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灌木在园林中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灌木在园林中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地被植物;园林绿化;植物搭配;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城市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选景作用就充分显现出来。那些具有观赏价值、色彩丰富、生长稳定并且抗逆性比较强的地被植物开始被大量应用在园林绿化建设当中,这也成为了园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运用多种类的观赏植物,多层次地进行园林绿化,使得地被植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1 常见地被植物种类
地被植物的种类非常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通常情况下,地被植物一般按照其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并结合应用价值来进行分类。因此在园林绿地中进行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整体把握、具体分析。
1.1 草花和阳性观叶地被植物
草花和阳性观叶植物一般生长比较迅速,蔓延性高,色彩丰富艳丽、精巧而又雅致,在园林绿化应用中不耐践踏。它们的风格一般以粗放为主,在地被植物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喜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草花和阳性观叶地被植物就会显现出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这些地被植物主要在园林中的主要景点中使用,如松叶牡丹、香雪球、二月兰、非洲凤仙花、四季秋海棠、萱草、丛生福禄考、半枝莲以及三色堇等。
1.2原生阔叶地被植物
原生阔叶地被植物一般为多年生双子草本植物,繁殖比较容易,病虫害比较少,管理也比较粗放。这些地被植物一般被应用在公共绿地中。如马蹄金、炸酱草、白三叶和车前草等。同时,那些观赏价值比较高、颜色比较丰富、生长稳定且抗逆性比较强的阔叶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在园林绿化设计建设中。
1.3 藤本地被植物
按植物学定义,只要和地表接近,生长高度在60公分以下的草本植物均属于地被。藤本地被植物的多数枝叶一般贴地生长,蔓延比较长,覆盖面积是矮生灌木的几倍,具有其它地被植物所没有的覆盖优势。藤本地被植物可以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草本藤蔓枝条纤细柔软,由它们组成的地被细腻漂亮,如草莓、细叶茑萝等;木本藤蔓枝条粗壮,但绝大部分都具有匍匐性质,可以组成厚厚的地被层,如常春藤、五叶地锦、山葡萄和金银花等。
1.4 阴阳观叶地被植物
阴阳观叶地被植物耐荫,一般适应于阴湿的环境,叶片比较大,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阴阳观叶地被植物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生态效果良好,它们一般栽种在庇荫处,可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如冷水花、常春藤、沿阶草、粗劣草、八角金盘、洒金珊瑚等。同时,那些叶形优美、耐荫能力强的虎耳草、蕨类植物以及经济价值高的薄荷和藿香等阔叶型观叶植物也被人们逐渐关注。
1.5矮生灌木地被植物
矮生灌木地被植物多数生长于向阳处,茎枝一般比较粗硬,枝条开展、茎叶茂盛、匍匐性强、覆盖效果好。由于矮生灌木地被植物的生长期比较长,并且不用年年进行更新,管理也比草本植物粗放,移植、调整也很方便,大部分品种可以通过修剪进行矮化定向培育等,一般多用以阻隔及界定空间。如小叶黄杨、六月雪、栀子花、南天竹和金山绣线等。
1.6 矮生竹地被植物
矮生竹地被植物叶形比较优美典雅,多数耐阴湿,有很强的抗性,适应能力非常强,除东北、西北、内蒙古和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植,并且终年不枯,枝叶潇洒,景观独特。其多被应用于林下,广场,小区或公园中。如菲白竹、凤尾竹和翠竹等。
1.7 蕨类及苔藓地被植物
蕨类及苔藓地被植物种类比较多,一般适应那种阴湿的环境中,如肾蕨、巢蕨和蓝草等。蕨类及苔藓地被植物经常被应用在阴湿处,尤其是在与自然水体和山石结合处应用的比较多。
2 常见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时要以总体布局为要求,注重园林中植物群的层次分明和突出主体特征。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能突显出整体美,起到一个衬托主要景色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时一定要与园林主体植物相协调起来。
2.1 高度搭配要适当,起到衬托作用
一般来说,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植物群中处于最下层,主要起到一个衬托景观的作用,突显绿化造景的功能,以乔木、花灌木与地被植物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果。如果园林中的种植地比较开阔,上层乔灌木相对比较稀少和疏松,并且植物的分枝点比较高,园林下方可以选择使用一些较高的地被植物,如水仙花、常春藤、山葡萄、水鬼蕉等。如果园林中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上面的乔灌木分枝点又比较低,可以用一些比较低矮并且容易匍匐生长的地被植物种类,如景天类、地稔和筋骨草等。
