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范文1
关键词:城镇化 制度变迁 创新主体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09-02
一、延安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商品经济活动的发展)的产物。城镇化现象是与地区经济发达水平相联系的,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变化过程,也是一个被国家或地区不断获得“城市特征”的过程[1]。
(一)城镇人口与密度
全市辖1区12县,市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除延安中心城市外,有县城12个,建制镇82个,集镇81个,3 396个村委会,10 137个自然村。全市平均每227平方公里有一个小城镇,城镇密度为22.1个/万平方公里,若含集镇可达到44个/万平方公里。全市除少量以石油、煤炭、化工、旅游为主的工矿型与服务型小城镇外,其余都是综合商贸型小城镇。近年来延安市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2006年城镇人口75.7万,城镇化水平达35.2%。2009年全市总人口215.18万,人口密度为58.1人/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3.72万,城镇化水平达到38.8%,虽然城镇化水平步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城市规模相对弱小。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
“1978年延安GDP仅为3 144亿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九位(仅高于铜川市);人均GDP仅为23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3元。到2007年,延安GDP达594 103亿元,在全省位居第四位,比1978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 019%;人均GDP达27 92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3 571元,位居全省第一。延安经济的增速虽较快,而其人均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2]2009年,北京、上海的人均GDP分别是延安人均GDP的2.05倍和2.36倍,北京、上海以及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延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1倍、2.89倍和1.21倍,北京、上海以及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延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倍、1.9倍和1.13倍。
(三)城镇基础设施
全市城镇人均道路面积4.07m2/人,中心市区4.65m2/人,低于国家规范标准(7~15m2/人);人均每日生活用水90.3升,中心市区125升,也低于国家的规范标准人均350~700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4.37标台,中心市区9.49标台,每万人拥有出租车17.08辆,农村除公路沿线有班车外,其余地方几乎没有公交车,均低于国家规范要求。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99m2,中心市区5.5m2,也低于国家人均6m2 的要求。延安中心城区山体以上逐渐成为城市贫困人群的居住地,现有居民1万余户近4万人,山体及周边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滞后,道路泥泞,排污、排洪不畅,垃圾处理、公厕等公共设施严重不足。
二、延安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使用制度
延安土地面积辽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用地面积在迅速增加。据吴起县一位老乡介绍,自己原来的蔬菜地去年全都被征用了,用于建设省道303线的过境路,其实省道“303”线早已修好了,不知什么原因要改道从他们的土地上经过。这次征用土地补偿安置办法采用的是货币补偿即土地的补偿费及安置补助费每亩按照67 860元一次性补偿,并结合留地安置政策给被征地的现有农业人口每人预留“三产”地1.5分,并且每征一亩集体土地补助“三产”基础设施建设费43 140元。当地村民对地方政府单方指定的补偿安置办法存在不同的意见,村民认为这样的征地办法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小城镇用地的迅速增加,有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的则是长官意志的产物。前者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后者则造成对宝贵耕地的极大浪费,会滋生“土地腐败”的根苗。“地方政府在城镇建设中乱占地、多占地等无序行为的背后存在深刻的制度原因,即制度供给不足,制度需求得不到满足。”[3]
(二)现行户籍制度
“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格局。在一项制度或制度结构下,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个人之间就有一个利益关系的状况和力量状况的对比,当各自的利益所得和力量相对称时,则认为处于制度均衡状态,反之就认为处于制度不均衡状态。”政府推动的户籍改革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村民手中的土地。延安市于2010年出台的“一元化”户籍制度,并没有改善农民进城的顾虑,这类人群本可以在城区落户,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在于自己的土地很有可能就没有了,保不住“宅基地”是村民们最担心的问题。
(三)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
