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感性与理性的博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感性与理性的博弈范文1
关键词:策展;视觉语言;理性;感性
策展过程中,对展示作品整体装置的视觉语言化部分的掌控尤其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整个展览的主题、目的和展品的语言诉说。从表象来看,对于视觉语言偏向感性或偏向理性化展示也是策展人权衡把握的一个难点。但越来越多的策展方式经验告诉策展人,如果不把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的话,二者是可以兼得的。对策展视觉语言的感性和理性问题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不仅做设计,日常生活中,两者也是互相依存的,不存在纯粹的感性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因为情感是看不见的东西,情感如何表达,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所以表达情感是一个理性的东西,感性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价值,跟理性是相对但不相立。展示过程中,感性和理性的角色扮演依然有其分工性,首先要确认展览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不同的展示对象,划分展览的“近”“深”“远”目的。“近”目的仅展示作品本身,“深”目的产生情感联想,“远”目的展示作品背后的文化核心力。在信息时代社会,若策展仅做到展览的“近”目的,那就像镜花水月,激不起千层浪。
过去我们是就画论画,现在加上了市场,更应该把视觉艺术的展示文化加入其中,除了纯粹的绘画,纯粹的展览。否则如何策展,策展中的视觉语言将是一个主动的,理性的展览结构选择。目前国内大部分个展群展,把作品往展馆一挂,头像加履历的大海报,开幕式即闭幕式的流线性展览,毫无策展性可言,以为办场学术研讨会就是强调学术性了。请几个评论专家,研讨几个主题。第二天通稿上写某某评论参加某主题研讨,研讨结果内容呢,没有延续性就像用力击鼓,可把手摁着不让震动也无法传音啊。策展上更别说展览的视觉语言策划,也提不上策展视觉的理性和感性问题。展品需要被解读,被牵引、带领,否则大部分观众只能看到表象了。但若能让观众“深”一点了解作品本身,了解作品与作者的情感联系,创作背后的故事。那观众亦会为下一次的展览捧场,即为“远”目的做准备。所以,策展需要有个主题架构和偏重性,从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
理性部分帮助观众解读,可以通过感性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可能是对作品的解说,也可能是作品的衍生设计,或者对作品的心情颜色反应设计。展览是艺术作品被阐释、认知的一个重要环节,从静到动,交流解读,从作品表象深入到作品本质的寻求过程。策展人要赋予展览的自传性,通过视觉艺术展示过程来体系互为因果的关系,展览语言的狭,要通过理性的布置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出来。
作品如何能打动我们,触动我们的情感,通过作品本身可能并不清晰,作为策展人,实际上让人们看到理性是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怎么样把感性的东西表达出来。再进一步体现展览的“远”影响。
谁说在菜市场买不到艺术,2014巴黎时装周上,香奈儿(Chanel)秀场变身超级市场,超市和秀场,这两个毫无相干的场所经卡尔・拉格斐之手神奇的联系到一起。从太空、海底世界到超级秀场,用视觉语言,打造一个放松自己,懂得时尚生活新面貌的女性。卡尔・拉格斐绝对不只是变个方式玩艺术,而是非常理性的布置出用感性方式表达的香奈儿时尚生活。看似感性的一次现场布置,实则是一场香奈儿文化的延续和展现,香奈儿在各个领域,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将根据不同主题融汇展示,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互相关联的。香奈儿女士本身非常善于创造视觉元素,成为独特的品牌标志和文化。这次的展览亦是利用香奈儿超市生活构筑一种文化现象,在充满香奈儿超级符号的超市世界里制造一个香奈儿空间、香奈儿生活。香奈儿有其他品牌都没有的“文化”,那是一种原创的语言和概念式的创新优势,让香奈儿这个品牌始终富有现代精神。而此次的展览与《文化香奈儿展览》更是一种衔接是香奈儿文化的延续,同是用感性的手法,理性的布置展现出香奈儿的语言文化,而文化也有相似的企图心,它准确地掌握了时代的特性,打上时代的标签,赋予风格,超越了它所处的时空,传诸后世。
当下大部分策展人还是不敢“玩”感性,若连体现视觉语言的感性也无法大胆表现的话,如何把理性的一面展示给观众。好的策展人是可以通过一次成功的策展让整个展览的艺术品提升学术性高度。面对于市场经济下的展览活动,策展人只有保持中立态度,才能对学术的健康发展起关键作用。策展的工作看起来很抽象感性,但在实践中是很具体的。让每件作品都能呈现它的独特性,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对展览文脉的梳理是需要理性和感性的博弈。策展应该更多的像时装周的空间布置一样,费劲心思打造品牌的空间塑造和品牌文化的契合来完美展示展览主题。
参考文献:
感性与理性的博弈范文2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 理性 非理性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决策者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对影响政策问题的复杂环境,信息等客观因素进行加工、分类、整合、处理,并最终形成政策的过程,而不是全然由决策者拍脑袋决定,因此,政策制定过程是一种理性选择占主导地位的行为过程。但是,由于在现实中,政策制定中常常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严重干扰,并且由于决策者自身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导致政策制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属性。尽管一些学者曾尖锐的批评过政府选择行为的非理性,但是由于政策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接受新制度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主张在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研究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问题。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所遇到过的卓有成效的经理们之中,有些人运用逻辑和推理,而另一些人主要依赖于预见和直觉。既有轻而易举就做出决定之人,也不乏每当移动一步就备受烦恼之苦者。”这段话表明,管理是人的一种双重能量的活动,既有理性成分又有非理性成分。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
在英语里,理性有rationality和reason两种表达。前者一般指心智上控制调节行为和抽象思维的一般能力,而后者一般是狭隘地指进行推理的能力。理性,可以直观地理解成为人的行为类型,此类型的特点是以逻辑推理方式来观察事情。如果从字面意思去解释,理性,具有以清晰的思维逻辑为基础,通过深思熟虑,冷静理智,不轻易显露主观感情等特点。理性行为通常是指人们在某些理性因素作用下进行的行为选择,这种行为是在冷静、客观的前提下提出的。提出有限理性学说的西蒙认为,理性的概念应分为经济学讨论的实质理性和心理学所讨论的过程理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总是达成按照给定效用函数来说客观或实质最优的决策。认知心里学的理性人所作的是根据现有知识和手段来说,以过程上合理的方式来作出他或她的决策”。本文谈及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是指决策者对政策问题发挥充分的认知,其政策形成主要依靠分析、判断、处理等方法。理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体现为技术、实证、推理、理智、逻辑性等方面,大多与方法、手段、目的相连。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理性通常由下列因素及其过程使然:(1)决策者能较为全面地搜集和掌握的信息资料;(2)在政策效力方面,决策者能够准确评估政策所产生的效应;(3)经济学家和统计部门所提供的理论和数据支持(4)政府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形成对政策的比较方案,从而在理论和实证资料的支持下有根据地说明甲方案优于乙方案或乙方案胜于丙方案,等等。
(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非理性