2.2 色彩搭配要协调,突出景观效果
地被植物一般具有色彩亮丽且颜色鲜艳的特征,其分为红色、黄色、白色、橙色、紫色和蓝色等色系,如果在园林绿化应用中搭配得当,将会使园林形成一个多彩多姿、斑斓绚丽的景观效果。如紫色的飞燕草、粉色的福禄考、初夏盛开的毛地黄与紫花地丁等。在园林绿化中,上层的乔灌木为落叶树种时,可以选择一些一年四季常绿的地被植物。如三叶草、麦冬、石竹以及常绿彩叶灌木地被植物。如果园林中的上层乔灌木为常绿的树种时,可以选择用一些耐阴性比较强、花的颜色比较明亮并且花期比较长的地被植物,如鸢尾、玉簪、萱草、马蔺和美人蕉等。如果园林中的上层乔灌木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色叶或在季节开花的植物时,下方的地被植物的开花时期和花色要与其遥相呼应。如果园林上层的乔灌木为香樟和雪松等植物时,下面的地被植物可以配置如鸢尾、玉簪、萱草和马蔺等宿根观花地被植物与之相呼应。
2.3 观赏时期要互补,避免观赏空白
在园林绿地中,由于二月兰属于耐严寒植物,而紫茉莉属于耐酷暑植物,因此在种植这两种植物的时候一定要混合种植,各突出不同的花期,二月兰在2—5月一般开淡蓝色的花,紫茉莉在6—10月一般开紫红色的花,两者混合搭配延长了园林绿地中的花期时间,使园林地面三季都有花期相伴。在园林绿化中,选择那些叶的形状相似的麦冬类、葱兰与韭兰等要与石蒜混合种植,或者以地被植物的叶子相衬托,或者以地被植物的花色相搭配,从整体上起到一个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在园林绿化中也可以将石蒜与马蹄金和金叶过路黄等混合起来种植,如在园林林路两侧,在佛甲草、蔓长春花等地被植物中大量地配置一些石蒜植物,在开花的时候各种不同的配置有着不同的韵味和景观效果。
3 结语
当前,地被植物从人们对其科学合理地利用中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相信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可以作为经常使用的植物品种,不仅能够在园林绿化中基本存活,从而达到园林绿化目的,还希望能够通过人工的科学栽培与种植,使地被植物能够适应园林中的不同气候条件,在这些不同环境条件下展现出不同的自然美。事实证明,在园林中要想形成一处美丽动人、香气四溢的景观效果,地被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在园林有限的绿化空间中发挥出最大的景观作用,实现园林绿化植物的多种多样性,便于在园林绿化中科学合理地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施春丽,张汝杰.地被植物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12(04)
[2].彭春瑛,彭山英.园林地被植物及其配置方法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24)
灌木在园林中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园林;桂花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各地园林均有,是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桂花一般在金秋时节盛开,以花香胜,但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浓,不能两兼,唯桂花清可绝尘,浓能溢远,故人们都说“桂花馥郁”。因此,桂花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1]。
1、桂花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在基本满足桂花习性要求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美观和经济这三项原则要求,与其他树种进行一种合理的搭配,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2]。
1.1因地制宜
根据需要把桂花尽可能地配置在最适合它生长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仅要适合桂花的生长,而且同时也要适合与桂花搭配在一起的其他植物的生长。
1.2层次错落
在以观赏栽培为主要目的的园林中,桂花的层次安排显得非常重要。通常第一层是树冠衡疏的阳性落叶大乔木,第二层是骨干树种桂花,第三层是比较耐荫的落叶或常绿的花灌木,第四层是耐荫的地被植物。有了这几个垂直层次,地而不同空间的光照和地下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水分和养分,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绿化覆盖率大为增加,并实现“黄土不见天”的理想效果。
1.3季相变化
一般是指植物在一年中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的周期性的物候变化,例如发叶、开花、结果、落叶等等。它对组成景观效果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桂花是常绿阔叶树种,花期较短,花朵又小,季相变化不很丰富。为此,需要和其他树种合理搭配起来,以充实景观内容。由于桂花常绿,所以与其混交的树种应以落叶树种为主,既要有乔木类,也要有灌木类;既要有花木类,也要有果木类;既要考虑到时令上的衔接,又要注意到色彩上的协调等等。这样,才能起到众星捧月的理想效果,使整个园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气象万千、绚丽多彩的动人景观。
