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1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
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以现代化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作为支撑,而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企业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应该与时俱进的进行适当调整,增强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凸显经济管理的价值,有效促进现代企业在新时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因此针对当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型问题,十分有必要积极探索相应的优化管理措施,进而逐步改善管理现状,促使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为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我国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发现企业开展现代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管理工作不理想,经济管理的作用无法得到全面发挥,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经济合同签订和审查方面的问题
对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审查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审查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经济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如“君子协议”问题的出现影响合同签订和审查工作的规范性,对合同主体资信情况的审查相对忽视、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主要条款缺乏完善性、文字表述不清、前后矛盾现象严重等等,对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影响,不利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1]。
(二)经济纠纷和劳动仲裁处理方面的问题
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经济纠纷和劳动仲裁处理问题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对这一管理工作的全面系统重视,对新法律制度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开展经济纠纷和劳动仲裁处理工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对经济纠纷的处理和劳动仲裁关系的处理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2]。因此在此影响下,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积极探索问题解决措施,为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缺乏对工商法律事务的应有重视
企业的所有工商法律事务工作都属于经济管理工作的范畴,在探索经济管理工作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保证工作成效。但是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工商法律事务相对复杂、繁琐,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极易忽视一些问题,并且缺乏对其的应有重视,导致工作的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对经济管理效益的获取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对工商法律工作的重视,突出工商法律事务工作的全面性,凸显工商法律事务工作的价值[3]。
二、新时期背景下全面加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基于上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以及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新时期背景下必须积极探索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措施,突出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性特征,全面推进企业在新时期获得持续稳定发展,逐步推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合同签订和审查方案
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审查工作质量会对经济管理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应该全面认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经济合同签订和审查方案,有效规避管理不当问题的出现。具体来说,经济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自身书面合同意识,并且在工作中全面审查合同主体资信情况,保证能够对合同的签订合同审查工作作出客观的判断。同时对签订合同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条款和制度等加以完善,针对部分不合法内容、信息完备内容以及表述不准确内容等进行全面处理,增强合同签订和审查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支持。此外,也应该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合同的签订合同审查也会出现部分前后矛盾和文字遗漏等情况,对合同的法律效力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也应该加强对合同审查工作的重视,保证合同质量,增强合同的法律效力,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4]。
(二)合理处理经济纠纷和劳动仲裁问题
在现代经济管理工作中,经济纠纷和仲裁处理都是关键性的工作,只有处理好经济纠纷和仲裁工作,才能够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为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在遇到经济纠纷和劳动争议问题后,应该在全面分析实际情况后有选择性的开展调解、仲裁和诉讼工作,保证能够针对不同经济纠纷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处理效果。同时,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应激处理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开展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式,逐步积累新员工的工作经验,将员工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纠纷和劳动仲裁处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唯有如此,在经济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处理措施后,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结果,为企业现代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和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效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5]。
(三)全面优化工商法律事务工作
由于工商法律事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要想保证工作质量,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工商法律事务进行优化创新,对工商法律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类型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处理,切实保证工作质量,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方面,企业在开展工商法律事务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外来律师和企业律师在企业中开展法律体检工作,为工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增强经济管理工作实际效果[6]。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争取工商部门的支持,让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到企业中开展专题讲座,让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都能够认识到工商法律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促进企业取得更好的工商法律事务成效,为企业经济发展创造相对稳定的条件。如张家口市现代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工商法律工作成效,就加强与张家口工商的联系和合作,邀请工商部门为企业工商法律事务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进而在企业中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工商法律事务取得了更好的发展成效。可见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对工商法律事务工作进行全面优化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重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对现代企业的建设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探索相应的管理措施,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创新,才能够突出经济管理工作的现代性,真正促使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而服务,促进企业在新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娟.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企业导报,2015(15):48-48,42.
[2]梁娟.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4(16):82.
[3]杨媛媛.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6(1):17.
[4]沈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6(17):111.
