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范文1
州采油作业区是中石油的一个下属单位。单位的HSE监管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健康、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企业和员工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声誉、社会的稳定和企业持续发展。油气生产过程中,一旦疏于管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污染和机械事故,直接威胁着员工生命健康,同时给国家和企业造成财产和经济损失。反之,成功的HSE管理,会取得巨大的无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HSE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HSE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HSE管理方法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HSE管理工作是否扎实到位,直接关系着原油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企业效益。如: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西南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号气井突然发生特大井喷事故,致使243人遇难,65000余人被紧急疏散,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00余万元。再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两起事故已告诫我们,扎实搞好HSE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为了适应新形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提出了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的安全生产方略,这一方略顺应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是企业发展的要求。从近几年作业区HSE管理来看,存在着四个问题。
二、确保安全生产“五要素”在作业区HSE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HSE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一般管理的规律和特点,还有自身的特殊范畴和方法。每个单位的管理都存在着一些具体情况和优良的有效的传统做法,必须扬长避短,传统与现代结合。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五要素”在作业区HSE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组织HSE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基层站长,学习了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和管理方针,安全生产的基本理念和理论,安全生产“五要素”的科学内涵。使两级管理层面掌握了安全生产“五要素”的内容,即: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了解了安全生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区、站两级管理人员认识到了,安全生产“五要素”实施的必要性和长远意义,达成了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在作业区HSE管理工作应用的共识。
三、安全生产“五要素”在作业区HSE管理工作中的实施过
(一)安全文化。所谓的安全文化也就是安全意识、安全思想在人们头脑的存在,是一个单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们不断追求安全生产理想目标的共同实践和意志的体现,它可以改变人们对安全生产的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安全文化氛围的制造,转变员工的安全观念,确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
在作业区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和机关为一线服务的理念,用“热情”的服务支持安全管理人员,用“深情”的关怀和爱护温暖员工,用“耐心”手把手的向员工传授安全生产技能,用“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用“血”的事故案例教育警示员工。随着安全管理的不断深入,不单是在8小时内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还对工作8小时以外的安全进行提示教育,视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并坚定不移地坚持健康、安全和平等待人。
(二)营造安全法制化氛围。用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有力的促进安全生产。作业区认真落实了《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体系文件及“安全生产六条禁令”,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操作规程、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了岗位操作卡。制定落实了作业区《月度考核管理奖惩办法》,用法律和制度来约束全员的安全行为,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为作业区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法制和制度约束环境。
(三)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措施到位。作业区明确了主任、站长分别为作业区、站两个层面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按照HSE体系文件规定,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监督隐患的排查与整改,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违章人员和事故苗头责任人进行处理。例如;某站对外来施工队伍监督不利,有违章行为,未及时发现制止,按规定对站负责人实施了月度业绩考核、对责任单位进行了通报。
(四)尝试安全科技的应用,减少事故的发生。五年来作业区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先导作用,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和工艺项目,重点抓好了检测监控系统的应用工作。如:给11台加热炉安装了熄火断气连锁装置,利用科技手段,杜绝了加热炉爆堂和操作间着火事故。再如:输油管线安装应用了泄压防盗检测监控网络系统,实现了动态监视和数字化锁定报警,从而减少原油被盗泄漏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五)加大安全投入,从源头治理隐患。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投资15万元,对三个化验室进行了有害因素治理,安装了排风柜,通过治理保证了原油化验的安全、避免了职业病的发生,保证了操作员工的健康。
四、安全生产“五要素”在作业区HSE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安全生产“五要素”在HSE管理工作中,经过五年的实施证明,对作业区HSE管理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效果有以下几点:
1、使作业区HSE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
2、通过安全文化氛围的创建,加强了安全宣传教育,强化了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真正做到了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已经形成,为“以人为本”的HSE管理创建了有利的条件。
3、通过安全法制的宣传和制度的完善,员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安全管理的意识增强,我要安全的理念已在员工脑海里形成。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范文2
关键词:煤矿;信息化;班前会;应用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3-0176-02
