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范文1
【关键词】戏曲;表演;意义;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23-02
表演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和生命,而表演艺术本身,既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创造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触及的层面深,要求的水准高。
具体而言,戏曲表演艺术的要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下面分别进行研究与论述。
一、表演艺术的重要意义
戏曲表演艺术的第一个层面,是它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理性认知系统,也是一个智力支撑系统和能量之源系统,更是一个“软系统”。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到表演艺术的重要意义,才能更自觉、更积极、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地做好戏曲表演工作。谁都知道,理性认知对于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乃至决定作用。
表演艺术是中国戏曲的中心和生命,如果没有表演艺术,那么就只有案头的剧本而没有真正的舞台艺术,因而也就没有真正的戏曲艺术。中国戏曲素有“角的艺术”之称,说的也正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和生命。关于这一点,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说得十分明确透彻:“我国传统表演艺术和西洋演剧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在舞台艺术的整体中,我们把表演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虽然也有表演中心理论,而且是主要学派,但终不能像中国学派这样把表演看作是唯一的。欧洲戏剧的发展规律是:时代的美学观点支配着剧本写作形式,剧本写作形式又在主要地支配着表演形式;戏曲却是:时代的美学观点支配着表演形式,表演形式在主要地支配着剧本的写作形式。”[1]梅兰芳大师也强调:“中国观众除去要看剧中的故事内容以外,重看表演……群众的爱好程度,往往取决于演员的技术。因而京剧舞台艺术中以演员为中心的特征,更加突出。”[2]不仅京剧如此,其他各地方戏曲剧种,皆如此。
二、表演艺术的主要内容
戏曲表演艺术的第二个层面,是它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实体系统,也是一个“硬系统”。因为内容是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同样,表演内容也是戏曲表演艺术内部诸要素的总和。
具体来说,戏曲表演艺术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塑造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是戏曲表演艺术的“最高任务”,衡量一个演员表演艺术的高低优劣,一个最为重要的尺度,就看他所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的高低优劣。许多戏曲大师,首先以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为其艺术成就的亮点和看点、力点与支点。例如梅兰芳所塑造的杨贵妃(《贵妃醉酒》)、虞姬(《霸王别姬》)、西施(《西施》)、穆桂英(《穆桂英挂帅》)、梁红玉(《抗金兵》)、韩玉娘(《生死恨》)、赵艳容(《宇宙锋》)等人物形象,都是典型形象。又如京剧花脸名家郝寿臣,在《捉放曹》等17出曹操的剧目中,成功地塑造出不同性格、不同思想、不同情感的曹操形象,被誉为“活曹操”。再如京剧武生名家盖叫天(张英杰)先生,在《十字坡》《武松打虎》《快活林》《狮子楼》等剧目中,成功地塑造出不同的武松形象,也赢得了“江南活武松”的美名。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二)表现剧本内容
表现剧本内容也是戏曲表演艺术重要的任务之一。包括剧本的主题立意、故事情节等等。尤其是剧本的现实意义与文化意蕴,更是要着力表现的。例如梅兰芳表演的《抗金兵》,周信芳表演的《文天祥》,就与中表现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紧密相连。
(三)体现流派风格
流派是中国戏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特征,也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流派是艺术流派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3]流派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核心标志。中国戏曲的流派以创始人的姓氏命名,有一批代表剧目,并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人。例如“梅(兰芳)派”,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艺术风格是雍容华贵、中正平和,传人有梅葆玖、杨荣环、李炳淑等,第三代传人有李胜素、高红梅、董圆圆等。又如评剧的“新(凤霞)派”,代表剧目有《花为媒》《刘巧儿》等,艺术风格是清新优美、婉转动人,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传人有谷文月、刘淑琴、王向阳等。淮海戏也有“谷(广发)派”,代表剧目有《包公铡国舅》《皮秀英四告》等。
(四)展现剧种风格
不同戏曲剧种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因此戏曲表演艺术要展现不同的剧种风格。例如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就充分展示出龙江剧的粗犷、豪放、土野、自由的艺术风格,并凸显出其反串、书法等精功绝技。
三、表演艺术的必要形式
戏曲表演的第三个层面,是它的必要形式。这是一个保证系统,也是一个配套系统。因为形式和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形式与内容要有机统一,完美结合。
具体而言,戏曲表演艺术的必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四功五法
四功五法是戏曲表演的外在形式,也是主要艺术手段。几乎所有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都离不开“四功五法”。
“四功”中的唱念做打,有的剧种为唱念做表,并无太大区别。五法中的手眼身法步,有的剧种为口手眼身步,也大同小异。
(二)程式化
程式化是戏曲表演的另一个形式特点。程式化以程式动作为标志,程式动作又是生活动作的提炼、加工、美化。戏曲的表演动作,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运用规范化的程式动作。如“圆场”“走边”“起霸”“趟马”“整冠”等等。
(三)绝活
戏曲表演艺术还常有各种绝活的运用,这也是一种外在形式。例如吞火、喷火、变脸、甩发、玩串珠、打出手等等。这些绝活又常含有杂技、魔术、武术等表演元素。
(四)行当化
戏曲表演艺术又以行当化为形式特点。行当即“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所演不同的脚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逐渐划分形式”[4]。中国戏曲的行当划分由简到繁,各个剧种又有所不同。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各行又细分为多个分支,如生行又细分为老生(文老生、武老生、文武老生)、小生(扇子小生、翎子小生、纱帽小生、武小生、穷生等)、武生(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红生等。而汉剧、粤剧则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行。秦腔则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并细分为28类。各行均有不同的表演要求与形式。
参考文献:
[1]程砚秋.程砚秋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4.