[5]杨永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大科技,2016(29):244-245.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2
关键词:合同管理;石油企业;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石油企业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基本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这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提高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无论是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还是与国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双方都需要建立权责明确的合同,以规避企业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石油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各个企业直接的经济合作关系基本都是通过一定的合同来实现的,因此科学的进行合同管理也应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每一个石油企业来说,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合同管理,科学的合同管理对于石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科学的合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社会提倡“合同之治”的背景下,石油企业进行必要的合同管理,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规避各种风险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合同签订全过程进行科学的合同管理,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可以有效的降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和利益纠纷,保证企业能在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下更好的发展,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运行,进而促进企业利益最大化,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现阶段石油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缔结法律合同的正确意识
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施工的过程中都会与合作对象产生贸易活动,这是石油企业发展的根本。但是,在石油企业缺乏积极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造成在签署法律文本的同时会有很多的漏洞出现,留下了法律纠纷的隐患。即使在用口头合同或者补签合同,以后还是会存在法律合同方面的纠纷。一旦发生法律纠纷,不仅会影响企业发展进度,伤害企业自身的利益,还会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石油企业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预防企业因法律问题而引发经济纠纷。
(二)石油企业管理者合同管理不够重视
石油企业法人会去为某些私人关系去担保,如果遇人不淑就会为自己带来不小的收益损失,更有甚者会让企业陷入社会形象遭到损害的泥淖当中。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企业并不具备相应的法人资格,就不要轻易许诺承接担保,尤其是对于贷款担保更需要慎重考虑,如果贷款担保一旦出现问题,那么企业不仅要承受不小的经济损失,也为企业带来了信誉和不良的影响,还有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石油企业管理者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因为对于合同中的事情会有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合同中的内容,这通常要求施工人员做详细的记录,如果不记录不仅会延误工期也会对向各相关单位和负责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只有认真负责的执行,才能保证了合同顺利完成,从而避免了很多会出现的问题,
三、石油企业加强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管理者合同管理意识
石油企业合同管理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通常他需要非常专业并具有较高法律意识的人才来管理。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合同规范化管理的相关教育与宣传培训,要就合同签订、管理以及具体执行的流程及操作规范进行人员培训,要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水平,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合同风险防范的措施研究及理论学习。企业还要不断提升合同管理者在合同条款编订、审核及研究工作中的实际水平,从而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在签订合同时有较高的签约水平,能够熟练的运用法律知识和专业只是来为企业进行良好的工作,从而保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培养合同管理的专业人才,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严格绩效考评制度,制定出与合同管理相配套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从而有效地避免帮助了企业。
(二)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合同管理必须遵循科学化、规范化以及法制化的原则,要达到这些原则,首先需要完善相关制度,要让所有合同管理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合同管理大致包括了如合同相对方资信调查、合同立项、合同审查审批、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归档等等。这些环节都必须遵循专章专用原则,要明确各阶段的相关权利义务归属间题,划分权责,让合同从意向到最后签订、履行都处于可控的状态下,避兔合同风险。
(三)加强对企业合同的规范性管理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石油企业在草拟合同和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都应注重法律方面的规范。首先,石油企业在草拟合同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疏忽大意,误中对方的文字陷阱而签下对本方不利的合同,从而引发合同纠纷,阻碍企业的工程建设和经营销售,对企业造成损失。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无休止的较量和暗算,在实践中,石油企业总结了很多常用的合同文本,作为统一的规范,要求各所属单位和部门统一执行规范的合同标准文本。此外,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合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法律的了解,提高法律的警惕性,应注意合同中的法律措辞,避免出现法律漏洞,引发合同纠纷。
(四)加强合同纠纷的处理能力
