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信息时代;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信息时代里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对医院档案的利用产生严重的制约影响。所以怎样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几年,医院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形成的档案的类别、数量也相应增多,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都是新增的,且档案载体也从纸质演变成光盘、磁盘等。随着医院档案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网络软件基本能促使档案管理实现网上归档,各单位通过网络就能收发文件,并把处理好的档案材料上传或输入到软件里,档案查阅与编研工作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1]。同时,如果医院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就能完整、长期地保存医院在管理和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包括病历档案、财务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如有需要也能便捷提档,且完整保存下来的档案信息数据也能为医院上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或为上级制定医院管理政策、制度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所以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能充分反映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在确保医院工作连续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重要,且势在必行。

2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管理者的思想,构建档案信息平台

管理者创新管理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所以医院应以档案管理工作改革为基础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医院档案管理者也应更新理念,坚持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当前,医院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档案的需求是有增无减的,要想为医院的管理工作准确而快速地提供档案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就应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时转变既有的服务方式,扩大收集医院档案材料的范围,进一步落实档案归档制度,做好各种载体、各种门类的档案材料的归档工作,避免档案流失,丰富医院档案室馆藏资源。

如针对某医院的病历档案,管理者应创新思想,专门设置部门或配置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医院的病历档案,并构建信息平台。当患者出院之后,医务人员应以科室为单位定期把病历档案交到病案室,病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消毒之后再有序整理,并进行保管,除涉及患者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医院医疗服务监控人员之外,其他任何个人、机构都不能擅自翻查患者的病历档案。此外,医院管理者应把病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档案管理和医疗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快速构建病历档案信息平台,为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建立管理体系

医院首先应结合自身经济能力,配置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软件、硬件等基础设施,并加大投入,开发出适合医院的档案利用软件。从医院实际出发,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并适当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如路由器、扫描图文影像的设备、海量存储设备等。如医院应加大投入,重视完善综合档案室的设施设备。由于综合档案室所保管的医院人事资料、基建资料、设备资料、照片等档案几乎都是纸质的,会受到纸张耐久性、光线、温度、湿度、灰尘、有害气体等的影响,导致部分纸质综合档案自然脆化、老化,加上档案被频繁翻阅,毁损、破损现象的发生是很难避免的。为此,医院应购置复印机、数码相机、空调等专业设备,对综合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开发档案利用软件,用数字化档案的查阅代替翻查档案实物,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医院的原始综合档案实物,为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可能。

与此同时,医院应按照国家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体系。如医院综合档案的管理软件应具备多种存储格式,支持医院综合档案使用者实时浏览,具备网络检索功能等,能实现对医院综合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借阅管理、权限控制等,从而满足医院档案一体化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际需求。一个大多数软件都适用的、通用性强的档案资料存储、交换格式标准,才能帮助医院建立规范管理体系,确保医院能顺利实现档案信息的存储与交换[2]。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还要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所以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更新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重视培养他们的素质,强化他们的信息意识。因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备很强的业务性,如病历档案的专业性较强,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务知识、医学管理知识等,以便能正确分类病历档案。加上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具备对医院档案的采集、分类、整理、归档、立卷、保管、检索等能力,还要具备医院管理工作经验,熟悉医院的管理趋势,熟悉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处理知识等,并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

因此,医院应重视组织现职档案管理人员参与业务培训活动,并鼓励他们自学,把人员学习情况与聘任、晋升等挂钩,从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而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要想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就必须主动更新知识结构,从以往单一的档案管理逐渐转变成档案一体化管理。如按照档案工作的不同岗位有计划地更新知识,深化专业知识,提高医学、科技、管理、计算机等知识能力,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自设综合素质,助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进步。

3 结语

信息时代不仅给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还使其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及人员能更新理念、牢牢把握机遇,重视培养人才、应用新技术,那么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必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推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

【Abstract】Science is the key for hospital development good effect. In recent year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improve the archives social service ability.

【Key words】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引言

1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1.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落后。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及档案材料的特殊性,档案工作形成了封闭半封闭的管理模式,管理意识、设备和技术方法比较落后,基本处于经验管理和手工操作状况,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而且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不利于档案信息的整理、编研,利用。

1.2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目前,大多数医院档案管理的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培训,对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不甚了解,导致其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素质参差不齐,日常管理工作都处于被动状态,直接影响了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科学和规范。

1.3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不健全。部分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时,缺乏科学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统一收集,造成档案收集效率不高,信息管理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医院信息资源缺乏,失去了档案资料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

2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信息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多种极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医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2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需要。从总体上来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不高,有些单位还比较落后,这就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意识,改革管理方法,应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水平。

2.3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辅助立卷、编研,解放劳动力。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快速立卷、快速查询,提高利用水平,同时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医院的编研工作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支持。

2.4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将档案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使其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以满足各方面对档案信息的要求。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可以为医疗,科研,管理,基建等提供重要依据。档案作为一种原始凭证,可以还原历史,为医院事业单位规避风险。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和管理层的决策具有重要的考证价值。

3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医院档案信息资料作为医院信息载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作为医院最为宝贵的一大资源,能否对其加于充分利用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做好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就要从”档案制度建设”、”档案信息的安全与保密”以及”提供档案利用”三个方面入手,全方面提升医院档案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最可靠、最全面的信息。