[2]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651.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范文2
社会性别主流化
1997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给“社会性别主流化”下了定义,其内容如下:“所谓社会性别主流化,是指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评估所有有计划的行动对男女双方的不同含义。作为一种策略方法,它使男女双方的关注和经验成为设计、实施、监督和评判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有政策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男女双方受益均等,不再有不平等发生。纳入主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社会性别主流化下的女性形象焕然一新,表现如下:
具有女性意识。女性意识是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妇女问题、男人问题、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女性意识的实质是对女性自身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存在价值、创造能力及优势的肯定,是对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女性歧视的否定。
成为职业女性。在当代改革的经济浪潮中已涌现出一大批职业女性,她们与男士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与训练,她们在身心、智力、技能等方面都获得了正常的发展。这让她们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她们中的大多数已完全摆脱了从属地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群体。
广告中女性形象设计的新模式
社会性别主流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不仅具有女性意识,而且成为职业女性与男士平分秋色,这导致了新时代全新的理念。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设计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男性化模式。男性化模式是指广告中着力渲染独立、自信、美丽的现代女性形象。在传统理念中,车类广告一般都应该由男性担任主角,即使柏女性也只是用来作为男性魅力的陪衬,但这种格局被打破了,《大运摩托》广告篇就展现了女性角色观念的转变:着一身黑衣尽显活力的张柏芝骑着一辆摩托车潇洒地狂飙,而后利落刹车,道出:“大运摩托,风驰天下”。这种充满男性气质的广告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双性化模式。双性化模式是指在广告中不仅塑造女性工作中独立、自信的进取精神,还要刻画女性在生活中的温柔、细腻、甜美的休闲风格。双性化模式就是使女性生活除了忙碌的工作之外,还要有体闲及生活情趣。如范冰冰在嘉利诗家居服广告中: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的女主角,穿上嘉利诗家居服,或者在沙发上捧一本女性杂志,或者欣赏鱼缸中的游鱼,或者站在窗前迎接海风的吹拂,美丽、舒适、无拘无束,通过一天忙碌的工作来衬托家居生活中一个懂得享受、自我欣赏的女性形象,这里不再有男性的视角,女性也不再是男性话语下的附属品。又如雀巢咖啡“歇一会儿,再继续”篇:一个职业女性在纷杂的工作之余偷得小闲,幸福地品尝雀巢咖啡,并情不自禁地喊出那句经典的广告语“味道好极了”。正所谓为工作添加活力,为生活注入情趣。雀巢咖啡把握年轻人所具有的清爽活力、追求自信的心理,以休闲、活力的主题为本广告的诉求重点,塑造了职业女性另一面可爱的形象。
女性形象设计新模式的意义分析
广告学者伯曼曾经斩钉截铁地断言:在大众文化中,最具支配性的社会机制是广告。广告形象是考察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最佳指标。广告传播虽然是一种商业宣传,但又是一种文化传播,所以它会影响与引导人们的消费,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社会风气、社会文明。社会主流化下出现的新的女性设计模式具有哪些意义呢?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范文3
【关键词】京剧;教学;创造力;培养;意义;内容;举措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39-01
创新是京剧艺术的生命与灵魂,为京剧艺术培养新人的京剧教学,也必须以创造力培养为生命与核心。然而,创造力培养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与艺术创造工程。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京剧教学的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考,对这一重要命题发表几点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京剧教学创造力培养的第一个层面,是它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理性认知的“软系统”,也是一个智力支撑系统与动力之源系统。因为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创造力培B的重要意义,才能把思想化为行动,具体落实到京剧教学的实践之中。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家、各领域的一个大主题、大战略。我国早把创新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提出:“树立创新自信,要求我们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1] 当下,全国已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新形势下,我们要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2]
