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内部信息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内部信息化范文1
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使得企业中会计的工作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完成,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较多的是对记账凭证的编制,这个主要是人进行操作的,其信息化手段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性辨别的,也可谓是数据的一个弊端,但是相对企业内部控制来说,透过会计信息化系统控制机制的数据录入控制作用能够达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如: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入。会计信息系统输入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数据的输入和平衡关系输入。首先,数据输入的控制。对于数据的输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控制,诸如:会计单据编号输入,通过编号检验输入的正确性与否;数值型输入,通过看数值型输入形式即可核对收入或者支出数据信息;逻辑性输入,会计信息中数据都有一定的范围,输入其范畴外的数据则会直接以其他颜色进行提示;汇总数量输入,先对汇总的内容进行输入,之后在进行分数据信息输入时,系统汇总后,如果出现错误则会有所提示等等。改进数据处理的方式,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检测和控制数据信息,借以来防止疏忽、恶意等信息输入。其次,对企业业务、生产等数据上的平衡关系输入进行控制。会计信息中有诸多的平衡关系,诸如:借贷平衡、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等等,以会计信息中的平衡关系来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对于这些数据的输入或者平衡关系的处理等等进行日志式的操作记录,即:运用计算机的手段来对操作的人员进行时间上、操作功能等方面进行记录,以会计信息化的系统控制机制功能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延伸、扩大内部控制涉及的范畴。
二、注重会计信息化的数据安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化安全性是最大的问题,它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营情况,对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更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现的最佳途径。对此,笔者认为,想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从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方面着手,即:建立专门的会计信息维护中心,即:主要业务人员由专业的财务人员来进行掌控,计算机技术人员以辅助的身份帮助会计人员维护信息的安全性,会计信息化同步实现。如:会计信息化人员主要负责系统的操作、财会信息的管理、会计核算、会计审计、会计档案管理等会计工作性质的内容;计算机技术人员则负责系统软件、硬件的管理等技术性的工作。这样以来就能够充分的展示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人员的职能性作用,有利于不相容职业的相融合体现,进而以整体性的信息需求分析以及统一性的方式实施于整个会计工作中去,细致性、统一性、信息维护的出现,从根本上清晰了工作人员的职能分配问题,让企业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能够达到“各尽其责”“、责任到人”等等。通过对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的重视来避免技术、人员职能等方面的弊端和漏洞,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便捷开展。
三、建立虚拟的会计网络平台,深化企业内部控制
所谓虚拟平台指的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功能,和企业公共网络资源建立某种平台。虚拟会计网络平台则是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公共网络资源的动态性建立一个便于交流或者数据交换的专用性的平台。如:企业先建立一个整体性的信息化的会计平台,适当的建立共享资源,诸如:网络会议室、企业内部工作软件、专门开发的网络平台软件等等,而对于虚拟的会计网络平台的建立可以根据部门以及工作职能的不同以密钥的形式来进行,即:对虚拟的网络平台也设置管理员、数据录入员、数据管理员、专职会计员、部门会计员、业务员、生产员等网络登录职位,进而根据他们的工作内容赋予他们执行、记录等权利,每个出现在虚拟平台的人都需要通过自己的用户身份和密码进行验证。以这样的虚拟授权形式来加强财务信息、业务信息、生产信息等部门信息之间的沟通,实现信息的共享化。同时,会计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决策企业的经营情况等等,应固定时间或者不固定的对各个部门之间的财务数据进行调阅,各个部门之间对于财务数据也可以相互交流,以整体性的形式出现,便于会计工作更全面、更协调的工作。这样的虚拟会计平台建立,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对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生产部门等进行的监督,从根本上营造了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进而便于对其进行控制,深化了企业内部控制。
四、结语
企业内部信息化范文2
1.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管理者和内部审计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不愿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参与内部审计的人受工作年龄等实际情况的影响,很多从业者仍局限于审计理念的思想和传统的审计,内部审计方法的理解还不够,不知道会计信息的实施不只是解放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财务管理深层次变化的信息时代,缺乏内部审计信息的理解也阻碍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进程。
2.内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也不长,社会需求量处于正在增加的状态,真正的内审专业人员比例不高,很多内审人员都是财会人员兼职,难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难以胜任高科技和新业务的审计项目。大部分内审人员都是通过培训学习才开始从事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这些培训大多是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由于受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培训后,仍然不能熟练开展计算机审计。再加上我国目前已有的审计软件虽然较多,但软件的用法上还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如果只培训而不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培训过的知识将逐步被遗忘,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3.计算机软硬件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但内部审计方面还不能及时与会计信息化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内部审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仍然处在摸索阶段,存在功能简单,数据分析方法和风险管理不足,实时审计系统不健全等问题。通常情况下,只是一台计算机作为一个审计信息平台,不能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造成在线审计很难得到实现。由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和开发相关软件的投入资金不足,企业在开发符合实际工作的审计软件方面也遇到了难题。不少企业硬件配置精良,却没有合适的软件资源可用,使设备形同虚设。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提高相关人员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