签订后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旦合同双方的任何一方在合同有效期间发生违约行为,违约方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石油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应该正视合同产生的法律效力,并积极维护合同的权力。因此,石油企业应提高合同纠纷的处理能力,勇于用法律做武器,依据合同条款的约定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是石油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合同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合同签订、履行等内容,还包括了对合同有关细节的全方位、科学化的有效管理,有效的进行合同管理将大幅度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收益,从而推动企业向着更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琅.市场经济下石油企业合同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3
关键词:合同管理;财务监督;内部控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现代企业以经济管理为中心,资金的流动性使财务管理贯穿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财务监督职能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企业与外界签订的经济合同,最后都要涉及到财务部门,落实到资金的收付,合同管理与财务监督是相辅相成的,联系紧密。二者的共同目标都是规范管理、防范风险、降低成本,堵塞不合理的开支,保证企业有限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加强经济合同管理,规范交易行为,减少经济纠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合同一旦确立,就对当事人双方产生了法律的约束,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就受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和监督。任何一方如不履行合同,都要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合同的应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企业对外业务联系日益增多,而经济合同是在客户管理中最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是维护当事双方权利的法律依据,同时合同也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由于合同起草、审批和执行涉及多个部门,如何对各类合同进行有效管理,降低成本,保护企业利益,将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确保各类合同的规范、高效运作,带动和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应设置合同管理部门,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专业审查,依合同结算”的原则,制定符合本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体系。通过合同管理系统对合同实行全过程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管理。合同选商、立项申报、签订申报、审查审批、签订、变更、解除、付款申请、履行结果填报等均在合同管理系统上进行。
合同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许多方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利用经济法则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但仅靠合同管理部门,难以完成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共同管理,而依合同结算,就是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合同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财务管控,促进合同有效管理
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工作有关。企业内部各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很少见,每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每一个部门也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降低费用支出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管理、监督,通过资金收支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控,促进企业合同管理。
除一些特殊事项外,企业的对外经济业务都要订立书面经济合同,订立合同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企业的合法权利,同时反映了一个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程度。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财务部门的资金管理平台、合同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系统和业务部门的标准办公平结起来。实现了相互的数据转换和信息共享,资金管理平台可以及时获取合同信息,使资金结算有据可依,合同管理系统可以及时获取财务结算信息,掌握合同履行情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过程管理”事务过程。
通过财务部门的财务监督作用,可以有力的保证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依据合同付款时,财务部门要查验相关的合同和结算资料,与合同核对合同标的、收款单位名称、账号等重要内容,要求与合同系统完全一致,并实现对合同付款按合同标的、预付款比例、质保金等进行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结算,通过资金付款环节的控制,使合同管理系统的控制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企业的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奠定了基础。
将财务监督加入合同管理体系,对不符合企业规定的付款事项财务部门不予付款,不仅保证合同管理顺利实施,协助各专业部门对企业内部分管事项的管理控制,可以有效地遏制超规模的投资和杜绝计划外的支出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也加强了企业对内部各单位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对外承揽工程(或销售产品)等经济业务签订合同时明确收款事项,也会加快收款速度减少应收账款额度降低财务风险。
三、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通过合同管理系统可以把互相依赖的生产单位之间及生产与科研、销售单位之间联系起来,减少经济纠纷,巩固协作关系,推动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同时,合同也是有效组织生产活动的方法措施,能够使企业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避免盲目生产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组织管理。
同时应加强对合同审核责任的追究,保证审核质量。建立同类事项合同的模板,法规部门要对合同中的法律条款进行指导,特别是新的法律法规及事项的前瞻性。在日常经营中个别单位还存在合同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明白合同的重要性和作用,违反合同管理规定的现象,在没有签订经济合同的情况下,就与业务单位发生经济往来,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无据可依,或者合同文本不规范,引起经济纠纷,给单位造成损失。通过财务监督和合同管理的协调控制,可有效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合同管理系统严格按照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设计,相对固化业务流程,规范化运作程序,法律审查和结算管理成为合同签订、履行中不可逾越的环节。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提升合同管理意识,逐字逐句对合同条款进行推敲,做到定义清楚,用语准确、严密,全面认识和理解合同条款,规范经济合同文本,避免经济纠纷等情况的发生。
