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舞蹈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范文1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了解幼儿的真实发展状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我首先分析一下我班幼儿的发展情况。

本班的舞蹈艺术教育较为突出,在开展《各行各业》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没有放过每个利于幼儿表现的好机会,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特别是音乐舞蹈,他们非常的投入,自由的创造、大胆的想象,如:他们会创编出一段有趣的歌词或舞蹈:《小司机》、《快乐的小厨师》、《卖报歌》、等,让人捧腹大笑。虽然有一定的表现力,但是我发现我班的幼儿缺乏合作意识,在表演当中以自己为中心,而且情感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谈话当中就能看出部分幼儿还不懂得怎样去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从其他的生活活动当中看出幼儿在面对问题克服困难方面比较欠缺。针对我班幼儿的这些情况,我该如何充分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下面让我来分析一下我的教学内容。

二、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许多时候我们热切去关注的事,孩子们恰恰无所谓,而他们所关注的事情往往又出乎我们的意料。在围绕5月15号的助残日进行谈话时,我们一起讨论“聋哑人会做什么?请你帮他们找一种合适的工作”就在这时有位幼儿很激动的告诉我“千手观音”,于是它便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孩子们进行了对“千手观音”资料的大搜索。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舞蹈,它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门怎样去帮助别人,怎样与同伴合作,怎样克服困难,勇敢的面对困难,不怕可苦不怕累的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一个非常美的舞蹈,它独特的造型、金光闪闪的服饰,五彩缤纷的灯光等都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纲要中提出:尽可能运用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 节日、环境)进行教学,本着《纲要》的精神,我遵循孩子们的兴趣,依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初步将此内容分为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是资料的大搜索,接着是“我发现了什么”多么有挑战性的问题呀,孩子们从图片、vcd中仔细的观察找出服饰、头饰、手镯等还在区角中自发制作手镯和项链。其次,我们欣赏了乐曲,他们的想象另我出乎意料,最后是舞蹈欣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舞蹈中最为突出的亮点——造型美作为欣赏的主要方面,主要在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想象创造力。

三、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新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想象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幼儿在认知,情感,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具体目标为:

1愿意用自己的动作形象、语言来表达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提高欣赏舞蹈的兴趣。2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创造力,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3教育幼儿尊重并热心帮助残疾人群。目标(1)的制定,将幼儿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为生成下一个艺术活动积累经验。目标(2)、(3)的制定是基于我班幼儿近阶段的能力、情感的发展区,我来因势利导,将获得的知识经验迁移于生活中。

四、说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利用家长的资源为幼儿上网查询有关的图片、书籍,了解有关知识,欣赏乐曲,目的是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的准备:首先我对幼儿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细致的分析,目的在于客观了解幼儿的实际现状,其次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舞蹈中最吸引幼儿的部分,并就如何突破重难点提出有效的指导方法,目的在于优化内容。最后,我还精心准备了vcd,网上下载的图片、牙签或火柴、丝巾方便教师与幼儿操作、欣赏、表演,大胆的表现。

3、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及时的在美工区中提供包装绳、塑料花、叶子、皱纹纸等让幼儿制作项链、手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活动室周围张贴

幼儿欣赏乐曲后绘制的情节画及幼儿收集的有关舞蹈图片,目的在于延伸活动的快乐,增强幼儿表现的欲望。

五、教学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积极的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舞蹈造型的美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难点是感受舞蹈表演中的造型的动感美,并用语言、动作表达。

六、说教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法:情景感染法、提问法、整体教学法

1、情景感染法: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同时也是幼儿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的体现.老师以语言、体态语、情绪引导幼儿观察大屏幕图片,感受故事的氛围,体验情绪,由境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增强幼儿欣赏舞蹈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2、欣赏法是舞蹈欣赏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在活动中结合多媒体运用法,先引导幼儿整首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结合定格观看法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舞蹈作品的造型美,更直观的启发幼儿对造型美的想象,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舞蹈中演员的敬仰之情及表现的欲望,有效的突破重难点。

