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博弈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博弈理论范文1
[关键词]新景区;竞争策略;博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3-0005-02
1 引 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得到不断的开发,新的旅游景区也层出不穷,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A级景区总数达2569家。由于如此众多的景区存在,造成了景区间竞争关系的进一步复杂,同时对景区间竞争的研究也显得更加重要起来。
关于景区间的竞争策略,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在多种研究方法中,博弈论由于本身就是研究利益相关的理性局中人,如何进行策略选择,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于是博弈论开始被应用于景区的竞争策略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垄断旅游市场背景下,新景区进入市场竞争前面临的选择和策略。本文通过引入旅游经济学需求、供给理论和博弈论知识,分析景区进入前后的市场变化和利润变化,为接下来的博弈分析提供依据,对新景区旅游发展策略进行指导。
2 新景区潜在竞争策略博弈分析
在新景区进入垄断旅游市场面临竞争前,首先要分析已有的市场结构、市场供需情况,并预测新景区的进入带来的市场结构的变化,并进行利润函数的预测分析,在博弈行为中求得最优解,做出相关市场策略的制定。下面首先进行经济学相关条件的设定。
2.1 相关条件的设定
假定参加旅游活动的旅游者都是理性消费者,即会自由选择同样花费下获得最多旅游产品享受(包括获得旅游享受收益的数量和质量);景区是“理性经济人”管理下的景区,景区行为为理性经济行为。
区域内只有一个景区A,对区域内旅游需求完全垄断,景区B试图进入区域旅游市场,但景区B与景区A之间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替代性难以判断,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本文研究中设定了两种极端可能。即:两个景区旅游产品属于同类型产品,具有完全替代性,景区B的进入导致对游客对景区A的需求减少;两个景区旅游产品属于互补型产品,即完全没有替代性,产品互补,景区B的进入对景区A旅游需求的影响很小(研究中假定可以忽略)。
2.2 利润分析及博弈策略分析
(1)两景区旅游产品属于同类型产品。两景区生产同类型产品,且属于同一区域,所以假定景区B的边际成本等于景区A的边际成本,都为c,两个景区的价格也同为p,产出分别为qA和qB。对于景区B进入市场竞争后的决策行为景区A可以进行预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后进入旅游市场的景区B,生产规模为景区A的1/2时,景区利润最大。
在现实旅游市场竞争中,作为市场领先者的景区,在竞争博弈中拥有先动优势,既可以通过保护自身旅游知识产权,来增加旅游市场进入壁垒,打击追随者的模仿;也可以实行品牌战略,推广景区的知名度,建立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良好认可,从而影响旅游者的选择,争取更多的潜在旅游市场。而作为追随者(或者叫模仿者)的新景区在建立之初,也有一些后动优势,追随者存在旅游产品开发的“搭便车”行为,可以大大减少先期投资;追随者进入旅游市场后,可以开发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从而增强竞争力,摆脱追随者的阴影,成为旅游地新的寡头景区。
西递、宏村是皖南古村落的代表,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皖南古村落旅游的先行者。此后,一批具有同样徽风特色的古村落开始不断开发,南平、关麓等作为旅游市场的追随者开始进入,这些村落的旅游资源特色基本一致,内部差异性较小,所以旅游市场规模难以扩大。而同为古村的塔川,推出了差异性的旅游产品,在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之上,强调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成为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并被摄影家们推崇为中国三大秋色观赏景区之一,从而赢得了相当数量的旅游爱好者,摆脱了古村旅游追随者的阴影,树立了自己的旅游形象。
(2)两景区旅游产品属于互补型产品。两景区生产互补型产品,产品互补替代,则景区B的进入并不影响景区A的供给函数,景区A和景区B成为不同旅游客源市场的垄断景区,但假定景区扩大规模和宣传力度后,必定赢得更多旅游者的青睐,增加旅游收入,但不减少其他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和收入。此时,旅游知名度的竞争成为主要竞争,因为景区成了该地区知名景区后,旅游市场规模更大,获得政策性的旅游宣传更多,从而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多的利润,景区发展潜力大。
此时对于景区B的进入,景区A可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扩大景区规模和宣传,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巩固该地区知名景区的地位或不扩大景区规模,放任景区B的进入。景区B也会再相应做出新的决策,下图详细表示了两景区的博弈策略。
景区博弈分析树
收益组合(b,a)表示:景区A放任景区B的进入,景区B获得一定的旅游市场,并得到收益为b,景区A未受景区B进入影响,依然拥有a的收益,还将是该区域的知名景区。此时,如果景区B采取扩大景区规模的策略,则会得到更多的收益b1,并将逐步超越景区A的知名度,成为该区域的知名景区。
而如果景区A在景区B进入旅游市场后,采取了扩大规模的策略,则可以巩固景区A的知名景区地位,并获得更多的收益a1。景区B在景区A扩大规模后,长远发展将会遭遇瓶颈,最优的选择是进行二期开发,进一步扩大规模,与景区A实现综合实力的竞争,但如果景区B在进入旅游市场后,未能在新的旅游产品推广中得到较为客观的收益,即景区B的旅游产品未能得到旅游者的特别青睐,此时的景区B则不宜立刻扩大景区规模,而应从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总结得失,并进行更为细致的市场分析。
该博弈分析过程,与现实中主题公园与传统旅游景区之间的竞合博弈相类似。传统景区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主题公园作为资源类型不同的景区,存在较大的潜在客源市场。成功的主题公园往往富有活力,存在不断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景区缺乏变化时,主题公园就可趁机投入生产,扩大宣传,从而争取更多客源市场,并取代传统景区,成为区域内新的知名景区和名牌景区。
常州市中华恐龙园这一主题公园的建立,便使传统景区常州红梅公园的景区地位降低。自2000年常州中华恐龙园开馆以来,就得到政府的支持,其主馆建筑是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博物馆与常州市人民政府的合作共建项目。常州中华恐龙园的游客量自开馆以来逐年上升,2008年游客量已超过200万人次,特别在2006年红梅公园免费开放后,中华恐龙园更是成为常州市旅游宣传的名牌,并成为带动常州旅游业发展的龙头。而现在中华恐龙园二期工程已经结束,景区规模不断扩大,更加成为常州旅游的支柱。
3 结 论
本文通过对新景区旅游竞争策略的博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生产同类型旅游产品的两景区间的竞争,作为追随者的新景区,应利用后动优势,合理选择生产规模,并主动利用差异性旅游产品的开发,来摆脱追随者的阴影,超越领先景区;生产互补型旅游产品的两景区间的竞争,更多关注的是知名度的竞争,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的扩大化生产,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才能打败竞争对手,成为区域内的核心景区,成为区域旅游宣传的名牌。
