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政务信息化;建设;推进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的稳定发展需要高效的政府管理与监督作为基础,而在信息化社会的形势下,政务信息化建设则成为了保证我国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政府要加强对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利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政府事务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监督与服务。政务信息化建设是政府事务管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需要,信息化的政务管理模式,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1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1 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从初始阶段逐渐过渡到了整合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我国政务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首先,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的政务信息化建设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从以往的单机化、分散化逐渐的转变为联网化与集成化,并且很多政府部门都逐渐形成了较为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并将政府事务中的业务管理、办公、公众服务等多项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其次,信息化建设促使政务管理实现多样化。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政府政务信息平台上,政务种类不断增多,并且逐渐的提高了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突出了管理工作的实用性,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通过信息平台的联合,使得自身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在增长,提高了服务质量。最后,政府事务的基层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政府在进行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对于基层管理工作的信息采集、备案、查询、管理等提高了重视程度,有效的提高了政务管理工作的真实性与透明性,有助于基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政务信息化建设其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现阶段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及时的解决。首先,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创新意识不足,信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由于政务管理人员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不足,使得难以真正的通过信息化建设来体现新管理方式的先进性。在实际工作中,政务信息化的优势难以得到体现,信息化应用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与此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与标准不够健全,使得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基础不足,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资金的投入。目前,部分地区的政府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有所不足,难以保证通信设备的应用水平,并且软件管理与维护的投入也难以符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政务信息化的发展。最后,信息化管理团队的专业程度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信息方面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第一时间的解决,造成部分地区政府政务信息管理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信息部门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足,专业人才相对较为缺乏,不具备足够的信息平台管理与维护的能力,难以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要想真正的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就必须从思想、制度、管理与人才四个重要着力点来入手,切实的控制关键因数,有效的达到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2.1 思想认识因素
要想途径政务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就要从思想层面上来提高认识,重视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切实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政务管理工作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思想认识,切实的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自身政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并且做好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整合,将信息化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好地区的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长效应用。只有从思想认识层面上来重视信息化建设,才能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2.2 制度因素
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中,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并且制定规范的信息标准,实现信息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人员在进行政务信息化建设中,要针对于不同的业务环节,做好不同部门的工作衔接。在跨平台与跨部门的数据交换中,应用规范化的信息管理制度,促进统一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为实现信息有效共享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统一化的信息管理制度,也有助于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3 管理因素
在信息化建设中,还要注重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为信息化建设制定一个良好的发展规划,并且做好政务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机结合。在管理中,还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应急方案,对于我国重大事件提供良好的应对作用。
2.4 人才因素
具有高水平技术的专业人才,是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中,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并且组织专业的人才建立一个具备专业化技术水平的团队,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基础。对于政务信息平台应用的人员,要加强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并且培养其对于政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真正的促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稳定、全面的发展。
结语
现阶段,我国政府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必须从思想、制度、管理与人才四个重要着力点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政府在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政务需求,制定具备高度可行性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将信息化建设真正的融入到政务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XBRL;会计信息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40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XBRL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缩写。互联网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建立的基础,应用XBRL编写财务报告,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并能共享会计数据资料,将会计语言与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会计信息结构的完整性。通过计算机语言对会计信息进行统一的分类和计算,并使用软件进行处理,能保证会计信息反复使用。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1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概述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计算机语言的一种,是针对财务报告信息工作的一种应用,能够在计算机中进行财务信息的交换活动。现阶段,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会计信息处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将所有的会计数据通过分析,将信息分为不同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标注。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使会计信息工作更加规范。该技术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有效保证企业内部的各项数据紧密结合起来,并按照数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对数据进行多样化的组合。
2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与会计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性
2.1 提升国家竞争力
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家竞争力,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已经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现阶段,发达国家针对XBRL技术比较重视,这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用XBRL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2 有利于企业控制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能够实现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交换,并能够按照企业需求,调动会计信息。使用XBRL技术,还能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展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管理范围,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管理。使用XBRL技术,能够找到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缺点,推动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2.3 减少获取信息的成本
