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1

高考历史考察了考生的记忆能力和分析的能力,高考历史不同于理科,它需要考生对历史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考生不能死死盯着课本上的内容,应该掌握学习方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学好高一历史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学好高一历史的方法阅读教材

1、以把握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基本要素特征为支点。

原因可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背景与条件;各个侧面原因。

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个人、政党、阶级)、方式、重大事件等。

特点、意义一般包括性质、功绩、经验教训。

性质一般从目的、人物、内容、结果等方面思考。

2、阅读与辨证思维结合。

也就是说,阅读与理解和思考结合,流畅地读,有理解地读,有思考地读。

记忆历史知识

有人不是说“高中历史不就是靠死记硬背吗?”,有一点道理,高中历史知识是需要记忆的,不记忆基础知识可是大失误。怎麽记呢?试试下面的方法:

1、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了,但是学死,不是死学,用死知识回答活问题。

2、理解记忆,对内容理解越深,记忆效果越明显。

记忆的知识越多,理解能力越强。

3、直观记忆,可以利用图、表等进行比较归类,帮助记忆。

4、反复记忆,可不要忘光了再来。

学会理书。

所谓理书,就是理清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结构层次。理书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可以说有以下几种:

(1)四题法。所谓四题法:就是专题、课题、标题、问题去边读边理书。

(2)事件中心法。所谓事件中心法:就是围绕历史事件把背景(原因、条件、)过程(标志、开始、发展、、转折、)结果(意义、作用、影响)梳理清晰。

(3)时间轴法。所谓时间轴法就是以时间为轴,把高中历史当中的同一时间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以数轴的形式呈现,并概括阶段特征。

学会压书

所谓压书,就把高中历史课本知识归纳成很少一部分内容,甚至归纳为几句话或几个关键词或字,这样有利于记忆。这种归纳必须建立在系统掌握课本知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知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压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始指导学生压书时,可对一段或一节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或一两个字概括。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

高中历史的一轮复习方法1、对教材进行整合:一轮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但是高中历史所学过的课程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换句话说就是高中历史知识是一专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各位同学在进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时可以先将教材知识进行整理。

使其形成新的模块,减少各位高三需要复习的量。变相的降低了各位同学的复习难度。

2、重点在思维培养上:高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在进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时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三学生想要提升这一能力,可以对自主命题的试卷的材料题进行自我总结。或者是从多个角度分析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3、用多元史观进行复习:高中历史大概可以分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史史观等几大类,近几年的高考出题也对这几项内容进行了重点考察,所以各位高三同学在进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时要对所学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理解。

4、关注热点新闻:社会中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

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也应被各位高三同学所关注,将其与书中的知识点进行结合。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高三同学在一轮复习时应该掌握的内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2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新的教学思维和方法开始应用到高中课堂教学当中。“翻转课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以新颖的教学思维,使高中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本文围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从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历史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高中课堂教学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和转变。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是以此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并在实践当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学习视野,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历史,进而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和效果。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积极影响

1.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大多都是枯燥乏味,历史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而死记硬背成为最主要的方式。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使高中历史教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出发点,利用翻转课堂将历史教学赋予和全新的形象。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创新和丰富了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开始以新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解读,深入进行挖掘,在课堂当中予以生动形象的表达和描述,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学习兴趣自然会得以提升[1]。

1.2增加高中历史教学的新鲜元素: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高中历史教学的新鲜元素是有效的途径,通过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即可实现。翻转课堂打破了课堂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以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传统历史教学当中,由于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所呈现出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学生,甚至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翻转课堂实现了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效的重构,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全新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更加新颖的予以呈现,为高中历史教学增加了新鲜元素。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基于高中历史翻转课堂,以全新的视角展开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让学生对历史有着全新的认识,改变传统观念,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得以体现出来,,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着积极的影响[2]。

2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2.1教学设计:

在高中历史翻转教学当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设计。分别针对历史翻转课堂的课前、课堂以及课后三个环节,并有效予以衔接,进而提升翻转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课前环节,利用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渠道,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查询与之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资料文献、图片、视频纪录片以及相关的历史影视作品。由学生自主进行查询,整理相关资料,从中归纳关键点和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环节,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查询的信息资料,那到课堂当中来,以PPT、视频等多种方式更加直观、形象将历史知识呈现出来,集中展开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专注度自然会得以提升,改变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PPT、视频的时间要有效的控制和把握,保证时间安排的恰当,并紧紧围绕历史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充分发挥价值,让学生能够在其中有所收获,进而有效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当中,教学内容的规划安排更加合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恰到好处。在重点和难点问题上,由教师予以有效指导。加强课堂当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后环节的测评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总结和归纳历史教学知识点,并在下一阶段的课堂当中予以反馈,解决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的难点问题。课后环节主要包括提问、问题处理、测试以及反馈等内容,实现高中历史知识点的内化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将其作为学习成果予以分享[3]。