由此可见,创新具有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其次,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与灵魂。“精神生产比物质生产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尤其是艺术生产比起其他精神生产来,更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物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之中。……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3]
最后,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是京剧教学的生命与核心。京剧教学是为培养京剧新人服务的,京剧表演作为一项艺术创造活动,以创造力为动力与支撑,而不是机械模仿,是培养真正的演员而不是“大学员”。所以,京剧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生命与核心、目标与宗旨。
二、创造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京剧教学创造力培养的第二个层面,是它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硬系统”与“实体系统”,因为内容是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京剧教学创造力培养,必须以其具体内容为依托和凭借。具体来说,京剧教学创造力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与前提,而创造性思维乃是“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它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既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拓性、灵活性、独特性、有效性和非常规性等基本特点。”[4] 创造性思维又包括灵感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跳跃式思维等。
(二)综合创造力。综合创造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如感知力、联想力、想象力、理解力、情感力等)与各种表演能力(如人物塑造力、风格表现力、技巧体现力等)。要求做到心理能力与表演能力的有机统一。
(三)功法创造力。功法创造力是指“四功五法”(唱、做、念、打与手、眼、身、法、步)的创造力,尤其是在创造新的表演程式方面,要下大功夫。
三、创造力培养的必要举措
京剧教学创造力培养的第三个层面,是它的必要举措,这是一个“保证系统”。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几项必要举措。
(一)创新教学剧目。要打破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老戏老教、老教老戏”的格局,努力选择、编创新型教学剧目。一方面,要及时选择新创作的剧目,作为教学剧目;另一方面,要努力创编本校自编的新剧目。教学剧目的创新度,决定了学生的创造力。在这方面,旧科班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例如京剧女科班崇雅社,1916年就首演该社的创编剧目《斩黄袍》《闹松林》《碰碑》《贾家楼》等。又如京剧科班小荣椿社,也首演该班的创编剧目《陈塘关》《双心斗》《三侠五义》等。再如三乐社,是梆子、京剧“两下锅”的戏曲科班。1912年4月,由该科班尚小云、荀慧生(白牡丹)两位京剧学生分别首演了创编剧目《芦花河》和《闯山》等新剧目。
(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行之有效的举措。在这方面,旧科班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例如三乐班的尚小云,先学武生,后改老生,再改青衣;又如中华戏曲学校的王金璐,原学老生,后改“杨派”武生。
(三)筹集创新基金。要千方百计筹集创新基金,作为创编新型教学剧目,奖励学生创造力与教师创新力的财力保证。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同志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53.
[2]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同志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6.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范文4
1.广告创意塑造品牌形象。广告宣传的本质目的在于对即将营销的产品进行推广服务,建立或维持较高的产品知名度与可信度,即塑造较强的品牌形象。受众对象在购置商品或服务时,当产品或服务基本特性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往往以相对知名的品牌作为选择目标,甚至有时为满足其心理需求,出现品牌超越其具体功能的现象。在产品广告构思时,应以受众便于接收的方式,通过创新性的思维,以高层次、高品位、易推广的模式,营造可信、潮流、新颖的品牌形象。
2.广告创意提升影响品牌的商业价值。品牌形象作为产品文化背景的承载,是企业商业文化的结晶,以广告传播的形式,促进企业品牌的宣传,以广告品牌创意为核心,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品牌推广,左右群体消费理念,注重品牌纹理,可极大提高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助力企业战略式发展。广告创意促进品牌营销。当今社会信息交织错落,广告创意的效果极大作用于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是维持企业品牌区别于同质化产品的关键,以更加丰满、生动的形象去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借助广告创意来整合产品营销资源,解决品牌战略发展中的瓶颈难题。
二、品牌形象相关的广告创意策略
1.增强广告创意的冲击力。当前伴随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告创意的媒体介质与表现形式得到巨大拓展,传统的静态二维形式的宣传方式,逐步向动态三维方式转变,伴随音乐与语音等形式,借助夸张、比喻或者借代等艺术表现手法,增强其广告冲击力,加深受众对品牌宣传的感知印象。
2.提升创意表现的科学性。依托品牌竞争,谋求丰厚的产品利润,是当前广告创意战略的核心目标,为保障产品形象的科学性,要密切分析广告宣传的延展性与继承性,做好宏观与微观、短期与长期的广告规划,维护品牌形象建设与维护的可持续性。注重品牌塑造的远期价值。品牌形象塑造的初期阶段,尤其对于中小型品牌企业,要在维持近期利益的前提下,高瞻远瞩,注重远期企业品牌价值的塑造。例如的广告语“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为公众树立了红金龙稳健厚重的企业形象,同时也应整合品牌资源,利用产品特色,突破品牌形象不高的瓶颈。