煤矿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安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们提出各级、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循“安全优先”的原则,要全面了解并掌握生产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隐患和各工作面、各环节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就要开好每班班前会,以合理确定每班重点工作面,就重点工作面、重点生产环节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跟班督促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煤矿班前会是煤矿管理的前沿交换信息阵地。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下井检查回来反馈传递井下生产一线安全隐患的有效渠道;最重要的是反馈上个班隐患整改落实情况、汇报下个班要整改的隐患,供地面管理人员采集、了解生产一线的生产活动情况;布置处理下个班隐患整改指令的交流互换信息决策平台。推行安全信息化管理,是煤矿“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必然要求。煤矿班前会重点工作面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实效。是加快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创新培训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课堂;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工程。
1 开好煤矿信息化班前会的几个必备要素
1.1 召开煤矿班前会硬件设施
从安全工程技术入手,在安全设施上舍得投入,增加安全生产硬件设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要选择离井口近,较宽畅的场所,能容纳本煤矿必须参加人员的视频会议室、桌子和凳子若干、电脑、视频仪设备等。
1.2 召开煤矿班前会的软件平台
有现场管理经验和科班出身的有制作电子图件技术人员、CDA软件、电子版的施工图、联入的内部办公网。
1.3 召开煤矿班前会参加人员选择
以人为本,在生产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就有必要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进行选择。
1.4 确定合适的班前会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召开班前会,便于各采、掘、机运队长把班前会的隐患整改指令布置给班组长整改,做到隐患不过班,实现本队安全生产。
1.5 煤矿重点工作面的电子课件和手指口述的应用
对出井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反馈的几个重点工作面先报给相关人员,便于事先做好班前会电子课件与现场实际的修正,在电脑屏上对重点工作面加以手指口述的方式来表述,让与会人员对重点工作面有更直观视觉和听觉的认识。
2 煤矿信息化管理重点工作面作用性的预见
2.1 煤矿班前会的引导学习的作用
作为重点工作面的管理技术员,在班前会的视频上解说,就必须事先收集相关的安全管理资料,并要善于归纳,发挥个人的临场的胆识和口才,以便讲得简明、扼要、流畅。同时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集体学习产生互动效应,引导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再学习提供平台。
2.2 煤矿班前会的疏导认识的作用
重点工作面的视频展示,能很好地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该作业点存在的隐患点、工作面的相对位置、上运巷的距离和采空区大小等的空间概念,以便与会人员的识别。能让隐患和危险源有直接的再现效果,让上下班的职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工作面的隐患。
2.3 煤矿班前会的落实反馈的作用
上个班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隐患反馈和汇报,对有些隐患是否已落实,是否还存在跨班未整改,作为重点阐述。解决某些隐患被喊在嘴上,写在纸上,签字了事,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的人和事亮亮相。有利于提升各自岗位责任的落实,推动安全工作的管理执行力。
2.4 煤矿班前会的创新培训方式的作用
创新和丰富了培训的方式方法,掌握新的管理技能,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何识别和提出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领导和现场管理者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管理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特别是对新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实习采掘技术员)提升技术和管理有很大的帮助,成为技术培训和交流管理经验的学习课堂。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又一实践基地。
2.5 煤矿班前会的集体监督管理的作用
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安全理念向各个方面延伸,不仅为地面值班领导、井下带班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了信息。同时也为重点工作面工作的本班组人员了解作业点的安全状况,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和保护他人安全的意识,形成一线班组集体自觉的安全行为。
3 影响班前会实效的几个因素及防范对策
①避免班前会时间上的过于匆促和无时限的拖延。过于匆促会造成事无巨细,过程的简单化,走形式,过于言简意赅,不能突出重点。为防止走二个极端,造成会议的不科学性,必须保证时间上的合理性,区分好一般工作面和重点工作面的时段表述,一般工作面力求言简意赅表述,说出要点就行;重点工作面要作进一步的阐述对防范措施的布置,提醒整改责任人和监督反馈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注意,对重点工作面的管理要有所侧重。
②忽视班前会的重要性,防止管理人员的敷衍。为更好地激励技术人员发挥技能的积极性,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有必要在月底或年底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电子课件进行综合评分,选出优秀的课件给予分级评定奖励,提高技术人员制作电脑课件的技术水平。
③整改措施不力,只停留在会议的口头和纸上布置工作,未对隐患的落实反馈形成闭合性的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工作,提升对现场的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同时对隐患整改进行跟踪,落实隐患肯定的回答。
4 结 语
探索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现代煤矿企业的不懈追求。提高煤矿信息化管理之路,应用好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要素,实现人本理念、科学发展和创新管理的模式,逐步使信息化管理成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葛成林.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煤炭技术,2009,(8).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范文3
结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验来看,安全生产管理对电力企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电力安全事故的诱因、过程以及结果都与人这一关键要素有关。传统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下由于管理理念过于滞后,电力生产中员工经常出现侥幸、麻痹、偷懒、自满、烦躁、心急、逞能、莽撞、赌气等不良心理,进而导致电力公司所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难以顺利达成。鉴于此,现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提出一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方案。
关键词: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管理模式;创新
0引言
近年来,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体制改革工作,这是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在产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来提高效益,并通过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实践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助于电力企业实现“零死亡、零火灾、零非停、零伤害”的目标。然而,由于部分电力企业在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上缺乏理念创新,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手段及奖惩机制建设上依旧沿用传统的体系,导致员工长期在一个安全性差、稳定性差的环境中工作,这势必会导致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面临着更多的安全事故隐患。