经济博弈理论范文2
[关键词]网络舆情;治理;政府;商业化;网媒;演化博弈;前景理论;政媒合作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6.001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6―0003―06
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容易演化升级并蔓延到现实生活,影响社会稳定并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已有研究表明,网络舆情的治理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危机的发生、发展、冲突到解决的过程,网媒的舆论导向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政府需要协同网媒等多元治理主体,充分发挥网媒对舆情引导的主体作用,运用媒体的资源,快速并有效地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及公众的态度。中国社会化商业资讯(CIC)从企业商业运营的角度,将社会化媒体概括为论坛社区、微博、社交网站等,事实上以门户网站、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危机事件、舆论的主要来源地,网媒以其技术特性,使信息传播产生难以估量的“蝴蝶效应”。商业化性质的网媒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面临追逐经济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矛盾,为了吸纳人气、提高点击率与影响力,获取经济利益,以消息人士的口吻传播不确定的信息,或者以虚假新闻作为噱头,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散播暴力、媚俗信息。
为了研究网络舆情相关主体问的利益冲突,已有学者将博弈论融入到网络舆情的研究中,以相关主体在利益驱使下的行为选择为对象,研究舆情产生与发展原因,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吴峰从博弈视角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博弈机制进行研究,认为突发事件舆论走向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包括传统媒体内部的博弈、新媒体内部的博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舆论之间的博弈及国内媒体与国外媒体间的博弈。宋余超等在τ咔橹魈饫啾鸹分的基础上,进行舆情主题与不同的参与主体组合的匹配,然后构建对应的三方博弈模型,运用演化博弈的思想求解不同情境下各个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刘人境等将地方政府部门与弱势群体的策略互动和行为演化融入到传染病传播模型中,用于模拟舆论的扩散和收敛过程。周飞从网络舆情参与方的角度出发,根据最大化自身利益为目的做出策略选择,建立网民、政府及网媒博弈场,对政府的决策提出建议。赵静娴利用演化博弈方法建立伪舆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治理网络伪舆情中各要素间的博弈关系。刘锦德以演化博弈为基础,建立对称博弈矩阵,引入个体的记忆长度,根据设定的交互规则更新观点,表明网络舆情传播中存在羊群效应,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宋彪针对网络舆情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群体性特点,应用群体动力学和演化博弈论的方法,构建网络舆情疏导模型,并指出一些新闻媒体在网络上新闻,标新立异夸大事实必须落实到政府的日常管理。
上述研究成果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和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并没有充分考量以门户网站(新浪、今日头条)、微博等商业化网媒作为盈利主体的性质及其影响力,对政府充分发挥网媒对舆情引导的主体作用的研究有所不足。大量的应急处置实践证明,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关系既有管理成分又有博弈成分,这种关系在两者之间造成了一定的互耗,影响了对的处置。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两者的立场和地位演变,探讨建立政府与网络媒体的积极合作关系,以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结合前景理论,建立博弈支付的前景价值矩阵,分析在决策者不完全理性的条件下,商业化的网媒在面对网络舆情时的策略选择,分析商业化网媒以负责任态度进行传播的约束条件,并进一步考虑政府和网媒之间利益相关性,探究政媒合作制度对网媒行为的影响。
1政府和网媒行为的演化博弈
1.1模型假设与构建
网络舆情是突发事件的衍生产物之一,网络舆情的传播反过来又会加大原生事件的应急处置难度。网媒作为观点、舆论交流传播的平台提供方,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政府的舆情监管部门和以微博、论坛等为代表的商业化运作网媒之间策略选择的博弈,下文简称政府和网媒。
已有研究表明,突发事件容易引发网络世界的大范围讨论,从博弈的角度,网民的策略选择是(参与、不参与),事实上,商业性质网媒从盈利的角度,更希望有大量网民能参与到话题讨论,网民的不完全理性、跟风的特征、隐性矛盾的集中爆发使得虚假言论更容易传播,而商业性质网媒以不负责任态度进行传播时,往往更容易造成“轰动效应”。因此,出于本文研究侧重点的考虑,不再将网民假设为博弈主体。
假设1:博弈主体为政府和网媒,均为不完全理性,因此博弈主体对策略的选择主要基于自身对策略支付值的心理预期,并非策略本身的直接损益。Kahneman和Tversk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前景理论,是心理学方面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改进,认为人们对价值的感知并非价值本身,而是较之某一参照点的相对值,本文以此来衡量博弈主体的损益,将政府和网媒双方对博弈支付值的心理感受定为前景价值V,由价值函数.f(x)和权重函数x(p)组成:
假设2:网络舆情随着事件不路⒔停影响扩大,网媒获得人气提升带来的效益,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网媒不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引导,并且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为追求优先报道,以消息人士等口吻片面化的言论,放任平台内极端、片面、虚假言论肆意传播。若网媒选择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及时监测舆情的发展情况,对片面极端、虚假言论进行有效的管控,联系相关主体辟谣,制定相应策略,则需要付出人气流失、网民关注度降低等损失。网络舆情的演化结果会直接影响社会福利进而影响政府收益,网媒的议题设置对网络舆情的演化具有重大影响,从政府和网媒博弈的角度,政府有两种策略选择,即对网媒进行积极管控或消极管控,所以政府的策略集合为{积极管控A1,消极管控A2};网媒也有两种策略选择:{负责B1,不负责B2}。