1.4背景烘托
背景是衬托主景和配景的物体。桂花常绿,枝下高度又低,作为一些落叶花灌木的背景树是非常适合的,可以衬托出配景花灌木的婀娜多姿。同时,桂花树身较低、树冠圆整、叶色明亮,倘若使用一些树身高大、叶色深暗、或有红黄叶的秋色叶树种,作为桂花的背景树,则可充分衬托出主景桂花的特色。
1.5民族传统
桂花在我国古代就有应用,它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我国人民常把秋桂与秋月联系在一起,编喻了许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一直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我国旧时庭院,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庭栽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桂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把它视为崇高、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以桂花、月亮为题材,创造了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世代相传。此外,“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等对植方式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配植手法,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代的这些艺术风格[3]。
2、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手法
2.1传统布置手法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特别是江南私家庭院中,树木的布置一般来说以2种方式为主:一是用同一树种种植成林,如怡园听涛处的松,留园闻木犀香轩前的桂花等。二是用多种树同植、配植,如同作画一样,对于树木的习性、色彩、花期、姿态及种植的环境均有较高的要求。私家庭院中的造景是以文化意境为欣赏要点、以个人审美为主,种植手法比较单一,桂花景观的营造脱离不了上述局限,总体来说均以丛植和群植为主,双桂流芳(或称双桂当庭)的传统对植手法在古典园林中也时有出现。
2.2公园中种植方式
在公园园林景观施工中,与传统的布置手法相比,公园中桂花的种植方式更为多样,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桂花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枝低,且枝叶浓密,树姿端正,作为障景材料十分合适。不仅可以遮蔽瑕疵,还有区隔空间、引导视线等作用。例如广西很多城市都利用桂花的独特之美来布置了一个由桂花树群环抱而成的闭合空间,从而使整体空间具有多重性,不仅满足了游人不同的心理需要,而且打破了大片草坪所形成的单调感。在桂林市很多公园水榭景区南面入口处即以桂花、小竹为障,随曲径转折,引导视线左右往复,使景观步步不同。并以高大的乌桕和散置的山石作前景,框出西侧水面和水榭一角,使景物若隐若现。由于桂花的树形较小,就使东侧优美的林际线和侧影横斜的湖岸景色得以展现。越过桂、竹屏障后,水榭、假山、湖面展露眼前,令人豁然开朗。桂花还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成林或成列种植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消除噪音的作用。在公路、铁路沿线、机场及机械噪音较大的工厂附近合理种植,应当会产生很好的环境效益。
2.3其他应用形式
桂花在园林中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应当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如在栽培方面,桂花的发枝力强,耐修剪,可以选择抗性更强、叶形较小的品种作绿篱种植。若对开花不大,桂花作为香花绿篱比现有的许多绿篱植物更优,并可在整形(造型)栽植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尝试。例如:扬州市蛰园中在两厅之间掇湖石为山,架空突起而孤立,在依山傍岩处种植了1株大桂花,郁郁葱葱,是古典园林中以桂花为主要观赏对象时少有的孤植的例子。而现代孤植树有单纯作为构图上的孤植和遮荫及构图相结合的孤植2种。其中孤植树的构图位置突出,以具备以下条件者为佳:体形巨大;开花繁茂;花有香气,且香味最好浓郁;树冠轮廓有变化;叶色具有丰富的季相变化。结合桂花的栽培水平与园林中常用孤植树种的情况可知,桂花孤植作主景树或庭荫树也是很合适的。
灌木在园林中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 植物造型;园林绿化;应用形式;应用技巧;作用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13-02
植物造型是园林美的重要要素,园林中的植物造型经过了设计构思和规划安排,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随着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大量应用,新的应用形式与技巧不断出现,植物材料的应用种类也非常丰富。园林植物的艺术造型可以增添形态美感,同时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1 植物造型的概念及特点