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变动容易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过高的制度费用会产生财政压力,多变的金融体制还可能造成寻租活动。城镇金融体制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其一,财事权的不对称。中央安排给地方的支出项目,要求地方配套的项目过多、过滥,使地方财政难以统筹安排,加剧了县财政的困难。其二,行政“链条”过长,县乡机构臃肿。其三,预算外收支管理混乱,没有配套的监督机制。制度变迁为寻租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预算体制的频繁变动,也无疑增加了寻租的可能性。石油企业是延安经济和财政的命脉,延安的每一元收入中就有八角六分来自石油企业相关资源型企业,延安财政被称为“石油财政”。每年石油企业的税收占到全市总税收的88%左右,上缴财政52.28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83%,石油企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市县区的财政由于硬性支出不断增加,只能将有限财力重点投放在城市的市政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镇村一级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仅仅是吃饭财政,无力参与和实施公益事业建设。城镇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体制不灵活,成为制约建设快速发展的“瓶颈”。政府用于投资基础建设的专项资金数目小,量有限,大多数都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难投放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上去。银行并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银行借贷对象主要是资源型的大企业,而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却很糟糕,主要依靠民间借贷和亲朋借款,在招商引资方面更难有多余的资金可供使用。
三、以制度创新推动延安的城镇化进程
(一)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
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即要实现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自由流转,禁止将土地与户籍捆绑在一起。提供多样化的用地方式,突破原有利用规划机制和土地用途管制机制的计划式经济政策。允许分属不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进行置换,促进建设用地向城镇集中和土地整理。中期即形成土地流转的有幸交易市场,依靠经济机制让供需对接,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远期即发行土地证券,让土地价值量自由流通转让。建立贯穿城乡的土地交易市场,适时推出土地证券化。
(二)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
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要禁止土地换户籍,即不再将土地与城市户籍捆绑运作。改革的关键是户改后,二元结构要改变,仅户口改成“一元”并没有实际意义,最重要的是有一列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如农产品购销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等。改革的核心是恢复公民居住和迁徙自由的权利问题。
(三)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相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4]制度创新是制度变迁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没有制度创新的出现,制度变迁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演进。而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制度变迁的主体才会推进制度创新。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不仅要以中央制定的政策为前提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以市县镇的实际情况为改革依据。对财政体制的改革,应合理调整财权和事权,将责任具体化。“遵循‘谁出政策谁拿钱’的原则,调整县乡在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公益事业、卫生医疗体系建设以及科技、义务教育和扶贫开发等经济性事物方面的事权责任和承担份额。” [5] 可以将区域内经济发达县的财力集中起来,向困难县转移,建立“流动性”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县区内的差距。如:延安市的北六县(安塞、志丹、吴起、子长、延川,延长)要比南六县(甘泉、富县、黄陵、洛川、黄龙,宜川)经济要好的多,城镇化的速度也快于南六县,可以采取建立北六县的县级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统筹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对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即投融资主体(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企业自身要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完善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延安市的融资市场是典型的买房垄断市场,企业对金融机构的选择余地较少甚至没有。所以,政府应改变只扶持石油企业的老观念,加大构建风险投资市场环境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蒙睿,刘嘉伟,李松志.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与城镇化之关系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1):68.
[2]刘佳勇,马莉.延安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延安大学学报,2009,(4):63.