3.1制度建设是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档案工作各项制度是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南,为档案信息化指明了正确的建设方向,并通过规章制度来固化医院管理的行为模式,从而保障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一套完善、系统、全面的档案管理的制度,不仅能为医院档案信息化指明发展的目标,而且还能达到其所设定的目标。

3.2安全与保密是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性强,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培养,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另一方面要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和严密的流程化处理机制,引入科学使用的网络安全应对策略,加强监控,确保档案资源的安全和保密,以实现档案信息化,推动档案工作的改革。

3.3提供档案利用是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视为现在或将来提供利用,是档案工作在发展和医院建设中“有为”“有位”。所以,医院档案的利用工作是档案业务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整个档案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医院档案利用工作开展的好坏,是衡量档案信息化建设成败与否的标准,只有从利用的角度来审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问题,从而推动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服务性的最终体现,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最终体现在提供档案信息的利用上。

结语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3

香港目前拥有700万人口,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和私营两种体系,在数量上基本是5:5。香港的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着全香港79%的住院患者和29%的门诊患者,在资金上受到香港政府的支持。而私营医疗机构由私人机构运作,承担着21%的住院患者和71%的门诊患者,费用由病人自理。香港医疗服务的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7%,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大约为2.2%,而私营医疗机构大约为2.5%,这个比例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比较小。但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香港医疗支出在过去几年中不断下降。

港医院管理局(HA)成立于1990年,负责管理香港所有的公立医院和诊所。其中包括41家医院、48家专科诊所和74家全科诊所,病床总数超过27100张,员工总数57000人。年出院患者130万人次,急诊量210万人次、专科门诊800万人次,初级保健门诊520万人次。2009~2010香港用于医疗的投入超过330亿港元。

香港医管局的信息系统

与内地一样,香港的医院也是人满为患。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领域,需要不同的医生协同工作,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众多的信息。而手工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免产生错误。为了整合流程,提高效率,减少医疗错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香港医管局决定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建设医疗信息系统。

香港医管局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990年,开始自主开发第一个信息系统“Green fields”。这个系统当初还很初级,很多工作还是手工化进行,因此从1992起开始建立集中的、标准化信息系统。之后,病人管理系统、药品系统、检验结果查询系统和放射信息系统陆续建成。Andre Greyling先生说:“我相信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很早就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很早就开始建立相应的系统。这些系统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得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1995年,HA开始建设以临床文档和电子医嘱为主的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linical Management System);2000开始建设电子病历系统;2004年开始建立医学影像共享系统;2006年开始实施公私营医疗机构合作电子病历互联计划;2009年开始实施香港电子健康计划 (HK e-Healthcare)。

现在,HA的系统已经非常庞大和复杂,所有的人都被这个信息系统联结在一起,所有的文档、影像、检验检查结果、药物、费用以及耗材物品等信息都被整合在这个平台上。这个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所有的数据都在每天变化,不断增长。到目前为止,HA依然保存着1991年的医疗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政府的政策以及医疗决策的制定起到了强大的支持作用。同时,HA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控,以保证数据使用的安全性。

香港医管局临床管理系统

医管局的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MS)是一个三层架构的信息整合平台,包括技术基础架构层、数据交换层和信息应用层。它可以和所有医疗系统整合,为所有医院、科室、诊所和医生提供支持。HA为所属医院的全部病人都建立了电子病历(ePR)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实现治疗记录、用药记录、医学影像、检验检查报告、过敏史、出院小结等所有医疗信息的全香港共享。任何医生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治。CMS的应用不仅仅提高了信息准确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增加患者与医生之间以及医生与医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大大改善了医患关系。

医管局建立的患者身份识别系统――香港患者主索引(HKPMI)非常独特。它以香港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患者管理的唯一识别标识,HA所属的全部医院和诊所的门诊预约、住院、出院以及信息查询必须全部使用HKPMI。由于HKPMI涉及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开始推行得不很顺利。但是,通过HKPMI能够让医生很便捷地找到病人本人和诊疗记录,特别是在突发医疗卫生事件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香港医管局建立的患者主索引已经有800万人的记录。

2006年开始实施的公私营医疗机构合作电子病历互联计划,以HA临床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私立医疗机构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不仅使私立医院的医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调阅患者在公立医院的相关信息,减少错误,节省患者重复开支。更重要的,是使香港的公立和私立医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同时,通过互联互通,可以为私立机构提供最佳的临床决策支持,提高诊断准确性,加强对于患者和疾病管理。公私营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互联计划的实施,还可以强化政府的疾病监测,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信息系统的应用给HA带来的益处

随着医管局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医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处理一个病人的时间大大缩短。在世界范围内,医生处置一个成年门诊患者的平均时间一般要20分钟,而目前香港只需要7分钟。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3,这些节省的时间可以使医生处置更多的患者,有利于看病难问题的解决。临床决策系统不仅将医生所需的全部信息都呈现在电脑上,医护人员不必浪费时间到处寻找有用的信息,同时,系统还具备提示和警告功能,患者的过敏史、药物的配伍禁忌等危险因素可以自动提示。患者身份识别腕带和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医疗错误的产生。一个案例显示,某医院的检验科在使用条码前,发生139起患者、检验项目或标本识别错误,而使用条码系统后,降低为2起。信息系统的应用,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就诊安全,也提高了对患者的诊疗质量。