纯粹的非理性行为是指人们在直觉、本能、信念、情感等非理性的驱动下(而不是在逻辑思维基础上)对环境的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感觉、知觉、表象、情绪等形式展开的感性意识,不能像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展开的理性思维那样清晰。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由于相对模糊的感性意识支配着人们选择行为,这是因为人们的意识活动通常都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这种底层次的感性层面的意识活动就会导致纯粹意义上的非理性行为。广义的非理性行为还包括那写尽管产生于逻辑思维但没有效用上实现“最优”的行为。比如,西蒙将非理性理解为“对效用最大化的任何偏离”这实际就是指广义的非理性行为。相对于理性,非理性是活跃的、能动的和不安分的,非理性因素不受任何逻辑规律的限制,它们时常表现为难以预料的波动或情绪冲动,如本能、直觉、灵感、意志和神秘的体验等。在本文中讨论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非理性是指决策者没有对政策问题充分发挥认知,其政策形成主要依据直觉、经验、外部刺激等等。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非理性产生的主要的原因有:
(1)现实中信息和环境的非确定性。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就已经开始从整体角度来探讨组织的变化运行规律,未来的变化乃是由某些动态的并且是不可知的,不断变换的需求、机会和选择等混合因素决定的,要利用这种变化并获得益处,或在风险中少付出代价,需要考虑的参数和要素的数目非常的多,这就更加需要直观的判断和感觉。基于这种观点,所谓的非确定性环境其实就是一种建立在单独个体感性认识之上的主观现象。准确的说,非确定性存在于完成某项任务所要求的信息总量和种类与所拥有的信息总量和种类之间的可见和不可见不同之处。这种感性的差异不是客观的数量,乃是由所涉及到的个体来决定的,显而易见它代表着个人的丰富经验。这样,非确定性就被定义为某种与决策者个体直接相关的事物,这种相关性更重要指的是他们的“心理状态”,即非理性的因素。
(2)客观因素的制约。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许多客观因素都制约了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发挥,例如:政策的时效性,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政策制定中必须要注意时效问题,针对当前问题迅速形成解决方案。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政策制定者删繁就简,依靠现有的经验和直觉甚至灵感对问题作出感性判断,及时制定政策予以解决。另外,政策制定的成本,政策制定者的认知能力有限等等客观因素都制约了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导致政策制定中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
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冲突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除了这句话本身。尽管按照传统的政策学观点,我们应该在政策制定中排除非理性干扰,以理性的视角去构筑政策规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决策行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同构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他在决策行为发生过程中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对于个体决策者而言,他们的决策是在一种既包含理性又包含非理性的有限理性下作出的。而对于群体决策者来,他们对于政策问题的判断可能来自对于客观事实的理性分析,也可能来自于自身经验、直接等感性认识。正是由于这种同构,导致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究竟何者在公共政策中更重要。
第一,必须承认,政策科学是一门理性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政策制定作为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这一过程直接关系到整个政策过程的成败,因而在政策制定中的必须对政策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理性的判断。不仅要了解政策本身,还要看到各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还要对未来的变化趋势、方案执行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科学的预测,对政策可能产生负面效应采取必要的预防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定出来的公共政策能够有效解决政策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只有理性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才可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性,持久性,有效性。但是,这种技术经济理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是以“经纪人”的人性假说为基础的,在这种理性下,将理性从非理性中分离出来是比较容易和明确的。然而,由于
基于“经纪人”基础的理性分析与现实有很大出入,一些学者认为,理性行为研究是针对经济学规范性研究应运而生的,其目的在于为人们指出一个在理性意义上最合理的结果,而不是描述人们的真实的行为规律。比如博弈论学者海萨尼就认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而不是实证性理论。至少这种理论正式而明确地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每一个局中人在对策中为了最有效地促进它自身的利益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在这种类型的对策中他实际上应该怎么做。”由此可以得出,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导致了政策目标简单化,单一化。
第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非理性是难以避免的
感性与理性的博弈范文3
[关键词]认识新阶段;后理性;认识
[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1-0010-02
辩证法认为,发展是绝对的。就认识领域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二是认识过程。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发展的,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发展的。前者是不争的事实,无须赘述。而后者历来限于从感性――理性的公式。问题是难道“理性”就是认识过程的终点了吗?人的认识能力就不能再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了吗?本文认为,人的认识过程不会囿于感性――理性,而会在一定条件下,从理性认识进一步延伸,到达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姑且称之为“后理性”认识。
一
当人们对复杂事物进行系统认识之后,形成一系列的理性认识。在这个理性认识群中,不是所有的理性认识取向都是一致的,其中或许有偏离的,甚至有相反的。三峡工程论证最终形成14项专题报告,再加上若干反对意见,就是这样一个理性认识群。它只能是决策的基础而不是决策,更不能付诸实践。因此,即使形成理性认识群也不是认识的终点,人们还要在理性认识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到达一个新的认识阶段,即“后理性”阶段。后理性认识不同于以往的理性认识,它来源于或依赖于理性认识,但高于理性认识。它不是一系列理性认识的简单相加,而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有如在一系列感性认识基础上飞跃到理性认识,后理性认识也是在一系列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一次飞跃的结果。