通过财务监督和合同管理的结合,会促进企业各单位加大合同管理力度,所有合同的签订、审批、履行都能够按制度规范进行,同时为了及时结算,企业各单位会加快合同审查审批速度,规范合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合同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其他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监控,合同的流转的各个节点都会留下痕迹,责任清晰易于追究,合同签订、履行过程更加公开、透明,有效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实现了法律风险的可控、在控,保障了企业的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通过财务系统和合同管理系统的结合,保证了合同系统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基于合同系统数据可以对合同系统中的合同签订、履行及相对人等信息进行定期分析,正确评价合作方的信誉度,保护企业经济利益不受损害。通过制作各类统计分析图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查找管理上的问题,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出解决方案,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将财务监督和合同管理两个环节有机结合,协调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是行之有效的,二者构筑了一层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效率低、准确性差等诸多实际问题,实现了合同的高效运作管理,满足了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于企业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丁溪.经济法[M].中国商务出版社.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4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严格依法规范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我市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特作如下通知:
一、严格控制拆迁项目规划审批,合理确定拆迁规模
城市房屋拆迁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拆迁项目在规划审批前,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在拆迁范围内公示建设项目有关内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城市房屋拆迁工作要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原则,统筹安排拆迁项目,合理确定拆迁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指市内6区,下同),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发改委、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编制房屋拆迁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报省有关部门审批;各县(市)根据本地实际,编制房屋拆迁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后,报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备案。没有列入年度拆迁计划的项目不得实施拆迁。全市20*年的拆迁总量同比要有明显减少。
二、完善拆迁配套政策,严格执行房屋产权产籍登记制度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政府法制部门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拆迁管理实施细则。各县(市)要对现有拆迁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凡与《条例》和《办法》不符的,要进行修订;尚未制定拆迁实施细则的年内要制定出台。房管部门要健全和严格执行房屋产权产籍登记制度,做好城区及近郊区房屋确权工作,会同规划、建设等部门加强房屋改扩建、用途变更等环节的管理。近期,市政府将组织城管执法、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和房管等部门,按照建设部4部委《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住房〔20*〕140号)精神,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违章建筑和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用途的房屋进行一次集中清理,特别是对列入房屋拆迁规划和计划的,要先行清理,对清理出的问题争取在拆迁工作实施前全部处理。
三、规范拆迁管理行为,严格依法实施拆迁
凡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的拆迁单位,必须全部与原单位脱钩。要严格按照《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和《*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管理暂行规定》实施拆迁评估,确保拆迁评估程序合法,评估结果公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授意评估机构违法评估、虚假评估。拆迁项目实施前,建设单位应将有关资料报房管部门核实拆迁范围内房屋权属状况,避免出现经济纠纷,并按照建设部《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及我市公、私房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房屋拆除之日起30日内持房屋权属证书及相关的合同、证明文件到房管部门办理房屋注销登记手续。对国有直管公房的拆迁补偿,拆迁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与直管公房经营管理单位签订拆迁补偿协议,足额支付房屋补偿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拆迁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房屋拆迁程序,在拆迁期限内不得采取停电、停水、停气等手段。对达不成协议的,必须按照《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建住房〔20*〕252号)的规定严格执行听证、行政裁决等程序。特别是要依法实施行政裁决听证和行政强制拆迁听证制度,确保拆迁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要加强拆迁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政策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对少数被拆迁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严格依法做好工作,未经行政裁决和听证,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四、加快拆迁安置用房建设,确保拆迁项目“四合法两到位”