假设3:网络舆情的演化可能会加大原生事件的应急处置难度,产生一系列衍生事件,不利于社会稳定,网络舆情失控致危机事件发生,博弈双方均将承担其策略选择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假定博弈双方分别需要承担的责任成本线性相关,如果网络舆情失控事件发生后的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成本为G,则网络媒体需要承担的责任成本为δG,其中δ为责任成本的传递系数。
假设4: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具有协同效应,当政府采取策略A1,网媒采取策略B1,网络舆情失控从而导致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概率较小,本文假设此情景下,网络舆情演化升级引发危机事件的概率为零;当且仅有一方采积极策略时,即策略组合为{A1,B2}或{A2,B1},网络舆情失控发生的概率会增大,当策略组合为{A2,B2},网络舆情失控并导致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最大。
假设5:模型中,政府消极态度无论是否导致网络舆情的失控,都会引起社会福利的下降,且成本G已设定为可变函数,故将政府G2假设为常数,且C1》C2。
根据上述假设,构建不完全信息下网络舆情危机防治过程中政府和网媒之间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关于模型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通过模型参数及博弈策略组合确认政府和网媒之间博弈支付的感知价值,如表2所示:
1.3模型的指导意义
第一,在同时满足式(10)所述的条件时,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概率最低:网媒负责任时付出的成本不能大于被政府处罚风险的感知价值及政府积极管控的情景下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风险传递成本之和,且不能大于策略组合为{A1,B1},为网媒带来的传递的外部性安全效益的感知r值;政府积极管控时付出的成本的感知价值,不能大于惩处网媒获得收入的感知价值、消极管控付出的成本的感知价值与实施积极管控带来的安全效益的感知价值之和,且不能大于消极管控成本的感知价值与在网媒积极管理时可能发生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风险感知价值之和。
第二,根据前景理论可知,不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往往并不是依据期望效用理论进行判断,往往是获得收益时倾向于风险厌恶,面对损失时却倾向于是风险偏好。网媒采取负责任策略时需要付出确定性费用及点击量下降导致的净损失B,而选择不负责任的策略时,有一定的概率付出惩罚损失D和舆情危机传递损失犯。此时,网媒的风险偏好使其不愿意承担确定性成本,愿意承担风险选择不负责策略;而政府同样受到风险偏好影响,不愿意承担确定性的成本,尽量减少积极管控所需支付的成本。
第三,博弈主体的风险偏好会妨碍系统模型正常的稳定性演化,致使网络舆情演化失控导致危机发生,其原因可能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导致π(p)和G被低估,即危机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被低估,且网络舆情治理的实际操作与理论、法规的(脱节),以及博弈主体对既得利益的偏好,积极管控、负责需付出成本的前景价值(C1,B)被高估.问责机制的失范导致政府消极管控成本C2的前景价值被低估。
本文尝试引入与网媒具有责任感时付出的成本B、网络舆情危机风险成本G等相关的变量,政媒合作为网媒带来的收益H,分析网媒在政媒合作条件下的价值感受及收益H对网媒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解释网媒责任感缺失的原因,研究政府激励网媒发挥主动性的管控模式。
2政媒合作制度对网媒行为的影响
2.1政媒合作制度对网媒行为的影响模型
网络舆情的治理可以借鉴“公共服务多元化”的理论精髓,充分发挥网媒对网络舆情引导的主体作用。
假定6:网媒作为不负责传播者时,可以获得人气提升带来收益r,网络舆情的影响面越大,网媒的收益r越高,若网络舆情演化失控导致危机发生则政府的善后成本c12越大,所假定G是r的单调函数,即G=ψ(r),说明政府有意愿开展政媒合作共同治理网络舆情。
3结语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对网络舆情中的政府和网媒行为进行博弈分析,考虑到博弈主体不完全理性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引入前景理论构建博弈的感知价值矩阵,更能切实反映在面对网络舆情时,政府与网媒之间的博弈情境。
经济博弈理论范文3
[论文关键词]旅游文化,震惊;心理;调适
旅游者外出到异地文化区域的旅行游览,是对另类文化的体验。旅游者异域文化的体验最明显的是文化震惊,就是说旅游者对他乡文化的不理解而大为震惊。文化震惊是指某人进入一种新文化环境时所经历的情感落差或创伤性经历。很多跨文化交流的著作中也称为“文化冲击”、“文化休克”和“文化震荡”等,我们在论述旅游文化传播中,称之为“文化震惊”。
文化震惊是1960年首先由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oberg)提出的,他认为文化震惊是“由于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和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日本学者星野命认为“文化震惊一般来说指的是一个人在接触与自己的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价值观或多或少不相同的文化时,最初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冲击和认知上的不一致”。托夫勒(a.toffler)说“文化震惊是某人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是’的意思变成了‘否’,‘固定的公价’变为可以讨价还价,微笑可以表示气愤”。WWW.133229.COM人们发现自己处于陌生的环境,无法对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能问路,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人的问题,气候与自己家乡的气候完全不同,食物几乎不认识等等,这些给人们带来的震惊犹如经历一种动乱,一场内在文化积累或文化构成上的动乱。文化震惊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旅游者的文化身份(指旅游者的所附带的客源地的文化)与目的地的文化不一致造成的,但是这只是外在的因素。从旅游者的内在心理运行来看,文化震惊表现为旅游者认知机制的变动,是由于旅游者的认知心理平衡被破坏导致的。
一、旅游者文化传播中震惊产生的心理机制
旅游者对世俗生活表现以及对生存世界的认识、价值观有自己的观念,这是旅游者在旅游中的文化背景,也成为他们作为主体心理反应和行为的根据,和作为旅游观赏对象的目的地人们的世俗生活以及生存世界的认识、价值观念有根本上的不同。其实,这种不同就打破了旅游者认知心理平衡结构。
对人的认知平衡研究比较重要的心理学家是弗里茨·海德,他研究人的认知结构平衡主要目的是让人对事物的认识如何与外界保持和谐一致,因此他在1958年所写的《平衡理论》中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平衡的、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不和谐,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去改变这种状态,重新恢复认知系统的平衡状态。海德还提出了体现这种思想的“p—o—x”模型,体现了一种简单的交往关系,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p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p、o有着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