香港医管局信息系统的成功是众多信息技术人员、临床医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共同合作的结晶,HA的拥有一支超过700人的强大团队。同时,由160位医生和100位医疗工作者组成顾问委员会,全面参与系统的设计与升级,只有全体人员的参与,才能保证IT系统和临床业务紧密结合。

目前,香港医管局总共拥有29000台台式电脑,1270台服务器(3500颗CPU),4个大型数据中心、15个医院数据中心,总存储量640TB。信息化建设总投入近7亿港元,约占医管局总投入的2%。这个资金支出比例相对比较低,这表明HA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的。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投资的监管非常重要,这样有助于做出更好的决策。

多年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项目不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利益相关者没有真正拥有系统。而临床医务人员的参与度不够的项目,在推广应用上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要想使一个医疗系统成功地建立和运用,必须努力促使有足够多的医务人员参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投入不足的项目将很难产生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对套装软件进行修改,既麻烦复杂,又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升级和更新。就一个医院或医院集团来说,完全独立开发全部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整个医疗信息系统本身非常复杂,而且也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经理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非常重要,必须有足够的相关经验,如果经验不足,整个项目就不会成功。很多医疗IT解决方案还不是很成熟,很多供应商的技术、经验以及支持力度还不是很强,在购买这些系统的时候必须小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与大家分享的建议

首先,一个良好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架构对于医疗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这个体系架构包括院长、项目经理、部门领导以及各个专业的医生。

要充分发挥医疗信息技术人员的作用,重视人才培养。既懂医疗和医院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跨领域人才,是临床医务人员和IT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制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要确定明确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优先建设次序,同时目标要有针对性。信息化建设目标一定要与医院业务发展目标相匹配。

建立一个成功的应用案例。它可以获得最终用户的承诺,推进变革,取得更好的利益。

采用和实施国际通用标准。它可以降低复杂性和成本,更好地实现系统的整合和交互。

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级的组织架构和路线图。更好地促进各方的沟通、更好地引导投资和资源分配。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4

而对社会资本而言,抓住政策东风,积极谋篇布局,抢占服务业投资中这一分量极大的蛋糕,是明智的投资选择。

医疗资源匮乏凸显行业投资机会

总体来看,我国的医疗服务资源相对匮乏,行业内部缺乏竞争,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

医疗卫生领域投入连年大幅提升,仍难以满足服务需求

201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2496亿元,占GDP百分比为4.98%,人均卫生费用1643.2元。201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8914.4亿元,占GDP百分比为5.15%,人均卫生费用2135.8元,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都超过GDP增长速度。从全球来看,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美国人均医疗费用7000美元,是我国的20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日益扩大,按照国际经验,随着我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医疗卫生支出增长速度将远高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国家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这将为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人口老龄化是医疗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相关机构研究,老龄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是年轻人的3-5倍,老年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还存在刚性。据OECD预测,老龄化将导致老龄人口相关的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9%上升到2050年的26%,其中老龄人口的养老金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各占一半。据我国的相关研究,按1998年的医疗实际费用支出计算,人口老化带来的医疗需求量负担到2025年将增加47%,如果考虑到各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按GDP年增长率同比增长,我国医疗费用到2025年将达到6万亿元以上,占当年GDP的12%左右。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对专业化的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不同于传统医疗机构,老年人对医疗及配套服务要求更高,而且需要更多心理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这些需求是公立医疗机构难以完全满足的。

医疗服务资源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总体来看,我国医院数量和执业医师、护士的增长率十分缓慢,但总体病床利用率和医护人员人均接待病人数逐渐攀升。2011年,全国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9人次和住院2.4床日,2012年达到7.2人次和住院2.6床日。由于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工作人员的压力大、强度大,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医患矛盾不断增加。这需要加快医疗体制改革,也需要不断增加服务供给。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发达地区将面临长期大量医疗需求

医疗资源分布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我国东部地区的医疗资源较为丰裕,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倍,北京、上海、天津是我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三个地区,也绝对垄断优质医疗资源,而江西、安徽、贵州三省的医疗资源比较匮乏,一直是处于全国的最末位。同时,不同地区的医疗设备、医疗人员素质差距都比较大。2012年,北京共有医院593家,医疗资源和质量都居全国前列,大部分三甲医院外地患者数量超过70%,由于医疗资源扩散渠道和方式有限,这种趋势将长期存在。

社会资本投入不足,与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从全球来看,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疗机构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日本的私立医疗机构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体,2003年,私立医院占国家医院总数的比例达到79.9%,私立诊所占国家诊所总数的比例达到94.2%。从医院的功能设置来看,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并没有明显差异,但私立医院更具回避风险的倾向。例如,91%的私立医院设有疗养病床,而仅有7%的私立医院设有传染病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立医院中设有疗养病床的只占9.2%,但设有传染病床占93%,这也证明了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定位的差异性。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2012年,全国公立医院13384个,民营医院9786个,民营医院数量和服务能力均有较大差距,而且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是一种竞争关系,没有实现优势互补。

社会资本应关注的重点领域

从我国的医疗改革取向来看,社会资本应该作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充,弥补公共医疗服务领域的不足,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以及满足一些个性化、高端化的服务需求。社会资本对医疗领域一方面要考虑公立医疗机构不能覆盖的医疗服务领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政府长期投入不足的领域。