3、采用启发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的想象。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或动作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七、说学法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欣赏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中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观察发现法是

幼儿积极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充分去挖掘蕴涵在图片vcd中的知识点,发现新的线索,这些线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让幼儿现有的经验与新的经验实现完美的结合,帮助幼儿突破活动难点。

2、讨论谈话法:我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谈话,孩子们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看法,体现了《纲要》中“创设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 往环境,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目的在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互动,利于幼儿大胆的想象,利于教师更深一步的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适时的调整计划及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

3、操作法:在幼儿原有的欣赏基础上,引导幼儿自己创编队形并用牙签、火柴排出来,充分体现了《纲要》“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 幼儿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 中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促使幼儿的动手、创造、思维、审美能力得到了升华,经过了与材料的相互地接触,他们又再一次学到了知识,获得了编排造型的经验,体验成功及交流的。

4、表演体验法: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表演的方法,通过表演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轻松感与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兴趣盎然,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获得多样性的认识,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重视幼儿合作、表达与交流能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大胆表现自己,具有自信心;”的精神。。

这些方法能使幼儿得到不同的心理满足,体现了新《纲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八、活动过程的组织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并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主要表现:

(一)、由境生情,讲述《千手观音》的传说,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 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纲要》的精神,将幼儿的情感放在首位,以幼儿的感受为活动的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幼儿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千手观音的图象,结合优美的故事情节,幼儿鸦雀无声,认真的倾听传说,一下子孩子们被我带入千手观音的遐想中,就如看见了千手观音善良的行为。就这样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及积极的兴趣,让幼儿获得了最感性的知识,为下一步的欣赏想象和表现做好铺垫。

(二)、以小组的形式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千手观音变成什么”

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 这个环节里,我将下载的造型图片张贴在活动室的周围,接着启发幼儿展开想象,以小组的形式让幼儿互相交流探讨造型的形状像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造型的特点,掌握知识点:造型整齐、对称的规律,为下一步欣赏vcd画面中舞蹈的造型奠定基础。

(三)、欣赏舞蹈,引导幼儿发现画面的造型美。

1、完整欣赏

舞蹈的肢体动态是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这个问题:“看看舞蹈中什么地方美”来完整的欣赏舞蹈,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看完舞蹈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舞蹈中什么地方美”,教师发散性的问题引领幼儿从音乐、服饰、灯光、造型中发现美,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片段欣赏

“你喜欢舞蹈中的哪个造型,它有什么特点,像什么”这个问题,是幼儿审美能力的升华,。因此,我组织幼儿进行片段欣赏,启发幼儿将表演中的造型与图片的造型进行比较,启发孩子们用动和静来表达造型美,激励幼儿大胆的用语言来描述,用动作来表现,并掌握知识点:兰花指,目的在于引导幼儿从手形的不断变化来感受造型的动感美。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最后我引出问题:“请你用好听的词来夸他们”,并借此问题出示排练时的图片,首先引导幼儿回忆舞蹈的演员的背景,说说这群聋哑人是怎样感受音乐,完成这么美的舞蹈。目的在于激起孩子们的心中强烈的敬仰之情,感受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明白团结合作的力量大的道理。整个环节体现了《纲要》中:“根据幼儿的需要因材施教,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一精神。

(四)、操作创编造型。在舞蹈欣赏的活动中我采用操作法,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可操作性的材料(牙签、火柴),支持、引发 幼儿与材料互动,创编出自己喜欢的造型,不仅让幼儿体验发现创造的乐趣,而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幼儿自主学习,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获得平面思维的经验,体现引导幼儿从平面向空间发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并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适时的个别指导,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作好准备。