“p—o—x”模型存在两种关系: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人的认知对象之间,有的是分离的,有的则是由于存在接近、类似、相属等关系而结成一个整体,被人们所认知,这种联结成一体的认知对象,海德称之为单元关系。人对认知对象都有特定的情感与评价,如喜欢、讨厌、赞成、反对等,对认知对象的这种情感、评价称之为情感关系。海德认为人对认知单元内的两个对象,一般是保持同一方向的态度,如对不喜欢的人的衣着也不喜欢。海德认为人们在对认知对象的整体情感一般是同一的。情感关系有正负之分,爱、喜欢、赞成、尊重、认可、崇拜为正向情感关系;恨、讨厌、反对、排斥为负向情感关系。
海德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否平衡,取决于情感关系是否一致。在“p—o—x”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平衡的,也可能是不平衡的。三者关系的直观表现是:
p与o对x认知和情感处于不平衡状态有4种状况:
1.p与0的关系和谐,二者在情感上是认可的。
p赞成x,o也赞成x;
p反对x,o也反对x;
2.p与o的关系不和谐,二者在情感上是不认可的。
p赞成x,o反对x;
p反对x,0赞成x;
1957年利昂·费斯廷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提出了认知失调论。他相对海德来说,更加强调认知要素引起的矛盾冲突即失调或不协调。费斯廷格说过,如果用“协调”来代替“平衡”这个词,用“不协调”代替“不平衡”,那么海德的陈述和失调理论所讨论的是同一“过程”。当然,费斯廷格的失调理论和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费斯廷格所指的认知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概念,是指认识体系的因素,即一个人意识到的一切有关环境、个人的任何认识,如事实、信念、意见、情感等。他认为人的认知因素是无穷尽的,各种认知因素间存在着3种关系:协调、不协调、不相关,人总是使不协调的认知协调起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这一点。他认为,不协调有各种表现,如获得的认知与先前的认知,原先所抱的希望未实现,做出的决定还有某种遗憾。
费斯廷格认为不协调存在程度的差异,有的严重一些,有些轻一些,主要由两个因素来决定的:
(1)认知对个人的重要性,如果认知的对象与个人关系重大,不协调的程度就要高;如果认知对象对个人不重要,不协调的影响程度就要轻。
(2)不协调因素在全部认知中所占的比重,如果不协调认知在全部认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不协调的程度就越高。
费斯廷格认为,通常有3种途径来减少不协调:
一是改变行为,使认知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二是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他的行为三是引进新的认知元素,使之与原有的认知成分保持一致,如寻找一种能够解释认知和行为的理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
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廷格的失调理论,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和人的行为态度的变化。我们把他们的研究引入旅游文化传播中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观察旅游者在游览旅游对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旅游者以客源地的文化身份旅游,其动机就是体验旅游目的地的差异化的文化。客源地的文化与目的地的文化距离落差越大,越能够提起旅游者的好奇心,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也越大,也因此产生的文化震惊也越大。旅游者的不平衡会越严重,心理上的失调会越严重,也就是震惊程度也越大;如果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对旅游者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二者密切程度很高,或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文化关注度很高,对二者的文化差异非常感兴趣,那么对旅游者的心理震惊程度也会越大,反之,就越小。用一个比较形象的公式表示就是:
旅游者的心理震惊=文化差异性(客源地的旅游文化与目的地之间的文化差异)×目的地文化对旅游者相关的程度(重要性、密切性、关注度等).旅游者在旅游异域文化中出现的心理不平衡或失调正是旅游目的地经营者所追求的,这种不平衡越明显,旅游者感受的心理压力越大,他受到的刺激越大,震惊程度越高,留下的印象越深刻,目的地的旅游文化特色也就越鲜明,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会越大。当然,目的地的文化特色越鲜明,对旅游者的针对性也就越强,对旅游者细分度会越高,会排斥一些对这种文化不感兴趣的旅游者。
学者们对旅游者进入异质文化中产生的文化震惊,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1)经历异文化过程中的文化震惊;(2)经历异文化回到自己文化群体之后的文化震惊。旅游者到外地异域文化旅游之后又回到本文化中时,还会经历一次文化震惊,其强度有时不亚于进入新的异质文化。当旅游者在外地旅游完后,回到家乡吃惊地发现家乡的文化与自己所想的不一样。这种感觉被称为反向文化震惊。这种经历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旅游者才能再次适应家乡的文化环境。正如位和平组织的志愿援外人员回到美国后,这样说道:“当我回到俄亥俄家乡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晚上像从前一样与老朋友们在房前花园里聊天。但两个星期以后,我就不去花园那里了,他们并不关心我讲的秘鲁的印度人的问题,我也不关心他们所讲的克里夫兰印度人问题。”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文化震惊的强度变化如下图1:
文化震惊和反向文化震惊都是旅游者心理平衡被破坏和认知失调的结果,寻求心理平衡和协调是每一个人心理的自然趋向,旅游者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会寻求调适的方法。
二、旅游者文化震惊的作用以及对负向作用调适的策略