[3]孔祥智.制度创新与中国农村城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68-292.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范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理论;应用;分析
1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依据研究对象来对现代西方经济学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划分为研究经济资源最佳配置的微观经济学以及研究经济资源最佳使用的宏观经济学,两个重要分支型学科,宏观经济学一般情况下是会将整体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因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角度是整体经济运行,因此其所研究的领域当中包含的是,长期经济稳定以及持续增长问题,短期经济波动问题、就业问题以及通货膨胀问题等,比方说贸易问题、国际收支问题以及汇率问题,因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有关于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以及银行信贷总额等国民经济领域当中发生比较大变动的法则,宏观经济理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可以让各项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具体措施是政府在对行政、经济以及法律措施加以一定程度应用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财政、货币以及产业等宏观经济政策,来让整体国民经济运行得到优化调整。
2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对象
经济学的产生,是为了让人类自身需求无限性和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所面对的两个问题较为严重:第一,人类的需求及欲望具有无限性。第二,资源具有一定稀缺性。不断发生变化的欲望和需求重要程度不同,相对来说稀缺性比较强的资源也有被选择的特征,经济学研究的并不是资源稀缺性问题的形成原因,而是在资源稀缺性问题的影响下,出现的资源选择及配置问题,极为有效的资源应当得到正确的应用以及有效的配置,以便于可以让人类社会需求得到满足,所以经济学应当站在资源稀缺性的角度上,研究怎样才可以让稀缺性比较强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在此情况下就将经济学划分为资源配置以及资源应用两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分别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将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当成是前提条件,致力于研究现有的资源为何难以得到充分的应用,并逐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找寻出来可以让资源得到充分应用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应当让三个问题得到解决:第一,充分就业这个问题,因此资源是否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产量是否可以达到最大数值,怎样才可以让资源闲置以及浪费问题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劳动力是否充分。第二,通货领域中的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问题,货币实际购买能力发生的变动,会对资源的配置以及应用造成一定影响。第三,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增长因素之间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是经济资源投入量以及生产率,也就是让经济资源得到动态合理的配置以及应用,以便于可以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及合理性做出保证,逐步在国民经济领域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在此情况下,宏观经济学自然应当将国民经济当成是研究对象,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将决定国民收入的问题作为中心问题进行研究,也应当在整个经济运行流程当中涉及的各个经济变量进行研究分析,具体一些来说,就是针对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以及投资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也应当针对经济资源应用问题衍生出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提出可行性比较强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国民经济稳定性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证,这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以及任务。
3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逐渐进入到中国社会,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在这期间,经过了否定批判、部分吸收以及借鉴应用等适应阶段,之所以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十分曲折。第一,以前,中国经济将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思想以及理论基础,现代西方经济学作为一个“后进者”,如果想要在整个经济学领域当中得到认识与接受,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第二,以前,中国施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西方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强,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崭新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之后,虽然逐渐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变,但是经济转型需要一定适应时间。第三,从本质的角度上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其实具有双重性质,既具备宣传资产阶级意识的形态性,又具有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总结性。针对宏观经济学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这一特征,应当秉承的是否定态度;另外,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领域当中有一定共同点,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做出的总结,可以将经济社会客观存在这一个现实呈现在人们眼前,逐渐演变为应当吸收和借鉴的内容。当然在对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进行借鉴的时候,不应当完全照搬,应学习并消化有效性比较强的部分,争取可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样才可以让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得到适当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从市场经济运行性质的角度上分析问题,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其实都是针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通过施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来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均衡性做出保证,与此同时让经济结构逐渐得到优化调整,除去上文中所说的这些作用之外,也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性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证,逐步推动经济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新云.宏观经济预测理论及其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
[2]黄如祺.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范文3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比较分析
一、方法论上的不同