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能够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加快对信息的分析速度,加大信息扩展力度,还能使信息更加明显。当企业投资人想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时,能够按照需要信息的条件,以最快的速度筛选会计信息,强化信息分析,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2.4 减少会计业务对事务所的影响
在会计师事务所中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降低会计审计工作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会计信息的读取速度。XBRL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会计事务所的工作模式,保证会计工作的合理性,在会计审计中使用XBRL技术,能简化会计信息,并针对会计信息对影响客户财务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更有意义的分析结果。
2.5 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会计信息,使用软件分析会计信息的内部情况,掌握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分析出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6 有利于政府对会计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与会计信息相结合,能够有效保证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政府部门要定期监管核实部分会计信息,有效减少会计信息成本,提升政府对会计信息管理的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对会计信息的统一管理,能够减少总体数据中的问题,有利于其按照实际的会计信息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2.7 提升软件的利用率
在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中,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管理软件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软件的发展。企业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会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可提交使用反馈,软件开发商要根据反馈内容不断完善软件功能,从而使更多的会计信息管理者都认可并使用软件。
3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
3.1 国家颁布针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标准
现阶段,我国根据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情况,制定了有关XBRL的相关标准,能够按照技术实际的使用情况,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技术的统一标准。现阶段,世界针对XBRL的相关标准已经在各个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我国要按照实际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修改标准,并适当增加或者删除相应内容,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提供有力保证。
3.2 相关规定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详细分类
现阶段,我国根据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实际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其中包括财务、监管、企业控制等多个方面。我国相关部门也根据现阶段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际使用标准,并不断丰富其分类。
3.3 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实现文档的建立及应用
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做成实际文档,再进行推送,能够更加显著地看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方式,并按照实际文档,使用相关技术,有效保证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推广工作。按照实际工作需求,逐渐完善各项技术。推广文档后,企业还能按照文档中的内容对技术进行使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改进技术,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4 现阶段我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分类的特点
4.1 逐渐完善,达到国际标准
现阶段,国际上针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标准已经确立,我国的标准也在实践中不断逐渐完善,从而达到国际化标准,现阶段,要按照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对技术进行调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国际标准,得到国际认同。
4.2 拓展性较强,满足客户要求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按照企业或相关部门使用的实际情况与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在标准中添加各方面的元素,能够逐渐完善技术的根本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要按照客户不同的业务需求,扩展相关技术,以提高使用率。
4.3 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现阶段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创新,能够按照实际的分类对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在使用过程中,技术能够将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地展示出来,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按照使用的实际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以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
5 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具体方法
5.1 按照标准逐步实施
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用户对技术的反馈情况,逐渐实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推广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找到更加适合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推广方法。还要与会计工作相关部门合作,如财务部门、证券部门等,以得到更多大型机构的认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新技术。
5.2 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
要选择专业学习XBRL技术的人才,组建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加大技术研发,按照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技术内容。这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XBRL的推广进程,保证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获得市场认同。队伍中还要有专业的推广人员,有效保证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
5.3 严格做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文档投送
针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文档,要保证其实用性,并按照实际的推送目标对文档进行适当修改。向企业投送的文档要符合企业的财务整理工作需要。对财务部门投送的文档要具备一定的兼容性,要能够形成软件。针对会计事务所的投送文档,要带有审计功能,并按照会计事务所的业务范围,逐渐完善软件功能。
6 结 语
现阶段,我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指标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已经得到很多公司的认可,这些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建设工作中,并能够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完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使其更加接近国际标准。我国已经成立了中国区的组织,尽管现阶段我国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发展势头良好。大力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有利于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应唯.携手共进,积极稳妥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J].新会计,2009(11):3-6.
[2]应唯.加快中国XBRL分类标准建设,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J].财务与会计,2009(1):57-59.
[3]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迎接会计信息化时代来临――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就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推广应用若干问题答记者问[J].财务与会计,2010(12):7-10.
[4]张金凤.XBRL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翁彬瑜.海西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XBRL的推广[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29-32.
[6]傅樵,徐伟,孔庆林.XBRL在会计信息化教育中的推广应用对策
[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7]陈文军,周超.关于加快XBRL在我国推广运用的深层次思考[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0.
[8]唐子翔. XBRL在我国应用及推广[J]. 商, 2015(31).
[9]路军,张敏. 浅议央企实施XBRL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15).
[10]陆云霞.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探究[J].中国市场, 2015(26).
[11]麦琼丹.供应链成本管理XBRL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5(10).
