对人才培养投入,使得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因此,“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教育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个性化培养效果得以体现。其三,“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助航个性化培养。新加坡高校大力改革工程教育,在本科生中推行“在校研究计划”。学生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喜欢的领域及与专业同学不同的研究领域,参与各种研究项目。NTU全面实施“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学校每年准立超过800个研究项目(包括工程、生物科学、传播、工商管理、会计及人文学领域的研究项目)。
二新加坡高校工程教育的启示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是高新技术产生发展的最前沿,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高等工程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工程人才,进而实现研究科研课题、开发科技产品、推动科技进步。工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相对于经济,也有其必然规律。因此,站在“新常态”视野中的高等工程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一种“新常态”思维。在符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学习新加坡高校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借鉴其发展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同时讲求有所拓展和创新。
(一)“新常态”下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
以美国为代表的《华盛顿协议》的工程教育模式和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工程教育模式,虽然在工程实践培养阶段上有所区别,但都十分强调大学生的工程师职业资格。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中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在这样的“新常态”下,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把工程教育放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视野中进行思考和研究,而不是局限在高校开展传统实践教学的狭义范畴中。其次,应该加强对工程教育理论的研究、总结和创新,从而指导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具体实践。
(二)“新常态”中的三维度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所谓三维度工程教育体系,即强调完整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见图1)。教学目标分三层次:通过工程类课程教学和课外研学,使大学生学习并树立工程观念;通过课内基础训练,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技能;通过课外研学、综合实训,使大学生初步具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分三阶段:面向一、二年级学生的主要是工程基础课程;面向二、三年级的主要是工程类专业课程与工程基本技能训练;面向三、四年级的主要是综合实践创新训练。教学形式分三模块:在课内、外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发挥实验教学的推力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并推动学生主动实践;发挥创新创业训练的拉力作用,使学生接受系统、规范的训练,拉动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发挥学术科技竞赛的助力作用,使学生协同合作,展示成果,助推学生成才。
(三)“新常态”中的三维度的高等工程教育合作
所谓三维度的工程教育合作,即国际校企合作,国际校校合作,国内校企合作(见图2)。实践证明,开展好国际化视野下的校、企合作教育对于推动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国内校企合作,通图1三维度的工程教育体系图2三维度的工程教育合作过与企业紧密结合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聘请企业导师,合理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和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增强企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开展国际校校合作,通过与发达国家高校的合作办学,增加大学生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大学生全球化思维、国际间交流等能力,实现人才标准的国际接轨,即“国际通用”。开展国际校企合作,通过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领域,丰富校企合作内容,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宏珍,侯义斌等.国际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34(5):16-18.
[2] 郭华.新加坡高等教育及其特征[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