2.2翻转课堂路径多样化探索:

建立高中历史翻转课堂的信息化平台,利用网站、博客、微博、微信作为课堂外的交流平台,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拓展和延伸。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在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为高中历史教学开拓了多样化的路径,提升学生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的参与度。利用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媒体资源,将高中历史知识与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高中历史翻转课堂当中,更加着重于交流和分享。在进行“二战”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利用纪录片视频以及相关影视作品,最为历史辅助教学,比如《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以及《朗读者》等影片,与“二战”时期的历史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更加扎实的牢记和掌握。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提升教学效率,为高中历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

结论: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历史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基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翻转教学”的教育理念,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历史翻转课堂教学多样化路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46-51.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3]黄阳,刘见阳,印培培,陈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00-106.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在历史课堂上照本宣科,使得高中的历史课堂进行的十分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中的历史教师应当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的学习个性出发,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堂学习内容,尤其是在历史教学备课的时候,综合学生的显性个性和隐形个性来选择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在高中历史知识体系中,涉及了许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现象,在讲解这些历史知识的时候,高中的历史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讲解高中历史知识的时候由远及近、由古道今、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深入的探究、挖掘历史知识的时候,注意带领学生探究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把握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重塑历史知识网络,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提高学生的认知活力,督促学生从历史知识的整体出发,实现学生历史学系的长远发展。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深入的研究,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分类的展开教学,对不同学习能力的高中生历史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维度等等因素进行发展,有针对性的进行历史教育,使得高中生在历史课堂上体验更丰富的历史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势”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身边的资料或者是利用网络查询的形式全方位的认知当时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之下,要求高中生通过学习了解明朝的内阁制度、军机处的设置以及深入地了解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历史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而是要认真的听取学生的学习心得,并且在历史课堂上设置多样的教学问题,分类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历史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从其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指导与强化;而对于历史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对其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并对其学习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尽行知道,使得学生真正的掌握自主学习的历史学习方式;而对于历史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高中的历史教师要确保这类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信心,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挖掘学生的历史学习潜力,综合的锻炼学生的智力、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信心,等等。

二、多种角度激发高中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

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稳定心理特征出发,考量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综合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方向以及意志品质等等因素设计优化历史课堂的学习内容,尤其是使得学生科学的利用历史教材,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进而增强高中历史学习的自信心以及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阅读历史资料,使得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课后的学习能够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历史课堂之后,高中的历史教师可以灵活的布置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自主的查找、收集、阅读以及整理历史资料,从而在大量的历史资料阅读之后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得到发散,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秦汉阶段的历史的时候,高中的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史书,如《史记》《汉书》等,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课堂上学习到的历史知识的深刻印象,尤其是鼓励学生看一些官方的史书以及一些有正确历史观念的影视作品,使得高中生认识到历史知识学习的乐趣,鼓励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的探究知识,发表自己的学习观点,在历史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个性,养成主动挖掘信息、归纳信息以及研读历史资料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高中生的多维思维能力,树立良好的历史学习意识,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全面以及综合的发展。

三、总结

在高中历史学习阶段,存在许多历史教学的问题,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得高中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变,进而综合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历史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尤其是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历史研究态度以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促进高中生的全面、综合地发展,为高中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连军.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16,(11).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4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84

与传统的高中教育不同,素质教育在提倡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引导,因此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一方面要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记诵学习方式,在积极思考与串联学习中不断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客观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视角综合评价国内外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事迹。因此,高中历史教师一方面要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以专业的视角和学习经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范围,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自主学习,是偏重学习者对学习状态、学习方法的自我监督与自我调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生对历史学科的自主学习往往有着重要的调整和提高作用。笔者认为,高中历史课堂自主学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对高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深度延伸,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找到自己学习的步骤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历史成绩。因此,高中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一方面需要进行自我审查,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自我预知,在自我学习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自我的学习效率。