1“以人为本”理念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1“以人为本”心系员工安全
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员工人身安全一直被作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重点,同时也被作为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除人力资本外的任何资本都是可以用金钱去获取的,而人力资本是企业难以用金钱来购买和衡量的,为此,电力企业要通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来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可以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这对激发员工在电力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意义。故“以人为本”理念可以充分彰显出企业心系员工安全。
1.2“以人为本”促进效益提升
企业员工作为电力企业实现生存、发展等基本目标的重要基石,员工个人的安全保障水平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进而会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电力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便是为员工提供科学、完善的安全保障服务,来彻底解决员工在电力生产中的后顾之忧,从而让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而这有助于电力企业在电力市场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员工是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基石和财富,“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可以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仅仅围绕员工安全这一核心内容,推动企业不断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充分发挥出企业员工在电力生产中的积极性,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3“以人为本”提高执行力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基于员工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形成的管理理念,其要求企业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式、方法及理念,实施更为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理念可以引导员工积极地去创先争优、艰苦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对待各种制度的落实。电力企业员工在社会环境高度变化的今天其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如果电力企业在这种背景下依旧将员工看作劳动力,没有充分将员工个人发展、家庭生活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则势必难以满足员工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进而影响到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而应用“以人为本”理念可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中的执行力,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在我国电力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2“以人为本”理念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
2.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柔性管理
鉴于电力企业传统的员工安全生产硬性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弊端,同时也难以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其中,为了更好地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议企业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实施安全生产柔性管理,运用柔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来消除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柔性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上,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在广大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在柔性管理中要彻底摒弃自身高傲、不可一世的姿态,而将员工放在与自身同等地位上,时时刻刻都要关注不同工作岗位员工对工作环境、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需求,注重将所搜集的建议进行汇总并及时上报给总经理,以便企业领导层做出更为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安全生产柔性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一个主要途径,通过不断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改进可以确保其可操作性。
2.2加大对员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
电力企业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没有理清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将减少安全生产性投入作为重点,这不仅会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产生极大影响,同时也难以让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到来自于企业的人文关怀,进而对电力企业生产效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产生影响。为此,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电力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大员工安全生产管理投入,包括安全生产宣传投入、员工安全生产用具投入、生产中安全用电投入、生产设备及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投入、安全培训及教育投入等,让每一个员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均能感受到来自于企业的人文关怀,这对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电力企业在员工安全生产管理投入上要将安全培训与教育投入作为重点,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的员工作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必须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及培训才能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为此,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员工的安全教育及培训工作中,确保每一位企业员工均能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意识,确保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被及时消除。