过去,我们有一个思维定势:即承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又分为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认识事物重点是认识事物的内部联系即矛盾,这样就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也就获得了理性认识。而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则仅限于承认是事物发展的外因。现在看,这种观点是有局限性的。其实,事物之间不仅有外部联系还有着更深刻的联系。黑格尔说“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列宁十分重视这个观点并更明确更深刻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这里讲的是规律。而要把握规律就不仅要认识某事物的本质,更要认识与该事物相联系的诸多事物的本质,还要认识这些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这是事物之间更深刻的关系。只有认识到这种关系,才能达到对复杂事物真理性的认识。正如列宁所说:“单个的存在(对象、现象等等)(仅仅)是观念(真理)的一个方面。真理还需要现实的其他方面,这些方面也只是好像独立的和单个的(独立存在着的)。真理只是在它们的总和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中才会实现。”[2]因此认识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比认识事物的本质更重要更深刻。后理性认识就是对相互关联的诸多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它是在认识诸多事物的本质之后,进一步加工升华的结果。因此,后理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高级。
正如从感性――理性需要一定的条件,从理性――后理性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从现实看,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无论认识的主体还是客体,其发展都为这一认识新阶段即后理性认识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二
从认识的对象方面看。过去受时代条件所限,人们认识的对象单一或较少事物间的关系。如今,时代进步了,人的认识对象日益复杂化、系统化、全球化。例如,一个三峡工程就涉及到水文、地质、生态、气候、水利、电力、航运、文物、移民,以及国防安全等等诸多领域。是一项极其复杂、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三峡工程研究论证工作量之浩大、时间之久,在世界工程史上堪称罕见。又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度日益紧密。据估计,人类现在已占有地球40%的生产力。人类原本是自然界的宠儿,现在则发生了异化。他们的行为导致大气污染、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洪水泛滥、气候变暖。2006年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布了《2006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报告指出,地球正在快速和持续丧失生物多样性。在过去33年时间里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已经减少了30%。报告还指出,人类的生态足迹,即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在1961年到2003年之间就翻了三番。面对如此庞杂深奥的认识对象,要求人的认识能力必须大大增强,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同时认识一个互相关联的复杂的事物体系并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理性认识群。但是这个理性认识群不能同时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认识过程必须在这个理性认识群的基础上向更高阶段发展,形成一个更高级的认识即后理性认识,方能驾驭复杂事物,解决复杂问题。
再从认识的主体方面看。众所周知,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恩格斯称之为是世界上“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3]它的物质基础便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高级神经系统――思维中枢。其所以为人类所特有,是因为人类具有“劳动”和“语言”两个强项。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4]随着“劳动”和“语言”的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也会不断提高。特别是当代,人类社会飞速进步。用西方学者的话说,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知识增长日新月异。以公元1世纪知识基数为1,那么,到1750年才增长1倍。1750-1900年,150年增长1倍。1900-1950年,50年增长1倍。20世纪50-60年代,增长1倍仅需10年。1993-2003年,人类知识的总量较过去翻了一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知识爆炸”。而这一切,无疑对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起着巨大的作用阶段。
除了人本身素质大幅度提高之外,当今世界一个突出进步就是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世界上出现以后,经历几展,如今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千万亿次(IBM公司“走鹃”超级计算机)。它作为人的外脑无疑对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又产生巨大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一系列智力技术成果――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概率论、博弈论、决策论等等涌现出来。智力技术的特点在于,它不但能够确定什么是理性行动,而且能够识别实现这种行动的手段是什么。这样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便空前提高了。
对于高层决策者来说,除了其本身素质提高和使用智力技术之外,还有一个智力条件即智囊机构帮助其研究认识复杂问题。现代全球有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波士顿公司等十大超级智囊团。其中兰德公司(RAND)是当今美国深孚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一直高踞全球十大超级智囊团排行榜首。它拥有数百名各方面的专家,影响和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目前,在我国,为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成立了若干具有相当规模和权威性的决策咨询机构,它们为国家制定重大决策都起过重要作用。
总之,现今客体和主体都为人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所以,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更高级的认识阶段即后理性认识则是合乎逻辑的、必然的。
三
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后理性,这一认识论的发展,其意义不仅仅在理论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决策中,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再拿三峡工程来说,国家正是基于对该项工程进行14项专题论证并形成专题报告之后,又经过审查委员会严格审查,才最终得出兴建三峡工程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国力也是允许的结论。另外从反面经验教训也可以验证这一点。现在有许多重大课题或项目,虽然经过一番论证并通过实践达到某种目的,但实施以后却造成不好的后果。例如有些大项目经过论证对发展经济有作用,实施以后GDP也确实得到大大提高,地方政府也因此业绩辉煌,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别的原因这里抛开不谈,仅就思维方法而言,就是决策者没有把他们处理的问题放到一个复杂系统之中,没有把所关联的一切方面都顾及到,然后形成一系列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思想加工,再一次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达到后理性认识阶段。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甚至得不偿失。这都充分说明,当我们处理复杂事物时,决不可轻信某个或某些理性认识。所谓可行性研究,必须尽可能地考虑事物相关联的一切方面。正如黑格尔所说:“某一事物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要取决于内容,也就是说,取决于现实的各个环节的全部总和,而现实在自己的展开中表现为必然性。”