三、结语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范文5
品牌的根本要素是人。一个成功品牌的塑造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或一个品牌策划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全程参与,要求全体员工都必须有品牌管理意识,有意识的维护品牌形象,即要大力实施全员品牌管理(简称“TBM”)。全员品牌管理模式由远卓品牌机构首次提出并广泛推广运用。
对于水果企业来说,要成功塑造品牌,不仅需要合适的气候和土壤,科学的采购、运输和储存流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也需要在终端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例如,甘蔗去皮、菠萝切片等服务。
因此,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觉的品牌意识基础上,一个水果企业才能最终塑造出良好的品牌。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品牌,企业品牌要以企业员工的个人品牌为基础,亦即企业的“大品牌” 很大程度上是由全体员工的“小品牌”有机集合而成的。
水果企业要实现“一分钱做品牌”的超低成本品牌运作,果农、质检人员、物流人员、导购人员等全体员工都必须恪尽职守,重视个人品牌的建设,因为企业员工是外界了解企业的“活广告”,只有良好的个人品牌形象才能传播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否则,企业的品牌形象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策略十五:在持之以恒中进行“品牌微调”
企业成功塑造一个品牌要比引进一套先进设备困难得多,它需要企业持之以恒。很多基业长青的大企业,他们成长壮大的历史都与其持之以恒的品牌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SONY(索尼),20世纪50年代还不过是一个生产电子晶体管的小企业,自盛田昭夫提出“我们要有自己的品牌”开始,SONY便应运而生,并执着地坚持塑造品牌,不断创新,不断为品牌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最终铸就了一个世界级的品牌。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个关于孟子的经典故事中,体会“持之以恒”对于水果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其母亲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孟母非常生气,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剪断了。孟子见状十分惊慌,立即跪在地上问询原因。孟母责备道:“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学苦练而来的。你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坚持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会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范文6
关键词:摄影 作品 欣赏 意义 要素 方式
摄影作品欣赏是摄影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它又常常被人们小视,乃至将其排斥在“被遗忘的角落”,造成严重的艺术缺失。
为此,本文专门对摄影作品欣赏这一重要命题进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研究与论述。力求对于摄影作品欣赏与摄影艺术创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思考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
具体而言,摄影作品欣赏,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详细析读。
一、摄影作品欣赏的重要意义
摄影作品欣赏,对于摄影艺术整体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摄影作品审整个摄影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按照西方现代先进的接受美学理论而言,艺术欣赏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艺术创作的文本创作属于“一度创作”,作家、艺术家是“第一主体”;艺术表演则属于“二度创作”,表演者是“第二主体”;艺术欣赏则是“三度创作”,欣赏者(受众)属于“第三主体”。整个艺术创作即由这三大过程构成,形成三位一体的大格局,缺一不可。
为什么要把艺术欣赏与欣赏者(受众)提高到如此高的高度呢?这是因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受众)要对艺术作品予以创造性的解读,并对艺术作品中的许多“空白”予以补充、丰富、发展、创造,对作品中的“召唤结构”予以创造性的填充。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给欣赏者(受众)欣赏的,没有欣赏者(受众)的欣赏,一切艺术都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受众是艺术的“上帝”。
摄影作品同样如此,其“一度创作”是摄影者的“第一主体”所进行的拍摄工作;“二度创作”是制作者的“第二主体”所进行的洗印、放大、修饰、装饰等工作;“三度创作”便是“第三主体”的欣赏者所进行的具体欣赏。受众同样是摄影艺术的“上帝”。
而从摄影创作的“第一主体”——摄影者而言,摄影作品欣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对他人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艺术欣赏,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吸取营养,学习经验,起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自己创作的摄影作品进行自我欣赏,也可以起到总结经验、找到不足、以利再拍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摄影作品欣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有目共睹的,也是不容置疑的。