1.1 概念
植物造型充分利用自然界树木枝叶形态的长短、粗细、曲直顿挫、虚实疏密、强弱刚柔。技术人员采用植物造型技艺,打造出美妙的植物造型艺术形象。植物造型汇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艺术精华,融园艺学、文学、建筑学等于一体,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自然的追求[1-3]。
1.2 特点
造型种类取材广泛、多种多样、形态各异,视觉感强、观赏性高、实用功能性广、具有艺术美,同时富有时代特色和地方色彩。
2 常用的植物造型种类
2.1 乔灌木类
乔木与灌木类植物的相似点就是用于造型的植物材料应具有生长速度适中、抗性强、耐修剪、枝条柔软、枝叶细密、萌芽力强等特点,如罗汉松、马尾松、银杏、圆柏、雪松、紫薇、桂花、垂丝海、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蜀桧、火棘等。
2.2 花卉藤本类
藤类植物一般选择攀援性好、枝叶细密、抗性强的植物,包括扶芳藤、爬山虎、凌霄、金银花等。利用花卉做成的植物造型,通常选用植株低矮、枝叶细密的一、二年生花卉或多年生花卉,常见的有万寿菊、海棠、矮牵牛、三色堇、彩叶草、小菊类等。
3 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
植物造型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较多,可分为植物雕塑、植物建筑、植物图案3个类型。其中植物建筑包括拱门、绿篱、棚架等;植物雕塑包括几何造型、动物造型等;植物图案主要指模纹花坛。
4 植物造型在园林中的应用技巧
4.1 层次营造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是否引人注目,关键是园林植物的层次感,主要体现在植物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根据植物高度、形状进行配置。在临沂地区一些道路旁边的园林绿化通常是上层常用雪松、大叶女贞等高大乔木,中层用龙爪槐、紫薇、紫叶李等中小乔木,下层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蜀桧等修整好的灌木类。有的道路还会有更多层次,最下层用三叶草、矮牵牛等。对于地势较高处可以种植修剪独特的独植大乔木或者丛植的中小乔木,既能增强地势起伏,又能衬托出植物的俊秀挺拔[4-7]。
4.2 形状分配
植物不仅身形多样,姿态也各有千秋,球形、圆锥形、柱形、塔形等应有尽有。进行植物配置时,可根据植物形状,结合叶丛疏密度和分枝高度来构成封闭、半封闭、覆盖、开敞和垂直等空间形式。如道路分车带多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开敞空间,陵园、公园多选用松柏类常绿、外形整齐的树种构成封闭式空间。
4.3 删繁就简
应根据植物的特性对植物进行修剪,并进行艺术组合。一般造型力求精简,避免过于复杂。单株植物造型应保持单纯而避免单调,植物群植造型应保证简洁且富有特色。
4.4 巧用色彩
植物品种较多,色彩丰富,主要包括造型背景及造型植物本身的色彩处理。植物建筑和植物雕塑大多选用非绿色及天空作为背景,若选用绿色作为背景则需要注意颜色的层次,突出绿色植物造型,或应用色彩丰富的花盆与之配合,提高造型的色彩丰富度。同时,应巧妙地对植物进行搭配,表现植物真实的自然色,表达丰富的造型内容,展现植物造型的原生美感。但也应注意在植物造型搭配中对植物色彩进行提炼与归纳,增强色彩对比的同时,提高色调的协调感,突出主次、加强呼应。同时做好植物花期衔接工作,让植物造型色彩变化自然和谐[8-10]。
4.5 注意养护
植物配置必须因树制宜、因地制宜,根据树种特性、生长位置、土壤状况等合理养护,同时还应与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配合进行。植物本身有很强的生命力,生长过程中其形态与色彩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使得造型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5 植物造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植物造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扮演着重要的美化和生态作用,同时优美的造型又给人们生活的城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植物造型在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种类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能够大大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为人们提供了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从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得到调整、舒缓。
6 参考文献
[1] 过元炯.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陈远吉.景观植物造型与配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 朱瑞琪,宋宇栋.植物造型在园林中应用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8(6):19-22.