2.3加大制度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作为开展该项工作的基础支撑,是各生产小组、企业上下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依据,只有更为先进的制度才能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有效地开展,并确保其取得最大成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创新要时刻贯穿“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监督的基本原则,并详细界定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制度建设上,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充分体现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总体执行情况。再者,电力企业针对安全生产管理所制定的各种辅政策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通过为员工创设一个更加安全、健康、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切实推动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结语
“以人为本”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理念之一,对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其对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振立 单位:神华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任卫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4):156-157.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范文4
关键词 安全生产 文化建设 作用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有怎样的安全文化就会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安全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的安全和健康的思维与期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而大部分事故都与不安全行为密切相关,所以,安全文化也最终决定着企业安全业绩。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全民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一些企业的安全文化行为不够规范;社会的安全舆论不够浓厚。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突出的重要性、迫切性和战略性。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安全的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安全文化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安全物质文化,是指安全设施、装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的价值。二是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条例等。三是安全的精神文化,这是安全文化最高层次、最具有活力的核心部分。安全管理干部队伍的意识、观念、道德、目标、精神风貌等构成了安全文化的主要内涵。属于安全意识形态的范畴。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在实践中,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加之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工作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甚至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致使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要具有超前意识。保障安全生产,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患于未然,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2.要具有长远意识。保障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要具有全局意识。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企业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必须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要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4.要具有创新意识。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就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5.要具有人本意识。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要具有效率意识。保障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避免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削减安全成本的短期行为,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对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因此,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依靠人、尊重人,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职工投身于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之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明确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效率,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分工与职责,实行分区分段定点包干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化和落实属地管理,把安全防范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三是落实奖罚制度,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四是强化预防安全管理功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特别是要杜绝由于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五是认真研究人的心理状态,把握思想变化和需求,从而落实企业的管理要求。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应急事件处理程序》等,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人是有惰性的,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员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精神、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能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实施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文化不是现时的消费,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它能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与整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预防型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需要,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到安全事故发生,造成损失后,再做事后分析和善后处理。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保预防型安全管理持续有效地开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规划,确立安全目标,制订安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要对安全问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密切注意各种安全动态,采取预先防范的有效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以确定危险的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遏制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与实务操作的能力;四是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使员工明确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投身于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之中,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六、结束语