医疗信息服务业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传统的医疗服务资源只在系统内部流转,缺乏向外界开放的动力和途径。我国医疗领域主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而面向公众的医疗信息服务关注较少,公众对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了解甚少,就医之前缺乏对医疗信息的基本了解。发达国家一般采取私人医生、社区医生的方式,医生为患者建立跟踪性的档案,患者在就医之前对自身及对口的医疗机构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减少盲目就医的情况。社会资本可以关注这个领域,如为患者提供网络档案,建立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资料库,患者可在就医之前根据自身的症状初步判断病情,寻找对口的医疗机构,这也可以避免“小病大看”,减少医疗服务资源浪费,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医疗健康服务业

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健康服务是医疗服务业发展的朝阳产业,也是社会资本进入较多的领域。目前围绕医疗健康服务较多的领域是健康体检,这部分服务以自费为主,主要是企业入职体检和年度定期体检,进入的企业也很多。也有一些高端的专业体检机构,发展规模较大,提供服务较多,如慈铭体检正在筹划上市。在这个领域,一些公立医疗机构也开展相关的服务,但由于不能连锁,缺乏资金,难以拓展高端服务。在这个领域还有一个重要业务,就是康复医疗服务,患者在手术后或者连续治疗阶段,需要专业的康复机构给予指导,目前也有一些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但规模都不大,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高端专业医疗服务业

北京是全国富豪最多的城市,这部分人群大多选择去国外进行体检和治疗,就是由于国内还没有相应的医疗服务资源,高端群体医疗服务是北京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公立医院是特大型城市医疗机构的主体,拥有几乎所有的高端人才,具有开展高端医疗服务的优势。但是,政府兴办公立医疗机构,资金来源于税收,公立医疗机构理应为全体公民服务。一旦公立医疗机构开设高端医疗服务,其高昂的收费价格必然将部分低收入人群挡在门外,高端医疗服务会占用大量优质医疗资源,例如先进设备、优雅环境、资深医生等,降低了普通民众对这些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所以公立医院由于自身限制将不能满足这个高端服务市场。这就为社会资本进入高端专业医疗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据统计,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已经超过100亿元,还不能满足高端服务需求。针对富人的定期体检、医疗、康复是应关注的方向,牙科、美容、中医理疗等领域也是高端专业医疗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养老医疗服务业

北京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一个时期,养老医疗服务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增长期。近年来,养老床位紧张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很多老人排队等候进入养老院,但由于公立养老院进入门槛高,一般老年人进入的机会很少,有些老年人一等几年,直到去世也没进入养老院。最重要的原因是优质的服务养老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一般的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服务,老年人也不想进。能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有广阔的市场,可以根据需求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收取不同的价格,并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服务成本。

从北京的实际情况来看,提供紧急服务的应急医疗服务也有很大市场,这种服务每次出诊费用很高,可以动用直升机等设备,但服务及时高效,为治疗提供宝贵时间。另外,面向家庭医疗护理等专业化的医疗教育服务、医疗培训服务很有市场,值得社会资本关注。

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的方式

社会对医疗服务行业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但有效供给增长缓慢,未来的机会在于寻找有效的途径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社会资本在投资北京医疗服务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瞄准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医疗投资向郊区分布

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这些资源很难想周边转移,客观上造成医疗服务资源的分布不均。近几年,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主要是“名院办分院”的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向郊区扩散。2012年,市政府投资12.7亿元,推进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清华大学天通苑医院综合楼、天坛医院迁建,同仁医院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南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密云、怀柔、延庆、顺义等4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但总体上,还是难以满足服务需求,随着首都圈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周边省市医疗需求也将不断增大,使郊区医疗服务资源更加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可以与优质医疗资源结合,加快医疗资源的扩散过程,也可以产生较好的投资回报。

围绕重点功能区建设,布局高端医疗服务

北京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国际化程度将日益提升,外国人来京的频率越来越大,围绕外籍高端人士的医疗服务是应该关注的重要领域。如主要服务于在京外籍人士的和睦家医疗(UFH)机构,于1997年在北京正式开业,它不仅提供全面的住院及门诊服务,更有优秀的医疗团队,其中包含拥有国际医师执照的外国医生和来自北京各大医院最顶尖的中国医生。由于需求较大,和睦家在上海、广州也开办医院和诊所,仅北京和上海和睦家医院分别拥有五家和两家卫星诊所,主要分布于外籍人士集中的区域,北京一些高端国际医院也主要分布在空港和CBD区域。鉴于高端医疗资源的需求,可以围绕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如北京新机场区域,引入瑞士医疗、梅奥等高端医疗机构,满足区域高端需求,也可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

进驻医疗服务集聚区,打造医疗服务品牌

社会资本还可以考虑进入北京重点建设的医疗服务区,利用服务区的政策,率先突破体制和机制。目前,通州医疗服务区已经开始建设,该服务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集聚区建设。社会资本可以按照园区规划要求,与相关医疗机构形成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行业知名度,打造医疗服务品牌。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医院信息 管理系统 抽样调查 解决方案

【Abstract】The author of some of Shanghai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 sample survey, and Shanghai hospitals found to have bet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the hospital. However, there may be in the same area without a strong system of unified standards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health care workers do not want to use all of the existing system functionality. In addition, the reference to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author of view,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ed in our country to go before, and the problem has been exposed to it summed up some experience and solu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discovered the problem, Combination of Americ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come out of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solutions.