文化震惊对旅游者可以产生两种作用,即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正向作用是:适度的文化震惊可以给旅游者带来心理上的期待,刺激他们的好奇心理,让他们对旅游过程产生兴趣。负向作用是文化震惊也可能带来跨文化交流的障碍,旅游者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碍,瑞辛格(y.reisinger)与特纳(l.w.turner指出:人们已经指出了文化休克的大量症状,如:紧张、源于脱离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而产生的失落感、由于在新环境中不能应对自如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尴尬、屈辱、沮丧、被新环境中的成员所拒绝的感觉,对其本身的价值观与身份的迷茫、缺乏竞争力、挫折感、对东道主的消极情感、拒绝学习新的语言、烦躁增加、疲惫、挑剔、主动性降低,甚至对清洁状况的过度关注与担忧。詹特(jandt)识别出了文化休克的2类症状。生理症状包括对健康与安全的紧张、惧怕与新国家中的任何人有身体交往、渴望感、酗酒与吸毒过度关注清洁状况、工作质量下降。心理症状则包括失眠、倦怠、孤立、孤独、方向感错乱、挫折感、对新国家持批评态度、神经紧张、自我怀疑、易怒沮丧、气恼以及情感与智力上的衰退。严重的甚至是旅游者到一个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去旅游,个人长期建立起来的信念和价值观根本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以致于发生了混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一些人甚至丧失自己原本应有的原则,而随波逐流。如一些政府官员到我国的澳门旅游的时候,看到当地的赌博很兴盛,认为别人赌了,自己也想参与赌一把,最后把赌博还当成了一门爱好,不惜贪污受贿参加赌博,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文化震惊中产生的正向作用,会激起旅游者的兴趣,进一步去探索旅游文化产生的原因,寻找到解释理由之后,能够对旅游中所发现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解,寻求两种文化的共同点,从而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和阅历。
旅游文化震惊的负向作用破坏了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本来目的,所以只有积极消除负向作用,或者把负向作用转化为正向作用,才能够让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成为一个增长见识和阅历的非常有意义的过程。这样,对旅游者、作为旅游中介的导游以及旅游目的地都提出了要求:
其一,旅游者要不断调适自己,以适应目的地文化,否则文化交流无法进行下去,导致旅游文化传播过程停止。旅游者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注意克服心理障碍,把旅游当成是一种体验和交流的他乡文化的过程,不带有文化成见,充分理解他乡文化的存在价值尊重他乡文化,旅游中既不因为异域国家或民族经济、文化先进而产生自卑情绪,也不因为异域国家或民族经济、文化的落后而产生自傲。同时在旅游中充分学习文化交流技巧,提高自己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保持自己文化心理适度的平衡,有效地适应异域文化,促使旅游文化交往中的震惊转变为正向作用。
经济博弈理论范文4
【关键词】博弈论;发展脉络;理论体系
博弈论是研究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参与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策略才能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的均衡问题,是研究聪明而又理智的决策者在冲突或合作中的策略选择理论。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会经常碰到利益相互影响的博弈问题,也会经常使用博弈去选择策略,不管是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博弈论的思想极为深刻,内容十分丰富,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赢得了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一、博弈论发展脉络
博弈思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就存在,但这只是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形成理论。在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博弈思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著名的田忌赛马的事例。在国外,1500年前巴比伦犹太教法典中的婚姻合同问题,也包含着明显的博弈思想。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分析中,是在19世纪中期,博弈论体系的产生、发展、繁荣,则是近几十年的事。
现代博弈论思想在经济上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最早的包含博弈思想的经济学文献,是1838年法国经济学家古诺(Cournot)提出的寡头市场产量竞争模型。而1883年法国经济学家伯特兰德(Bertrand)提出的寡头市场价格竞争模型,把古诺模型里寡头厂商的产量竞争变成了价格竞争。1913年策梅罗(Zermelo)提出的关于象棋博弈的定理是博弈论的第一个定理,提出的逆向归纳法是博弈论的第一种有一般意义的分析方法。这一阶段,还有很多学者涉及了博弈论的研究,但都是零散的研究,没有形成体系。
2、产生阶段
一般认为,博弈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产生的标志,是1944年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该书在总结以往博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博弈论研究的一般框架、概念术语和表述方法,提出了较系统的博弈理论。在此阶段,还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博弈理论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和理论。例如,1950年纳什(Nash)提出了均衡点的概念,1950年塔克(Tucker)介绍了“囚徒困境”博弈,1953年夏普里(Shapley)提出了合作博弈里著名的“夏普里值”,这些概念和理论共同构成了现代博弈论体系的核心。
3、发展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博弈论进入一个发展和完善的阶段。1965年泽尔腾(Selten)提出了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概念,1967-1968年海萨尼(Harsanyi)建立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1974年奥曼(Aumann)提出了相关均衡的概念,1975年泽尔腾又提出了颤抖的手均衡的概念,1982年克里普斯(Kreps)和威尔逊(Wilson)提出了序贯均衡的概念,1991年弗登博格(Fudenberg)和梯若尔(Tirole)提出了完美贝叶斯均衡的概念,这些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博弈的理论。
4、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弈论开始受到经济学家真正广泛的重视,并被看作重要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方法,开始贯穿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在宏观、金融、环境、劳动、福利、国际经济学等学科中也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有以博弈论为基础重构经济学大厦的趋势。尤其是1994年纳什、海萨尼、泽尔腾这三位博弈论学者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博弈论作为重要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权威性的肯定,也表明了博弈论已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博弈论理论体系