马克思的制度经济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的。首先,马克思想要回答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也为了提供一条回答问题的有效途径,与当时的主流经济学一样,马克思采用的是抽象分析法,坚持的是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相统一的方法。他把人既看作一个自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发展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既阐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变迁,揭示了制度的动态性、历史性及其演变规律,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分析了微观层次的制度,又分析了宏观层次的制度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却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归纳法、进化论和历史唯心主义。他们对制度的分析所坚持的是个体主义方法。在新制度经济学者看来,制度只有形式上的演进,没有质的飞跃,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无什么规律可寻。他们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对制度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这使得他们不能对各种制度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揭示,找不到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找到制度替代、创新和变迁的根本原因,即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新制度经济学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产权、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与市场交易的联系,意识到价值、价格等经济范畴所具有的制度涵义。但是,他们还没有做到用一整套经济范畴(即便是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范畴)来综合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产权关系及政治、文化关系,从而妨碍了他们更为理论化地把握制度变迁与市场经济演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
马克思制度经济学是以剖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为直接目的的。在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制度的本质特征逐渐形成。但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借助商品经济形式运行,特别是剥削性质又掩盖在商品经济的平等交换的面纱之下。马克思制度经济学就要通过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手段,一层层地把面纱揭去,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来面目。因此马克思的制度经济学又是批判性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学。在整个马克思的经济学中,经济制度研究是核心,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从属于制度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市场运行是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的,不是为了解答被西方经济学视为核心问题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等。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虽然在不同角度和层面上都曾经研究或涉及到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只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和制度本质又如何表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而并不是以解决这些问题本身为直接目的。这是由马克思经济学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与马克思不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并非直接以资本主义的制度研究为对象,以建构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为目的。它是在运用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去解释现实经济运行发生矛盾,而这些矛盾的解决不得不关涉到诸如产权等制度问题时,才不得不关注制度研究。这就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始终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去研究制度,研究的是经济运行中的制度问题,因此其使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研究角度,都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直接相关联。
由此可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与以新古典主义为代表的市场经济运行理论是没有截然界线的,仍是在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在改变其前提约束条件下,对其理论的重新考察。正因为新制度经济学不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学为直接目的,就使其理论难以达到马克思制度经济学所具有的完整性、体系性和逻辑严密性。也正因为新制度经济学是在肯定资本主义产权私有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其理论目的是为现存的经济运行过程提供制度说明,因此其经济制度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肯定辩护式的,而非批判的。
三、前提假设的不同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范文4
1循环经济学的内涵
目前普遍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因此,并没有把循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宄。例如,诸大建认为,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人们忽略了生态环境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平衡,过分强调扩大生产来创造更多的福利;而循环经济则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和谐,着眼点在于如何通过对有限资源和能量的高效利用,如何通过减少废弃物来获得更多的人类福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奈民夫。那顺、梁继业和邢恩德认为“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排泄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门学科称为“循环经济学。徐大伟和王子彦通过梳理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贡献,指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应该是兼具微观、宏观和宇观思想的、以‘生态一经济一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矛盾及其运动和发展规律为研宄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其文章认为“循环经济学”这一名词是由吴季松提出的。而吴季松认为“系统论与生态学是循环经济学的两大支撑”,“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要像生态系统中一样,建立起经济系统中的循环组分;与生态经济学同一理念,但研宄及措施更为具体”。
从已有的有关循环经济的文献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学的研宄对象就是循环经济。而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义也存在不同的见解,目前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的探讨可以归纳为三类观点:第一类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定义循环经济,主张人类的经济活动要遵从自然生态规律,维持生态平衡;第二类是从生产的技术范式角度定义循环经济,主张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使生产过程的技术范式从“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转向“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第三类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不管从何种角度来定义循环经济,都承认“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三项基本原则,也是循环经济论点的最为显著的内容。循环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根本在于“循环”: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转的线性经济系统,而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一个闭路循环系统。因此,不妨将循环经济学定义为以“自然—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系统为支撑,研宄在既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生态阈值综合约束下,以缓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为目标,运用经济学方法研宄物质流、能源流的运行机理、方式、技术、效率、机制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1循环经济学是以“自然一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视角为研宄的切入点
