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1
关键词:节能环保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策略与方向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引言
所谓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指的是在园林建设中注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它通过设计获得一种整体全面的考虑,包括在一个被设计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 对系统中能源和材料的审慎使用, 以及通过设计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尊重物种多样性, 减少对资源的剥夺, 保持营养和水循环, 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目前我国在园林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盲目推崇国内外的成功案例,照抄照搬,完全不顾及城市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环境条件,失去对城市本身特点的表达,使得最终的成果显得有些粗制滥造,不切时宜;有的则是盲目推崇古代园林的设计,失去了现代感,失去创新;内容过于贫乏简单,生活和旅游污染也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生态设计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美国当代的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曾说过,“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是的,在现如今,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急切地想要脱离四周充满钢筋水泥,终日灰蒙蒙且嘈杂的生活环境,他们迫切需要一片真正属于他们的绿色空间,所以,生态设计原则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研究,草坪的投资成本是乔木的10倍,但是乔木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却是草坪的30倍;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位成年人呼吸用,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能吸收尘埃20-60t,再则树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且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形式与功能应当并重,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重视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能源的循环利用为首要原则,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在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及自身特点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
3.1.对自然资源进行生态修复
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恢复,保持和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从而更大规模地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服务和生态资源。随着人类需求的扩张、生态系统破坏所导致的成本的增加,以及人类自身热爱自然与环境意识的增强,保护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进行再投资、修复生态系统的行为要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开展城市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工作是目前保护、修复生态的主要手段之一,探索、实施收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费及风景名胜区设施维修费,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3.2.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生态规划的一项主要目标就是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改善系统生态功能。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不仅要注意选用具有环保功能的植物,还要使这种功能发挥到最大极限。比如:高大的乔木具有叶量大、初级生产力高的优点,在树种的选用时可多选用该类树种,通过光合作用,最大程度地吸收周围的CO2并产生O2;利用高绿篱,为处于交通干线附近的建筑发挥隔音降尘的作用;利用针叶树和桉树类树种分泌的抗生性物质杀菌净化空气;利用厌氧微生物处理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中水及下水,并用生长速度较快的水生植物吸收、过滤处理后的悬浮物及营养离子等。
3.3.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绿色不代表生态,万物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具体的措施有:规划时,要尽量保持其原有生态结构,尽可能多地采用本地植物,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另外也可以利用一些生物措施,比如生物护坡,将植物生长基质固定在袋体内,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而使护坡更稳定和具有抗冲刷能力,并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3.4.保持物种多样性,稳定系统。物种多样性指的是一定空间及时间内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反映了一定空间群落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当系统内物种越多样时,该系统就越复杂,生态平衡越稳定。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比如:尽量多造针阔混交林,少造或不造纯林;在城市休闲居住区,为提升园林景观层次,在不影响居民的前提下,还可引入动物,如:招引小鸟、家鱼野化等。
3.5.运用新技术,循环使用能源。生态规划的另一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尽量多地运用新技术,循环使用能源,努力做到节能环保。比如:在城市建筑屋顶绿化中,通过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就可以将枯枝落叶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营养离子再一次利用起来;尽量多地采用再生料制成的材料,如利用当地的拆迁房废物中的红砖,采用堆砌,打破,重组,阵列等方法,对其加以利用、改造,变废品为珍宝,打造出奇特的大地景观,改善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通过雨水回收系统,进行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如:将回收的水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广场上植物的浇灌及补充广场水景用水。