首先,高中历史教师在教授每一章节的历史知识之前,往往会鼓励学生提前进行章节或者重点内容的预习或资料的搜集。学生们在此过程中,主要呈现的就是自主学习的模式,他们通过各类学习途径或工具搜索多样的历史资料,进行课前预习与资料的选择和整理。这一过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搜集选择历史材料的能力,提高辨认的技巧;另一方面高中生们还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与探寻,发现问题,进而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或讨论,集思广益,继而得到最佳和最广泛的历史见解,进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其次,高中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还能够加深对历史知识纵向和横向的认识,继而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快速有效的理解和回顾,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历史教师在教授近代史的的知识点时,学生们往往需要从丰富的知识储备中寻找到各类或运动,提高对历史知识点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认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是推动历史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值得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促进。

二、调动课堂教学氛围

前文主要探讨的是高中学生自主学习对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意义,除此之外,高中生的自主性学习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自我学习的动力和乐趣,进而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这既是对前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延伸,也是保证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优质化。一般情况下,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课本历史事件等细节上。

首先,高中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有针对的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极大丰富和拓展课堂上所要教授的历史内容。学生们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活动的学习互动方式,能够充分调节课堂教学活动的氛围和气氛。另外学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历史记载和资料,得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客观的认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往往会在教授新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鼓励和督促学生们深入课堂讨论和课堂活动,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同时也在班级上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其次,高中生的自主性学习,一方面除了自身对自我学习的要求和监督的提高,还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自主性学习得到的相互借鉴与共同提高。在初中历史知识的储备基础之上,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已经基本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为了最大效率地提高学生们的自主性学习,历史教师往往还会通过布置小组任务的形式,锻炼和提高高中学生的相互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团队意识。所以,这样的小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极大调动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们对历史问题的综合认知。

三、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教授学生们了解和记忆相关的历史史实,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另一方面还在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历史学科素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因此,学生对历史的自主性学习也能体现出学生对自己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意义。

首先,根据历史知识学习的步骤来看,学生历史学科修养的提高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预习和准备阶段,该阶段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重要表现要素。第二个阶段历史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在此阶段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历史学科的学习习惯,进而延伸到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或步骤中去。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5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史;衔接

通过对近几年初高中历史在新课改要求下发展现状的观察,我发现,初中历史新课改的教材依然是通史体例,基础知识在改革中被大量删减,一般课本中常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进行历史叙述,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而且,从教师方面来看,初中教师不教高中,高中教师不教初中,因此,他们对历史教学的把握只是从一个独立的阶段来进行的,忽视了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在学生方面,由于初中历史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采取课上勾画重点,课下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仍旧采取原来的学习方式,这就给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了困难。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觉得高中历史难、深、广,衔接问题相当突出。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因此,我将从初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史中的“中国政治制度”方面来进行研究,从教学角度来寻求有效的教学衔接对策,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研究新课改之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首先需要从初高中历史的课程标准方面入手,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以此能够更权威、科学地发现初高中历史在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共性和个性,从而进一步找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依据。

通过对课程标准中有关于初高中历史在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课程结构上,初中历史课的开展主要是以主题形式来进行的,在开展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为依据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发展的时间性和线索性。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初中阶段的课程比较简单,通史不通,理论概念比较模糊。在古代政治制度的讲解上主要是以史实为教学重点,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不做深入的要求,即点到即止。而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初中通史的体例基础上,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在这种体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相较于初中阶段就显得翔实。此外,高中历史也不像初中那样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教学内容,此时的教学内容出现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教学内容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在这种情形下,学生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应对教学。这种教学标准的安排也规定了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例如,在知识能力方面,初中历史主要从客观角度入手,而高中历史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从而使高中历史向学生提出更加宏观的能力要求,这就给高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只需要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即可,而高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情感态度方面,高中历史相较于初中历史,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教学衔接对策

1.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

教学目标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我们首先可以从课程标准入手,改进完善学校的教学标准,使学校的教学标准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升华,具体解读和阐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每一个专题的内容标准、教学要求。教师在牢牢把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融合进本校的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此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维目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目标的设定除了细化教学目标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对学科知识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分析,因为学生也是设计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是在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之上,加上学生的已有历史认知和对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才是符合教学发展要求和学生学情的。下面,我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来论述一下如何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教学内容方面实现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归结到历史教学中,主要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在历史教学中,“知识”就是指知道、理解和记住教师教授的历史事实,并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解释、评价。“技能”就是指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复现”。在《秦始皇中央集权的形成》这一课中,我常常会设定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重要概念,例如,中央集权等;②阅读有关资料,提高过去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流程的设计

