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范文1

关键词: 《基本原理概论》 改进教学 思考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升教学内容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因牵涉面广,加之历史积重等,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过多,课程负担过重,课程设置不合理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著名院校都在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其特点之一就是优化课程设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推行的“新途径”,大胆地对学科课程进行了精简改革,优化和整合了学科课程,大大减轻了教学内容过多和课程负担过重的压力。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着手进行有关课程内容和设置方面的改革。如浙江大学提出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和“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争创一流”的教改方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人文科学教学,目前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不断精选和修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充分吸收当代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实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统一而不可分。既往课程教学过于侧重意识形态性,削弱其学术性,最终也削弱了意识形态本应具有的力量。因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这也是理论具有“与时俱进”和开放品质的内在要求。

二、突出“经典文本”教学,在水中学习游泳

长期以来,《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习惯模式就是老师讲解一些概念性理论,学生则死记硬背;相形之下,以“经典文本”阅读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则日趋式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像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等似乎永不过时地与后人保持着同时代精神对话的生命力,具有感应时代、陶冶人心智的潜能。

正因如此,对《基本原理概论》这样思辨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阅读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是该课程教育教学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与基本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之一。对此,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已经引起相当的重视,如武汉大学加强原著经典的导读工作,通过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引导学生通读若干经典著作,并规定学生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真正使得学生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

三、实施“对话”教学,激活个性思维

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教学,只能达到简单的单项传递,很难激发学生的深思和创新,其弊病与不足已经日益突出。而“对话”教学是将师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存在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超越“他”与“我”建立精神上相遇关系的教学,也就是师生间思维上的相互转向、心灵上相互回应的教学;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对话”教学则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个性化理性思维碰撞,也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寻求真知灼见,并在此过程中启动、延伸睿智,培植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加强“对话”教学,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

《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逐步改变原先那种“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填鸭灌输方式,大力提倡问题式、讨论等形式的“对话”教学,鼓励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围绕有关问题举行课堂讨论会,这样能够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术的表达、应变等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体验”环节,回归理论本性

众所周知,基本原理的基石是哲学。而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是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探究生命和存在意义的学问。因此,《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增长智慧,启迪思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离不开传授知识、读书和考试等形式,但是对于《基本原理概论》这样哲学味较浓的课程来说,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变为智慧即“转识成智”,还必须有一个“体验”的环节。从某种意思上来说,这个“体验”环节或许就是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历史上看,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教学一开始就不是按照实证科学教学的范式进行的,而是特别注重体验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通过演讲和辩论来传授哲学,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精神接生术”,亚里士多德也是与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哲学问题。我国的孔子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论语》就是他与弟子们对话的结晶。当然,我们今天不能完全照搬先哲们的办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的哲学教学和类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与哲学本性相背的现象,使得哲学或类哲学理论教学仅限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失去增进智慧的本。

理论的教学既强调理论的智慧性,又强调革命的实践性,两者统一而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体验”环节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基本原理概论》着重从思维、论辩和现实三个方面加强哲学体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学理论与未学理论的差别,体验到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到哲学论辩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理论本来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的,学习理论有助于从根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作穷跟究底的思考,从而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去批判、反思现实问题。

五、利用信息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范文2

关键词:技术社会;社会建构;技术异化

思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①这是恩格斯对社会需要推动科学发展作的精辟论述。社会是技术的载体,技术的发展开始于社会的应用需求,终结于服务社会。国际著名技术哲学家Carl Mitcham教授将技术哲学区分为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两种传统”,目前已得到普遍的公认。②由此看出,人类社会与技术息息相关,世界逐渐走向了“技术世界―社会世界”的这层关系。如今,在这个特殊的的“技术社会”中,技术建构论问题研究不不得不被我们所关注。

一、 技术建构论

在STS 大环境的笼罩下,技术与社会的相关研究中最具影响力与特殊性的应属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在上世纪8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技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建构论”的思想。“社会建构论”认为技术和技术变革是社会结构或结构的产物,而不是某种自我发展的产物。

社会建构论的基本观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为社会是一种独立因素或者自主力量,另一方面即社会变迁引起技术变迁。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技术与社会,谁起的作用更强大呢?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者们考察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再运用技术哲学以及社会学方法来建构技术与社会的作用。在他们看来,技术是系统的一部分,而这个系统就是社会,其中包括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等。这些社会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塑造了我们的现代技术。换言之,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所有技术不是自主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论的技术自主性,而是在许多可能性的社会群体的选择的结果,技术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活动。