当前的经济学研宄对象业已从经济系统本身的一元思维拓展到“自然一人类社会”二元思维,但是,“21世纪的主要矛盾由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力带来的经济增长)变为需要大幅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单位自然资本带来的经济发展)”。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更需要通过在区域系统运行的不同产业之间、同一行业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与能源交换。因此,循环经济学中的空间概念,将跨越生态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以及各个产业内部系统和产业系统之间,以及社会一经济系统,而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内寻求物质流、能源流配置效用的最大化。
1.2循环经济学是深层生态学的应用与发展
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认为两者是性质截然不同的生态思想,这种本质上有别的观念反映在当代生态运动的具体行动中便有了完全不同的现实主张。例如,在解决污染问题上,浅层生态学通常的做法是,用技术净化空气和水,缓和污染程度;或用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许可范围内;或干脆把污染工业完全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与此截然相反,深层生态学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评价污染,关注的是每个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方面R。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学不是一个解决局部或部分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经济科学,而且从更深层次的问题揭示、更大范围的系统设计、更为有效和长久的解决措施方面,来提升“自然一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系统的运行效率。
1.3循环经济学的研宄目标是着重借鉴经济机制与杠杆,合理组织资源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与保护
其中也要考虑这一过程中的经济成本。例如,仅仅从资源循环利用来看,循环利用的次数越多越好。但是,如果考虑到每一次循环,都需要添加额外的能源与物质,比如附加的机器、运输的基础设施等,则就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生产流程、工艺或资源、环境、生态条件下这一循环利用的程度。
1.4循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应用经济学
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目前一些分析十分注重将技术经济的分析应用到循环经济研宄的具体领域。当然,循环经济学的研宄并不限于技术层面、自然系统层面,而要寻求有利于形成循环型经济模式的社会经济制度。
2循环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异同
循环经济学的研宄是以“自然一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系统为支撑的,而自然系统又是由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及自然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这四者之间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还是同一自然界的不同表象,从而又是相互区别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性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可再生性和资源禀赋,由于资源贸易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的区域约束性相对减弱;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主要在于环境容量;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灾害发生的风险程度;自然生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主要表现在生态阈值。由此可见,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性和影响途径是不一样的。
依据自然界及其组成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自影响,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学科体系。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以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研宄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资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经济学则是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研宄人类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经济学则是以生态阈值为基础,研宄人类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学科。
当然,如果从大资源、大环境、大生态的概念出发,则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又是重叠和交叉的。例如从大资源的角度出发,则不仅研宄自然资源,还研宄社会资源,当前一些资源经济学的研宄内容就是这样的。除此以外,还可以将自然环境理解为环境资源,将自然生态理解为生态资源,从而扩大了资源经济学研宄的范畴。还有即是从大环境的角度,将资源、生态纳入环境系统,并将其作为环境经济学的研宄内容;也有的将资源、环境纳入生态系统范畴,并从大生态的角度来研宄生态经济学。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之间所存在的本质区别。
对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划分可以看出,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可以涉及到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的相互内容,因此,需要综合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三门学科的内容来加以分析与研究,这就需要产生一门新的学科。这门新的学科就是循环经济学,其从资源集约利用、环境污染最小化以及生态循环利用三个角度来实现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的统一。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学是一门有别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新兴的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全面、系统地描述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演变过程与规律的,一旦形成为成熟的学科体系,其将高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反过来还可以引导这三门学科的发展。
3循环经济学研宄视角的比较与发展趋向从当前我国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来看,其研究视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3.1技术流程分析
这主要是从事技术科学的学者,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思路引入到生产流程,并通过对生产流程过程中资源投入、循环利用及污染排放的分析,提出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工程流程或技术建议。例如,有学者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依据,按照物质守恒定律,针对产品中所含的某一元素或某一稳定混合物,研究其基本规律。图2表示产品产量变化情况下,资源效率与循环率之间的关系,该图表明,提高循环率是提高资源效率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产品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或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资源效率有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在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循环率对于资源效率的增长要小得多[10。从这一研究可以看出,资源效率与循环率之间的关系Fig.2Therelationbetweenresourceefficiencyandrecyclingrate资源利用效率与循环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完整的或真正经济学上的效率;对于产量持续增长情况下循环利用效率对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要小,这也是一个假设,有可能在资源环境价格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即便扩大产量,其生产者也是注重资源集约利用,从而改进生产流程,促进循环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而且,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里还需要考虑不断增长方式的成本与效益,如引入新的生产流程与工艺以提高循环利用效率所需要的投入及预期产出。对于企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要对比分析采取循环技术和新能源的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从而确定循环技术的可行性。