[5] 王瑾,倪庆斌,陈岩.园林植物造型类型初步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3):66-68.
[6] 黄玉华,刘艳,刘丹,等.园林植物造型类型及方法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3(9):131-132.
[7] 朱晓璐.浅谈园林中的植物造型[J].大众文艺,2011(15):78.
[8] 叶晓英.如何在园林绿化中打造植物造型[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78.
灌木在园林中的作用范文4
1.1四大配置原则
1.1.1调和原则。
植物用于生态园林的设计中,应使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联系,以使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进而使人从中找到平静、舒适、柔和而愉悦的精神享受。当然也可以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从视觉上给人强烈的感觉,以使人从中感受到兴奋及奔放。
1.1.2韵律感及节奏感原则。
对于比较宽阔的道路,可在其两旁以等距离或不等距离间隔地种植一些品种相同的行道树,其行道树之间也可按一定距离种植一些品种相同的灌木球或小灌木,需注意的是,各种植物之间具有一定节奏或韵律,这样才能给人们带来视觉美感,从而对人们的情操有一定的陶冶作用。
1.1.3统一原则。
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使植物的比例、形状、线条、质地以及色彩都有比较一定的变化或差异,使人看起来既和谐统一,又有一定的活泼性。另一方面,也不要变化太多,以避免整个植物看起来会过于杂乱,从而给人心烦意乱的感觉。总而言之,既不能过于呆板,也不能过于杂乱,既要在统一中求变化,更要在变化中求统一。
1.1.4均衡原则。
质地粗厚、枝叶繁茂、体积庞大、数量繁多以及色彩浓重的植物品种,通常会给人带来厚重的感觉。反之,质地细柔、枝叶稀疏、体积纤小、数量简少以及色彩素淡的植物则会给人带来轻盈之感,因此,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先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了解,然后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以不对称式规则或对称式规则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1.2遵循生态学原理
对生态园林进行设计时,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园林的概念得以充分体现。①遵循生物多样性。全球的大部分植物群落都是由多种植物和其它生物共同组成的,因此,把植物用于生态园林的设计时,为了符合自然规律,为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生物的多样性引起重视。②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设计。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中,为了使植物能够较好地适应自身环境,应根据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及植物自身的特点对植物进行配置。对于从外地引进的植物,对其有比较深入地了解或研究后才能进行推广应用,而对于乡土植物,由于其对本地环境已有一定程度的依附性或适应性,因此,可在园林推广应用。
2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艺术手法
2.1层次与背景
为了有效避免生态园林中景观的配置出现单调现象,应使用绿草、花卉、灌木以及乔木等多种植物从多层次的艺术手法进行科学而合理的配置,此外,为了使植物景观更加丰富,应选用花色或花期不同的植物分层相间配置。
2.2衬托与对比
植物品种不同,其在形态方面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可根据植物颜色、形态以及高度等对其进行配置,以使之形成衬托或对比,从而在使其观赏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需注意的是,为了使植物间能够保持一致性,最好不要把形态或颜色相差太大的植物进行组合。
2.3韵律与起伏
对于狭长形地带及道路两旁,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空间的转换变化以及立体轮廓线的纵向特点,以在最大程度上使植物高低间的组合能够做到起伏有致,以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韵律感,有效避免配置中出现呆板现象。
2.4均衡与动势
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姿态,如合欢、榆树以及松树在风的吹动下,具有一定的动态美,而臭椿以及石楠等则长得比较简约,常能给人带来均衡的感觉。把植物用于生态园林设计时,除了要使植物之间、植物和周围环境之间保持一定的协调性,还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及随季节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使之在园林中具有一定的均衡性。
2.5植物配置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尽量避免出现类似、单调以及造作的情况,应使人在观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生机活力及春夏秋冬的变化。①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以“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为设计准则,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初春可选榆叶梅、桃花、丁香、迎春等,晚春可选棣棠、玫瑰等;初夏可选朱槿及各种野草花等;秋天是落叶的季节,可选海棠、山里红、枫树、银杏等;冬季可选柏树等。②对数目进行配置设计时,通常选择枝叶比较繁茂的数目,根据树种的搭配,通常把灌木和乔木进行搭配,根据树叶大小,通常选择阔叶树,此外,通常配置草坪,并选择多个品种进行植物种植。需注意的是,为了颜色的协调性,通常把常绿树种的比例控制在1/3~1/4。③为了生态园林中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进行配置时,通常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及观赏性的果树或药用植物,这样当人们到园林中游玩的时候,就能给其一种舒适之感。