教学流程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进行教学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导课、新课讲授、小结等部分。下面我从知识结构整合和材料的选取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实现知识的衔接。

(1)知识结构的整合

由于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在设计的知识点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进行适度地“取舍”,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例如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中,知识点比较琐碎,再加上古代史是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内容,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便,这时我就会用归类学习法来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衔接。

(2)材料的选取和运用

历史主要是以史实构成的,这些史实距离学生已经很远了,学生对此了解不多且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枯燥。这时,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与现代政治有关的内容来进行补充教学,而且对这些材料的运用也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展示给学生。我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一般都会补充一些当时的人物画像、名言、代表作品等;在介绍历史事件的时候,会播放与之有关的视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史料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层析性,以此引导学生对初高中历史内容进行衔接。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这还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吸收他人的教学成果,为历史教学献计献策。我还将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有效方法,以此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6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认为“学生只要借助于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减轻学习的负担,同时也能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而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法就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学科主干知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以点为基础,运用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行单课的复习,改革传统笔记形式,提高高三学生历史复习效率

在历史课堂上,常见教师依照死板的教案一边机械地板书,一边枯燥地讲解或是点播幻灯片,而学生则一行一行,一句一句地做笔记。摘抄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记录学习的内容以及整理别人和自己的思想,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传统笔记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埋没了关键词,二是不易记忆,三是浪费时间,四是不能有效地刺激大脑。同时上课等学生摘抄,影响教学进度,课后学生整理又增加了学生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无效劳动——纯粹抄教师的课件和板书,更有学生因兴趣缺乏或是惰性所在而不记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师讲解与学生记录的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思考。而历史知识体系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或显现人的大脑思维流程,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人的神经网络图,可以极大地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巨大帮助!通过使用建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教师的每句话和看一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最终“画”出重点词语明确、颜色丰富、图形多样的知识体系,这其实就是将历史知识个性化的记忆、再现和内化的过程。

二、由点及面,构筑章节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为适应高考历史以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的要求,高三一轮复习必须坚持整体史观,把教材划分成若干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构建知识的有序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单元历史知识体系。

单元复习不是按教材既有章节编排进行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把某一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打破教材原有章、节的编排,重新对教材进行整合,形成单元知识结构体系,揭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规律性,以利于整体上把握历史史实、掌握历史知识。复习时,可按“单元起止时间——单元历史阶段特征——基本史实(包括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的结构模式来进行。只有经过这种整合,知识才会在脑海中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显现出该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基本面貌,繁琐的知识才会变得简单易学。单元复习时还应注意分析揭示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更大的知识体系。

比如必修一第七单元单元复习课《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采用以下的知识体系能很简洁明了地解决问题。

总前提:

又如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节,知识点多、容量大:

两条线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比如,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可以将单元总揽演化为以下的知识体系: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背景: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意味着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措施(标志):罗斯福新

政——国家干预经济。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重大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以纵横联系法构筑立体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

运用历史知识体系,解读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构建历史知识的“面”,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然而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中外历史混编,“模块+专题”式的结构让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形成通史意识,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掌握比较薄弱。因此高三复习,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而掌握了历史发展阶段特征,也就让学生掌握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横截面”。

比如,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关于17-18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进行复习指导。

但是应用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高三历史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运用历史知识体系作为有效学习策略之一,必须与其他学习策略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更大的效用。如运用历史知识体系构建历史阶段特征,必须配合复述等策略,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第二,教师在做历史知识体系引导的过程中,要侧重思维方法上的指导,提供相关的范例,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提高学习的乐趣。绝不能照搬照抄某些辅助资料上现成的历史知识体系。

第三,运用历史知识体系在课后笔记的整理中,提倡学生在熟悉书本基础之上,根据回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然后翻看书本或辅助资料,将遗漏的知识点补充完整。同时不定期地利用历史知识体系,来复述相关知识点。这是一个思维不断锻炼总结提升的过程。

第四,运用历史知识体系可以辅助高三的解题,对于复杂的综合材料题分析作用非常明显,可以先找到中心线索,然后分析解题的几个方面,最后映射到对应的章节。

第五,由于运用历史知识体系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广博丰厚的知识面,而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所以必须集思广益。目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鼓励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涉猎多方面、多学科的各种知识,不断积淀,厚积薄发,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从容、准确、全面地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提问,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纵深发展。

历史知识体系作为高三历史复习的一种工具,是当前有效学习策略之一,善用历史知识体系对高三历史复习备考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历史知识体系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构建起有效学习与思维的支架,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李佩任.遵循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