二、 技术异化与社会构建

关于技术异化这个话题,法兰克福学派从人的自由解放角度进行讨论,他们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分工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人们并没有摆脱异化之苦,相反,“现实构成了一种更高的异化阶段”,使“异化了的主体被其异化的存在所吞没”。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到,“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以人的革命精神丧失、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③人的异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肉体与精神的依赖。在异化状态下,人类不再是控制技术的大师,已经成为适应科学技术和技术的社会要求的工具。技术异化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和人本层面。

(1)自然层面:技术异化带来生态危机

从自然层面来看,我们把人与自然划分为同一个系统,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但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过程中,随着大量的废弃物排入环境,自然资源消耗越来越大,这严重破坏了地球上自然资源系统。早期空调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的生活空间更加凉爽、清新,可是使用过程中,空调大量排放氟利昂,破坏大气层,污染环境,最终却异化为“全球变暖”。日本福岛突发的核泄漏、核辐射事件,虽是无意的,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压力。

(2)社会层面:技术异化导致人的异化

从社会层面,技术带领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媒体,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积极沟通的缺乏。现代通信工具,如电话、传真、移动电话、电子邮件、计算机、网络等现代通信工具已经投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一方面,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机械,另一方面,技术的奴役性让人们逐渐散失了人类的主体,,现代机器虽然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却在社会层面上剥削了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意识。也就是说,作为技术的对象,逐渐使人们的行为失去了主动性和目的性,技术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

(3)人本层面:技术异化的不确定性

从人本层面,人类生活与技术息息相关。转基因技术可以说是第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利用该技术培育了大量的农作物,但当微生物长期侵入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其后果是人类都是难以预料的。再说人工智能的进化理论和智能机器的出现与发展,虽然一方面解决了人们的便利,节约了部分时间,但指人类的某些行为却可以被机器所取代。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机器有了人类的智慧,人的存在就显得越来越微乎其微了。比如汽车的突然失控,机器人的无故失灵,“低头族”使用手机导致的一系列疾病,这些事情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了,人工智能在人本层面的异化已导致许多未知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社会构建中,技术的异化是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的,我们应该采取适度的措施去挽救这种技术危机。

三、总结

技术建构论是技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任何情况下,社会建构理论引入了一种非确定性的技术变革模式,而技术创新的社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的社会影响。技术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在技术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下,把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分析,可以为技术性分析和规范分析奠定基础。强社会建构论是希望更多人能够注重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把握技术的适度性和适宜技术的可能性,使用社会建构论指导我们正确地利用当代技术, 并解决目前诸如人口、生态、能源、和平等全球性问题,真正促进技术哲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0

[2]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0―31.

[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1―108.

[4]肖峰.略论技术的社会哲学[J].哲学动态.2003(3)

[5]肖锋.国外SST 研究述介[J].哲学动态,2001(7)

[6]陈凡.技术社会化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7]罗伟等著.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邢怀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9]李三虎、赵万里.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

[10]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注解: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5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范文3

1.教学过程不合理教学过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时代性不足。目前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5个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偏重于经典理论的阐释,对于科学与伦理关系的探讨、思维方式演进规律的探寻等时代焦点性问题至多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分析。二是课堂规模超大。由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从1980年的每年不足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53.9万左右,而师资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这造成现在高校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班级一般都在150人以上,甚至200人以上。其直接造成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工作量大,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提高,追踪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二是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院系,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到课率低。不少研究生认为学习本课程是为了获得学位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更为突出,由于其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性,这导致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错误地认为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并不重要,专业课程才是学习的重点和核心;由于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班级规模普遍较大,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一旦处于“放松”状态,研究生到课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即使有部分课堂学生到课率较高,但吸引学生的主要是教师上课时所展现出的幽默感或讲述的有趣故事,教师表演的色彩远大于教育的实际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1.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的首要原因应是该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名称源于1925年在苏联首次公开出版的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1956年我国在制定全国十二年(1956—1967)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时,首次确认恩格斯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处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一门独立科学,暂定名为“自然辩证法”。自其诞生以来,关于其学科归属一直争议不断。主要是三种意见:一是认为应归属于哲学范畴,其基本依据为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由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与思维辩证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二是等同于哲学学科门类中“哲学”的“科学技术哲学”,其基本依据是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当代形态。三是认为“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并不是作为一个学科而是作为一个“学科群”在发展,其基本依据是这门课程具有“马列、哲学与政治”三门课程的属性。而根据《意见》制订的教学大纲则认为:“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学科分类中理论一级学科下面并没有“自然辩证法”二级学科。