随着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这充分证明了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只有持之以恒、全心投入、勇于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企业内部才能够逐渐形成“我的安全我负责,你的安全我有责”的良好氛围,HSE体系才能呈现恒久活力,HSE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基本依靠严格监督转变为自主管理,最终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团队管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唐玉杰.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2,(04).
[2]郑治.文化人谈文化.现代职业安全,2003,(08).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范文5
为了改善矿山安全管理现状,根据黄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需求,以本质安全和主动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对传统的矿山安全管理模式加以梳理、优化和重构,构建出包括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保障、现场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评价分析与决策支持在内的基于PDCA模式的矿山安全生产5大体系,形成功能上相互独立、流程上相互衔接、信息上相互反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该管理体系已成功应用于某黄金矿山,为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基础保障,并为其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金矿山;PDC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黄金矿山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随着对黄金矿山开采逐步加深、资源开采量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严重制约黄金矿山的发展。然而由于矿床赋存特点、采矿方法的不同,黄金矿山生产覆盖面广、多中段作业,现场工作条件复杂,导致其安全生产管理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进而使得相应的采矿安全信息维度众多、内容庞大、层次多极化,因而在传统模式下,管理人员很难全面、实时、直观地掌控和分析矿山的安全生产状况[1-4]。因此,针对当前黄金矿山的安全管理现状,迫切需要引进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从而实现矿山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的根本转变。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易灿南等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与美国杜邦安全管理体系的异同,提出安全管理的相关方法与评估技术[5];廉国亭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矿山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模型,并提出矿山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6];禄登林针对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提出矿山安全管理方法[7];樊运晓等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及发展综述进行透彻研究,提出自主管理机制不充分、实践基础薄弱及全员参与程度不足是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国生产实践中不适用的根本原因[8]。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国内部分行业已形成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具体运用到矿山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针对目前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以黄金矿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手段,从安全信息的准确把握、安全培训的系统完善、安全措施的有力得当、安全分析的科学深入、安全预案的合理有效、安全制度的完善可行、安全状态展示的清晰直观等方面全面开展研究,构建基于PD-CA管理模式的黄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地保障了矿山职工和生产资料的安全,实现矿山生产的安全高效管理。
1矿山安全管理现状及方法
1.1矿山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按“制定规范—安全检查—奖惩措施—安全总结”的模式进行实施。该管理模式具有如下特点:①从管理流程上来看,传统的安全管理属于单向的检查分析型流程,主要包括事前制定规范、事中安全检查、事后安全处理与总结3个环节,管理流程较完整。②从横向上来看,安全管理仅涉及到矿山安全检查部门和被检查单位或员工,涉众范围较简单,安全生产未成为整个矿山共同关注的话题。③从纵向上来看,安全管理主要是以安全检查部门为主,生产作业单位只是在其规定的安全操作规范和监督下完成作业。④从管理模式上来看,传统矿山安全管理基本采用现场检查的奖惩措施,并通过经济奖励或处罚的方式评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由上述特征可得出,传统的矿山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简单转换成为检查-总结的模式,是一种粗放式管理。这致使矿山企业和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并视安全为一种不得不承受的负担,该模式直接导致了安全保障的被动性、事后性和表面性。
1.2基于PDCA的现代矿山安全管理模式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用于指导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目前PDCA闭环管理模式已被普遍认为是安全管理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9]。而基于PDCA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管理体制,其将作业过程、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三者紧密结合,创建了全新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不但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质量,而且可增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促进企业实现长效管理[10-11]。构建基于PDCA模式的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可有效促进矿山安全管理由粗放到精细、由事后分析到预防预警、由被动检查到主动规划、由局部业务到整体闭环的转变,为矿山安全隐患智能识别与管理、安全预警、安全决策等环节提供科学的数学模型和决策信息参考。这对于黄金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2现代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核心部件
笔者从现代矿山管理问题入手,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并从体系完整性角度出发,将管理和技术作为黄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部件。为了充分保证部件的可靠性,进行了大量理论技术研究,形成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的技术方案。体系的核心构件包括融合人-机-环-管的全方位安全管理模型、主动安全理念的安全管理标准、现场安全的闭环管理模式,面向两化融合的安全管理信息化与现代化,分别从安全管理的标准与规划、内容与范围、技术与信息平台等多个方面实现了黄金矿山的现代化安全管理。