博弈论涵盖的内容很多,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大类。如果博弈中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就是合作博弈;相反,如果博弈中不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就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主要研究的是在有约束力的协议作用下,参与人采取符合集体理性的行动达到博弈均衡后,各参与人的收益分配问题。而经济问题中遇到的多是在个体理性基础上的决策,这使得基于个体理性的非合作博弈在经济研究中广泛应用。对非合作博弈的分类,主要涉及博弈的过程和博弈的信息结构两个方面:
1、博弈的过程
从博弈的过程来分,博弈论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两类。如果所有参与人同时选择策略,或者决策虽有先有后,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的选择,这样的博弈称为静态博弈;如果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而且行动在后者可以观察到行动在先者的选择,并据此做出相应的选择,这样的博弈称为动态博弈。
2、博弈的信息结构
博弈的信息结构又分为关于收益的信息和关于博弈过程的信息两方面。在关于收益的信息方面,如果各参与人完全了解所有参与人各种情况下的收益,称为完全信息;而至少部分参与人不完全了解其他参与人的收益,称为不完全信息。在关于博弈过程的信息方面,如果轮到行动的参与人全部能够看到在他行动之前行动的所有参与人的行动,就是完美信息;而至少部分轮到行动的参与人不能全部看到在他行动之前行动的某些参与人的行动,就是不完美信息。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完美信息和不完美信息实际上是只针对动态博弈的,而静态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可看作同时选择策略,所以不存在完美信息和不完美信息的问题。
这样,根据上述博弈的过程和博弈的信息结构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将非合作博弈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等类型。掌握了博弈的分类情况,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博弈问题,我们就可以将其归于某一特定类型,根据这一类型的分析思路来解决这个博弈问题。
参考文献:
[1]奥斯本,鲁宾斯坦.博弈论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弗登博格,梯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王文举.经济博弈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经济博弈理论范文5
关键词:博弈;委托与;经济行为
一、博弈论发展简述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墨洛、波雷尔及冯・诺伊曼,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的学科。目前已成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产业组织理论、委托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由于博弈论重视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辨证关系,大大拓宽了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思路,使其更加接近现实市场竞争,从而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基石,也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二百多年来,西方经济学家坚持斯密的信条, 他们相信自私自利的个体在利益驱动下会使社会达到和谐一致。博弈论专家认识到,理性人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但由于目标(或经济利益)不一致时常发生冲突, 理性人的最优选择要受对方选择的影响, 理性人之间的这种互动行为使他们的决策均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的人们的交互式战略。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因以合作博弈为对象, 主要对二人零和博弈进行了分析。此后,合作博弈有了长足发展,提出了稳定集,解概念, 核等重要概念与思想, 来研究人们发生冲突时的合作问题。1950年,纳什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最先对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进行了区别, 提出了博弈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纳什均衡, 为非合作博弈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础, 非合作博弈发展起来。事实上,合作博弈可以看作非合作博弈的特殊情况, 它略去了非合作个体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而着重研究合作的可能性与形式。非合作博弈对分析理论更为适用, 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博弈论主要是指非合作博弈。
二、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结合
(一)委托人与人之间约束与激励机制
作为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委托一理论是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契约形成过程出发,探讨委托人如何设计出一种契约,以促使人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效用而努力工作。标准的委托一理论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假设:信息不对称与经济人假设委托一关系一旦确立期,委托人期望人忠诚为其服务,通过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来提高企业的产出绩效,进而实现其自身效用最大化。但因人利己主义倾向及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经常与现实经济生活相背离,从而导致了委托一关系失效。
1.委托人与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
2.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委托人无法准确判断人是否在忠诚且有能力地为企业服务,因而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此时,问题的产生也就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问题主要是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方面。 逆向选择,是指委托关系确立之前,人利用其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使得契约的签订对自己有利 。
3.委托人和人之问契约不完备
委托一关系实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使得委托双方不可能事前签订一个完备的契约。此外,契约的完备程度也与契约的成本密切相关,完备程度越高则其代价越大。