各县(市)区要把建好与拆迁规模和建设规模相适应的安置用房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确保拆迁项目的“四合法两到位”(拆迁项目合法、拆迁程序合法、拆迁主体合法、补偿安置标准合法,拆迁补偿资金和安置房源到位)。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发改委、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抓紧制定安置房建设实施方案,优先做好拆迁安置用房的计划、供地、规划、设计、测算、施工等工作,并同步建设好安置房的配套设施。要加快用于拆迁安置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拆迁安置房建设,缓解拆迁安置房源紧缺,解决困难拆迁家庭的住房问题。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查建设单位提交的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凡安置房屋准备不充足、建设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要督促其认真落实,待条件具备后再实施拆迁。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的拆迁规模和建设计划制定落实拆迁安置房保障计划。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高职院校;《经济法应用》
一、前言
信息化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虚拟仿真技术等引入其中,这样可以使原先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继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近些年来,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我国各省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推动了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基于此,围绕信息化手段下高职《经济法应用》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体现
在高职院校中,法学专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对其加以分析。广义上,经济法指的是市场经济所有行为需要遵循的准则,除了我国,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学院将经济法作為核心课程,所以在经营管理中,经济法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狭义上,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会计专业主要集中于财务管理、审计等方面,面对烦琐的经济业务,学生需要掌握会计准则。而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之中。
(一)理论层面
经济法是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基础性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好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还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经济法课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等特点,该课程为其他学科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可以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提升,最终实现知法与懂法。
(二)实践层面
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实用性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了今后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加快改革步伐。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就需要高职院校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1]。而在经济法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法知识,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经济法应用》的教学目标
《经济法应用》课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困扰着不少学生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要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重难点。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要让学生了解合同的签订程序;让学生了解合同签订之时所需要履行的原则;让学生掌握违约的类型等。
至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能够顺利签订商务合同;第二,通过学习,使学生辨别合同所具备的法律效力;第三,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案例判断违约的类型。第四,通过学习,使学生根据案例中所呈现的违约行为制定解决方案。此外,除了让学生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的素养、合作精神、勇于实践等。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2]。
四、当前《经济法应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
在《经济法应用》的教学中,一些高职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法,也即是自己充当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使得一些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够将其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之中。当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之后,不得不重新摸索。
(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高职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这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较大的打击。虽然有些教师也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法,但是由于教师过多的解读知识,使得多媒体教学并没有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其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法其实并无太大区别。事实上,多媒体教学法是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应用,则可以将该教学手段的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例如,对于一些枯燥、难懂的知识,可以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加以转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的容易。