2.1管理部件
(1)基于人-机-环-管的安全生产管理。影响矿山安全事故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作业人员、机械设备、作业环境、安全管理4个方面,且这四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而机械设备、作业环境、安全管理3方面的因素都是通过对作业人员的影响而间接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借鉴安全管理有关理论及矿山的管理实际情况,可从人-机-环-管的角度对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管控。(2)融合主动安全理念的矿山安全管理规划。融入主动安全理念的矿山安全规划的核心是要严抓员工行为习惯的养成,并将更多力量放在事前的事故预防。员工在具备自主安全理念、充分的安全技能及主动避险能力的情况下,面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条件,能够充分依靠自身的防范、排险、改造能力,达到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被环境所威胁的目标,最大程度地确保自身安全,并对作业环境提前排险,实现科学、系统、主动、超前、全面的事故预防安全意识及技能体系。(3)基于PDCA的安全管理模式。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矿山闭环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意义,就是将安全生产中的人、机、环、管各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整合,构建出一个“目标同向、管理同步、密不可分、闭合循环”的管理模式,实现矿山安全隐患信息及时传递、明确责任,提高职工的约束力和管理执行力[12-13]。这种具有明确严谨的闭环式管理方式更加灵活、功能更加完善,且将成为现代矿山安全管理发展的主流。
2.2技术部件
(1)两化融合。“两化融合”主要是倡导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强调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和相互融合的核心理念,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管理能力,促使企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该部分主要侧重于信息化与自动化的融合、信息化与工业生产管理业务融合、信息化与决策智能化融合、信息化设备与工业化装备融合等。(2)安全生产平台。安全生产平台主要是指充分借助数字矿山技术、研究成果及方法,在已经建成的数字矿山基础平台上搭建集成化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其重点内容是构建一体化监控平台、建立矿级安全生产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使用遥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其中,现代化数字矿山技术可融入到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念的矿山安全管理新模式,辅助推动黄金矿山的实际安全生产管理。
3基于PDCA的黄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笔者充分利用现代安全管理理念,结合PD-CA闭环管理模型,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综合分析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要素,借鉴黄金矿山安全管理建设经验,从安全生产知识、多元化安全培训、完善的安全物资保障、集成化的现场安全生产及科学有效的安全信息统计分析5个方面全面规划黄金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安全生产知识体系。借助科学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安全知识库,汇总已的国家政策法规、会议精神、领导讲话、员工风采等内容,扩大群众范围,与职工互动交流,培养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员工安全操作能力,由服从管理的“要我安全”到自主管理,实现“我要安全”的安全文化上的根本转变。(2)安全生产培训体系。采取PDCA管理模式重新规划的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制定有针对群体的主题培训计划,采用多元化方式培训,实现题库管理、学习档案、培训计划、考核发证等安全培训资料的科学化管理。(3)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针对安全管理中的基础保障环节,安全生产中的高危、高敏感性、高关注度的现场工作环境、设备与器材,建立完善的物资跟踪管理体系,实时准确地把握员工安全生产素质和矿山安全保障体系的当前状况,为矿山实现本质安全提供信息支持。并针对员工未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忽视劳保用品的穿戴而发生的工伤、职业病等建立相应处理办法,及时确保每一位职工得到全面治疗,保障每一位员工健康参与生产。(4)现场安全生产体系。着重强调安全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和处理环节的反馈性,最终形成现场安全生产的闭环管理,兼顾检查对象的状态变化和检查活动的推进过程两方面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实时展现各环节员工的工作状态,明确责任,避免产生互相推诿的现象。优先关注尚未闭合的检查链条,已经闭合的作为历史信息存储,供统计分析使用。并将安全检查闭环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管理手段相结合,最终实现安全高效、客观公开、准确无误的黄金矿山现场安全闭环管理体系。(5)安全生产评价分析与决策支持体系。对现场安全管理所采集的安全生产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在不同生产条件、作业环境、生产任务压力等外部条件下所发生的安全问题,实现安全隐患的聚类分析、全方位分析预测灾害以及在灾害发生时为井下员工提供逃生方法,为管理层提供紧急救援方案,也为实现安全生产由事后分析到事前控制提供依据。
4结论
笔者针对黄金矿山的安全管理现状与传统的矿山安全管理模式,借助先进的现代安全管理理念构建出基于PDCA闭环管理的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黄金矿山现有的安全管理业务,实现了矿山安全管理从事后分析型到事前预防型的转变,有助于实现黄金矿山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和主动安全。目前,该体系已成功应用于某黄金矿山的安全管理,大大减少了事故隐患数量,提高了安全隐患的处置效率,加强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了开采过程中人员、设备和环境等要素的安全。此外,通过结合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安全管理思路完成的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为其他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李国清 王泽 胡乃联 侯杰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波,黄武胜.黄金矿山矿石生产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J].金属矿山,2013,42(5):125-127.
[2]栾黎明,李国清,姚旭龙,等.集成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黄金矿山的应用[J].中国矿业,2012,21(S1):613-617.
[3]陈宁,陆愈实.基于风险预控的矿山安全监控系统研究[J].中国矿业,2011,20(10):118-121.
[4]王学琛,李墨潇,郭昕耀.基于组合赋权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6,38(5):538-542.
[5]易灿南,胡鸿,吴超,等.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与杜邦安全管理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4):110-116.
[6]廉国亭.层次分析法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3(3):186-187.
[7]禄登林.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13):150-151.
[8]樊运晓,傅贵,朱亚威,等.安全管理体系产生与发展综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8):3-9.
[9]汪诗怀.基于戴明循环理论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2013(14):8-9.
[10]史秀志,赵艳艳,张舒.基于B/S+C/S的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19(6):143-147.