内部审计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通过报纸,专业杂志,各种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内部审计人员应意识到,如果不利用内部审计信息化,不将计算机与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就会失去审计资格。审计信息化在于领导,如果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将信息化工作放在首位,充分了解目标和信息技术概念和内部审计方法的含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素质,重视对来自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层面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要从战略规划的层面上高度重视信息化内部审计建设,采取有力的措施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解决。提倡灵活应用基本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信息技术审计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于信息技术引入审计走高科技,以提高效率和促进建设和发展的内部审计信息。
2.注重内审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为了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加大信息技术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内部审计部门,各级内审部门也应与实际相结合,开展灵活培训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信息知识的审计水平,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培养一批掌握信息技术和管理审计,具有信息化思维能力的审计人才。首先,高校会计和审计专业应把审计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必修课程,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其次,后续教育要有保障,保证后续教育时间,加大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内容和力度。通过现有的在线审计监督平台,培训审计信息化人才,建设复合型骨干队伍,为审计信息化技术深化应用提供人才储备。
3.推进审计软件的开发和普及
要加强内部审计软件的研发力度,除了继续完善内部审计软件在信息处理、数据查询、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功能外,还要在内部审计软件的智能化方面有所创新,如数据分析、问题判断和内部控制弊端等。我们要把业务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结合起来,要开发和使用优秀的内部审计软件。在保证电子证据安全性的前提下,未来的计算机审计要向分析型方向发展,各级内审机构要建成各类审计数据分析平台,积极开发和完善内部审计软件,创新软件技术,通过软件的可视化、自动化、协作化等方式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使计算机辅助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三、结语
企业内部信息化范文3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内部审计也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采用现代化技术的审计工具,改变传统的审计作业手段,是审计工作适应信息化的迫切需求。原审计长李金华曾经指出“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能不能在这场革命中掌握主动权,直接关系今后审计事业的发展”。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既是实现内部审计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开展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管理审计的重要技术支撑。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信息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但局限于技术与经济实力,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较为缓慢,手工的内部审计仍然较为普遍。在审计实践中,许多审计人员还是绕过计算机系统,采用手工方法进行审计,因而难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也缺乏相应的培训,由传统内部审计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过渡还没完成,总体上还达不到审计信息化的要求,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仍需提高。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不仅是创新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提升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不发展信息化,内部审计就没有出路,就要被时代所无情淘汰。
三、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自身发展和参与竞争的需要,审计必须要从提高认识、不断创新、完善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等几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
1.提高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
要加强对审计信息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审计信息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时间还不长,无论是审计人员还是被审单位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不能盲从或过分依赖计算机,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审计中来
2.积极探索审计方法的创新
在审计工作中,仍如以往浪费大量时间手工翻阅纸质的账册、凭证难免使审计工作中的检查风险大大增加,审计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在本单位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和会计工作有效监控与评价,对本单位资金、资产及各种经营活动随时掌握。这样既可以使审计人员从繁重的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需要进行逻辑思维和定性分析的问题上,更可以凭借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审计范围,提取审计证据。审计部门不仅要发挥计算机“计”的作用,更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审”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机审计的威力。
3.加强内审法规建设,严格规范审计行为
在我国内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依据的相关审计法规及准则主要有《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而我们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依据的法律法规只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2003年新出台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一些具体准则。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所以我们早日出台相关内审工作的法律法规,形成一套结合实际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使我们内审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
4.充分认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水平强的内审队伍。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如何,关键还在于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首先,我们必须从企业领导层面做起,我们的领导决策层要做好自身的学习,加强企业内审工作的重视力度和使用效果。真正的实现内审工作从被动的审计到人为主动审计的关键转变,企业领导的重视将决定企业内审人员在公司工作中的地位。其次,企业应加强内审机构队伍的的建设,在企业内部我们要建立起强有力的并且独立性强的内审部门,直接对公司领导负责,并且对公司领导汇报工作,提高企业内审部门的地位,为内审信息化提供依据。再次,加强对内审人员的业务培养和业绩考核,在新的发展形式面前,内审人员一方面要精通财务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懂得一定的管理技能,对本企业所在的行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通过业务培训可以不断提高相关内审人员的自身素质,更有利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5.抓住时代的脉搏、不断发展,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化手段,加快内审信息化坚实,全面发挥内审的工作职能。