列宁非常赞同黑格尔这个观点,他重复并强调黑格尔的话“现实的各个环节的整体、总和,现实在展开中表现为必然性。”然后又用自己的话说;“现实的各个环节的全部总和的展开(注意)=辩证认识的本质。”[5]后来,他把这个观点纳入了辩证法要素之中,即“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的全部总和”。[6]这是保证认识的客观性防止主观性,保证认识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的科学真理。也只有遵照这一思想,才能找到复杂事物的“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后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发现并把握复杂事物的发展规律。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认识从理性上升到后理性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虽然都需要经过思想加工,但二者的思想加工既有相同处又有区别。相同处是二者都属于抽象思维,区别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思想加工是从具体到抽象,而从理性到后理性的思想加工则是从抽象到进一步抽象,即对一系列个别抽象的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思想加工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而从理性到后理性的思想加工则是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优化组合、反复比较,从本质之间的联系中寻求出一个方向,寻求出一个肯定或否定的接近真理的答案;从感性到理性的思想加工主要依靠人脑,而从理性到后理性的思想加工除了人脑之外,因信息量庞大必须依靠电脑和智力技术。形象一点说,理性对感性如同将统兵,而后理性对理性则如帅统将,是两个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思想加工。因此,要想得到后理性认识,就必须具有更高超的思维能力和科技手段。
总之,时展了,人的认识过程也要与时俱进,向更高级阶段发展。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复杂事物,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
参考文献:
感性与理性的博弈范文4
关键词:博弈论视角;ERP实施;双方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08-0012-03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经营随着科技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企业要能快速反映市场需要,更能结合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与数据仓库进行有效管理,为企业提供多角度全方位信息化运筹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ERP(企业资源计划)应运而生。ERP系统要求企业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审视,对客户、企业自身与供应商组成的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新的设计,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消除业务处理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实现业务处理的合理化、标准化、规范化。但ERP 的实施是一项周期长、工序多的复杂系统工程,我国企业在实施ERP 的过程中成功率低下,在国内企业所有的ERP 系统实施项目中,一般只有10%~20%能按期按照预算成功实施,实现系统集成;约有30%~40%的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只是实现部分集成;约50%的实施项目遭到失败。笔者试运用博弈论基本知识,对实施ERP的两个参与者的博弈关系进行模型建立及分析,其中一个参与者是提供ERP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另一个参与者是上马ERP项目的企业。目的在于从博弈的视角对ERP的实施进行思考,基于博弈理论分析ERP实施双方关系,从而对ERP实施问题提出建议。
一、博弈论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博弈论是研究利益冲突各方如何决策及决策结果的,也称为对策论。博弈论往往利用数学工具,建立博弈各方的理论模型,然后进行分析。博弈论最早是由美国数学家冯・纽曼和摩根斯坦在1944年出版的《经济行为和对策论》一书中提出的,并构建了博弈论的理论框架。1950―1954年间,美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纳什连续发表多篇博弈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纳什均衡”,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博弈论开始进入主流经济学领域,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应用经济学科的核心分析工具,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该理论的充分发展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完善市场经济起到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博弈论对于社会科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讲,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行动者( agents)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而实际上它正深入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被各门社会科学所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该理论正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中的核心工具之一,以至于我们可以称博弈论是“社会科学的数学”,或者说是关于社会的数学。博弈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 rational) 。所谓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一般博弈双方的博弈结果有三种情况:负和博弈,指的是由于博弈双方的冲突和矛盾造成的两败俱伤。零和博弈,指的是博弈双方中一方得益而另一方受损,且得益与受损在量上相等。正和博弈,指的是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
不管博弈各方是合作、竞争、威胁还是暂时让步,博弈论模型的求解目标就是使自身最终的利益最大化,这种解是以双方采取“最好策略”为前提,各方最终达到一个力量均衡,也就是说谁也无法通过偏离均衡点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博弈论求解的本质思想。
二、ERP实施双方博弈关系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ERP项目实施企业(下称企业)是能够独立决策和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ERP供应商(下称供应商)也是能够独立决策和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所以企业和供应商可以看作为双方博弈关系中的局中人或参与者(下称参与者)。ERP项目的实施是供应商根据企业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在与企业相关人员充分交流后,针对企业的问题提出相应的ERP解决方案。企业组织人员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可行性是指基于企业的管理问题和拥有的资源,该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有效性是指该方案实施后,是否能提高管理水平或带来经济效益的预期。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评估结果达到一定的标准,则企业决定实施该方案,否则不实施该方案。这里所说的标准可以是IT行业的相关标准,也可以是由企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的标准。对于供应商而言,企业能够满足其报价,则决定提供服务,否则不提供。由此可见,双方由合作前到合作关系确立的决策是同时的,只有双方都决定合作才能确立合作关系。所以供应商跟企业合作前的博弈是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文章从博弈的视角分析ERP实施双方的关系。一些供应商基于自身良好的技术条件,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丰富的成功实施经验,会根据企业的管理现状提供一份高效的ERP解决方案。但是也存在一些供应商急功近利,急于拉单以及盲目地做出一些不现实的承诺,因此,他们提供的是低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仅从高效和低效两个维度对供应商提供的ERP解决方案进行分类。所以供应商的策略有两个,即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和提供低效的解决方案。企业在充分评估供应商提供的方案和所需付出的费用后,评估达到相应标准则选择实施该方案,否则选择不实施,所以企业的两个策略是实施和不实施。本文据此构造了双方的博弈关系模型,如表1中的四组数据所示:
表1 供应商,企业的收益组合
对上表进行的分析如下,若供应商和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是(高效,实施),则受益组合为(2,2)。即是供应商提供了高效的ERP解决方案,企业对方案进行评估后也决定在供应商提出的条件下实施该方案。成功实施方案后,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企业有了2个单位的收益;供应商获得此次经济报酬和成功实施ERP经验,从而供应商也获得2个单位的收益。此时的博弈是正和博弈。若供应商和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是(低效,实施),则受益组合为(1,-1)。即是供应商提供的是低效的ERP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其他的原因,企业评估后决定实施该方案。项目完成后,企业仅仅是从IT设备中获得收益,而方案中ERP思想价值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收益,所以企业付出的正好是供应商得到的,企业获益-1个单位,供应商获益1个单位。此时的博弈是零和博弈。若供应商和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是(高效,不实施),则受益组合为(-1,-2)。即是供应商提供了高效的ERP解决方案,但是企业在评估中因为其他的因素导致评估结果不达标,从而决定不实施该方案。此时,企业由于没有实施ERP解决方案,企业的管理问题继续恶化以及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企业获益-2个单位,而供应商提供的已经是高效的方案,失去的仅是此次的被肯定,所以供应商的获益是-1个单位。此时的博弈是负和博弈。若供应商和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是(低效,不实施),则受益组合为(-2,-2)。即是供应商提供的是低效的ERP解决方案,企业通过评估正确地判定该方案不达标,从而决定不实施该方案。企业由于没有实施ERP解决方案获益-2个单位,供应商不仅失去了此次被肯定,而且该方案本身是低效的,说明供应商在提供ERP解决方案上还需要不断提高,本身还是低水平,因此供应商获益-2个单位。此时的博弈是负和博弈。
三、基于博弈视角提出对策
通过上述对ERP实施双方之间的博弈关系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出供应商和企业的策略组合以及相应的利益得失。不同的策略组合得到不同博弈结果,包括正和博弈、零和博弈和负和博弈。
(一) 避免负和博弈,企业需积极实施ERP项目
目前,企业面临两方面问题:第一是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今后的竞争不再是单独的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企业联盟与企业联盟或者是供需链与供需链之间的竞争。第二是企业内部管理,它要求及时掌握、正确分析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这是企业的发展基础。而ERP的发展历程既展现了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不断结合,又说明了ERP在企业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ERP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有:集成财务信息,集成客户订单信息,标准化和加速生产进程,降低库存,标准化人力资源信息和集成不同时间、不同来源的信息等。所以,积极实施ERP是企业面对未来的最佳选择。
(二) 减少零和博弈,供应商需提高自身水平以提供高效的ERP解决方案
供应商应竭尽全力使系统更高效、有弹性,容易实施和使用,并且随着最新技术的引入,他们还要对自己的产品不断升级。供应商还应提品及一系列书面材料,并且有责任解决项目实施小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供应商的另一个角色是充当培训者―为企业将来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提供培训。供应商不仅提供培训,还要提供项目支持并在实施过程中实现质量控制。供应商应该尽全力改进企业的现有流程以使之适合初始的ERP软件包,这可以优化系统的实际绩效并且最大程度地增大将来操作人员的满意度。他们还有责任对系统客户化进行分析和界定,详细说明每个领域某项做法的优劣并最终提供一个高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还应留下技术文献资料,因为项目完成后,供应商的顾问将会离开企业,然而他们的知识还要留在企业中,因此,供应商应该培养足够掌握相关知识的企业员工以保证项目继续开展下去。
(三) 增加正和博弈,供应商和企业应竭诚合作以实现双赢
ERP 实施中要讲求合作,注意效果。ERP 的实施需要供应商( 软件人员、管理顾问)与企业之间的紧密配合,供应商应该在自己的培训内容中除了技术内容之外增加一些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企业的文化认知与敏感性训练等内容,以使得外部项目组能够更快的与目标企业的项目小组产生认同感,减小来自目标企业的抵触干扰,在项目组进行技术指导时,注意沟通方式,不能只向企业相关人员如何去做的指令,同时要告诉相关指令的原因与意义 ,只有这样,外部软件设计人员和管理咨询顾问才能够获得企业的全面信息,将技术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以更好地成功实施ERP项目,从而使供应商和企业能够获得双赢。
四、结论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伴随着的是我国的企业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就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化,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此形势下,已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ERP项目的实施或正在上马ERP项目,且已初步获得成效。实践表明,ERP的成功实施可降低库存20%~35%,平均提高生产线生产率5%~10%、装配线生产率25%~40% ,降低采购成本5%、制造成本12%,按时交货率达到90%~97%。近期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开始接触并实施ERP项目,这一切说明企业的管理者们已经认识到ERP对企业未来命运的重要影响。基于对这种趋势的把握,笔者从博弈的角度对ERP实施前双方的关系进行了模型建立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供应商提供高效的ERP解决方案以及企业实施ERP解决方案是双方最佳的选择。
ERP在我国企业中应用趋势是可喜的,中国作为经济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成长很快,企业管理水平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提升,ERP 则是最理想的法宝。但是,ERP能适用我国企业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还需要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不断地努力。文章只是研究了ERP实施前双方的关系,还需要重视的有实施中的双方关系,以及系统运行后的双方关系。除了实施双方关系外,ERP本土化、行业化以及客户化也有探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毛基业,郭迅华,朱岩.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应用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史波,刘西林.企业ERP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14):103-123.