[11]隋阳,史秀志,赵艳艳,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2):120-123.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建筑行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支柱产业。建筑行业是一个点多、面广、危险源较多的特殊行业,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规范标准、以及诸多重大举措来加强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由于受传统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等因素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重大伤亡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根源,无疑大多在于施工操作现场。要有效杜绝或减少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除了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外,还要有效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尤其要认真分析研究引发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各种影响因素,找出各种事故间的内在规律,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防护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实实在在地防止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行业的施工特点
建筑业属于一个典型的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呈现以下多方面的特点:
1.1高空作业内容较多。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中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划分,整个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项目中大约有90%左右的内容属于高空作业。
1.2 露天作业内容较多。建筑工程其露天作业工程量大约占整个工程工作量的70%,其受到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气候影响程度较大。
1.3 手工作业和繁重体力劳动较多。建筑行业虽在大量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后,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但由于施工空间、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工种依然以手工重复操作为主,这就很容易引起作业人员发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出现,误操作发生率较高,进而引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1.4 立体交叉作业内容较多。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结构较复杂,涉及工种较多,加上施工周期的进一步压缩,必须由多单位、多工种间同时交叉配合作业。在立体交叉施工过程中,生产管理和调配不好,则很容易引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1.5 工人流动性较大。在施工现场作业的大多数人员均为临时工,农民工大约占所有作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有的工地甚至高达90%以上。农民工操作技能水平、安全意识等普遍较低,容易引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从大量实践工作经验可知,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多方面的问题,即: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技术指导措施等落实不到位;习惯性违章行为经常发生,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规分包等违章违规现象较为严重;特种作业内容无证上岗现象时有发生;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力度不够,员工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和安全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设施设置不完善、生产机械设备尤其是特种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以及定期性能检测不及时不到位;设备使用过程中超载、超期、带病运行问题较为严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上述多种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是否安全可靠、节能经济、高效稳定,给工程施工建设埋下较大事故隐患,容易引起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 抓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意识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意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的各阶段全过程中,同时要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工期、质量和技术等各个生产要素中。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意识和责任感,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力度,认真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2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是搞好整个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其通过具体的安全生产目标与各级各类人员间的层层落实,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形式,逐级将工程施工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人并按责任书上的具体责任人和要求进行检查和追究。实行标准化、制度化管理。
3.3 认真组织各类安全检查
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识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并编制详细具体的安全检查表和建立事故急救应急体系。安全检查考核应由项目经理亲自组织相关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主要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危险源识别,并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分析,编制出完善系统的安全检查表。作为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该进行安全危险源辨识、标识、以及防护措施的检查和指导工作,将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到施工现场的具体内容中。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经验教训,在季节变化、节假日、以及任务转换等过程中,要注重强化这些安全事故高发期和阶段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夏季要注重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工作;冬季要注重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节假日过程中要注重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对于安全事故高发期,工程项目经理要高度重视此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要亲自带队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全方位、拉网式动态排查和整改,要将各种安全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效果,同时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管理,防患于未然,推动工程安全快速建设发展。
3.4 加强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水平,同时也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针对专业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详细编制严谨详细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管理制度体系,如: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安装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安装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爆破工程、以及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等,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安全监督管理。对危险性较大的复杂工程,必须经过专家方案论证才允许施工。做好专项工程安全技术防护方案,为施工现场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操作环境;同时,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适时、适地,内容详细合理,有针对性,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和指导规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和实用性。
3.5 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方案
结合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抓好施工安全组织方案,防范施工全过程的生产风险产生。尤其要抓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等文件的编制、审核和批准工作。要认真检查施工过程中所采取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范体系是否切实可行;要认真检查施工现场建筑施工的安全器材、劳动保护等装备是否完善齐备。专项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内容应详细、全面、具体,且尽量用图表等直观表达方式进行展示。另外们还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制度,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综合整治力度。
3.6 完善应急管理系统
应急管理系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应急处理效果有效手段,也是控制突发事件发展扩大,最大程度降低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以及社会影响的必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通过完善应急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事故处理能力,为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基础。
四、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任重而道远,只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施工现场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不断地避免或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朝安全可靠、节能经济、高效稳定方向建设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大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7(2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