企业内部信息化范文4
摘要:本文首先对研究意义进行概述,接着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及概念做出解析,并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企业内部控制所带来的影响做出阐述,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
一、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之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和改变,会计工作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会计造假事件每年都层出不穷,会计信息质量、会计队伍建设现状并不容乐观。可以看到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在会计内部控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由于缺乏充足的理论知识指导,使得努力收效甚微。因此,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是顺应了时展,能够为我国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提供理论指导。
2.现实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会计部门作用巨大。一方面,对企业外部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象流量等信息,企业外部投资者及债权人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评估,进而决定投资。另一方面,财务会计还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层、领导层提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能够更好地确保资金安全、规避经营风险、改善企业管理等。而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传统工作方式难免会受到冲击。因此,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有助于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更好的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概述
1.会计信息化之定义
会计信息化通常是指,将会计信息当做管理信息资源来使用,通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其他通信为主的信息化技术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传输、应用及储存,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社会经济体制运转提供足够且及时信息的目的。
2.会计信息化之特征
第一,会计信息化具有全面化。会计信息化的全面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其中从范围这一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既包括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又包括政府对会计的管理等其他所有会计领域,比传统的会计系统更加全面;从功能这一角度来看,会计信息化不仅能够实现会计核算功能,而且还可进行会计预测、决策、监督等多项功能,并且可借助信息化管理原理及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流程进行重新整理。第二,会计信息化具有开放化。会计信息化的开放性特征是基于其对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具体而言时在运用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其他现代化信息技术之后,提升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作业。从而使得较多的数据能够借助互谅网直接从企业内外部进行搜集,并且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也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借助互联网获得数据和信息,呈现一种日益开放的趋势。第三,会计信息化具有智能化。与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更多的是将人和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等其他信息化应用系统结合起来开展工作。正因为如此,会计信息化能够完成多方面的工作,例如会计核算、控制、管理等。虽然其具有较强的智能化,但是仍然需要管理人员参与整个过程,才能够实现其智能化。第四,会计信息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会计信息化多元化的特点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例如在信息收集方面,其能够通过对企业内外部部门信息结构进行转换、对货币形态信息实现接收等方式,来拓宽信息收集的通道,实现信息收集多元化。其次,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它能够根据既定的周期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也可以即刻生成所需财务信息,这就是时间上的多元化。
三、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
1.会计信息化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带来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可以简称为内控环境,主要是对建立并且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具有较大影响的各种要素总称。内部控制环境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其中,内控环境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企业的治理机制、管理层理念、管理层授权、员工诚信与工作能力等。在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之后,会对企业会计核算环境带来变化,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相比较,而此时的内部控制范围、控制程度都会加大。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往往将控制范围限制在企业内部,但是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控制范围还包括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掌控、会计信息数据编码的掌控等。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的企业界限将会慢慢消失,企业内部控制范围也不仅仅囿于企业内部,而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实现多个企业之间信息系统共享。
2.会计信息化会对企业风险评估带来影响
其一,会增大企业风险评估的范围。这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部门需要一批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互联网技术等人员,这就会增加会计部门人员组成。而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全部责任都集中在了数据处理系统中。这样一来,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就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浏览、拷贝、删除甚至是篡改,并且做到不留痕迹。其二,会增大企业员工的道德风险。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使得企业内部人员、外部人员均可对会计数据进行访问,即使是没有授权的人员也可以通过篡改的方式进行,而企业内部人员可能产生泄密、破坏的行为,加大了企业员工的道德风险。