[3] 郭兆.企业实施ERP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09,(1):70-88.
[4] 于立,王禹庚.ERP实施模式的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1):60-62.
感性与理性的博弈范文5
关键词:博弈;策略思维;爱情
什么是博弈论?如果你恰好和笔者一样看过《策略思维》本书,那么太好了,这是一部关于博弈论应用的普及性著作,它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一门原本复杂、晦涩的科学,书中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它是一门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战而胜之的艺术。不过我估计你看过这本书的可能性比较低,或者说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去看专业书以外的,特别是老外翻译过来的,这种比外语都要晦涩难读的书,那么也没关系。也许你看过那部广为流传,感人至深的电影《美丽心灵》(这是一部讲述现代博弈论奠基人约翰·纳什的电影,极具催泪效果,好像还是哪年获奖的?)。如果你连电影也懒得去看,那么我这样说吧:博弈论,就是研究下棋的理论。你可以想象就是在下一盘棋,你和对手互相揣摩对方下一步可能怎样怎样,然后自己又会怎样怎样,最终怎样的…它的应用如此之广,我们只是未曾注意到。大到国际政治、军备竞赛,小到体育赛事、做生意、买东西,甚至于邻里相处,夫妻相处,都可能用到它。它告诉我们,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一环扣一环的漫长博弈。甚至于我们的爱情,用博弈论的观点就是:爱是一种优势策略。诸如此类感性的话题,究竟有没有理性思维在里头?答案是肯定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我们从产生爱情、到缔结婚姻这种“协议”(婚姻本质上也就是一种协议)、到经营婚姻、维持婚后生活,竟处处有博弈,无怪乎有人说:爱情是一场游戏。此处的游戏,不带任何贬义,正是博弈!
二、爱是一种优势策略。英国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生爵士那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句:Thi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爱过之后失去总比从来没有爱过好。”在博弈中无论对手采取何种策略,你若有一个策略能让你取得比其他策略更好的结果,那么这个策略就是你的优势策略,而你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照办。因此,现代博弈论的奠基人约翰·纳什(这人你必须知道一点,人家可是获诺贝尔的哦)说:爱是一种优势策略。我想关于爱是一种优势策略这句话,可以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表明在人生的漫长博弈当中,无论命运对我们采取什么策略,疾病或其他挫折,献给爱人与朋友的忠贞之爱将使我们得到比采取其他策略比如抛弃病人或自暴自弃更好的结果,爱是我们的优势策略,所以我们应该勇敢的去付出自己的爱。另一方面是当爱情来临时,是用于接受,还是害怕以后会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失去,担心受伤害而畏畏缩缩,躲避爱情,答案也是肯定的。对待爱情,无论是感性角度,还是理性分析,都应该是勇于付出,勇敢接受,因为选择爱是比其他选择以及放弃选择都要好的选择。
三、选择的过程,你向前展望,倒后推理了吗?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许多选择。爱情也是如此。无论你是浪漫派也好,现实派也罢,你都在选择。当然选择的过程或快或慢,而且可能一次选择不成功,还要面临放弃后重新选择。即便你是相信一见钟情的,认为自己完全是跟着感觉走,是命运的安排也罢。这只能说明你心里有提前预设的一个“选择”,一旦遇到一个貌似完全符合你预设的人,你便迅速的把其他爱情“分支”排除在外了。无论是自己画的条条框框,还是父母的择婿标准、标准媳妇,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浪漫的,其实都一样,我们都经历过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过程。我们都设想了以后打算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从这个结果倒后研究,找到自己现在的选择。
四、结婚—给她可信的承诺。博弈论告诉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口头承诺是不能当真的。这就是经济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签合同,立字据。为什么有了爱情还不放心,还要结婚?为什么恋爱中昏了头的女人突然变得理智而坚决,必须要那一纸婚姻?不错,落实到纸面上的东西,终究比口头上说说的东西要可靠一些,无论你说的是甜言蜜语也好,是真情流露也罢,毕竟爱情是风险投资,变数太高,这一路走下去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分叉路口,尽管她可能在选择的时候做过充分的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砍掉了她认为当时能够识别出的干扰项目,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在这场孤注一掷的漫长的“游戏”里,将会再生出什么变故来。所以她需要可信的承诺。所以如果给的起,那就结婚吧,先签合同!