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3
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新形势下政府采购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必由之径。而如何搭建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尤其是在县级层面推进这一工作,以真正实现阳光采购和信息共享,值得业内探讨。
自2006年政府采购机制运行以来,河北省磁县经过8年的探索与发展,逐步形成以公开竞争为核心、管采分离为支撑的制度体系,政府采购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年平均采购金额达2亿-3亿元,占当年全县可支配财力的20%左右,节资率达11%以上。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该县实行了定点采购、公开招标采购、协议供货采购等举措,并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了政府采购交易平台,通过网上公布采购信息,随机抽取专家评标,纪委、检察、财政全程监督等方式,使采购效率和质量得以不断提升。然而实践中,县级政府采购依然存在采购种类、数量较少,采购手续繁杂、时间较长,各级部门实行政府采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重前期采购轻后期供货、服务监管等问题。于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成为攻克上述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那么,如何在县级层面搭建政府采购信息化平台?笔者认为,其一,应明确工作思路和目标。遵循“统一规划、科学组织、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以人性化、规范化为起点,以电子化为手段,以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执行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目标,实现政府采购计划网上申报、审核、审批。其二,明确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政府采购项目的预算管理、计划申报和审核、合同录入和审核、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环节,实现全程电子化监管。其三,搭建监管平台。建设包括政府采购门户网站、政府采购专家信息化管理系统、政府采购计划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一体的政府采购信息化监管平台。其四,科学设置运作模式。在操作方式上,使专家抽取、计划申报下达两项工作从手工制作,以纸质载体为主,转变为电子操作,以网络载体为主;在协议采购上,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与财政内部处室、外部专家及采购机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在监控时点上,应从事后反馈、被动了解,转变为事前预警、事中实时控制、事后跟踪评价。
而如何将上述思路和理念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监管平台满足“五个全部”。即系统任务通过电子下达,实现全部覆盖;五种采购方式全部上线申报;两种组织形式全部网上申报;机构的选择全部在网上进行;所有政府采购当事人的操作全部留痕,实现全网管理和监控。
第二,执行平台做到“四个结合”。即采购实务与办公自动化结合,使内部管理与实务操作融为一体,如采购车辆与小汽车定编审批应实现对接;限时办结与提前通知相结合,实现刚性要求与柔性提醒相协调;过程抽取与集中管理相结合,如可提前24小时通过电脑自动抽取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语音通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子操作与纸质存档相结合,如在网上抽取专家和网上审批采购计划后,系统会保存审批记录,相关部门应打印纸质文件进行归档,以做到合规合法。
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财政 科学化 管理 信息化 建设 成效 方向
近几年来,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我局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信息已成功融入财政业务,在推进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财政改革与发展。信息化逐淅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及辐射所有预算单位,信息化水平由分散逐步走向统一,取得明显进展。
1.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1.1 实施统一应用支撑平台,构建一体化管理大系统。基于平台开发的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编审管理系统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及总账等系统已成功上线运行。
1.2 强化安全建设,实施统一的安全部署。制定了安全建设总体方案,对安全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2010年陆续增设网络加密机、网络防毒墙和CA身份认证系统,大大提高了财政内网运行安全。
1.3 制定统一的管理、业务和技术标准,推进信息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了统一运行维护体系、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的管理体系。为开展财政经济预测分析和政策研究提供支撑。
2.信息化应用对财政业务初步见成效
2.1 转变了财政工作者思想观念,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随着金财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快捷和方便,认识到财政信息化无论在预算编审、资金拨付方面,还是在财政制度建设、财政监督、分析决策方面,都是原来工作的重大创新。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还使我们获得财政信息越来越全面,对资金监控越来越强化,对宏观分析越来越科学,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 开发并应用一系统财政的业务软件,促进财政改革。
根据财政厅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立足财政改革和管理需要,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力度。成功运用了财政部开发的预算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等金财工程子系统。通过部门预算编制系统,将部门所有预算内外收支、部门所有单位收支全部纳入预算,有效提高了各部门占有财政资源、支出结构和分配资源及过程透明度。通过集中支付系统,将绝大部分支出都统一纳入国库单位账户,有效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增强资金安全性。
2.3 强化财政资金监管,资金的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预算单位每一笔支付交易记录,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在系统里,同时借助网络有利信息采集其完整性,能及时对资金的运行进行动态监控,发现并能纠正一定数量的违规用款,保证了财政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3.今后我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根据省厅要求和我局实际,当前我局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以应用支撑大平台建设为着力点,整合应用、资源共享;坚持业务、技术并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讲求实效,实现财政改革与金财建设协调推进。
3.1 要遵循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做到科学发展。
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5
一、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态势
(一)取得的成效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吉林省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对全省9个市州,包括汽车、石化、食品、医药、冶金、机械、建材、轻工等11个行业中选择的有代表性的126户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更趋于理性,更加注重效益,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主要表现:
l、企业信息化进入加快发展阶段。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被调查企业中58.2%设立了信息化机构,62.7%设立了信息化专职主管,47.8%制定了信息化规划,45.6%建立了信息管理制度,53%制定了信息化培训计划。其中,大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好于中小型企业。
2、企业信息化建设已达一定规模。在网络建设方面,被调查企业中86.4%已接入互联网;4l%已建立企业网站,正在建设的6.4%。调查表明,吉林省企业网络建设不断加快,网络环境明显改善。在应用系统方面,86%的企业已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32%已建立人事管理信息系统,22%已建立产品数据库;50%以上的企业能够做到经常更新内容;64%的企业已采取网络安全措施,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规模。
3、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有94.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信息化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对降低企业成本、降低库存、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履约率、扩大销售、加快资金周转有积极作用,企业整体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在经济与科技水平不够发达,企业各方面基础都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的。从总体上看,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规模、层次和水平不高,发展也不够均衡,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还比较缓慢。