(五)、尝试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1、《纲要》中指出: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设计让幼儿打扮自己,并按丝巾的颜色分组扮演千手观音。孩子们你帮我打蝴蝶结,我帮你系丝巾,互相帮助不亦乐乎,在排练造型中并不断完善自己与同伴间的合作。

2、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在结束阶段要把孩子们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从而把兴趣延伸到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在最后的结束部分,我让幼儿听音乐完整的表演,并面向大镜子,欣赏自己与同伴合作的造型美,获得成功感。

(六)、活动延伸。

舞蹈教案范文2

安博教育集团连续多年被新浪、搜狐、腾讯、《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权威媒体誉为中国十大教育服务品牌,被《中国企业家》杂志评为“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21星”,被《商务周刊》连续三年评为“中国100快”公司;2009年荣膺“建国60年中国教育培训十大品牌”,“中国教育连锁最具影响力品牌”,“卓越雇主――2009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2009(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最具投资潜力企业”,腾讯网“2009中国最具影响力教育集团”,以及网易大选“十大最具影响力教育机构”、“十佳就业竞争力机构”、“十佳最具投资价值机构”,新浪教育“2009年度最具社会责任感教育集团”、“2009年度最具就业竞争力IT教育机构”等荣誉。此外,安博还位居德勤“2007年亚太高科技、高成长100强”前列。

2007年、2008年,安博教育集团分别获投资5400万美元和1.03亿美元,连续创造我国教育私募融资之最。2010年8月5日,安博教育成功登陆纽交所。

安博教育服务业务以重点解决升学和就业两大关键需求为目标,为各个阶段学习者提供高效的个性化学习服务。目前,安博教育集团的业务涉及基础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培训等领域,安博高考与同步培训机构、安博国际学校、安博实训基地、安博职业教育学院、安博学习体验中心等机构已遍及全国二十多个重点城市,形成了以区域教育服务中心和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师资、课程、服务流程、IT支持、网络学习服务的标准化为载体的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品质的服务保障全国各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安博教育集团创建专业的教育和技术研发机构――安博研究院进行前瞻性教育理念和资源的创造与创新。安博数十种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获得国家版权认证、专利认证和科技成果鉴定。安博还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创立北师大安博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教育政策与理论探索、国际高端项目交流,目前已参与和承办了多项国家重大教育课题、国际高端学术论坛。

目前,安博教育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的以升学与就业为导向的全国性教育服务品牌。

舞蹈教案范文3

1、力争“五一”期间实行“零事故”、“零死亡”。

2、不发生因管理不力而造成的严重交通阻塞或因交通事故引发的。

3、不发生公路 “三乱”行为和违法违纪、失职、渎职等问题。

成立____镇“五一”期间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镇长沈珍文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政法书记彭帅任副组长,综治办副主任覃兆全、交安办主任张方坤、子良交警中队队长徐进清、公安派出所所长胡光文、交管站站长王巍、农机站站长伍玉祥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汪琳任办公室主任。

(一)交警子良中队

“五一”期间,全体交警一律坚守工作岗位,全天候进行路面控制,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要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要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的排查,督促有关部门整改。要加强路面监控,对恶劣天气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路段,及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并向社会公告。在人流、物流较大的时段和路段,要集中警力,全力以赴上路巡逻执勤,及时查处交通违章,疏导交通,确保安全。

(二)交管站

“五一”期间,必须全员坚守岗位,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要落实____集镇三叉路口客运停靠点和客运车辆公路沿线停靠点的安全管理,派专人在三叉路口客运停靠点值班,加强源头管理,严把车门关、客运源头关,做到无超载,无“三品”上车、出入停靠点;要对所管辖的有安全隐患的路段及时整改,一时无法整改到位的,必须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及时采取应急防护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三)农机站(文秘站:)

“五一”期间,全体农机安全管理人员一律坚守工作岗位,全天侯巡逻值勤,积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对悬挂拖拉机牌证的农用运输车上路行驶进行清理整顿,规范三轮车运输。对全镇农用车辆进行摸底排查,坚决杜绝农用车载客营运,违章超载,严禁无牌无证农用“黑车”上路行驶,确保农用运输车行车安全。