五、陪她逛街,胜过在家打游戏。没有人理解为什么女人那么喜欢逛街,特别是对于不喜欢逛街的男人来说。他们认为,逛街太无聊了,看到中意的就买了,为什么还要从头逛到尾呢?博弈论告诉我们:逛街,也是一种策略思维的实战应用。购物要“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是一门很高的学问,你对要买的商品需要有一个比较靠谱的心理估价,这样你才不至于在提出自己的价格时直接被卖家轰走。这就要求你逛街之前要做功课:上网查,或是来源于平时的经验积累。对于不经常逛街的男人来说,可能国家大事上可以高谈阔论,但是一颗白菜多少钱,一件衬衣成本大概多少完全没数。购物要用到“威胁与许诺”,陪女人逛街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她底气十足的对卖家提出这样的“威胁”:就这个价,不卖我走了。或是“许诺”:穿的好,我让我的同事、姐妹们都来。等等,卖家也欣然接受。购物要有耐心,正应了 “耐性自有回报”这句。购物要货比三家,你见了就买,此为不完全信息博弈,而她们要把整条街逛完才决定买哪一个。逛完整条街再决定,则可能获得较为充分的信息,大大提高买到物美价廉商品的概率。当你明白了这点,你还在纠结究竟是在家打游戏,还是陪老婆上街讨价还价吗?打游戏与逛街,同样是既费时又费力,而逛街则既提高了智商、情商,又不需要特殊装备的从事了户外运动、锻炼了身体,重要的是博得了女友欢心,何乐而不为呢?
六、夫妻对峙,结束冷战—囚徒困境,走出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最广为人知的博弈案例之一。大致讲述了这样的内容:两个嫌疑犯被安排单独接受审讯,他们每个人面临“认罪”和“不认罪”两个选择。如果他们在接受审讯之前或当中可以好好沟通,那么他们一定都会同意拒不认罪,这样的结果是两人的刑期都会大大缩短,早日获得自由甚至被无罪释放。而一旦他们被分开,审问开始,每个人内心深处那种企图通过出卖别人而换取一个更好判决的想法就会变得非常强烈。最后导致,他们最终都选择了似乎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就是认罪、坦白,导致双输的局面。囚徒困境的案例告诉我们,我们做决策时如果单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可能导致共同利益丧失。婚姻生活中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 两口子闹矛盾有别扭之后,会寝食难安茶饭不思,反复揣摩对方心思,陷入“冷战”胶着状态。有时也可能两人都想主动了,但谁也不先迈出这一步,在不知道对方策略和想法的情况下,一权衡一算计就总害怕自己亏了。如此僵持下去,最终的结果势必是如同囚徒困境的结局一样,双输,感情破裂,爱情结束。而要有一方让步,则看似个人吃了亏,可能成全了爱情,打破了僵持,走出困境,重新收获稳定生活。有时候过于固执于个人利益,导致“夫妻同盟”的整体利益丧失,而适度的让步,则可能带来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人生是一环扣一环的博弈,爱情里面同样也有许多讲得通的策略思维的道理。博弈论的奠基人纳什,倾其一生研究的种种道理种种逻辑,最后发现,都蕴含在伟大的爱情里面。我恰好曾经看过这部电影《美丽心灵》,它描绘了一个数学、经济学天才如何执着于自己的研究到痴迷状态,如何不幸罹患精神分裂症,而如何又在自己的妻子,一个更加伟大的女人,和同学、朋友们的帮助下挑战命运,战胜自我,最后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故事。爱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她富含逻辑,是一切逻辑的源泉,却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解释。这里送上约翰·纳什的诺贝尔获奖感言作为本文结束:
…I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of my career,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of my life: It is only in the mysterious equations of love that any logical reasons can be found.
I'm only here tonight because of you(his wife, Alicia). You are the reason I am. You are all my reasons.
Thank you.
我终其一生最重要的发现,不是别的,正是:爱情,这种特殊的东西,她才是一切逻辑思维的根源。
今夜,我要感谢你,我的妻子(艾利西亚),这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活下去的理由。你是我的全部。谢谢。(作者单位:兖矿集团电铝公司)
参考文献:
感性与理性的博弈范文6
关键词: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 基本内容 理论要点 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94-02
钟光荣先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知名专家学者。在经济哲学领域里,其独立的个性、独特的思维、创造性的思考,可谓极是少见。近些年来,我曾读过他不少的经济哲学著作,重点是他的自然本体价值理论著作和《经济学本理》。并写过《创新价值理论 刷新世界历史》、《经济学理论的哥白尼革命》等多篇评论文章。最近,又有幸地读到了他的新作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读毕,不禁让人拍案称奇。
一、奇特的思想之树
《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的成书,看得出,这不是先生突发奇想的偶兴之作,而是先生灵魂深处良久酝酿的结晶,是先生在经济哲学领域这座富矿里开掘出来的又一块重金。也可说是他长期以来,超乎寻常的、奇特思维的产物。即将自然的理性之种,撒播于他那经济心灵的土壤之中,而生化出来的又一棵哲学灵感之苗。然后,再慢慢培育出了这棵经济哲学的思想之树。为何如此说呢?读读先生的这部巨著,你就会有同感。
从其立意构思的角度来看,先生是在熟读中西方经济学和哲学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引入自然的时间和空间,并运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四组十二个哲学范畴,对自然经济要素,社会经济行为,人为经济结果进行的范式研究。这样,先生就为传统而僵化的经济学理论,注入了哲学的智慧,注入了鲜活的灵魂。