以人为本,争创舒适环境。生态规划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又是自然系统中的重要因子,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注意以人为本,通过各种植物及物种所发挥的生态效应,为人类争创舒适环境。。
3.6园林绿化的低碳设计
低碳是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达到有效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低碳环保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其基础是新能源、节能环保、更换能源的新工艺,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如省电、节油、种树、回收可重复利用或可循环利用的生活资料等。园林绿化建设是降低城市碳排放的最直接且无污染的方式,亦能达到美化城市的效果。低碳环保是以最少的资源和资金投入, 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
4.节能环保型的风景园林发展方向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已经到中国高层的高度关注。那节能环保型的风景园林向哪个方向发展呢?对风景园林行业而言,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建设的主体包括风景园林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非政府组织的风景园林行业协会、风景园林自身、社会及游客。政府主管部门需要主动制定风景园林的行业法律法规,用行政权力促使风景园林行业落实我国节能减排的强制性指标,教育与引导社会和游客养成风景园林"绿色消费"的习惯。非政府组织的风景园林行业协会除协助政府做好以上工作外还应积极推荐介绍风景园林行业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风景园林自身除完成政府目标外还要加强自律,制定更高目标。社会及游客要自觉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
5.生态园林节能设计案例
深圳欢乐海岸是深圳华侨城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都市生态旅游综合项目,为了体现展示该项目的绿色生态、环保、低碳的概念,太阳能发电系统是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元素,设计中应用了太阳能光伏阵列、太阳能光电玻璃幕墙、及彩色太阳能园林布景。其中最有特色的深海抽水灌注系统,利用深圳湾的海面建设大型的海面太阳能发电系统,驱动水泵将深海中的海水抽灌到项目内湖,使内湖的水质始终保持洁净。
图一、彩色太阳能景观灯供电发电系统
图二、太阳能景观长廊
兔三海上“太阳岛”
6.结语
节能环保型园林是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多树、兼花、少草的种植模式,力求精益求精,注重个性化、生态化和人性化,力求做到低材高用,粗材精用,精材巧用,追求极致景观,在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实现低碳环保。
参考文献
1 杨志峰,等.环境科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崔功豪,等编著.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景观单元;植物景观评价;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度法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75-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以年均约1%的速度增长[1-2]。城镇化的扩张,逐步影响城镇生态系统和绿地景观建设,出现生态廊道断裂、多镇同貌、文化脉络被切断等问题。1983年社会学家提出“小城镇,大问题”[3-4],国内开始关注城镇问题,1999年广州市提出“林带+林区+园林”的城乡一体化生态景观建设模式,进一步推进城乡园林的发展。但是,我国城镇居住区生态园林建设处于落后状况,园林植物景观营建技术较为薄弱。目前,我国“半城市化”现象[5]突出,国家越来越重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建设,所以处理好生态园林景观和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十分必要。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不可或缺的元素,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园林植物造景研究包括从造景理论进行阐述的定性研究和强调生态与功能的定量研究[6]。已有学者(宁惠娟等[7]、贾玲利等[8]、肖斌等[9])运用数学原理对景观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理性和客观的成果。本论文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方式,运用AHP(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法[10]与灰色关联度法[11],对珠三角城镇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进行研究,为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1研究地概况
结合城市发展情况,本研究选取广州市白云区、番禹区、南沙区和广佛两市交界处作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区域中6个居住区的12个景观单元作为研究对象(表1)。其中,中海金沙湾于2009年获得“国家级土木工程詹天佑优秀住宅小区金奖”。
3结果与分析
3.1 AHP法与灰色关联度法评判植物景观单元的结果分析
运用AHP专业运算软件及OFFICE软件,得出结果(表3)。宅旁绿地景观效果值大于5的有3个景观单元,分别为ZH1、CX1、YY1。景观效果较差的有LG1、GY1、AZ1,分值均低于5。中心绿地景观效果较好的单元有ZH2,YY2,分值分别为7.87和6.35。景观效果排名靠后的有GY2、CX2、LG2和AZ2,分值分别为4.96、4.71、4.59和4.10。
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体系,运用已计算的指标值对12个景观单元进行关联度分析,计算出G(k) 和排序(表3)。得出6个居住区中宅旁绿地的指标排于前三位的是ZH1、YY1、CX1,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90、0.67和0.64,景观效果较差的有AZ1、LG1、GY1,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58、0.56和0.54。6个居住区中心绿地的综合评价值排序靠前的为ZH2、YY2,AZ2,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75、0.70和0.64,景观效果较差的有GY2、CX2、LG2,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60、0.56和0.44。
根据上文对W、x2值的计算和比较,得出置信概率为99%的情况下,对6个居住区12 个景观单元中进行2种方法评价所得的秩评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3),景观评价结果最前三名均为中海金沙湾、亚运城和城西花园,景观评价结果最后三名均为广园新村、金沙洲安置房和龙归城。