3.会计信息化会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带来影响第一,会使得企业业务流程有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会计信息化系统采用的是流程化管理模式,一改传统只能部分分割管理,真正实现了企业资源统一管理与共享。让企业组织机构从过去的金字塔式样向平行式转变,使企业管理层、领导层能够更好的与基层员工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第二,能够对企业控制技术进行改进。会计信息化需要十分规范的授权责任体系确保其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每一个员工对系统的操作权限、信息查看及使用权限都会被严格控制。并且进行会计信息化之后,能够对信息进行批量化的筛选,实现控制技术自动化。
四、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1.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整体优化
第一,对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在关系加以调整。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网络技术的使用使得信息传递与信息处理之间的阻隔得以打破,出现了更多的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则相应的减少,过去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渐渐趋于平行。实际上,在这些表现后面隐藏的是对企业人员与职能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应当重新审视每一位职工与其职位的关系,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每一位职员都可能成为网络控制中的一个节点,内部控制已经从过去的命令式向协调式转变。第二,加强企业职员素质控制与培训。首先,应当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管理与控制,要严格把握好职员聘用这一环节,尤其是对财务人员而言。在进行聘用、任免时,要充分考虑岗位特征、人员配备,对于职员的聘用应当从其品德、才能、绩效、经验等多方面综合考察,还可以采用定期轮岗制度,避免财务人员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
再者,企业管理层应当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应当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财务会计岗位培训,真正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尤其需要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以重视,在信息环境下,企业会计人员不仅仅需要会计技能,而且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机会,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提升会计人员操作技能。
2.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首先,企业应在充分运用信息资源的前提下,对自身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企业风险评估不仅是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而且还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尤其是在当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已经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影响。管理层应当重视风险评估工作,从环境因素、风险形成原因着手,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极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其次,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对风险进行控制。企业需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瞄准时机,把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供求状态、客户信息等与内部风险控制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借助计算机多维建模技术,对风险进行模拟、分析,及时规避,做好决策。
3.强化对会计信息系统监督体系,实现定期评估制度
对会计信息系统事前审计是一项十分有必要进行的工作,通过事前审计能够在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发现问题,检查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否还存在漏洞,是否与法律法规有相冲突的地方,是否可以真实的反映审计情况,是否可以流畅的运行系统;系统处理过后的数据是否具有真实性与正确性,避免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现问题,降低舞弊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进行定期评估、审计也是必须开展的工作。这可以看做是事中控制,一般是采取调查的方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测试,看是否能够找到其中薄弱环节,并提出一些强化措施,使使用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最后,还应当对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以此检验其信息的真实性,如果发现误差要及时进行改正,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五、结语
总之,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当前的新形势,重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努力提升企业员工专业知识、道德素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蔡云峰.erp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08.
企业内部信息化范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优化
一、相关基本概念
1.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作为管理信息资源的会计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领域方面的信息技术把会计信息进行取得、处理、传递、储存等应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维护其会计信息的完整和安全,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及时协调市场经济行为和控制市场活动,利用企业权责分散而产生的相互联系却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其日渐具体化的拥有控制职能的程序、措施、方法,对此予以系统和规范化,使其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会计体系。
二、企业内部控制在会计信息化影响下的促进作用
与传统的手工记账相比,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执行,大部分的数据是依靠网络直接采集的,并与相关外部系统相连接,促进了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发展,使绝大数业务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趋势,实现了跨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正是因此如此,企业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具有意义的影响力。
1.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1)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因为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已经实现企业共享会计信息和信息的及时收集与更新,所以企业管理者能够较为细致的了解基层工作的完成情况,企业财务经理对于信息决策的优势不复存在,财务管理逐渐扁平化。
(2)对于企业有关风险评估的影响
①加大了风险评估范围。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全部责任都高度集中于数据处理系统。所有的信息都以磁性介质存储于电脑之中,假如没有适度的控制机制,使用者就可以随意的浏览、复制、删除、篡改却不会留下任何迹象。这样企业就会处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新风险中,加大了企业风险评估范围。
②加大了员工道德风险程度。会计信息化缩小了凭证之间相互的可证明性和制约性,使传统手工环境下具有的优势(相互制约等措施)失去了原有作用,极大的加剧了内部控制的难度,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变得非常重要,增加了会计人员的道德风险。