2.学科组织体系不顺,师资队伍水平偏低由于学科属性不明直接导致学科组织体系不顺,表现为自然辩证法课程在《意见》中明确规定为理论公共课,其课程应归属于承担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独立教学实体二级单位,一般为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但许多重点大学一般都有专业的哲学院系,甚至设有科技哲学专业,这些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一般由这些哲学专业院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技哲学相关内容展开,大大削弱了该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有明显的“大口袋”特色,即该学科具有开放性、动态适应性、交叉性、跨学科性等特点,这实际上对任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自然辩证法教师大都是文科背景出身,自然知识匮乏,更谈不上紧跟最新科技前沿成果。

3.课时数较短和教学内容丰富性之间的矛盾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已按照《意见》和新的教学大纲全面展开。《意见》规定将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从必修课(3学分,54学时)调整为选修课(1学分,18学时)。经过2012年、2013年两个教学周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明显感觉到与自然辩证法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相比,18个课时过于短少,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在2013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又增加了十精神的相关内容。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三个方面,将十的新观点、新提法体现在大纲的各个章节中。[1]65这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有效性路径分析

1.加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建设是基础当前“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科定位。学科定位的基本依据在于准确理解学科的研究对象。2012年版教学大纲将“自然辩证法”定义为“是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虽然在表述上同1979年版、1991年版以及2004年版全国统编讲义或教材略有不同,但其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的方法。这种观点显然是对理论板块化理解的产物,即将简单的分为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界的认识规律)。实际上,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著作中所阐释的“自然”其内涵绝不仅限于自然界,是包含“社会和思维”意义上的自然,是全部现实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全书内容的安排上,既讲“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也讲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原因。如这样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不是同唯物辩证法相混淆了呢?显然不是,前者强调的是对全部现实世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后者则强调的是在掌握前者的基础上,对全部现实世界能动的改造,即社会实践。这同科技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对自然、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根本不同的。所以,为了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的共同发展,在“理论”一级学科下再设一个“自然辩证法理论”二级学科,哲学门中保持现有“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是个不错的选择。

2.理顺学科组织体系,提高师资水平是保障学科定位准确为理顺学科组织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自然辩证法”定位在理论二级学科之后,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自然应归属学院。鉴于在国内重点大学目前大多数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大都属于哲学院系,可以让教师自己选择是到学院从事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和研究,还是继续在哲学院系从事科技哲学的教学和研究。这样有利于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对于在学院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应加强相关学科内容的培训,尽快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因“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大口袋”特色,所以,应根据任课教师学科背景的不同,分别进行培训。就目前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师队伍现状而言,人文学科背景的教师占大多数,所以要加强任课教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在教学班级的组成上,鉴于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逐渐扩大,可以把教学班级分为两大类:专业硕士类和学术硕士类。任课教师也可分为相应的两类。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范文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的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中的主要作用的基础,对科学技术进步给环境带来的正、面影响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进而制定出一个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方法――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观

一、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变化

科学技术在对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以及逐渐从受动关系走向能动关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由自然向社会、社会对自然的超越、改造和协调过程的中介和桥梁。纵观技术的发展历史,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里表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起到不同的作用。

工业革命之前的技术是个性化技术,从技术仅仅只是对自然物进行简单变形,使人类可以通过简单的工具获得食物。到农业社会后,技术仍是单一的技术,并不是一支独立力量存在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而工业革命之后的技术是社会化技术,经历了工业革命,技术的物化形式由手工工具转变为了机器工具。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人类在获得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不用在从事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人类也逐渐起到了统治地位。到如今乃是全球化技术,经历五次技术革命,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同样也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在当今全球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等。此文中就说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在一阶段时间内,地球的大气和海洋的温度的上升现象,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同时造成的,但主要是指人为原因造成的温度上的升高。火山活动、太阳的活动和自然的变率等都造成了全球变暖。而人口剧增、大气环境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遭到严重破坏等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近100多年,全球平均温度经历了冷热交替的反复两次的趋势。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气温创下了历史上的新高。全球的平均为14.6摄氏度,比20世界的气温高出了0.69摄氏度。根据世界上许多的科学家的预测,未来五十多年人类会进入一个变暖的生活。由于人类的行为活动,21世界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得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气温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到5.8摄氏度。到205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摄氏度。全球人口不断增加,每个人的自身都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这会影响地球表面的气温的不断变化,还有人们未意识到而生活中燃煤排放的烟尘和废气,汽车、火车、飞机等废气的排放造成的大气的破坏才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不得不重视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危害。无论是身体上的危害还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警醒。