3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①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对植物的生长特性(如花期、落叶季节等)有一定了解,以使植物的配置能使生态园林中的景观在每个季节中都表现其独特的美感,阔叶树在寒冷的冬季中处于落叶状态,因此,把阔叶树用于园林设计时,应以一定比例把其和针叶树进行组合种植,以使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在园林中能够得到充分展示。②把植物配置用于生态园林的设计中时,应对绿地进行合理利用,遵循生态原则,根据绿地的自然情况以及植物的生长特性选择树种,以使植物间的组合形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形式,然后根据植物群落生长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效护理,以使之能够通过自身的作用形成一个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植物群落系统。③当生态园林中的植物出现病虫害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壤受到污染,尽量不用或少用杀虫剂以及化肥等有化学成分的药剂,应尽可能通过生物学方法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④外来植物的成活率在迁移及运输的过程中通常会有所降低,因此,把植物用于生态园林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当地的乡土植物,这样既然使植物的成活动率得到有效保证,又能避免出现外来物种可能会给本地物种带来侵害,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园林的建设成本。⑤在生态园林中营建耐践踏的开放性草坪,以为出现灾难时提供一定的避难场地,而且这样也能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结语
灌木在园林中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中西方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6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植物是景观中的“魂”,有它景观才会“活”。可知:景观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的设计。应从不同的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风景。一个好的园林作品需要植物的合理配置与植物和环境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园林设计者,必须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和配置,使它和周围环境相互衬托,形成一件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艺术,使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因为它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因此了解植物的配置及其造景至关重要。
在生活中,植物和空气对于我们同样重要。从窗台上的花盆到公园和森林,它们在我们的日 其他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植物王国中几乎没有其他种类像藤本植物(又名攀缘植物)那样寻常而又广泛。它们有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视不同的种类顺着墙在房顶、花园、庭院、广场以及沿街生长,将我们随有植物点缀但常常显得平淡无味的生活环境装扮的有如仙境。藤本植物堪称真正的园艺师,因为它们不仅能够自下而上生长,还能自上而下悬垂,以及横向斜向生长,甚至坏绕牵引架接。它在现代城市绿化,特别是城市垂直绿化中运用十分广泛。
1.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作用不同
1.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植物造景区分人的社会地位,在封建社会,人分尊卑贵贱,而植物材料的运用也如此,由于皇帝地位的尊贵和其所拥有的特权,使得皇家园林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考究而别于私家园林。如:松、柏长青,在皇家园林中象征皇帝长寿、江山永固。
1.2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
西方古典园林通过植物造景丰富园林景观。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都是西方古典园林造景的重要素材,花卉则是西方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风景园的池塘、湖边、河旁等水体的一隅,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
2.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植物的配置方式不同
中西方植物配置方式比较
配置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 西方园林
规 则