二、摄影作品欣赏的主要元素
摄影作品欣赏的主要元素,有两大方面:
(一)思想内容元素
思想内容是摄影作品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其中又分为以下几个元素:
1、主题。主题是摄影作品的中心与灵魂,是摄影作品中所蕴含的基本思想,故又称“主题思想”。不同的摄影者对相同的题材,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这与摄影者自身的思想深度、生活经验、美学追求、艺术经验密切相关。
2、题材。题材是摄影作品构成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摄影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集中、加工和发展而确的。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也与摄影者的个性、人生经历、文化修养密切相关。题材的选择对于摄影创作至关重要。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不仅摄影创作如此,一切艺术创作皆如此。
3、形象。形象是摄影作品的主体,包括人物形象与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器物形象、景物形象等。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4、事件。事件是摄影作品的情节、故事等因素,也是摄影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
(二)艺术形式元素
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是摄影作品的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是摄影作品的至高境界。摄影作品的艺术形式,又分为以下几个元素。
1、体裁。摄影作品的体裁,指的是它的样式或类别。摄影作品的体裁多种多样,各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按感光材料与画面颜色,分为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按摄影器材和技术,分为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等;“按题材来分,可以分为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等。”
2、结构。摄影作品的结构,是指摄影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摄影者依照主题、题材、形象、事件、体裁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对形象、事件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与组织,使摄影作品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具有一定的艺术章法。摄影作品的结构要素,主要有主体、陪体、背景等。
3、风格。摄影作品的风格,是其艺术风格的简称,指的是摄影者在创作总体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摄影作品的艺术风格,主要有绘画主义风格(追求绘画效果,从构图布局到用光、影调都追求绘画效果)、纪实主义风格(强调纪实性、崇尚质朴无华,追求客观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印象主义风格(主张表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和主观独特感受,讲求形式美和装饰性,追求朦胧模糊的效果,并注重色彩与光线的表现)、超现实主义风格(采用叠印叠放、多重曝光、怪诞变形、任意夸张等手段,营造超现实的神秘感)。此外,尚有抽象派风格、前卫派风格等等,不再一一详述。
4、手法。手法指摄影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例如逆光、背景、抢拍、摆拍等等。
对摄影作品的艺术欣赏,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的欣赏,各种元素互相渗透,多元综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例如摄影作品《》,这是意大利著名摄影师乔?洛蒂拍摄的。画面上敬爱的坐在沙发上沉思,通过人物的这一富于独特特征的姿态、表情,表现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风范,成为肖像摄影的经典作品。
又如我国著名摄影师吴印咸拍摄的《白求恩大夫》,以时期不远万里来中国支援中国人民抗日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为主人公,选取了白求恩医生在简易的战地医院小手术室内做手术的场面,使白求恩处于整个画面的主体地位,他的正侧面对着相机,并把他的头部、身躯、手所组成的动态线条充分生动地展现出来,“不仅完美地表现了白求恩大夫聚精会神的工作状态,而且和其他人物建立起一定的交流关系。三双手的汇聚点把人们的视线自然地引到手术上,恰当地表现了特定的事件,为塑造白求恩大夫的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情节因素。”画面上的其他人物作为陪体,两个人物处于阴影之中,另一个人物虽然也处在直射的阳光之下,但选取了他变腰的瞬间。从而凸显了白求恩的主体形象。而农村中一所破旧的庙宇、房檐、壁画,以及用马鞍搭成的手术台等典型环境,充分表现出白求恩大夫工作环境的简陋和艰苦,进而表现出他任劳任怨、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极大地彰显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与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的震撼力。
三、摄影作品欣赏的必要方式
摄影作品的欣赏要通过必要的方式才能得以具体落实,并收到预期的欣赏效果。
具体而言,摄影作品的欣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按欣赏主体,分为个体欣赏与群体欣赏两种。
(二)按欣赏地点,分为展览会欣赏、居家欣赏、办公室欣赏等。
(三)按欣赏手段,分为单独的摄影作品欣赏、报刊杂志上摄影作品欣赏、广告上摄影作品欣赏、影楼橱窗摄影作品欣赏、影视中摄影作品欣赏、风格摄影作品欣赏等。
参考文献
[1]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