五、信息化教学手段下《经济法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共分为8学时,总共360分钟,平均每个项目2个课时。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由于所讲解的内容属于认知层面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展示知识点,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完成相应的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为了使《经济法应用》课程的开展更加顺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以往枯燥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教师需要为学生打造精品课程平台,将《经济法应用》课程安排上传到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前往平台下载观看,这样学生就能够提前了解学习任务,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第二,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或者QQ等通讯工具,将问题或者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去预习,这样可以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所录制的视频上传到平台,让学生能够随时观看,并且可以与室友或者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第四,在精品课程平台中,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布置课后作业,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五,在课堂之外,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专家来校开展讲座,让这些专家为学生讲述书本之外的知识,使学生提前了解今后的就业方向[3]。
(二)设置实践环节
在《经济法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通过开展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经济法有关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之时,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设计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公布到班级微信群之中,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去预习知识,并落实任务方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经济纠纷的处理为例,在讲述这一知识点时,首先,教师设计这节课的任务,然后通过微信群。随后,学生进入到精品课堂平台,通過该平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课前预习中,学生采集有关经济纠纷违约责任有关的法律条文,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4]。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经典案例视频,当学生看完后,让学生围绕这个案例进行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解决方案。此外,教师可以多聆听、观察各小组的讨论,以了解各小组的想法,当学生的讨论遇到了阻碍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最后,当各小组确定了方案之后,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评论。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需要确保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采用了分组讨论法,还引入了案例分析法,尤其是将信息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信息技术搜集相关案例
在教学设计期间,教师要重视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去搜集教学资料。由于《经济法应用》的实践性较强,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述理论知识,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多收集经典案例。而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能够满足教师的案例收集需求。学生通过观看实际案例,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看完经典案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让学生去扮演视频中的人物,重现视频中情境。如此一来,就能够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范文6
[关键词]联合营销;联合策略;潜在风险;防范机制
[中图分类号]F7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48-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营销领域企业更是在积极地谋求营销方式的创新。其中,联合营销日益成为当今企业普遍乐于采用的一种策略性营销工具。基于联合营销策略,企业的营销活动开始从松散、各自为政的“单打独斗”转向彼此之间的“合纵连横”。同时,竞争对手的携手合作也预示着优势企业联合起来做大做强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联合营销的内涵及动因
(一)联合营销的内涵
联合营销也叫合作营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品牌为了彼此的利益,进行战略联盟,联合的各成员拥有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联合优势资源,合作开展营销活动,共享资源,共同提供服务等以创造竞争优势的营销策略。[1]
(二)联合营销的动因
联合营销优势的根本在于,可以使合作方以较少费用取得较大营销效果,达到单独营销无法达到的目标。企业运用联合营销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实现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互补及优势资源的共享。如果一家企业具有的独特优势,恰恰是另一家企业缺乏并且是急需的,联合起来就可以实现彼此间的优势互补。
2.可以降低成本。联合营销通过企业间的合作,重新配置和共享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与更高层次上提高营销和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创造低成本的竞争优势。[2]
3.有利于克服进入壁垒,同时又能提升竞争壁垒。企业通过联合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彼此优势,在攻克技术难关、克服资金短缺等方面突破单一企业的局限,凭借以此获取的竞争优势就可以采取压低产品的市场价格等竞争手段,有效吓阻潜在竞争对手的行业进入。
4.改善和强化消费者的态度,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是营销的核心职能。企业可以借助其他企业的核心优势,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更加完美,顾客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品牌形象也更优化。
二、联合营销的策略要点分析
(一)产品联合策略
是指合作方以各自在产品技术研发、产品延伸和原有产品功能组合或品牌联合等方面的优势为基础进行的合作,以提升彼此竞争力。
1.联合进行新产品(技术)研发是指具有相关性或相关性较高的企业在相同的市场上联合研发推出新产品(新技术)。
2.联合进行产品延伸是指利用已被消费者熟知和接受的品牌进行品牌背书,为推出的产品或服务铺顺道路。
3.品牌联合。包括品牌联盟和品牌优势联合策略。品牌联盟是指多个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品牌组成协作联盟,相互配合以促进各自品牌价值的提高。品牌联盟可以是一个品牌借助另一个品牌,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相互借助来提高各品牌的社会接受力。[3]同时,品牌联盟还可以分摊费用,节省成本,克服单兵作战的资金壁垒。