从其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先生都是以自然时间与空间作为背景和条件的,然后又是以经济的自然数量、质量、关系和模态作为范畴的。在此基础上,先生再行全面的范式研究。第一部分为经济认识论。即对自然人口、资源、环境和价值这四个基本经济要素,进行理性的确证;第二部分为经济方法论。即对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种基本经济行为,进行理性的论证;第三部分为经济目的论。即对人类社会、国家、家庭和个人这四项经济结果,进行理性的实证。这一研究方法,可以说,先生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前进,开辟了一方新的天地。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自然经济要素比作人类的经济之根,那么,我们的社会经济行为,就如吸取其根系养料,并供给枝叶营养的树干。当然,人类的经济生活实际现状,也就如其枝枝叶叶了。根深则干壮,干壮则叶茂。这一道理见之于经济哲学理论。显然,《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就是钟光荣先生在这片荒野上栽下的一棵树。不仅如此,我认为它还是一棵既完整,又符合自然道德理性,更合于自然法则和自然目的的充满经济哲学思想的一棵参天大树。
二、奇妙的理论之花
细读钟光荣先生的《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会深受启发和开悟。因为,在他的经济哲学理论园地里,可以看到,他所撒播的自然博爱情怀,犹如晨曦中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照耀着沾满朝露的繁花绿树,光芒闪耀;也如晚间一轮清澈无瑕的明月,辉映着湛蓝夜空中的满天繁星,熠熠发光。可谓美不胜收,能让人激活智慧,明辨方向。
他在“经济认识论”中写道:“自然经济要素,是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自然经济要素搞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非常好理解了”(见《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第11页)。他认为,传统经济学的真正问题在于:对于社会人口符合自然生态比例的数量和方法,人口生存环境基本要素的指数和保障,资源利用和存量适应多少人口的数量和时间,财富分配最大公平与正义的依据和措施,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弄清楚,都没有找到答案。因此,对传统经济学加以理性批判,也就非常自然,非常必要了。
他在“经济方法论”中写道:“人和其他物质一样,其需求与满足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人在这个始终之间,突现了分配与交换两个环节”(同上,第185页)。因此,他又认为,等价交换,一方面只有在人人都能平等使用生产资料的情形下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只有在生活资料之间直接交换时才有可能。然而,当它一旦扩展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与生活资料进行交换时,也就必然会产生剥削和剥夺。因为,市场自由分配是“零和博弈”。等价交换无钱可赚,赚钱就是剥削或剥夺。所以,在不能实现生产资料人人平等使用的条件下,政府征收资本家的部分资源收益,再分配给资源丧失者,或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这既不是资本家的施舍,也不是政府的恩赐,而是“天赋人权”的自然平等返还。并且,这还要看是否做到了公平与正义的返还。
他在“经济目的论”中写道:“自然创造的经济结果,是一个最大的经济目的;自然创造的万事万物的经济目的,也是顺其自然的随机目的。但人类的经济目的,则是在聪明与智慧灵动下的刻意目的”(同上,第321页)。由此,他认为,作为社会经济动机,则是达到经济全面繁荣目的;作为国家经济动机,则是达到国民财富共同增进目的;作为家庭经济动机,则是达到家庭收入最大增加目的;作为个人经济动机,则是达到个人消费最大满足目的。因此,经济目的的全部落脚点,始终都是在经济个人身上。所以,他认为,经济理性批判的全部意义、作用和目的,就在于将感性经济人,转变为理性经济人。
这就可以看出,钟光荣先生的全部经济理论,始终都是以自然经济事实与真理为根据,进而所做的科学探索。并且,他用自然公平与正义的道德理性来检验,而不以自利与偏私的功利意识来观照。所以,这才会使他产生神奇的灵感,在这棵奇特的经济哲学思想之树上,绽放出奇妙的理论之花。这也正如他经常所说的:“真理不在主观个体里,而在客观全体中”。
三、奇异的智慧之果
钟光荣先生通过对自然经济要素,社会经济行为,人的经济结果进行理性的批判,获得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紧密结合的两个重大理论成果:一个是以社会经济与自然经济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协调发展的模态与逻辑”图式;另一个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原则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的产物”的结论。
他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协调发展的模态与逻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符合自然道德理性的真理认识论。即从感性认识到知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最终见之于实践真理;二是符合自然法则理性的科学方法论。即从民主政治到自由经济,再到法制社会,最终见之于行为科学;三是符合自然结果理性的和谐目的论。即从环境友好到资源节约,再到公正分配,最终见之于自然和谐。显然,他的这一高度哲学化的经济社会模态与逻辑,不仅是放之普遍而皆准的理性模式,而且也是普遍用之有效的理性方式。无疑,这是先生对经济与社会持续与和谐发展的又一重大贡献。
光荣先生在本书附录中所认知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原则,就是马克思充分肯定商品价值的自然属性,只不过他将其交给历史学和商品学去研究而已。他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并不是笼统的“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文精神,则是他对广大无产者的人文关怀。在全面把握和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先生则认为劳动价值学说的本质,是肯定劳动本身有价值,劳动可以获取价值,但劳动并不创造价值。这样,先生也就把劳动自身存在价值、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即获取自然价值,自然创造价值,作了严格的区分。然而,后世的经济学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误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错误看成劳动创造价值,这是十分可悲的。
钟光荣先生的上述研究成果,既是他对经济哲学“大陆”的新发现,也是他在这片近于荒凉的理论土壤中,长期耕耘培育出来的一朵灿烂的理论之花。我相信这枝花,必将结出丰满智慧之果。他的这部拓荒之作,也为我们开辟了一处经济哲学智慧的花果园。只要有幸进入其中,就可以领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