三、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共同的发展战略

1、抛弃传统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最有影响的定义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来人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的角度提出的有关人类长期的发展战略模式,应该建立在生态平衡发展、社会公平公正、人民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的。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核心思想在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它的目标是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务必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是指导人类走进新的繁荣、新的文明的重要指南。

2、恢复对自然的敬畏,树立全球忧患意识

黑格尔说:“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专家们指出,地球正在被过度索取,我们必须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懂得居安思危,也要有在面对生态危机和环境困境时的淡定。发展高新技术,同时,我们应该明白,对自然应该要精心的保护、合理的开发和永续的利用。发展生态技术,彻底改变一种观念,认为自然是一种可以任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没有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和生命支持系统的错误观念,使技术生态化。物欲贪婪和对抗思维是人心的两大毒瘤,而和谐包容与节俭惜物,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专家们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政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与实践中,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做起,给予子孙后代创造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地球家园。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1)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总决策,转变旧模式

(2)改善社会环境观念,提高全民消费意识

(3)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4)加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5)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来改善生活现状的同时,也同样给我们的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但人们确信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可以凭借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去找到解决科学技术造成环境问题的方法。从本质上改善生存环境问题,我们在去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道路上不断努力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会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来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红旗出版社,第一版,1999.1.1

[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

[3] 陈鸿清。生存的忧患――人类的本能和误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157

[4]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1、

[5] 王豪,生态・环境知识读本――生态恶化与环境的治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35-27

[6] 金丽,简论科学技术进步与环境问题,天津科技,2005.3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范文5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科学素养 培养对策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肩负着未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启蒙教育的重任,提高其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对小学教育专业学校的基本要求。科学素养的培育是一项持久繁杂的工程,其提高是不可能通过短期或突击式努力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提出系统合理的教育对策,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1创新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培养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1.1整合理科教学,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

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的培育更多的是依靠单科的科学知识教育,并没有体系化。这与现在小学教育的学科特点是不相符合的,急需完善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培养方案,重新构建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体系。

现在小学课程如语文、数学、品德、科学等课程中出现了大量与科学素养相关的综合性知识,尤其是科学课程,在《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课程分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这些内容融合了生物、物理、化学及地球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避免单学科教学的重复性和单一思维模式。例如讲“能量”,化学上讲的是物质变化导致的吸热及放热反应,物理上讲的是能量之间的转化,生物上讲的是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这样既浪费时间,还不能使学生对“能量”有一个系统正确的理解。如果把不同学科中的“能量”知识整合在一起,以科学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就能更好地融会贯通。

根据调研和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将理科进行整合,前三年分别开设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与生活与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三门通识课程,其中自然科学概论,主要是讲授基础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与生活主要是让学生以科学思维方式去理解生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则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培养其科学价值观。第四年开设选修课,兼顾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开设科学与艺术、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并且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科间知识交叉点的训练,让学生将其融合,在训练中形成综合能力,从而开拓视野,将知识系统化。

1.2有机融入“小学课程的相关科学知识”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孩子的科学素养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小学的各门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例如语文课内容丰富多彩,课本中约有30多篇课文与科学教育有关,《祖冲之》中了解了“月食”,《我要的是葫芦》里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航天飞机》则展示了飞机的特点和功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教学,在课程改革中,要先总结小学各门课程的科学知识点,将其纳入《自然科学概论》课程中;总结各门课程的科学实践活动,将其纳入《化学与生活》课程中,将其延伸拓展。例如在五年级下学期《科学》中有“身边的植物学”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自然科学概论》详细讲解植物的器官;在《化学与生活》课程中,让学生做植物标本或叶脉书签;在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中有“电磁奇观”这一节内容,我们在《自然科学概论》中讲述关于各种能量;在《化学与生活》课程中自制电池,以及各种小学实验教具。这种整合方式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小学课程,还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做的技能形成的同时,体会到科技创作的方法,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1.3将科学史作为“隐性课程”