(3)对监督的影响
监督是评估内控系统在一定时期内运行质量的过程。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可使一部分的监督过程自动完成,并实现实时监督;另一方面单纯的签字、盖章不再是授权的唯一方式,授权中的交易授权可以由计算机自动程序完成,这就模糊了授权的过程,失效控制往往在发生之后才被发现,极大的加剧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2.对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
(1)对内部控制活动的促进
①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流程化的管理是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主要管理方式,完成了企业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模式,使企业各部门间更全面、及时、准确地实现信息沟通。
②改进控制技术。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授权责任体系是指能够行筛选,沟通量化信息,是组织运营制定遵寻的标准,并实现控制部分活动的自动化。
(2)对信息与沟通的促进
沟通的基础是信息,会计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不仅使企业个部门与财务得到良好的沟通,而且为股东、客户、供应商等外部群体提供一个稳定的沟通渠道。
三、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路径
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应用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发送与接收,达到内外数据共享,为其他相关的部门、行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这是网络带来的最大优势。为了与企业信息化相结合,企业应该建立一套适用于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新环境下的企业行为。企业决策层要有效地管理经营企业,必须建立新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将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进而有效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1.重塑控制结构,强化企业文化氛围
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更改了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传统的控制结构是对物质资源维稳且对其有效利用;而新的经济市场环境则要求控制结构是要以信息化专业知识为基础,就是说,从只关心企业自身利益进步到关心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从追求效率、整合资源、经济性发展到协作创新、挖掘潜力,重新塑造竞争优势。会计信息化的改革使会计信息共享模式成为现今内部控制构建的基础平台。
员工在企业中不仅是内部控制的主体还是内部控制的客体,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设置都是以人为中心设立和实施的,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益。通过强化企业文化氛围,使内部控制的理念扎根在企业员工内心深处,逐渐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和坚定信念。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规范企业的员工行为和生产经营活动,让无形的文化氛围形成的理念固定企业有形的内部控制。
2.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会计信息化在给企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企业在开放的网络中暴露出更多的财务风险,会计信息化加大了企业评估财务风险的程度,导致企业不仅要维建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还要结合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特点,建立优于传统的、极具当代市场经济特点的会计信息化风险管理机制。
严格的控制风险,做好防范应对措施。企业与信息化系统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信息化风险出现时,如果企业没有做到有效控制,信息化出现了系统故障,从而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为之也付出了代价和损失。因此,信息化后企业应当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制定缩小风险的预防方案,方案的方式方法可以多样化,有必要也可以加大投资来处理,从而降低会计信息化系统出现错误带给企业的影响和损失。
3.健全内部审计,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势必会衍生新兴的管理监督技术和体系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对于当代审计的需求。在会计信息化模式中审计工作不仅要延伸到企业内部的系统更要延伸到外部网络系统。审计将从现场的定期审计进化到网络在线的实时审计,就是说通过连续的实时抽取证据进行审计;其工作重点应该着重于检验企业内部形成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真实性。
内部审计不仅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的合理性,同样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减少会计信息化处理过程中的无形化、程序化、集中化和自动化,差错所体现的重复性和连锁性,企业须提高会计各人员的文化素质,强化企业的内部稽核与审计,定期测试和检查企业信息系统的工作情况,根据平日检查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分析处理确保系统的安全、准确、高效运行。
社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及社会群体等组建了企业中会计信息化的外部监督系统。实行会计信息化是对传统会计的运作流程和工作范围的巨大颠覆,大量信息直接由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生成。为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完善新型的外部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及社会群众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监督,还原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面貌。因此要想建立健全信息一体化,有效的外部监督体系是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长久不衰的必备条件。
总而言之,实行会计信息化不仅是市场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管理者拓展企业的必经之路。目前,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此环境下,企业只有在会计信息化角度上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优化,才能长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素娟.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企业内部信息化范文6
1地方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近些年的持续发展中,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而起主要的载体是SG186工程的顺利建设以及SG-ERP软件的广泛运用。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充当着经营管理方面的监督作用,而目前我国地方供电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发展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审计环境变得多元化、审计对象更为复杂、审计难度持续加大。这些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在审计项目内容时,除了要运用一般的审计查证手段之外,还需要用到专门的审计体系,实行标准化的信息系统以便于审计,强化各项业务数据处理,有效提高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总结起来,我国地方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现状[2]。