(二)讨价还价的博弈与情侣模型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讨价还价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买主与卖主的一场博弈。博弈理论表明,当谈判的多阶段博弈是单数阶段时,先开价者具有“先发优势”;而双数阶段时,后开价者具有“后动优势”。这在商场竞争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非常急切想买到物品的买方往往要以高一些的价格购得所需之物;急切于推销的销售人员往往也是以较低的价格卖出自己所销售的商品。
商业谈判中,有一种“情侣博弈”谈判的模式。“情侣博弈”说的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在如何安排度周末,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男士想要看球赛,女士想要听歌剧。如果从其中的某个个体来看,这样的结局不是最优,但是如果有一方的稍许让步,就可以换来情侣组合整体的最佳满意度,同时自己也得到相对较佳的满意度;反之,如果男士单独去看球赛而女士单独去听歌剧,由于缺少情侣陪伴,必然会造成或多或少的满意度下跌。对于这样一个模式,博弈论告诉我们,双方都去看球赛或者双方都去听歌剧,是博弈的两个“纳什均衡”,也就是对双方整体而言,满意程度最高的两个结局。
(三)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一种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英语中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中“很少的卖者”。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寡头垄断又称为双占垄断或双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形成首先是由某些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特点所决定的,寡头垄断行业往往是生产高度集中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其次,寡头厂商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对某些寡头厂商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
三、博弈论的不足与发展
虽然博弈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且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博弈理论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就是均衡解的多重性。在很多情况下, 博弈模型的均衡解不止一个, 而是很多个。可以说这是一种富余的均衡, 因为面对多重均衡解, 经济学家并不知道那一个均衡解最终会发生, 这就限制了博弈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对未来问题的预测能力。相信在博弈论的发展中, 对博弈均衡的精炼是博弈论专家们一项长久的任务。此外, 博弈的建模技术、分析方法和求解手段如何进一步发展; 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如何逐步拓宽; 博弈论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如何求得更广泛的普及等, 这些问题仍未得到满意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蒋殿春. 博弈论如何改写了微观经济学[J]. 经济学家, 1997; ( 6): 86~ 95
[4] 张培刚, 方齐云. 博弈论的应用及其展望[J]. 经济评论, 1998; ( 2): 13~ 14
[5]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三联书店, 1999
经济博弈理论范文6
关键词:博弈论现代企业构建和谐
近几年来,博弈论的观点频频出现在各类经济学著作中。博弈究竟是什么?博弈论对构建和谐企业有何启发或指导意义呢?通俗地讲,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研究利益冲突各方如何决策及决策结果的,是一种“游戏理论”。其准确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当包括博弈的参加者、博弈信息、行为或策略、博弈的次序和博弈方的收益五项内容。
一、博弈论中几个重点理念
1.合作与非合作。博弈论可以划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是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论强调的是团体理性。非合作博弈论的重点是个体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引起了人们对“机制”问题的研究。
2.经济核心理论。参与者组成某类群体(被称作联盟)以及它们之间以互益的方式进行的交易。该联盟可以使交易后所有行为人都受益,这就产生经济核心的概念。后拓展到垄断和寡头及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等理论。
3.非数理博弈理论。非数理博弈理论分析的是混和动机冲突状态下的社会和经济行为:行为者本身对其他人的反应作为其他人的期望而影响其行为,即两个或多个团体面临相冲突的合作和竞争动机时的情景。包括以下三种形态。
(1)焦点效应:每个参与博弈的行为人以合作性的结果为目标进行协作而反对不协作的选择。任何因素都有可能使参与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继而选择这一点,这就产生焦点效应。焦点效应能协调社会行为人博弈行为的预期,包括协调共同利益和一部分不一致的利益。
(2)相互依存的选择和行为理论:常用于分析在社会决策过程中,因某些强制力决定的决策而形成共识。这些强制力包括文化的、习惯的因素。还用于分析不同群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和“多人囚徒困境”。
(3)自我控制理论:即自我博弈,以自己为对手的博弈。通过这一理论来回答什么是理性、人是如何控制自己行为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自我欺骗,使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情,或者避免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这种现象,被称为预期的自我控制。这种理论为企业安排奖励与惩罚机制;通过承诺或契约,或者建立一个轮换机制奠定了基础。
4.冲突经济理论。即不合作或冲突世界中的“纳什均衡”。人们为了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只要有机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总会利用“策略”通过损人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广泛存在于军事、犯罪、种族问题、能源、环境、外援和人类生命的价值等领域的冲突问题。
二、博弈论对构建和谐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和应用
1.博弈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1)博弈论的研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现代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内的竞争逐渐表现为几个大型集团之间的直接对抗,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的经营总体战略和一般战略决策必须在充分掌握竞争对手信息和策略的情况下进行。因此,企业运用博弈论中的决策模型进行这些问题的决策将使决策过程更加合理化。