3.2深层生态分析
这主要表现在区域循环系统(如循环农业、循环工业等)的构建方面。例如,在生态工业园中有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进人大循环的,因此还应建立把使用后的产品进行回收、加工和处理的企业。这样,在生态工业园中,既有中、小循环,又有大循环,如图3所示,在a、b、c、d、e、f阶段,企业A',B',C'分别承担企业A,BC的产品使用报废后的回收、加工和处理。然而,按照深生态学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实现收益分享、共同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存在资源链断裂而带来的市场风险问题,因此,还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建立收益分享机制的同时,构筑风险分担机制,从而建立更为可靠、稳固的循环经济共同体。
3.3模式分析
目前,很多研究都是在从企业、区域、社会层面分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且结合各地实践提出具有更为具体的模式内容。例如,有研究结合江苏省发展实践提出了七种模式:工业生态整合模式、清洁生产模式、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联结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可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商业化回收模式[11。同时,各地还在积极探索模式推广,以不断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当时,总体看来,对于模式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还有待増强,尤其是实行循环经济的时期相对较短,还难以分析模式推行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循环经济实施效果。
此外,还有研究从战略、立法、规划、政策建议等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践分析与总结。就总体而言,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运行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尚不多见,由此可见,循环经济还处于定性探讨与实践探索阶段,可以说,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业己走在了循环经济学理论探索的前面。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范文5
[关键词]一般均衡;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55-02
18世纪70年代的工业革命之后,在市场的指导下全球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类物质文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吹捧一直就是主流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萨缪尔森在他编写的那本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上这样写道:“现代经济学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理解亚当•斯密的论点(指“看不见的手”原理―引者)的准确含义。”尤其是在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第一次提出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自此,一般均衡状态成为经济学领域里理想的模式,在静态均衡状态时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安排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是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并建立以此为标准的规范经济学分析方法,在此方法下有效地评价现实社会各类经济现象的效率问题。并且在判断一种经济制度安排时,着重考虑的是它是否内生的趋向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在理论上能够证明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经济运行有一般均衡的趋势,那么就接受这种制度安排。
1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怀疑观点
15世纪前后,欧洲随着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经济思想界普遍产生了重商主义观点。由于重商主义的研究视野集中在流通领域,论证财富的产生只能在流通领域,在这样的观点下自然而然是支持政府干涉经济的运行,在国际上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而在国内支持出口品的过大投资及生产。近代经济科学是在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时候开始的。这种经济视角的改变,所带来的观点同以往的重商主义是完全相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它坚信市场经济完美的运行机制的逻辑终点便是政府的自由放任,无为而治。
然而就在同时期,有学者对这种制度是否能解决社会的长远发展问题提出了质疑,马尔萨斯对人口数量增长的关注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并消极地看待发展前景。首先他从人性的两个公理出发,得出了人口数量几何增长的结论。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投入到土地上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会越来越低,进而导致粮食产量边际增量会越来越低,最终粮食的产量会到达最大值进而决定了人口的数量。在这样的逻辑推理下,所得到的结果绝非一般均衡状态那样令人向往和期待。贫穷和失业一如既往地存在着,未来不见得会比现在好,也许会比现在更加糟糕。
继马尔萨斯之后,对私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质疑声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是马克思。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盾对私有产权制度市场经济运行的后果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马克思首先是肯定资本主义的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他甚至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过去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还要多。但是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却是毫无顾忌的给予否定,认为这是一种“剥削”的制度。传统上认为马克思批评剥削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针对于当时童工的泛滥,劳工工资的低微,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但这不是主要的出发点,如果马克思真对此过多的关注的话,那么批评这一现象的最好做法是站立在社会学的角度,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上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对剥削的批评;二是站立在劳动价值说的基础上,若以此作为批评剥削行为的主要原因,那么它就不可能协调劳动分工存在的机制与它的合理性方面的关系,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资本存在的现实性与它在理论上发挥效用的非正义性之间的关系,因为历史上人类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路径是没有错的;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不协调性,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剥削”性质最终会导致生产的中断,社会的动乱,经济系统的崩溃。他认为这种制度安排是内生性的不稳定,经济危机每隔10年爆发一次就是最好的例证,进而否认一般均衡理想模型的标准性意义。在这点上不同,是马克思同以后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发生分歧最主要的地方。