(四)公安派出所

五一”期间,要安排足够警力,维护公路、渡口、重点工程及学校周边治安秩序,要做好预防治安刑事案件的工作;要维护客运站场治安秩序,加强对危爆有毒物品的检查,严禁“三品”上车;对干扰、阻挠各执法部门五一”期间专项整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惩。确保五一”期间治安秩序稳定、辖区平安。

(五)各村(居)

1、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五一”期间期间,每个村在村头张贴(书写)10条宣传标语,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广播会,教育群众不坐无牌车、超载车等交通违法车辆,教育驾驶员遵纪守法,坚决抵制违法行为。

2、对辖区内比较危险的路段进行整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要设立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采取封路停运措施,确保安全。

3、组织辖区各方面的力量抓好五一”期间安全预防工作,采取定人、定路段的措施,配齐以村干部为主体的上路值勤人员1—3人。在石太线沿线村路口,太子线、文川线各村路口,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治调主任等

佩戴袖章,轮流守卡和流动巡查执勤,坚决禁止无牌“黑车”、超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客营运等违法行为,确保各种违法车辆不出村、不出乡镇、不上路行驶,把交通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六)中心学校

“五一”节日放假前,全镇所有中小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一次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四不要”、“五不坐”的规定,确保假期学生安全;在学生放假回家时,要安排专人值班值勤,送学生上车;要对所有班主任和各幼儿园的园长进行一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实行奖惩制度。对山区学生放假、开学的接送,要安排车况好的车辆营运接送,解决山区学生乘车难的问题。另外,通过学生开展 “小手牵大手”活动,教育家长、亲友、驾驶人员增强安全意识,劝阻、制止、举报身边发生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俗话说: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近年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让我们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另外,我镇的交通条件,驾驶员的职业素质、群众的安全意识,都还有待提高。总的来说,我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是严峻的,各单位应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

(二)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一是开好会,搞好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二是落实力量,抓好值班备勤;三是改变工作作风,把镇党委、政府部署的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把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限度。

舞蹈教案范文4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学案导学法 课堂导学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以导促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生物学科具有知识点多,琐碎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学案来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加以课堂的导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一、学案编写是学案导学的前提

学案导学的优势在于高质量的学案。学案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用来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助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法指导、达标训练、思维拓展等环节。教师在编写学案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参资料,确定教学目标;要研究和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要了解学生情况,提高学案的针对性。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设计学案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而不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到知识为主要原则,这是设计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第二,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把严谨、科学、抽象的课本知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题目组,让学生通过完成系列题目来达到“学会”的目的。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教材中探究性的内容,教师在学案中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提出质疑,同时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研究方法,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来验证所学的知识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参与化原则。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兴奋度。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能够参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学习于学生,还思考于学生,还课堂于学生。

第四,差异性原则。一个班级的学生总要有差异性,在学案里面要有充分的体现,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学案都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

第五,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第六,系统性原则。对于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章节、一个专题的学案应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在学案中要有知识的感知、剖析、深化和拓展以及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一个学案要能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这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学。

一个好的学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潜心研究,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教师不能把学案当成变相练习,否则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

二、课堂落实是学案导学的关键

使用学案一定要真正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落实好基础知识。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放心让学生自己学,不能包办代替。具体到某一章节某一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深化。

学案导学中的学案和课堂导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好的学案为课堂导学提供材料依据,学案中包含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要靠课堂导学去实现。教师可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学生要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带着问题走向课堂。教师要在课前尽可能多的抽阅学生的学案,明确他们的问题所在,以便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就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精讲――讲重点,讲难点,讲共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训练。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咀嚼消化,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学习的内容为中心,根据学案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适时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并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正面鼓励,一些复杂性的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到课后继续讨论,有的还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指导学生课余钻研,参考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教师在运用学案进行导学时,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也就是要控制好学生的自由度。所以,动态地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分”与“合”是学案运用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同时,加以适时地引导,强化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学案”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问题,为学生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了可靠保证。但在实际的编制及使用过程中,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才文献:

舞蹈教案范文5

1新课引入

问题1:你是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的?