(2)博弈论对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和方式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举个例子来说,从“囚徒困境”这个典型博弈问题,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企业之间,尤其是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很多情况下正如上面两个囚徒所遇情形一样,没能真正实现自身的最佳利益,甚至是损人不利己。因此,实施供应链管理,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是企业获得双赢局面的一条捷径。
2.博弈论对构建和谐企业的启示。博弈论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人们对竞争和冲突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运用合作的理念,创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单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企业来说,“和谐”的基本特征应当表现为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协调有序、安全环保、公平诚信、服务社会,并建立一个长效的协调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促进企业内外环境的“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四方面的问题:(1)处理好个人、集体和政府的利益差别。在市场经济模式中,个人、企业和政府都会追求自己的利益,在各自的运转环境中,实际上都处于博弈状态,各自都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的博弈一方,冲突和矛盾是免不了的。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股份制改造和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轮岗、下岗、合并、重组等问题所引发分工、收入、保障的差距越来越成为矛盾的焦点。掩盖这种利益差别、否认博弈的现实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需要客观地看待社会生活中这三者之间的差别。另外,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习惯于集中管理模式,因此,客观地看待这种博弈现实在思想上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2)处理好博弈与规则透明、诚实守信的关系。规则透明和诚实守信是博弈各方达成协议的基础。规则透明是互信的条件。管理者要取得人们的信任,政策必须公开、公正。对于企业,企业管理者要取得职工的信任拥护,企业要在市场上立得住、站得稳,必须得讲诚信、讲公平、讲公正。那种以权宜之计、无意实施的政策得到的结果是暂时的。如果所要的结果不是通过透明、可信的规则取得的,必然不会与职工群众达成共识,企业氛围也不会是和谐的、稳定的。
(3)处理好博弈过程中的利益共赢的关系。和谐企业建立基础是企业各方的共赢。博弈各方达成的协议虽然未必是利益均等,但是应该是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建立和谐的企业,需要从根本上、制度上解决问题,而制度的建立、措施的完善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在各方都能接受的共赢得基础上,而不是企业方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如果不能保证各方共赢的措施和制度,必然得不到其他方面的支持,那它必然是不稳定的、不和谐的,甚至会导致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4)处理好经济利益之外的博弈关系。和谐不完全建立在经济利益上,其他很多如生活的、文化的因素等都可能起作用。经济利益虽然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方面,但是除此之外仍然有很多人文因素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因此,企业的管理者的充分沟通、理解职工的非经济期望和需求,给予人文关怀,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博弈论应用于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做法。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企业稳定。博弈是解决冲突的对策。构建和谐企业,尤其是建立安定有序的和谐企业是最基本要求。这不仅是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也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在于对职工各项权益的尊重,进而使全体职工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在实施重大改革时,要反复征求职工的意见,取得理解和支持;在利益分配中,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更好地满足职工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不断提高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有力措施。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正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代,企业要适应这个时代,建立良性的生态链,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领会构建和谐企业的科学内涵。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目标,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企业发展,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继续深化改革,把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理顺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三是加大全员教育培训制度,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建设学习型企业,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着眼于“创效”这个基点,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企业也是一个解决现实矛盾和利益冲突,已达到社会和谐的综合治理过程。企业失去了效益,职工没有了收益,和谐就没有了根基。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要善于适应和把握建筑市场的变化和规律,增强应变能力,始终把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根本目标,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