品牌优势联合主要是指两个或多个强势品牌在能力上具有互补性,它们的合作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集中各自的核心能力和优势来共同生产一个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其基本方式是名牌产品之间“相互定牌生产,彼此联手营销”。
4.服务联合。运用在售前服务、售中服务或售后服务等环节上,比如可以进行联合的产品宣传、产品使用指导说明、定期售后检查、上门维修、配件供应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联合一般是通过建立网络化的服务性组织,发挥远程通信设施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信息产品或虚拟信息服务产品等方式实现。
(二)价格联合策略
价格联合策略是指合作方利用彼此的资源优势,通过合作,降低生产成本或联合推出价格折让,从而实现价格优势的营销策略。
1.成本价格方面的联合。具体来看,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渠道建设、产品寿命周期管理、品牌投资、广告宣传、促销、服务体系、研发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从而获取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2.折让价格方面的联合,该策略是一种依靠合作各方联合推出折扣方案,以此促进各方的销售量的联合策略。这种策略经常被大型超市和商场采用。例如,在商场或超市购买某种商品满一定金额时,会得到赠送其他商品的有限额度的抵价券或折扣等。
(三)渠道联合策略
渠道联合是指流通渠道内各企业(厂商、中间商)之间为了资源互补等战略目标而展开的合作行为或合作关系。在企业的渠道资源方面的不同状态,即有的过剩有的紧缺、缺失,为该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机会。
1.渠道建设联合。合作各方可以在渠道设计、渠道决策、中间商选择、中间商控制、中间商激励以及中间商调整等方面联合,共同进行渠道设计与规划。很多跨国公司为了进入新的市场,在自身渠道资源缺失的情况下,都是借助本地优势企业的渠道资源迅速开拓新市场的。
2.实体流通联合。企业在实体流通方面的联合形式多样。联合企业可以在产品的运输包装、产品的托运或自运、产品的仓储和保管、产品的装卸和搬运等环节进行合作,既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又可保证社会经济效益。
(四)联合促销策略
1.广告联合。该策略可以在市场调研、策划、制作、投放、管理等环节上展开,甚至可以涉及POP宣传品、展台布置等方面,在节省广告费用的同时也能加强各方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联系,共同提升市场形象。
2.销售联合。联合销售是指合作企业互相利用各自的顾客群销售互补的产品、服务(如航空和保险、旅游与住宿等)或相互缺乏关联的产品(如可口可乐与联想电脑公司的合作)。
3.宣传推广联合。该策略不仅可以在彼此的消费群中提高认知度,而且可以利用联合造势,促成事件营销等方式,引起消费者注意。即使合作者来自跨行业企业,只要选择恰当同样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4.公共关系联合。该策略的具体形式如多个企业联合起来可以制造新闻事件,可以进行社会赞助,共同参加社区活动、公益活动,共同倡导有益社会的新观念,也可以一起安排展览会、参加订货会等。
三、联合营销的风险及防范
(一)联合营销的风险
1.合作伙伴的产品间、品牌间匹配不和谐导致的风险。产品匹配既包括两个品牌所标定的产品类别相同或相似,也包括产品类别的互补,实证研究发现产品匹配度对联合营销的成功有显著影响[4],消费者对该策略下的产品类别是否匹配的感知,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联合营销活动的反应;品牌匹配是指联合的品牌在形象上的适合性。实证研究证明品牌匹配度对联合品牌的消费者态度是有影响的,匹配度越高,对联合品牌的评价也越高。[5]
2.联合营销中的自发性风险。首先,在联合营销的过程中可能直接壮大现有竞争对手或使潜在竞争对手演变成现实竞争对手,从而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例如弱势企业与强势企业合作时,在共享了强势企业的优势资源,获得了研发所需的资金,学习了管理的有效模式,了解了该领域强势企业的运作方式后使实力得到了壮大,进而很快能够与强势企业相抗衡。[6]
其次,对于同类品牌而言,在联合营销过程中可能会使双方品牌个性的相似度加强,弱化品牌的独特性。这使得消费者对合作品牌的个性的认知越来越模糊,导致消费者无法清楚地辨别和认识品牌的独特个性。再次,联合伙伴一方的经营状况或战略有所变化时,都会对另一方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使其陷入困境。
3.联合双方地位不平等所带来的风险。首先,由于企业选择合作对象时存在的各种误区、合作对象的道德风险等原因导致强势企业在追求私利时,严重损害他人利益,甚至出现将弱势一方排挤出行业市场的局面。其次,当联合成员在决策上有分歧时,最后的决策结果可能会更有利于强势的一方。
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带来的经济纠纷风险。由于联合营销在国内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能有效地制止和约束合作各方不当的经济行为,再加上有些企业自身在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方面有所欠缺,由此可能会造成各种无法预见的经济纠纷。
(二)应对风险的防范机制
1.企业尽可能选择与本企业互补程度、匹配程度高的合作伙伴,这样会更好地达到联合营销的目的。具体来说,能找到品牌、渠道以及目标消费群三个方面都适合的合作品牌将是最好的状态,将会创造出最佳的合作效果;满足两个方面的也可以考虑合作,以实现比较正常的联合效果。[7]
2.在选择合作对象前,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预期,包括市场潜力、财务状况、诚信度等。这样合作各方的行为才更有可能比较规范,遵守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减少纠纷出现的机率,降低合作风险以达共同盈利的目标。
3.明确参与联合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互信机制。一方面,通过订立合同或契约,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提高退出联盟的门槛,维护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如果在联合中一旦出现问题和纷争,事前的这种界定可以为寻求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此外,不断总结和交流合作经验,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对阶段性成果按方案及时分配,毕竟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制度化才是相互信任的根本。
4.营造有利于交流的环境,加强与合作对象之间的沟通。如定期派员互访,解决合作中各方存在的难点和疑点。为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企业应该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在危机爆发之初,应与合作对象齐心协力,做好沟通工作,充分集合各方各个方面的资源,共度难关。
四、结语
传统的“零和博弈”战略观念认为在竞争中一方受益则意味着另一方蒙受损失,但是,“零和”并非是竞争的惟一结果,恶性竞争有可能导致“负和”的结局。联合营销战略的出现将打破这种状况,变“零和”“负和”为“正和”,即“双赢”或“多赢”。但联合营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严谨周密地执行,才能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毛瑞锋.联合品牌一种新型的品牌经营策略[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3(2).
[2]关忠诚,程刚.联合企业战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3]廖灵芝.合作营销的竞争优势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
2007(05).
[4]张雪兰.拓展国际市场的联合品牌策略:影响因素及实施过程研究[J].财贸研究,2007(05).
[5]张雪兰.拓展国际市场的联合品牌策略:影响因素及实施过程研究[J].财贸研究,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