1、企业方面的问题
(1)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多的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够,投入不足,支持不力,甚至只把它看成纯技术性问题,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难以快速推进。已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首要因素。
(2)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严重短缺。许多企业在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只重视硬件购置,忽视软件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致使企业的信息化装备比较落后,拖延了企业信息化进程。
(3)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设计起点偏低,实施过程较长,软件升级缓慢,系统间集成困难,难以兼容,造成新的“信息孤岛”,既给企业带来了损失,也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升级换代。
(4)专业人才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更少。相当多的企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既熟悉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致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与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不适应,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
2、环境方面的问题
(1)政策支持不够,引导性资金投入不足。主要是国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政策倾斜度不够,缺少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和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鼓励性政策措施。
(2)相关的标准规范,法律和规章不健全。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不完善,信用认证体系不健全,行业编码等技术规范滞后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由于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上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影响了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加之信息市场上存在的无序化状态和不正当竞争,也阻碍着企业信息化正常发展。
(3)关键技术和装备过度依赖进口,安全隐患比较严重。主要是支撑企业信息化所需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仍存在相当大的缺口,过度依赖进口设备,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增加且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4)行业管理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吉林省以企业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很少,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或监理的机构不多,造成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衡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三)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企业信息化将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将呈现以下3种趋势:
1、纵向升级。企业信息化将逐步从业务层、管理层向战略层发展。即企业在建成基础的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处理系统,并积累大量数据信息后,为实现“数据――信息――知识”的增值,企业将关注知识管理系统、商业智能、战略信息系统等高端应用层面。
2、横向扩展。一方面电子商务使企业信息化从企业内部迅速向外部扩展,另一方面企业的竞争模式由“竞争”向“竞合”转变,使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沿着价值链向上游和下游延伸,这些都要求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横向扩展,扩大覆盖范围。
3、系统协同。吉林省主要是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目前,我省企业已建立大量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能够满足各部门和具体业务的应用需求,却无法满足对各独立系统数据整合的应用需求,导致“信息孤岛”。新的竞争形势要求企业有快速的反应、流畅的流程衔接,迫切需要对各个“信息孤岛”进行系统协同。
(四)发展重点
1、用信息化改造企业的运营模式,实现管理创新。通过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对企业所有生产、经营和管理部门的信息进行管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综合分析整理信息资源,增强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可知性和透明度;改造提升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体系,利用国际互联网促进新技术的交流、推广和培训。
2、用信息化改进企业的生产过程,实现技术创新。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柔性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等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是改造企业的生产环节,加强生产过程的信息处理,实现程序化控制和生产自动化,推动企业的信息化。
3、用信息化改良企业的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主要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专业的操作和控制系统,加快传统工业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如在机械行业,通过提高信息技术含量发展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生产线;在电子、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等生产行业,通过提高新产品设计能力,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用自动控制技术提升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用数字化嵌入式软件技术提升消费品、工业品的智能化水平。
二、推进吉林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举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高我省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采取综合措施继续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一)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府推进力度
吉林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处在发展初级阶段,政府要按照“引导、规范、监管、服务”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从宏观层面加大政策力度,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建议我省比照国家和一些先进省份的做法,率先在财政、银行、工商、税收及其它综合管理部门制定出台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鼓励省内的基础网络运营服务商和网络内容服务商,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更经济的技术和信息内容服务;鼓励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机构,主动进入传统产业改造的经济主战场,为企业提供亟需的应用软件开发和关键技术的本土化工作;充分发挥各行业管理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质服务。
(二)以企业为主体、加大行业突破力度
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要始终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努力唤起企业决策者的信息化意识,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从国内外发展情况看,先进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和经验,在所属行业内具有很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但不同行业的企业情况千差万别,需要根据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要求,分类指导。建议政府针对我省各个行业的发展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信息化示范工程。通过率先推进部分重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示范带动全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力争在一些优势行业,如汽车、石化、食品、医药、机械、建材等行业,重点抓好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与示范,发挥其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在企业信息化中率先突破、积累经验、总结推广。