通过学习科学史,可以逐步了解和掌握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方法,对概念和理论有所理解,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这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因此有很多学校开设了《科学史》这一门选修课,但若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因此我们建议精研小学教育专业的各门课程,将零散的各门科学史以“隐性课程”的形式加入到这些课程中,这样既减轻了课程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语文》课本中有鲁迅的《铸剑》一文,语文教师可以讲述金属的冶炼史,猜测铸剑所用金属,理解金属出现时间先后的原因,加深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在《自然科学概论》课程中讲解《元素周期律》时,可以讲述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使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上都能有所收获。

1.4开设小学科学教学法

由于最后两年学生忙于就业或升学考试,时间紧张,学校不再安排科学必修课程,但基于以下两个原因,我们建议在第四年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法,最后一年开展科学课教育实习:

(1)根据调查,农村小学由于各种原因,科学课程基本没有专职教师,所以很多都是通过在职教育后兼职科学课程的,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很多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在农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也有一部分兼教科学课程的,由于学校以前没有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法,他们很难适应这门课程的教学;

(2)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是基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在课程标准、教学理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开设小学科学教学法课程,能使学生更加熟悉科学实验的设计,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既提高了科学素养,还能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游刃有余。

2构建新型科学教学模式

实行以STS教育理念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综合数字化实验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1以STS教育理念为指导

STS教育是一种科学教育思想,具有显著的交叉学科性质,突出了对科学的文化解读、对科学的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STS教育更加注重探究与体验,重在唤醒主体的自我意识及情感体验,这将促进学生构建科学理念,理解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提高科学素养。

2.2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方法

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合作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两种教学方法优点多多,但也各有缺点。我们建议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合理分组,优势互补。教师合理安排好探究过程,在课堂上合理干涉,及时引导,让学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效率。

2.3运行

课前,制定STS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合理分组,优势互补。课中,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方法,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充分体现个人的独特价值,优势互补;实验操作结合使用多媒体,多层次、多场景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构建综合数字化实验平台。课后,实施全面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良性发展,并进行网络群讨论,分享个人成果。

3建设多元立体的校园科学素养教育环境

3.1充分利用宣传资源

例如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站,以及飞信、QQ、微信软件,定期向学生推出环球科技资讯、健康常识、流言百科、时事科学等栏目,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2开发特色课外实践资源

例如有的学校可以利用空余土地较多,山区资源丰富等特点,成立了“少年农科社”,建立“生物观察园”,种植蔬菜,养花养鱼,积极开展农科活动,并使用各种实验器材,开展相应课题研究。最后完成科研小论文或进行农技比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其科学素养。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范文6

>> 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 简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 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素养提升理论与实践研究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理工科大学生应重视公关素质的培养 论理工科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 浅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理工科大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 理工科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理工科大学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基于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理工科大学生学习方法研究 工科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构建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构建 以创新基地为依托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研究 从就业探究理工科大学生培养模式 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耶鲁校长:本科教育核心是通识[EB/OL].(20150915)[20160116]. http:///a/20150915/065846.htm.

[6] 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走出思维的误区:批判性思维指南[M].张晓辉,马昕,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7] Peter A Facione.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M]. Newark: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0:2.

[8] 武宏志,周建武.批判性思维――论证逻辑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9] 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M].顾肃,董玉英,译.第8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1.

[10] 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11] 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12] 郑祥福,李润洲.培育批判性思维:大学教学的重要维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3] 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尼思・布鲁德.思想的力量[M].李宏昀,倪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

[14] 庞思奋.哲学之树[M].翟鹏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 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M].张卜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 罗伯特・沃尔夫.哲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0.

[17] 饶毅.缺乏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的重大缺陷[EB/OL].(20151218)[20160105].http:///mrdx/201512/18/c_134930602.htm.

[18]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3):31.

[19] 汤广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德里克・博克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J].教育学术月刊,2012(3):11.

[20]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 桑新民,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921.

[22] 刘长锁.摒弃教育中的急功近利[N].光明日报,20120530(14).

[23] 拉塞尔・L・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翻转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M].杨彩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

[24] 冯增俊.香港高校通识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4(8):68.

[25] 张志伟,欧阳康.西方哲学智慧[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

[26] 罗伯特・所罗门.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M].陈高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7] 伯特兰・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M].陈启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8] 斯特拉・科特雷尔.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M].李天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29] 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M].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65.

[30]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8.

[31]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9.

[32] 蒙艺,贺加,罗长坤.美国医学课程改革历程中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变迁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3(4):9296.

[33] 李喜先.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