【Key words】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ample survey Solutions

引 言

医院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交流,能够提升医院的运营效率,增强信息的集成性、实时性,提升医院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调查,从而找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1.背景

随着医院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推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医院信息系统按照Morris F.Collen

[1]所给的定义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根据医疗信息水平划分,医院信息化即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将经历3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HMIS)、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HCIS)、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MIS)。HMIS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是现代化医院运行必备的基础技术环境。HMIS的建成将对医院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的作用。全院级的HMIS要求在全院实现各部门之间所有信息的共享。HCIS是医院信息化的第二阶段,将真正实现电子医院,医院的工作人员将人均有两台终端;信息处理实现无纸化和无胶片化;医院之间实现联网;电子病历等在网上传递。HCIS还可以辅助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GMIS是第三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目标,除了技术上要求更高外,还要在整个医疗系统的管理方面有所突破。目前,这一阶段在国际上仍处于试验中

[2]2006年5月31日北京召开的名为“医院信息系统现状与未来”的会议中,受邀请的前美国医学信息管理协会(HIMSS)董事会主席Dave Garets先生指出,目前欧美国家医疗领域普遍存在信息系统安装过程历时过长、缺乏区域合作系统和可借鉴操作模式的现象。美国有87%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基础阶段,只有13%达到了电子信息化高级阶段。欧美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很多都源于一步一步地发展中的不同版本的软件不能兼容。然而欧美国家在HIS普及、开发和运用方面是走在我国前面的。目前在我国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与欧美不完全相同,却非常值得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高复杂性;(2)资金需求与信息系统建设的矛盾;(3)复合型信息技术的人员缺乏;(4)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标准化程度低

[3]Dave Garets先生建议,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少走欧美的弯路,避免欧美所有问题的出现,就要做到:(1)强制推行各个软件间的互通性,推行医用信息系统整合(IHE)标准;(2)推行电子临床参考术语,如SNO-MED和LOINC;(3)执行共享电子病例;(4)按中国国情进行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不要完全照搬或部分修改美国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产品。我们面对这些问题与Dave Gravets先生提出的建议,能够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深思。

2.HIS目前的状态以及一些问题

笔者在上海范围内展开了一些调研。走访单位从二级医院到三级医院,从医护科室到信息科。经过对这几家有代表性的医院的调查,不难发现,在现实HIS的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上海市HIS要想走在全国的最前端,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相关的努力。调研中关心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2.1,现状综述

从全球信息化的角度来看,目前上海的HIS停留在中低级的信息管理层次上。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两点:(1)模式多而无章、后续扩展难、无统一规范化标准的强势系统;(2)医护人员不愿意使用。不同软件公司设计出来的系统,在不同医院的不同模块中使用着,这可能会导致数据架构不一致、信息统计困难等问题。另外,由于系统本身存在着不少问题,医生与其他一线使用人员对现有的较多功能还不能适应。

2.2,目前HIS的定义与应有的功能

目前,中国医院已建的信息系统中,85%的是HMIS,功能局限于收费、挂号、结账之类的以财务核算为中心的功能;已经有10%左右的医院正在尝试建设HCIS;而GMIS还未开始实施。中国医院信息化目前的现状大多数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真正的医疗业务还很少能参与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

HIS综合的体系架构应该覆盖整个医院,多模块相结合进行综合管理与运行。其他功能包括:LIS-检验报告子系统、RIS-放射报告子系统、PACS-图像功能系统、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等。这些系统都是现在大多数医院的HIS中不包括的,也是今后中国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完善趋势。

2.3基本系统模块的设计者

不谈论私立医院,对于绝大多数的医院是公立医院,除了一两家特大医院由软件员自己设计系统以外,在使用的收费、挂号、结账之类的功能方面的系统,医院可以有两种选择:(1)上海市医保局有自己规划的系统,在医保局中的几位软件工程师开发了一个免费的系统。这个系统比较低级,用户体验较差,不支持扩展的模块。如果能用由医保局帮助设计的这套系统是最好的,但由于其局限性,目前只有非常少的一些医院在用这套系统,而且这些医院也都在考虑进行更换这套系统。(2)医院花钱购买第三方软件公司设计的HIS。开发软件需要30万元左右,硬件配套大约需要70万~80万元。这个选择对于目前医院来说可以较好地满足功能上的要求,把系统修改到医院可以接受的程度。同时也可以支持其他扩展的模块。也是目前上海大多数医院的选择。

2.4,选择系统

李郝同志在《如何选择医院信息系统软件》中提到:软件选择的要素、评价HIS软件系统的因素非常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建议考虑软件的功能、质量、技术的先进性、软件服务供应商的实力、价格五个方面的要素,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目前选取公司,上海的医院运用招标。在拥有了基础的HIS系统以后,就可以继续发展前面所说的其他的系统完成真正的HIS了。每个系统都推荐由不同的公司来负责。这样医院信息科可以同时把不同模块的需求发给他们使他们同时做起来,熟悉某一个模块的业务以后最快做好。在招标中往往可以寻找一些比较大的、比较经济实惠的、该模块做得比较好的公司。