式 模仿自然山水的形态,在园林中很少能看见完全对称的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景观 以规整式园林为主,出于对理性的秩序的追求,植物景观多为规则式,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园林等植物景观石规则式的
自然式 孤植 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它能从分发挥单株花木色、香、姿的特点,并常作为庭园观赏的主题 最典型的数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它追求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美。在西方,孤植多为高大乔木,常有一木成林的气势
丛植 一是用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植之成林。发挥和强调某种花木的自然特性,以体现群体美,常作为主景;二是用数种花木成丛栽植,常作为观赏的主题。 多用乔木、灌木的结合。丛植的林地边缘也称不规则的形式。丛植处用于近景和中景外,还常常奇隔景、障景的作用,以增减景色的层次与变化。同时也常将不宜入画的地面或建筑用灌木丛遮掩起来。
3.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侧重点不同
3.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侧重点
中过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植物的内涵与意境,并赋予其人的思想与情感。植物材料人格化,给植物赋予象征、联想;经过合理搭配,表达意境传达诗情画意等。
3.2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侧重点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植物的应用形式。如,大面积的运用草地;注重花坛、花镜、专类园的设计等。
.4.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其他方面的差异
(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显示季相变化,植物配置,基调鲜明,主题突出,意境深远;植物造景突出建筑名称,是植物与建筑巧妙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是游人有探幽赏花之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具有趣味性。注意植物造型艺术的运用以及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迷园”的设计。
5.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相同点
虽然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植物造景的作用、植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侧重点等不同,但是由于园林植物客观属性的存在,是的中西方在造景时对植物选择搭配依据存在原则性的相同点。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按植物的生长习性配置植物。中国杂古代就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习性,除与环境紧密相依外,自身的生长特点,也同样值得重视,可谓“适地适树”。与中国古典园林相似,西方古典园林同样也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配置植物。西方多注重乡土树种、果蔬和引进的适应性树种的应用。
6.结语
通过对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配置的归纳与梳理可知:中西方古典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是园林中永恒的主题,是文化的载体,园林植物在中西方园林中更是体现着不同的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园林的交融、发展将成为必然的趋势。现代园林设计应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尽量融于 、强调认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以及具有含蓄幽深的特点与稀饭规则图案式的、写实的园林植物配置风格结合,汲取园林植物配置传统文化的精神,并赋予其是时代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诠释究竟点,理解表象背后的文化本质,继承古典园林中造园技法,将其精髓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有选择的吸收新的思想和理念,积极探索由本土特色的相待设计语言,并与传统相交融,实现我国现代园林新的发展,开拓崭新的现在园林。
参考文献
[1] 陈吾.《外国造园史》.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2]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等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灌木在园林中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蔷薇科树种 园林 应用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植物隶属于园林四大要素之一。蔷薇科树种作为重要观赏花木,它有着悠久观赏栽培历史,得到很多人的喜爱。如何能够使更多的人识花、赏花,这些都是在蔷薇科树种在应用推广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蔷薇科树种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