学生:物体运动则有动能;被举高就有重力势能;有弹性形变就具有弹性势能.(学生举手回答的,说明该学生的知识扎实,表述简洁明了)

教师活动:出示一杯开水.

问题2:一杯开水可以烫伤人,是否说明它有能量?

学生稍作考虑集体回答:可以.

问题3:开水的能量能否用肉眼判断?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即机械能又能否用肉眼判断呢?

学生举手回答:开水的能量不能用肉眼判断,而机械能能用肉眼判断.

点评:笔者发现开课教师,利用这三个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温故知新,让学生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更便于学生理解内能的知识;另一方面,采用了类比法这种思维方法,将内能与机械能类比,让该方法成为沟通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桥梁,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还有通过问题3,不着痕迹地引入到下一个环节,并引入了新课内容,真是一箭双雕啊.

2新课教学――内能

问题4:像开水具有的能量我们称为内能,你知道什么叫内能吗?小组交流讨论并完成课堂巩固1.

课堂巩固1内容:(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类比:那么处于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如果有,我们可以称它为

.

(2)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如果被举高,储存了

能,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

.

类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类似于上述的作用,由此可推知分子之间也存在

.

类比:叫做物体的内能.

练习校对时,内能的定义强调“所有”,校对完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信息快递: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问题5:课本插图12-17(a)(b)(c)中物质的分子在运动吗?说明什么问题?

(补充:课本插图(a)小女孩看到自己骑的自行车后轮胎变瘪了;图下文字:车胎内的气体.(b)铁水(c)冰山)

学生:三图中物质的分子在运动,说明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问题6:谁能归纳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似点与区别?

通过引导学生得出: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内能不能为零.

问题7:内能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学生陷入了思考中,教室里面此时鸦雀无声,笔者都感觉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经过4分钟的样子,还没有学生举手.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讲到开水具有内能表现为能烫伤人,如果开水再烫些,会不会烫伤的更厉害呢?

教师还没有说完,就听到有五六个学生大声说出了内能的第一个影响因素:温度.

教师:你再仔细揣摩一下内能的定义,猜想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内能?

不到三十秒,已经有学生举手了.

学生回答:我觉得还有分子间距和质量.

教师:你猜想的依据是?

学生: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质量大,所以分子数就多,内能就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同样分子间距越大,我想分子势能也越大.

教师引导:怎样使分子势能不同?

学生:状态不同.

教师:猜想依据是什么?

学生:由分子那块知识我们得知:固体分子间距最小,液体次之,气体分子间距最大.所以分子间距不同说明物质的状态不同.

点评:《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就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让提的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要适中,不能过难,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无法保持学习物理的热情,从而失去了提问的价值.但在物理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比较抽象与思维难度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该开课教师,将难度大的问题7,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都围绕着内能的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纵向发展,从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向质量相等的热水与冷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教师引导得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水的质量与状态相同.

得出实验结论: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教师: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扩撒越快,分子势能越大,它的内能一定越大.

问题8:能否说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温度一定上升吗?

学生1:不能,物体质量增加,温度不变,内能也增大.

学生2:不能,物质的状态改变,内能也改变.内能增大可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如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这条是教师引导得到这么完整的答案的)

3新课教学――热传递

问题9:给你一杯水,如何改变其内能?

学生1:喝掉一些;学生2:太阳晒;学生3:加热 ……

对于学生3:加热,教师顺势引入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热传递.

教师:温度不光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比如把水放在冰箱内.

播放视频:体验热传递.