2.5,两个选择的比较

对医保开发的系统和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的系统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医保局设计的系统资金注入不够多,没有完善的设计。当时把这个系统植入医院的时候,没有满足个性化的设置,多数功能都是在较为基础的层面,医保局的这有限的几位软件工程师也来不及针对顾客的反馈要求进行修改,因此长期没有改动。最关键的是它不支持更加深入的其他模块,不利于后续发展。正由于使用的医院越来越少了,这套系统更多运用在社区卫生中心的计算机上,而不再是医院。也越来越少有人愿意在此花费资金与人力,陷入了恶性循环,这不是医保局失误,因为医保局没有必要设计这个系统;反而,要感谢医保局的这套系统伴随多家医院度过了一些系统空缺的时间。现在每个医院做每个医院的系统,每个子系统交给不同的公司做,目前大多数医院基础的HIS功能系统是由第三方软件公司设计的,一些医院试用的进一步功能的系统模块,也是由软件公司进行设计。一个医院找多个公司设计不同的子系统,这就是现在上海医院HIS现状最具有概括性的一面。由于目前很多医院都在致力开发新增功能的模块,所以这样的多模式、多系统、无统一规范化标准,不仅对每个医院的信息科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给后续扩展带来了较高的难度,由于缺乏一体性的考虑,一旦需求分析中出现了遗漏,多个模块之间的接合会受到影响,这对每家医院来说都是不利的。

2.6,实际运用中的问题

医护人员不愿意使用全部现有系统的功能是实际运用中碰到的问题。目前的病房无纸化信息系统可以尝试实现,但是门诊却非常难。主要体现在门诊从病人挂号取得病历,到医生开出的处方,其中内容变化非常大,有很多药品,从医院药方所提供的药品数量到按照不同年龄开出的量以及用法都是非常不同的。这些多变的情况,造成医生在电脑上工作的时间远远多于手写的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些打字速度慢的医生,开处方可能会多用掉好几分钟的时间,造成病人看病效率下降。

HIS无纸化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话题,其中还有其他几个原因:(1)医生长年累月造成对处方单的依赖,目前有些信息系统界面非常独特,格式不一定和处方单一样,让医生较难适应,从而产生对电脑系统的上手困难和排斥,很多医生反映希望将开处方的界面做成与处方单上内容和格式一样。(2)病历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病人病历是一份25页纸头的物证,所以不能以电子的形式操作,这也是医疗信息系统的一个特殊问题,所以如果医生又要写病历又要输入电脑,就会非常繁琐。也就是说医生无法摆脱手写病历。

2.7,运用中问题的分析

所有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运用都有着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HIS也一样,不同的是,医院业务更为复杂,这个过程耗时更长。但是如果系统可以做得好,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比如说以上的病房和门诊问题。目前病房的病历由医生手工书写,然后交给护士输入计算机。在良好的系统中,过渡期可以支持医生手写和直接输入;而如果医生能高效正确地直接输入计算机,则可以获取一定程度的激励。

目前门诊的情况往往就是纯粹的手工处方与病历书写。虽然就像医生们介绍的,实际情况复杂,但是这些都可以由一个很好的系统来改变。信息系统中,各科室部门明显的分类是很重要的,比如说骨科、神经内科、妇科使用的系统是非常不同的,在使用前能够让该科室的医生自己进行针对性设置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上万种的药以及几千种的治疗方法,在一个科室中可能不一定都要运用,减少数据量后操作可以相对方便一些。病历问题也有解决方法,比如说现场打印盖章功能,这些都可以在良好的系统中完成。在保证了功能脱离了手工书写以后,首先需要让医护人员感到使用这套系统没有带来诸多麻烦。能运用HIS才可能在使用中获取回报,比如说医院管理的人员目前不能查看医院的各种数据报表分析医院情况。综合的系统可以由提供各式各样的信息来提升医院的整体效率。

3.解决方案

3.1,提出综合管理系统

对上海的医疗系统,笔者认为应该提出一个规范化标准,否则可能重走欧美国家的弯路。赵莉丽在《对医院信息系统规范性需求分析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三点问题:(1)近年来医疗环境的变化对医院发展提出的要求更加新、更加高;(2)医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3)目前系统本身水平不高。目前的信息系统主要的功能还处在信息收集,功能相对简单,在信息挖掘和利用等方面显得不足。信息系统是医院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计算机化,信息系统建设水平越高,也就表明了医院规范化管理水平越高。

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该如何做出能够满足规范化标准而且又经济有用的决策呢?笔者认为上海市可以集资金,由上海市卫生局统一筹集,做一套整个城市的HIS。因为这可能需要耗资上千万,所以由一家或几家医院是无法筹集出来的。然后进行不同模块的综合招标,做一套全面的、精心设计而且功能强大真正的HIS,这套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可以留给各家医院充足的自由定义空间,满足不同医院个性化的设置。其功能的自由度就像SAP公司的大型ERP产品一样。针对不同医院的强项、医疗环境、病人情况、大楼设施、综合管理等,能在这个系统中预先制定出不同的方案给医院选择。还可以结合现有的所有与医疗信息相关的功能模块于其中。上海医疗信息管理综合系统(Shanghai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HIS)可以设计得非常细致而强大。有了这样的系统作为前提,再真正地将HIS运用实施。由于医院的业务相对稳定、需求变动较少,所以这个尝试是可行的。