人们常常把蔷薇科树种作为观赏的主题应用于园林中。蔷薇科树种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花台、孤植、丛植、群植等形式。在古代园林中尤其是人们视线的集中处便可经常见到牡丹与玉兰、海棠、迎春的搭配,牡丹与松竹石进行组景。从文献和实地调查中发现,古代园林中,松、柏、玉兰、梧桐、海棠、竹、迎春、芍药、牡丹等经常一起搭配,这些植物原产我国,适应能力强,并具独特的观赏特性,这也反映了人们在园林中应用植物的一种喜好或传统。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在三大园林类型里占主导地位。所以,蔷薇科树种栽培的主要目的是供皇室观赏,应用的形式多是根据如何满足他们赏玩的需要而设的。明清时期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以后来的“三山五园”为代表:在植物选择上多为松、柏、榆等乡土树种,多用牡丹、芍药、海棠等珍贵花木以体现皇家气派。花木配置较为精致,讲究植物的姿态、构图入画理,蔷薇科树种与其它植物相配置方式更丰富。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末,园林建筑的比例大大增加,蔷薇科树种以及其它花木与建筑之间的搭配更常见。清代,在皇家园林中亦有借鉴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将蔷薇科树种与其它花木的搭配时,注重前、中、后景之间的层次错落。
2.1 蔷薇科树种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园艺学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改变,蔷薇科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方式更加多样。
2.1.1专类园
专类园可以是独立的花园,也可以是“园中园”,其最大优点是能够展示丰富多彩的品种和开花时姓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景象。其布置形式通常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
第一,规则式:植物比较整齐和统一,便于集中观赏、比较和研究,管理也方便。但是缺乏意境的再创造,不能充分发挥的观赏效果。如玄武湖公园的月季园。
第二,自然式:以植物为主题,须结合地形特点和其它植物、山石、建筑等造景要素来衬托艳冠群芳之姿。如能够结合文化,设置雕像、壁画建筑来突出主题则更能增添全园的艺术魅力。
2.1.2 花带、花台、花坛、花境
花带在公园或庭院园路两侧或城市主要道路分车带上,常常可布置花带,构成暮春至初夏观赏的主要景观。园路的两侧用绣线菊或月季,置以花带的形式,绿地间点缀几株紫叶桃和紫叶李,远处以油松和侧柏等常绿树作为背景。花开时节,当然是花团锦簇,而在无花的时候景色也不显得单调。
花台花台的设置既要考虑满足生态习性要求,又要接近游客,使之亲切宜人。此外,牡丹花台要实用、经济、美观更要与全园的形式、风格、整体环境条件协调一致。自然式花台上栽植,其边缘置石,并配以麦冬为地被,来和自然流畅的园路和整个园子的风格相协调。如梅花山庄的入口广场就设计了一个月季花台,显得很典雅。
花境用绣线菊等构成花境,优雅而迷人。
2.1.3 孤植、丛植、群植
植物不同的配置形式会形成不同的整体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对称配置,是指在轴线的两侧把树木作对称栽植。其关键在于有一条轴线,线两侧所栽的乔木和灌木,其品种、体型大小以及株距都应一致。常用于道路以及公共建筑大楼前两侧,行道树也可包括在内。
列植是将同种的同龄树木按一定的株距进行行植或带植。株距小时,树木相互关系紧密,形成整体,起到屏障效果,可用来分割空间和组织空间,常用于行道树、防护林带、沟渠旁、规则式广场周围以及作树障或背景,要求列植景观达到整齐划一。
交替配植是用两个树种作交替排列种植。如西湖苏白一堤的“一株杨柳一株桃”,成为桃红柳绿的著名春景。用两个树种作交替配置时,一定要注意两个树种在体型大小或色泽上有一定的对比,方显生动活泼。
分层配植即将乔、灌、草以其小同的高度分层配置、前不掩后,以便能呈现各层的姿容,使花期互相衔接和相互衬托,同时还可起到防护隔离作用。
自然式配植包括孤植、对植、丛植、群植、林植和篱植等。
孤植是指单一树木的栽植对这类树种的要求是体型端庄或姿态优美、开花繁茂、色泽鲜艳的。蔷薇科树种的石楠、批把、樱花、海棠、桃等都可以用孤植的配置方法。
对植是指自然式栽植中的小对称栽植,即在轴线两边所栽植的植物,其树种、体型、大小完全不一样,但在重量感上却保持均衡状态。
丛植是由同种或不同种的树木组成,是树木发挥群体美的表现方式之一。
群植是以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而面积的树木群体(一般20-30株),要求树种的色调、层次要丰富多彩。在园林绿地中可以用它分隔空间,也可作为背景、障景及夹景等处理。
林植是指大量树木的聚合,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群落外貌。树木可分为密林(郁闭度0.7-1.0)和疏林(郁闭度0.4-0.6)。多用于高速公路的防护林带。密林可选用异龄树种,配植大小耐一阴灌木或草木花卉,疏林树种应树冠展开,树荫疏朗,花、叶色彩丰富。
篱植指行列式密植的类型,因树种不同,在高度上可以分为矮篱、中篱、高篱,又有常绿、半常绿、落叶之别。树种对环境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叶形小,枝叶密集,萌发力强,耐修剪。也是城市道路绿化的常用形式,用于道路分车带、花坛、停车场等处,多为绿地的边缘界定。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把蔷薇科树种作为观赏性的主题应用到园林中,树种的选择与应用深受文化寓意的影响。在现代园林中,人们己经逐渐意识到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开始注重生态效益,中、大、中型乔木与低矮地被植物之间的植物种类,形成植物的复层种植结构。
参考文献:
[1] 余树勋.植物园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3.
[2] 章采烈.论中国园林花木配置原则[J].中国园林,1999,15(6):68
[3] 周武忠,陈筱燕.花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