问题10:结合视频、课本信息快递,你能发现热传递的哪些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40页信息快递:热传递:当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温度高处转移到温度低处,直到温度达到热平衡.

学生学习、交流和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热传递的产生条件:有温差;传递方向:温度高到温度低;终止标志:温度相等;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问题11:能否再举一些生活中热传递的实例?

学生1:捂手;学生2:烧开水;学生3:烤火;学生4:晒太阳……

教师介绍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点评:这一块内容,教师把一个开放型的问题(给你一杯水,如何改变其内能)作为火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个开放型问题刚好是上一个新课教学内容的总结,而且它还巧妙地引入到下一个新课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过度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4新课教学――热量

问题1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还是能量?――引入热量的概念.

问题13:你能从热量的概念中读取哪些信息?

问题14: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吗?

问题15:温度、热量、内能三者有何关系?

点评:问题15让学生异中求同,异中求同之妙,在于使学生在比较归纳中将知识自然联系起来,迅速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舞蹈教案范文6

【关键词】学案导学 学案 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学案设计

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前提下,2人一组设计出学案。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内容、学法指导、达标训练等。

(一)学习目标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主攻方向。

(二)学习内容的设计不是课本所学知识简单的罗列,而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编排出合理的知识体系。

(三)学法指导即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达标训练。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

二、“学案导学”模式操作及注意问题

学案导学过程是按照“五步走”的程序进行的。即示案自学,确定个体疑点;分组讨论,解决基本问题;确定组内疑点,点拨引导;全班解疑达标训练,强化巩固;反馈小结。

(一)示案自学,确定个体疑点。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可运用导言、现代教学技术等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实验教师准备好的材料用具,让学生动手做,并观察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实验发现问题,确定疑点,在随堂记录下来。

(二)分组讨论,解决基本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别疑点,教师继续巡回指导。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评议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尝试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讲道论理了,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选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疑难问题列出提纲。

(三)抽签展示,全体参与。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真正起到主持人的作用。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已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迅速进行第二次备课,快速确定讲的内容,讲的起点,抓住问题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渴望解释的心理状态下,明晰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益。

(四)当堂达标,强化巩固知识。要限时完成达标训练题,让学生当众批改,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

(五)反馈小结。根据教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六)注意事项。(1)开始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带有启发性和兴趣性,在学生逐步养成讨论习惯后,将问题的难度加大。(2)要打破学生顾虑,形成自由讨论的气氛。(3)在讨论中要不断启发学生。(4)要从鼓励学生出发,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大胆质疑,即向未知质疑,也可以向已知质疑。(5)在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比较全面的了解讨论情况,要及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结。(6)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及知识修养有较高的要求,以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案导学”对教师的要求

“学案导学”对教师的要求很多,比如:

1.编写每一节导学案前教师要认真学习《教材》、《课标》、《考试说明》,以便提高收集整理参考资料中的信息能力,更好地备好学案,把握好学案的重难点。

2.导学案的编制要求一课一案,容量适中、结构合理、格式统一。

3.每个导学案都要经过三次生成。第一次是教师课前备课;第二次是在课中,经师生碰撞生成;第三次是教师课后要备“课后课”。通过课堂反思实现生成。

4.教师每堂课要真正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5.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教学思路。二是适时追问,帮助学生把问题引向深入。三是进行必要的讲解和总结,使知识的体系更加完备。

6.必须采用10+25+5+5的课堂时间分配模式,教师在讲台上精讲和点播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0分钟等。

四、“学案导学”对学生的要求

比如,预习要求。一是要主动预习,即根据下发的导学案和教师提出的预习要求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二是要充分预习,即预习时不能浮在表面,要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内涵。三是不得脱离文本:一定要先精研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后再做导学案。要求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首先必须限时、高效,通过自学解决导学案上的50%问题,再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导学案上的70%问题,然后带着强烈的展示欲和求知欲进入课堂。

上一篇剪纸教案

下一篇篮球教案