3.2,SHIS的优点

SHIS的优点包括:(1)这样的一个资金聚集而开发成的综合系统才能成为理想可靠的医疗管理工具。设计这个系统是针对“医院信息系统现状与未来”会议上提出建议的一种实际措施。(2)SHIS满足《如何选择医院信息系统软件》中的五点要求。(3)同一个系统可以进行规范化管理。(4)大系统能省去小系统设计带来的麻烦与浪费的资金。比如:如果一个大公司和很多小公司完成的业务量相同的话,往往在小公司中的员工量要多于大公司的员工量。SHIS的整体规划可能省去部分人力与资金,如果将这些人力与资金统筹运用,可以良好地优化系统。反之,单个医院单个小系统招标,然后信息科的人一个一个提供需求,每一个小系统就是几十万的软件费用。这些系统不仅做不大,而且不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一体化设计。(5)由卫生局帮助结合医保制度来设计系统,也许能带动整个上海市医疗管理事业进步。我们暂且不期待比原本分散的系统能节约资金投入,而是期望可以集中资金办大事,在几年中完成这个系统实践方面的过渡。(6)这个系统也可以更加容易进一步与其他领域系统相结合。(7)针对了我国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方案,可以让上海在HIS方面走得更远,在医疗改革中迈出大步伐,向世界该领域最先进的国家看齐。

3.3,SHIS可能遇到的问题

可能遇到的问题有:(1)上海目前的医院信息化虽然不是站在全国最前沿,但是有不少医院已经花了很多资金建设自己的HIS,这些医院目前的HIS运行状况也是很好的。而这套新的系统的推广可能受到一些阻碍,比如说新系统对之前各式各样的数据结构、数据库架构等的适应。如果不能适应的话,系统过渡期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历史数据空缺,这是非常不理想的。(2)把整个SHIS交给一个软件公司设计是不可取的。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尤其在不断领先的高科技产业领域里,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由不同的企业、部门、人员合作(外包)已成为一种趋势。SHIS可以考虑建立一个较好的科技创新的管理体系。这点我们可以借鉴上个世纪的铱星计划的失败案例,盲目投入难有回报。(3)医院的业务非常复杂,与一般的生产性单位或者一般的企事业单位都有较大不同。设计这样的系统,需要组织一个综合的小组。包括软件开发者、使用者即各个部门的医护人员。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人才与资金的投入。这是一个很必要但是却很难做到的措施。(4)虽然看起来总体设计所需要的资金也许可能比每个医院独立建设自己的HIS来的要少,但是由于考虑到这个尝试有很多的未能预料的问题,所以暂且不能期望这个方案能够比原来节约资金。这个方案的完善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4.结论与展望

医院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系统,能够提升医院的运营效率、增强信息的集成性、实时性,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因而对于很多医院而言,上不上HIS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何时上、如何上的问题。欧美HIS走在世界前沿,我们可以吸取他们总结的教训,开发出一套适应自己的好系统。在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步步艰难,该领域的每一步努力都充满了艰辛的探索,凝聚着相关领导们的关注、系统设计与开发人员的冥思苦想以及各个医护层面工作人员努力的配合。

经过对上海几家医院的抽样调查,笔者发现存在的问题包括:无统一规范化标准的强势系统以及医护人员不愿意使用全部现有系统的功能,这些问题处于萌芽状态,而且其表现与前文所述欧美国家存在的问题表现相似。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上海市作为一个全国经济发展中心,可以作为试点,大胆的将医院的HIS作为一个综合的系统来制订规划,打造一个综合的SHIS。虽然前途艰难,但是看到了它能带来的好处,这个规划值得被考虑。

参考文献:

1 董建成医学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4):232.

2 王 勇浅谈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用医药杂志,2006;23(8):1010-1011.

3 廖先珍唐续国国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医学信息,2005,18(8):873-875.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6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医院经济管理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院经济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加强对海量数据的有效分析,做出正确决策,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大数据;医院;经济管理;挑战

信息时代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包括医疗行业,互联网+某个行业或者某个行业+互联网已经是颇为流行的名词。在这种大潮下,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医院经济管理人员,面对医院信息化大变革风潮,顺势而为就是最好的姿态。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本文认为,医院应建立经济管理办公室,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的工作,增加该部门的人员数量,加强对该部门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其作为院长的经济秘书的作用。该部门人员要懂得医院的财务、医学管理、医学统计、计算机等工作;为院长提供医院经营决策,发现管理问题,指导医院的战略管理工作。当下,医院经济管理人员应加强督促医院的以下工作。

1加强医院财务一体化工作

财务一体化是我们目前必须要做的,由于不同公司的软件有不同公司的强项,所以一家医院会有多种软件的情况,但问题由此出现,软件之间无法衔接,没有接口,存在信息孤岛,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科室名称、数据项分类不统一,导致数据与数据之间无法衔接,在不同系统之间做数据分析是很困难的,会徒劳地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容易出错,通过财务一体化这项工作,取消信息孤岛,在各个系统之间做好接口,全院统一科室分类、科室代码及名称,统一人员编码,统一数据统计口径,只有这样,医院的财务、经营数据统计才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2会计核算需进一步细化和精确