2 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倾向
按照西方经济学者的说法,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等人在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前提下,以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价格的形成,进而解决资源的配置和报酬问题。他们建立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根据这一模式各类生产要素均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报酬,消费者也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从此以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就以这种先入为主的理想模式作为评价标准和分析的终点来认识现实的经济问题,以此来判断各类市场和政府及制度失灵现象并给出相应的对策。钱颖一教授在《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这样写道:“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钱教授在这里所谓的视角是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角度,实际上是经济假设前提。行为假设的初始给定是很重要的,在保持某一理论体系逻辑不变的前提下,仅仅由于行为假设的改变,该理论便可能面目全非。分析工具也就是逻辑演绎的具体形式,它可以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钱教授认为“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这三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参照系,钱教授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在于“它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未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会因为没有参照系而缺乏主线和深度。若前提所假设环境条件是符合经济效益所要求的,也就是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的,那么经济分析的结果是找出均衡解来,而均衡解所流露出来的含义很明显是经济行为主体之间是没有利润的,社会中是没有失业的。
同样,田国强教授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一文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①界定经济环境;②设定行为假设;③给出制度安排;④选择均衡结果;⑤进行评估比较。”在这五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中,最有启示意义的是均衡结果的选择和评估比较。什么样的均衡结果是我们所想要的取决于经济环境的界定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价值判断。田国强教授认为对均衡结果选择有决定性影响的评估标准有两个,一是帕累托最优或改进,因为它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对一个经济制度给出了资源是否被浪费的一个基本判断标准;另一个是激励相容,它评价的是自利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冲突程度,个人的行为是否在客观上为社会工作。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经济学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不管使用的是数学模型还是各种图像模型都有一种寻求稳定均衡的倾向。这些均衡形式在假定条件的协助下成功的避免了外部环境改变的影响,并且在理论分析上它代表的是资源合理状态。然而,人们在理解参照系的均衡状态时却忽视了一个很有启示的结论,那就是在这种均衡中各经济生产单位是没有利润的,社会上是没有失业的。失业与利润之间是否有着相互之间互为变量的关系?
3 现实经济运行机制与一般均衡模式
如同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厂商的经济行为时所给定假设那样,也就是企业的一切行为最终能从追求利润的动机中得到解释。尽管有的时候,这一假设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认为现实中人问题的存在会使得这一动机发生变异,但是没人能够提出更好的前提条件或者抽象说出更好的环境描述,因此接受这一假设有着合理的原因。没有一个企业或者行业能够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长期存在,利润的存在是企业长期性存在的基础。
我觉得很有必要说明为什么企业需要利润来支撑它的存在,企业的存在可以描述成为是一种产品的生产持续存在。从社会的角度看,这需要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存在着有购买能力的需求存在;另一个是这种产品能够在不大量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的情况下生产出来。很明显,利润主要是来支持后一个原因的。厂商理论在分析其原因时,通过不同的市场结构之间的比较,发现垄断因素是利润存在的原因。尽管产品之间的替代能减少垄断因素,但现在企业都普遍意识到,应该通过品牌而非产品来加强其垄断的因素。可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垄断因素不再存在,利润和失业也不再存在。这样的均衡暗示着我们什么呢?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将永远都无法达到这种状态,也就是我们无法到达完美状态时的和谐。那么我们现在的努力是一步一步的朝着和谐发展还是仅仅在维持稳定的发展,不确定因素是否能在根本上清除。
在农耕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中,经济行为的动机不管是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角度出发,都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非对利润的追求,有趣的是在这样的动机行为下失业现象是不存在的。尽管历史学家在阐述社会发展的原因时,将人口压力转变为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近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威胁文明从来不是人口过多,使得文明崩溃和消亡的,也不是内在的原因,而是外部的压力。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赞同,潜在GDP增长率的水平下,社会上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GDP增量中扣除折旧的那部分与自然失业率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4]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5]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范文6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消费金融;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101-02
1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却隐含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比如中国经济结构中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而忽略消费的作用。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问题尤为凸显。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创新,从经典的劳动经济学角度出发,对消费金融加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2劳动经济学简介
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生产经济学密切相关。并且劳动经济学也涉及如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因此说劳动经济学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国情下,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劳动力的短期平衡、长期平衡结构以及人口基础;就业、待业的类型及培训;对劳动者工资的研究,消费能力的研究;影响劳动效率的要素等。
劳动经济学长期以来都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点领域。由于这一学科涵盖广,成果具有直接性,因此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又因为劳动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广泛,其中的部分学科的新成果,新理论对劳动经济学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这一学科也经常与时俱进。中国由于国情的原因,发展相对起步较晚,所以在研究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更要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我国的各种经济形式,尤其是劳动经济学下的消费金融发展问题。