1.1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发展不平衡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国家电网已经在各个省市建立起公司枢纽,其范围覆盖着下面的地级分公司、县级分公司甚至是各个营业窗口终端,各项业务不断实现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出现,资源、信息可以更好地共享。供电企业中的ERP审计体系、管控审计体系、审计综合管理体系都发展的非常成熟,推广过程也很成功。然而,因为各地在技术水平、人员配备、业务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审计信息化运用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各个地方供电企业之间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运用深度都有着很突出的不平衡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省级公司系统推广范围不统一,例如管控业务审计体系只有一些试点省级公司内部才有推广应用,而在很多省市都没有实施;第二,一些地级供电企业已经根据推广运用的相关要求,全面推广运用了ERP审计体系,然而在很多其他地级供电企业中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没有得到运用;第三,各专业模块运用间存在着不平衡性,ERP审计体系财务模块运用水平很高,但是像物资、资产设备这些模块则几乎没有得到运用。
1.2审计信息化软件虽然得以普及,但利用率却不高
现在,以ERP审计体系、审计综合管理体系为基础的审计信息化得到了广泛运用,这也促使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得到蓬勃发展。然而由于ERP审计体系自身功能开发且缺、可操作性不高,同时它和地方供电企业的财务、物资、工程以及人力资源体系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信息交流不畅,因此使得有些信息不能共享,这就极大地降低了ERP系统的推广运用程度,同时审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另外,地方供电企业由于受到固有的陈旧思维束缚,在审计信息化方面知识学习以及审计信息化运用上都不够积极主动,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没有把审计信息化真正落到实处,这样就会极大地降低审计信息化的利用率。
1.3计算机审计技术水平有待于持续提高
由于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存储技术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企业审计工作人员能够运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将所需要审计的数据文件导入到审计信息系统中,从而最终就可以把被审计的数据传输到审计业务系统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可以熟练地运用相应的数据收集、数据转化以及信息传递技术,而且还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总结出审计中的疑难点。现在,有很多地方供电企业中的审计工作人员因为自身的计算机审计水平不高,同时又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工作中无法熟练操作相应流程,不能有效降新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审计中,因此导致地方供电企业内部的审计信息化工作步履维艰,审计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地方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改进对策
在地方供电企业中推广审计信息化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相关技术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当地方供电企业可以便捷、高效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运用,才可以使得审计信息化工作真正在地方供电企业内部展开并为企业的内部审计所服务。
2.1客观公正评估现在的工作成果,并进行优化与改进
尽管国家电网公司在审计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和真正的实用化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会严重干扰到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而要想让审计信息化得以有效推广并运用,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于当前的审计信息化体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当地方供电企业运用动态更新、及时调整的评估手段,并按照审计目标与方案的要求,对于信息体系具体内容加以评估,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更新时,才可以找到其中的不足并进行升级优化,从而提高审计信息化的水平,使得地方供电企业在内部审计中有着更高的审计效率,控制审计成本。评估内容主要有数据的收集、检查、抽样统计、分析对比、测试等各项工作,按照数据、结论差异进行合适的评估。
2.2提高计算机审计技术水平
因为信息体系具有广泛性与多样性,而且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地方供电企业的计算机审计工作出现了很多技术方面的障碍。在进行一项新的审计工作时,经常会遇到那些没有纳入到审计体系中的管理业务或者是陌生的系统,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经验技术、知识体系是无法适用的,有着技术方面的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客观公正地评估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对于非常规数据的采集方式进行研究,使得审计系统和企业财务状况、物资、人力资源、资产等内容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数据处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起仿真环境,使得ERP审计软件应用真正得以普及。确立一些大型的审计项目,选择具有良好推广基础的基层单位进行具体应用、现场模拟等程序,展示出应用效果,提升操作水平与技术水平,真正得到一批具有高质量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使得审计工作具有启发性、新颖性以及实用性,有助于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2.3为审计信息化工作提供出更高层次的推广与培训平台
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加快在网络化。信息化环境下运行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开发,加强对于地方供电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与技能操作,提升其计算机运用意识,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既具有高水平审计能力又具有软件开发经验的审计工作人员。此外还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计算机培训、考核制度,撰写计算机审计方面的经验、案例等,将成功的审计项目经验推广到所有的同类型的项目中去。开展一系列计算机审计方面的竞赛活动,通过激励措施来推动地方供电企业的审计信息化发展。最后地方供电企业的审计人员要有良好的信息系统辅助审计意识,具有创新理念,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推动信息系统辅助审计项目工作的发展。
2.4促使事后审计向事前预防以及事中监督转变
根据信息化发展要求以及审计工作内部特点,要很好地发挥审计优势,推动审计信息化发展,改善审计计算与审计方法,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审计远程操控、自动示警,促使地方供电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朝着事前预防以及事中监督方面发展。
3结论
本文主要对于地方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从而为地方供电企业实现审计信息化打下了一定基础,便于地方供电企业将信息化技术与审计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更好的发展。审计信息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地方供电企业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其审计培训工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科学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作者:丁炜 吴向红 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