医院的工作量增加,医院业务在不断地扩展,医院的管理工作越来越精细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核算工作要更加精细精准,领导需要的数据我们才会更准确地提供。比如,仅仅核算到大科室是不够的,应该区分门诊和病房,这对于今后医院做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方便对门诊、病房的分别考核。能核算到科室的就尽量核算到科室,不要记到医院公用里,这样也方便对各科室成本的管理工作。除了财务数据以外,HIS系统的数据也应加强数据的准确和细化,只有HIS系统的数据更精准,经管人员在统计医疗数据时获得的信息才会更准确,数据分析才会更有指导意义。但这就要求医务部与经管人员在工作中的相互配合。

3对医院财务指标的分析与医院非财务指标的分析相结合

医院经济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会运用会计数据,而且要善于运用非会计数据。改变过去的重做账、轻管理、财务人员视角单一的局面。我们应该在会计核算与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医院运营、管理、业务指标的报表分析。通过财务一体化工作,将医院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管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当需要信息时,具有数据使用权的各类“授权”人员通过报告工具自动输出所需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实时控制经济业务,真正将会计控制职能发挥出来,通过海量数据分析来知道医院今后的管理工作。改变过去的重做账、轻管理、财务人员视角单一的局面。

4对不同软件功能的充分了解及掌握

在医院的信息化进程中,不同的软件模块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财务科用友软件主要针对财务科的日常做账和报表。全成本核算系统主要针对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工作,绩效考核主要针对奖金的发放,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软件和病种成本核算软件针对各个医疗服务项目和病种的详细的成本核算,医疗设备效益分析软件主要考查单台或某一类医疗设备的收入、成本和使用情况,并对该设备为医院创造的效益进行分析。医保的数据挖掘主要针对医保的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要想对医院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这就要求经管人员对医院各个软件的熟悉,能够利用这些软件获取到需要的数据,并能发现数据背后医院存在的管理问题。

5加强对医院具体临床科室

(或单元)的运营分析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完善及医院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使得对科室(或单元)的运营分析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医院的信息系统可以支持对科室或更具体单元的运营分析。但目前医院比较重视对医院整体的运营分析,但是对各个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即创收科室)缺乏详细的运营分析。在未来会对病区进行分析和考核。粗略的管理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而针对每个运营科室(或单元)进行详细的指标分析,才能真正发现科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对科室(或单元)的这种分析也同样存在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问题。

6医院经管人员应加强对医院外部环境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

医院存在于社会当中,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它也同样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在变化,医院也应该有改变。比如社会的老龄化趋势,比如国家的二胎政策。不适应环境的组织迟早会被淘汰,不管这个组织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是国家的还是个人的。在大数据时代,医院经管人员应该学会了解医院外部环境,收集医院外部的数据和信息,具体内容包括:国内社会环境数据(即百姓的健康水平),同行业(即竞争对手)的发展水平,国外先进医院的管理经验和水平,这些数据可以来源于搜索工具,可以来源于学校的电子图书馆,也可以来源于相关的政府部门(比如沈阳刚刚成立的大数据管理局、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卫生厅、科技厅等等)。

7加强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

医院经管人员不应只局限于财务工作本身,会计工作的目的是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统计数据和财务报表本身如果不能为管理服务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经管人员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发现数据背后的问题,并指导今后的财务工作和医院管理工作,这样的财务数据才真正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8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应指导医院管理工作实践

仅仅对医院的运营分析是不够的,要用分析的结果来指导医院管理工作实践。即对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可操作的合理化建议,这种建议可以是医院整体的,也可以是某个具体科室或单元的,可以是财务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是非财务方面的工作。医院经管人员应对工作具有前瞻性,应对未来医院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目标和信念。

9利用润乾报表工具和SqlDbx工具进行数据的灵活查询

在取消信息孤岛之后,医院经管人员如果缺乏软件的知识和经济管理理念,面对庞大的财务数据,医院经管人员也是束手无策的。经济管理人员不能过分依赖软件工程师。目前各大软件公司都存在为了削减人员成本,不断向外扩张业务,但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要想让工程师常驻医院是很困难的。同时如果一有数据查询等相关方面的要求就找工程师提供数据,软件后期维护成本也是很高的。面对这种困境,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高医院经管人员的软件知识,对医院经管人员进行软件方面的培训,同时该类人员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充分做到对财务软件充分领悟。笔者有两个软件向大家推荐,一个是润乾报表工具,一个是SqlDbx数据库连接工具。前者可以生成报表,后者则方便数据查询,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两个软件的使用,就可以摆脱工程师人手不足的困境,摆脱对软件工程师的过度依赖,自己动手查询数据和制作报表,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10建立医院数据挖掘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数据库规模在不断扩大,面对这种海量数据,应建立医院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对医院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大量的数据进行深层的挖掘,从而得到有用的信息,并帮助医院在科学管理活动中获得重要的预测数据和支持。应用数据挖掘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医院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经营决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医院内部管理呈现良性发展的制约机制。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做到以上这些,是否对医院的经济管理人员要求过高。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便医院是公益型的事业单位,即便是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我们同样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医院作为为百姓治疗疾病的机构,肩负重任,医护人员为患者服务,而我们管理人员应尽职尽责为医护人员服务,做好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保证医院业务高效有序地运行,这是我们管理人员的职责。我们的任务也同样很重要。辽宁经济这几年出现倒退现象,这与我们辽宁人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经营意识有关,所以我们更应该改变这种现状,为振兴自己家乡的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程明,宋雄,王冬,等.多维会计理论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医院,2015(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