3.2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根据上述综合评价结果,两种评价方法对6个居住区得分值最高的宅旁绿地均属中海金沙湾、城西花园和亚运城。景观单元ZH1中(图 1),选用肾蕨科、鸭跖草科、姜科等具有质地相似的植物;黄绿相间的花叶良姜Alpinia zerumbet ‘'Variegata’、浅绿的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绿白相间的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a与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搭配,色彩丰富鲜艳,相互搭配能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群落结构上体现南亚热带特色,简单而有韵味。景观单元YY1 中(图 2),木棉 Bombax ceiba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等构建乔木层,花叶良姜与假连翘Duranta erecta等用作地被,形成色彩丰富、空间多样的景观。景观单元CX1(图 3)是较为成功的复合类滨水景观,高大的圣诞椰子 Veitchia merrillii、榕树与白兰Michelia alba作为乔木层,配置裂叶春羽、花叶良姜和沿阶草 Ophiopogon bodinieri与水体相呼应,形成丰富的临水结构;盛花期的白兰使该景观单元芳香怡人;整个景观单元在色彩、形态和保健性达到变化与统一性。中心绿地分值较优的均属中海金沙湾和亚运城。景观单元ZH2中(图 4),植物种植沿中心水池分布,植物群落结构较优,选用植物种类多达20种以上,形式变化多样,色彩明艳秀丽,乔灌层次丰富,植物生长空间大,保健型和乡土植物应用多样,植物配置形成较好的生态景观效果。景观单元YY2中(图 5),乔木层为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小叶榄仁Terminalia neotaliala和榕树,阵列式组合,整个绿地透视效果强烈,视角明朗;地被层为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红花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假连翘和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四者片植间种,组合独特,色彩明艳,空间开敞。
而两种评价方法中宅旁绿地景观效果较差的均属龙归城、广园新村和金沙洲安置房。景观单元LG1中,地被植物形态不佳,配置凌乱,比例尺度和种植形式不够科学,乔灌配置缺乏层次感。景观单元GY1中,植物种类较少,色彩较单调,地面土壤,乔木枝型缺乏。景观单元AZ1中,植物长势不佳,后期无养护,植物品种稀少,色彩单一。中心绿地分值较差的均属城西花园和龙归城。景观单元CX2中,硬质铺装较多,植物数量较少,品种单一,灌木层底部空脚现象严重。景观单元LG2中,植物层次单一,缺少灌木层和地被层,乔木造型不佳,遮阴效果差。
综上案例分析,得出数量评价的结果和造景理论相吻合。因此,居住区植物景观单元评价结果客观。其中中海金沙湾两种评价分值均较高,其竣工时间较晚,居住区设计风格属于现代自然型,其建设特点:植物应用种类较多,特别是乡土植物、芳香型和保健型植物的大量种植,更体现宜居性;植物的枝叶有良好的生长和舒展空间,耐修剪性强,病虫害预防及时,植物持续性长;优美的乔木叶型、叶色和冠型使植物造景更加灵动,搭配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使整个空间活力有趣,植物与生境的和谐和生态指数较高;水体清澈干净、无枯枝败叶,水景维护极佳。广园新村竣工时间较早,两种评价分值均较低:植物种类较少,植物生长缺乏舒展空间,病虫害严重,养护不佳;植物造景简单,植物与生境的和谐和生态指数较低。其他四种居住区的竣工时间和植物景观评价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3.3植物配置结构分析
将AHP法建立的评判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法相结合对同一绿地类型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并得出7种植物配置优化模式(表4)。
园林是多种元素的集合体,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可实现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的协调统一。复层植物配置时,适宜的种植比例体现立体空间的层次感,同时也使植物生长健康,发挥最好的生态效益。根据已有研究[13],AHP≥7.50属于优秀的景观单元,本研究试图对优秀的景观单元(中海金沙湾)的植物数量和绿地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乔木(株)、灌木(株)、地被(草坪)(m2)、绿地面积(m2)的比例约为1:7:22:30,这与陈自新等[14]建议的绿地乔、灌、草配置的适宜比例为1:6:20:29大体相一致。
4结论
园林的发展,需借助多种学科的技术与方法。通过研究植物景观单元,分析城镇园林植物景观营建的内在规律及应用的指标,得出:AHP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能够较好地运用于珠三角城镇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中,结果的一致增强了两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以中海金沙湾为代表的城镇居住区更加体现资源节约型、生态宜居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理念;筛选出珠三角城镇居住区7种植物配置优化模式;得出城镇居住区结果显示,乔木(株)、灌木(株)、地被(草坪)(m2)、绿地面积(m2)的比例约为1:7:22:30,可为城镇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作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懿.探索园林景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J].中国园艺文摘,2014(8):96-97,174.
[2] 阎树鑫,董衡苹,黄淑琳,等.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13(5):1-5.
[3] 石艳. 家庭社会学思想研究[D].上海大学,2013.
[4] 沈关宝.《小城镇 大问题》与当前的城镇化发展[J].社会学研究,2014(1):1-9,241.
[5] 何为,黄贤金. 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2):24-32.
[6] 曾凤,李许文,胡晓敏,等. 广州白云山典型景区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J]. 中国园林,2014(8):97-101.
[7] 宁惠娟,邵锋,孙茜茜,等.基于AHP 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4):717-724.
[8] 贾玲利,赵东平. 层次分析法在园林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2(7):104-106.
[9] 肖斌,王娜. 基于SBE 对太原市公园植物配置的研究[J].山西林业,2011(2):42-44.
[10] 唐东芹,杨学军,许东新.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4):394-397.
[11] 邓聚龙. 灰色系统综述[J]. 世界科学,1983(7):1-5.
[12] 欧静.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12(3):170-17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