(三)实行统筹规划,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行为,但是企业信息化还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事情,它的广度和深度反映着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水平。在实践中,一些宏观层面的事情,如“吉林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不是企业自身能够解决的,需要政府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为企业提供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并通过舆论宣传使企业决策者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遵循“统筹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原则。建议由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尽快研究制定全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指导方针、原则以及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并配以相关的政策,确保扎实有效地分阶段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
(四)营造良好环境,加大政府服务力度
吉林省目前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比较薄弱,企业的成熟度也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基于这样的基本省情,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设,重视企业信息化基础环境的建设,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1、制定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和规章。企业信息化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程序化,以此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政府应尽快建立统一、权威、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议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各类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信息资源分类标准规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信息市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必要的标准规范和规章。
2、完善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吉林省许多企业对信息化不够重视或信息化建设没能取得应有成效的重要原因是认识不足,既不清楚信息化到底能干什么,也不清楚如何建设。因此,应加强信息化基础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同时,吉林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满足不了企业需要,也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加强人才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建议有关部门利用现有大专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选择若干个单位进行试点,开展确有实效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训和企业管理人员信息知识与技能培训;同时各级信息主管部门应把宣传普及信息化意识、知识和技能列入工作日程,纳入考核体系。
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职能转变;策略
1.引言
基层财政信息化是当前我国基层财政改革的方向,它有助于消除原有手工操作模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新时期实施基层财政信息化还面临较大的阻力和问题,比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缺乏专业化的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投入不足等,使得我国基层财政信息化推进的步伐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难以支撑基层财政改革要求。因此,必须要从全面深化财政改革角度出发,对新时期推进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以充分完善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为推动全面财政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新时期推进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也成为推到我国各方面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基层财政部门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远远落后。一方面,由于财政体量小、业务量不大,导致对信息化需求不迫切。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所以更习惯原有手工操作的方式,对信息化不够重视,使得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
2.2缺乏专业化的信息化人才
由于机构编制问题,基层财政较少有配备专门的信息化部门和信息化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其他部门人员兼职开展信息化工作,因此,工作效率低,很难从全局信息化出发统筹考虑信息化建设工作。另外,由于受基层的待遇等条件限制,所以基层财政部门比较难招聘到合适的信息化专业人员,所以导致基层财政部门的信息化力量不足,不能较好地承担信息化建设工作。
2.3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基层财政部门的财力有限,所以对信息化建设投入非常不足。导致无论从基础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方面都远远落后业务要求。个别基层财政部门尚未建立具有弱电、供冷等标准化的信息机房,未采购满足业务系统运转要求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未开发覆盖全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信息化未对基层财政改革启到较好地推动作用。
3.新时期推进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的关键,是提升基层财政部门的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上级财政部门要开办基层财政部门领导培训班,宣传目前财政信息化的重要趋势,让其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模式,认识到信息技术有助于财政管理,是深化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也可以提升基硬普部门领导对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进行有效的实践,从而促进财政信息化的建设。另一方面,上级财政部门要宣传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基层财政部门成功经验,让其他基层财政部门借鉴学习,从而互相促进,提升基层财政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3.2培养和引进专业信息化人才
专业化的财政信息化人才是全面推进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新时期更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设立专职的信息化部门和信息化管理人员,负责信息化的建设和日常运维工作;二是加强专职信息化人员的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的技能培训,使其具有更好的履责能力;三是通过服务购买等形式,采购社会信息化人才,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培养和引进专业信息化人才,从而为提升基层财政部门信息化水平奠定基础。
3.3加大信息化投入
基层财政部门要根据本级业务发展的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编制信息化的建设计划分期完成,重点做好信息化基础硬件建设和软件系统开发等信息化工作。按项目立项要求做好项目立项工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项目审批部门批复后,根据建设需要分期列入当年财政预算,落实好项目建设资金。经过几年的持续投入,基层财政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必定要较大的提升。
3.4转变建设模式
由于部分基层财政部门在财力和人力方面都较为落后,所以上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建设,利用云平台等技术在上级财政部门机房搭建信息化基础平台并统一开发业务应用程序,提供基层财政部门使用,而且后期的信息化软硬件维护工作也由上级财政部门统一承担。这样可以减少基层财政部门在信息化的投入和压力,而且也提升上级财政部门信息化的利用效率。只要做好基层财政部门业务人员的业务系统使用培训工作,就能在短时间内较好地提升基层财政部门的信息化水平。
总结
新时期全面推进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要充分重视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借助财政改革的趋势完善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培养和引进专业信息化人才、加大信息化投入和转变建设模式等方面来全面推动新时期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其成为引导财政改革的重要力量,并为我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田晨亮.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