3消费金融的概念
消费金融也称为消费者金融或者是居民金融,其研究包含消费者或者居民的资产配置问题,涉及居民的收入、投资和消费多个方面,并不是简单的消费问题。单一的消费者这一词汇过于强调消费者个人,但是使用消费者金融学则更能反映出消费者个人的投资和储蓄行为,并能包含家庭的金融行为和资产配置问题。消费金融是当前金融学和经济学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中国近年来的消费金融快速发展,消费空间不断拓展,研究消费金融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劳动经济学角度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分析
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充分反映出消费金融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及必然性。消费者在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消费路径。在消费高价值商品时,则产生了对消费金融的自发需求。因此,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的消费金融发展,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4.1消费金融具有丰富信贷结构的作用
消费金融贷款具有覆盖面广泛的特点,但也存在着额度小、成本高,分散等弱点。不过消费金融的出现仍然为信贷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新的血液。伴随着个人信用贷款制度的完善,消费金融贷款可以有效地削弱信贷风险,优化金融信贷的资产结构。并且消费金融的贷款方成为金融机构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向消费金融的贷款方推荐产品与业务,发展其为新的客户。
4.2消费金融具有供需平衡的作用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的市场经济制度正在不断地完善。然而资本集中和扩大化生产带来的生产过剩问题时常出现。根据经典的劳动经济学理论,生产过剩时,必须扩大需求,否则产品堆积过多会影响再生产的过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遏制经济的发展。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不断地发展消费金融,拉动需求,强化消费能力,达到供需平衡。
4.3消费金融具有平衡消费水平的作用
劳动者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年少与年老时消费多,但生产力低,中年则相反。这就需要通过发展消费金融,使收入相对稳定的青年人预消费,并通过适当的比例分配,在不影响未来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目前的生活质量。相对于消费者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说,消费金融可以平衡消费者在不同阶段的消费水准,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的生活水平。
4.4消费金融具有促进消费者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消费金融具有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作用。这里的消费能力是广义的消费能力,包含了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的知识、才能而进行的物质消费。随着消费金融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理念逐渐提高,并且消费时也更加的科学。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整体的素质逐渐提高,因而劳动技能也相应地提高,从而在社会整体层面上,劳动力的整体能力不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5劳动经济学角度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与分析
由于中国的国情,我国的消费金融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一些,因此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将优秀的研究经验进行本土化的转化,并基于国内的实践,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这个过程中,如何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消费金融发展的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上述的讨论分析,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5.1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以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观察,金融消费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地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与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很多宏观调控的措施,从政府的层面来做到,比如可以对企业减税等方法。同时,还需要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信心。除此之外,对消费金融贷款制度的创新也可以促进居民的提前消费意识,这将有助于全面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5.2创造优质消费环境
保障良好的消费环境对于增强消费双方的信心至关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政府完善相应的金融法律法规。当前我国在消费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有待补充和完善,这需要不断地从金融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金融消费的透明度和保证度,逐渐培养消费者合理的现代消费观,促进居民消费的良性循环。
5.3完善消费金融制度
中国的消费金融体系结构过于简单。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发展势头很猛,但是这一问题却逐渐显现出来。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观察,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结构是保障经济稳定增长、抵抗风险的必然趋势。因此,中国需要大力扶持消费金融公司、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从体制上创新,不断开发出满足国情的消费金融产品。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结构复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等都是我国当前的国情,这就需要多层次的金融消费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我国,农村居民作为消费者基数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消费者经常被轻视,然而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这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金融发展不容小觑。农村居民人口多,潜在消费能力没有完全开发,因此可以通过完善消费金融制度,迎合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间合理分配消费金融资源,从而获得最大化利益。这从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完善消费金融制度的同时,需要大胆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先进经验,并做好本地化工作,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制度上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消费金融的制度,开发出符合我国消费者需求的消费金融产品。
6结论
本文在简介了劳动经济学和消费金融的基础上,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情下的消费金融发展,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消费金融发展的状况,论证了消费金融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即消费金融具有完善金融结构,平衡供需,平衡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等作用。与此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策略,这些策略将对改善我国的消费金融环境,完善消费金融制度具有良好的建设性作用。如何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消费金融发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工作中,笔者将会对这些策略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实践,也期待各行各业的人提出意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培生.劳动经济学[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